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叔-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不想再见何太太,想让丫鬟回了她,只说自己睡下了。
  但转念一想何家同靖宁侯府的关系,还是叫丫鬟请何夫人进来。
  即便崔华兰已经死了,但崔季陵还是手握兵权的大都督,小觑不得。
  丫鬟应了一声是,出去请了何夫人进来。
  何夫人因着丈夫死了的缘故,平日穿的衣裙都是很素净的。
  今儿她穿的就是一件雪青色的褙子,淡蓝色的长裙。想是因着出门拜客的缘故,头上的首饰倒还算华丽。鬓边簪了一支赤金点翠凤首步摇,一只金镶珍珠的华胜,发后压着两朵紫色的绢花。
  看到她进来,姜清婉身为晚辈,自然要起身站起来对她行礼。
  何夫人是个未语就先笑的人。看到姜清婉对她屈膝行礼,早伸手将她扶了起来。又拉着她的手,上下打量了她一番,随后笑道:“前几次我来,你都在宫里给二公主陪读,算来也有数月没看到你了。今儿一见,可是出落的越发的水灵了。”
  姜清婉从宫里回来的次日就传出了崔华兰薨逝的事,官宦人家但凡有诰命的女眷都要每日入朝随班守制,姜老太太和姚氏日日少在府中,何夫人自然没法子再来拜访姜老太太。今儿还是自崔华兰薨逝之后何夫人第一次过来。
  同姜老太太和姚氏行过礼,姜老太太请她坐下,叫丫鬟上茶。
  彼此寒暄几句,何夫人就叫跟来的丫鬟将她带来的几只盒子放到几案上。然后对姜老太太笑道:“前两日听得说老太太身子不大好,可巧我家中有两枝百年老山参,还有一些上好的山东阿胶,宁夏枸杞,就想着拿来给老太太补补身子也是好的。”
  这些可都是很贵重的东西了。姜老太太就推辞着:“我只是天冷,感染了风寒,也不是什么大病,将养两日就好了。如何能收何夫人这样贵重的东西?何太太还是拿回去罢。”
  “哎哟,老太太,您这还跟我客气上了?”何夫人忙笑道,“咱们两家是什么样的交情,一家人一般,分什么彼此?如何这些东西您就不能收了?将来还有更贵重的东西要送您呢。”
  便是姚氏是个不大聪明的,但也听出来何夫人这话里的意思来了。
  更贵重的东西?这分明说的就是聘礼了。
  姜清婉唇角挂着的微笑僵了一瞬。
  虽然说何景明确实很不错,何夫人对她也好,但是嫁给何景明,这样的事她可从来没有想过。
  不过这件事她是不担心的。姜老太太肯定不会答应。
  有卫国公薛明诚在前,姜老太太如何还看得上何景明呢?
  果然,何夫人这番话说完,姜老太太没有接话,只笑着请何夫人喝茶。
  何夫人面上笑容微僵。
  大家都是聪明人。她都已经挑了这个话头出来,若姜家也有这个意思,自然就会接这个话。但是现在看这位姜老太太的意思,分明就是。。。。。。
  何夫人没再说什么,拿起手边的盖完抿了一口茶水之后,又笑着说起了旁的话。
  中间也曾再试探过一两次,但无奈姜老太太总不接话。她便知道,姜家果然没这个意思。
  心里还有些纳闷。分明前几次她过来,露出这个口风的时候,姜老太太的态度还很暧,昧,虽然没有说答应,但也没有拒绝的意思,如何今儿看姜老太太的这意思,分明就是拒绝了?
  想不通这其中的缘故。面上却还是笑容满面的跟姜老太太,还有姚氏说话。时不时的还会问一些姜清婉在宫中陪读时的所见所闻。
  何夫人确实是个很会说话,也很会调动气氛的人。看得出来姜老太太还是很喜欢同她一起说话的。
  最后等何夫人起身告辞的时候,姜老太太甚至还笑着跟她说道:“跟你一起说会话我就觉得心里舒畅很多,笑的也较往日多了。往后何夫人若有空闲了,可要常来跟我这个老婆子说会话。”
  何夫人自然是笑着应下了。还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我也盼着和老太太您多亲近亲近呢。您说,若往后咱们两家成了一家人,两家可不是常来常往的?那可叫好呢。”
  姜老太太还是笑着没有接话。只吩咐姚氏好生的送何夫人出门。
  姚氏现如今是永昌伯府的当家主母,让她亲自送何夫人出门,这也算是对何夫人很看重了。
  何夫人见姜老太太油盐不进,也没有法子了,只得作辞,转身出门。
  一路坐马车到了家,何景明刚从翰林院散值回来,身上青色绣鹭鸶的官服还没有换下来。
  二十岁的青年,身形颀长,相貌清俊,如何看都是个很出众的人。
  何夫人看着他,鼻子微酸。
  若他父亲当年不是因着那场病走了,以他身为宁王身边第一谋士的地位,进京后论功行赏,就算不能封个爵位,那在朝中肯定也是独当一面的重臣。何景明也是重臣之子,如何现在心仪上一位姑娘,想要求娶都这般的千难万难。
  何景明这时已经在丫鬟的伺候下脱了官服,换上了一身淡青色的直裰。回过头一看何夫人正站在门边,就叫道:“母亲。”
  何夫人敛下眼中的哀伤,面上浮上几分笑,走过来,抬手给他抚平了衣襟上的一丝褶皱。
  何景明昨儿晚上就知道何夫人今儿要去永昌伯府的事。也知道她今儿过去就是想将亲事明确下来,所以这会儿一件何夫人,他一方面耳尖通红,面上也有一层薄红,但另外一方面,还是有些着急的问道:“母亲,您今儿去永昌伯府,他,他们怎么说呢?”
  听得出来他话里的期待。且因着紧张的缘故,身子都有些发颤。
  何夫人见了,只觉得自己的鼻头越发的酸了起来。
  她这个儿子从来都很乖巧,没有让她操心过。也从来没有开口跟她要求过一件事。独有这次在这件亲事上。。。。。。
  “明儿,”何夫人忍了心酸,面上竭力的泛出一丝笑容来,轻声的说道,“咱们不求娶这位姜姑娘了,好不好?母亲给你找个比姜姑娘更好的姑娘,你看如何?”
  何景明一怔。好一会儿才低了头,轻声的问道:“姜,姜姑娘她不同意这门亲事?”
  面上看着就很失魂落魄,沮丧的样子。
  何夫人见了,心中不忍。忙安慰他:“姜姑娘并没有说这样的话。母亲看得出来,姜姑娘对你是很好的。只是,明儿,你要知道,这婚姻大事,乃是父母之命,姜姑娘的祖母,仿似并不同意这门亲事。”
  何景明不解。明明前几次母亲去永昌伯府回来,还说姜老太太并没有反对这门亲事的意思,如何今儿却一反常态的不同意了?
  不过也没有细问这件事,满心只有何夫人说的那句,姜姑娘对你是很好的。
  其实他自己也能感觉得出来,那次在靖宁侯府见到,姜清婉对他的态度还是很温和的,并没有一些儿疏离他的意思。甚至还会对他微笑。。。。。。
  想到姜清婉清丽的笑容,他便觉得,他是肯定要娶到她的。
  猛然间想到一件事,信心大增。抬头来看何夫人,双眼如有星辰坠入一般的发亮。
  “母亲,我可以去求义父。若义父能出面去跟永昌伯府提这门亲事,我想他们肯定会答应的。”
  崔季陵毕竟是大都督,还是靖宁侯,由他出面来保这个媒,想必这满京城的达官贵人,没有哪一家敢不答应。
  何夫人原本还不想就这件事麻烦崔季陵。但现在见何景明坚持要娶姜清婉,想着这孩子难得有这般心仪一位姑娘的时候,她这个做母亲的,如何能不随了他的心呢?
  就说道:“我上次听得说,你义父现在长住在城外的云林寺中。若你要去求他这件事,就要去那里了。”
  “明日正好休沐。那明日一早我就出发去云林寺中见义父。”
  何景明说着,心中渐渐的自信起来。
  他一定会求义父出面去永昌伯府提亲的。等到他和姜清婉的亲事定了下来,他们两个成了亲,到时他肯定会重重的答谢义父。

  ☆、第112章 亲自迎接

  次日早起,姜清婉用心装扮一番,然后带着绿罗和红药去松鹤堂给姜老太太请安。
  姜老太太已经起来了,正坐在镜台前的绣墩上让桃枝给她篦发。
  看到姜清婉进来,就回过头看她。
  前儿刚过了立冬的节气,昨儿晚上又下了一晚上的雨,今早起来就觉得湿冷入骨。姜清婉怕冷的人,所以穿了一件粉色缕金撒花缎面的夹褙子。不过还是能看得出来身形婀娜,纤腰娉婷。
  姜老太太见她左鬓簪了一支赤金点翠的三尾偏凤步摇,右鬓戴了两朵粉色绢花和一支花卉形金饰,打扮的既端雅大气,又不失她这个年纪该有的娇俏,心里就很满意。
  待姚氏带着姜长宁和姜清云过来请安,说了几句话,就叫丫鬟放桌子摆饭。
  等用过早膳,姜老太太又仔细的叮嘱了姜清婉几句,眼见时候也不早了,正要打发她出门坐马车去卫国公府,忽然就见桃枝笑吟吟的掀帘子走进来。
  她先是面带笑意的看了姜清婉一眼,随后才对姜老太太笑道:“老太太,刚刚看门的小厮来传话,说是薛国公遣了车马和侍卫过来接咱们三姑娘过去呢。现在国公府的车马和侍卫都在大门外面侯着,伯爷叫奴婢进来说一声,让三姑娘快些收拾了过去,莫让薛国公在家中久等了。”
  “薛国公竟然遣了车马和侍卫过来接婉姐儿?”
  姜老太太先是一惊,过后就高兴起来。
  昨儿先是诚意十足的下帖子,今儿竟然遣了国公府的车马和侍卫来接,足可见这位国公爷心里对姜清婉是如何的看重了。
  且这下子旁人肯定都会知道这件事的。往后对他们永昌伯府还不得高看一眼?
  就喜气洋洋的催促姜清婉快些出发。
  姜清婉心中也是震惊的。不明白薛明诚为何忽然就对她这般起来?明明先时在宫里,薛明诚同她也没有见过几次,话也没有说过多少。
  但面对着姜老太太的催促,也只得无奈起身,带着绿罗和红药往外走。
  大门外果然停了一辆马车。便是那日她在宫门外看到的,薛明诚平日坐的马车。今儿竟然打发来接她来了。
  马车后面也跟了六名侍卫,看到她都对她躬身行礼,态度极恭敬。
  这阵仗实在是有些大了,连路过的人都停下脚来观望。
  姜清婉只得加快脚步,由绿罗扶着坐上马车。
  马车里面很宽敞。中间放了一张四四方方的花梨木小几。上面还放了一套精致的梅子青色茶具和一只黑漆描金葵花形攒盒。
  红药坐下来后,忍不住心中好奇,就伸手拎了拎茶壶,发现里面竟然装满了茶水。揭开攒盒的盒盖一瞧,就见里面的九个小格子里放了各样糕点和蜜饯。
  那些糕点皆是花样奇巧精致的,蜜饯也都是珍品,一看就知道准备这些的人是如何的用心。
  “姑娘。”红药忍不住的笑着说道,“这些茶水,糕点和蜜饯,肯定是薛国公特地为您准备的。您要不要喝茶?奴婢给您倒一杯?”
  姜清婉不想喝,只叫红药:“你放着罢。”
  说完,她就阖上双目。
  对薛明诚忽然这般的主动行为,她心里颇有些烦躁。但偏偏有姜老太太等人在,她拒绝不了。
  而且现在薛明诚这般的大张旗鼓,永昌伯府上下是肯定都以为他是要娶她的。即便她想了法子让薛明诚知难而退,往后她在永昌伯府里还如何待下去?姜老太太和姜天佑会如何待她?
  且只怕今儿薛明诚做的做一出,明儿京城里的很多人都知道了。。。。。。
  想到这里,姜清婉只想叹气。
  她现在很有一种骑虎难下的感觉。
  马车里面的凳子上都垫了很软和的锦绣坐垫,车把式赶车也很平稳,所以一路上姜清婉都没有感觉到一丝颠簸。
  等马车停了下来,就听到有侍卫在外面隔着车帘子说道:“姜姑娘,国公府到了。请您下车。”
  照例是绿罗和红药先下马车,稍后再掀帘子扶她下马车。
  不过等两个人下了马车,好一会儿都没有看到她们两个人过来掀帘子。
  姜清婉正要开口叫她们,忽然就见有只手搭在了蓝色的杭绸帘子上。
  那是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手指修长匀称,指端莹润白净。
  虽然这只手生的很秀气,但一望就知是男人的手,绝非是绿罗或者红药的。
  姜清婉心中微凛。迟疑了一下,这才抬头望过去。
  彼时车帘子正好被掀开,外面淡金色的日光流水一样的斜了进来。
  姜清婉的目光就这样触不及防的撞进了一双含笑的眼里。
  外面金色的日光如同悉数落在他眼中身上一般,让此刻的薛明诚看起来温雅如玉,风姿无双。
  “姜姑娘,”薛明诚唇角含笑,对她微微点头,声音清澈通透,“请下车。”
  说着,就对她伸出了右手。
  竟是要她握着他的手下车的意思。
  姜清婉刚刚确实有一瞬间的恍神,不过很快的就清醒过来。
  “国公爷。”她对薛明诚点了点头,端坐未动。然后客套疏离的说道,“不敢有劳国公爷。请您叫我的丫鬟过来。”
  薛明诚见她坚持,也没有强求她。而是笑了一笑,转身让绿罗和红药近前。
  她心中对他到底还是疏远的。不过没有关系,他相信在他的主动和努力下,他们两个人肯定会越走越近的。

  ☆、第113章 忐忑相处

  姜清婉扶着绿罗的手下了马车,便见旁侧卫国公府的两扇大门和旁边的角门都开了。
  需知一般情况下,家人进出都走的是两侧的角门,如现在这般大门和角门齐开,那肯定是有贵宾来才会如此。
  而且很显然,刚刚薛明诚一直在大门外等候着。不然不可能她坐的马车才到,薛明诚就能过来掀开马车帘子。
  想通这一层,姜清婉就越发的沉默了。
  想不明白薛明诚为何忽然就这样的看重她。明明她先前对他的态度一直都是客套疏离的。
  薛明诚负手站在马车旁等她。见她走下马车,这才伸手,面带微笑的对她做了个请的手势。
  姜清婉不敢走在他前面,就垂头敛眉,恭声的说道:“国公爷请先行。”
  薛明诚垂眼看着她耳垂上戴的水滴形碧玉耳坠,唇角笑意柔和。
  在他面前还是这般喜欢低头。
  不过也没有再说什么,而是抬脚往前走。
  姜清婉见他走了,这才举步跟上。
  不过慢慢的,她就察觉到薛明诚的步伐越来越慢。于是两个人就渐渐的从一开始的相隔五六步远至两三步远,再终止于并排而行。
  姜清婉:。。。。。。
  她攥紧了手里拿着的锦帕。
  薛明诚担心她会紧张,所以一路上行来,不时的就会指着某株花树或是某处亭榭给她看,再引经据典的告诉她一些典故。
  他的声音如玉石相击一般的清雅,还带着淡淡笑意。这般不急不缓的娓娓道来,确实会让人渐渐的放松下来。
  且昨日薛明诚遣人送过去的那册书姜清婉昨晚已经粗略的翻看过一遍,所以她现在听得出来,薛明诚说的好些有关花木的典故都是那册书上的。
  想必那册书在送给她之前他自己已经通读过了,为的就是能在花木之事上和她说得上话。
  这般说来,他对她确实是。。。。。。
  姜清婉在心中暗暗的叹了一口气。
  薛明诚并没有将姜清婉引到他平时见客时用的花厅或是外书房,而是直接引到了他在花园里的内书房。
  独独的一所小院落,花竹掩映。正面是一明两暗三间屋子,院子里还有一口小池子,里面放养了几尾锦鲤。
  屋门也开着,薛明诚先进去,然后才回过身来等姜清婉。
  知道若叫她先进去,她定然是会推辞的。
  姜清婉只得走进去,在明间椅中落座。
  立刻就有丫鬟过来奉茶。还拿了攒盒过来放在几案上。
  姜清婉目光悄悄打量,就见屋内家具简洁古朴。柜上有书,墙上有琴。东次间书案旁边有一只白底青花瓷阔口大缸,里面插了许多卷起来的字画。想必都是名人古迹。
  那盆春兰就放在东次间墙角的一张花几上,看着枝叶青翠碧绿,好的很,哪里有一丝发枯的迹象了?
  薛明诚见她目光盯着那盆春兰看,不由的就有点心虚。
  连着两次邀她过府一聚,用的都是这盆春兰做借口。一来当初这盆春兰确实是她挑选出来给他的,知道她是个爱花之人,二则,他也确实想不到其他的借口,只好用了这件事来堵旁人的嘴。
  便是再聪明的人,在面对自己心悦之人,而且也明知道对方极可能对自己无意的时候,总归不会像平常一般的伶俐。
  薛明诚就有些心虚的抬手摸了摸鼻子,然后清咳了一声,温声开口:“姜姑娘,这是江南来的衣梅,用杨梅所制,加了薄荷,甚是甘甜清爽。你要不要尝一尝?”
  姜清婉侧头看了一眼这九格攒盒的其中一格。
  她知道那团拿橘叶包着的,一颗颗莲子大小的东西就是衣梅。
  以前父亲开的绸缎铺子每隔一两个月就会遣管事去江南进货,管事的人就会买了江南的各种特产带回来孝敬父亲和家里的人。无锡的太阿福,常州的梳篦,杭州的龙井,还有这衣梅,她都是有的。且吃的次数不少,她也很喜欢吃。
  后来她嫁给崔季陵,自然比不得以前。不过有一次,崔季陵拿着抄好的佛经去给寺庙里,方丈见他一笔字写的好,很高兴,给了他应得的银钱不说,还另外给了他两颗衣梅。
  是这位方丈在给一位富贵人家的老太太讲解佛法的时候,老太太听老方丈的声音有些沙哑,便送了一罐子衣梅给他润喉。
  当时崔季陵得了那两颗衣梅,却是一颗都舍不得吃,用油纸包着,握在手中带了回来。到家后就拉她入房,小心翼翼的将这两颗衣梅都捧到了她面前来。
  她还记得当时崔季陵面上歉疚的神情和歉疚的话语:“我知道你很喜欢吃这个,以前也经常吃。嫁了我,让你受苦了。”
  不过随后他又一脸坚定的望着她说道:“但我往后肯定会发奋读书,让你什么时候想要吃这个都能吃到。”
  姜清婉失笑,伸手抱了他腰,然后在他怀中抬头望他,面上笑意盈盈。
  “好。我等着。”
  崔季陵便畅快的笑了起来。又眉眼温柔的催促她快吃。
  当时她拿了一颗衣梅含入口中,酸酸甜甜的,还带了薄荷的清凉。
  不过也只这般的含在唇齿之间,随后就被她揽着崔季陵的脖颈,踮起脚,渡到了他的口中去。
  崔季陵先是一愣,不过随后就立刻抬手按住了她的后脑,加深了这个亲吻。
  后来等到他放开她的时候,垂眼来看她,彼此都是相视一笑。笑容中都是甜蜜。
  但现在想来,却唯觉心中酸涩。
  姜清婉便没有吃薛明诚所说的这衣梅。不过为免薛明诚尴尬,她就捡了一块攒盒里放着的栗子糕吃。
  心里藏了心事,这块栗子糕就吃的很慢。还是垂了眉眼吃的。所以就没看到薛明诚目光一直在望着她。
  虽然她在人前看着一直都很端雅平和,面上也常带着浅淡的微笑,但是薛明诚总觉得她好像很不快乐。
  便如现在,她虽然什么话都没有说,面上也没有什么哀伤的神色,仿似只是在专心的吃她手里拿着的栗子糕,但薛明诚还是能感觉得她刚刚好像想到了什么伤心的事。
  极有可能还是跟这衣梅有关的事。
  这若是其他的人,薛明诚肯定不会去深究。
  他这个人,虽然面上常带着两分笑意,但到底也是如同深秋的月光一样,看着虽温润,但内里其实还是冷清的。
  不过这个人是姜清婉,是他二十四年第一次心仪的人。
  就想知道她所有的喜怒哀乐。更不想她心里有哀伤的事。
  于是待姜清婉吃完手里拿着的栗子糕,他就轻声的开口询问:“你心里有什么不高兴的事?不妨对我说一说。你放心,但凡你说出来,便是再难的事,我都能给你解决。”
  姜清婉原本还在垂眼看自己衣襟上的缕金花卉纹样发怔,忽然听到薛明诚这句话,不由的就惊讶的抬头望过去。
  她原就生的一张清丽之极的相貌,这般目带惊讶的望着他时,又带了她这个年纪该有的娇憨之气。
  薛明诚被她这般一望,只觉心尖上最柔软的地方被猫爪子给轻轻的挠了一下,松松软软的。
  一时竟然恨不能将这世间万物都捧到她面前来,任她挑选。只要她永远如这般,眼中只有他一人。
  瞬间就明白了以往书中所记载的烽火戏诸侯,千里飞骑送荔枝,只为博佳人一笑的那些君王心情。
  但以往在他看来,这些人都是昏君,祸国殃民的。不过轮到他自己有心仪的人了,便觉这是极好理解的事。
  但凡只要她高兴,仿似真的什么事都可以去做。
  姜清婉不过惊讶一瞬,随后就敛眉低目的说道:“多谢国公爷关心。但小女并没有什么不高兴的事,不敢劳烦国公爷。”
  很客套疏离。是将他当成了一个陌生人。
  薛明诚听了,心里无端的就觉得有点烦躁起来。
  虽然理智上他也知道,于姜清婉而言,他只是个见了几次面的外人,甚至都称不上很熟悉,她如现在这般客套疏离的对他是她该有的大家闺秀教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从情感上而言,他很想姜清婉现在就如同他对她一般。
  看着她微垂的头,一时心中就很有冲动,想要伸手托起她尖尖的下颌,让她如同刚刚那般望着他。且他清澈如秋水的眼中始终只能有他一个人。
  不过他到底还是压下了心里的这股子冲动,只说道:“你抬起头来,看着我。”
  但因着焦躁和急切,声音再不复平日的温雅,反倒有些发沉。
  姜清婉很不喜有人这样跟自己说话,一双纤细的眉就有些不悦的蹙了起来。
  不过她也知道眼前的这个人可是卫国公,身份相差悬殊,惹恼了他总归不是好玩的。所以也只得不情不愿的抬起头来,不过目光也没有看着薛明诚的脸,而是往下落在他的衣襟上。
  薛明诚今儿穿的是一件银白色竹叶暗纹的簇新圆领袍子,腰间系了玉带,上面挂了碧玉坠儿和香囊。
  看得出来他是特意装扮过的,远不如平日他穿戴上的随意。
  “请问国公爷有什么吩咐?”
  说话的语气到底还是客套疏离的。听在薛明诚的耳中,只觉心里越发的焦躁起来。
  他原是想要循序渐进,等她心中慢慢的接受了他,再同她说他心仪她的事。总是担心会吓到她。但是现在,他却发现自己已经有些等不及了。
  等不及就想让她立刻明白他的心意。
  就没有说话,而是起身从椅中站了起来。
  姜清婉吓了一跳,以为他要做什么,有些慌乱的抬头望他。
  却见他转身走进了旁侧的东次间里面,从书案上拿了一幅卷轴过来。
  姜清婉原本还以为这是一幅名人字画,薛明诚这是邀她共赏字画的意思,但哪知,待他缓缓将这幅卷轴打开给她看时那画上所画的那名盈盈浅笑的少女分明就是她。
  藕荷色绣芙蓉花的褙子,鬓边簪了一支点翠凤首步摇,珍珠流苏底下的水滴形坠珠是粉色的。在日光下闪着晶莹剔透的光泽。
  分明就是那日和薛明诚在薛太后宫中相遇时她身上的穿戴。

  ☆、第114章 唐突佳人

  姜清婉看清画中少女正是自己之后,心中一惊,手指猛的捏紧了自己的衣袖。
  她没有抬头。
  如果说先前是礼数所致才没有抬头,那这会儿却是因着害怕的缘故了。
  薛明诚竟然会画了她的一张画像。而且现在还这样郑重的拿出来给她看。他想做什么?
  还是,接下来他想跟自己说什么?
  很不想听他接下来可能会说到的话。于是她就起身从椅中站起来,语气匆匆的跟薛明诚作辞:“国公爷,既然那盆春兰好好的,小女也不用再逗留在这里了。家祖母身子不自在,小女要赶着回去照顾她。”
  转过身就要走。但胳膊忽然就被人握住了。
  姜清婉待要挣脱,但是薛明诚虽然看着清瘦,手劲好是很大的。牢牢的握着她的胳膊,她压根就挣脱不开。
  姜清婉气恼上来,一张俏脸微红。回过头望着薛明诚,神色不悦的问道:“国公爷这是要做什么?难不成不知男女授受不亲这句话?”
  若是在平时,她是绝对不会这般跟薛明诚说话的。这会儿也实在是气的狠了,非但双颊晕红,一双纤细的眉也有些扬了起来。看着薛明诚的目光也很锐利。
  薛明诚看着她这个样子,不过为何,心中却觉得渐渐的舒展开来。
  他还是喜欢看她这般鲜活的模样。强如在他面前一直客套疏离的样子。
  “我拉着你不让你走,自然是有话想要跟你说。”
  他话这句话的时候,语气清浅柔和,眉眼间还带了笑意。看得出来他心情很愉悦。
  但姜清婉现在心情一点儿都不愉悦。
  她原也是个娇蛮活泼的性子,只是因着上辈子经过了那些事,性子才慢慢的沉稳宁静下来。但真到了气恼时,多少还是会流露出上辈子的一些真性情来。
  就一点也不客气的回道:“我不想听你说的话。你松开手。”
  被她这样直接拒绝,但薛明诚却发现自己一点儿都不着恼,眉眼间的笑意反倒较刚刚越发的深了起来。
  就好比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猫咪,原本只是安安静静的团在一起想自己的心事,忽然被他撩拨了几下,终于不高兴了,亮出了它的爪子。
  但那爪子也是小小的,毛茸茸的,肉呼呼的,感觉被它挠多少下都没有关系。非但不会生气,反倒还会觉得它这是在撒娇。
  于是薛明诚就好脾气的笑道:“我就说一句话,成不成?你若答应了,我立刻就松开手。”
  姜清婉觉得自己约莫能猜得出来他要说的话是什么了。如何还敢听?便不答他这话。只一张脸撂了下来,语气也沉了下去:“国公爷,您请自重。”
  但薛明诚觉得,若他这会儿只顾着自重了,这小娇妻肯定就要跑掉了。所以如何还能自重?
  就目光望着她,唇角噙着笑意的说道:“这句话我肯定是要说的,只怕你不想听也是不行的。”
  说着,不待姜清婉再说出什么话来,已经缓缓的开口说着:“姜姑娘,我心悦你。想要求娶你。”
  他这话虽然说的很慢,但语气却是低沉的。全不似他平日里的清雅,反倒如同凿子镌刻石面一般,势必要一凿子下去就镌刻出一条粗重的线来。
  最好能在姜清婉的心中镌刻出一条又粗又重的线来,让她终其一生都抹不掉。
  姜清婉也没想到他会这样一点征兆都没有就将这句话说出来。当下她怔了一会儿,随后就别过头去,双唇轻抿。
  纵然明知道姜老太太和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