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Aitxt·莫 穿越随我心-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林武不止经营自己的胶泥场,整个林家的产业,大郎也慢慢开始交到他手上,不得不承认,儿子于生意上,头脑比自己灵活许多,将生意交给儿子,大郎没甚不放心。

    林镇两年前另建了镇衙,林家原先为临时安置灾民,被朝廷征用的旅舍、戏院、各式铺子,随着林镇灾民的安居乐业,已经全部腾出来,如今营业已经步入正轨,林武一大早起来,便带人出外巡视自家产业。

    童氏买的近千亩荒地,除一百亩种粮食外,其他都种了药材,林孟考上武举后从军,林娟林霞已出嫁,让二郎辅助林武还可以,让他全职打理生意,他却是不乐意,二郎喜的还是打铁,自己开了个铁艺铺,李翠红更是只热衷于饭店,而林仲嗣对生意琐事本就不耐烦,童氏开了个医馆,对生意之事能逃懒就逃懒,干脆将药材的营销事宜交给了林武。

    六郎买的地少,只有三百亩,留五十亩种粮食,其他都种了棉花,他有样学样,棉花的营销也交给林武。

    林镇种植药材和棉花的人不少,见林武营销得的银钱比别个多些,很多人愿意将药材和棉花交给林武营销,林武如今是林镇最大的药材和棉花营销商。

    林氏渔场也有扩大,不过如今经营渔场的人多了,林武倒也没在渔场上多费心,养的鱼够自家饭店用就可。林芳的养羊场不但没扩大,反倒是有缩减。现在林氏翠记制三坊(制衣坊、针织坊、羊线衣坊)是本朝最大的供应地,有固定的货源,不用自己费心收集羊绒,便再用不了那么多羊,而且,这几年远近荒地都有了主,荒草越来越少,无论放养还是圈养,羊太多的话,饲料都成了问题。

    这几年林家各人的变化也很大。林文如今是齐彪帐下军师。于年前娶了军中同僚的妹子,妻子面貌一般,性格豪爽。身有武艺,也算是一个女中豪杰。婚后二人只在家中住满婚假,李翠梅不像别家婆婆那样,要媳妇呆在自己身边先立一年规矩,而是让小两口一块回了京城。

    林孟也在齐彪麾下。与林文二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均是齐彪一大助力。

    在盛城读书时,林孟曾与同学一块游历,在江南识得一娇小女子,今年开春。那女子来到林镇,找到林府,说是林孟当年曾答应。考上武举后便会娶她,她在武举名单上看到林孟的名字,却迟迟不见林孟去提亲,如今她已年过二十,家人逼迫。邻里笑话,她实在是等不住了。费了很大周折,才找到林镇来,她寻来问问,林孟当年说的话是否还算数。

    童氏去信问林孟怎回事,林孟承认确有其事,自己心中也一直有那女子,只是私定终身这种事,他不敢跟家人讲,所以一直拖到现在。一个男儿如此没有担当,气得童氏要上京城整治他,还未及她出手,齐彪已着人压着林孟回林镇,连同来回路上的时间,给了二十天婚假,这亲他乐意得成,不乐意也得成,婚后,童氏让孙媳跟着林孟返京。

    那孙家旺讲话算数,水灾发生第二年,天气转暖后,他与爹爹先行到嘉和镇,开荒建宅,等一切料理好后,才将祖父祖母及娘亲接到新宅,算是定居嘉和镇。等林娟年满十八后,孙家来迎娶,如今林娟已有了一对儿女。林娟嫁进孙家,婆婆便将当家权交给她,孙家除了干原来的老本行开药铺外,林娟又开了绣坊,小到荷包,大到屏风,能做的活计她都接。

    林霞嫁得最近,就嫁给林府护卫头领钟树晨,一个大她近十岁的男子,把个疯疯癫癫好似长不大的林霞,当心尖子一样的疼,怎样看,他都不是娶了个媳妇,倒像是收了个女儿。

    这钟树晨就独身一人,在林镇起了个小院,做为林家女婿,成亲后他不再适合做林府护卫,自己开了一个武馆,如今也有三四十个徒弟。林霞成亲后,依然跟着童氏行医,整日价呆在林氏医馆,跟未成亲时没两样。

    说来好笑,自从钟树晨开了武馆,闲极无事的林仲嗣有了去处,武馆就像他的游乐场一样,有事没事就去瞎指挥一气,不过大家也知道他的老小孩性格,也没人跟他认真,倒是从他那里学了不少本事,他便直嚷嚷着要孙女婿给他发薪银。

    大郎的姑姑林淑珍老两口,病好后非要搬出去,说是她二人还能动,还能种地,还能自己养活得了自己,林家人怎样劝,老两口都不听,最后实在拗不过,李翠梅便让人将原来住的院子收拾出来,将老两口搬了进去,并把附近几亩地划给他们,也算是随了老两口的心意。

    其实,林家人各个都明白,老两口虽恨儿子周小锁不争气,心中还是指望着,哪日儿子能够来找他们,一家人也好团聚,安安静静的生活。

    林家旧院在灾民潮来临前,曾是林氏女子学堂,林镇如今发达,林氏学堂选址重建,便把原来的院子腾了出来,一般时闲置着,偶尔旅舍不够住,林家旧院也会临时出租。

    见林淑珍老两口有事可做,袁莉的爹娘便也开始闹腾,袁家本是靠酱菜起家,如今袁家老两口也想干回老本行,开酱菜铺子。人说老小孩老小孩,你越劝他越是来劲,最后实在无奈,六郎夫妇只好随老两口搬出林府,住进镇上一个带有小院的铺面,此也是大郎的产业。

    六郎夫妇当然不会让老两口亲自操劳,买了人按老两口的方法做酱菜,他夫妇二人经营,倒也越做越大,后来形成了规模。六郎自己的家具行也越来越有名气,有时还会有远处的客人订购。不过,每成一笔生意,他都得给自家侄女林芳一份提成,谁让他用了林芳的图纸呢。

    林芳如今的小金库越来越饱满,她主意多,每给家人生意提个建议,她都会笑嘻嘻伸手要提成,包括林武的胶泥场、林氏饭店、林氏翠记三坊、林家戏院、林家旅舍、林氏医馆、二郎的铁艺铺、六郎的家具行,还有其他杂货铺子。几乎林家所有产业,她都没放过,所以除了“小人精”这个称号外。她又多了一个荣誉:小财迷。

    还有,你别看司马茹素是朝廷的种殖官,而木耳种植场受益最大的,反而是林芳。

    齐彪当年向朝廷报请黑木耳种植地时,便说是林家愿将自家隐秘产业贡献给朝廷。朝廷当然不会做出抢夺老百姓产业之事,钦定林镇为朝廷木耳种植地,林家为皇家黑木耳供应商,朝廷提供大量物资,以助林家扩大养殖地,这也就顺便帮大郎解决了安置灾民的问题。

    之所以请封司马茹素为种植官。因齐彪知道,林芳当时已经衰竭,根本没能力管理耳场。耳场主要是司马茹素在管理,请封司马茹素为种植官,一方面可以为林家多一层保障,毕竟司马茹素代表朝廷,别人要想抢夺林家产业。也会有所畏惧。另一方面,也可安司马茹素的心。虽然那时司马茹素还只有十岁,齐彪却未当她是个单纯的小女孩。

    黑木耳人工养殖,当初是林芳自己折腾的,大郎夫妇便将黑木耳所得收益,全部当作林芳的私人产业收入,替她存了起来,就像林武的胶泥场一样,所有收益都归林武个人所有。

    不管林家如何变化,有一点不变,就是全家人很是团结,并未因钱财问题起过争执,反而互相出主意,除了林芳这个小财迷,谁都没想过问对方要分成,家人对于林芳的财迷行径,也只以为她贪玩,并未与她生分,于林芳本身来讲,她也确实是出于好玩。

    林府现在的模式是,名义上林仲嗣为家主,实际上以童氏为主,童氏总管全局,林仲嗣的阅历丰富,二人互为辅助。当家人是林大郎,可他公务繁忙,实际当家的还是李翠梅。

    二郎分管旅舍和戏院,李翠红分管各县镇饭店和粮铺,六郎和袁莉夫妇分管其他杂货铺子,三坊和各县镇成衣行,还是由李翠梅主管,林武总掌运营家中全部生意,家中还有一个狗头军师林芳。

    林武无论多忙,只要未出林镇,都会在家陪爹娘用早饭,然后才出府忙碌,忙起来晚间才会回府,今日倒是回来的早,刚用过午饭,林武兴冲冲跑到彩星院,拿出一颗珠子给林芳看:“妹妹,今日我得了个好东西,你看可是喜欢。”

    “呃?五哥如今有了好东西还会想起妹妹我,不是应该给司马妹妹,讨得她欢心,好早点答应嫁给你么?”边打趣林武,林芳低头观看那珠子。

    成人拇指般大小,浑圆一颗珍珠,莹润黑亮,一看就不是凡品,林芳好奇:“五哥哪里得的此珍珠,如此珍贵之物,应给我未来的五嫂才好。”

    林武原本的好心情,被林芳这一句刺得蔫搭搭的,嘟囔道:“你哪来的五嫂,人家不愿嫁我呢。”

    “哈?”林芳故作惊奇:“五哥还不知道么?娘亲今日已将你与司马妹妹的亲事说定,二祖母也已拿着你二人的生辰上山,去寺内找大师为你二人合八字,选吉日定亲。”

    林武不信:“妹妹莫要哄我,她怎会如此容易改变。”

    “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未哄你,不信,你去问小姑。”不再理会林武,林芳自顾低头欣赏黑珍珠。

    “小姑来了?好,我这便去问,小姑是长辈,不会哄我。”

    话音落,人已不见影,林芳好笑,五哥还真是痴了,小姑未出嫁前,不也是经常戏弄他。

    再低头看,林芳越看越觉着奇怪,怎地这珍珠如此眼熟呢。

 第一六三章 珠现

    林芳想起,她离开良平镇之前,李音薇曾经要送给她一颗珍珠,那模样与她手上这颗珍珠一模一样,以她那敏锐的六识,她几乎可以确定,此珍珠便是彼珍珠。这颗珍珠怎会到了林武手中呢?要是能根据这颗珍珠的来历,顺藤摸瓜,岂不是能找到李音薇?

    越想越觉着此事可行,心中按捺不住急切要向林武问个明白,不过她还是忍住了,得找个机会单独跟林武说明情况,让他暗地里查一查。兹事体大,最好先不要惊动家人,若是有找得到李音薇的可能性,再告知家人,若是希望渺茫,便将此事先按下,否则,只会引得家人伤心,尤其是已上了年纪的外祖父和外祖母。

    李翠兰由京城刚到林镇时讲过,第二年开春天暖和了,李子易会亲自送爹娘来林镇,可大家左等右等,从第二年开春等到立秋,又从立秋等到开春,李翠梅每次去信问二哥何时来,李子易都讲快了,可这快了快了的,直到去年初夏,李子阳才将爹娘送来,而非李子易。

    原来,这几年朝中事多,李子易忙得走不开身,几次已经整装准备送爹娘往林镇,临走临走,又被事情绊住,有一回已经出了京城,竟是硬生生被追了回去。李青云本想着自己老两口还没到老糊涂地步,找到女儿的住处不是难事,可李子易就是不放心,老两口都是已经七十多岁的人了,路上有个闪失怎办。

    李子阳本来想跟爹娘一块来三姐处,大凤却是死活不肯离开京城,她不想再过回农人生活,也绊着李子阳走不开,就这样,一拖再拖。拖到去年春末,还是李青云夫妇发飙,不管不顾骑马就往京城外冲,李子易才不得不妥协,可他还是走不开,只有李子阳来送。

    因为李音薇失踪之事,李子阳跟大凤之间已有了嫌隙,加之大凤自进京后这几年变化之大,竟是到了嫌弃他的爹娘与姐姐土包子的地步,李子阳与大凤已是貌合神离。送爹娘来到三姐处,李子阳赖着不肯回京城,最后还是被潘氏狠心赶了回去。

    不是李青云夫妇不心痛小儿子。可若是由着李子阳的性子,他与大凤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和离。和离后,李子阳做为一个男人还好过些,上有父母。平辈有兄弟姐妹,下还有女儿侄女外甥外甥女,即便将来他生活不能自理,无论哪个亲人都不会对他置之不理,可和离后的大凤待要怎样过。

    当年连下暴雨,大凤娘家人不听劝告。执意守在村里,如今几年都未有联系,是死是活也未可知。若真和离。让她一人在京城中怎样立足,别看她如今似很风光,若没有将军府的名头,她什么都不是,人到中年。就是再嫁,将军府不要的女人。谁又敢娶。

    虽还有两个女儿,可女儿已出嫁,又能指望多少。

    何况,大女儿李音容本就是自私自利的性子,一旦爹娘和离,她必会嫌弃娘亲影响她在婆家的立足。李音华当初被娘亲花言哄去京城,再也没能回到祖父祖母身边,出嫁后生活不如意,心中怨恨娘亲,已是几年未理会过大凤,大凤若真和离,李音华会不会管她还未可知。

    未去京城之前,小儿媳虽也有些嫌贫爱富,可也不坏,只是这几年被富贵迷了眼,李青云老两口想着,大凤经历过挫折以后,必会醒悟,不能就此抛弃了她,所以老两口宁肯儿子受些苦楚,也舍不得置儿媳于不顾。不过,他二人也只能做到此地步,至于李子阳回京城以后会怎样,老两口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李青云夫妇在林府住的时间并不长,来到林镇不久,他们自己买了一座不大不小的院子,收拾好之后便搬进新院子,不过李青云和潘氏不像林淑珍与袁家两对老人,他二人闲着没事,整日里就只想着怎样玩。

    李青云这一生有两大嗜好,一是抽烟,一是下棋,他的棋艺很高,一般人下不过他,能与他下个不相上下的,整个林镇为数不多,其中就有他的两个女婿,大郎跟二郎,可这两个女婿平日里都很忙,潘氏虽也贪玩,还是晓得轻重,嘱咐自家老头子,不要总是去打扰两个女婿,李青云却是忍不住,这才有了前面老两口猫捉老鼠的画面。

    晚间用过饭后,林芳来到林武的院子,又派人唤来谭六,才将她关于珍珠的猜测告知林武。林武向来相信妹妹的判断,便将珍珠的来历说明。

    今日有个来游玩的江南客人,参观胶泥场时,临时起意定制了一批胶泥像,因身边银钱不多,便将他此次游玩途中得的一颗珍珠做为定金,其他货款,等胶泥像全部制好交货后,再行付清。林武见这珍珠着实罕见,想着妹妹肯定喜欢,便拿回了回来。

    林芳问:“五哥,那江南客人是否已离开?”

    林武摇头:“尚无,他讲明日要上山抢烧第一柱香,为老母祈福,之后要在寺内住上几日,听大师讲经。”

    “那便好,待他明日上完香,五哥你去寻他,就讲妹妹我很是喜欢此珍珠,想凑成一对,问他此珍珠哪里得来,你好亲自去寻来。”

    说完,林芳转而又对谭六道:“其余事便拜托谭叔了。”

    “六小姐放心,我自会尽力。”谭六施礼告辞。

    林芳得到珍珠的第二日清早,童氏宣布,按照林家女儿到十八岁才能出嫁的规矩,由于司马茹素年纪还小,尚不满十五岁,她与林武的的定亲礼只能先行小定,明日便行小定礼,待司马茹素满了十六岁,再行大定礼,林武那原本因可娶到司马茹素而喜滋滋的笑脸,立时变成了苦瓜脸,其余人则是各个嬉笑。

    倒不是林武对小定有意见,能娶到司马茹素他已经很是欣喜了,为了自己喜欢的女孩子身体好,等几年再成亲,他还是做得到的,问题是,这多陵县的小定礼实在古怪,莫说是对于天性爱吃甜食的林武,就是再能吃苦的人,都很难忍受。

    本朝定亲有大定与小定之分,大定主要是,男方将彩礼送到女家,女家再将嫁妆单子给男方过目,小定则是男女双方互相只交换信物,先将双方关系确定。多陵县的大定礼与其他地方大同小异,而这小定礼,除了交换信物外,男方还必须喝下未来岳父亲手榨的一小碗苦肉汁,而这苦肉,则得定亲的男孩子亲自去采。

    林芳小的时候,和娘亲还有李音薇一起,去大姨李翠兰家里,路上娘亲和大姨曾教她与李音薇认识过苦肉,形似蒲公英,但叶片比蒲公英肥厚,就如切好的肉片般,娘亲讲,苦肉吃起来虽奇苦无比,却最是清心败火,暑天吃最好,且是解毒良药。

    当时只听娘亲如此讲,林芳和李音薇就觉着舌下泛苦水,林芳问娘亲,红姨做菜时,为去怪味,会将菜稍过滚水,这苦肉可否也如此。结果娘亲回答,也可,过滚水后,可当一般蔬菜吃,无药用价值。李音薇问,过了滚水的苦肉是否还苦,娘亲答,清凉微苦。

    也就是讲,这苦肉无论怎样处理,都是苦,对于林武那无甜食不欢的味觉来讲,喝苦肉汁跟受酷刑没两样,要命的是,苦就苦吧,还得亲自去采来送给对方来虐待自己。

    只看林武此时的苦瓜脸,林芳就可想象得到林武喝苦肉汁时的表情,更觉好笑,可是笑声最后却是变成了一声叹息。当年认识苦肉时,自己五岁,李音薇八岁,如今自己已十五岁,李音薇便已满十八岁,不知如今李音薇长成了什么模样,经历那场灾难后,她又是否还活在世上。

    好容易能够抱得美人归,再苦也得受,明日即是小定礼吉日,林武赶紧行动,上山先完成林芳教给他的任务,问清那江南客人珍珠的线索,然后便去寻苦肉。

    那客人倒也坦率,珍珠是别人抵债给他的,他也不知那人是否还有相同或相似的珍珠,并将抵债人的住址及信息给了林武。接下来的时间,齐管家根据谭六所讲那江南客人提供的线索,调派齐庄人力,开始明查暗访,寻找珍珠的原主人。

    林镇原还是林庄的时候,有大片的荒地,那时野菜到处可见,采苦肉根本不费事,密集处,一刻钟便可采上半篮子,如今即便是犄角旮旯的土地,都被利用,想要在平地采到够榨苦肉汁的量,很是要费上一番功夫。

    应来游玩的客人所提要求,山上这几年做了适当的改造,以适合于游玩,不过大多地方仍旧保持原貌,想要寻到足够的苦肉,比在山下还是容易些,到得太阳落山时,林武已是采得满满一背篓,有苦肉,也有别的野菜,苦肉盖在野菜下面,天热,若是苦肉直接暴晒在太阳下,失去水分,榨起汁液来岂不费劲。

    这林武也是爱司马茹素爱得痴了,生意场上灵活多变的他,此时只想着过了“自讨苦吃”这一关,司马茹素便是自己的未婚妻了,却没想着像别家男孩子那样,使巧办法让那汁液稀些。

 第一六四章 舌哨

    岳父笑得很慈祥,岳父手上托盘上碗里的菜汁很漂亮,浓稠的液体泛着绿个莹莹的光,女婿的心情很惆怅,圆圆的胖脸上,端正的五官硬是挤到了一块。

    双拳反复捏紧松开,深吸气,长呼气,忽然,一双大肉手迅速的端起托盘上的碗,却是很慢的将碗凑到嘴边,再深呼吸,壮士赴死般,仰头,闭眼,张嘴,闭气,如倒水般,很快将碗里的绿色汁液倒进大嘴,喉结迅速上下动着,待碗里的汁液倒完,呼吸稍滞,然后长出气,一口气还未出尽,便双手捂嘴,弯腰做欲呕状,却是生生忍住,身子几乎缩成了一团。

    “好,糖来。”见证人一声呼喝,一只白皙的小手伸到林武面前,摊开的手掌上,几颗糖果静静躺在上面。

    “先苦后甜,遇难呈祥,大吉大利,万事如意,吃糖——。”见证人唱那短短十八个字的时间,林武都觉着时间过得太慢,太煎熬,最后那一个糖字还没落音,司马茹素手里的糖,已经全部进入林武口中,开始大嚼,惹得旁边的人一阵哄笑。

    有人起哄:“哎,这不符合规矩,那糖须细品慢吮,在口中慢慢化掉,这不算,重来。”

    立时有人附和:“正是此理,仪式须重来。”

    听到这话,林武那刚刚舒展开的眉毛,又皱成了疙瘩,可他又不敢反驳,若是未来岳父或未婚妻也是如此想法,他若反驳,岂不是惹得对方不开心,说不定未来岳父一个不高兴,不愿意将女儿嫁给他,那他岂不是更苦?

    “呵呵,傻样儿。”见林武那一副欲哭无泪的表情。原本还有些娇羞的司马茹素,愣是被他逗乐,忍不住娇嗔一句。

    “哈哈哈哈,傻样儿。”旁观之人更是学舌哄笑。

    “嘿嘿嘿嘿,”林武那三寸不烂之舌,此时是一句话都讲不出,除了傻笑,就是满心的甜蜜,就如他嘴里还未咽下的糖一般。

    “礼成——,请各位入席。”

    司马鑫话音一落。观礼的亲朋好友哄堂大笑,有个跟司马鑫差不多年纪的人笑道:“司马老爷,您还真是心疼女婿。咱们这些见证人还未讲话,您就急着宣布礼成,难不成还怕我们欺负您女婿。”

    “哈哈哈哈,还真让你讲对了,一个女婿半个儿。我不心疼,难不成指望你心疼?”

    “哈哈,我倒是想心疼来着,可惜我家一帮光小子,只能干着急呀。”

    小定礼是在女家举行,只未来女婿一人独自前往。喝苦肉汁时需有人见证,至于交换信物,便是私下里的事了。观礼的见证人只管吃好喝好便是。林芳曾问过林武会给司马茹素什么信物,林武只是嘿嘿笑,就是不答,而司马茹素昨日离开后,林芳还未见过她。更是不知她会给自家五哥什么信物。

    以林家跟司马家的关系,林家人不担心司马家会为难林武。哪怕是有旁人故意出难题,以司马茹素那泼辣性子,林武也不会吃亏,一家人该干什还干什么,一点未受影响。明日是郭勉娘的寿辰,李翠梅查看了礼单,确定没甚不妥,又亲自给林芳选了参加寿宴的衣裙,这才准备去忙自己的事

    林芳缠着娘亲:“娘,女儿年纪已不小,您为何一直不肯女儿为您分劳,您看司马妹妹比女儿还要小一岁,在内,家中是她当家,在外,诺大的耳场,是她一手管理,女儿也不笨,替您分担一些家事,应是还能胜任。”

    娘亲也已五十岁,虽然这几年听从二祖母建议,一直做着各种保养,毕竟年纪也越来越大,而自己就像一个米虫一样,白吃饭不干活,家人总不肯自己参与家事,林芳确实想不通。

    拍拍女儿的背,李翠梅哄道:“芳儿莫急,待你身子全好了,娘亲自是会支使你为家中出力,此时却是不行,你若闲极无聊,便去学堂看看,你一个堂堂校长,整日躲在家中,名不符实,似也不好。”

    林芳急道:“娘,您看我整日活蹦乱跳,哪里身子不好了。”

    “芳儿乖,待沈夫子回来,只要他讲你身子已大好,娘亲便会安排你替娘分担。”

    齐彪的毒血以毒攻毒,为林芳解了身上的毒,沈夫子仍是眉头大皱,毒虽解,毕竟身体脏器一度衰竭,想要恢复活力,还须药物长期调理,且最忌操劳,一个不好,便会前功尽弃。此话他并未向林芳讲,怕林芳着急,身子再有反复,只嘱咐林家其他人,莫要让林芳累着。

    想起沈夫子的交代,李翠梅又联想到了林芳的婚事。别家女儿到了十三四岁,已是对自己亲事很上心,林芳却是不一样,已年满十五,上门提亲之人又多不胜数,而女儿对自己的婚姻大事,似乎很不在意,甚至有些躲避,这让李翠梅又喜又忧。

    喜的是,女儿的身子尚未恢复,定亲成亲越晚,女儿需要操劳的越晚,于身子越有利。忧的是,再不急,女儿便成老姑娘了,就像当年的林翠萍一样,花样年华耽误过去,再想要找门好亲事,难上加难。

    其实,林芳是否嫁人,李翠梅跟大郎心中也很矛盾,婆家对女儿好那便好,若是婆家对女儿不好,以女儿的身子状况,怕是受不了折腾,可嫁出去的女就如那泼出去的水,女儿再有不如意,自家人又能护得了多少,那样的话,还不如不嫁。

    经林芳一番话纠缠,李翠梅此时心中已开始犹豫,逼着林芳去参加宴会,是否有不妥,宴会上人多事杂,难免会有些见不得人的磕磕绊绊,若是累及女儿,岂不是得不偿失。

    可是,女儿毕竟是小孩子,既已决定让女儿去,再出尔反尔的话,似乎对女儿的成长也不好,也罢,只要明日多带些人手,并令刘妈及几个丫环一刻不离女儿身边,女儿本就聪慧,自己再多教授她些应酬事宜,应不会有甚大事。想及此,李翠梅不再犹豫,也不急于外出,而是开始细细嘱咐林芳。

    午后,林武从司马家回来,递给林芳一个小巧的东西,问林芳:“妹妹,此是何物,茹素给我时,我曾问过她,她却是不肯答,只讲此乃是她的宝贝,我实是好奇,妹妹整日里与茹素玩耍,你可曾见过此物?”

    拿过林武手中那个只有自己小手指前端指节一半大小的东西,林芳仔细端详,此物似曾相似,却又与自己见过的那物不同,难不成是司马茹素自己制成?她何时变得如此手巧了,自己怎不知。想想也对,司马茹素已搬出去与司马鑫同住,又全力管理耳场,来跟自己玩耍的时间都很少,更别说见她制作手艺活,也许是司马茹素心感孤寂时,制得此物以排遣。

    妹妹翻来覆去的看着手中物件,神情若有所思,应是认得,林武小心问道:“妹妹,难不成此物有何蹊跷?”

    林芳嬉笑:“恭喜五哥,娶得与你一般手巧女子,等往后成了亲,你二人夫唱妇随,互为辅助,嘻嘻,那可真是天造的一双,地设的一对,可不是要羡煞旁人。”

    “嘿嘿,”林武挠头傻笑。

    “哈哈,傻样儿。”自前日知道可以娶得司马茹素后,林武时不时就是露出一副憨笑像,此时更是傻得可爱,实在是令人忍俊不禁。

    十八岁的林武,个子已有一米八,虽然身体圆胖,却是胖的匀称,并不难看,不过相比于司马茹素那小巧纤细的个头,两人还是显得相差太大,林芳用手指在林武那圆鼓鼓的肚子上点着,戏道:“五哥,你该减肥了,若你一直如此,说不准哪天司马妹妹便嫌弃你,不愿嫁你了。”

    大肉手又挠上了后脑勺:“嘿嘿,娘亲和二祖母也讲,若是我不减肥,成亲时茹素会受不了,为了你五嫂,往后我就不吃甜食,等成亲时,要跟二哥那般帅气逼人。”

    “哈哈哈,你不是讲,不吃甜食便会要了你的命么,怎地,为了五嫂,你连命都不要了?”林文本就相貌好看,成亲那天一打扮,几乎在场所有人的眼球都被他吸住,帅气逼人这个词,是林芳在那些人面前炫耀自家二哥时所用,没想到林武此时还记得。

    “嘿嘿,命我当然要,我还要娶你五嫂呢。”

    林芳边逗着林武,手中边把玩着林武给他的东西,看的林武那个心惊呀,从林芳手中抢过司马茹素给他的信物,林武话锋一转:“小人精,别转移话题,你还未答我,此是何物。”

    不再嬉闹,林芳郑重答道:“此物叫做舌哨,是含于口中一种乐器,司马妹妹心中愁苦时,便会吹上几曲,此是她的贴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