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午夜布拉格-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柏林警察局局长说出这句话的时候; 他不自觉地看了一眼刚刚才带着消息来到这里的哈尔德将军,仿佛在说:可是参谋部的总司令也在现在才刚刚带来了希特勒上午就已经抵达了柏林的消息。
身为前参谋部总司令的贝克将军在党卫军拥有一名消息灵通的内线; 这件事听起来似乎应该并没有那么的让人很难去相信。可事实上,只要是对党卫军的发家史,以及四年前的那场血腥清洗稍稍有些了解的人就会知道; 能做到这一点究竟有多么的不容易。
在1934年的夏天,希特勒才上台一年的时候,与希特勒有着深厚情谊的朋友兼冲锋队总参谋长恩斯特·罗姆与希特勒产生了重大分歧。
罗姆掌控着冲锋队,也为希特勒走上帝国元首的道路立下了汗马功劳。知道1934年的春天,他所领导的这个并未与国防军合并的组织已经多达三百万人。
可他却妄图改变希特勒的想法甚至是在内政策略上的决定,而不是遵从这个帝国的元首。按照希特勒在上台前的承诺,罗姆认为他们应当立即就对犹太人,以及他们所认为的,发了国难财的银行家、企业家,甚至只是有钱人以及在社会上占有利益的人都进行任意的掠夺。
毕竟他们可是纳粹党,是“国家民族主义社会工人党”,可他们的领袖却似乎根本不打算这样做,反而与参谋部与陆军越走越近。这激发了罗姆的不满,并不再在他的演说中以“希特勒万岁”作为结尾。渐渐的,希特勒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对于冲锋队的控制。而这支逐渐失控的队伍所引起的国防部的反感则与日俱增。
可希特勒到底与罗姆有着多年的友情,于是他决定最后再做出一次努力。
他与罗姆进行了一场长谈。但两人之间的矛盾与分歧却似乎根本无法调和。就这样,希特勒对罗姆下手了。因为他担心罗姆会“叛变”。
那是一场雷厉风行的行动,那个矮个子的男人只是与自己的宣传部部长戈培尔一起,仅带着十多名私人护卫进到了冲锋队在慕尼黑的褐色大厦,召见了冲锋队的领袖并逮捕了他们。接着,他又只是带着戈培尔和仅仅几名护卫,乘车去往罗姆的养病场所。他在路上看到了乘坐着卡车正打算去罗姆那里开会的冲锋队高级成员,并以属于帝国元首的绝对威严命令这些指挥官带着他们的人返回。他就这样仅仅只是带着几个人生擒了罗姆,大局在此时就已定下。
在慕尼黑与柏林,许许多多被怀疑与此次“叛变”有关的人,以及对于罗姆的忠诚多过于对于希特勒的敬意的人,甚至只是与希特勒有着陈年旧怨的人、对他发出了反对声音的人都悉数被捕。
枪声响了整整一个晚上。
作为希特勒的私人卫队,原本隶属于冲锋队的党卫军充当了此次行动中的刽子手,成为了完全由希特勒直接指挥的,威力最为可怕的杀人武器。
在那一晚,他们一共枪决了约六七千人。
存在于德国国内的反对声音就这样顷刻间戛然而止。
从那天起,这群身着黑色制服的精英们就成为了帝国的新宠,拥有着至高无上的荣誉,而他们对于阿道夫·希特勒的绝对忠诚也从那一天起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想要在党卫军里安插一名属于其它势力的人与收买他们同样难上加难。这群领口有着“ss”标志的人可以说是德意志帝国最难啃下的一块石头了。那就更不用说,能够知道这种级别机密的人必定身居要职。
可是贝克将军却在此时那么那么肯定地告诉他们:“是的,只要希特勒有什么行动,他一定能在第一时间知道。”
但就是在前参谋部总司令贝克将军才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敲门声响了起来,一名他的警卫员在得到允许后走进这间会议室,并凑在他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
听到了那几句话语的贝克将军看起来惊讶极了,并向那名警卫员确认道:“他只是一个人来的吗?没有带其他任何人?”
“是的。”警卫员很肯定地这样说道。
在得到了这样的答案后,贝克将军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做出决定道:“让他进来。同时狙击手准备,也让巡逻兵注意附近情况,一旦发现有任何可疑的人接近,尽力逮捕,如果逮捕不了,就原地击毙。”
一旁的七位将军听到贝克将军所说的话语不禁立刻用惊疑不定的目光看向他。他们看向贝克将军的目光仿佛是在询问他——我们暴。露了吗?
但这样的问题又怎么会是如此简单就能回答的?
于是贝克将军只能在沉吟片刻后说道:“我在党卫军里的那名内线,他现在就在楼下,想要来见我。”
听到这样的消息,七位将军稍稍放下心来一些,第三装甲师的指挥官赫普纳将军则不禁问道:“柏林的情况有变?”
“不。但他不应该知道我们在这里,也不应该知道我们的这次计划。”
当贝克将军说出他的回答时,会议室的门再一次地敲响。而后,那名有着令人一见难忘的俊美面容,以及绿色眼睛的贵族推门进来,并出现在了这八位将军的面前。
“中午好,施蒂普纳格尔将军,托马斯将军,布罗克多尔夫将军,维茨累本将军,赫尔多夫将军,赫普纳将军,哈尔德将军,还有……贝克将军。”
面对这八位比自己年长了许多,并且军衔更是比自己高出了许许多多的,正在谋划一场政变的将军,身着党卫军黑色制服的绿眼睛贵族目光落在了他们的身上,并在辨认出了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份后叫出他们的名字向他们一一问好。
而当他最后将视线落到了自己在参谋部时的最高上司时,他开始说道:“一个小时半前,我给您的夫人打了电话,向她询问您现在大概会在哪儿。她告诉我,贝克将军现在应该正在他退休后最喜欢的公园里。可是您并不在那儿。您也不在柏林城里。我从盖世太保那里得到消息,您今天一早就出城了。然后我就想,您也许在柏林城以南的郊区,因为没有得到正式的调令就把军队开离驻地的第三装甲师现在就在那儿。”
当党卫军上尉艾伯赫特·海因里希·格罗伊茨伯爵说完这句话,在场的八位将军里,除了前参谋部总司令贝克将军和他的继任者哈尔德将军,其他六人均拿出了自己的配枪,并将子弹上膛,而后向那名年轻有为的党卫军军官举起了他们手中的武器。
可这个对于他们这些久经沙场的将军来说简直年轻的过分的党卫军上尉却似乎并不惧怕这些。而是说道:“我只带了一把配枪。”
说着,他就在八位将军的紧张注视下把配枪拿出来并且枪口对着自己,把这把□□放到了会议桌上,并将它滑向坐在桌子的另一头正中央处的贝克将军。
当看到贝克将军稳稳地按住那把□□,艾伯赫特才说道:
“现在,我们能心平气和地谈一谈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 由于并没有赶出足够多的,能够支持隔日更的存稿……
于是接下去我们还是三日更吧……三日更我还是能很稳的!!保证到了时间准时更新!
第151章 chapter 152
【现在; 我们能心平气和地谈一谈了吗?】
在艾伯赫特问出这句话的十几秒钟之后; 在他进入到党卫军之后还曾再见过两次的贝克将军才向他点了点头。而其它的六位向他举枪的将军也堪堪收起了他们的□□。
“一直到明天早上之前,希特勒先生、戈林、戈培尔、希姆莱; 他们都会待在柏林城里。如果在今天晚上把第三装甲师开进柏林城; 并且占领总理府、盖世太保和党卫军的指挥部、还有一切一切的政府重要机构; 并把他们都击毙; 我们的政府就会被颠覆。可是在那之后呢?我能不能有这个荣幸知道在那之后,将军们的打算?”
在几分钟之前,这八位意欲发起一场军事政变,并把装甲坦克开进柏林城的将军还在为不知道他们的帝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是否会在明天早上之前就再一次地离开柏林而烦恼。可这个年轻人,这个居然胆敢单枪匹马地闯入这里的年轻人却是如此肯定地告诉他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此时的绿眼睛贵族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没有了价值; 如果不是因为还不能够确定他是否还有后手,认定这名被自己派往党卫军的内线此时已经叛变的贝克将军或许已经对着他的脑袋开枪了。
但是仍然留有的顾虑却是让贝克将军只是不动声色地问道:“你是在质问我吗,格罗伊茨上尉?”
这句“格罗伊茨”上尉不仅仅是在告诉眼前的年轻人他与这几位将军之间所存在的巨大军衔差距; 更是在提醒他,自己仍是他在参谋部的上司!
可没曾想,绿眼睛的贵族却是在与贝克将军视线相撞后坦诚道:“是的。”
这样的回答太出人意料; 以至于所有人都因为这个年轻人的胆量和魄力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而艾伯赫特就在这样的一个空档开口说道:
“因为我想知道自己豁出性命去效忠的参谋部是不是真的像我猜测的那样愚昧,愚昧到了想要让共和国时期的混乱和软弱再次回到我们的国家。”说着; 艾伯赫特再次看向在座的那八位将军,并说道:“毕竟; 这已经是在座的将军们这次行动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结果了。”
听到艾伯赫特说出这些话语,贝克将军并不恼羞成怒,他反而心下轻松了很多。因为这个年轻人所说出的这番话语就已经证明了他并未有叛变; 并且他依旧还是站在参谋部的这一边的。
于是这位前参谋部总司令对艾伯赫特说话的语气变得温和了许多,就好像是一名长着对自己所偏爱的小辈说话那样。
“情况并不是你所想的那样,艾伯赫特。我们没有想要把他们击毙,而只是想逮捕他们,让这个国家不再失控下去。”
可艾伯赫特却是在听到这句话语后笑了。那仿佛是在笑这些老牌国防军高官们的天真与理想主义。接着,他又看向这几位正在对他释放着无形压力的将军们,并说道:
“很多年以前也有人在慕尼黑这么做过。但他们后来都死了。贝克将军,请恕我直言,如果您只是想要逮捕我们的元首而不是杀了他,那您就不该出手。因为这只会让我们的国家出现又一次大规模的血性清洗。而且这次的被清洗人数一定会在一万以上,甚至更多。它一定会比四年前的那次(注释1)让人感到更难过,因为这次死的一定都是陆军的军官。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我或许比您更有发言权。”
“所以你冒险过来,是想劝我们一定要把希特勒击毙吗,年轻人?”
这一次开口的人是柏林卫戍司令。在面对这个自己在过去还曾见过一面的,一直跟在希特勒和海因里希·希姆莱身边的年轻人,维茨累本将军的态度就称不上有多么的好了。他甚至显得有些咄咄逼人,仿佛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还要在这里和这个将死之人多废话。
可艾伯赫特只是在很快看向他之后回答道:“如果将军们一定要发起这场军事政变,那我的回答是——是的。然后你们就可以像共和国的时候一样,让民众再推举出一个自以为才华横溢想要一展抱负却实际是无能蠢货的家伙来做帝国的总理,或者就像是西班牙的弗朗哥将军(注释2)一样,推选一位你们认为值得信服的将军直接成为国家的最高领袖进行□□。但无论怎么做,德意志帝国都会停止向前,从此一蹶不振!”
“你太无礼了,艾伯赫特!”
贝克将军以最严厉的口吻训斥了曾经一次又一次带给他惊喜的这个年轻人。形势到了此刻似乎已经一触即发。
可是艾伯赫特的眼中却并未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恐惧,而是在沉默片刻后开始说道:“1935年,希特勒先生决定重新征兵。参谋部对他发出了严重警告,认为此举触犯了《凡尔赛条约》中最重要也是最严厉的一条,一定会招来英国和法国的制裁。但他依旧这么做了。可英国和法国非但没有制裁我们,反而还认为被压抑依旧的德国人的确需要重新征兵。同样是1935年,参谋部认为我们的空军建立的速度太过迅猛,这会惊动周边的国家,并且同样也会让我们处于非常危险的情况。但希特勒先生不仅这么做了,还当众宣布我们的空军规模已经超越了英国与法国,结果是我们反而因为制空权上的优势而让英国和法国都不敢轻举妄动。这是我们第一次在战后用自己的实力让他们忌惮我们,而不像以前一样,用民众的凄苦生活来讨要同情!我们重新活成了我们本来的样子!”
在艾伯赫特说出这些话语的时候,在座的那八位将军中似乎有人想要打断他。可他所说出的那些掷地有声的话语却是让这些打着“为了德意志”这个旗号的将军们根本无颜在这种时候打断他。而艾伯赫特的话也没有就此结束。
他继续说道:“1936年,希特勒先生把军队开进了已经被法军占领了17年的莱茵兰。参谋部又对他发出了严重警告,认为英国人和法国人都不可能容忍我们的这项举动,可后来呢?我们根本就没有让战争打响就夺回了那里。软弱的法国人甚至说我们只是拿回了原本就属于我们的东西。于是我们开始在莱茵兰建造齐格菲防线。”
“艾伯赫特……”
当艾伯赫特说出这些参谋部最不愿去回忆的过往时,贝克将军试图让他别再说下去了。可是穿着一身黑色制服单人匹马来到这里,仿佛根本已经无惧生死的艾伯赫特·海因里希·格罗伊茨伯爵却并没有理会他,而是继续说道:
“1938年,也就是今年。我们出兵奥地利,但参谋部依旧反对,甚至向希特勒先生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但奥地利人民欢迎我们,超过99%的奥地利人都欢迎由我们来接管他们的国家,可我们的参谋部却因为担心英国人和法国人会因此出兵攻打我们而反对这次举动。已经四次了,贝克将军。在最重大的问题上,参谋部已经连续判断失误四次了。所以这一次,您依旧坚信您是正确的,而他是错误的吗?”
在最重大的战略问题上,参谋部已经连续判断失误四次了,并且依照这名由参谋部派去党卫军的年轻军官的口吻,他显然认为这还会是参谋部的第五次判断失误。
于是,在场的数位将军中再没有人向他说出咄咄逼人的话语,而是面面相觑地看向彼此。
没错,除了贝克将军与哈尔德将军这两位参谋部的总司令之外,其他的六位将军实际并不是参谋部的人,而只是在德意志被凡尔赛条约约束时期的国防军同僚。
先前,贝克将军与哈尔德将军这两位主谋说服了他们。可现在,这个对于他们这些身居高位的陆军军官而言年轻得就好像还是个孩子的党卫军上尉,他却是让这几位将军们的内心产生了动摇。
可艾伯赫特并没有在这样的时候试图去进一步地争取到那六位将军,而是继续看向贝克将军道:“六年前参谋部把我派往希特勒身边的时候,你们说希望通过我了解到这个人。在你们涉及到希特勒先生的问题时帮助你们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就是我的使命。一直到昨天为止,我都认为我把参谋部交给我的任务完成得不错。但我不想在最后关头失职。”
那是一场无形的对垒。他存在于前参谋部总司令与这名最开始时是一名参谋官的党卫军上尉之间。可年轻的上尉却并未有轻易地就败下阵来。
他毫不认输地注视着不怒自威的德意志帝国一级上将,并说道:
“现在,请您告诉我参谋部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颠覆国家政权,彻底破坏国家的秩序?还是你们只是想阻止一场现在的德意志根本不可能打赢的世界级战争?您得让我知道参谋部要的是什么,然后我才可以完成参谋部交给我的任务。哪怕,是最后一次。”
当艾伯赫特说到这里的时候,整间会议室里的局势和气氛已完全改变。在贝克将军久久未有回答艾伯赫特的这个问题时,他的继任者,从艾伯赫特进来到现在几乎都没有说过话的哈尔德将军终于开口:
“如果我现在告诉你,参谋部想要的是后者,你会怎么做,格罗伊茨上尉?”
对此,艾伯赫特所给出的回答是:“告诉在座的将军们,希特勒先生之所以要在整个欧洲激起这么大矛盾的真正目的。如果只是一个苏台德地区,它还不值得我们冒这么大的风险。”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1:
艾伯赫特说的四年前的那次指的是1934年的“罗姆政变”。可能因为罗姆死得早,所以知道他的人挺少的,而且他也不是很出名。但他的确是希特勒手下的一个非常厉害的能人,而且他不仅可以说是希特勒的手下,更可以说是和希特勒之间有着深厚友谊的兄弟。他是冲锋队的头头,而且很早就已经跟在希特勒身边了,1923年的时候希特勒搞啤酒屋政变失败,罗姆还和他一起坐了牢。魏玛共和国时期,哪家党派都有冲锋队这样的准军事化组织,可就是冲锋队一家独大搞得最红火也最能搞事情。可以说希特勒能够在1933年的时候成功上位,罗姆绝对是有给他立下汗马功劳的。
但是在希特勒上位之后,两人就在该把德意志建立成一个怎样的国家这个重要问题上产生了相当严重大的分歧。罗姆希望希特勒能够兑现承诺,把犹太人的钱全部没收,把那些资本主义的银行家和大富翁的钱全都充国库去。同时罗姆还希望建立起一个人民军队拥有很高地位的无产阶级共和国,看起来他想走的路子应该是和苏联挺像的。毕竟纳粹党的全称是“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但希特勒并不想这么搞,而且和代表了贵族一派力量的国防军走得越来越近。
于是罗姆就和希特勒闹了矛盾,然后可能还因为觉得自己是和希特勒合伙打天下的,地位特殊,和希特勒各种使性子……等于在1934年的时候希特勒实际已经控制不了罗姆的冲锋队了。而这个不受控制的准军事化队伍人数早已突破300万人。又因为冲锋队的编制里人员水平层次不齐,可能平时也会惹麻烦,国防军对他们的意见很大,因为这件事和希特勒提了好几次,让希特勒感到十分头疼又恼火。
在两边的矛盾越闹越大的时候,党卫军的头头海因里希·希姆莱一看情况不对,就立马带着党卫军投靠了希特勒。
然后,就在某一天,宣传部部长戈培尔过来告诉希特勒,罗姆要搞起义,柏林很快就要发生叛乱。得到这个消息后,希特勒很冷静,立马就带着戈培尔还有十几个护卫去到慕尼黑的冲锋队褐色大厦,说要召见冲锋队的所有高层军官,等他们都过来之后就即刻实行了逮捕。
他就这么轻轻松松地抄了罗姆的老巢,然后又带着戈培尔还有几个护卫坐车去罗姆当时在的地方。那时候的罗姆正在乡下养病……其实根本就搞不起叛乱起义也不像是在搞这些的样子。然后希特勒就这么带着几个人,在路上看到了一辆搭载了一些冲锋队的人的卡车,希特勒把他们拦了下来,问他们要去哪儿,人说罗姆老大喊我们去开会啊。然后希特勒和他们说了几句话之后就命令他们回去,于是这群人就真的回去了……
罗姆就这么被抓住了,还被关进了11年前他和希特勒一起被关的那间慕尼黑的监狱。希特勒要求他自尽,然而罗姆表示他没叛变他没错他不自尽!接着……希特勒派来的人就对着罗姆开枪扫射了。
再然后希特勒他一不做二不休,自己带着戈培尔在慕尼黑把这些他认为可能对他不忠诚的冲锋队军官全都枪决了,还让戈林带人在柏林也和他这么干,顺带便还把以前的罪过他的,和他有仇的,有事没事都爱在他背后搞他一下的对手还有成气候的政敌全给突突了。在这次行动中动手的人就是党卫军。24小时内他们一共枪杀了5000~7000人。从此以后,希特勒的政权才算是彻底稳固了。
注释2:
西班牙的弗朗哥将军。如果是对西班牙电影特别热衷的人,那就肯定会知道他。他是西班牙人民心中的一个很难忘记的黑暗印记,是一个血腥□□者。1936年的时候,他联合一些军官发动军事政变,并直接导致西班牙陷入内战。在那场内战中,法国、意大利、德国都作为外援参与了。他们不光想要在这场内战中扶持自己押了宝的一方,而且还在西班牙内战中使用试验了自己的新式武器还有空军战斗机。内战结束后,德国所帮助的弗朗哥将军赢得了内战,并开始了他在西班牙国内长达几十年的□□统治。但是弗朗哥将军却没有因为德国在内战中帮过他而在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选择了做德国的小弟,而是以他自己的方式使西班牙成功躲开了二战。和瑞士宣布绝对中立不同,他看起来好像一直想要帮德国大哥去打英国,只是苦于胃口太大还想和意大利争宠,于是条件一直没谈妥……就这么一直没谈妥没谈妥没谈妥到了二战结束……其实他也是蛮能耐的。
第152章 chapter 153
现在; 有一件事已经是可以肯定的了。
在这名穿着党卫军黑色制服的年轻上尉说完所有的话之前; 这个会议室里的所有人都不会想要他的命了。
从他进入到这里之后,才只是过了几分钟而已。可这几分钟的时间就已经足够会议室内的八位将军对他数次改变态度了。
这可真是一件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并且这些将军们还想不起来上次发生这种情况究竟是在什么时候。
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他们实在是太迫不及待了; 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从这名年轻的军官那里知晓他所知道的一切。
而这一次; 他选择了从两年前开始说起。
“两年前; 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收到了由我们的军方送给他的一封信。信上说我们希望他能够遵从希特勒先生在早些时候对他们说出的建议——‘在将来可能发生的德法战争中选择中立; 而不是和法国一起向我们宣战。’我们重申了这一条建议,并希望他们能够尽快考虑这件事。否则,等到苏联发生重大变故,我们给他们的条件就不会还和当时的一样了。”
“的确是有这件事。”
当艾伯赫特说到这里,并且在场的八位将军中有六位将军都处于一种完全茫然的状态下的时候; 现任参谋部总司令哈尔德将军立刻就对事件的真实性给予了肯定。不仅如此,他还在贝克将军带着些许的不满看向他的时候并不在意地向对方笑了笑,而后对这件事下了一个结论道:
“这真是太愚蠢的一次行动了。”
在说完自己对于此次事件的评价后; 哈尔德将军向艾伯赫特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示意自己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继续说下去。不仅如此,他甚至还在艾伯赫特看向他的时候向这个绿眼睛的年轻人笑了笑。
于是艾伯赫特也对这位长官露出了些许的笑意; 并向对方点头致意。可再次开口时,他却是并没有表明自己十分认同对方的看法; 而只是客观地继续说道:
“这封信并没有让贝奈斯总统做出我们希望的选择,反而让他对于苏联内部的情况产生怀疑; 并开始密切注意苏联驻布拉格大使馆的工作人员的动向。然后他发现这些苏联人已经开始频频和我们德国的政府要员进行通信。这些苏联人并不是斯大林的人,而是苏联内部的亲德派。贝奈斯怀疑这些亲德派想要在我们的帮助下发动政变推翻斯大林。接着,他很快就把他探查到的情况和猜测全都通报给了斯大林。为了彻底清除这部分其实已经很强大了的亲德势力; 斯大林一共枪毙了包括多名陆军上将在内的五千多名军官。
“经过了这件事,想来斯大林的心中应该是对贝奈斯总统充满了感激的。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有难,苏联不可能不出手。但有一个问题是致命的,苏联的国土与捷克斯洛伐克并不接壤。如果他们想要过去,必须得让自己的军队穿过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国土。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拥有一个得到国际联盟支持的大同盟对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做出的保证和承诺。只有这样,这两个国家才能够同意让苏联的军队从他们的国土上经过。而这个大同盟,就是英法同盟。”
当艾伯赫特说到这里的时候,在场的将军们不禁发出了倒抽气的声音。没有人会问他,这又怎么样呢?也没有人会问他,你说的这些和希特勒此举的真正意图又有什么关系呢?
此时此刻,他们似乎已经想到了许多,只是还不能完全明白。
于是他们目光紧盯这个身穿黑色制服的年轻军官,企图从他那里得知全部的真相。
“可是贝奈斯总统与斯大林之间的这层关系,我们的情报部门知道,英国和法国的情报部门却毫不知情。所以,如果在苏联一心想要尽全力帮助捷克斯洛伐克的时候,英国和法国却坐下来,和我们谈妥和平条约呢?如果在苏联提出各种可能,希望以武力行动去做些什么的时候,苏台德地区却被英法做主划给了我们呢?那么苏联这个近年来唯一紧盯我们的军备重整,并且牢牢相逼的大国,他们就会在这次事件后彻底远离欧洲事务。经过这次事件,所有人都会知道,苏联在欧洲什么也不是。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机会真正地完成我们的武装。”
当艾伯赫特终于说完这些,这间会议室里已经安静得能够让他听到这些将军们的心跳声。
可是他还没有彻底地完成他的职责所在。因为在过去,他会需要在每次的报告完成之后再加上一句他自己的建议。于是在考虑片刻后,他终于还是开口道:
“别被对于希特勒先生的仇恨蒙蔽了您的眼睛,贝克将军。这是我在完成这次的任务汇报后所给出的建议。但是请别让我带着疑惑回到指挥部。如果您决定取消这次行动,请您立刻告知我。如果您依旧决心要进行这次行动。那就请您别让我活着走出这里。因为我不能保证在某种情况下我不会泄密。”
这下,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坐在中央位置上的,前参谋部总司令贝克将军的身上。他们在等这位受人尊敬的前参谋部总司令做出决定,又或者说是给那个年轻人和他们一个回答。
现在,坐在这个秘密地点里的这几位不顾身家性命,参与了此次谋划的将军们并未有说出什么,可他们看向贝克先生的眼神却似乎已经说明了他们此时的立场。
——放弃行动。
可坐在会议长桌最中央那个位置的贝克将军却是迟迟未有给出回答。
此时他的内心想必是前所未有的动摇的。两种强烈的感情在的心中激烈的交缠着,让他无法就这样做出决定。
他对阿道夫·希特勒以辞职相要挟却并没有得到对方的垂怜。
他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