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宅师-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龙盘!”方元眼睛微微睁大,瞳孔却收缩起来,尖锐似芒。直觉告诉他。艾士奇并没有撒谎,这半边金属物件,绝对与镇国神器有关。
“话说到这里。那我也不隐瞒了。”艾士奇沉声道:“我太爷爷当年,那是西太后的侍卫。当年八国联军入京,西太后移驾出宫,自然要带上镇国神器。”
“但是在出宫的时候,受到了乱军的冲撞,队伍散了。镇国神器就在动乱之中散佚。我太爷爷十分幸运,得到了这半边龙盘。他知道这是稀世珍宝。所以就偷偷隐藏起来。”
艾士奇娓娓道:“当年我太爷爷也感到清朝已经日薄西山,气数将尽。不想跟着陪葬,就干脆趁机假死遁逃,然后一路流落到胶东,从此以后改名换姓为艾,才有我们艾家今天。”
听了艾士奇的述说,众人才算是恍然大悟,明白了龙盘的来历。
当然了,大家也可以想象得到,艾士奇话里应该隐瞒了一些事情。
比如说他的太爷爷,恐怕不仅是得到了龙盘而已,说不定还趁乱顺手牵羊,带走了不少金银财宝,所以才会远走高飞。不然的话,他完全可以把半边龙盘奉还给西太后,这也是大功一件,肯定能够加官升职。
不过众人也比较理解艾士奇太爷爷的心态,如果是太平时节,立功受赏自然是必然选择。问题在于当时的局势动乱,只要不蠢的人都能够看出清朝亡国在即,艾士奇太爷爷不愿意随之殉葬,带着财宝远走他乡,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无可厚非。
或许就是有这笔金银财宝打底,才会有现在的盛天集团出现吧。众人若有所思,不过也只是在心中揣测而已,肯定没人向艾士奇求证。
与此同时,方元看着盒中的半边龙盘,不可避免的怦然心动。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诱惑,分量很足的诱惑。镇国神器的核心部件,哪怕只是残缺部件,吸引力也比之前的残片大上许多许多倍……
思潮起伏之间,方元也顺手把盒中的半边龙盘拿起来,立刻发觉龙盘很沉,的确是纯金属质地,十分的坚硬细密。
一般来说,金属质地的东西,入手肯定有几分冰凉感。但是方元现在触摸龙盘,却觉得入手十分光滑,有几分温润之意。
另外在龙盘的半边切面上,方元惊奇的发现切面的金属纹理十分密集,层层叠叠,好像是经过千百次反复叠打,最终形成了十分漂亮似花的钢纹。
由此也可以知道,龙盘的铸造工艺十分复杂,不知道送去给古月居士研究,他能不能破译仿制出来……
方元研究许久,也有几分感叹:“东西虽好,但是有些烫手啊。”
艾士奇没有说话,如果不是知道事情难,他又何必以厚利诱人。实际上,他心里也不怎么舍得的。毕竟他也有过奢望,期望在有生之年,把镇国神器的残片全部收集起来,重新拼合成一件整件,说不定能庇佑艾家几百年不倒。
然而艾士奇也清楚,这事的几率太渺小,几乎是不可能现实的妄想。况且,相比之下,还是眼下的事情迫在眉睫,让他不得不重视。
如果单纯只是大楼的问题,艾士奇咬咬牙,多费一些心思、代价,也能够说服市里领导另外换地方,未必非要修在燕穴上不可。
哪怕有领导心中不满,艾士奇也有把握通过别的手段弥补关系。问题是艾士荣的出现,却让他意识到这事变得复杂起来了。已经不是单纯的建筑风水问题,而是争权夺利的斗争。
从清末开始,艾家经过百年传承,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大家族。他太爷爷有一堆孩子,他爷爷也有一堆孩子,甚至他爸也有一堆孩子。
尽管现在盛天集团是艾士奇当家作主,但是各种人事关系错综复杂的程度,他也没有把握能够全部梳理清楚。反正他现在不知道,艾士荣在家族中拉拢了多少同盟,集团中又有多少人是支持艾士荣的……
艾士奇心里很清楚,现在他身边可谓是群狼环伺,绝对不能做行差踏错。因为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他的失败,然后一捅而上群起而攻之。
虽然艾士奇是集团大股东,但是却没有绝对的控股权。家族人员股份联合起来,那是他的好几倍。所以他只许成功,不能失败,免得给其他人捉住破绽,拉他下马上位。
不是艾士奇多疑,患有被迫害症,主要是他的父亲当年,就是这样把艾士荣父亲扯下马,然后踩着亲兄弟的肩膀上位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他怎么敢忽视。
人心是自私的,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管它什么神器不神器的,而且还是残了的神器,艾士奇没理由舍不得。不管谁帮他解决问题,那他就敢送。
这种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断臂求生……呃,反正就是决断力,不是什么人都具备的,艾士奇能够做得出来,显然也是被逼急了,才孤注一掷!
当然,如果方元还是没辙,那他也没什么损失,大不了把半边龙盘拿回去就是了。
此时,蔡建中目光闪烁,轻声道:“方师傅,这事可以考虑。”
不得不说,神器的诱惑很大,连蔡建中也动心了。不过他还算理智,有自知之明,知道这事他搞不定,所以希望方元能成。
方元也有些纠结,望了眼龙盘之后,就重新窝在柔软沙发上,手指头颇有几分规律的敲打桌面,陷入了沉思之中。好久之后,他才叹道:“这事……不好办啊!”
众人闻声,却是心中一动。主要是方元的语意,让人情不自禁想到了电视上的大贪官,在索贿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态度。表面上说得事情不好办,只要塞上金银财宝之类,立马就换了一张嘴脸。
艾士奇心念百转,忽然笑道:“方大师,不好办,不代表没办法,对吗?”
“……我临时想到一个主意。”方元沉吟道:“就是有些费周折,而且不保证成功。”
“什么主意。”艾士奇喜形于色,其他人的表情却有几分古怪。
方元刚才还说,这事很难,他束手无策,无能为力。但是艾士奇才亮出龙盘不久,他立刻换了说辞,这算不算是“见钱眼开”?由此可见,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俗话,果真是千古不变的至理名言啊!
方元可不知道众人心里的嘀咕,琢磨了下才继续说道:“现在的情况是假穴气乱,才影响了大楼的修建。如果艾老板不追求大楼气旺生吉的话,那么我倒是可以布置一个风水局,直接把紊乱气场镇起来……”(未完待续)
第799章 姚家铺子,聚水敛气局!
“镇压紊乱气场?”艾士奇惊喜交集:“可以吗?”
“虽然也比较麻烦,但是应该能行。”方元点头之余,也提醒道:“但是这样一来,那块地方就再无半点风水形势可言了。”
“……没事。”艾士奇一咬牙,又拿出了决断力道:“只要大楼工程顺利进行就好,其它问题都是小事,不需要理会。”
“好!”方元点了点头,也有些为难:“不过我手头上,可没有布置风水局的材料……”
“方师傅,你没有,我们有啊。”蒯振兴终于找到机会说话了,拍胸口道:“不是我吹呀,我们蒯家帮各种法器材料齐全,应该有你需要的东西。”
“对,还有我们蔡门。”蔡建中也站出来道:“几大箱东西,你随便挑。”
方元直接问道:“我要一件能够储气的法器,你们手头上有吗?”
“储气的法器?”其他人顿时傻眼。
“是啊。”方元解释起来:“镇压混乱气场,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你们想想,气是流动的,而且会慢慢的增长,压制得了一时,可压制不了一世。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另外给它找一个合适的载体,让它在载体中凝聚。”
“啊。”蔡建中一听,十分震惊长风)。(cf)(w)(x)。:“这不是在温养法器么?”
“对。”方元笑了,点头道:“就是以温养的法器的方式,一点点收聚混乱的气场。不仅能够平息气场问题,而且再过几十年,指不定还能温养出一件顶级法器来。”
“明白了……”蒯振兴一叹:“难怪你说这事难办。”
“好办的话。我早就说了。”方元抱手道:“关键还是储气的法器,类似这样的东西可不好找。一般的货色还不行,起码要比较高级的法器,这样才能布置风水局。”
蒯振兴皱眉道:“这种法器,也比较稀罕,不知道本地风水街有没有。实在不行的话,也只能回京物色了。”
京城是首都。地大物博,不仅风水师多,风水物件更丰富齐全。不管是什么样的法器。在京城肯定能够找到。
“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分头行事。”方元说道:“蒯师傅你回京找,我们明天在本地的风水街逛一逛。谁先找到了,马上通知对方。”
“行!”有了决定之后。众人各自散去。半边龙盘。自然也被艾士奇带走了,不过方元有信心,再过不久,东西肯定会落到他手中。
方元也不担心艾士奇过河拆桥不守信用,毕竟既然他能够布局平息事态,自然也可以布局把事情弄得更加严重。只要艾士奇脑子没进水,应该不至于蠢到得罪一个有实力的风水师。
晚上,方元等人照常出席了散伙宴。与一帮营造师觥筹交错,谈天说地。拉拢感情。直接深夜,宴席才算是结束,各门各派纷纷惜别,相约来年再聚。
自然,方元等人没走,而是留了下来。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方元等人开车前往烟台,那里有胶东地区比较大的风水街道。两条大街,上百个店铺,密集的摊子,都是在经营与风水相关的东西。
一个个地摊,在宽长的街道两边随处可见,算卦的、相面的、摸骨的,一个个地理先生光明正大的在街上摆摊,场面颇为热闹,也着实让方元开了眼界。
“这里这么明目张胆,不怕严打啊?”方元有些惊讶。
“没事的。”本地的营造师赵师傅,也在旁边陪同,他是个好向导,很熟悉地理人情,闻声解释道:“民不举官不究,一般情况下肯定不要紧。当然,如果上头有什么文件,底下人听到风声,肯定要扫荡一番。”
“那个时候,街道就冷清了。”赵师傅笑吟吟道:“比如说今上登基即位那段时间,这里可谓是门可罗雀,连小猫小狗的影子都不见。等风头过去之后,才会逐渐恢复正常。”
“原来如此。”方元恍然,多少有些感慨。
毕竟这里再繁华热闹,却是具有时段性的,不能长久。不知道什么时候,风水师才能够堂堂正正的开放经营,不像现在这样一听到什么风吹草动,立即关门避祸。
当然了,风水正规化的先要条件,也需要肃清风水师中的害群之马。走在风水大街上,方元一目扫过,基本上可以断定,那些看相算卦的,多数是招摇撞骗的神棍之流。
就是这些人的存在,才会让世人对风水师存在偏见,觉得风水师就是通过坑蒙拐骗的手段赚钱,自然很不受世人待见。
不过方元更加清楚,每一个行业都有它的阴暗面,净化的过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等到行业发展壮大之后,自然会慢慢地规范化。
风水圈也是这样,类似蔡建中、蒯振兴等人,就是身体力行,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原则,自然树立了口碑,让人信服。
有实力,有口碑,来钱的速度,肯定比地摊的神棍更快,而且更受人尊重。可惜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或者明白道理却急功近利,只顾眼前的利益,宁愿赚小钱,也不愿意放长钱钓大鱼,可悲啊。
方元摇了摇头,就转身问道:“赵师傅,风水街之中,哪个店铺最有实力,法器最多?”
“当然是姚家铺子。”赵师傅毫不犹豫道:“姚家铺子的姚掌柜,那可是享誉盛名的法器大师,最擅长制作法器。据说许多年前,孔家的那位老太爷,也曾经找姚掌柜帮忙制作法器。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姚掌柜就被誉为胶东第一法器高手。”
“胶东第一!”方元眼睛一亮:“那就要去见识一番了。”
“桃掌柜的手艺,那肯定没得说,堪称一绝。”赵师傅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哪怕是最普通的法器,到了他的手里,却能够变出花样来。”
“真有那么厉害?”其他人也来了兴趣。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说得再多,你们也不信。”赵师傅立即笑道:“走,我带你们去店铺瞧瞧,就知道我有没有撒谎了。”
“走走走……”
在赵师傅的引领下,众人在风水街道绕行起来,走了将近十分钟,然后在街道的末段,一段比较安静的岔口拐角,然后进入到偏僻的小巷之中。
巷子不长,二三十米而已。也不算宽,能容三人并肩而过。在巷子的尽头,就是一间灰黑色砖瓦,模样十分古朴的宅铺。
宅铺没有招牌,就有一杆旗子悬挂屋头,绢布旗帜迎风招展,猎猎作响,几个字在风中若隐若现。仔细辨认,恰好就是姚家铺子四字。如果两边不是比较现代化的楼房,乍看到这样一个朴实无华的铺子,还以为回到了古代了呢。
“就是这里了?”蔡金斗惊诧道:“很复古嘛。”
“不是复古。”赵师傅摇头道:“事实上,铺子就是古宅,清代的古宅。”
“什么,清代古宅?”众人顿时一惊,肯定十分意外。毕竟在城市之中,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一些古宅都被推倒了。而这姚家铺子,明显夹缝在高楼大厦之间,竟然没有被拆迁,也是稀奇。
“这是钉子户。”赵师傅轻笑道:“几十年前,铺子就要面临拆迁的问题。但是姚大师就是不肯拆,加上他也颇有关系,想拆的人奈何不了他,这事只能不了了之。事实证明,姚大师的坚持是对的,这铺子真的很不错,风水更好。要是被拆了,那就太可惜了。”
“风水好?”蔡金斗愣住了:“被夹在偏僻的位置,还叫风水好啊?”
方元环视打量片刻,立时笑着说道:“还真别说,这里的风水确定不错。”
“真的假的?”蔡金斗惊诧道:“铺子的风水怎么好呀?”
“好在能藏风聚气。”方元笑道。
“藏风我可以理解,毕竟四周多高楼,什么风都能够挡住。”蔡金斗迷惑不解道:“但是这聚气又应该怎么理解?毕竟地方狭小,不像是能够聚气的样子。”
“金斗,你这话就错了。”方元摇头道:“地方狭小,不代表不能聚气。尽管我不知道铺子内部是什么布局,但是单单是这条小巷子,却是很有学问。”
“巷子有学问?”蔡金斗一听,急忙细看眼前的巷子。其他人也不例外,纷纷打量起来。看了许久,不少人也慢慢地琢磨出一点味道来。
巷子两边,尽管是楼房,然而却不是平顶房,而是斜檐房,有一半檐顶倾斜朝向巷子,在下雨天的时候,自然有水沿檐而落。
为了排泄积水,巷子之中自然有暗渠,不过这暗渠却有几分奇特。或者说,这不算是什么暗渠,应该是半明半暗渠。渠道半遮半掩,形成了镂空似的路面。
这些镂空的缝隙,也充满了规律性。
细看就可以发现,这些镂空缝隙那是按照回字形路线排列的。这些回字纹,从巷头一直延伸到巷屋铺口前,密密麻麻,千曲百折,十分生动。
这样的布置,在风水学上有一个专门的名堂,叫做聚水敛气局……(未完待续……)
第800章 理论上无穷聚气
“聚水敛气局?”这个时候,蔡金斗也有几分惊叹:“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本来就很厉害。”蔡建中郑重其事道:“这布置本身就是一个风水阵了,如果在铺子之中还另外有布局的话,那肯定不得了。”
“铺子里头自然还有风水局。”赵师傅笑道:“不过那个风水局是什么名堂,我倒是瞧不出来。但是料想也很高级,所以姚家铺子的生意十分兴盛,每天都有生意上门。”
每天都有生意上门,这话对于一些经营日用品的商店来说,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风水店却不同,风水店与古玩铺一样,向来讲究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风水店很大程度上,做的是回头客生意,新客源极少。所以正常情况下,就算开着店,也是门可罗雀,冷冷清清,没什么人光顾。然而一旦有客人上门,往往是据有比较高的利润,足以弥补没生意冷清等候的日子。
但是赵师傅却说,这姚家铺子天天有生意上门,就算是有几分夸大其词,但是也意味着客人很多,这状况也比较罕见了。
当然了,这未必是风水局的作用,也能够说明姚家铺子里头的姚掌柜的实力高明……
众人一边闲聊,也轻快的走过了小巷子,来到了铺子门口。铺子的门口没锁,大门敞开。说明掌柜的肯定在。
不过众人顺势看进去,却发现店铺之中空无一人,另外铺里有个拱形小门。门帘是悬挂起来的,细听之下隐约有声音在拱门传了出来。
显然,掌柜的肯定在后堂接待客人,也说明赵师傅的话没错,这姚家铺子真是生意红火,不缺乏上门的顾客。
此时,赵师傅引着众人进门。有几分驾轻就熟的味道,然后高声叫道:“掌柜的,在吗?”
“……在!”片刻。有人在后堂应声,随即却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青年走了出来。这个青年看起来好像很普通的样子,但是却有几分难以言喻的气质。
反正在方元的感觉之中,这青年一走出来。就有一股无形的气息散发出来。气息飘动。捉摸不定,难以把握,非比寻常。
同一时刻,青年也顺势看向众人,目光微微环视,平常而过,但是落在方元身上的时候,瞳仁却有光亮浮闪。不过这抹光亮一闪而逝。根本没有被人察觉。
转瞬间,青年目光恢复如常。淡淡说道:“姚掌柜在里头,你们进去吧。”
说话之间,青年转身道:“姚师傅,那我就先走了。”
“好的,慢走,不送。”
有人一边回应,一边走了出来,却是个五六十岁的老人。只见他一头白发蓄长,结了个道士髻。眼眉霜白,却没有胡须,看起来面容清奇,一派仙风道骨的气度。
乍看之下,赵师傅急忙含笑问候:“姚掌柜,近来无恙吧。”
“……赵师傅啊。”姚掌柜一看,顿时开怀笑道:“又来照顾我的生意?先谢谢了。”
一边说着,他就顺势把青年送离姚家铺子,然后才转身回头招呼:“来来来,不要光站在外面,到里头喝茶吧。”
在姚掌柜的引领下,众人顺着小拱门进去,里头却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宽敞的房间,就是接待客人的茶室。
茶室布置十分典雅,复古风十分浓厚,全中式的雕花大椅,还有红木茶几,色泽看似十分的幽暗,却隐隐有光泽浮动。这应该是包浆,经过常年累月,不断积聚下来的岁月痕迹。毫无疑问,这姚家铺子,不仅是宅子古老,就连家具也是古董。
以方元的眼力,自然也能够看得出来,不提姚家铺子的地皮价值,单单是茶室中的这些古家具。只要姚掌柜愿意,随便能够把古家具卖了,然后换回一栋别墅豪宅。
“坐坐坐……”姚掌柜又招呼起来,十分热情好客,麻利地清洗茶具,再转换新茶叶。两三分钟时间,就新沏了一壶茶待客。
赵师傅也不客气,率先举杯喝茶,称赞了两句,就开门见山道:“姚掌柜,姚大师,我现在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带着几个朋友到您这求助来了。”
“好说好说。”姚掌柜笑容可掬:“大门敞开,迎四方来客。只要走进我这个门,那就是我姚某人的朋友。不管是大事小事,只要我能帮得上忙,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这忙,你肯定能帮上。”赵师傅呵呵一笑,直接说道:“我们想买件法器,还请姚掌柜多多指教。”
“那更好办了。”姚掌柜笑容更加浓郁:“别的事情,我肯定不敢多说,但是法器嘛,那可是我的老本行。不管你们有什么需求,我都……尽最大努力满足。”
出于谨慎的心理,姚掌柜也没有夸海口,给自己留下余地。
赵师傅听明白了,连忙说道:“姚掌柜,我们不是定做法器,如果有可能的话,有现成的法器最好。”
“现成的法器?”姚掌柜眉头一皱:“那就有些难了,赵师傅你是熟客,也应该明白我这铺子的规矩……”
“明白,当然明白。”赵师傅连忙点头:“姚大师你的法器,都是现做现卖的,按客人的需求来制作,这样不会浪费材料。”
说起来,姚掌柜也是位奇人,他铺子的法器存货极少。不过在接受订单之后,却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客人把需要的法器制作出来。至于新做出来的法器,气场也不弱,而且与客人十分契合,可谓是量身定制。
在法器大规模生产化的今天,类似这种纯手工定做的方式,自然大受顾客的好评,姚家铺子自然也就成为了一块金字招牌。
定制,那是姚家铺子的特色。当然,也不代表姚家铺子没有现成的法器……
赵师傅黠笑道:“姚掌柜,既然你知道我是熟客,那么就不要敷衍我嘛。谁不知道你手头上有一些库存,以备不时之需,免得订单量多了手忙脚乱……”
不必多说,赵师傅意思很明白了,就是在打存库的主意。
霎时,姚掌柜也笑了,却有几分无奈的意味:“赵师傅,你们个个上门,都是说要库存,问题是我的库存也没有几件,恐怕也满足不了你们的需求。”
“也就是说,您肯定还有库存是吧。”赵师傅笑逐颜开:“姚掌柜,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救急不救穷。今天我是帮朋友的忙,无论如何您也要给我个面子,多照应啊。”
“这样呀……”姚掌柜目光在方元等人身上掠过,然后回到了赵师傅身上,他沉吟了一会儿,终于拍腿站了起来,叹气道:“真拿你们这些熟客没办法。说吧,要什么法器,我可不敢保证库存里头一定有。”
“储气法器,能够储气的法器。”赵师傅急忙说道,喜形于色,觉得姚掌柜真够意思,让他脸上有光。
“储气法器?”姚掌柜想了想,问道:“风水葫芦?”
不得不说,葫芦的确是很好的储气法器,嘴小腹大,能融万物,更善纳气,的确很符合布置风水局的需求。
然而没有想到,这时方元却摇头道:“葫芦不行。”
“不行?”姚掌柜蹙眉道:“为什么不行?”
“因为葫芦虽然能够聚气,但是最大的功效,还是化解各种煞气、浊气、晦气。”方元解释道:“从本质上来说,葫芦是化煞圣品,纳气只是兼职。不过现在,我却需要一件专门储气的法器。葫芦虽好,却不怎么适用。”
“嗯?”姚掌柜眼睛一眯:“是你要的法器?”
“对,是我。”方元点头道:“我需要一件在理论上,可以无穷聚气的法器,以便布置一个风水阵……”
“哈哈。”姚掌柜突然笑了,摇头叹道:“年轻人,你的想法是好的,不过却不怎么现实。世上哪有什么无穷聚气的法器,这跟科学界的永动机差不多,都属于妄想,根本实现不了。”
“在有的时候,风水是风水,科学是科学,不能混为一谈。”方元淡然道:“不过你说的也对,世上应该不存在无穷聚气的法器。问题在于,我说的是理论上,有一种能够汲取庞然大量气场的法器。由于储气的量太大了,不知道它的极限是多少,自然将近无穷……”
姚掌柜似笑非笑道:“这样的东西,你见过么?”
“我自然见过。”方元表情郑重,语气斩钉截铁。
“什么,你见过?”姚掌柜吃了一惊,更多的是怀疑。
“我见过一尊白瓷大肚弥勒佛像。”方元坦然道:“佛像大肚能够汲取烟气,在一年的时间内,从早到晚,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鼎盛香火之气,都被佛像吸收尽了。”
“什么?”这下子,不仅是姚掌柜一惊,连蔡建中、赵师傅等人,也是十分意外。他们也不蠢,自然明白如果真有这样的东西存在,那绝对是稀世奇珍。
“那东西就供奉在德化的寺院中。”方元随口道:“要是姚掌柜不信,倒是可以找人打听一下,或者亲自前去观摩。只要报上我的名字,寺中和尚肯定不会拦你……”(未完待续。。)
第801章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方元说得轻描淡写,但就是这样的态度,底气十足的样子,却比较让人信服。
在场众人,多数是阅历丰富的老人,所谓人老成精,眼睛虽然变得浑浊昏黄了,但是心里却门清透亮,自然能够察觉出来,方元并没有撒谎。
没有撒谎,那就说明世上真有这样的奇物。仔细想想,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造物主的鬼斧神工下,出现这样珍稀的宝物,貌似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一时之间,众人也释然了,但是不可避免的一阵感叹。同时也有人打定了主意,回到泉州之后,一定要到德化寺院参观膜拜一番。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尊大肚佛像,就是能够无穷聚气的法器。”方元继续说道:“不仅能够聚气而已,甚至还能够化解类似断魂香之类的荼毒烟煞。”
“断魂香……”姚掌柜心头又是一震,他也算是老江湖了,自然晓得断魂香的阴险毒厉,那可是杀人于无形的毒物。类似这样的东西,非常的难缠,一被触染上了,简直就犹如附骨之疽,根本摆脱不了。
值得庆幸的是,断魂香不仅制作艰难,而且布置的条件十分苛刻,一般人肯定没有这样的实力利用断魂香害人。当然了,如果大佛能够化解断魂香,更增加了它的珍贵性。
想到这里,姚掌柜也是一阵感叹:“果然,世上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物外有物。类似这样的奇珍,我也是头一回听闻。真是长见识了。”
说话之间,姚掌柜又苦笑道:“但是这样一来,客人你也应该知道,我手头上肯定没有你需要的东西了吧。”
“现成的法器没有,那姚大师你不能制作出来吗?”方元问道。
“……惭愧,恕我无能为力。”姚掌柜涩声道:“不过以我多年制作法器的经验来判断,类似这样的珍奇异物。绝对不是人力所为,而是在机缘巧合之下,偶然性的形成。但凡这样的东西。都有唯一性,天下无对,举世无双!”
方元轻叹了下,也慢慢的点头。承认姚掌柜说得有理。类似白瓷弥勒佛像这样的珍宝。肯定是可遇而不可求,能够发现一个已经运气逆天了,不奢求还有另外的发现。
当然,如果真发现有这样的珍宝,方元扪心自问,也舍不得拿来布置风水局,所以他才告诉姚掌柜世间有这样的东西,看看他能不能仿制出来。
正品没有。山寨货也行啊。但是没有想到,连姚掌柜这样的高手也束手无策。让他的想法彻底泡汤。
“年轻人,不好意思了,让你失望了。”姚掌柜歉意道:“这样的东西,我真做不出来。如果有哪位做出来了,请务必告诉我,我去拜他为师,悉心学习……”
话说到这地方,方元等人也知道,姚家铺子肯定没有他们需要的东西了,当下稍坐了片刻就识趣的告辞而去。
离开了铺子,一直走出了小巷,方元才皱眉道:“我就说了,这事很麻烦。如果这里找不到储气法器,那么只能寄希望在蒯师傅身上了。京城法器多,可能有这样的东西。”
“是啊。”蔡建中点头:“希望蒯兄那边有好消息。”
“要不,我们到其他店铺瞧瞧?”蔡金斗提议道:“风水街很大,店铺很多,就算姚家铺子没有我们需要的东西,不代表其他店铺没有啊。就算抱着一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