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色官途-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罢众人笑得直喷饭。

    不过谁也没料到,饭桌上的一番玩笑话,倒是几乎弄假成真了。

    第二天中午,考虑到晚上约了茹部长,林安然趁中午的时间约上王勇和尚东海到王家见见李秀珍老佛爷。主要目的是商讨一下最近越来越多的关系户要在服装城里拿优惠店铺的问题。

    李秀珍听完林安然和尚东海的提议就笑了,说:“这事你不找我,我也要找你们商量商量。最近一段时间,知道我们家投资了服装城项目,我也接了不少电话。我也想听听你们的意见,说说吧。”

    林安然把和尚东海合计出来的一些要害部门的头头名单简略说了一次,李秀珍听完,又往其中添加了两位相熟的领导,大家讨论了半天,最后确定下名单,哪些部门的领导要照顾的,那些可以委婉推掉的。

    最后定下了名单,一看,居然多达十多家。

    王勇叹了口气,说:“咱们真金白银拿出来投资,他们倒好,这么优惠的价格就能拿到铺位,稳赚不赔。”

    尚东海笑道:“那也不一定,如果服装城没人租,生意不红火,他们虽然投资不多,也是要亏的。”

    林安然安慰王勇,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阿勇你放心好了,钱会赚回来的。”

    李秀珍思忖片刻,说:“这份名单咱们先列出来,不急着答应他们。明年两会之后再落实,安然,你认为如何?”

    林安然闻言一愕,旋即笑了,赞道:“还是阿姨您考虑得周到。”

    把头转向王勇,说:“阿勇,听明白没有?在两会结束之前,如果这些领导来找你要店铺,尽量跟他们耍太极,既不答应,也不说不答应。”

    王勇也不笨,先有些迷糊,很快开窍了,哈哈笑,一拍大腿,说:“对!我明白了!等他们过了两会,把自己的官位坐稳了再说!”

    商量好正事,王勇忽然想起林安然和尚东海要买房的事情,对李秀珍说:“妈,还有个事,咱们和开发区武装部合作建的那两栋楼房还有没有没订出去的单位?”

    李秀珍端着茶杯,坐在沙发里,侧着过脸来问:“怎么?谁要?”

    林安然赶紧说:“李阿姨,是我和东海想要。你看,我现在在开发区上班,老跑回临海区政府宿舍很不方便,而且东海也刚登记结婚,也想找套房子做新房呢。”

    其实尚东海早就在外头有了房子,是财政局分的宿舍,这么说是无非是让借口冠冕堂皇一点,实际尚东海不过是作为一种投资而已。

    王勇笑眯眯地坐一旁,也不点破。

    李秀珍低头想了一下,也许两个年轻人的买房理由让她不能拒绝,只是考虑个什么价格出让的好。

    林安然赶紧补充,说:“其实我们也不要什么优惠,只要不比别人贵就行。”这话说得显然是以退为进,既然不要优惠,又怎么会不比别人贵呢?

    可说话是一种艺术,同一种意思,不同的话来表达,听起来就顺耳多了。

    李秀珍不傻,抬起头,笑了,慢悠悠放下杯子,说:“小勇,你明天找你大哥,让他安排一下,我记得应该有几套房子是留着备用的。”

    说罢转向林安然说:“安然,你可欠着阿姨人情咯。”

    林安然轻松陪着笑,说:“李阿姨您的人情我可不怕欠。”

    回到单位,给茹光彩挂了个电话,俩人在电话里聊了几句,林安然直奔主题,说:“茹部,你看昨晚我没时间,本来打算和你吃个饭的,今天你有没有安排?”

    茹光彩在那头显然迟疑了一下,说:“最近很忙,不过既然是你邀请,我当然得去,我可不想欠你的人情。”

    已经到了年底,虽然离换届还有几个月,但现在滨海官场已经隐约沸腾起来。有门路的这时候早就开始跑动,以免落个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的下场。作为组织部长的茹光彩,日程可以排到一个月之后。

    林安然笑道:“为领导排忧解难是我的荣幸嘛。既然这样,今晚我就定地方了,咱们先游泳?”

    “行!”茹光彩很干脆,一口应承下来,又道:“你下班了在门口等着,我让司机接你。”

    之所以没和茹光彩提及杨奇的事,林安然心里另有打算。如果在电话里就说要带杨奇赴约,茹光彩若对杨奇有所戒心,会找借口推辞。

    如果在海滩上偶遇,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第222章 城府

    月底最后一天了,疯狂求月票!订阅的看官们手里有月票的请投我一票!

    ——————————————————————————————————————————

    到了五点多,收拾妥当下了班,正准备到门口等茹光彩司机小裴,林安然的呼机却响了。

    电话刚通就听到钟惠向自己撒娇:“安然,我学习结束回来了。”

    林安然开玩笑道:“那我就提前恭喜钟科长了,我听说你准备安排到干部一科去?”

    钟惠显然不喜欢林安然用这种带点官方味道的口吻和自己说话,嗔道:“林安然,我在你眼里就只是官场上的朋友吗?你有没有当过我是你的……好朋友?”

    林安然觉得这个话题很****,不想纠缠。钟惠的确是漂亮聪明又可爱,可自己就是没什么特殊感觉。

    “我当你是我的妹妹,好了吧?”

    钟惠不吱声,好一阵才在电话里微微叹了口气,说:“我昨晚刚从省城回来,你今天总得请我吃个饭吧?”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今晚约了茹光彩和杨奇,可又不好拒绝,那样太没人情味。

    钟惠显然不耐烦了,恼道:“林安然你是不是男人啊,婆婆妈妈的,吃个饭都请不起吗?大不了你请客我买单好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林安然只好硬着头皮说:“今晚约了人了,姑奶奶,我明天请行不行?今天你刚回来,家里估计等着你吃饭呢。”

    钟惠不高兴了,说:“废话,我家里有没有饭吃我不知道?我爸今晚和我妈都要出去应酬,只有我在家……”

    钟山南是市委组织部长,现阶段恐怕比茹光彩还忙。最近钱凡病倒了,赵奎在主持工作,但钱凡还挂着书记的名头,许多事情还得征询他的意见。况且明年开两会,这省里、市里对滨海市官场都会有一定的调整,一大批到龄的要改非退下去,还有一批年轻干部要提拔上来,这个干部调整方案原本是钱凡做的,现在又不得不在赵奎和钱凡之间找平衡。

    加上那些早就蠢蠢欲动的大小官员,通过各种关系和渠道要面见这位市委组织部长,钟山南恨不得有十个分身。

    林安然觉得她说得可怜,口气顿时软了下来,赶紧解释:“小惠,老实同你说吧,不是我不想请你吃饭。今晚真约了人了……”

    钟惠忽然变得警惕起来:“谁?”

    林安然咬咬牙,说:“是这样的,杨奇托我办点事,我今晚要和茹部长吃饭,得捎上他。”

    钟惠咦了一声,说:“杨奇?李亚文的秘书?”

    林安然嗯了一声,没再做声。

    钟惠说:“昨晚我回家的时候,杨奇就在我家里,找我爸谈事呢。”

    林安然心里马上一动,说:“杨奇和你爸交情那么好?”一般的工作上接触绝对不会到别人家里去,况且杨奇最近平调离职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可谓尽人皆知。很多干部在背后都猜测杨奇是不是和李亚文闹翻了,被下放到街道办事处做副书记的。

    钟惠不以为然道:“林安然你是什么都不知道,杨奇是我爸的学生,我爸当年在四中教书的时候,他就在我爸班里头读的高中。”

    林安然忽然想起来,钟山南未入仕途之前,确实是在市四中当过班主任,后来市委组织部缺个写材料的好手,就抽了钟山南过来。

    只是,自己一直都不曾知道杨奇和钟山南之间有这层关系。不过想想也不奇怪,杨奇是副科的领导干部,要跨区调动,首先要征得市组织部的同意,开发区组织部和管委会人事部门核定职位,才能发商调函。

    林安然一直纳闷杨奇在市里通过哪位领导的关系进行调动,现在谜底算是揭开了,是钟山南。从前杨奇做人十分低调,从没提及自己任何背景和关系,令林安然忽然感觉,此人的确有些城府。

    “小惠,你看这样行不行,今晚我必须得陪他们俩吃饭。过几天我得空了,约王勇和东海还有你楚楚姐出来坐坐?”

    林安然还是坚持不让钟惠一起赴约,以免节外生枝,这种场合,钟惠若出现,也不知道会不会影响杨奇和茹光彩谈事。

    钟惠没办法,耍了一下小性子,终于还是接受了林安然的提议。

    茹光彩对于杨奇的“偶遇”似乎没有预料中的那么惊讶,林安然为他介绍杨奇的时候,茹光彩甚至拦住了林安然,一脸深意地笑着说:“杨奇,杨主任,我们见过的。”

    杨奇点着头,伸出双手和茹光彩来了个热烈又客套的握手,偏过头来对林安然解释:“以前工作上和茹部长有过接触。”

    听过了刚才钟惠透露的消息之后,林安然对杨奇有了新的认识。以前在临海区,杨奇给所有人的印象都不过是个平凡书生,如果不是命好做了李亚文的秘书,恐怕这一辈子也就是做个学校老师,至多爬到中学校长这类位置上。

    在教师队伍里抽调笔杆子充实到机关,这是许多地方政府的一贯做法。但做老师的大部分去了机关往往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许多人分析后归咎于这些改了行的园丁身上有股酸腐味,说白了就是书生气,在人情世故上抹不下面子,清高是清高了,可是却成了孤家寡人。

    从前林安然也是这么看杨奇的,不过如今却完全改观。一个懂得利用师生关系为自己前程跑动的人,绝对能屈能伸。

    不过他心里始终还是有个疑问,杨奇为什么选择这种几乎是自毁前程的做法,选择了这么一条路,兜了个大弯子,舍近求远要调到开发区来。

    游完泳,吃饭的时候,林安然借故离开了房间,在外头磨蹭了将近二十分钟才回去。这是刻意让茹光彩和杨奇能够独处,当着自己的面,俩人有事也不好谈。

    杨奇怎么说都算是跑官,和茹光彩之间有没有什么桌底下的交易,林安然不想知道,也不便知道,给杨奇搭线,不过是还个人情而已。

    等回到了包间,见两人相谈甚欢,林安然知道事情办得肯定比较顺利。

    等散席了,俩人送走茹光彩,再次回到包间里坐下。

    林安然觉得自己有必要开门见山问一问,便说:“杨大哥,你这次被平调,和办我母亲的病退手续有没有关系。”

    杨奇神色微微变了一下,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可以说有关系,也可以说没关系。”

    林安然猜测,最近李亚文举动疯狂,简直就是和市里对着干,杨奇是不是对自己这位服务了三年的主子有些失望,故意唱了一出戏,向外界传达了一个信息,自己和李亚文翻了脸?

    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良禽择木而栖。领导挑秘书,秘书其实也在挑领导。官场争斗,领导出事卷进去的首先就是秘书,这几乎是个定律。

    林安然看出杨奇跟自己打马虎眼,于是也不想再问,不过心里却有些不高兴。

    杨奇瞧出端倪,叹了口气,说:“林老弟,我和李书记之间相处了几年,感情还是有一些的,找他签字给梁大姐,他不高兴,可也不好推辞我,因为我从没求过他办事。”

    林安然说:“那你平调……是为了什么,等到明年换届再找个好的位置也不是什么难事。”

    杨奇转过头,定定看着林安然,好一阵才说:“调动是我自己提的,李书记确是深思熟虑后赞成的。外面估计不少传言吧,说我和李书记闹了不愉快,被下放的,其实我们俩根本就是心平气和谈了一下午,什么不愉快都没发生。”

    说罢,忽然又补充了一句:“今晚和你是作为朋友聊这番话,你帮我,我不能瞒你,至于外头,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你也不要去为我澄清,就当我没说过这话。”

    虽然杨奇没有明说,由始至有所保留,却还是可以从话里隐隐猜到了一些底细。林安然觉得自己的猜测并非毫无道理,杨奇是在提早避险。

    只是以李亚文的性格,居然能讲感情就这么放手,而没有半丝责怪,还给自己母亲签了名办理病退?

    恐怕其中不单单只是感情这么简单。

    往后的一个月里,林安然过得相当自在。

    为杨奇牵桥搭钱的事情办完,自己的人情还了。母亲的病退办得也很顺利,李亚文签了字,临海区各部门的头头本来就和梁少琴没什么过节,而且林安然的能耐都看在眼里,一个个都以最快的速度办理了相关的手续。

    宁欺白须翁,默契鼻涕虫。官场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山不转水转,谁也说不准哪天要求到林安然的门下。

    梁少琴出了院,有了孟小夏的照顾,林安然算是卸下心头大石,安心扑在工作上。

    秦安红的资金很快就到位了,陈港生在林安然的指示下,陪着韩东和王勇跑上跑下办理相关的用地、验资、注册、报建等等手续。由于这是赵奎亲自过问的招商项目,而且各部门的头头早被李秀珍和王勇打点妥当,办理过程没受到一点阻碍,顺顺当当就完成了。

第223章 皆大欢喜



第224章 胡汉三要回来了



第225章 风雨临城



第226章 主次关系



第227章 变局



第228章 牌局



第229章 神秘的举报



第230章 筹码



第231章 较量



第232章 迎检



第233章 进省公关



第234章 夸下海口



第235章 别得罪女人



第236章 没有送不掉的礼



第237章 歇斯底里



第238章 酒后真言



第239章 机遇



第240章 民意顶个屁



第241章 权力置换



第242章 选择性失忆



第243章 温柔邻居



第244章 搭称



第245章 亲情难却



第246章 黑马



第247章 提前布局



第248章 形势



第249章 用心良苦



第250章 刚柔并济



第251章 拜访钟部长



第252章 蹊跷的匿名信



第253章 针锋相对



第254章 谁没点初恋情结?



第255章 就是让官僚不爽



第256章 唱的哪出?



第257章 谈判



第258章 皆为利来



第259章 形势严峻



第260章 不要脸了



第261章 无耻者无畏



第262章 民意



第263章 项目启动



第264章 三千弱水



第265章 想分杯羹



第266章 特殊任务



第267章 肖老先生



第268章 似曾相识



第269章 面对面



第270章 聋子瞎子



第271章 监狱会面



第272章 山重水复



第273章 转机



第274章 意气风发



第275章 第三产业



第276章 屁股决定脑袋



第277章 白老实的冤情



第278章 让你告!



第279章 扑朔迷离



第280章 装病



第281章 十页血书



第282章 所为何来



第283章 真假口供



第284章 斗法



第285章 撒谎



第286章 困境



第287章 后院起火



第288章 协商会



第289章 良心与现实



第290章 放炮论



第291章 困境重重



第292章 四面楚歌



第293章 夜宴



第294章 是敌是友?



第295章 各怀鬼胎



第296章 老羞成怒



第297章 停职风波



第298章 白老实的脊梁



第299章 穷人的逆袭



第300章 黑店



第301章 全乱套了



第302章 一盘散沙



第303章 请也要请回来



第304章 蛇鼠一窝



第305章 官复原职



第306章 如临大敌



第307章 聚众



第308章 发不出去的新闻



第309章 意外碰面



第310章 摆明车马



第311章 捅上去



第312章 鸡飞狗跳



第313章 进省补救



第314章 网



第315章 条件



第316章 前无去路



第317章 刻不容缓



第318章 三天为期



第319章 部长女儿的牢骚



第320章 最后一次见面



第321章 常委会议



第322章 急转直下



第323章 顺势而为



第324章 几人欢喜几人愁



第325章 穷途末路



第326章 铤而走险



第327章 对峙



第328章 点名



第329章 进村



第330章 倒戈



第331章 官场上的交情

    黄昏,难得阳光过后的一阵清凉。

    林安然搬了张大藤椅,在阳台上摆开茶几,泡上一大杯龙井。品着茶,看着远处椰林婆娑,凉风阵阵扑面而来,不由心广神怡。

    在滨海市的夏季,难得黄昏会这么凉爽,今天不知道怎么了,太阳很早就下了山,早早收工回家睡觉去了。

    前天从白泥村现场回来,林安然再没回过单位,手头上的工作整理好了,杨奇到位便可接手,自己只待功成身退到太平镇走马上任去。

    白泥村一众卫国庆的亲信纷纷落网,只短短的一天时间,整个卫家王朝瞬间土崩瓦解。

    真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所有人都很忙。赵奎忙着应付媒体,引导舆论导向,把卫国庆的案子由一个本来意欲掩盖的积案变成一桩早有计划、打击违反乱纪地方恶势力的典型事迹。从而扭转白泥村群体性事件带来的不良印象,变不利为有利。

    曾春忙着组织审讯,在本来已获得的功绩上锦上添花,在代局长的位置上证明自己的实力。如果不出什么意外,两年多后换届,曾春将会是开发区管委会常委、开发区公安分局局长。

    周繁荣忙着在白泥村里稳定人心,兼着干些清除异己的勾当。他改弦易帜,临阵倒戈,从他站在曾春一边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不是他死就是卫国庆亡。就像一个赌徒,在押大小的赌桌上孤注一掷,赢了个盆满钵盘。

    白老实也很忙。知道内情的,都清楚是自己将卫国庆扳倒了,但是赵奎不可能让自己再露脸,于是乎,白老实就成了一个不畏强权的告状英雄。老婆放出来了,大儿子也安然无恙出了派出所的大门。

    林安然几乎可以在脑海里勾勒出白老实在一些大会上,被人连推带搡拉到主席台上发表感想那个笨拙的模样。

    估计他也没想到,卫国庆倒台得这么快,倒台得这么惨。对于这个年介五十的打工仔来说,官场的政治就像一本看不懂的天书。

    不过不管他懂不懂,林安然相信他会得到足够的补偿,弄不好还有企业打着表面慰问实际上是宣传的旗号,资助白老实一家子的生计。

    福乃祸所依,祸乃福所倚。世上的事情就是这么变幻莫测,官场尤其如此。

    整整想得出神,门口传来敲门声。

    林安然出去开了门,见识住在隔壁的余嘉雯,便把他让进屋里。

    俩人到了阳台上,林安然又搬来一张大藤椅,就这么坐着,喝着茶。

    “找我什么事?”

    “下班回家,看到你铁门虚掩着,知道你人在。最近很少看到你在家,就过来看看,陪你聊聊天。”

    余嘉雯理了理被风吹散的刘海,她很喜欢这种感觉,只要林安然在身边,两人就这么静静坐着,也是一种享受。

    许久,余嘉雯忽然问道:“林大哥,听说你要到太平镇去当镇委书记?”

    林安然抿了口龙井,点点头道:“嗯,是你家乡呢!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余嘉雯赶紧摇摇头,说:“你们男人当官的事,我说不清。”

    林安然想了想,问:“我翻了了有关的资料,太平镇真的很穷呀。不过我很喜欢那里,风景独好,估计发展发展旅游业很不错,上任之后我得看看到底问题出在哪了,怎么条件这么好的一个小镇,居然经济搞不上去。”

    余嘉雯听林安然说很喜欢太平镇,心里一阵甜意,说:“我们那里真的很穷,早年搞农业,后来钱凡书记又说要搞养殖业,结果家家户户都贷了基金会的款,但是却没养成,听说是没技术指导。”

    林安然奇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都是渔民,怎么养殖都养不好?”

    余嘉雯歪着脑袋,皱着眉头想了一会,说:“嗯……怎么说呢?其实打鱼渔民未必会养鱼。不过,我听说太平镇的青石坳岛上有个姓唐的老渔民,是养殖的高手,可是脾气很怪,他的儿子女儿出海打渔遇到风浪被淹死了,之后他就发誓再不搞渔业。如果当时他肯出来帮忙,估计太平镇上养鱼养虾的人不会亏得那么惨。”

    林安然笑道:“看来我有机会要去拜访一下这唐老汉。”

    余嘉雯说:“他连同村的人都不理,更别说外人了。以前镇里的领导请他出山,他门都不让进。”

    林安然说:“对了,这养殖的技术员,不是到处都有吗?怎么就不去大学里请呢?”

    余嘉雯又摇头了,说:“你可有所不知,太平镇海域是个很奇怪的地方,不知道怎么的,反正搞养殖业非常难成功,基本上就是看天吃饭,没技术可言,好想说那里的水质很奇怪,虽然好,但是变得快,不熟悉那片海域的人根本养不了。唐老汉就是那里最厉害的老渔民,他最熟悉那片海。”

    林安然说:“你认识他?”

    余嘉雯说:“不认识,不过他长期在镇的集市上买渔网鱼线鱼钩之类,他自己做的,小时候镇上的小孩子钓鱼都到他那里去买,质量很好。”

    林安然躺进大藤椅里,看着远处,说:“有空你回家就可以去那里看看我了,估计到时候我就成那里的老渔民了。”

    余嘉雯咯咯笑道:“你是去当官的,我就没见过镇里的领导哪个能晒黑的。”

    俩人哈哈大笑,正笑着,林安然的手机响了。

    接通一听,是曾春。

    林安然就笑,说:“曾局,有何贵干啊?”

    曾春在电话里说:“林老弟,听说你几天后就要到太平镇上任了,老哥我今晚抽空请你吃个饭,顺便向你负荆请罪。”

    林安然调侃道:“曾局,你说这话我就不明白了,何罪之有?”

    曾春说:“好了,你就别怪我了,大家出来坐坐?”

    林安然道:“行,反正现在我是半离职状态,无官一身轻,也没人请我吃饭了,难得曾局你请我,哪有不去的道理?”

    曾春语气有些尴尬,说:“那就老地方,聚友饭店友谊房,我带瓶好酒。”

    余嘉雯见林安然有应酬,也就起身告辞,林安然知道曾春找自己,一定有话要说,外人在场不方便,于是也不挽留。

    送走余嘉雯,林安然冲了个澡,洗澡的时候想,这曾春也有意思,自己和他现在关系微妙,白老师一案,曾春也知道自己是利用了林安然,不过他不知道林安然对自己的看法如何,不过定在友谊房,其中意味可谓深刻。

    友谊房?有意思,林安然想。

    曾春早早就到了,林安然进房时,他在房间里已经喝了一壶茶。作为代局长,能这样屈尊降贵,显然是心有愧意。

    林安然其实压根儿就没怨过曾春,其实也早知道曾春所图,不过为了白老实能申冤,被利用一下林安然也觉得无伤大雅。

    他觉得曾春也是个十分复杂的人,挺有意思的,他能为了自己前程不择手段出卖自己上司吕长伟,甚至把自己的老朋友李干也往火坑里推了一把,可却对利用自己感到惭愧?

    林安然起初觉得曾春是个现实派,只要前程不要朋友,不过这番设宴,又让他觉得他又像个重点儿情谊的人。按理,自己现在已经被贬职了,没有利用价值,他没必要还这么虚情假意。

    “林老弟,你来啦?”曾春站起来,对服务员说:“上菜吧。”

    等服务员走了,林安然环视了房里一周,说:“曾局,现在正是你最忙的时候,怎么有空来见我?”

    “叫我曾大哥嘛,叫曾局多见外!”曾春说:“卫国庆的案子已经基本查明了,我在不在岗都无所谓,现在是市里的治安大队和预审科还有纪委在主要负责,我只是配合。”

    林安然知道卫国庆案子被查明是迟早的事情,不过没想到这么快,便问:“怎么这么快?”

    曾春叹口气,说:“树倒猢孙散,墙倒众人推。卫国庆以前是高压手段管着那帮人,彼此之间没什么情义可言,如今出事了,大家都为求自保,紫荆花集团几个大厂的厂长,还有手下帮村干部,现在反而都成受害人了,纷纷出来指证卫国庆。这土皇帝,这回可真是彻底完蛋了。”

    林安然心里一沉,他太清楚这种案子一旦沾染上官场的政治因素会如何结局。赵奎为了达到舆论效果,必然会可以塑造卫国庆嚣张霸道、目无王法的形象,弄不好前几年的一些旧案也会被翻查出来。

    想到这里,忽然有些心烦,不愿意再细想这些事情,便道:“曾大哥,带了什么好酒呐?”

    曾春一愕,然后呵呵笑道:“三大革命!”他从旁边的椅子上拿出一瓶没有包装,用保鲜膜封得死死的酒瓶,说:“这瓶酒我存了不下十年,当初可是我办一个盗窃案,事主感谢我,送给我的,一直留到了现在。今晚是来给老弟请罪的,就开了吧!”

    林安然接过酒瓶,拆开保鲜膜,露出里面发黄的茅台标签,再看看背标,只见上面写着:茅台酒是全国名酒,产于贵州省仁怀县茅台镇,已有二百余年的悠久历史。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三大革命运动,不断地总结传统经验,改进技术,提高质量。具有醇和浓郁、特殊芳香、味长回甜之独特风格。

    这种酒,最后一批生产是在81年末,之后便换了标签,基本上这个背标就已经代表着这瓶酒的年代。

    

第332章 一波又起

    “曾大哥,这么贵重的酒,跟我一个被贬职的小小镇委书记喝掉,你不觉得可惜了点吗?”

    曾春知道林安然言语中有所指,不禁脸色微红,说:“老弟,说这话是明摆着寒碜我吧?你这么说,还是怪我了吧?”

    林安然见他说得诚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