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之渣男要做大地主-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小伙子被他哥哥按住了,宋玉安独自开着车,天黑了很久才回到了夏县。
  这只是旅途中的一个小插曲,宋玉安以为这事情就这么过去了,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告诉他,什么叫命中注定,有些事情,有些人,你还真是想避都避不开啊!
  回到夏县,宋玉安住了一晚,第二天去工地上视察了一圈才离开。
  几个包工头约莫是从哪里得知了他拿到政府项目的消息,手下的工人比上次多了些,质量也还算叫宋玉安满意。
  如果他们一直这样知情识趣,宋玉安是愿意把接下来的工程交给他们去做的,毕竟做生不如做熟,找熟人可以省掉很多麻烦。
  介于在半道上遇到了认识他的人,宋玉安等了三四天才去县里把车一辆一辆开回来。赵刚学得最快,目前已经可以自己慢慢驾驶着练车了,宋玉安也不去管他们,眼看已经进入农历二月了,他可是忙得不得了。
  “安子,真不用我也来帮忙?”
  宋家小院子里,陈教授看着站在手脚架上小心翼翼折枝的宋玉安问。
  “不用不用,您想忙活,下午有的是事情呢,这爬高上低的您这么大年纪就别来了,有小陈他们帮忙就行。”
  “嘿,你真混小子,又说我老,行吧行吧,我老了,你自个儿忙活吧!”杨教授索性不理会他,坐一边喝茶去了。
  宋玉安没再说话,把折下来的条子递给宝珠,宝珠知道这些都是他的宝贝,也小心翼翼的接过才放进树下的篮子里。


第71章 
  嫁接是个容易学但不容易学好的活计,有枝接和芽接的区别,芽接容易成活,长势快,但是接活以后是一枝独秀。
  枝接虽然成活率没有芽接高,但是一旦生长以后就是横向发展,不论是产量还是摘果的方便程度都会比芽接高。
  宋玉安选择的还是枝接。
  农科院的大学生,不论是研究什么的,嫁接这种入门活肯定是会的,杨教授带着他们来给宋玉安帮忙。宋玉安也从本家户族里选了几个年轻人带着身边,教他们如何嫁接。
  现在母树就那几棵,每一根枝条都金贵无比,所以凡是种植果树的人家,宋玉安都免费来帮他们嫁接,但等这些树长大,成为二代母树以后,就要他们自己去嫁接了,毕竟宋玉安就一个人,整个湖东村多少地呢,他就是和哪吒把三头六臂借过来都忙不过来,除非观音娘娘能把千手借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后湖东村要发展成为水果种植基地,这些简单的技能他们必须掌握。现在不会没关系,宋玉安会慢慢教他们。
  而且他这两年也在和杨教授打好关系,就看看对方有没有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学生,毕业以后愿意到湖东村来工作。
  对于挖人才这件事情,宋玉安是乐此不彼的。
  “早春嫁接是最好的时节,嫁接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天气,下雨天不接,刮大风不接。”
  “宋姐夫,这是为什么啊?”叶家本家一个叫叶明德的小伙子极是喜欢追根问底,做什么都要问清楚。
  宋玉安也没生气,细心的跟他解释道:“嫁接是把两根枝条接在一起,本来就跟脆弱,天阴下雨的,风一吹把接口吹歪了,你说那树还能活吗?”
  “不能。”叶明德摇摇头,这么简单的问题他居然没想到,有些懊恼。
  喜欢问不怕,就怕明明不懂也不说,自个儿闷着,那能学到什么。宋玉安见身后几人都听见去了以后,又接着道:“另外一点就是要看粘木,粘木不适,就是病了,伤了的时候不接,母树病了的时候也不能折枝。”
  后面这个大家都知道,宋玉安就没多解释,反而叫他们走近些来看他怎么划插口。
  “这是有个数据的,不能少于两厘米,两点五厘米最好,你们初学的拿摸不准,可以自己弄个小尺子量一量。咱们这是一年两年的桃树,所以只接一条穗枝,如果是接山里多年生的棠梨,就可以接两条穗枝。你们要是想练手的,后山那一片不是有很多老东梨火把梨么,去折点穗条找棠梨树接了练手。
  这活儿就讲究个心细勤练,简单得很。叶宁耀你们几个,听明白没有?知道怎么写作文了?”
  后面这句话是对跟在后面的叶宁耀,叶康平,玉竹还有两对双胞胎说的,周末学生放假,宋玉安想起叶康平那惨不忍睹的语文成绩,干脆把孩子们都叫来跟着,看完了回去写一篇作文,这也算是作文素材了。
  几个孩子在后头点点头,聪聪还有些跃跃欲试,这孩子对一切不用动脑的活动都很有兴趣,不过宋玉安可不敢叫他真上手,这刀片太锋利,可不是六岁多的小朋友可以玩的。
  花了两天时间,宋玉安把能折的枝条都折下来嫁接了,今年没嫁接到的只能等明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不过宋玉安也告诉他们,嫁接的时候树大一些,成长起来更快,想到棠梨和宋玉安去年接的苹果,村民们也接受了这个说法。
  这头一忙完,宋玉安又开始移栽今年的新树苗,今年种的人家比去年多了些,因为树苗好管理,他们已经发现,在家里种粮食不如给宋玉安打工盖学校挣得钱多。
  地里种上树苗也不算荒废,工地上的小工是按天算钱,他们时不时的请一天假,来浇浇水施施肥就够了。
  宋玉安院子里的茶树今年生出了几根分根来,他去年育的茶苗也可以移栽了。
  茶这东西和水果不一样,海拔越高越好,他在宋家的山上找了开挖了一小块地,把茶树种下去。再过几年,就可以喝到自己亲手种植采摘的茶叶。
  想到这些,似乎离他要的生活越来越近了。
  杨教授是管不了宋玉安这边了,虽然西南小麦成熟的晚些,但现在已经可以收获了。
  但玉安1号的成绩摆着那里,这一批苗是叶维国和政府报备之后的第一批母种,不管是农科院那边还是省里的领导都很重视,杨教授不得不等着他们过来了再收割,但越是这是时候,他越是不放心,每日里从早到晚的都守在田边上。
  何耀宗更夸张,亲自跑来看了一眼产量,再和普通小麦对比之后,直接和武警大队那边打招呼,又派了一对全副武装的战士过来。
  这麦子要是出了问题,他这两年的政绩算是白刷了,不重视怎么行。
  又过了三天,湖东村刚刚竣工的水泥路终于迎来了中央的,农科院的,省里的,市里的,县上的领导们的小轿车,周围几个村的村民们都来看热闹。
  不管种过地还是没种过地,试验田旁边就是普通的小麦田,对比一眼就看得出来。农科院那边来的是个近七十岁的老教授,这位老人一生培育出了许多优良品种,甚至现在也在袁先生的杂交水稻项目组里。
  老人家刚走到地边上,见了一片金灿灿的麦浪,他颤颤巍巍的拔起一颗麦子,小心的碾开一点麦穗,看着手里饱满的麦子,忍不住热泪盈眶。
  “好,真好,全国人民不用再饿肚子了。”
  不管是杂交水稻还是金麦1号,都让老人看到了祖国未来一片大好形式。然后又忍不住心酸,要是能早一些研究出来,58年的灾害,也不会活生生饿死那么多人。
  领导们照相的照相,表扬的表扬,杨教授也不理会他们,他等这些人等得都不耐烦了,直接带着几个学生和叶保国挑选出来的几个村民小心翼翼的收割麦子。
  领导们见了,也跃跃欲试的拿着镰刀下了田,但结果惨不忍睹,有一位城市出生的一来就割了手,包扎的时候惹来李寒梅一顿鄙视。
  虽然玉安1号已经扯过皮了,但是小麦不一样,夏县这边主要种植的还是水稻,百姓也喜食大米,中央的领导用这个理由愣是要走了金麦1号五分之四的收成,只给何耀宗留下五分之一。
  何耀宗气得肝疼,算了,五分之一就五分之吧,卖宋玉安一个人好,到时候依然都种在湖东村,说不定他一高兴,又研究出来其它的东西呢。
  宋玉安对于何耀宗这种把他当牲口使的想法是不知道的,被拉过来和领导照相,又接受了采访之后,他又把精力放到果园里去了,这枝条刚刚嫁接,一天没长成,宋玉安心里就一天不踏实。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对这些果树的重视超过了粮食,因为夏县多山,别说联合收割机了,就是小型收割机都使用不了,就是再过几十年,种粮食依旧要完完全全依靠人力。
  这样的地方不适合种地,发展果园更能叫本地居民致富奔小康。他的根基在这里,人都是自私的,自然会过度的关注于自己有益的事物。
  家里出了果苗钱,又看杨教授这么重视,都亲自下地和宋玉安一起嫁接了,村民们对果树护理可不敢不精心。浇水施肥都是按照宋玉安说的去做,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嫁接的穗条逐渐抽枝发芽,成活率居然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
  宋玉安喜笑颜开,乐的和小孩似的,宝珠一有空就拉着宝珠去看。
  地里的麦子豆子收了,之前和宋玉安一起干活的大爷跑来问他,去年说的种菜的事情今年收不收。
  “收,肯定收,大爷您要是怕我忽悠您咱们可以签合同,你先回去,咱们明天把人叫齐了统一说这件事情。”
  等大爷走后,宋玉安拍了自己一巴掌,事情多了果然是会丢三落四,和农科院买来的种子还在空间里头放着呢,他居然把这件事给忘记了,要不是大爷来提醒他,那不是误事了吗!
  看来以后还是得弄个记事本出来才行。
  当天下午,宋玉安就开着车火急火燎的往市里跑,那边有个塑料厂,宋玉安去找人定育菜苗的盘子。加了好大一笔钱厂长才答应给他赶工,好在这东西他们虽然没有做过,但是它简单,照着宋玉安画的图纸和描述,老师傅做了一个模子出来,两天功夫,就把宋玉安要的盘子给做好了。
  “那模子你们别扔啊,我下次还来用呢,不过下次可不能这么高价了。”
  厂长点点头,他也不是故意坑人,你要赶工,厂里的货单就得往后压,工人还要加班加点,那自然是要多花出几倍钱来。
  宋玉安见对方答应就开着车火急火燎的走了,不交代一声他是不放心的,毕竟这模子可不仅仅育菜苗可以用。等杂交水稻一面世,就可以用这种盘子来育苗,到时候直接抛秧,也能解放不少劳动力呢。


第72章 
  种菜这件事大家都会,把地锄一锄,撒上菜籽,再浇水施肥就行了,虽然种出来的菜可能密密麻麻有的大有的小,但菜嘛,能吃就行了。
  不过既然宋玉安说科学种植能提升产量,他们还是愿意了解一下的。
  宋玉安这批菜最主要是辣椒,因为罐头厂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开工,而辣椒晒干以后可以保存。青菜也有一些的,都是能做酱菜,酸菜的品种。
  杨教授他们对这种育苗模式一点都不陌生,事实上这是早就有的,只是没有在西北农村推广开,宋玉安的理论扎实,性子耐心脾气好,杨教授很喜欢把学生赶过来跟着他做事,能学到不少东西。
  现在他们就在给宋玉安打下手,宋玉安手上动作不听,嘴里跟村民说着营养土的配方。
  “不是,宋知青,这精准到多少斤多少两的,我们也记不住啊。”旁边的村民们挥着铲子搅拌土,和宋玉安说道。
  这是个问题,不过不是大问题。
  “回头我把配方和注意事项写下来,叫宁耀找几个学生帮忙抄一抄,到时候一家给你们一份。”
  宋玉安想,也许他可以出一本简单的书,写写蔬菜水果种植,到时候印刷了免费发放给湖东村的村民。
  又可以教会他们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
  不送娃读书,交给你办法你也看不懂!
  菜苗育下去之后就是浇水,这活简单,随便雇个工人都能做,数据记录也有个杨教授的学生很感兴趣的接手了,宋玉安每天就四处看看,有没有病害,有没有虫害。
  城里的活赵刚做得有声有色的,除了钱,完全不用宋玉安操心,养殖场这边现在也是四哥可以独当一面。
  活不忙,他和宝珠的相处时间又多了起来,宝珠有自己的校长室,宋玉安闲了就会去办公室坐坐,有时候见她作业多了也会顺手给她批改,或是两个人讨论着出套卷子给学生做。
  他喜欢种植,宝珠会去了解,宝珠喜欢教书育人,他也愿意参与进来。互相迁就对方的爱好,融入对方的事业,他们之间从来没有代沟,每一天都像热恋。
  连聪聪最近都在作文《我的爸爸》里写到‘我的爸爸很有本事,能挣很多钱,就是重色轻儿,只要有妈妈在,我站旁边他都看不见。’
  一年级的老师拿着他的作文独子都笑痛了,这算不算是知道了校长大人的隐私?
  其实也不算隐私吧,毕竟校长夫妻感情好是大家都知道的,江湖传言,这学校就是校长丈夫为了留住校长夫人,不然她被繁华的京城吸引而盖的。
  宋玉安这边是闲了,何耀宗那边却忙得不行,小麦收了就得播种玉米,今年的种子终于够全县播种了。他一个镇一个镇的跑,务必把种子落实下去,去年可是出现了官员倒卖种子的事情,幸亏发现得早,没让百姓闹出来。
  当然,政绩上不放松,家里的事情也不能落下。
  虽然何海是个草包,但他那个妈可不是简单货色,不然也不会这么多年把老爷子牢牢把在手里,还让老爷子觉得她人美心善,都是儿孙不孝,偏心偏到咯吱窝。
  宁家和何父一辈,是叶维国的大舅子宁胜利,何父抽时间组了局把叶维国和宁胜利请到一起吃饭,中间他也没保留,这段时间调查的东西全摆到两个人面前。
  他有一万种办法可以对付那两人,但是老爷子护着,最后说不准都会留下一个坏名声,坐到他这个位置,顾忌太多,名声就是其中一种。
  他再不是小时候,只要能打垮他们,愿意同归于尽的那个他了。有家有儿有事业,他的顾虑多了很多。
  既然要借力打力,那姿态就不能摆的太高,何况何家本来就不及宁家家很多。让出去利益依附宁家,这没什么可丢人的。
  何家这边呢,叶维国不提,对于敢动他妹妹的人他巴不得全部枪毙掉,甚至知道这事情竟然是因为宋玉安而起的,他觉得自己手又痒又想揍人了。
  宁家要再往上走一步,肯定需要这些中型家族的支持,何家以前跟他们虽然不说有仇怨,但只是相交平平。既然他们有意交好,宁胜利自然是愿意卖这个面子的。
  饭吃了没几天,宁家这边就开始以强硬的姿态找何家麻烦,何老爷子的几个侄儿,陶嘉欣的娘家亲戚都有人因为一些错误犯事关禁闭的关禁闭,革职的革职,一时间何家老宅热闹得很,各家夫人全都跑过来哭诉。
  何老爷子觉得宁家欺人太甚,无冤无仇的居然对何家动手,但势不如人,他能有什么办法,只能去几位老友求助。
  只是他没想到,这条路早就被宁家断了,他们出手前就悄悄把事件起因散布给了几个家族,说是何家朝宁家出了手,何海惹了宁家的女婿。
  “老何,不是我说你,你没事去招惹宁家干嘛?这事情本来就是你家不占理,我们都不好出手哇。”
  “老何应该不会做这种事,不过你那个宝贝儿子可真得管管,上次惹到阿浩头上,咱们关系好,自然不会计较,现在不是惹到不该惹的人了么。”
  说这话的人心里有些快意,就何海那小王八蛋,整天作天作地的,当初为了一个文工团的,把他儿子揍得不轻,何家还假惺惺的来赔礼,张口闭口孩子小不懂事,那还是孩子吗?
  人都是看不见自己的短处,这位也不想想,能和何海争风吃醋,他儿子又是什么好人。
  宁家的消息没有传给何家,何老爷子一直以为是宁家仗势欺人,要拿他何家开刀呢,这怎么听着还有事情啊?
  “不是,你们说的具体是什么事情?”涉及到小儿子,他也顾不得面子了,急急开口问道。
  “原来你真不知道啊,不是你家小儿子学人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为了替小情人出气,派人去暗杀宁家小女婿的亲人么?他胆子可真够大的,那叶维国是什么人,就这两年,三番两次的立功,正是得上头重用的时候,何海居然敢去惹他。”
  “不可能,海子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何老爷子气得头发晕,还在狡辩。
  其实也不算狡辩,他是真的觉得何海不会做这样的事情,虽然何海花心风流了些,但男人嘛,哪有不贪花好色的,他也千叮咛万嘱付的和他交代过,哪些人家能惹,哪些人家不能惹,这孩子一直都是听话的,从来没敢惹出什么大麻烦来。
  其余几人见他这个样子,不由暗中撇撇嘴,感情到了这会儿还护着呢,也是,听说那可是命根子呢,前头太太生的再怎么优秀都入不了眼,也不知道眼睛是不是被屎糊了。
  对于何耀宗父子,坐在这里的几位是眼红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能和何家老爷子走得近,也不是什么好人,抛妻弃子什么的都做过。但他们家里的孩子大多在他们和原配离婚以后就和他们老死不相往来,要么就是跟着他们但是没什么大出息。
  只有何家,何耀宗父子简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偏偏还和后妻相处融洽,要是他们有这样的儿孙,做梦都能笑醒了。
  偏偏就老何,整日护着那个祸头子,听说前几年大孙子在下头发展得有声有色的,都快能调职了,结果何海跑去给人家惹祸,老何还压着大孙子帮忙解决,这好好的升迁又给断了。
  见过坑爹的,还真没见过坑儿子孙子坑这么狠的。
  都是相处几十年的人了,何老爷子一看这几人的脸色就知道他们的意思,这些人不愿意为了帮他而得罪宁家。他的一颗心渐渐往下沉,难道真要由着宁家对付何家?
  想到这里,何老爷子实在坐不住了,风风火火的又回了家。
  “海子呢?”
  见到正在屋里练舞的陶嘉欣,何老爷子张口就问。
  “海子说是去和几位将军家的公子聚聚,怎么了,这是发生什么事了?”
  即使儿子再是烂泥扶不上墙,可陶嘉欣永远都有办法在何老爷子跟前给他加分,就如现在,明明是和几个纨绔子弟去跳迪斯科勾搭小姑娘,也能被她说成是和世家公子社交。
  听了这话,何老爷子怒气消了一半,儿子虽然不聪明,但是还是很懂得钻营的,圈子里的小弟兄可不少,说不定能找到不怕宁家的来帮忙。
  “等他回来了叫他来我书房一趟。”他要想想宁家这边要怎么弄,还得把老大叫回来,自己弟弟出事了,他不帮着解决叫什么大哥。
  不得不说,陶嘉欣的洗脑真的很成功,何老爷子没有兄弟,陶嘉欣就见天儿的和他讲谁家谁家兄友弟恭,做哥哥的如何如何宠弟弟,而在华国,确实不论什么样的家庭,两个孩子打架,家长都会训斥大的。
  你是大的,你为什么不让着弟弟。
  弟弟比你小,不懂事,你让一让他怎么了?
  他是你弟弟,你怎么能叫他被别人欺负。
  这些言论每个多子女家庭的家长几乎都说过,所以何老爷子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可惜他不知道,这事情本来就是大儿子弄出来的,又怎么会等着他来找,一个星期以前就下基层视察去了,没两个月根本回不来。
  一有事就找不到人。
  何老爷子又在心里给大儿子罗织了一项罪名。
  何老爷子一上楼,陶嘉欣就连忙去找他的警卫员问到底出了什么事情。这些年来,家里凡是不听话的,别说警卫员,就是亲戚都被她给用计,吹枕头风弄走了。
  而且她比何老爷子小了近三十岁,何老爷子十年前就不行了,他和警卫员还有点不可描述的暧昧,警卫员自然是站在她这边。


第73章 
  警卫员把听来的消息告诉陶嘉欣。
  “快去查查那个女人是谁,一定不能叫她和阿海扯上关系,顺便叫人把阿海找回来。”
  陶嘉欣可不像老爷子那么老糊涂,自己的儿子是个什么样子她比谁都清楚,但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年前的时候为了离间老爷子跟何山的关系,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被她灌输了一些思想,那时候他卑微惯了,十三四岁一反弹,居然变得无法无天起来。
  这些年为了这个儿子她费尽心思,可是却一点办法都没有。陶嘉欣有时候想何海女人多也挺好的,等弄个孙子出来,她可以好好培养孙子,可不管是家里给他娶的媳妇,还是他外头的情人,这些年竟然没有一个怀上的。
  她知道大院里那些老太婆背地里是怎么说的,都说她抢了别人的男人,现在糟了报应要断子绝孙。
  这话她是不认的,抢男人怎么了,谁说结婚了就要过一辈子了,爱情里没有先来后到,不被爱的那个才是小三,老爷子就是稀罕她怎么了,也不看看那黄脸婆脸上皱纹都能夹死苍蝇了,男人能对她有兴趣吗。
  陶嘉欣一直这样说服自己,她把所有的问题都推到了别人身上,首当其冲的就是何耀宗父子,说来怪她当年心慈手软,留了那个小杂,种的性命,一定是他害了自己的儿子。
  脑海里想东想西的,陶嘉欣可一直没有停止动作,她洗了个澡,化妆成了老爷子最喜欢的模样,又穿了性感的裙子,这才端着咖啡去敲门,这个老色鬼虽然不行了,可男人再不行也不会不占便宜。
  果然,一番卿卿我我以后,陶嘉欣让老爷子相信了是有人害何海,毕竟陶嘉欣一直在何坤跟前塑造的何海就是冲动不聪明,但是愿意认真学习,和公子哥们打好交道,听话孝顺没有什么坏心眼。
  谁会害何海?肯定是何山父子因为当年的时候恨他们才这样做,连手足之情都不顾及。
  等警卫员查到李小玲的消息,陶嘉欣更是觉得老天都在帮她,或者说,这根本就是何耀宗想害她的儿子。
  强忍着怒气,陶嘉欣一脸悲伤的把消息拿去给何老爷子看。
  “这女人是夏县那边来的,夏县那是什么地方,那是耀宗的地盘啊,我知道他们恨我,可是我不知道他们为了害阿海能把整个何家拉了做垫背,那宁家是好惹的么,他们父子两个这是想让咱们整个家都没活路啊。”
  陶嘉欣哭得梨花带雨楚楚可怜。
  她平时装的太好,再加上何老爷子本来就偏心,居然问都不问一声就信了这是何耀宗的计谋。
  当即就去给何耀宗父子打电话,要他们滚回来。
  “坤哥,这事儿咱们怎么办啊,侄子和我弟弟还在禁闭室呢,几位弟弟妹妹天天来哭,要是不快点解决,哪怕最后宁家查清楚了真相,那咱们家的那些人,还能留下几个。我倒是不怕,都陪了你这么多年了,什么日子没有过过,可咱们得为孩子们想想啊。坤哥,你快些想想办法吧。”
  陶嘉欣不知道这事情是何耀宗父子和宁家合伙搞出来的,一心觉得只要把何耀宗父子推出去,宁家也不会真的对何家赶尽杀绝,毕竟破船还有三分钉呢!这样既能平息宁家的怒火,又能收拾了那两个混蛋。实在是一箭双雕的好办法。
  但是这办法要快,不然等何耀宗父子反应过来,不知道又要出什么阴谋诡计。
  陶嘉欣太了解何老爷子了,这人自私起来,什么都能放弃,果然,第二天他就去了宁家。
  “什么?你是说那老头跑去你岳丈家说这事是我做的?”何耀宗接到叶维国的电话,不可置信的吞吞口水。
  “他是这么说的,说是那女知青是从你的地盘上跑来的,他也没有想到你这个不肖子孙会因为家里的旧怨干出这么丧尽天良的事情,他虽然很伤心,但也不能没有原则的包庇你,宁家想要怎么办了你都行,不要牵连无辜。何耀宗啊何耀宗,我都怪同情你的。”
  要不是知道这事情的前因后果,叶维国相信,不论是他还是宁家,说不定真的会把何耀宗给办了。毕竟何海和叶宝珠无冤无仇的,他常年在京城待着,怎么就这么巧和李小玲勾搭上了,肯定是何耀宗嫌疑最大啊。
  何耀宗捏捏眉心,有什么可难过的,早就习惯了不是吗?
  “那宁胜利怎么说的?”
  “你猜猜?”
  叶维国卖了一个关子。
  “还能怎么说,肯定是忽悠着他留下点什么证据了。”
  “想不到你还挺聪明的,能帮你的就这么多了,何耀宗,你可别叫我们失望。”
  “放心!”
  宁胜利确实是逼着何老爷子签了一份保证书,保证这件事是何耀宗一人所为,与何家其他人无关,以后何耀宗与何家也没有任何关系。
  何耀宗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接下来就到他爸出场了。毕竟儿子都要被人搞了,他提前回京城也说得过去吧。
  宁家这边放出了风声,说老爷子要清理门户,把何耀宗赶出家门,那边,何山就连夜赶回来了。
  何山一回京城,就把何耀宗之前收集的证据,连着何海这些年仗着何家的权势做的事情,甚至是陶嘉欣和警卫员私通的证据写成了一本报告,在一次聚会上来了一个大义灭亲。
  厚厚的一跌资料,一点都没有替何老爷子兜着。
  “以前不论他做什么,始终是我的父亲,我都能忍让,让我的儿子忍让。因为这是孝道,但这是我唯一的儿子,我不能叫他替弟弟背一辈子黑锅,最后还要毁了他的未来。手心手背都是肉,我能怎么办。”
  如果宋玉安在这里,一定会说白莲花奖非何山莫属了。
  这人一番表演,赚足了别人同情心,就连他母亲的事情也被人出来说,当年何夫人一人养大了何坤的三个弟妹,给两个老人养老送终,最后却被何坤抛弃了。
  再看看那陶嘉欣,在文工团的时候就名声不好,果然是从根子上就坏了。
  这些文件里,有很多何海横行霸道,欺男霸女的事情,足够把他送进监狱了。而陶嘉欣,她和警卫员私,通的照片不知道被多少人看到了,整个京城上流人家都知道何坤头上顶了青青草原,还有人怀疑这何海虎父犬子,莫不是这根本就是犬子?
  “陶嘉欣,你这个贱人!你居然敢背叛我!”
  何坤气冲冲的回到家,见陶嘉欣穿着裙子在那里跳舞,想到她就是这样勾搭警卫员的,顿时怒火中烧,举着拐杖就朝陶嘉欣劈头盖脸的砸过去。
  “啊,坤哥,你干嘛?”
  陶嘉欣毫无防备的被打倒在地,何坤的拐杖又朝她打过去,一下比一下还狠,巴不得打死她。
  何坤可是上过战场的人,哪怕老了,那手上也是又力气的,这拐杖还沉,陶嘉欣被打了一头一脸的血。见何坤一直下这样的死手,陶嘉欣也隐约知道怕是她和警卫员的事情暴露了。
  这死老头,自己不行了还想叫她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