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零之渣男要做大地主-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孩子补课。
特别是苏凯和叶康平,这俩的成绩简直是惨不忍睹。
别看宝珠和气,但是讲起课来可是严肃得不得了,而且他们若是敢惹了宝珠不高兴,后头还有个腹黑的宋玉安呢,在经历了最喜欢的玩具,零花钱被舅舅/姑丈赢走了的事情以后,两人再也不敢作怪。每日里生无可恋的跟着宝珠认真学习。倒是进步了不少,宋玉美大呼,来夏县这个选择实在是太正确了,熊孩子终于找到了能治他的人。
宝珠忙的时候,宋玉安自然不会闲着,趁着果园里的果子还挂在枝头,他又给叶保国找了个活计。
“你是说,叫我把周围其它村子的人拉过来参观你的果园?这是为啥,难不成你还想叫这周围的村子都种上果树不成?”
“二哥你真聪明。”
宋玉安表示二舅子说对了,不把整个夏县都种满果树,怎么能叫果蔬生产基地呢?
要做就要做好,他可是冲着全国做大的果蔬基地这个名头去的啊。
“不是,安子,你知道咱们这附近有多少村子吗?”
“知道啊,别说咱们附近,整个夏县我都知道,18596平方千米,人口496万,29个镇,16个乡。”
至于村子,他还没数过。
“不是,感情你还打着整个县的主意呢!”叶保国惊得笔都拿不住了,他原本以为宋玉安打的是整个镇子的主意,却没想到这人胃口这么大,居然瞄着整个县,这,这不是异想天开嘛!
“我也没说要一下子搞定嘛,咱们慢慢来,一年发展一点,一年发展一点,总有一天会实现的。
叶保国头疼,但是看宋玉安坚定的样子就知道劝不住,行吧行吧,谁叫这是自己的妹夫呢,除了帮他还能怎么办?
外村的人还不了解,但是本村去年前年没有种果树的人可是肠子都悔青了,特别是嫁接了梨树的人家,宋玉安可是说了,半个月以后就收果,罐头厂那边赶不上不怕,他有车,还有关系,准备全部拉到大城市里去,价格都谈好了呢!
要是自己前年也跟着种果树,那岂不是今年就可以收果,明年就可以折自己的枝条嫁接了?
这水果重量可不轻啊,宋玉安给的价格平均下来两毛一斤呢,种地就是种三五年都不一定有这么多前啊,亏了亏了,亏大了。
等叶保国领着其它村子的人到村子里来参观的时候,他们更是悔不当初,宋玉安这是不是以为他们都不愿意种果树,打算把果给外人种?
不行不行,这怎么可以,绝对不能叫自己的财路给外村人抢了。
于是跟着叶保国来参观的其它村村民们发现,湖东村的人真凶啊,一个个的瞪着他们巴不得把他们吃了。
难道是怕他们偷水果?天地良心,虽然他们看着满树的果子眼馋嘴馋得不得了,可是人家宋知青身边可是跟着拿枪的战士呢,谁会为了个果子把命丢了。
不过,这果子可真香真漂亮啊,也不知道叶村长带他们来看,是个什么意思,有那消息灵通脑子活络的已经想到,听说宋知青一直在村里号召大家多种果树,他负责回收。
听说这人可是有大本事的,手下管着几百号倒爷,上百辆大卡车,莫不是这湖东村的果子不够,想要叫他们也种果树。
这果树这么能结果子,要真的是这样也很不错啊。
接下来宋玉安还真就落实了他们这个猜测。
“这边这片是我的,那边那些,看见没有,那都是村里乡亲们的,他们都跟我签订了合同,只要按照我的要求严格种植果树,李子,梨,桃子一毛八已近,葡萄,苹果两毛二一斤。半个月以后摘果现场给钱,你们要是不相信的,那天也可以亲自过来看。
你们也知道,我这几年做成了些事情,外面也认得一些兄弟,只要有火,就不愁卖的,如果你们想跟着种,那么我可以跟你们保证,也是这个价格回收,如果市场价高了,也可以往上提。
当然,如果你们怕我忽悠你们,咱们可以挨家挨户的签合同,把这一毛八,两毛二都写上去。
我这么大所学校在这里呢,人跑不了,另外,种植果树面积达到三百亩的村子,我资助四分之一修路,达到六百亩的,资助三分之一,达到九百亩的,资助一半。若是有村子能达到一千五百亩,那么这个钱全部由我来出。
不过咱们得说好啊,这个钱是机器,材料还有专业师父的工钱,人工到时候还是要大家出力的。”
宋玉安说水果不愁卖还真不是瞎说呢,就算不往满洲里拉,单单说国内,整个华国多大,夏县才多大?国家现在还有许多人没吃饱肚子呢,那耕地来种水果,在老农们眼里那就是不务正业!就是想饿死。
可没人买得起水果,没人爱吃水果吗?这怎么可能,城里的供销社每次有点苹果什么的供应,那可是抢了要打架的架势呢!
修路!
这个话题一出,不少年轻人心里火热得很,湖东村这条路他们可是看着眼热得不行,不就是种果树吗!种!怎么不种!能挣钱能修路为什么不种!
湖东村跟在后头的村民这下子是坐不住了,要知道有些人家里可是一颗果树都没种植呢,这果树要能折了嫁接的枝条可是有限的,要是都给外村了,那他们可咋整。
“不是,宋知青,我们这还有这么多人没种上呢,宝珠可是咱们村的姑娘,你可不能向着外村啊。”
这话说得极不好听,什么叫向着外村,当初求着你们种你们都不种,现在着急了就倒打一耙。要是脾气暴些的,怕是当场就能把他骂得狗血淋头。
但是宋玉安知道,这样的人太多了,做事瞻前顾后,不见兔子不撒鹰。你要是计较根本就计较不过来。
而且一个村子住着,要真是你发大财了别人还在吃糠咽菜,那么最先盼着你垮台的绝对是你身边的人。而这些人才是最可怕的,你永远都不知道他们会做出怎样可怕的事情。
宋玉安以前在一个匿名论坛看过一个帖子,说是北方有一个村子,本来大家都很穷,忽然有一天一户人家的酸菜坛子居然是件古董,天价的那种。
这户人家一夜暴户以后也没想着想着离开农村,而是在村子里盖了一栋小洋楼。
这家人人丁单薄,老汉一辈子就生了一个儿子,那儿子一辈子也就生了个姑娘,娇生惯养的养到了15岁,有一天去赶集被拍了花子。
这家人到处找找不到,一直没放弃,钱大笔大笔的花出去,家里的媳妇的儿媳妇眼睛都快哭瞎了。
最后在一个山村里找到,被折磨得看了的人都想哭,这户人家把姑娘接回来。
几年后,村里有一晚上死了四个人,警察查了很久很久都查不到,可疑的人都有不在场的证据。
之后这姑娘养好身体外出打工,大着肚子回来,十月怀胎的生下个孩子。
家里人也不敢多问,想着这样也好,好歹有个后。
可没两个月,姑娘又走了,再次听到她的消息,是在电视上。当初买她的那个村子全村被烧死了,姑娘喝了百草枯以后去自首。
这才说出来,村里那几个人是她杀的。
“那人贩子抓我的时候我一直呼救,被他们看到了,他们有四个人,人贩子只有一个人。可是,就因为马大妮嫉妒我家有钱,他们几个就那么眼睁睁的看着我被抓走,还为人贩子保守消息。”
这是姑娘留在世上最后的话,她这辈子最恨的,不是人贩子,因为人贩子本来就是恶魔,与她也没有任何情分。
可那几个同村,他们有一起长大的情分,小时候还在一起过家家,她有什么好吃的也会拿出去分给他们。但最后他们却能眼睁睁的看着她落入魔抓。
之所以要等这几年,不过是怕父母老无所依,她的人生,早在被卖了的那一刻就毁了。
这个帖子当初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在匿名论坛上,人性中的魔鬼因子全部暴露出来,居然有一层人说,是他们,他们也会这样做。大家都那么穷,你凭什么过得那么好呢?
就像天龙八部里的马夫人,毁了别人的裙子别自己穿还要高兴,这样的人永远都有。
所以宋玉安不去和他们计较,因为计较不过来。他在不断的进步,也拉着周围的人不断进步,甚至有很多手段成为大部分人的衣食父母。
不过就是为了让他们对他心存一点儿善念,不要去伤害他的家人。
第80章
“大家不要着急,今年果园里的果树可以折枝了,打春以后,去年种的苗全部可以嫁接,两年的长苗期,二代母树,三代母树会越来越多。只要你们按照我的要求去种植,我保证大家都可以挣钱。
不过之前我就和大家说过,从我这里拿走得枝条,只要大家按照合同上说的,按照我的方法培育,十年的收成只卖给我,这笔钱会退回去。但是你们和其它村们们买的枝条,就只能自己负责这笔钱了。”
这算是给最先跟着宋玉安干的人谋一个福利,听到这话,又有不少人肠子都悔青了,甚至有几家回家后就爆发了家庭战争,无非是因为当初年轻人要种,老人家不同意,或是夫妻一方要种,另一方不同意。
不过这些事情都和宋玉安无关了,机遇与风险并存,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接下里的几天,叶保国带着人来看,宋玉安没有再跟去,市里的纸箱厂塑料厂打电话过来,说是他订购的纸箱和泡沫已经完工了,随时可以去提货。
这批纸箱他找人做了简单得设计,上面有明珠果园的字样。本来宝珠的意见是叫平安果园,吉利,但这名字牵扯到宋玉平,宋玉安心里头膈应,干脆取了和明珠中学一个系列。
设计的图标拿回来以后,宋玉安做了简单的修改,在上面加了点东西,这才送到纸箱厂去给他们印刷。
宋玉安开着他的车往市里赶,这次同行的还有运输队的前同事们,他定的东西不少,自己一辆车拉不下,干脆托付给了运输队,叫李队长帮他拉回去。
宋玉安则在市里逛了起来,他要找一个适合做仓库的地方。
楚市这两年发展迅速,一栋栋楼房逐渐取代了以前高矮不一的瓦屋。房价地价也跟着涨了不少,但卖房子卖地的人也不少。
宋玉安一个人转悠了三天,才在县城边找到了这么一个地方,这是当年吃大锅饭收粮税时候盖的一个粮仓,因为当初考虑到来交粮的农民们赶的都是牛车马车,所以位置很偏,周围有大片空地,粮食局搬迁了以后就闲置了下来。
正是因为位置太偏,不管是盖房子的还是开铺子的,都不会考虑到这里,偏偏售价还高,所以才留到了现在。
宋玉安倒是挺喜欢这地方的,离着最近的人家也有近百米的距离,门前够空旷,大白天的就是有人,想偷摸过来,那也藏不住身形。是个做仓库的好地方。
他是想做就做的人,当即就找到粮食局去付了全款办理了手续,又请人来给几个门全部换了锁,这才开着车悠悠的回到了湖东村。
宋玉安回来没几天,就到了定好的收水果的日子。
消息早就宣扬了出去,出嫁的女儿叫回来了,儿子的老丈人大舅子请来了,家家户户都叫着能叫的帮手来做工,就怕一天摘不完。
宋玉安可是说了,就收一天,连夜就得拉出去。
“你们注意着挑一挑啊,有虫眼的,开裂的,鼻歪嘴邪的不要。看到这纸箱没有,高档吧?咱们这批水果可是要往大城市里卖的,你们可别第一年就把咱们湖东村水果的名声搞臭了,那咱们以后还怎么挣钱?”
这些合同上都是写着的,当初都念过给他们听,所以村民们大部分也没什么意见,有几个碎嘴喜欢占便宜的抱怨两声,但也没办法。
毕竟宋玉安可是专门挑了人,一家一个的去检查呢,要是查到一箱一次充好的,那就全部都要检查一遍,多费功夫啊。
不过宋玉安也说了,这是新品种,世面上没有这么好的果子,次果不多,他们可以赶集的时候拉到集市上卖,还可以用来走亲戚。梨就更省心了,直接舂成梨醋。
有水果的人家和亲戚们手勤脚快的摘果装箱,脸上的笑意就一直没停过。没果子的人家也跟着在旁边凑热闹,时不时的帮一把手。
过称收钱的还是宋衍和叶卫军,旁边就是李队长,他们运输队今天来了十辆卡车,一群小伙子们兴冲冲的逛学校去了,留他一个人在这里看着。
“一百六十五斤,后面还有吗?”
“没了没了,都运过来了。”牛阿八勾着头往叶卫军的记数本上看。
“没有那咱们就算账,玉梅,给他加一加。
玉梅拿着宋玉安从“大城市华侨商店”里买来的计算器,一个数一个数的按着加,牛阿八上初中的孩子也在旁边看着,算了两次,数据是一致的。
“一毛八的一共是三千六百八十四斤,六百六十三块一毛二。两毛二的一共八百九十六斤,一共一百九十七块一毛二,加起来就是八百六十块两毛四。
我把这计数单给你抄一张,你回家自己也可以加一加。”
“我的个娘哎!八百六!居然有八百六!我记得牛阿八家里就种了一亩多些吧,这果子能到亩产三千多?”
“一亩四分两厘地,分地的时候我跟着呢,可不就是近三千斤么!唉,都怪我老娘,这老糊涂,你说说,当初我果苗都育出来种下去了,她竟然一棵棵去给我拔了,还骂了我媳妇好几天,说她尽作妖,想饿死一家子。
这段时间我媳妇都不知道给我多少脸色看了,她娘家可是种了两亩呢?”
“那你还呆在这里,不去老丈人家里帮忙?”
旁边的人也不好发表评论,毕竟这人家里的老娘真的是胡搅蛮缠的那种,搁谁都害怕。
“去,怎么不去,干了一早上活儿,丈人好容易脸色好些了,我娘又使唤我妹子来喊,说家里头没人做饭是不是想饿死她。我这又巴巴的回去给她做饭。也不知道现在过去,我丈人会不会直接给我甩脸子。”
“不抽你就偷乐吧,我可告诉你,这两年离婚的越来越多了,听说大岭镇那边,有一个婆婆磋磨媳妇的,那家媳妇就主动站出来离婚了。你说说你老丈人家现在是越来越好过,你娘要是再这么作下去,会不会把你家给作散了?”
那中年人听了这话,脸都白了,热闹也顾不得看了,连忙往老丈人家的地里跑,就怕去迟了媳妇嫌弃他要跟他离婚。
叶卫军在旁边听着也没说话,从宋玉安发话要收果,定好价格以后,村里好些人家吵吵闹闹的就没停过。
刚刚那一户是刘家的,娶了他们叶家的姑娘,寡母带大的儿子穷稀罕,天天怀疑叶家离间她和她儿子的关系,变着法儿的磋磨媳妇。
这男人也是个怂包,他娘一哭一闹,他话都不敢帮媳妇说一句,要是真离了,叶卫军还开心呢。
那人火急火燎的走了,留下来的人继续看热闹,等看到宋衍把一扎大团结递到牛阿八手里,那真是羡慕得不得了,巴不得时间倒退回三年前,他们一定把家里的地全部种满水果啊。
忙活了一整天,所有的果子终于都装上了车,不仅李队长来的十辆车全部满了,宋玉安家里的两辆卡车也装了个七七八八。
好在叶保国现在的技术也不错,宋玉安打头,一长溜的车队开着灯连夜往市里赶。
凌晨时分到了市里,把车开到仓库门前以后,宋玉安拿钱叫李队长带着他们去开旅馆。
“那你呢?”
“我得找人把果子卸下来,不能耽误你们明天回去。快去吧,明天还开车呢。”
宋玉安这样说,李队长也就没再问。领着其它小伙子也叶保国一起走了。
等人走后,宋玉安也没有马上行动,就坐在车头上看星星看了一个多小时,等三四点的时候,确定没人来,宋玉安才把车里的水果一箱箱收到空间里,然后再一箱箱移到了仓库里去。本来应该请工人老卸货的,但是他这次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李队长他们回去后第二天还有活,耽搁不得。
第二天李队长他们走后,宋玉安又把水果收了一半到空间里。他这么多水果拉出来,市里一点不漏肯定不行,迟早惹人怀疑。可市里他也没什么熟人,宋玉安想了又想,决定给何耀宗打电话。
“楚市的贩子啊,我怎么会认识楚市的贩子。”
“现在不是发展经济建设吗,你不认识,市里的领导还能不认识,你帮我打听打听。”
“我说,要不你直接拉京城得了,这东西到了京城,我几个发小就能给你抢完喽。”
“屁,这又不够一火车皮,我开汽车拉着上北京,算过汽油钱没有?是你傻还是你觉得我傻?”
宋玉安当然是想往北边运的,但是路途太遥远,现在的汽油性价比还是挺高的,最适合的就是铁路运输,满洲里这几年就有人一火车皮一火车皮的往那边拉货,但前提是,你的货得够一车,或者是找到搭货的人。
“行行行,我去给你问,真是的,有事情就想到我了,没事的时候也不见你来逛逛,那么多水果熟了,我还没捞着吃一个呢!”
何耀宗连打了几个电话,终于给宋玉安找到了一个联系方式,坐标好找得很,市里开新百货大楼的。
宋玉安打了电话,那边的人听说是新品种水果,还是研究玉安1号的人弄出来的,兴趣还蛮大,放下电话就往这边赶。
商场里进货的时候他们也会拉些本地的特产过去,不空车,两头挣,货物杂七杂八的啥都有,本地的水果他偶尔也拉一些,但是明显这新品种更吸引人。
这老板叫八斗,四十来岁,笑眯眯的大胖子,两个做了介绍以后,宋玉安也没多话,直接打开一箱苹果,递了一个过去。
八斗盯着这苹果,从外表上看就与众不同,个头大,饱满光泽,将将入口,他的小眼睛直接眯了起来。
又甜又脆水还多!实在是太好吃了!
宋玉安也没停,又给他试了其它水果,八斗在吃苹果的时候就决定一定要拿下这批货,等尝了其它东西,就更放不下了。
两人都是诚心诚意的谈,你来我往一番,没费多少功夫就说笼了。八斗叫小弟开车过来装货,自己跟着宋远安去银行转钱。
“兄弟,下次有这货还找哥哥啊。”
宋玉安点点头,又不忘交代。
“说好了,不管往外卖几道,都得说这是宋玉安研究出来的新品种。”
“知道知道,明珠果园嘛,这箱子上不都写着的嘛。”八斗巴不得打着宋玉安的名头呢,这位现在可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提上了他,那就代表了档次,价格还能上不去?
宋玉安解决了品牌效应的问题,当天下午八斗的百货大楼里就开始售卖明珠果园的水果,许多市民这才知道,那个研究玉米和小麦的专家又搞出新花样了,买的人还不少。
第81章
果园里的事情忙完了,暑假也结束了,考了市状元的小伙子选择了京大,宝珠和宋玉安送他去火车站,还叫他给宝珠的几位老师捎了些鸡枞油。
自从回来任教以后,她和老师,同学一直都有书信联系,这位学生,也算是她像向老师交出的一份作业。
比起去年,今年学生多出了不少,附近镇上有很多学生报考明珠中学,人数最少的年级也有两个班了。
老师在暑假的时候招收了一批,明珠中学工资高,补贴高,奖金高,哪怕它坐落在山卡卡里,愿意来的人也不少。宋玉安和宝珠商量过,只招收本科生,还要三个月的试用期,每年也要做教师评估。
特别是品行方面,若品行良好只是能力不足,那么还有可能往幼儿园或是档案室之类的部门调,毕竟这些部门的工资也是比普通学校高很多的。
但若是品行不足,出现侮辱学生,势力,作风问题,踩高捧低之类的行为,那么就是才高八斗,明珠中学也容不下。
新生忙着看学校,老生呢,他们今年要搬迁新的教学楼,也在新校区四处溜达。
宝珠开完动员大会以后就回了校长室,把学生交给各班的班主任去带,和宋玉安商量起了军训的事情。
“玉安哥,这个真的有必要吗?”
“军训可以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艰苦奋斗,刻苦耐劳的坚强毅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养成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作风,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
这是上辈子宋玉安在百度上看来的,以他来看,政治觉悟,爱国,英雄主义和艰苦奋斗什么的先不说,前几年的事情才余波未停,今年也严打更是人心惶惶,这一代孩子不缺少这些东西。
但是有些东西,比如集体主义,就是团结,这很重要,还有国防观念,间谍这东西可是无数不在啊,不说现在了,就是前世,华国已经无比强大了,但还有宝岛的女间谍通过色,诱,威胁等手段致使华国科研人员泄露了国家机密的新闻。
宋玉安一直坚信,只有国家强大,普通人才能过得更好,所以他觉得这也是很有必要的。良好生活习惯作风,这个不用说了,不说叫把学生培养得每天叠豆腐块,起码不能宿管老师去查宿舍的时候推门就遭受毒气袭击吧。
基本的军事技能这块,宋玉安打算请李寒梅来兼职两天,给学生讲一讲发生意外情况下如何自救。
前年隔壁镇就听说过小孩游泳腿抽筋溺死的,被毒蛇咬了毒死的。
军训的人员他也沟通好了,他公开赞助了武警部队一批食材,包括肉类,蛋类,水果,蔬菜,然后和武警部队那边借了一批战士过来和胡队长他们一起给学生军训。
宝珠听宋玉安的详细解释以后,也同意了这件事,确实是件对学生有益的好事。
军训过后没几天,田里金灿灿的稻谷可以收获了。这一个星期,明珠中学不仅没有给学生布置作业,反而多放了一天的农忙假,要学生们回家给家长帮忙。
宋家也是种了三亩水田的,不过宋玉安可舍不得给宝珠下田,自己请了两个乡亲一起来收割,胡队长一直跟着他,平时宋玉安忙他也会帮忙,这一次也不例外,还有杨教授,也带着学生来给宋玉安帮忙,宋家的几亩田居然两天就收获完了。
收完了稻谷,那就是玉米,今年村里家家户种的全是玉安1号,只有自留地里种点老品种玉米。
因为玉安1号有个的缺点,嫩玉米味道没有老品种好。但晒干了磨成粉是差不多的。
应该说这是所有追求产量的新品种粮食共同的缺点,但在全国人民吃不饱的前提下,谁会考虑这个,只有家里有小娃子喜欢吃烧玉米棒子的,才会在自留地种些老品种。
宋家也种了一块,最近一群熊孩子就天天缠着宋衍。
“爷爷,我要吃烧包谷,我要吃烧包谷。”聪聪的撒娇大法是花样越来越多,眼看着公公就要招架不住了,宝珠连忙开口训斥道。
“宋思源,你嘴里已经起泡了,要是再继续吃,我就抱你去李医生那里打针,还要选择最粗的那种针头。”
想起打针的可怕之处,聪聪这才消停下来,他特别特别怕打针,见到针头就害怕。明明平时也不胆小啊。
聪聪可不知道,这其实还是和宋玉安有关系,现在疫苗还没有普及,但是前面说过,他空间里是有疫苗的,所以孩子三岁以前,每个月他都会给孩子打一支,小时候还好,孩子也不懂,等到两岁以后,几乎都是夜里偷偷打的,兄弟两个被吓哭了几次,一个劲儿的嚷嚷着有蜘蛛咬他们。
宋衍见孩子不闹了也松了一口气,他本来就是心软的人,年纪大了以后越发见不得孩子哭,不自觉的就会有些溺爱孩子。年轻人不能说他,但是叶卫军和他提过很多次,他自己也提醒自己要注意,但每回总被聪聪缠得破功。
玉米收回来,宋衍又领着孩子们剥玉米,西南气温不高,摘回来的玉米棒子虽然外壳全部枯黄了,但上面还有水分,不好撕。宋衍就用刀在玉米棒子头那里砍一刀,几个孩子只要轻轻以撕,就能剥下来。
这个时节不仅大人辛苦,孩子也很辛苦。
缺班费的事情不仅明珠中学有,这周围镇上的其它学校也一样,那怎么办呢?老师想出的办法就是带着全班同学给家境好的农民们撕玉米,一个班去一天,能挣到十来块的班费。
城里的孩子不知道乡村孩子的辛苦,宋玉安也是去挖人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有学生在学校不仅仅要学习,他们还要时不时的上山砍柴给食堂使用,要挑粪给学校菜地施肥,浇水。
甚至有的学校根本没有食堂,住校生要背着炉子,米粮,蔬菜,柴火,下课了就在学校找个角落自己生活做饭。
这不能怪学校,更不能怪老师,一切都只是因为国家太穷。宋玉安一次次的跑满洲里,免费给叶维国淘东西,也有一部分是希望孩子们可以早日不要这么辛苦。
毕竟宝珠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明珠中学又能招收多少学生呢?
因为这些种种,所以去年招收的学生回村宣传明珠中学的种种福利以后,明珠中学今年才会有那么多人报考。
但宋玉安认为让孩子学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每天宋衍都会带着孩子们做些事情,剥玉米就是其中之一。
这天,赵刚来找宋玉安。
“罐头厂这边,下个月竣工了。”
事实上主建筑已经全部弄好了,装修都做好了,现在是在排水排电和处理一些细节。现在可没有专业的电工水工,一个工程队都是全能的,什么都帮你负责好了。
“我明天出去看看,政府那边怎么样了?”
“上个星期就已经全部搬迁完成了,我派了一部分人过去帮忙拆房子。”
其实也不用怎么拆,现在人没有后世那么多心眼,听政府说搬迁了给新的楼房住,一家家开心的跟什么似的。
现在什么都缺,所以他们搬家以后,也没有放弃房子,很多人拿到钱以后,自个儿拎着大锤就把房子给拆了,瓦片,木头,砖头那都是还可以再使用的嘛。
赵刚过去了以后,也默许了他们的行为,盖楼房用不到这些东西,若是他来拆,那还得找人来运走,拆房子的时间,工钱加上运输费,不是这点破烂比得上的。
既然他们愿意干,何乐而不为。
“嗯,等着罐头厂完工了,立马拉那边开工去,何耀宗那小子肯定等着急了。”
既然完工了,那招工的事情就得提上日程,宋玉安算了一下现在的机器,如果24小时开工,两班倒的话,生产线上可以招80人,加上装箱的,卸货的,宋玉安打算招收130人。
原材料不怕,现在养猪养鸡的多起来了,到处都可以收购。
明珠罐头厂要招工的消息一传出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