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之渣男要做大地主-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空间收了最多的,还是渔民们运不出去的海货,这些东西他打算拿到西南去走一遭,那边草药什么的挺多,到时候运到大城市去。
  这些东西挣钱肯定是不如电子产品的,但宋玉安心里高兴。
  时间如流水。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自由市场开放,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无数人往沿海地区跑,多的是一夜暴富,纸醉金迷。
  宝珠大二,两个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宋玉安独自回到了湖东村。
  一回来他就听说了一件事情,李小玲跑了!
  78年的高考,因为她没怀孕,赵癞子故技重施,提前防着她,她没能去。到了今年的高考,她是大着肚子去的,然而因为这两年赵癞子的各种折磨,她没有多少复习的时间,试卷也比两年前难了几倍,她以一分之差,落榜了。
  就在消息出来的第二天,李小玲失踪了。
  赵癞子疯了一样的到处找,但是找了几个月都没有找到,有人说是跟男人跑了,也有人说是跑回海市了,但是具体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谁心里也没数。
  宋玉安倒是知道里李小玲肯定不会回海市,她的家人不是什么善茬,她回去也没用。
  跑了就跑了吧,虽说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可人海茫茫,宋玉安也不可能去把她揪出来。只要她不再自己蹦跶出来,宋玉安也就放过她了。
  他现在更关心的是不久以后得大包干,还有学校的事情,再过两年,宝珠可是要毕业了,学校现在影子都没有呢。
  大包干这个概念还只是有个别地方提出来,夏县这边听都没有听说过。宋玉安也不着急,总要给领导一个实验的阶段。
  院子里的果树前两年已经陆陆续续挂果了,除了家里人得吃几个,全部在宋玉安空间里。
  回了村,宋玉安把宋家叶家的自留地全部拿来育苗果树,也就是一般的果核,反正都是要嫁接的,这还不算,宋玉安还放定金让村里人育了不少,说好到时候他来收。
  “真的是只要果树苗都收?路边的羊屎桃行不行?”
  村里来问的不少。
  羊屎桃!
  这个名字让宋玉安沉默了几秒,也不知道这位起名字的祖宗究尽是怎么起出这么一个听了就不想吃的名字来的?
  这桃子其实就是夏县路边常见的毛桃,比鹌鹑蛋大些,但是味道酸酸甜甜,还是很好吃的,如果忽略它的名字的话。
  “行,只要您育了,我按树苗给您定金,一毛钱一棵,剩下的四毛等树苗送来了再给。不过到最后您要是没苗给我,这定金是要退的。”
  叶家的威望在那里,这件事还是叶卫军跟着一起做的,动心的村民们不少,一时间大人小孩都去野生的桃树,杏树底下翻果核去了。
  改革开放过去几个月,往沿海跑的人越来越多,倒爷也不少,三天两头就听说哪里哪里的人又发财了。没多久,湖西村都好几个万元户。
  宋玉安知道,机会差不多来了。
  他也出去跑了两个月,还在鹏城那边买了几块地,等着升值,感觉时候差不多了,才回到了湖东村。
  一回来就跑了一趟村委会,他看上了家门口的那一大片石茬子地。这地方可不小,因为坑坑洼洼的,且离村子远,一直荒着,是宋玉安看好的学校地址,面积建一所学校都还多。
  他就想在旁边盖一个临时的养殖场,虽然还没分地,但是现在养殖已经不限制了。
  这石茬子地,以前也是月亮湖的,听说几百年以前,月亮湖可大了。后来不知道怎么就干了一大半,就成了这石茬子地,都是石头,种不了地,盖房子倒是可以。
  但以前的人迷信又胆子小,生怕哪天湖水又淹了回来,这地就一年一年空了下来,成了村里放牛放羊和孩子玩耍的地方。
  村里留着也没用,连树都长不起来,宋玉安要要买!作为他舅子的叶保国为了防止村们们说闲话,还是召集了大家开了一个会议,投票来解决这事情。
  其实建学校的话,宋玉安是可以不用买的,他相信免费使用,村里人也会双手双脚的赞成。但是二十年后,国家规划路线,那两座山一移开,湖东村的地价就会蹭蹭蹭往上涨。
  这么大的面积到时候难免会有眼红的,村民还好,不会对学校产生想法,若是贪官污吏呢?到时候一句自然村不需要学校,那这么一大块地可能就会被他们卖给外人,还不知道会开放什么出来。
  就算没有这种情况,万一以后学校出名了,上头安排校长什么的呢?他建学校的初衷是为了宝珠,宋玉安要把所有的麻烦都扼杀在摇篮里。
  宋玉安宁愿一次舍钱,也要杜绝这些事情。
  “宋知青给的价格是一千块钱一亩,这地我们量过了,有五百三十二亩,五十多万钱。隔壁村卖给外地人宅基地是八百一亩,这价格不低了。如果大家同意卖,那么我去和县里的领导商量,每户分红一万,剩下的,咱们把湖东村到夏县这条路修通,修一条水泥路出来。如果还有剩,用来买村里的机器。”
  之所以提修路,是怕上头眼红这一笔钱。农民每年都要上交公粮,这个粮就等于城里人后世的税,只要交足了这个公粮,自然村的其它财产是属于村里共有的。
  但是这么一大笔钱,没个说法直接分了,上头的领导哪里坐得住,但如果拿出一半修路,就不同了。毕竟修路是要政府拨款下来的,拨不下来还不准别人自己想办法,哪里都说不过去。
  而直接绕过镇上去找市里是宋玉安的主意,也是因为这条路是通往市里,再一个嘛,何耀宗这人比镇长好打交道。说得难听点,大家族里出来的少爷什么没见过,眼皮子没那么浅。
  这条路修通了,对他也是一种功绩,而且有牛爱党那件事的面子在那里,想来他也不会太为难。
  然而这些问题都不是村们们关心的,甚至连宋玉安设想里,一些人因为红眼病而不同意卖地,但是显然大家更关心的是,宋玉安是不是真的有钱,他哪里来的这笔钱?难道现在沿海真这么挣钱?会不会是打空头支票?
  甚至还有人当场就来和宋玉安讨教经验,好在现在批,斗这些事情已经没有了,宋玉安又开始了他真真假假的忽悠大法。


第49章 
  “挣钱是挣钱,不过劫道挺多的,这钱是把脑袋别裤腰带上去挣。我就遇到了两次,运气好没死。
  而且一趟也跑不了这么多,我这是卖了些以前捡漏攒的东西,古董书画啥的都有点。刚好这次遇到一个懂行的老板,都卖给他了,纯属运气好运气好。”
  宋玉安没胡说,倒爷这个行业是挣钱,但是送命的可不少,这时候有一种劫匪就是专劫倒爷的。
  “古董字画,那不是破四旧的东西吗?那可是犯法的啊!”
  “大爷,这都改革开放了,再说了,您这说法冤枉我们领导了,上头的领导从来没有说过家里有这些东西违法,不信您看,那些红色资本家不都没事吗?咱们这边被抄的,是有些人贪财,拿着鸡毛当令箭,歪曲了领导的指令,浑水摸鱼谋财害命。现在政策好了,您要是遇上这些好东西啊,可千万别放过,说不准就像我一样发了呢。”
  宋玉安说着就笑起来。
  “你这后生可是一点不实在,以为老汉我听不出来是不?你这是埋汰我呢,大爷我一辈子在地里刨食,上哪里去找你说的古董字画,泥巴里头挖出来么?”
  “大爷您别说,泥巴里头还真能挖出来,不过那是墓葬品,得上交国家。”
  “你这混小子,一边去一边去,赶紧把钱准备好,少一分老汉我都不答应这地卖给你!”
  在实际的利益面前,没有人会出来搞幺蛾子,一万块啊!这是什么概念,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见过一万块,一辈子都挣不来这么多钱!不就是块没用的石茬子地么!卖!干嘛不卖!这样脑袋被门夹了的后生不多,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叶卫军风光了一世,居然找了个傻子女婿,不少人幸灾乐祸呢。
  村里头商量好了,那剩下的事情就是去找何耀宗,宋玉安带着叶保国,还有其他几个村官一起去的。
  何耀宗这会儿已经做到了县委书记,下头的县长就是何坤来夏县惹麻烦的时候上位那一个。
  不过总得来说,夏县还是何耀宗说了算。宋玉安有点面子情,很顺利的见到了何耀宗。
  把事情一说,何耀宗看他的眼神都不对劲了。
  “当初莫名其妙到了我手里那些东西,是你的手笔吧!”
  办公室里还有湖东村的人,他没直接说是牛爱党和余四的罪证,但两人都是明白人。
  “没错。”
  宋玉安大方的承认了。
  “呵,我竟不知夏县这小水洼里,竟然还藏着一位宋先生这样的人物?宋先生好手段啊!”
  “何书记这话说的,不过是升斗小民想过些安稳日子罢了。”
  “升斗小民!去你娘的升斗小民,宋玉安你这话说出来你自己信么?”
  何耀宗本来是想讽刺他两句的,这人当初装得那么老实,连他都骗过去了!把他都利用戏耍了一把,简直是可恶至极!
  可是没想到对方比他更不要脸!升斗小民!升斗小民能拿出五十万
  来买一块地!县财政部现在都没有他有钱!
  何耀宗一恢复他大少爷的痞性,把湖东村的几人吓了一大跳,以为对方发怒了,惴惴不安的看着宋玉安。
  宋玉安倒是安心多了,遇上这些当官的,最怕的就是对方拿着官腔和你绕圈子。
  “我这纯粹是运气好挣了些钱,哪能和您比,至于之前的那些事情,我不说您也应该知道为什么。现在不是一遇上事情就主动来找您了嘛,镇上我都没去。”
  镇长是县长的人。
  “遇上事情就来找我?难道不是村里商量好了来通知我一声?我要不同意是不是明天政府大楼就得被湖东村的愤怒民众给砸了?”
  “书记,这话可不能乱说,我们湖东村的村民都是好同志。”
  叶保国不清楚两人之间的官司,不过说到湖东村,他肯定是要出来说一句的。
  “哦,好同志,那这事儿我不同意,你们回去吧。相信好同志可以无条件服从政府的意见。”
  叶保国呆了,他就随口一说,这书记怎么就这么不讲理呢。
  “行了行了何书记,以前的事情是我不对,我和您道歉,想怎么着您说吧,我听着,欺负老实人有什么意思?”
  何耀宗要说的事情,肯定不会当着叶保国他们说,所以买地这事儿就这么解决了,叶保国他们先回去,宋玉安留出来陪何耀宗喝酒。
  “去年领导说的招商引资你有印象吧?”
  何耀宗给宋玉安倒了杯酒,看宋玉安点头后,又接着开口道。
  “合资经营法颁布之后,所有的地方官员都在想办法拉投资,我知道叶家,叶维国是宁家的女婿,你这么精明的人,小爷的底细怕是早就被你打听得差不多了。
  老爷子眼里只有何坤那渣宰,和我一辈儿的,现在还管不了家里的事情,所以我这招商引资就不温不火。下头那个呢,钻着脑袋想把我搞下去,还真叫他找到了一条路,你猜猜是什么门道?”
  宋玉安回想了一下,可书的下半部分对湖东村着墨不多,只说开发以后治理环境就花了不少钱。环境?治理环境?这太广了,宋玉安想不到,摇了摇头。
  “那王八蛋想拉个日本人来投资!灵秀乡那个老酒坊知道吧,小鬼子想要那家的配方,刘承那王八蛋在帮着使力呢!”
  灵秀乡离着湖东村有几十公里,因胡家灵秀酒而出名,清朝的时候是上贡的御酒,听说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解放以前,大半个灵秀乡都是胡家的,夏县被日本人占领的时候,日本人就打过配方的主意,但那时候胡家也不是好惹的,日本人杀了胡家一个少爷,胡家请人灭了他们一个扫荡小队!五台山一伙土匪和胡家有交情,日本人闹得最厉害的时候,胡家直接闭入五台山。
  日军在夏县没有猖狂多久,红军来了以后,五台山的那伙土匪被招安了。胡家当时还资助了部队好大一批物资。
  余四上台以后,眼馋胡家的家业,把胡家给□□了,但因为胡家一直对佃户不错,所以当地的居民不允许他们太过分,胡家的两个儿子都活下来了。
  余四下台没多久,胡家就平反了。
  现在刘承居然做了日本人的说客,想也知道胡家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可是现在国家要招商引资,刘承怕是会拿民族大义来压迫胡家,然后强抢。”
  “不是怕是,是已经这样做了,不过被我拦了下来,但是夏县如果一个投资都拉不来,倒向那个小子的人怕是会越来越多。”
  毕竟没业绩就代表升不了官,代表没油水。
  “日本人想来投资什么?”
  “化工厂,具体项目没说死。”
  难怪后来书里说夏县污染严重。
  “他们投资多少?”
  “两千万。”何耀宗说完皱皱眉头。
  “你太看得起我了,别说两千万,就是两百万我都没有。”这是实话,刚刚才花出去五十多万,接下来还要包地,还要建学校,大把花钱的地方呢。
  宝珠毕业没多久了,建学校的钱说什么都不能挪用!
  “又没叫你一个人搞定,再说了,也要不了那么多。我已经想到应对的办法了。灵秀乡的那个酒厂是个很好的招牌,我有几个朋友集资,打算和胡家合伙,把这个牌子办起来。”
  酒厂?这个倒是有点儿意思,宋玉安马上就想到了他要推广的玉米。
  而且他是想把夏县农村种植大县的,这样的前提下,酒厂,食品厂,罐头厂是首选。
  “主意倒是不错,可惜眼下我这没多少钱啊。”
  “放心,现在还在扯皮呢,这个厂五百万资金已经足够,现在还差一百万,等所有的程序走下来要半年,以宋先生的本事,怕是小意思,弟兄那么多,路线那么广,出去跑两几趟就来钱了。”
  何耀宗就差指着宋玉安的鼻子说,老子知道你是个倒爷头子了!
  宋玉安摸摸鼻子,算了倒爷头子就倒爷头子吧,和空间对比,显然这个身份更安全些。
  “行,我答应了,不过你得另外帮我个忙!”
  “不是,你小子别趁火打劫啊。”
  何耀宗现在对宋玉安是防备得很,耍了了一把的人可不是得防备着吗,万一这人狮子大开口怎么办。
  “放心,于你来说也是好事,我打算在湖东村建所私立学校,现在私立学校这个概念似乎还没有,到时候手续上得麻烦你。”
  “不是,你建私立学校干嘛,投资成公立的不行吗?我还能给你申请教育局的拨款呢!”
  “不行,这是送给我老婆的礼物。不需要拨款!”
  何。母胎单身。光棍27年。耀宗感觉胸口中了一箭,所以,这人其实是留下来秀恩爱的吧!
  “走走走,赶紧走,记好了啊,投资一百万,不然别说学校,幼儿园都没有!”
  宋玉安松了一口气,这其实是有些不合规定的,但这个时候,国家法律在许多地方都欠缺,成不成就是地方官员一句话。像宋玉安的那块地,只要以后没有查出来买的时候有受贿行为,国家也是承认的。
  钱分了,至于修路,那是村委会的事情,宋玉安撂手不管,开始请工人来建养殖场,因为只是临时的,所以也没用多好的材料,就是木头支架,水泥瓦顶,下方用水泥砖砌墙,兔子圈高八十公分,猪圈羊圈高一米五,牛圈马圈两米五,至于鸡,就是个棚子,周围用篱笆圈起来,白天散养,晚上进棚子就行。


第50章 
  宋玉安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老丈人忽然找上了他。
  “安子,咱院里的这玉米可不得了,这是利国利民的事情,你看?”
  宋玉安自然明白他的意思。这个时候杂交水稻还在研究,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但全国性的普及,还需要几年。国内还有许多许多的人吃不饱,玉米这东西虽然不如水稻,可是它能管饱啊!
  对于把这东西推广出去,宋玉安自然是没有意见的,不过他更倾向于让叶维国,或者说宁家去做这件事。
  湖东村的知青宋玉安研究出高产玉米,和宁家女婿家里研究出高产玉米,这其中的利益是天差地别的。
  甚至有何耀宗在夏县,前者的利益可能会变成何耀宗的,虽然何耀宗平时正派,但是那小子现在在宋玉安眼里的形象就是雁过拔毛!这么大的利益宋玉安不相信他会放过?
  “大哥也两年没回来了,叫他回来一趟吧,现在回来,还能赶上今年种玉米呢。要是上头动作快,说不定咱们村今年就能种上。”
  “种子还是太少。”叶卫军有些可惜,因为要保密,他一直只在院子里头种,可院子能有多大。
  “也不算少,前两年的种子我都用特殊办法存起来了,种个几百亩没问题,只要能给上头的人看成果就够了。”
  叶卫军特别重视这件事,第二天就去给叶维国发了电报,标注了加急,让他赶回来一趟。
  叶卫军正下基层看演练呢,见了电报以为家里发生了什么大事,急得不行,赶紧请假回来。
  这个时候地里肯定是没有玉米了,叶卫军把一个个晒干了挂在椽子上的干玉米棒棒给他看。
  宋玉安又把之前拍的玉米照片拿去洗出来,里面都是玉米各阶段的照片,农村出生的叶维国看见几乎双包的大玉米,手都颤抖了。
  “安子,谢谢。”
  宋玉安把这件事交给他的用意,他怎么会不明白。
  “一家人,大哥不用客气。”他懒,不想从军不想从政,但要安稳的生活,总需要个靠山,这种出工出力的事情交给大舅子,他躲在后头专心搞研究,你好我好大家好,宋玉安最喜欢了。
  叶维国走之前,深深的看了宋玉安全一眼,眼里情绪复杂。
  “我是宝珠的丈夫,会永远对她好,永远不背叛她。”
  宋玉安知道叶维国的怀疑,毕竟以他又是倒爷又是研究植物的,偏偏只上过一个月的大学,骗骗外人可以,在叶维国这样的聪明人面前,到处都是马脚。
  “记住你说的话!”
  谁都有秘密,但是宝珠和他已经是一体,只要他不背叛国家,不背叛宝珠,叶维国可以不去追究他的不同之处。
  两人就此达成了共识。
  叶维国走了以后,宋玉安继续忙他的事情。
  地买下来了,该请的工人也请了,老丈人帮忙盯着,宋玉安也不必天天待在村里。他现在可缺钱了。
  养殖场主要是目的在于沤肥,家畜少了可不行。
  他又往北市跑了一趟,和王发财做了一笔小生意,回来的时候,小卡车拉着几辆摩托车把全村人都引了出来。
  这时候,有一辆摩托车,那相当于后世有一辆宝马,全村人羡慕。
  不过有买地的事前在前头,大家对这车除了好奇也没多惊讶。
  自由市场才刚刚开放呢,还没有专门的养殖场。连做种的家禽都得去集市上或者挨家挨户的收。
  宋玉安把这事交给了叶建国,叫他找了十几个半大小子跟着去一个镇一个镇的收家禽,兔子,鸡,猪,牛,羊,马都要,收回来以后就放进圈里养。
  十几个行成了一个家禽小分队,市场上只要是活的,除了猫和狗,全让他们给扫荡了。
  那么多果树苗定下来了,不知道要消耗多少肥料呢,可不就得多养一些,现在的化肥研究还不成熟,一对一针对作物的太少,再好的果子,如果化肥用错了,种出来口感也不好。
  叶维国的速度很快,宋玉安这里牲口家禽还没有收够,那边何耀宗和叶维国的副手就带着个农业专家到了湖东村。
  这个专家叫杨绥,本身也是研究玉米的,见了那几张照片就挪不动道了,天天磨着领导要过来。可不管什么事情,只要沾上官家,那不就得走一趟程序。
  好在湖东村这边冬季寒冷,一年只能种一季玉米,现在离下种还有一个多月,怎么都来得及了。
  “宋同志,这位是首都农业学院的杨绥杨教授。杨教授,这位就是研究出玉安1号的宋玉安同志。”叶维国的副手陈兵给两人做介绍。
  玉安1号这个名字是上辈子就这么叫的,实际上这是玉安六号,宋玉安研究改良了六代才确定的终级优良品种。
  “小伙子,这玉米真是你研究出来的?你能和我说说具体的过程吗?”
  事实证明,不仅科学家是疯子,这植物学家疯起来也是够人受的,比如这位杨教授,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愣是拉着宋玉安在村口地边上交流了几个小时的研究心得。
  两人是同行,那些专业名词,套话一套一套的,过来看热闹的村民们明明什么都听不懂,但是看两人那如痴如醉的表情,乐得跟看大戏似的。
  何耀宗,何耀宗都要疯了,他好歹是一个书记吧,就这么被人扔半边几个小时,还被看热闹的娃儿踩了两脚,这绝对是最惨的书记了!传回京城去,他京都小霸王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偏偏还不能催,一催了这好脾气的教授直接骂人。人家是农科院的宝贝,何耀宗还真不敢回嘴。
  杨绥胜在年纪大,基础知识稳打稳扎,宋玉安呢,胜在后世踩着巨人的肩膀,学习了无数现在还没研究出来的课程。但无疑,两人在这个行业里都是顶尖的,惺惺相惜什么的就很正常啦。
  最后还是宋玉安打断了求知欲层出不穷的杨教授,一群人才回了村里。
  杨教授被安排住在叶家,这主要还是为了这位教授的安全着想,国宝呢!谁敢大意,宋家那边毕竟太偏僻了。
  “以前这里也种玉米,但是采用的都是点种法,但是咱们这次种子有限,我想试试育苗移植法。”第二天,宋玉安早早的就过来叶家,和杨教授商量了起来。
  现在土地还是集体所有制,上头说种什么,村民就只能种什么,所以听说要在湖东村拿出四百亩旱地做试验地,种植新品种玉米,村民们也没话说。更何况因为这个举措,国家今年还大方的给他们免了税。
  湖东村三百多户呢,税收可不是一笔小数。
  育苗的地点放在了村里最好的旱地,何耀宗很重视这件事情,这玉米一旦推广,作为培育出它的夏县,就是第一推广基地。到时候这就是政绩。
  之前他还骂宋玉安狐狸,现在他倒是巴不得宋玉安更狡猾一点。反正不管是买地还是投资酒厂,他已经把这人绑在了他这一边,那王八蛋想抢也抢不过去。
  再说了,宁家和他,一个走军,一个走政,可没有什么利益冲突,以后和宋玉安的合作还能更紧密一点。
  他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派了一个治安小队的人,扛着抢过来守着。本来还有村民挺好奇的,这新品种玉米就不是玉米吗?它能新到哪里去,和一般的玉米有什么不同。
  但是现在看政府这么热闹,他们连热闹都不敢看了。
  育苗两个人肯定不行,老教授年纪也大了,宋玉安找了几个心灵手巧的村民来,开了工资的事情,没谁不乐意。
  苗育下去,那就要准备耕地了。湖东村因为这试验田倒是捡了不少便宜,何耀宗开条子,拖拉机,小型耕地机,收割机,一套全批了下来。
  整个湖东村都喜气洋洋的,看得周围的人眼气不已!特别是婚龄到了的小伙子,姑娘们以前就喜欢找湖东村的,现在湖东村这样一搞,全都钻尖了脑袋想往湖东村嫁去了。
  宋玉安这一处接着一处的铺开场子,成天忙得脚不沾地。试验田里的事情主要还是杨教授这边在做,可杨教授总想把他找来两人一起研究,宋玉安给他找个小子跑腿,他又嫌人家什么都不懂。
  最后还是宋玉安提议打电话回首都,叫了两个杨教授的学生过来一起研究。这才解放出来。
  何耀宗揪着玉米地的事情,时不时的就往宋玉安跟前溜达一圈,宋玉安当然知道他的意思。
  酒厂的事情还没兑现呢,既然答应了人,那就不能食言。
  宋玉安把家里和学校的事□□情交给叶卫军和叶保国,养殖场那边呢,叫叶建国和牛兰芝盯着,他自己又去当倒爷去了。
  从宝珠寒假收假以后,他们就没见面了,宋玉安想老婆孩子想得不行,所以这一趟他还是往北边跑。
  市场开放,这南来北往的越发多了,宋玉安走得急,也没买到卧铺票,三天火车坐下来,感觉快要升天了。
  听说两位老爷子现在爆米花生意好得不行,宋玉安也没叫他们来接。
  进了胡同口,在榕树下炸爆米花的两位老爷子就发现了宋玉安,不过因为手上还干着活。只得和后头的人说,
  “炸完你们几个的不炸了,我儿子回来了,今天要早些收工。”又转头和宋玉安说:“快些回去吧,两个孩子都想你了。”
  “爸爸,爸爸!爸爸回来了,爸爸回来了!哇!爸爸,我好想你啊!”
  “爸”
  进了门,两个儿子的反应完全不一样,聪聪呆了几秒以后,整个像个小炮弹一样冲进宋玉安怀里,和当年宝珠往叶维国怀里冲还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处。


第51章 
  灵灵呢放下玩具叫了一声爸就没反应了,不过从他没有继续玩玩具,而是眼睛一直盯着宋玉安,眼里有一闪而过的羡慕加嫌弃可以看出,这孩子还是想爸爸的。
  宋玉安有些愧疚,他陪在孩子身边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
  宝三位老人家代替不了父母,宝珠不仅要忙学业,还要担负起两个孩子的教育工作,真的很辛苦。
  但眼下孩子留在京城才是最好的选择。湖东村学校还没有建出来,农村是没有幼儿园的,都是年纪到了起上学前班,然后就开始一年级。
  所以农村的孩子,在起点上就输给了城市的孩子。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等他的学校建起啦,一定要承办从幼儿园到高中,至少让湖东村的孩子们赶上来。
  再等一等吧,很快他们一家就能团聚了。
  因为陪伴的时间太少,宋玉安总想宠一宠他们。打开背包做掩护,从空间里拿出两辆玩具汽车,这是他给孩子挑选的玩具,华侨商店买的,价格贼贵。
  “哇塞!车!这是车!弟弟你看,”我们有玩具车了。弟弟你要哪一辆?我喜欢红色的!好漂亮!”
  “我要黑色的,谢谢爸爸。”
  “谢谢爸爸,爸爸真好!聪聪最爱爸爸了。”
  “那亲一口爸爸好不好?”宋玉安蹲下身和两个孩子平视,聪聪很大方的一口吧唧到宋玉安脸上。
  灵灵则有些扭捏,不过还是亲了他一口。
  三婶子笑呵呵的说:“我们刚上来那几天,聪聪饭都不好好吃,成天叫着要爸爸,还是宝珠发了次脾气才好了。灵灵也是,别看平时不说,有一天中午睡觉做梦我还听见他喊爸爸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