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叔-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不晓得是行了多少路,猛然的就听到一声长长的响声。跟着一阵马蹄声,地动山摇般,路面都在震动。
姜清婉惊醒过来,一眼就看到姚氏面如土色,整个人都在发抖。望着她就颤声的说道:“不好了!我们遇到强盗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谁会来英雄救美呢?这好像是个送分题。
☆、第4章 遇到故人
一共四辆大马车,看着也算华丽,难怪会被强盗盯上。只不过后面跟着十来个劲装打扮的侍卫,他们走的还是官道,那些强盗竟然不怕?确实够胆大包天的。
姜清婉以前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心里也害怕。但见姚氏都已经吓的面无人色了,还是想要强装镇定的安慰她。
不过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就被姚氏拉扯到了她身后去。力道很大,姜清婉的手腕都有些发痛。
就见姚氏虽然一脸惊恐,但还是坚定的对她说道:“待会儿你就一直躲在我身后不要出来。放心,母亲会一直护着你,不会让那些人伤你一下的。”
竟是要用自己的身子来保护她。
姜清婉心中感动,手腕上的痛都感觉不到了。轻声的说道:“母亲放心,咱们有侍卫的。那些强盗都是半路出家的野路子,哪里敌得过咱们家的侍卫呢。”
听到她这样安慰的话,姚氏心中略定。就伸手将旁边的车窗帘子掀开一条缝往外面看。姜清婉也看了一眼。
就见那十几个侍卫腰间的朴刀都已经出鞘了,映着日光,刀刃雪亮。他们团团的围成一圈,将四辆马车护在中间。每一个人的脸上看着都很严肃,目光望着前面从山林里奔出来的强盗。
黑压压的,也不晓得到底有多少人。
约莫是侍卫长的那个人这时候站了出来,大声的对前方的强盗喊道:“这是京城永昌伯府的马车,前方的魑魅魍魉休要放肆,快快退下。若不然,叫你们有来无去。”
一听是京城永昌伯府的马车,好些强盗都怕了,站在原地没有继续往前走。
不过有个形容粗犷,将手里的大刀扛在肩背上的人闻言笑道:“京城永昌伯?京城离着咱们这里十万八千里远,就是老子抢了他家的马车,有本事叫他带人过来打老子啊。”
说着,手里的大刀一挥,就叫众人:“放心大胆的过去抢!杀一个人老子赏他十两银子。”
银子当前,这些人就跟吃了熊心豹子胆一样,大喊着就继续往前面冲。
姚氏看的心惊胆战的,捏着马车帘子的手都在发抖。转过头哭丧着一张脸跟姜清婉说话:“这,这么多的强盗?”
这下子肯定是躲不过去了。
姜清婉一颗心也沉了下去。不过她没有说话,依然看着外面的战况。
好不容易死而复生一回,她不想立刻又死了。
伯府里的侍卫虽然勇猛,但强盗毕竟太多,且个个都是亡命之徒,有好几个侍卫已经受伤倒了下去。那些强盗步步紧逼,眼看就要冲过来。
姚氏忍不住,终于害怕的失声哭了起来。姜清婉来不及安慰她,看到她头上戴着一支银簪子,就抬手拔了下来紧紧的握在手掌心里面。
若待会儿外面的那些侍卫真的抵挡不住,由着那些强盗过来掳走她们,到时能痛痛快快的死都是一件奢侈的事。
也不晓得这一次她若死了,老天爷会不会再让她活一次?
只怕是不会的了。
姜清婉有些自嘲的笑了笑,目光依旧望着车窗外面。
又有几个侍卫倒了下去。那些强盗越发的猖狂了。已经有几个人冲到第三辆马车跟前去掀开车帘子,然后回过头兴奋的对强盗头子喊道:“老大,有女人。”
他们的老大一面挥舞着手里的大刀跟侍卫长对阵,一面喊道:“去看看其他的几辆马车里面有什么。”
手下应了一声,望着第二辆马车就跑了过来。
眼看他的手就要摸到马车帘子了,姚氏只吓的尖叫了起来。姜清婉也面色发白,将手里握着的银簪子抬高起来对着自己的脖颈。
这时候就听到尖锐的破空之声。也不晓得是哪里来的一枝羽箭,一下子就贯穿了这个人的头。
从左边的太阳穴进,右边太阳穴能看到突出来的三棱状箭头。上面沾染了好些红白之物。
姚氏双眼一翻就晕了过去。姜清婉也吓的不轻,胸前里的一颗心都仿似不会跳动了一般,怔怔的看着那个人双目大睁着,直挺挺的往旁边倒了下去。
随后破空之声不断,不停的有盗贼倒了下去。还有几个人策马奔来,翻身下马加入战局。一看就知道他们武艺很高强,个个都能以一当十。
战况立时扭转。
侍卫长精神一震,忙招呼自己的兄弟继续杀强盗。那些强盗见势不妙,唿哨一声,且战且退,呈鸟散装,很快的就躲到了重重的山林里面去。
侍卫长也没有要趁胜追击的意思,而是见好就收,叫其他的侍卫都回来。
然后他一面遣人过去跟姜老太太她们保平安,一面抱手对着那几个人真诚行礼:“多谢几位搭救。请问几位高姓大名?我回去一定告诉我们伯爷。伯爷一定会对几位心存感激的。”
又说了马车里面坐的是京城永昌伯的家人。
就见有个穿着青绢箭衣,右脸颊上有一道疤的人似笑非笑的看着他说道:“知道你们是永昌伯府的人。若你们不是永昌伯府的人,我家侯爷也不会让我们出手相助。”
姜老太太这时正被桃叶扶着下马车,听这个人说一口流利的官话,还带着京城口音,就问道:“敢问恩公,你们是京城来的?”
而且他口中还说他家侯爷。看来来头不小。
一面目光打量着这个人。见他二十七八岁的年纪,生的相貌周正。可惜就是右脸颊上有一道狰狞的疤痕,看着就让人觉得他煞气很重。不过看他的样子,其实是个很爱笑的。
那个人看到姜老太太,还抱拳对她行了礼,叫了一声老太太。姜老太太摸不清他的底细,而且这个人刚刚才救了他们,不敢受他的礼,忙侧身避过。还要对他行礼。
这个人笑着侧身避过了:“老太太客气了。”
姜老太太一面让桃叶叫姚氏和姜清婉下来谢过恩公,一面还在问这个人的姓名。
是想要报答他的意思。
这个人就笑了笑:“鄙姓周,名辉,伯爷是认得在下的。刚刚是我家侯爷看到有强盗在惊扰老太太,所以才要我过来相助。”
姜老太太自然要问他家大人是谁。就听周辉笑道:“我家侯爷是靖宁候。您回去跟伯爷一说他就知道了。”
姜老太太还要问话,就看到有个人策马跑了过来,翻身下马,对周辉很恭敬的行了个礼,然后说道:“侯爷叫您现在就回去。”
姜清婉这时也扶着姚氏下了马车,听到姜老太太和周辉的对话,心中也在疑惑靖宁候是谁。
周辉已经在跟姜老太太作辞了。看到姚氏和姜清婉,就对她们两个抱了抱拳,这就算是打过招呼了。然后他翻身上马,拨转马头望着来路就疾驰而去。跟随他一起来的那几个人也都纷纷的翻身上马疾驰。
姜老太太她们都看着这几个人远去,然后惊讶的发现前路的尽头竟然还有好几个人。
旁的人身下骑坐的马匹毛发都是杂色的,独有正中间的那个人,骑着一匹通体黑色毛发的马。日光斜射其上,缎子一样的闪着光。
马上的人好像正在听旁边的人说话。身子微侧着,不过腰背还是挺的笔直,青竹一般。他左手边的人手里拿着弓箭,估计刚刚的那几箭也是他射的。
姜老太太她们都在猜测这个人就是周辉口中说的靖宁候,正犹豫着要不要过去道谢。
不过这个靖宁候既然本人都没有亲自过来,而是让周辉过来,看来也是不大想见她们的。或许也是不屑见她们。若这会儿她们过去反倒不好。
最后崔老太太还是没有过去,只叫了侍卫长过来询问靖宁候是谁。
她这些年一直住在甘州乡下,对京城里的事也不怎么关心,所以并不知道靖宁候是什么人。不过既然封了个侯爵,肯定是很厉害的。
姚氏这时惊魂初定,感觉自己是捡了一条命回来,心里对那个靖宁候很感激。就想着,等到了京城,可要去结交结交这位靖宁候家的女眷。
一回头,却看到姜清婉面色发白,目光紧紧的盯着前面。上齿也紧紧的咬着下唇,唇上有猩红的血迹沁了出来。
姚氏吓了一大跳,忙去拉她的手。
手冷冰冰的,还在发抖。
姚氏心中越发的惊慌起来,忙问道:“婉婉,你这是怎么了?可不要吓母亲啊。”
叫了好几声婉婉,才见姜清婉转过头来看她。目光中有悲伤难过,有怨恨纠结,还有旁的许多她看不懂的东西。
“我没有事。”她的声音轻轻的,好像整个人都没有力气一样。
刚刚那个人,坐在最中间马上的那个人,虽然隔的远,她看不清楚他的相貌,但是在一起生活了好几年,仅凭着身形她就能一眼认出来那是谁。
他是崔季陵。那个曾经大雨中在她家门前跪了三日三夜求娶她,承诺说会一辈子对她好,不会让她受半点委屈的人。可后来他却跟她最好的闺中密友有了孩子,还将她作为贡女进献给前朝的那个老皇帝。
她是绝对不会认错的。
☆、第5章 靖宁侯爷
侍卫长正垂着手在跟姜老太太禀告:“。。。。。。靖宁候姓崔,名讳上季下陵。现在的皇上早年排行第三,还是个庶出,原本宁王的位子是轮不到他来坐的。后来老宁王仙去的时候,是崔大人一手扶持他坐上了宁王的位子。崔大人计谋又高,打仗的时候又有股子狠劲,宁王很器重他。所以登基之后就封他为靖宁候,还领着大都督的职位。”
虽然只有这短短的几句话,但只要想一想,就知道其中蕴藏了无数的腥风血雨。
姜清婉脚步一顿。
崔季陵是个文人,为人也温和,她一直都以为他会做个文官,但没有想到到最后他竟然会做个武将。而且还成为了大都督。。。。。。
姜清婉没有转身,听到姜老太太在说道:“大都督可是掌管着天下兵马的,这位靖宁候肯定是个很厉害的人物。”
又问侍卫长:“身为大都督,他不是应该待在京城?怎么会跑到这里来?”
侍卫长恭敬回答:“小的离京的时候,听说鞑靼部扣留了咱们遣过去的使节,还出兵骚扰劫掠,杀了大同的都指挥。皇上震怒,说要出兵讨伐。就遣了大都督领兵三十万过来。想必大都督刚刚是有事外出,看到咱们遇到强盗,就出手相助了。”
姜老太太知道京卫指挥使司直隶于大都督府,那想必崔季陵和自家儿子也是认得的。不过等到了京城,还是要买一份贵重的礼品亲自上门道谢才是。
见侍卫长胳膊上受了伤,她就温和的说道:“今日多亏了你们舍命相救,等到了京城,我肯定会告诉你们伯爷这事的。让他奖赏你们。”
侍卫长忙跪下说道:“老太太严重了,这是小的们的本分。让老太太,太太和姑娘受惊,是小的们失责。”
姜老太太叫他起来,又让他去查看一下其他侍卫的伤势。
好在都没有性命之忧。姜老太太就让他们先简单的包扎了下,等到了前面城镇,再找个医馆买伤药。
地上横七竖八的躺了很多强盗的尸首,但他们现在也顾不上收拾。此地不宜久留的。请老太太等人上车,随即就叫车夫赶车,众人忙忙的离开这里。
周辉一路策马跑到崔季陵跟前,崔季陵看他一眼,冷淡的问道:“为什么要多管闲事?”
他穿的也是一件箭袖衣,玄色的,脖颈那里露出来一截里面衬着的白绸护领。日光透过头顶的树叶间隙落在他身上,就见他生的面容隽秀,身形清瘦。哪里像个武将,倒分明是个读书人。
周辉跟随在崔季陵身边近十年,知道他的为人。就笑嘻嘻的说道:“姜天佑不是老仗着自己给皇上挡过一箭,还自以为统兵的本事比你强,当初封爵的时候爵位就该比你高,这个大都督的位子也该他来坐?平日见你的时候都鼻孔朝天,很不屑的样子。这次我非要他领你这个人情,看他往后在你面前还要怎么张狂。”
姜天佑早年就是个武将,出入战场,而崔季陵一开始是谋士,是后来才开始统兵打仗。不过他战术总是出人意料,人又谨慎细致,从来没有打过败仗,所以后来在军营里的职位就高过了姜天佑,姜天佑就渐渐的心生不满起来。
“姜天佑为人无魄力无主见,太计较眼前得失,这样的人成不了大气候。还不值得我将他放在眼里,更不用让他领我任何人情。”崔季陵面上神情漠然,语气冷淡。
是真的看不上姜天佑这个人,觉得没有丝毫价值让他提防或是拉拢。
不过这里的山林有匪类出没,总归是不大好的。崔季陵皱了皱眉,然后吩咐周辉:“明日你领五百人过来,将这附近山林里的匪类全都歼灭,一个不留。”
外面对阵鞑靼部,后面总是要风平浪静的。不要关键的时候给他出什么岔子。
周辉虽然平时嬉皮笑脸,但说起正经事的还是很严肃的。当下就双手抱拳,一脸正色的说道:“末将领命。”
崔季陵点了点头,然后一拨马头,当先策马往旁边的一条岔路奔去,继续勘察周边地形。周辉和其他侍卫也忙跟随过去。
*
京城永昌伯府。
姜清玉快步的走进宜春苑,也不用丫鬟打帘子,自己掀开葱绿色的撒花软帘就走了进去,连声的问道:“姨娘,刚刚我听丫鬟说那个老婆子她们再过几天就要到了,可是真的?”
孟姨娘正在喂儿子喝牛奶。
加了白糖酥油熬的牛奶,盛在翡翠玉碗里。一勺一勺的吹凉,然后喂给两岁大的姜长宁喝。
姜清玉猛然冲进去,又大声开口说话,孟姨娘没有提防,手抖了下,有一滴牛奶洒到了自己的手背上。
还是滚热的。
孟姨娘就抬起头说姜清玉:“有话好好说。你这样大声吆喝,仔细吓到你弟弟。”
将手里的玉碗递给一旁站着的奶娘,叫她过来继续喂少爷喝牛奶,孟姨娘站起身,走到明间的罗汉榻上坐了。叫姜清玉也坐,然后又说她:“什么老婆子?放尊重些。那可是你祖母。被下人听到像什么话?”
姜清玉不屑的轻哼一声。
一个乡下来的老婆子,只怕指甲缝里都有泥巴的,还要让她放尊重些?
都说知女莫若母,一见姜清玉面上的神情,孟姨娘就知道她没有听进去自己的话。
她就叹了一口气:“我知道你心里不喜欢你这位祖母。只怕更多的是不喜欢太太和她的女儿。但再如何的不喜欢都要放在心里,这样直白的现在脸上,就显得你这个人很没有脑子。”
姜清玉扭过头看旁边高几上放的茶花盆栽,面上很不以为然的样子。
若来的只有姜老太太一个人倒罢了,反正大家都不住在一个院子里,也就早晚请个安的事。但姚氏和姜清婉就不一样了。
父亲在一众儿女中最喜欢她,说她性子活泼耿直,最像他,待她若掌上明珠一般。母亲掌着伯府的中馈,日常去跟其他世家女眷应酬也是母亲带着她去。府里的姐妹都不敢惹她,旁人也都要恭维她,她都已经忘了自己其实是个庶女的事。但是现在,偏偏姚氏和姜清婉要来。
姚氏再如何的上不得台面,可那也占着正室太太的位子。还有那个姜清婉,她是嫡女。往后旁人再看到她,是不是心里就要想她是个庶女,看不起她?
想到这里姜清玉就觉得烦躁。垂在榻沿上的右脚狠狠的踢着前面放的一张绣墩,不高兴的说道:“她们待在乡下不好?每年父亲都让人捎钱回去的。为什么要到京城里面来。这里不是她们该来的地方。”
心里总觉得姚氏和姜清婉一来就会占了她和姨娘的位子,旁人就会看不起她们。
绣墩被她踹的往前移,摩擦着地面发出很刺耳的声音。
姜长宁还小,才刚两岁,听到这声音就吓得哭了起来。
孟姨娘赶忙呵斥姜清玉,然后吩咐奶娘:“你将少爷抱到外面去玩一会。”
奶娘应了。将手中的玉碗放在桌上,然后双手将姜长宁抱在怀里,柔声的哄着她:“少爷不哭。二姑娘这是在跟姨奶奶说话呢,咱们不怕啊。”
一面说,一面抱着姜长宁走到院子里面,哄他看陶缸里面养的金鱼和乌龟。
见姜长宁没有再哭,而是拍着手看金鱼,孟姨娘才松了一口气,收回目光看着姜清玉,面色也沉了下来。
“你说话可真是口没遮拦。不晓得祸从口出这四个字?你父亲是个孝顺的人,若让他知道你刚刚说的这些话,他心里会怎么看你?”
姜清玉面上依然很不以为然的样子:“父亲最喜欢我了,他才不会舍得说我半句。而且我就不信姨娘你心里对这事一点想法都没有。旁的不说,她们过来了,你早晚都要过去给她们请安的。说不定那个无知妇人还要收回你掌中馈的权利。你心里甘愿?”
她这个女儿从来都这样,跟谁说话都是这样直来直去的,她说了多少次都没有用。老爷倒很高兴,说就喜欢这样不矫揉造作的女儿,让她不要拘着玉姐儿的性子。
这是她的长女,她自然也不想拘着她的性子。反倒觉得她什么都是好的,也很娇宠她。不然她也不敢在自己面前这样的说话。
但肯定是不能在老太太面前这样说话的。还是要提前跟她敲个警钟的好。
孟姨娘就抬手捏了捏眉心,很有些无奈的看着姜清玉说道:“我心里自然也不想她们过来。可是她们一定要过来,我能有什么法子?还得仔细妥善的叫人给她们打扫住的地方,添置东西。”
见姜清玉张口要说话,她就说道:“我知道你要说什么。问我明明心里也不想她们过来,为什么还要做这些事?但做人总是这样的,要有一点城府。不是你心里讨厌什么人就要摆在脸面上。若只是没有你厉害的人还罢了,奈何不得你,只能默默的受了。但若是比你厉害的人呢?肯定会出手对付你的。所以在没有摸清对方的底细之前,你要学会忍耐。明不明白?”
说到后来,她的声音渐渐的就有些严厉了起来。
姜清玉很少看到孟姨娘在自己面前动怒,这会儿看到了,心中倒是有些惧怕起来。就不情愿的回答着:“我知道了。”
孟姨娘点了点头,神色稍缓。然后她起身从榻沿上站起来:“那就好。现在你跟我去碧梧院一趟。”
作者有话要说: 官职的事说明一下。大部分官职架空明朝中后期,但是大都督和丞相这个架空明朝最前期。所以没有五军都督府,没有左右都督,也没有内阁和首辅这些。
☆、第6章 恩怨纠葛
碧梧院是孟姨娘给姜清婉准备的居所。
两扇绿漆院门,黑底匾额上写着碧梧院三个金字。院门前一棵遮阴蔽日的绿杨柳。
丫鬟惠香在前面推开两扇院门,就看到里面有粗使的丫鬟和婆子在打扫庭院房屋。
孟姨娘带着姜清玉走进去,打扫的丫鬟和婆子都过来对她们两个人行礼。孟姨娘叫她们继续做事,然后问她的大丫鬟瑞香:“这里打扫的怎么样了?一应要用的东西可都添置好了?”
这几天收拾打扫老太太她们三个人住的屋子,孟姨娘一直让瑞香在旁边看着。
瑞香就回道:“老太太和太太住的地方昨儿都已经收拾妥当了。四姑娘这里里外也都打扫干净了,屋子里的帘幔这些也都挂了起来,窗纱也是新糊过的。不过要摆放的器具还没有定好。”
孟姨娘点了点头。她要让姜老太太、姚氏她们过来挑不到她的半点错处,以免有机会在姜天佑跟前说她不好。
转过头看姜清玉正站在抄手游廊上扯海棠树上的花苞,孟姨娘就叫她过来。
姜清玉走过来问道:“姨娘,什么事?”
孟姨娘看了看天色,然后对她说道:“这个时辰你父亲也该散值回来了,你去前面等着。若看到他,就将他拉到这里来。记住,不要说是我要你拉他过来的。”
“为什么?”姜清玉不明白,就问道。
孟姨娘没有说话,一旁的瑞香就很有眼色的笑着解释:“老爷一过来,看到咱们姨奶奶这么为三姑娘的事上心,都亲自看着丫鬟婆子打扫房屋,摆放器具,老爷心里肯定会觉得咱们姨奶奶很贤惠,是真心实意的欢迎老太太她们过来。但若是姑娘您跟老爷说是姨奶奶叫他过来的,若老爷是个多心的,怕就要以为咱们姨奶奶这是要故意做给他看的呢。”
其实就是要故意做给姜天佑看的,好在他心里给自己博一个贤惠,真心对姜老太太和姚氏她们好的名声。
姜清玉这才恍然大悟,带着自己的丫鬟转过身往外就走。
孟姨娘却不放心,吩咐瑞香:“你是个做事沉稳细心的。跟着二姑娘,免得她待会儿在老爷面前说错话。”
瑞香应了一声是,抬脚就去追赶。
孟姨娘看着姜清玉的背影,暗暗的叹了一口气。
这个女儿总是让她操心,她说的话也总不听。若是以往倒还罢了,有老爷宠着,由得她在府里胡作非为,旁人也不敢说什么。就是到外面去应酬,旁人也只会赞她一句性子活泼直爽,有乃父之风。但现在老太太和太太都要过来了。。。。。。
姜老太太和姚氏她都见过的。当年她兄长为救姜天佑死了,姜天佑将她带回老家很住了一段日子。因为是恩人之妹,姜老太太和姚氏对她都很好。特别是姚氏,待她就如同亲妹妹一样。
后来她怀上玉姐儿的时候,姜天佑也将她带回去过。是想要禀明姜老太太,给她一个平妻的名分。但没有想到挑的时机不好,姚氏的儿子偏偏得病了,还死了,姜老太太心里就很不高兴,不肯让她做平妻。再然后姜天佑带她回来,也只给了她一个贵妾的名分。
不过好在姜老太太和姚氏一直都住在甘州乡下,她跟在姜天佑身边。后来到京城了,住在这伯府里面。大家彼此不见面,两头为大,到底是平妻还是贵妾的事她也不去计较了。但没有想到她们现在会过来。
其实过来也没有什么不好。她心里总归还是想要做太太的。但以前姚氏一直在甘州,说是替老爷在老太太面前尽孝,这样她就没有法子让姜天佑休弃姚氏。不过现在姚氏过来了,她总会想到法子,让老爷厌恶姚氏,然后休了她。
但老太太是个厉害的人,而且心里好像对她还很有意见。。。。。。
她是能忍的,不会叫老太太挑到她的一点错处,但玉姐儿肯定就不行。自己又要管府里的事,又要照看宁哥儿,难免就会顾及不到她。若到时叫老太太抓到了玉姐儿错处,坏了她的事可就不好了。
看来应该遣个沉稳的人跟在玉姐儿身边,时常提点她不要说错话,做错事。瑞香是自己信得过的人,为人也沉稳细致,可以叫她过去伺候玉姐儿。
孟姨娘心里做了这个决定,就叫惠香:“你去将我屋里那本登记公中物件的册子拿过来。”
惠香也是她身边的大丫鬟。做事虽然没有瑞香机灵,但好好的调、教一番也能用。
惠香应了一声是,转过身出院门,两盏茶左右的功夫就将登记册子拿了过来,双手捧着,恭恭敬敬的递给孟姨娘。
孟姨娘接过来,翻开看上面记的东西,想着到底要拿些什么物件摆放在这碧梧院里面,好教老爷一看到就会说她温婉贤淑,会办事。
*
姜清玉到前院的时候姜天佑还没有散值回来。
她看了看前面的仪门。外面只有两个小厮在守着,其他的一个人影都没有。
她觉得很无聊,就转过头很不高兴的对瑞香说道:“姨娘叫你跟着我做什么?我都这么大的人了,她还怕我不会说话?”
她开春的时候刚满十五岁,论起年纪来都可以相看婆家了。不过瑞香觉得这位二姑娘的脑子是跟不上年纪的。
但这样欺上的话她如何敢说出来?面上反倒要笑着说道:“二姑娘这样聪明的人,做什么事不妥帖?姨奶奶对您放心的很。姨奶奶是看奴婢不会说话做事,才叫奴婢跟在您身边多学一学。”
这顶高帽子戴的姜清玉很高兴,立刻就眉开眼笑起来:“你这话说的很对,我也觉得自己挺聪明的。”
瑞香面上带着笑意的附和她。眼角余光看到姜天佑带着几个护卫从仪门那里走进来,忙小声的告诉姜清玉:“二姑娘,老爷回来了。”
姜清玉转过头一看,果然看到姜天佑。抬脚欢快的跑过去,站在他面前,笑着叫道:“父亲。”
她眉眼生的英气,有几分像姜天佑。几个儿女中,也就她相貌生的有几分像自己,性子也像,都是直来直去,不会拐弯抹角,所以姜天佑很喜欢她。
“你怎么在这里?”姜天佑叫身后的护卫退下,然后问姜清玉,“等我回来?”
这点情商姜清玉还是有的,就笑着说道:“是啊。今儿一整天我都没有看到父亲,心里怪想的。估摸着您这个时辰也该回来了,我就特地的站在这里等您回来。”
对着她喜欢的人,她还是很会说话的。不过对着她不喜欢的人,那说出来的可都是嘲讽不屑的话。
姜天佑听了很高兴。觉得自己的女儿又娇俏又孝顺,脸上都是笑容:“好,好,平日我没有白疼你。”
又问她有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但凡说出来,他没有不给的。
姜清玉想了想,一时半刻儿的也想不出来现在该要什么。心里又记挂着姨娘刚刚吩咐她的话,就说道:“等我想到要什么了再跟您说吧,现在咱们先去找姨娘。”
说着,拉了姜天佑的手往后就走。
瑞香站在一旁暗中叹气。
这个二姑娘,到底还是竹筒里跑老鼠—直来直去,把姨奶奶特地交代的话忘了个干干净净。而且眼见就要捅娄子了。
她忙站出来笑道:“老爷,二姑娘,姨奶奶现在不在宜春苑。”
姜清玉心想你这说的不是屁话么?姨娘不是在碧梧院里?
正要张口说话,姜天佑已经先行一步问了出来:“姨奶奶在哪里?”
等的就是姜天佑问这句话。
瑞香心中一松,面上的笑容看着又深了两分:“回老爷,姨奶奶现在碧梧院里呢。碧梧院是给四姑娘住的院子,姨奶奶担心丫鬟婆子们收拾的不妥帖,上午在议事厅里打发掉回话的执事媳妇们,回去匆忙的吃了几口饭,也没有休息,立时就赶到碧梧院去,亲自看着丫鬟婆子们收拾。”
实则孟姨娘刚刚才去碧梧院。不过做丫鬟的,总是要替自己主子说好话的。哄的主子高兴了,自己也能落到不少实惠。
姜天佑一面在心里感叹孟姨娘是真心的对姜老太太她们好,一面又心疼孟姨娘这样的操劳。就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