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色官途-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分。

    俩人走到食堂外,钟跃民看了一眼周围说:“有件事我要单独同你说说。钱凡书记想见你……我估计……他快不行了。”

    钱凡要见自己?林安然十分疑惑,不过听钟跃民说钱凡不行了,虽然这个结果早有预料,还是禁不住有些黯然。

    “怎么找你通知我了?”

    钟跃民说:“他的秘书黄乔美,你认识吧?”

    林安然点头道:“见过几次。”

    钟跃民笑笑道:“他是我的同学,昨晚他给我打了电话,说让我告诉你,钱凡书记想见见你,现在他的病情已经恶化,随时可能要走了。”

    林安然心想,估计是钱凡有私事要和自己谈,不过自己和他之间有什么私交?其实黄乔美找自己,完全可以光明正大通过政府机关查到自己的电话,再给自己打过来。既然绕了这个圈子,找自己同学钟跃民来通知自己,要谈的事情显然就不是一般性的公事。

    会是什么呢?

    钟跃民又道:“还有一件事,估计要通知下你。赵市长已经正式被任命了,出任市委书记,刘大同暂时代市长,估计换届后也会挪正。”

    他说这番话的时候,眼睛一眨不眨看着林安然。赵奎和刘大同对林安然有看法,现在俩人又高升了,按照钟跃民的想法,林安然听到这个消息恐怕不会高兴。因为这一样一来,未来林安然想要挪出城关县这个地方,甚至要提拔都会困难重重。

    没想到林安然没事人一样,笑道:“你说我要不要发个贺电什么的?”

    钟跃民见他还能开玩笑,便放心了,林安然这个人极不简单,他也是知道的,或许已经有了什么新的打算也说不定。

    林安然又问:“钱书记如今这个状况,黄乔美将来怎么安排?”他知道作为钱凡的秘书,书记一死,黄乔美当然不会再留在市委办里,赵奎肯定不会用他,去留问题就摆在面前了。

    钟跃民说:“你还有心思担心别人呐?你放心吧,位置我父亲已经给他安排好了,钱书记之前打过电话给我父亲,乔美估计安排到市渔业局去当副局长。”

    渔业局?这显然不是什么热门单位。不过钟山南这么安排,现在又有理有据一些。钱凡一向搞农业和养殖业,他的秘书安排到这种位置上,推荐的时候也说得过去。相信赵奎和刘大同也不会阻拦。

    谈完了事,俩人回到食堂里。

    杜水养把最后一个菜端上来,站在旁边看着林安然。

    林安然请钟跃民起筷,钟跃民尝了一口一道白切鸡,赞道:“嗯!味道不错!”

    林安然马上接口道:“钟副县长满意,看来这食堂办的不错嘛。”他转头对杜水养道:“继续办好食堂,搞好后勤,知道吗?”

    所有人心里都暗自嘀咕,最近朱得标要收回食堂易手他人,这林书记却大赞食堂办得好,就连钟副县长的招待也在这里办,这不是明显向在座的人传达一个信息,反对食堂换人经营,而且暗示以后招待可以在食堂里搞,不需要到外头的饭店里去办。

    这样一来,青云山庄还去不去?

    朱得标脸色又阴沉了几分。

    吃完饭开完会,已经是中午一点多了,大家各自回家休息去了。

    林安然在办公室里关上门,拿出今天朱得标递给自己的那份调整名单,再仔细看了一次。

    然后翻开镇政府的花名册,从班子成员到普通的中层干部一一仔细看了个遍,又让杜文生调来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的履历表,仔细研究了起来。

    书记的最大权力就是人事权。要用好这个权力,构建一支战斗力强又忠于自己的干部队伍,这是林安然的首要任务,否则一切工作开展都无从谈起。

    翻着翻着,林安然的目光落在了太平镇后备干部名册上。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是中层年轻干部们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可收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

    既然朱得标一定要调整中层干部队伍,自己干脆就在这上面顺水推舟做文章。从党政后备干部入手,一举扭转自己刚上任面对的被动局面。

    切入点找到了,可干部问题是最敏感的问题,无论机关还是企业,都是一把手大权独揽,不过林安然尚未在太平镇站稳脚跟,不想把事情做得太专断独行,避免和朱得标发生冲突。

    怎么做才能名正言顺,顺理成章,不至于引起朱得标的反对呢?

    林安然反复斟酌着万全之策。

    

第348章 镇长助理

    围绕着后备干部这个切入点,林安然想了几个方案,都一一被自己否决掉。

    朱得标在太平镇经营多年,能够挤走上一任的袁书记,自然是树大根深,班子里十三人中,林安然看出来了,分管武装、三产和工商联的何锦源、分管规划、国土和城乡建设的肖宏远和分管市容卫生的梁文晖是朱得标的人。

    而副书记郑重则是前任袁书记的心腹,其余人等都不过是骑墙派,哪边得势倒哪边去。

    现在自己能掌握的人一个是陈港生,一个是孟华,另外郑重只要争取一下,估计也可以争取过来。

    不过有一个问题很麻烦,有三位非班子成员的副镇长,都是朱得标的铁杆追随者,虽然他们在班子里没能占上一席之地,但是却握着许多重要的分工。

    光凭一个陈港生,稀释不了朱得标多少的实力,如果开展起工作来,这些人和自己背地里唱反调,恐怕也会让自己大为头疼。

    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想了许久,林安然忽然想起一个人,那就是开发区组织部的部长茹光彩。

    茹光彩是官场老油条,有自己一套用人之道,手段也另林安然十分佩服,况且调整干部队伍这本身就是组织部门最擅长的事情。

    何不请教下他?

    想到这里,林安然看了看挂钟,已经到了上班的时间,于是拿起电话给茹光彩拨了过去。

    “大书记,刚上任第二天就给我打电话?是不是碰到什么难题了?”茹光彩在电话里用半开玩笑口吻道:“我同你提过,太平镇的水很深,现在感觉出来没有?”

    俩人关系非同一般,自然就没那么多文绉绉的官场话。茹光彩这么说,林安然觉得更加亲切。

    于是苦笑道:“茹部长,您可真是一矢中的了,我才来一天,就觉得是面对一堆乱糟糟的线,想理出头来,又觉得无从下手。我想从干部调整上面下手……”

    接着,他把自己的想法对茹光彩一一说明,问计于他。

    茹光彩在电话那头沉吟一下,说:“最近省里组织部门有个新文件,打算在基层搞干部工作试点,允许乡镇一级增设镇长助理职位,其目的是让各地调配一些有能力的年轻干部进行培养。镇长助理进班子,但不占领导职数。你可以向县组织部的李长清部长争取一下。对了,你们太平镇现在党政领导班子几人?”

    林安然道:“十三人。”

    茹光彩呵呵一笑,说:“那么你们可以增设两名镇长助理。”

    林安然在心里算了一下,这样一来,整个太平镇的班子就有十五人之多。人员是多了,不过自己掌握的人更多了,这两个助理,必须是自己考察的,信得过的人,而且不能是朱得标一派的。

    “那我就准备一下,争取下周到县里去争取一下。到时候如果要帮忙,我还得麻烦茹部长您呀。对了,这周我回市区办点事,咱们约钟部长出来坐坐?喝一杯?”

    茹光彩又笑了,说:“行,你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妥了再说。我对你的工作能力从来没半分质疑,将来指不定你还会是我的上级,我还得指望着你给我解决困难呢。”

    放下电话,林安然的大脑飞快地运转起来。为了慎重起见,又打电话到县委组织部的干部科求证,得到的答案相同,信息准确,确有此事。

    林安然觉得事不宜迟,越早办越好,晚上还得赶到省城医院去见一下钱凡。于是立即动手,按照有关文件精神,以党委的名义,草拟了一份《关于申请增设太平镇镇长助理岗位的请示》。

    写完请示,林安然伸伸懒腰,想了想,拿起电话,打给郑重,让他过来自己办公室一趟。

    郑重到了,林安然给他倒了水,两人在沙发上坐下。

    “老郑,有些事,我必须得请教一下您,听听您的意见,所以这么急把您请过来。”

    林安然故意不叫郑重的职务,叫老郑,这样听起来既尊重,又亲切。

    郑重果然有些受宠若惊,书记要请教自己工作问题,那么就是尊重自己,自己也在书记心中有地位,否则才不会把自己巴巴地叫来办公室了这么客气谈话。

    “林书记,您有事就说吧,我一定全力支持。”

    林安然点了根烟,递给郑重一根,点了火,说:“老郑,上级对乡镇干部配置有新的文件精神,相信您也听说了吧?”

    郑重是分管组织的付书记,不过他一时也没想到是什么新的文件精神,便问:“林书记指的是?”

    林安然将自己草拟的请示递给他,说:“要在镇一级试点搞镇长助理岗位,你看看,这是我写的请示。这次请您来,是因为你分管组织工作,我想让你给我推荐一下人选。”

    郑重看完请示后,心里顿时升起一个念头,林书记看来是将自己当成他的人了,干部调整这种事居然首先向自己征求意见,显然是给自己释放了一个信息。

    他不是傻子,当然就懂得投桃报李了,于是给林安然推荐了两名年轻干部。

    林安然早就看过干部名册和履历表,对这些中层的年轻干部的资历了然于胸。之所以找郑重来向自己推荐,一来是对郑重释放信号,二来是考验郑重的眼光。

    郑重推荐的两名年轻干部,林安然十分满意,都是大学学历,分配来镇里工作的。也正是因为分配来太平镇这种地方,所以两人都是没有后台那种,在镇里都是干活的命,一直没能得到朱得标的赏识。

    看来郑重在这次推荐里没有藏私,算是用公正的眼光去推荐,林安然对郑重的了解又多了一些,此人用好了,会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送走了郑重,林安然给朱得标打了个电话,说自己要到省里去一趟,办点紧要事情,但没说是钱凡要见自己,以免朱得标有什么想法。

    到了下午四点多,林安然叫来镇政府的司机刘军,开车往省城赶去。

    

第349章 临终嘱托

    本月最后一天了,求月票!

    ——————————————————

    省城中心医院心胸外科内,深夜,走廊内静悄悄的,偶尔有值班护士走过,周围散发着一股刺鼻的消毒水味道。

    林安然轻手轻脚走向钱凡的病房,房间内的各种仪器发出滴滴的响声,在这条能听见脚步声回响的走廊里显得如此诡异。

    钱凡的病房门开着,看进去,只见家属们都在,秘书黄乔美在沙发上打着瞌睡。

    林安然轻轻咳嗽了一声,里面的人都回过头来,用诧异的目光看着这位陌生的年轻人。

    黄乔美睁开眼,马上起身走了过来。

    林安然指指里头,问:“钱书记睡着了?”

    黄乔美低低声说:“下午忽然病情恶化了一次,才抢救过来。”

    说罢,将林安然引进房内,向钱凡的家属介绍了林安然的身份。

    “你在这里等一下,书记随时会醒。”

    林安然应了声好,在沙发上坐下,环视了房间里一圈,发现和第一次来到时候情况有些不同。上次来这里是求钱凡出面回滨海市参加常委会议,那时候钱凡还是书记,现在已经卸任。

    房间里的鲜花少了,水果和营养品也没有上次来时候那种堆积如山的情形。

    人情冷暖,官场尤其如此。

    和钱凡的家属寒暄了几句,忽然听到床上的钱凡嗬嗬几声,从胸中发出类似拉风箱一样的声响。

    大家赶紧围了过去,钱凡的老婆给他喂了口水,钱凡缓缓睁开眼,看到面前的林安然,忽然微微一笑,就连笑,也显得有些吃力。

    “你来啦?”

    林安然点点头,说:“书记,听说您找我,我赶过来了。”

    钱凡吃力地想撑起身子,动了两下发现有些力不从心,钱凡的老婆赶紧和黄乔美一人扶着一只胳膊,让他半躺着靠在床沿上。

    “在太平镇上任了?”

    声音十分虚弱,想一台刻意调低了音量的老旧的收音机。

    林安然又点了点头,轻声道:“书记,时间太晚了,要不,我在这里等着,你休息一下,睡醒了咱们再谈。”

    钱凡很费劲地摇摇头,说:“还是现在就谈吧,我随时都可能去见马克思。”

    忽然又笑了笑:“咱们党员是无神论者,其实不该说见马克思,因为根本见不到嘛。”

    他的气力像忽然恢复了几分,有些回光返照的意思。

    林安然心里忽然感到一阵凄然。当年在滨海市叱咤风云的钱凡钱书记,如今看起来如此落魄。

    钱凡左右环顾了一下,目光落在黄乔美身上。黄乔美跟随钱凡多年,心有灵犀,马上会过意来。

    “阿姨,咱们出去一下吧,书记想和小林单独谈谈。”

    钱凡老婆犹豫了一下,说:“不要谈太久。”

    这话像是对钱凡说的,又想对林安然说的。

    人陆续出去了,门被关上。

    钱凡深深呼吸一口气,像是在聚集能量。

    “太平镇现在怎样?”他浑浊的目光定定看着林安然,忽然又提醒道:“说实话。”

    林安然觉得没必要欺瞒一个将死之人,便如实道:“情况不是很好,基金会又出事了,现在一团糟。”

    于是把太平镇从工业、农业、治安稳定等方面简短说了一下。

    又道:“我也只是刚刚上任,许多情况还不算了解彻底,有什么不尽之处,请书记多批评指点。”

    钱凡颓然一笑,说:“意料之中啊……”

    抬头看着天花板,怔怔出了神。

    忽然又偏过头来,说:“你到我旁边的抽屉里,有一本工作日志,你拿出来。”

    林安然依言而行,拿出了那本老旧的工作日志本,递给钱凡。

    钱凡摇摇头,说:“给你的。这本子是我多年来对滨海市农业发展的一些看法,城关县一带,原本是我搞‘两水一牧’工程的一个重点试验田,不过,现在看来我是失败了。”

    林安然不知道用什么来安慰钱凡。他在位的时候,和赵奎唱的是对台戏,一个是一根筋要搞农业,一个是觉得非工业不能救市。

    如今赵奎成绩得到了省里的肯定,开发区工业红红火火,金星汽车全国闻名,自己又荣升书记一职,风光无限之下恰好说明了自己理念的胜利。

    在钱凡这一级的干部里,不仅仅只是金钱上的获利,更多时候,是一种执政理念的碰撞,有点儿类似意识形态这玩意一样。

    在这方面输了,打击往往是更致命的。

    钱凡见林安然不吭声,又道:“不过,我还是觉得滨海市搞农业也有前途!”

    林安然心里一动,钱凡把他从太平镇叫过来,恐怕谈的就是这个事情了。他忽然明白为何不通过政府途径来通知自己,而通过黄乔美的同学钟跃民私下让自己上来。

    目前赵奎主政滨海,若通过政府途径找自己,未免太招人眼球。一个厅级干部找一个小镇长,而且还在自己病情危急之时,未免引人遐想,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林安然不想让钱凡和自己谈得太久,担心他身体受不了,于是便直奔主题,说:“钱书记,您找我来,一定有重要的事情,我想现在你可以直说了。”

    钱凡笑道:“你还真的一点不客气了,弯子都不饶了?看来我是没看错人,滨海市的年轻干部里,有你能力的人没你的胆量,有你胆量的没你的能力,有胆量有能力的又没你的见识和后台。”

    林安然笑笑不语。

    钱凡说:“回去看看我笔记里的东西,权当是一个失败者的教训和经验。我至今不相信我的农业发展战略是错的。”

    他顿了顿,又道:“或许像你说的,在某些地点和时段,侧重农业是失误,但是起码在城关县的角度来说,我认为是没错的。找你来,是你现在已经在太平镇主政,我要你帮我验证我的理念是不是正确的。小林,上次你请我回去参加常委会议,我答应你了,现在是你欠我的……懂吗?”

    林安然看着执拗又倔强的钱凡,心里有一种复杂的心情,既为他的执着感动,又感到有些内疚,上次自己为了白老实的事情上来,不顾钱凡身体状况,现在想起来,自己是不是太自私了?

    这份人情,的确是自己欠下了。

    他说:“钱书记,您放心,我这几天也略有感触,觉得在太平镇搞养殖业和旅游业之类,比搞工业要现实,而且前途也是很光明的,我有些想法,不过还是雏形,将来我会逐步实施。”

    钱凡目光一亮,忽然急促起来,说:“你也认为我说的没错?”

    林安然很肯定地点头,说:“嗯,我觉得你当年在城关县搞的农业发展战略,有许多可以提炼升华,至今仍是大有可为的发展方略。”

    钱凡忽然呵呵一笑,他一笑,马上就剧烈咳嗽起来,林安然赶紧给啊揉了揉背,喂他喝了一口水,钱凡菜慢慢平复下来。

    “去吧,回去你的太平镇,帮我完成心愿,就算一个老头子拜托你的。”钱凡缓过气来,缓缓道:“你知道当年我为什么坚持要搞农业吗?并不是坊间传闻的那样,我只懂搞农业。你记得大家怎么评价茂山市吗?”

    茂山市是滨海市的邻居,早年是从滨海地区分出去的一个市,现在是南海省的石化中心。

    林安然道:“知道,茂山市是石化中心,早年从我们滨海地区分出去,后来有人评价说,茂山市起步晚,发展却比滨海市快,GDP比滨海市还高。”

    钱凡轻蔑一笑,说:“你去过他们的石化新区没有?天不见日,黑云密布,异味刺鼻,原本蓝蓝的海滩都黑了。八七年我去过那里考察,之后我坚持我的理念没错,滨海市不能用蓝天白云和碧海银沙换GDP,你这次回去,记住我的话,我是没能力搞好农业这摊子,但是我相信你可以。”

    林安然说:“谢谢钱书记这么看得起我,我一定尽力,请放心。”

    钱凡说:“你是金子,放哪都发光,我知道你最近受了不少委屈,我也帮不了你了。不过,胜不骄,败不馁,这是做一个成功官员必备的素养。好了……我累了,事情也说完了,你走吧。”

    钱凡如释重负,整个人刚才那种精神气又不见了,恢复一种暮气沉沉的感觉,整个人像个被抽干了气体的气球,在床上瘪了下去。

    林安然退回门口,把钱凡的家属和黄乔美叫回房内,钱凡已经沉沉睡去,胸前一起一伏,还算均匀。

    黄乔美送林安然出了门口,俩人也没什么话说,气氛很沉闷。

    林安然没话找话,说:“听说黄秘书你快升任副局了,我提前恭喜您啊,回到滨海就任的时候记得通知一声,我请您吃饭。”

    黄乔美浅浅一笑,似乎对荣升没有什么喜悦。

    忽然说:“书记是跟你谈农业的事情吧?”

    林安然点头,算是承认。

    黄乔美说:“我回去将会在渔业局里工作,书记一直想在太平镇发展养殖业,你如果愿意在这方面做点事情,可以来找我,一定全力支持。”

    养殖业是渔业局和农业局两方统管的,林安然不会不知道,既然黄乔美要去当副局长,或许这方面还真能给自己一些方便。

    正要说好,里面忽然传来钱凡老婆惊慌的声音:“老头子!老头子!你怎么样了?!别吓我啊!医生!医生!”

    黄乔美和林安然闻言,脸色骤变,赶紧转身回到房里。

    钱凡躺在床上,脸色比刚才林安然离开时候更加难看,简直就是一根已经彻底枯朽的老木,颓败而毫无生气。

    “医生——”

    

第350章 快刀斩乱麻

    第二天一早,林安然从省城中心医院赶回城关县城。

    一路上,他默然无语,司机刘军也不敢说话,埋头开车。

    林安然在车上翻看了一下钱凡给自己的工作日志本,里面是当年钱凡从构想“两水一牧”农业发展战略开始,至他病倒之前对这方面工作的一些心得。

    可以看出,字里行间都渗透着钱凡对滨海市这方热土的一种淳朴的热诚。在这个日志本里,林安然看到了另外一个钱凡。

    从前,在林安然眼中的钱凡多少有些固执,甚至有些偏私,和所有的滨海市百姓一样,林安然未参加工作之前,对滨海市浪费黄金十年去发展农业也是颇有微辞。

    不过从钱凡留下的日志里看出,这个方向并非完全错误,而且钱凡在日志中对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一些构想都写了进去,可以说是十分珍贵的经验。

    在车上,林安然先给钟山南打了个电话。后者知道钱凡已经过世,也是一阵沉默。俩人共事多年,感情还是有的。

    林安然把自己申请太平镇作为组织改革试点的想法告诉钟山南,寻求他的帮助。

    钟山南从内心来说十分欣赏林安然,况且钟惠一直对林安然情有独钟,当然不会不同意,便说:“有什么困难,尽管找我。”

    林安然说:“我现在回县城就向李部长申请一下,不过,我想找个时间和他吃个饭,到时候如果钟部长您肯赏脸光临,我相信事情一定水到渠成。”

    这种工作性的饭局,钟山南当然不会拒绝,林安然被贬到太平镇这种偏远地区,钟山南顾忌赵奎的想法,没有施以援手,但是申请试点这种事,简直就是不是个事儿,举手之劳,怎会不帮?

    没多想,便答应了下来。

    林安然的车子在中午时分回到了城关县,见还没到下班时间,便让刘军驱车直奔县委,来到三楼组织部,敲开了李长青部长的办公室。

    上次在青云山庄喝了一顿大酒后,林安然和李长清也算有了一面之交了。林安然以党委的名义,就增设镇长助理一事,向李长清作了一个简短的汇报。

    听完林安然的想法,李长清笑了:“林书记消息真是灵通啊,省委组织部的文件才收到,你就提出申请了,工作很主动嘛。”

    林安然嘿嘿地笑了笑,心里暗道,都说朝中有人好办事,如果不是茹光彩把消息提早透露给自己,让别的镇抢了先,这事估计就被动了。

    “市里的试点工作即将展开,首批试点地区有我们城关县一个名额,你们太平镇条件虽然不好,但是却很有代表性,先按程序把材料报到组织科交给蒋科长,等领导研究以后再拍板吧。”

    在这件事上,林安然是一天都不想拖。迟则生变,说是让领导研究后再决定,问题是,如果这事情落到了陈存善的耳中,恐怕朱得标很快就知道。试点工作说到底还是组织部的是,部务会上就能决定,何须等什么领导研究?

    李长清之所以会这么说,倒不是对林安然有什么意见,或者故意为难,而是完全出于一种固有的工作习惯和态度。

    但凡上级的事情,马上答应;但凡下级的请示,无论事情多么简单,先拖上一拖。

    打出的幌子往往五花八门,什么“等领导研究”,什么“听听其他部门意见”,什么“暂时不宜过急”,反正一句话就给你先堵上几天,之后你要活动就活动,要走后门就走后门,反正每个指标都是香饽饽,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部门和部门之间的竞争也从不讲情面。

    林安然早就料到李长清来这么一手。

    “您的意见很关键,还请李部长多多帮忙,给我们争取一下。”他诚恳地请求道。

    李长清“嗯”了一声,没有明确表态。

    “李部长,上次在青云山庄,咱们可还没喝好啊,要不是彭书记要走,我还要向您请教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呢。晚上如果有时间,给我一个机会如何?”林安然适时地邀请道。

    “晚上不行,改天再说吧。”李长清随口答道。

    林安然装作遗憾道:“也好,既然部长工作忙,我只好等您有时间再说了。只是晚上我和市组织部钟部长也约好了,还有开发区的茹部长,打算大家聚聚呢。”

    李长清原本漫不经心在收拾桌上的东西,听到林安然说约了钟山南,态度立马一百八十度转弯。

    他马上道:“林书记,你等等……”他伸出手去,装模作样在台历本上翻了翻,说:“晚上本来有个应酬,不过既然钟部长都出席了,我不好不去,你安排吧。”

    林安然心里暗笑,脸上却装作十分喜悦,说:“行,我去安排。”

    李长清忽然又问:“对了,晚上打算去哪?除了钟部长和茹部长,还有谁?”

    林安然赶紧给他吃定心丸,说:“就我们四个人,凑一桌,随便聊聊。”

    经过多年的认真观察和总结,关于请客吃饭,政府线的干部给党群现的那帮人编了一段有趣的笑话:

    请宣传部的人吃饭,他们会问:吃啥?

    请组织部的人吃饭,他们会问:有谁?在哪?

    请纪检委的人吃饭,他们会问:有谁?在哪?吃啥?

    虽然是个笑话,但非常贴切到位。政府和党群各个部门的人工作性质不同,自然敏感点不同,所以,必须吃饭问客,因人而异。

    出了李长清的办公室,林安然先给茹光彩打了个电话,说晚上要请他出来撑场面。

    茹光彩和林安然之间关系好,而且钟山南都到场,他又岂能不到?二话没说也答应了下来。

    安排好这些,林安然给王勇打了个电话,让他晚上到海景山庄订一个最豪华的大包房,以金地公司的名义去订,消费入公司账目,到时候在自己利润里扣除。

    然后便拿着表格到干部科去。

    刚走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出谈笑的声音,林安然知道,这是要下班了,大家在收拾东西,顺道说几句笑话呢。

    所谓阎王易见,小鬼难缠。干部科是组织部的热门机构,里头的人恐怕都不是省油的等,估计还得一番周旋。

    推门而入,大声问道:“请问哪位是蒋科长?”

    

第351章 手腕

    城关县组织部组织科长是蒋学文,其本人也就二十八岁,算得上是年轻有为。组织部干部普遍表面谦逊内心高傲。

    毕竟组织部这种地方被视作领导干部的摇篮,能在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