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宅师-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绝妙啊。”熊贸打量片刻,忍不住叹声道:“久闻武当有龟蛇之象,现在看起来的确是有几分形似。”
“龟蛇之象,其实也有几分附会的意味。”古月居士笑道:“武当并不仅是指一座山而已,而是许多山峰的统称。不同的山势,在不同的角度打量,自然有不同的结论。”
“毕竟山峰多了,总能找到一些与龟蛇相似的景观,大家也乐得把景观发掘出来,加以放大的宣扬,津津乐道。后来山上的道士。干脆把道宫建筑往这方面演化,自然而然就有了龟蛇之象。”
古月居士侃侃而谈:“比如说武当山的主峰,恰似一个昂头前行的神龟,而那些依山建造的宫殿楼宇。又恰似一条游动的金蛇。这是人为塑造出来的,你就当成是一种宣传的手段,随便听听就行了,也不必过于较真。”
“我没较真。”熊贸摆手道:“就是想知道,武当山真正的风水形势究竟是什么?想必经过历代高人的研究,也十分通透了吧。”
“古籍记载,武当山自乾兑发源,历关、陇、金、房之地,盘亘万里而至此。”古月居士笑道:“另外又有太和居荆与梁、豫之交,下蟠地轴。上贯天枢。左夹岷山,长江南绕;右分嶓冢,汉水北回。其层峰叠壑,标奇孕秀,作镇西南。礼诚尊矣的说法。”
“也就是说,如果按坐西朝东的方位,武当道教建筑的选址大风水的格局是,祖山为昆仑山,少祖山是昆仑山的支脉大巴山脉,案山是大别山脉,左面的青龙山是高大巍峨的秦岭山脉。右面的白虎山是重峦叠嶂大巴山脉。”
古月居士列数道:“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全部齐了。另外向北眺望,是碧波滚滚的千里汉江;向南眺望,是浩浩荡荡的万里长江。武当居于其中,要山得山。要水得水,这就是武当的风水大形势。”
“果然是大形势。”熊贸却不怎么满意,摇头道:“居士,不是我说呀,类似这样的风水大形势。除非是要修筑城池,不然基本上派不上什么用场。”
“本来就是要修筑城池呀。”方元笑道:“熊老板你忘记了,刚才居士不是说了么,当年永乐皇帝在武当山大兴土木,就是把这里当成宫城来修的。”
“没错。”古月居士深以为然:“明代武当山的九宫八观,那简直就是天上宫阙,十分的金碧辉煌,富丽堂皇,恐怕连当时的省城也远远不如。”
“也可以想象……”熊贸点了点头,又叹道:“但是再美好的建筑,也敌不过时间岁月的侵蚀,才几百年过去而已,这里就没有了往日的照耀九霄,辉朗八表……”
感叹声中,索道就停了下来。几人离开了索道,然后就看到了一波一波川流不息的信徒,有人正往上爬,也有人正朝底下走。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十分热闹。
“法会还没有正式开始,就已经这样喧扰,那明天还得了。”熊贸啧声道:“武当山香火之鼎盛,从这里也可见一斑。”
“特殊时节,也可以体谅。”古月居士一笑,随即招手道:“走吧,我们不凑这个热闹,避开他们,绕路而行。”
古月居士常来武当山,对于这里的环境太熟悉了,似乎连张瑶韵也没有他熟悉。在他的带领下,众人脱离了大部分游客,在侧边沿着一条羊肠小道深入其间。
山间小道十分曲折,忽上忽下,拐弯抹角,也算是有几分崎岖不平。走了约莫十几二十分钟,才算是抵达了目的地。
那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小庙,就坐落在悬挂边上。青砖石瓦结构,灰暗的色调,历尽沧桑,朴实无华,十分普通寻常。
这里没有华丽的建筑,也没有鎏金的神像,更没有鼎盛的香火,只有一尊泥塑的太上老君像,以及小小的供台,一个小香炉,两盏青油灯,外加几个草编蒲团。除此以外,就是一个眉须银白,一脸慈和之色的老人在庙中盘坐修行了。
霎时,张瑶韵脚步蹁跹,扑飞似的奔了过去:“爷爷,我们来看你了。”
“瑶瑶!”老人睁开眼睛,脸上就浮现开怀的笑容。
不必多说,他就是古月居士多年的老朋友,张平常的父亲,张瑶韵的爷爷,在这里避世修行的大高手(厨师),张恩泽老人了。
看到孙女来看望自己,张恩泽十分高兴,随即又看到跟在孙女后面的古月居士,顿时又惊又喜,急忙站了起来,迎了上去:“老古,你总算来了。”
“我昨天下午才到,今早就来了,不算晚吧。”古月居士笑道:“谁叫你不好好待在家里,非要跑来这偏远山区隐居。晚上这里封山关门,我可进不来。”
“居士说得对。”张瑶韵也趁机劝说道:“爷爷,你还是回家住吧。这里又破又烂,条件又不好,你常住在这里,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不孝呢。”
“那些闲言碎语,理他们做什么。”张恩泽不以为意道:“这里好不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的快活,他们不懂。话又说回来,他们不懂就算了,老古你肯定明白,你也是在山里隐居修行的,为什么总是劝我回去?”
“你能和我比吗?”古月居士啼笑皆非:“我自小在山中修行,至今已经有一甲子的岁时了,你才几年?凡事要讲究一个循序渐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所以我才慢慢来呀,在这里住几天,又回家休养两天,一步一步的适应,最后肯定会习惯了。”张恩泽得意道:“比如这次,我在这里住了十天了,都没见有什么问题。”
“没问题就好。”古月居士细看张恩泽的气色,发现他精神抖擞,有几分红光满面的,的确不像是撒谎,当下也不再多劝了。
“肯定没问题呀。”张恩泽也顺势岔开了话题,看了熊贸一眼,一边伸手,一边露出欣喜的笑容:“老古,这位就是你说的方师傅吧,久仰久仰……”
“咳咳!”熊贸很尴尬,对于张恩泽伸来的手掌,握也不是,不握也不是。犹豫了那么两三秒钟,他还是握手回应,讪笑道:“老爷子,我不是方师傅,他才是。”
“嗯?”张恩泽一愣,下意识地看向方元,明显呆了一呆。
“老张,我不是说过了么,方师傅很年轻的。”古月居士苦笑道:“已经提醒过你,你却依旧错把冯京当马凉,致使方师傅心中不满,那就白浪费了我的一番苦心啊。”
“啊。”张恩泽又惊又急,茫然不知所措。
方元见状,无奈一笑:“居士,听你这话的意思,敢情在你心目中,我是那种非常小心眼的人么?”
“方师傅出了名的心胸开阔,宽宏大度,这是已然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怎么会与小气两字沾边呢。”熊贸笑眯眯道:“居士这样说,分明是对方师傅的贬低。方师傅,换我绝对不能忍啊,不到居士的道场吃几顿,你能消气?”
谁都知道,古月居士和熊贸配合默契,打诨插科,就是在化解尴尬的场面。而且效果也十分的明显,在三言两语之间,大家都露出微笑,将张恩泽的小失误置之脑后。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不识时务的声音传了过来:“谁众所周知呀,我怎么不知道。”
众人顺势看去,只见一个道士在小庙之中走了出来。
道士很年轻,二十多岁的模样,长相英俊,相貌堂堂,身穿宽松的道袍法衣,负手而行,衣随风动,也颇有几分风度翩翩的感觉。
一走出来,年轻道士的视线就不离某个倩影,脸上更是洋溢灿烂的笑容:“瑶韵姑娘,你来探望张老了。”
“朱道长,你也在啊。”张瑶韵淡淡点头,神色十分的高冷,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意味……
第698章 知慕少艾,一片苦心!
对于张瑶韵的冷漠,年轻道士视若无睹,相反十分的热情:“瑶韵姑娘,你尽管放心吧,有我的照顾,张老在这里住得很好,绝对不会有什么问题。”
“哦,那就谢谢朱道长拂照了。”张瑶韵道谢道,十分的客气。
“应该的,应该的。”年轻道士眉开眼笑,丝毫没有出家人的出尘气息。
见此情形,熊贸在方元旁边轻声道:“这家伙,肯定是职业道士。”
所谓的职业道士,自然是指以道士为职业,而不是真正的出家修行的道士。毕竟在现代社会,宗教也成为了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在正职道士人手不够的情况下,职业道士自然应运而生。这些道士像上班族似的,穿上道袍是道士,脱了道袍就是普通人。
现如今,假和尚、假道士,假乞丐很多,这也算是特殊的社会现象了。所以对于熊贸的推测,方元也轻轻点头表示认同。毕竟如果年轻道士是真正出家修行的道士,也不至于有这样的表现,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反正张瑶韵应付了两句,就有几分不耐了,转头道:“爷爷,你陪客人聊天吧,我去给你们烧水沏茶。”
“瑶韵姑娘,我帮你。”年轻道士殷勤道。
“不必了。”张瑶韵拒绝道:“你陪我爷爷聊天吧。”
说话之间,张瑶韵特意走快了几步,绕到小庙的后面,那里就是张恩泽居住的地方,另外还有个小厨房。
张瑶韵走远了,年轻道士也不再好追赶了,当下转过身来,埋怨似的说道:“张老,我不是说了么。你的事情。包在我身上就好,又何必另外请人过来。”
“小朱。”张恩泽摇头道:“你的一番好心,我心领了。不过老古是我多年的老兄弟了,我相信他会帮我解决问题的。”
其实这话有晦涩的弦外之音。就是只相信古月居士,而不相信你。
可惜不知道年轻道士是真听不出来,还是假装听不明白,继续劝说道:“张老,你听我的肯定没错。我师父最近忙着真武寿诞的事情,抽不出时间来。等到他忙完这几天,我立即和他说这事。有他出手,你根本不必再求别人了。”
“老古不是别人。”张恩泽拍了拍古月居士的肩膀,郑重其事道:“我们是生死之交,我的后事。只能托付给他办,不需要麻烦别人了。”
年轻道士也不是真傻,看到张恩泽说得坚决,也不好多说什么了。不过眼中却掠过一抹不以为然之色,肯定没有那么容易死心。
与此同时。张恩泽开口道:“小朱啊,我要招呼客人了。没有什么事情的话,你就先回去吧。烧香许愿的信徒多,你师父可能忙不过来,你回去正好帮他。”
“没事,观里又不只是我师父一个人……”年轻道士想留下来的,但是看到张恩泽不悦的目光之后。立即改口道:“不过张老您说得对,我的确应该回去帮忙,顺便和师父提一提您的事情……”
“……那就这样,张老……瑶韵姑娘,我先走了,等忙完了就过来。等我好消息。”
说话之间,年轻道士带着几分不情愿,依依不舍的走人了。一步三回头,慢慢地消失在羊肠小道之间,朝山上的宫殿而去。
“小朱这人还是不错的。就是有些……”张恩泽摇了摇头,也不评价下去了。
“知慕少艾,人之常情嘛,可以理解。”古月居士笑了笑,就岔开了话题,打趣道:“老张,有人来了,也不带我们进去烧柱香。看来,你这个庙祝不称职啊。”
“我这里的香很贵的,一炷八百八。”张恩泽挑眉道:“先掏钱,才给上香。”
“如果是紫霄宫或玉虚宫,那我也认了,你这破庙,也敢这样坑人?”古月居士戏谑道:“怪不得香火冷清,没什么人来。”
“我这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笑谈之间,几人也走到了小庙里面,然后态度恭谨地烧香礼拜。每人三炷清香,也算是一种基本的礼仪。
上香之后,几人就在蒲团盘腿坐下,寒暄闲聊起来。当然了,主要是古月居士与张恩泽在聊,方元和熊贸在听,不时点头附和两句。
才聊了片刻,张瑶韵就端着四杯茶纤步进来,默默地给每人奉上一杯。
“谢谢。”方元接过杯子,顺势低头一看,只见杯中茶水清澈微黄,似有一缕幽幽茶香飘逸,却不知道这是什么茶。
方元轻抿一口,感觉这茶滋味有些淡,中正平和,说不上多好,但是也肯定不差。在他品味的时候,却听古月居士笑道:“老张,这是武当道茶吧?我记得去年你说过,打算学我采野生茶叶自制茶叶。不要告诉我,这是你的杰作?”
“当然……”张恩泽很骄傲地抬起下巴。
不过就在这时,旁边的张瑶韵忽然轻笑起来,顿时让张恩泽颓然叹气:“好吧,这是我买回来的……自制茶叶真不容易,特别是炒茶,看别人做很简单,换我自己来总是出错,不明白究竟是为什么……”
“爷爷,那是由于人家是炒茶,你是‘炒’茶!”张瑶韵娇笑道,第二个炒字,读音非常的清晰,语气加重。
古月居士一听就明白了,忍不住笑道:“老张,你是不是一看到锅和铲,就情不自禁把茶叶当成了菜,习惯成自然的撒上油盐翻炒起来了?”
“没办法,这是几十年的功夫养成的本能反应,一下子没法纠正过来。”张恩泽尴尬道:“其实我炒出来的茶叶也挺不错的,大家吃了都称赞不绝……”
大家一怔,瞬间会意,哄堂大笑!大厨就是大厨,就算退休了也不忘记本行,自制茶叶不成,反而拿茶叶当成了食材,研制出新菜品。
“别笑呀,中午你们在这里吃饭,我炒一道风味茶叶给你们尝尝看,你们吃了也肯定要赞叹不已。”张恩泽说道,充满了自信。
其他人也不怀疑,一个有几十年经验的大厨出手,肯定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再难吃的食材也能变得十分美味。
“好呀,就等你这句话了。”古月居士笑道:“千万不要让大家失望。”
“几十年的交情了,还信不过我?”张恩泽信心十足,随即转头道:“瑶瑶,你去山上帮我摘些新鲜茶叶回来,要嫩芽尖上的一点。”
张瑶韵妙目一转,眸光在张恩泽与古月居士身上掠过,眼中有些怀疑神色。不过最终还是点了点头,盈盈起身而去。
她一走,古月居士脸上的笑容就收敛了起来,轻声问道:“老张,你到底怎么样,身体没事吧?”
古月居士很担心,尽管看张恩泽的模样,好像很硬朗的样子,但怕他是外强中干,明明有什么问题,却装做没事的模样。
“放心吧,我现在一日三餐,荤素搭配,胃口很好,能有什么事。”张恩泽拍胸口道,说话中气很足,眼睛炯炯有神,的确不像有什么问题的状况。
“那你好端端的,怎么突然要修什么寿坟?”古月居士皱眉道:“害得我在瑶韵面前都不敢透露半点口风,甚至还撒谎了。”
“老兄弟,知道为难你了。”张恩泽感激一笑,随即坦然道:“不过老古啊,你是专门学这个的,怎么反而避讳起来了?”
“而且这也算是传统习俗了,不说古代帝王在登基的时刻起,就开始派人大张旗鼓的修筑皇陵,就是普通的百姓,也会在生前给自己准备寿坟寿衣寿棺。”
张恩泽发自肺腑道:“老弟啊,我已经八十了,用过去的话就是,一只脚已经迈进棺材口里了。虽然我也有自信,能再活十年八年的,问题在于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免得哪天眼睛一闭,让平常他们措手不及。所以我打算做足了准备,省得给他们添乱。”
听到这话,古月居士沉默了片刻,这才开口道:“你这一片苦心,我倒是能够理解,但是你儿子孙女,未必领会得了。”
“不用他们领会。”张恩泽摆手道:“你帮我选个地方,剩下的事情我来操作。反正我还有不少私房钱,应该足够办事了。其实公墓也挺不错的,但是人太多了,我不想和他们挤,还是自己占一个地方比较逍遥自在。”
“嗯。”古月居士轻轻点头,然后就看向了方元。
方元心领神会,轻声问道:“张老,对于选址,你有什么特别要求么?”
“一般的就行。”张恩泽磊落道:“不求子孙后代大富大贵什么的,反正只要他们的手艺不丢下,足够他们衣食不愁的。”
“其实我这人挺自私的,顾自己就好。我已经操劳一辈子,打算在百年之后,住在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闲逸一些。子孙有空了,来探望我固然最好,要是没时间来,我有青山绿水相伴,也不寂寞。”
张恩泽很豁达,语气十分真诚,让大家知道他这是真心话。
“那就简单了。”方元微微点头,觉得这事在他的能力范围内,很容易解决。说实话,他也怕张恩泽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那他就不好处理了……
第699章 人尽皆知的秘密
张恩泽知足,只要普通的吉地,这让方元十分赞赏。
因为在他看来,抛开凶穴、庸地不提,风水好的地方也有层次的划分。一般的就是吉地,比较好的就是福址,最好的自然是风水宝穴了。
福址、宝穴难求,但是一般的吉地,应该不在话下。所以方元很爽快的点头,又继续问道:“张老,你有心仪的地方么?”
中国疆土辽阔,风水吉地数不胜数,总要锁定一个区域范围,这才方便行事啊。总不能在隔了十万八千里以外的地方,给张恩泽挑一个风水吉地吧。
“我小的时候,曾经在竹岭乡的向阳坡住过一段时间。”张恩泽笑道:“我感觉那里的山山水水好像挺好……”
“明白了。”方元点头道:“下午我就过去看看。”
“这事不急。”张恩泽摆手道:“你应该是头次来武当山吧?下午我先带你们到处转转,明天就是真武寿诞了,肯定要来烧香祈福。后天吧,后天有空,我带你们去实地考察。”
“行,就这样安排。”古月居士赞同道:“方师傅,听他的吧。一年一度的真武寿诞法会,非常热闹的,不要错过。”
“是啊。”熊贸附和笑道:“不仅可以许愿祈福,或许还能淘几{长}{风{cf''wx}件法器呢。”
“怎么淘法器?”方元有些好奇。
“明天你就知道了。”熊贸卖了个关子,笑眯眯道:“其实我也是听人说的。反正他有时间就来,而且是屡有收获。”
“嗯。”方元不再多问,也默认了后天再出发的决定。毕竟张恩泽是当事人。连当事人都不着急,他又何必多操心。
敲定这事之后,众人闲聊起来,听张恩泽说些在武当山修行的心得体会,再与古月居士相互印证,交流炼气养生之道。
聊了不久,张瑶韵就背着竹笼子回来了。摘了满满一笼茶叶回来。
张恩泽见状,立即起身笑道:“瑶瑶,辛苦你了。你先休息一下。或者带着你古爷爷他们到山上看看风景,烧烧香。这些茶叶,交给我来处理吧。”
“嗯,一个小时之后。你们再回来吧。”说话之间。张恩泽就拿着茶叶兴致勃勃朝厨房走去。或者相比养生修行来说,他更加喜爱亲手做菜吧。
“爷爷,我帮你吧。”张遥韵跟了上去。
张恩泽却直接阻拦,笑着说道:“瑶瑶,这是我新研制出来的新菜品,还没有完善呢,你不能学,免得学了个半吊子惹人笑话。等再过一段时间。我把新菜品改进成熟了,再传授给你吧。让你早点打败你爸,成为仙游舫的首席大厨。”
“谢谢爷爷。”张瑶韵眉开眼笑,十分开怀:“那你教了我,就不能传给我爸了。”
“放心,绝对是你的独门秘技。”张恩泽笑呵呵道,然后就钻到厨房中清洗锅碗瓢盆,准备大显身手。
同样作为厨师,张瑶韵也明白爷爷的心理,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做菜,这相当于一种享受,当下她也不打扰爷爷享受这份快乐了。
适时,张瑶韵转身离开厨房,来到庙里笑道:“居士,要上山走走么?你一年没来,山上宫殿道观也有不少变化。”
“我也注意到了,真是年年在变,愈加繁荣了啊。”古月居士叹道,他也不知道这样的变化到底是好是坏。
作为道门中人,看到道教圣地繁荣昌盛,香火沸腾,他理应开心高兴。问题在于,他也知道,眼下的繁荣似乎有几分虚假的意味,而且也变味了。宗教的香火信仰,居然和经济发展挂勾了,想不变味也难啊。
当然,其他人可没有想那么多,特别是熊贸,对于张瑶韵的提议,可谓是举双手赞成:“居士,瑶韵姑娘说得对,难得来武当山,如果不四处走走看看,那岂不是白浪费门票钱了?”
“没说不去啊。”古月居士笑道:“不过武当山的景观很多,你打算去看哪里?”
“玉虚宫、遇真宫、紫霄宫、金项……”熊贸列举道:“这些著名的宫殿,肯定要去参观欣赏吧?”
“那就不要废话了,走吧。”古月居士招手道,一个个著名的宫殿,都是分布在不同的山头上面。想要逐个参观,那么就要多跑腿了。
适时,几个人离开了小庙,轻快朝山上走去。当然了,熊贸想在一个小时之内,把武当山九宫八观全部看遍,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现在众人的目的地,就是位于天柱峰南侧的太和宫。
太和宫整个建筑处于孤峰峻岭之上,殿字楼堂依山傍岩,结构精巧,布局巧妙,四周峰峦迭嶂,起伏连绵,烟树云海,气象万千,建筑巍峨,古朴壮观。
“据说在全盛时期,太和宫的殿堂道舍建筑大概有五百多间。不过几百年间,大多数建筑都毁于兵灾火灾之中,只剩下正殿、朝拜殿、钟鼓楼、铜殿存留……”
在古月居士感叹的时候,众人也来到了太和宫。此时此刻,大家就看到在宫殿的门口,却是人声鼎沸,十分热闹的场景。
一群群信众,几乎把宫殿大门堵得水泄不通。另外在宫殿的上空,则是云烟雾绕,白茫茫的一片。香飘十里,绝对不是形容词,而是事实。
“平时都是这样热闹吗?”熊贸问道,忍不住摸了摸肚皮,他不觉得以自己的身材,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挤得进去。
“偶尔。”张瑶韵轻笑道:“也就是逢年过节的前后几天,山上山下才会挤满了人,平时游客信徒很稀少的……”
“这算不算是中国特有的国情现象?”熊贸叹气道:“不管什么事情,总是喜欢扎堆,为难自己也为难别人。”
“要不然,去别的地方看看?”方元提议道,他也不是不喜欢热闹,而是不想和别人挤。
“其他地方也一样的。”张瑶韵示意道:“你看看四周,哪个地方不是浓厚香烟飘飞呀,也能知道那里也是人满为患了。”
“这倒也是。”方元眉头一皱,耸肩道:“既然这样,就不进去烧香了,在山上看看风光景致也行。”
“只能这样了。”熊贸也不反对,毕竟看这人潮汹涌的架势,就算能够挤得进去烧香,也未必能够挤得出来回去。
形势逼人,没有办法,几人只好绕路而行,欣赏沿途的风光。不过他们也不是没有目的地乱走,而是直上天柱峰顶,想观赏大名鼎鼎的金顶铜殿。
但是走了几步,他们却发现人同此心,前往顶峰的队伍也十分的庞大,浩浩荡荡的犹如蜿蜒曲折的长龙,根本看不到尽头。
“这未免太多人了吧。”方元忍不住苦笑起来:“都中午了,他们不打算回家吃饭?”
“各个宫殿之中,有斋饭供应的呀。”张瑶韵解释道:“另外在各个山头地段,也有一些山上百姓经营的家庭式饭馆,就地取食就行,不用特意下山回家吃饭。”
“呵呵。”方元无语了。
“习惯了就好,就当是养心润气的磨砺。”古月居士宽慰一句,忽然目光一转,顿时有些惊诧:“咦,熊老板呢?”
方元顺势环顾,果然不见熊贸的踪影,也有些惊疑:“刚才还在的,怎么眨眼就不见了?”
“那里……”张瑶韵纤手一指,眼中带了几分笑意。
“嗯?”方元和古月居士看了过去,忍不住笑了。
武当山不仅是宗教圣地,更是旅行的名胜风光景区。在景区之间,肯定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摊子。武当山自然也不例外,在沿途四周随处可见一个个摆满了各种工艺品的摊位。
这个时候,熊贸就蹲在一个摊位的旁边,整个人缩成一团,乍看就好像一只圆滚滚的大皮球,也难怪众人看了发笑。
一笑之后,方元也走了过去打量,然后就明白熊贸突然“消失”的原因了。只见在不大的摊位上,却是琳琅满目的道家法器。什么平安符、护身符、八卦铜铃、老君像、镇宅龟蛇裱轴等等东西,井然有序的排列,十分密集。
看了一眼,方元也蹲了下来,拍了拍熊贸的肩膀,低声道:“熊老板,这些低端的玩意,也入得了你的法眼?”
“方师傅,你别说,这可是淘宝的好机会。”熊贸悄声道:“这些东西,虽然多数是没有经过高功法师的开光凝气,称不上是法器。但是数量多了,又在这个宗教氛围、天地灵气浓厚的地方,难免由于机缘巧合,使得一些东西蜕化变质……”
方元一听,顿时心领神会:“你的意思是,道宫举行盛**会的时候,气场产生共振,也使得附近摊位上的东西,慢慢地蜕变为法器?”
“哈哈,还是方师傅聪明,一下子就明白了我的意思。”熊贸微笑道:“你想想看,武当山道观每年要举行多少场法会呀?就算一次沾不了法会的光,但是两次三次四次呢,久而久之,慢慢的积累,总有蜕化成法器的时候。”
“当然,开始的时候,大家不知道这个秘密。直到某一天,有人发现了这个秘密,然后就一传十,十传百,人尽皆知了……”(未完待续……)
第700章 百年老龟甲
“哦?”方元一听,也有些奇怪:“既然发现了这个秘密,那么保密不好么,为什么广为流传,弄得人尽皆知?”
人性是自私的,就算发现了什么秘密,哪怕知道这个秘密守不住,但是也坚决不会向其他人透露,希望能守一天是一天,以便独占好处。然而武当山法器的秘密,竟然一传十,十传百,弄得最后大家都知道了,这多少有些蹊跷。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熊贸轻笑解释道:“你看看山上香客的人流量,就应该能够想象,这些‘纪念品’的更新换代的速度了。”
“啊……”方元瞬间反应过来,明白了熊贸这话的意思。
武当山游客多,而且大多数的游客,都有购买旅行纪念品的习惯。也就是说,每个摊位上的东西,估计在短时间内,都被游客们走买了。不断进货,不断的销售,自然缺乏足够的时间、底蕴形成法器。
这样一来,每个摊位上,存在法器的几率肯定十分低微。想要淘到一件品质不错的法器,除了拼眼力以外,还要拼人品运气。这种情况下,所谓的秘密,也不值什么钱,一些风水师也乐得告诉同行,以便捞一个顺水人情。
当然了,也不排除背后有道门在推波助澜,给自己宣传打个广告。毕竟不是集中开光,却连带大片区域的纪念物件蜕变成法器,这恰恰说明他们的法力高深莫测嘛。
此时此刻,方元也终于明白。熊贸刚才所说的淘宝具体是什么含意了。
“方师傅,你也看看。”熊贸推荐道:“这里也算是在金顶的范围内,众所周知金顶是武当山象征。也算是武当山天地灵气精华的凝聚地。这里的东西,形成法器的几率肯定要比其它地方高,值得一看。”
“嗯。”方元轻轻点头,反正被堵在这里上不得下不得,那么看看纪念品也不错。要是东西真好,那就顺手买几件回去寄给家人,尽一番孝道也好。
“你们在看什么?”这个时候。古月居士和张瑶韵也走了过来。
原先,看到方元的熊贸蹲在摊位,那个三十多岁的摊主爱搭不理的样子。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