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囚龙(四八强制爱)-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明一张嘴张得老大也忘了阖上,顾不得奴才之道,结结巴巴喝道:“老大夫您可瞅准了,可不兴胡乱说话的。”
  
  那老大夫被人质疑当即也甩了脸子,起身就往外间走:“老夫不替不信之人探病,你信不过自去请旁人来,哪怕是请遍了全北京所有的大夫,也都是这么个脉象。”
  
  一直到那大夫快走出大门,高明才追出来,他此刻脸上仍是一副犹在梦里的飘忽不定,口中连连告罪又附上丰厚诊金,最后再以耳房还有两个患病的女婢,将人引去小院。
  
  回到内院,高明不敢去看端坐帘后的主子,只敢低声问了句:“奴才斗胆将人暂时引去耳房,主子看可要……”
  
  “不必。”胤禩非常平静,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不过。最大的怒火与恨意已经在最初有此猜测时爆发过了,如今大夫的话也只是证明了他心头揣测。“有进自然有出,又去无返才更惹人瞩目,你做得很好。”
  
  高明欲言又止,身为奴才这个时候他的确什么也做不了。
  “你先出去。”
  “爷。”
  “出去。”
  “嗻。”
  
  只剩一个人的时候,胤禩的肩膀慢慢松下,往后靠,一直到背接触到冰凉的椅背才停下来。这么多年来,但凡有人在前从不能丝毫放松,坐着站着都要处处彰显皇家威仪。胤禩调整了呼吸,一直到他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冷静,可以再度思考,才将一只手覆上如今尚为干瘪的腹部。
  
  这里,有他屈身人下的证据。
  他是罔顾人伦、逆天行事的罪证。
  他腹中有的,是老四逼迫羞辱所结出的孽种畸胎。
  
  他从来没有像这一刻时这么清楚自己是个怪胎这个事实。前一次太庙那晚,他不醒不活大受打击,等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那个孽胎也落了,事后刻意不再去想。
  然而眼下……
  胤禩手指微微屈起,朝脐下用力按下去,就像要抓住那里驻着的厉鬼。这个玩意儿还小,还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只要他微微一用劲儿,只要一碗寻常的落胎药,这个逆天的证据就会像那一晚化为一滩血水腐肉。
  他不想看到老四脸上流露出得逞的笑。
  
  他不蠢,联系前后很快就能发觉自己疏忽的东西。
  春节过后,皇帝几次宣召他入宫侍奉,都没再灌他喝下红花汤,却时常逼他在进膳时用鹧鸪汤鹌鹑羹。再想到刘声芳的为难神色,皇帝时而在他腰腹游移不定的眼光,以及那一晚他险些呕吐时皇帝过分突兀的对应——这一切居然都被他忽略了去!
  
  而这一切,原本不该发生。
  每回从内宫回府,他都不忘让高明准备麝香汤。只是鹿血那次,他因为皇后突袭养心殿而心声旁骛。出宫后不敢回府直接出城去了圆明园督办处,再来便是杂事缠身,但有精力也都关注张家口事物,未有旁骛。
  
  胤禩从下午一直坐到掌灯时分,门外响起高明试探的声音:“爷,晚膳时间已经过了,可要让奴才热一热?”
  出乎意料的,屋里的人平静吩咐:“传罢。”
  高明似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忙补了一句:“今儿厨房备了清心润肺粥,是福晋传话嘱咐奴才的,说这个时节用最好不过。爷可要进一碗?”
  屋里人果真又道:“既是福晋心意,自然要进的。你这奴才今日倒是话多得很。”声音丝毫不显颓唐愤恨。
  高明一头雾水,然亦不敢多问。试探主子的事情一次就足以被打杀变卖,他虽衷心一片,但到底只是个奴才。
  
  屋里,胤禩周身隐于暗处,手指仍轻覆在腹上,目中晦暗如涩。
  孩子,好好用一顿膳,阿玛一会儿亲手送你上路……
   

作者有话要说:没有大家期望中的XX在床,失落咩?
八爷你又狠心加自虐了,第二个包子就酱紫被八爷给XXX了,摊手。四哥该后悔把八哥一个人扔外边儿了,一个不留神就出状况。
打人不打脸,圆润滚走……
给大家猜一个谜语缓和气氛:怕再怀孕(下一章公布答案,猜到了的心里暗爽就好)




31

31、修短有数 。。。 
 
 
  一碗红花乳香桃仁汤;混着太医院开的活血止痛散;一个不知何种模样的胎儿在折磨了父体整整一个晚上之后终于落下;没有机会睁眼看一看这血色弥漫的黄瓦红墙。
  
  坐困皇城的帝王终于从黏杆处的只纸片语中推断出前因后果;养心殿中很快酝酿了一场狂风暴雨。
  老八你好大的胆子!
  你竟然、竟然敢擅作主张!
  你竟然弑杀亲子!你竟然敢谋害皇嗣!
  皇帝想到这里很快停住,这本是他计划之中、谋算之内的事。老八身怀孽胎无颜示人,无论如何都会闭门养病;无心再在朝堂之上兴风作浪。
  这是好事。
  
  皇帝这次没有忽略自己异乎寻常的愤怒与心烦意乱,他用了从入夜到天明的时间;终于说服自己这都是因为老八的瞒天过海欺瞒天听給惹的。
  老八,你早已身不由己;哪里还容得了你自己做主?
  这个孽种怪胎纵使要杀了溺了也是全凭朕一句话,要生下来还是一碗落子汤也是朕说了算;你好大的胆子。
  
  皇帝一腔怒火无人发泄。
  惹他怒极攻心的人远在京郊;有心召回宫里一顿狠罚但也不得不有所顾忌,老八本就一副破败身子,听说落胎需用大量伤阴之物,如今更是碰之即碎,还是扔得远远儿的眼不见心不烦。
  可恨老八心狠毒辣,平日里假仁假义重情义朝臣磕头托情苦涩就能心软,怎么轮到自己亲生就能下这般狠手?定是他尚未甘心情愿的缘故,只要跟朕有关老八必然收了伪善嘴脸油盐不进。
  说起来皇帝也算有自知之明。
  
  刚刚被押解回京革去爵位的胤俄立时成了皇帝发泄怒火的最佳人选。先前恩爱缠绵时许下的承诺被怒火一冲一击化为乌有。
  老八想让朕对上隆科多而得以苟延残喘暗度陈仓,朕怎能如你所愿?
  你对着朕的龙嗣下手,朕何不捡着你最放不下心的人来回礼?
  老十抄家是免不了的了,老九也别想独善其身。
  皇帝当下放手豪书,将年前老九在西宁妄自称为‘九王爷’的事情翻来覆去再炒一遍,胸中愤懑皆做笔下千言万语,连昔日圣祖在时私藏毒药之事也论说成不明大义,不知忠孝。兜售小恩小惠,不识大理,不懂人道,牲畜一般卑鄙,得一丝人心而已。伊等卑污,何能成功?
  手谕写好,皇帝犹觉不够,当下命人誊抄一份送去圆明园当众念给老八听,另一份由都统楚宗快马加鞭直送西大通,当面训诫允禟。
  
  第二日宣政皇帝在朝堂上再责八王一党,提及他登基伊始,京畿饥荒,允禟撺掇允祉、允祺、几个买米囤积,不许发售,致使米价上涨,一觥米能卖八两,百姓无以为食。老九这样行事,难道不是居心叵测意图激起民变,动摇国本?最后还是朝廷发仓米二十万觥,廉价卖给百姓,并准许变色霉坏的米出城呢,才勉强得过危机。
  皇帝讲到心酸处,当廷眼眶发红声音梗塞。明显是被连累迁怒的允祺,与并不算完全无辜的允祉只能跪下认罪自罚,替三个不在皇帝跟前的弟弟顶缸。
  
  当天下午消息传到圆明园临时督办处,刚刚‘膝伤’病愈能忍痛下地办差的廉亲王由奴才扶着跪接了圣谕,素来温煦的笑脸都懒得端了,直接一句‘本王督造事务繁忙,就不奉茶了’将前来传旨的常明打发了。
  皇帝意在警告王爷,朕的子嗣不是你能妄动的,哪怕在你肚子里也不成!能令其生死的唯有朕一人而已。
  不过廉亲王显然没有体味皇帝的用心,他只从这次朝令夕改中得到一个教训:万不可对老四再存一丝侥幸,与虎谋皮早晚自食其果。
  
  皇帝的态度决定了朝臣的态度,一时间八王一党纷纷被参,原因纷繁杂乱,连昔日九贝子与洋教士交好也被参为国之奸细。
  在林林总总的折子里,却有一份是参奏皇九子与年大将军不清不楚的。说的是皇九子尝请托年羹尧带我照看何图,作为交换曾问年大将军“可要什么西洋物件儿”,而年羹尧回说:“我别的东西都不要,我只爱小荷包”。皇九子后来果真送了一匣子小荷包往西宁,而年大将军悉数收下。至此之后二人更是屡有书信往来。
  皇帝对此甚为光火,一个是风头正劲备受皇恩的不二宠臣,另一个墙倒众人推势必遗臭万年的刺头,居然在这个时候被放在一起参?
  要说这里面没有老八的手笔,那么写折子的人就是个白目蠢材,无论是哪个都不可原谅!
  皇帝将写折子的李绂传来反反复复煎了几遍,最后搞清楚消息是从正黄旗内务府里一个佐领漏出来的,只知他是因为庄子被皇九子圈了去敢怒不敢言因此怀恨揭发,却再也追查不下去。
  对此皇帝明显不信,追查不出只能证明老八一党势力仍在,犹不死心。
  
  这种无处着力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圣祖在时,他明明睁眼看着用心听着,但说不准什么时候从哪里就捅出一把刀子,伤筋动骨损兵折将。
  皇帝对此的应对是一句“朕早已知晓”,模糊不提。
  不过到底心头仍是存下一根刺。
  年羹尧不穷,什么东西搞不到,就算弄不到的朕也都想着法子赐下,什么奇宝珍玩、珍馐美味更是时时而至,何至于为了几个小荷包与朕之敌党一帮私相授受?
  再一想,不免又想到年羹尧的原配可是明珠孙女,这厮的确是老八姻亲!难怪那几年与老八不清不楚,顺带连着讨好十四,送礼登门从不落下。
  
  怀疑一旦种下,就是荒野上播下的荆棘种子,只等暴雨洗劫一切之后,便能破土而出,开出血肉浇铸的美丽花朵,触之即死。
  
  在皇帝的授意下,内务府在查抄允俄府上时查获允俄与允禟书信数封,都悉数呈报上去。
  皇帝看见上面称呼自己为‘雍正新君’,其中一个帖子上更是写着‘事机已失,悔之无及’这样大逆不道的话,顿时暴怒不已,当即下旨命人将允俄圈禁府中,要看着人走进去,再在窗户门框上钉上木条,前后门窗全要钉死咯,只留送饭的进口!
  这是不是太过了些?
  临询旁听的张廷玉马齐二人心中滋味难辨,这位帝王昔日也曾口口号称出世之人一心问佛不问政事,如今看来如何?
  
  皇帝气出了大半,终于想到了另外一件事。老九老十能私通书信,那老八那里?
  这简直就是想都不用去想的问题。
  皇帝大半夜睡不着,在心里织罗罪名但终究只能承认要查抄和硕亲王的府邸,需要比私通弟弟更完美的借口,譬如大逆、譬如通敌。
  话说老八怎么这次如此沉得住气,不回京求朕骂朕讽刺朕,只是暗地煽动臣工递折子攀扯年羹尧?
  想想老八一击对着隆科多行离间之事,看朕宽和大度犹不死心,又想看朕与亮工君臣心生嫌隙——朕又不是暴君残暴多疑,岂能如你所愿?
  
  适逢岭南荔枝进贡,皇帝更是令驿站六日内从京师送到西安,以保证色味不变,鲜美如初。端得是一副唐皇为搏贵妃一笑不惜千里累死驿马的架势,只是这里将贵妃换作贵妃他哥。
  私信公文中更是每回都要情真意切地提及年贵妃及福惠近况,就差暗示令妹已是朕后宫第一人,令侄不日将是朕之第一子也。
  
  等这一切做了一遍,再次做了一件令朝堂震动的事。
  皇帝谕上,著革去苏努贝勒爵,同其在京诸子于十日内往右卫居住,并口谕上:“若不安静自守,仍事钻营,差人往来京师,定将苏努明正国法”。
  
  明面儿上这是因为苏努当殿上折子为允俄求情,称昔日圣祖尝言“十阿哥是一忠厚老实之人,并无能力”,因此许以高位却未曾重用,训斥夺爵抄家已是重罚,圈禁闭锁委实太过。但谁又不知道苏努是铁杆八王一党,当年议立太子时高调支持八阿哥为储,仗着身后诸瑛一脉势力谁的帐也不买,对着新帝更是阳奉阴违,廉亲王为良太妃做祭倒是不顾皇帝忌讳遣了儿子上门送礼送金箔。
  
  无论理由如何,苏努一大把年纪本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却被逼凄惨离京。是人都看得出这是要给宗室一个警告,但凡有附逆八王一党者,苏努就是下场,一朝离京决无返还一日,且祸及子孙。再要替允俄一干人等说话的,都掂量清楚再开口。
  众人将同情的目光投向裕亲王,谁叫您与八王爷交好来着?
  
  事情却还没完,紧紧隔了六日,皇帝再次谕责廉亲王及其亲信,谕称:七十、马尔齐哈、常明等皆夤缘妄乱之人,为廉亲王之党,命将七十革职,连同妻子发往三姓地方。
  谕责的因由大家已经不再关心,横竖都是些模棱两可的事实。
  只是大家也察觉出这一次皇帝责罚的力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登基以来尚属首次,似是下了狠心要大办八爷党了。
  只是万岁罚了一圈儿的人,却独独漏过了党魁,连传召王爷回京对质都省了,是个什么道理?
  
  皇帝却不满意,因为老八还是没有丝毫反应,事不关己一心办差。
  如此试探都能忍下,还敢说不是另有图谋?
  皇帝在养心殿里转了三个晚上,终于发现自己走了弯路。
  他只想着拔光老八的爪子牙齿,激他现身,却忘了走捷径——老八身为总理王大臣,兼领理藩院,怎能一连数月耗在工部修陵修园子?先前说他‘诸凡事务,有意毁废,奏事并不亲到,敬且草率付之他人’还真是一点儿也没说错!
  
  于是好不容易躲了近三个月清静的廉亲王被皇帝一纸急诏,召回京城,再度直面惨淡人生。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太忙了太忙了,jj不给力经常不让我回帖,我真不是故意的。八哥的反应在意料之中吧,四姐的反应也踩着历史的脚步,我真的尽力了,这个也算虐了一点点四姐的心了吧?对吧对吧。
上期谜底公布:标准答案是‘痛不欲生’,那谁攻太子猜到‘后生可畏’的我扑倒拜服。




32

32、兄弟阋墙 。。。 
 
 
  皇帝在养心殿宣见廉亲王;闲杂人等皆退了干净。
  三个月不见;皇帝借着天时地利(臣下见皇帝不能随意抬头)的优势仔细端详八弟:黑了;瘦了;气色倒好。
  胤禩的形状完全出乎皇帝意料。
  
  在他看来,后宫女子不管是皇后还是齐氏年氏还是懋嫔宋氏她们,失了龙胎皇子皇女皆是一副哀毁伤身、幽怨孱弱的姿态;不是说失子伤身伤心可致人一病不起吗?!
  也是,老八不是女人手刃亲子也可毫不眨眼;笑里藏刀面慈心狠说的不就是他么。
  
  “你过来。”皇帝像廉亲王招手,虚起眼看他:“天晚了朕瞧不大清楚;你来替朕念念折子。”
  胤禩犹豫再三,还是无法反抗皇帝口谕;再度心生人在宫檐下的悲凉。不过老四说他眼睛瞧不清楚?这是借口还是真有其事?胤禩心里暗自诅咒皇帝;说谎让你白日也成瞎子,做不了皇帝皆大欢喜。
  以上都是臆想,现实里,他还是用低顺沉缓的语调将折子上的内容诵读出来,给一旁惬意饮茶的皇帝听。
  折子毫无新意,是苏努称罪谢恩的折子,兼之常明、马尔齐哈二人的请罪折。干涩含混的字眼由廉亲王口里读出来亦是别有一番风味。
  
  皇帝心情舒畅,想着还有长长的一夜要打发消磨,于是问老八读后感想,问他亲口替手下魍魉说出悔恨当日附逆种种的言辞来是何感想。
  
  胤禩深知这只是头台小菜,亦提不起兴趣耗费心力编织漂亮话,随口拽了几句酸文歌颂皇帝慧眼识人,心头盘算着这天到底何时才能放亮。或者下一场豪雨解了京畿旱情也好,也许老四一个高兴,就领着群臣谢天,今晚就算混过去了。
  
  皇帝心情好,再度询问:“此数人连同族人亲眷皆因八弟获罪,你自称‘贤王’、‘善人’,可觉愧对诸人?”
  胤禩不答反问:“皇上昔日自称‘出世之人’、‘富贵闲人’,不知如今想来可觉是个笑话?”
  
  “放肆!”皇帝暴怒喝道,他给足了老八面子,可老八简直不知所谓胡乱攀咬,当年闲散阿哥与称孤道寡能相提并论吗?要不是你领着一党二心臣给朕使绊子下矮桩,朕何必下死手对付你们?
  
  胤禩低头扣下折子,从容跪倒,等候发落。他不怕皇帝发怒,只怕皇帝跟他绕圈子讲条件,再行羞辱之事。
  
  上次拿老十做筏子让他喝鹿血逼他舍身取悦结果又如何?虽然时过境迁,但那一晚腹中阵阵钝痛,满铺淋漓腥红,是对他面对贪狼却心存侥幸的嘲讽。
  
  每回‘罚跪’之后离宫回府,在浴桶里搓去一层皮泡到水凉又能如何,脏了就是脏了,从里到外。一开始他还能暗自安慰老四一厢情愿,自己不过受了胁迫,与被畜生咬上一口毫无区别。但后来老四手段尽出,每回非要挑起他男人的本能,逼他承欢之时情难自禁几乎忍不住闷喘呻吟失控痉挛,事后得意张狂之态写满了赤|裸裸的鄙视羞辱。身为男子却在政敌身下雌伏泄身,是他连自己也无法面对的耻辱。
  
  其实胤禩误会皇帝了。皇帝的确以能看老八从兀自隐忍到失神放任纠缠为乐,但他是真心引以为豪,至多认为朕为真龙天子,无所不能罢了,不含半分讥讽。
  
  胤禩这次低估了皇帝的睿智。
  
  胤禛早就看穿了胤禩的把戏,不过求死么?难道死就是这么容易的?今日你死了也是个和硕亲王,要入皇陵的。朕岂会给你到祖宗面前告状的机会?更何况朕还等着看你们如何兄弟情深呢。
  
  皇帝一把掐了胤禩的脸掰向自己,看他两颊新长出的软肉冷笑:“数月不见,八弟心宽体胖,倒是朕为公务所累,日渐清瘦,没的八弟好福气。”
  
  论理廉亲王至少应当说一句“皇上当以龙体为重才是社稷之福”装装场面,可是胤禩却懒得说场面话,直言不讳:“皇上要忙着耗羡归公、西北军情、授农顶戴、八旗井田,还要分心对付臣,的确分|身乏术。”
  
  “八弟身不在京,对朕之政令如数家珍,可见朝中眼线不少。”
  “皇上忘了,臣尚未卸下总理大臣之职。说不出皇上新政才是不察大罪。”
  “八弟还是伶牙俐齿。”
  “臣不敢,臣万死。”
  “你有何事不敢的,朕面前毫无敬畏。朕背后敢对着朕的皇嗣动手。”
  
  胤禩一愣,足足一刻才明白皇帝言下之意,脸色嗖得白了,唯余皇帝手指捏处泛着红痕。
  皇帝知道了。
  这并不是重点,胤禩太了解胤禛了,从他方才简简单单一句话就已经察觉皇帝先前故意遗漏红花汤的意图,原来前番诸事都是为了引他入壳,让他身为男子却行那妇人坐胎之事?
  
  无论满汉,女子即便无辜,被奸通奸无论,无媒无娉珠胎暗结只有自我了断一途,不肯死的抓回来要么沉溏要么一把火烧了,比自尽更惨。
  莫非老四是想让我自行了断?
  胤禩莫名地将思路往这个方向引过去。其实如今形状比一死了之更不堪,死是解脱是保全,只是他保全了毓秀弘旺,却将几个弟弟放在老四架起的柴火堆上炙烤,于心何忍。
  
  皇帝看老八面色红红白白青青紫紫换来变去,煞是赏心悦目。等欣赏完了,才开金口:“朕收回前言抄了老十的家,也是警告你欺瞒圣听之罪。朕也非不通情理,往事既往不咎,苏努七十几个已经替你受了罚,这事就算揭过了。”
  
  下巴被人捏在手里训话的滋味不大好受,更何况这人还一副施恩示宠的模样。胤禩收了收下巴,动不了,无奈只能作罢,心头火气燃起久久难灭。
  老四你何必,坏人做了也就罢了,何苦还来争这好人的名头?人也发落了,家也抄没了,你一句既往不咎就能成‘仁君’了?
  歌功颂德的折子当不得真啊四哥。
  
  胤禩眼底流露出来的愤怒心酸心灰意懒最终都化成了讥讽,一一不落地进了皇帝的眼。
  皇帝忍下怒气,牢记今日目的,再接再厉:“八弟莫不是忘了裕亲王仍位列亲王,雅尔江阿朕也没动,还有老九,他在西大通逍遥着,朕一时也没想好要怎么罚。”
  
  胤禩这次学乖了,不再傻地以为皇帝真心想同他讨价还价。经过老十一事他算彻底看清,老四做事一意孤行,从不留人余地。就算许了愿也会找尽借口食言了去。
  在老四心里,他只用说服自己一个就好,天下人就他最委屈。
  “四哥何必取那商贾作态落了下乘。既是天子就当金口玉言,有吩咐但说无妨,若不是刻意责难臣自当尽力而为。”
  
  “今儿朕不同你置气,拿一命换一命,你愿是不愿?”皇帝忽略老八话中各种冷嘲热讽,直击主题。
  胤禩隆眉不解,眼中不免有些茫然无措。
  他一时没弄明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今他还有什么能与帝王交换。
  
  皇帝好心解惑,双手将他拉起让他斜靠在自己腿上,手指在他腰腹打圈:“朕的子嗣不丰,八弟以男子之躯身怀六甲,朕倒是期待的很。你替朕生一个,朕就免了责罚裕亲王,再生一双,雅尔江阿与老九亦能平安无事,你可愿?”
  
  帘卷西风,其声哀鸣。
  养心殿换了玻璃窗户,夜里疾风打在上面鬼哭神嚎。
  胤禩觉得自己好像明白皇帝的意思了,但是又没真弄懂。
  皇帝让他生子,来换老九他们的命?
  他就不怕生个狸猫怪胎出来?
  生了再溺死烧死那可是大大的不祥,他以为老四应该将他先一把火烧了永绝后患的。
  想完了这些,才反应过来老四这不过是再次许下一个永远无法兑现的景愿,用他兄弟亲人的性命威胁于他,与上次老十那次如出一辙。
  
  老四你还能更无耻些吗?
  侮辱折磨也就罢了,还要许以砒霜蜜糖,让人自甘赴死堕落。
  你那十几年的研读佛经,就让你琢磨出这些手段?!
  是以胤禩断然拒绝这个荒天下之大谬的提议:“四哥不用想了,这事弟弟办不到。”
  皇帝毫不意外他的拒绝,将他揽紧了些,皮笑肉不笑:“这会子想起唤一声四哥了?晚了,输赢已分还由得你选?”
  
  胤禩冷笑,果真如此。
  “弟弟是个什么怪物四哥自是清楚,何必出此试探之言?如此畸胎孽种弟弟焉能留下为四哥招来口舌祸端?”
  这已经是明面儿上的顶撞与反要挟了。
  
  不过皇帝一个字都不信。他深知此事曝光,老八只会比他更无颜见人。历来帝王风流,受千夫所指的却是董贤之流。更何况难道他铁腕作风,还不能替他的子嗣弄一个见得光的身份?
  “八弟多虑了。朕非试探,你只需遵旨行事即可。”
  
  “四哥若嫌子嗣不丰,当多多驾幸后宫。皇考昔日殚精竭虑,不是也有诸多兄弟几个?社稷重要,龙脉也不可小觑。”
  “朕等着八弟替朕生养。你劝朕去后宫居心不小,难道不知朕许愿三年不近后宫?”
  
  胤禩脸色发青,几乎忍不住大骂无耻。三年不亲后宫是为守孝搏个纯孝的名声,为何却变着法儿地来折腾自己?“四哥三年不亲后宫,臣弟不敢引皇上破了戒。四哥素来信佛,自然知晓悔愿不可,神明皆知。”
  
  皇帝对此早有应对:“八弟岂可自比后宫?若你甘愿入侍,东西六宫任你选,朕还舍得起。”
  胤禩最初的愤怒已经过了,他自然不会在口舌上也示弱,遂反唇相讥:“弟弟若选了永寿宫,四哥可舍得委屈了年家小嫂?”
  年羹尧不日就要入京,眼下正与皇帝黏糊糊腻歪歪的,胤禩此言自然满是嘲讽。
  皇帝面色陡然一沉,胤禩还来不及暗爽,就见胤禛复又笑道:“八弟这是怨朕厚此薄彼?你若敢自选入侍,朕又有何不敢?”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提出这个有历史意义的提案了。
卡文小剧场,一点都不好笑。
四哥:八弟聪慧,其子必可克成大统。
八弟:四哥又犯病了,请按时用八宝丹。
四哥:金口玉言,由不得你。
八弟:请转身,向永寿宫,年家小嫂必能包君满意,男女都有,任君选择,绝无怨言。
四哥:八弟醋意太大,可漂三里之外,朕已闻见。
八弟:……脑补太强要不得。

忽然发觉也许能HE?我太强大了。




33

33、明修栈道 。。。 
 
 
  胤禩至此知道比脸皮尺寸是比不过了。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光是嘴皮子上斗来斗去倒似打情骂俏一般;他察觉之后立即闭嘴;收了笑脸;冷冷吐出二字:“休想。”
  
  皇帝与露出些许本来面目的弟弟斗嘴正觉意趣盎然,忽然被对方叫停,意犹未尽。
  
  他自认风趣正值;有话说话,只是早年被圣祖一句‘喜怒不定’的考语生生压抑了本性。如今一朝登基道寡;人人都端着恭谨顺目的神色低头问一句答一句,不敢造次;连十三也是规规矩矩奉承讨巧。他面前这人昔日更是个中翘楚,奸猾成性不能轻信。这两年被自己连番打压终于收了虚伪笑脸;敢同朕当面呛声了。
  
  “想与不想由不得你;八弟还没学乖?”
  
  三月未见,方才还不觉得,如今令他日夜磨牙寝食难安之敌党魁首在怀,心思也跟着活络起来。
  空口说说当然无法生育皇嗣,否则后宫那起子嫔妃常在还不都做了那起子传教士嘴里的神母?总不该像今日这样宫里统共就三个成了年的阿哥。
  
  皇帝丝毫没有反省自己后宫子息单薄是自己努力用错了方向,他这次打定了主意要能人所不能,重现当年尧舜禹时的辉煌。
  
  首先要让老八心甘情愿给自己生一个儿子。
  
  胤禩完全不能理解老四心思转换的缘由。不过数月之前还怪物孽障的叫着,如今眼珠子老围着他腰身打转,自说自话自打自脸,连天道纲常都不顾了。
  
  皇帝虽然有心动意,但他没有忘记怀里这个弟弟奸猾成性且心思狠毒,能忍人所不能。若他心不甘情不愿,背着自己弄避子汤喝,此事必不能成。他政务忙到没有喘气的功夫,又不能把老八时时刻刻拘在宫里捆在身边,让他无从在私底下做手脚。
  
  此事还是攻心为上。
  
  皇帝深谙一张一弛之道,刚刚处置了老十、苏努几个,还是不要把老八逼得太紧,让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