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女学堂-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这个地方也能够建造坎儿井一类的,把水从别的地方引过来。
  但是水对农民来说,永远是重要资源,多雨季节还好,要是遇到干旱,每个地方想要把自己的水拦截下来,这个地方的人就会吃亏。
  其他时候还好,这里的人是钱汝君引进来的,不能够让他们吃这样的亏,雨水需要用本地的。
  所以想要让这个地方的降雨,能够弄下雨水,形成自己的泉水,或者河流,就必须在这个地方产生一些地形的变化。
  钱汝君跟学堂岛学生说道:
  “现在我要叫你们,如何用地形形成水汽。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水会增加。
  你们要研究的是,怎么样成云致雨。”
  “公主,成云致雨是天神或者龙王才有的本事吧?我们怎么能够办到?”
  “哦,这样工作,你们不想做?”钱汝君面带不豫的说道。
  “不,我们当然要做。公主,你教我们基本原理吧!”
  其实,钱汝君本身的道理很简易,只是把以前学到的天气学,跟地形的关系,跟学堂岛学生说,这一部分的学堂岛学生,一样有十个人来自设计过水圳的人,另外一些都是新集合的人。
  他们进空间的一瞬间,就觉得身心舒畅。
  经过几天的研究,吃了很多餐的空间餐点,他们变得更有灵感。
  当然,他们这个工作需要时常出来探测地形,甚至在空间里,他们都做了一个地形模型。
  他们要考虑的东西很多,最重要的是,必须让工程量降低,并且让水气能够持续飘进来。
  这样看起来,似乎就必须把四周的屏蔽挖下一部分。
  他们必须调查有水汽的风大部分来自哪里,不能乱挖一气。
  他们的工作比改河道简单多,但是也困难多了。
  挖开的背面,山形还需要修正。最好原本就是一个可以成云致雨的地形。
  想要成云致雨,最好是几百公尺到一千公尺,气流必须有足够的上升左右,这样一来,通气口的位置,就不能在很高的地方了。
  而且,这附近的山,虽然构成人通行的阻碍,但是山的高度,真的不高,只有四百公尺左右。
  对于要挖的地方,却又很高。
  最重要的是,要挖开的地方,最好是泥土。
  但是很少有一座山,本身就是土山,除非是个小土包,山里的岩石才是工程最大的阻碍。
  按照他们的想法,最好的地形变化就是让他的东南面的山切开来,破除被包围的状况。
  这个方向水汽多,而且山也比较矮,但是山上的岩石是最多的,风景非常漂亮,奇岩怪石处处。
  “如果东南面,有几道鸿沟,让风能够吹进来,也就能够制造水汽,这个地方就不会持续干旱了。”
  说出这个结论的时候,学生的学生的表情并不开心,反而皱紧眉头。因为不管他们想出来的任何一个方法,都会造成非常大的工作量,想要减轻工作量几乎是不可能的,在他们的想象中,当然没有炸药这种东西,他们能够利用杠杆原理,还有水车原理,虽然可以减轻一些工作分量,但是要挖掘山石,是最大的困难。
  学堂岛学生讨论了很久,很多都是在减轻工作分量的时候,提出了非常多的创意,甚至还有工具的设计。
  但是他们发觉想要挖开山石的工作分量似乎怎么样也减轻不了。
  钱汝君看着学生提出的最大问题就是,这个地方多岩石,这个时代炸石头的方法,可不是简单的费功夫而已。
  大汉时代,没有炸药,最简单的鞭炮,是用竹子炸的,人们认为这种鞭炮炸的声音,能够吓退一些年兽。
  这个时代没有炸药,钱汝君虽然可以配出炸药,但是在炸药使用的过程中,充满着不确定性。
  钱汝君还没有后来人的那种本事,如果交给学堂岛学生来研究,或许炸药本身就能够变成稳定功能的东西。
  钱汝君知道,炸药在工程上,能够发挥更大的功用。
  她提出火药的配方,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最先进,比拟神灵力量的存在。
  在后世炸掉一栋楼的炸药,能够把现在一个村子毁灭。
  这样强大是杀伤力武器,绝对可以让大汉皇帝屁股坐不住。
  大汉皇帝刘恒要知道钱汝君拥有可以毁天灭地,开山裂石的力量,估计把钱汝君毁灭的想法都有了。
  所有当皇帝的人,心中都有一个概念,上了这个位置,就不用想要下去了,下去了,不只是他,还有他的家族都会成为这个时代被批斗追杀的力量。
  “其实,公主,最好的方法应该不是从南边弄上去,而是冲北边弄下来,这样才能够让地方的官员早,慢慢的知道我们的好处,也懂得配合我们,我们才能够事半功倍。
  在金麦城附近的官员恨不得我们对他们伸手伸脚,这样可以带给他们很多的好处。而不是单纯的承受人们百姓从他们身边经过。
  要知道,最开始,这些地方都是曾经承受过人民百姓的流失,到后来金麦城的人口越来越多,而且轨道交通越来越发达之后,并且他们在治理方面,日渐跟金麦城看起,不能模仿个十分,但是至少有个两分,他们才从新迎接了新的人潮。
  只不过因为当地的人,想要搬迁到他们的地方有非常多的限制,除了野人,还真的没有在籍的人口迁入。他们人口的增加,还不算太快。
  “我要做的事情,有非常多的方向可以做,可以说,这条道路,有几千几百种流向,但是我相信,不管我们选择哪一种流向的道路,到最后,慢慢都会汇聚成我们需要的样子。当然或多或少,都会跟我们想象中有点不一样。
  可能跟我们想要的样子不一样,因为我们没有办法掌控所有的变动,面对变动,我们只能随时撩拨一下。
  我们就做我们能做的事情,顺其自然吧!
  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最符合我们需要的事情,我们这么做,你们认为那些商人不会想要模仿吗?
  那些地主不会想要模仿吗?
  我们只是让他们看到我们这样做可以有什么效果?
  对他们来说,如果他们看到这些效果,并且新开辟的田地,可以替他们增加非常多的收入,他们就会跟着照做,不需要我们去指导,不用背负这个责任。
  他们或许会成功,会失败,但是每一次失败,都会让他们距离成功更近,只要我们持续不断的成功,他们就会不断的尝试。
  所以,我带你们活动,为什么都要在距离这么远的地方,去做尝试?因为我要让更多的地主都能够看到这些事情,做下去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一方面,我也想要训练你们,研究实地上做的事情,知道,你们总有一些地方,弄不懂。
  当一个地方,从没有水变成有水,从多雨水的地方,变成水量适中的地方,让一块土地由不能够利用的地方变成良田万顷。
  对于你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如果以后你们离开了我,光凭着这个本事,你们也绝对不会缺吃饭的。”
  学堂岛学生眼中出现恐惧,纷纷说道:
  “我们不想离开公主。”
  “你们未来会结成夫妻,总会生养小孩,你们的小孩,我可不会像照顾你们一样照顾他们,你们就必须替他们想出路。
  你们这么聪明,但是你们的小孩可不见得会这么聪明,会有聪明,会有笨的人?现在学到的每一样东西,如果有几样能够教会他们,在未来他们对大汉就会成为有用的人才。
  这样就不会缺乏饭吃,在这个大汉的时代里成为一个别人可以利用的人,会比成为一个别人可以忽视的人,来的重要稳当多了。
  学堂岛学生也非常清楚,空间的世界是另外一个世界,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呆在里面。
  金麦城很多的管理人员,并没有这个机会呆在里面休息。
  他们知道,能够进空间,对他们来说,能够有多大的帮助。
  进空间,等于拉开的他们于普通人的距离。
  对于能够进空间村里生活,他们已经体认到钱汝君对他们的重视有多么不同。
  想到他们未来的孩子不能呆在空间里,以后一定会少了非常多的学习机会。
  但是他们也知道能不能进空间,全部都是钱汝君个人意志才能够决定的事情。
  他们没有这个资格跟钱汝君请求。
  能够进空间的都是钱汝君的仆人,对于未来的下一代他们虽然希望能够得到钱汝君的照顾,但是在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对他们未来做了决定,是不负责的行为。
  还是让他们保持自由,让他们独立选择未来,比现在就他们决定他们的未来更为重要。
  或许他们在未来能够表现得足够优秀,让钱汝君愿意收纳他们,而且他们也愿意跟在公主身边。
  或许他们也能够得到在空间里生存的机会。
  他们发现在空间里生存的时候,他们的身体能够感受到极大的恢复能力,甚至他们永远都不会觉得累。
  对于钱汝君的好意,他们默默的接受了。
  得到公主的好意,他们更知道用心的工作。
  其实在一个干燥的地方,让干燥的地方,能够下雨,比让一个多雨的地方,想办法把洪水引开要简单得多的,也要不简单的多了。
  因为无中生有的事情,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幸好,钱汝君选择的地带,并不是真正的沙漠地带,这附近其实是有丰富的水汽,他们想的办法就是把附近的水引进来。
  只不过钱汝君的要求更高,必须把附近还没有生成的雨水送到这里面来,而雨水是由空气中的水分子所组成的。
  虽然依照他们得到的常识知识来做这个空气降水的分析判断,其实他们并没有真正的观察过,对是否真的能够让空气中将下水,还是充满着怀疑。
  所以当他们把方案提出来的时候,或许连他们自己都不敢相信。


第八四〇章 蒸发
  “公主把空气向上引导,真的会让他们冷凝致雨吗?上空会比平地冷,我们是有这种感觉,但是我们还以为只是因为上面比较接近天空,所以就比较冷。
  你说大部分的热量是被地表吸收了。
  而距离太阳比较近的空中,其实能够吸收的能量反而比较少,所以它的能量是由地表慢慢散发上去的,其实我们真的不是非常的懂,我们这样设计出来的方案真的不会有问题吗?”
  钱汝君说道:“我不是在帮你们看着吗?”
  其实对于气象学,钱汝君的了解,也是在纸面上的了解,并没有实际看过他气象预报如何操作,根据她的了解,气象预报或者是人为改变气象的操作,都必须借由很多的仪器。
  但是钱汝君知道,气象学已经经过了很多前人的验证,并且发展出很多的预报系统。
  所以这些道理虽然有一些误差,但是误差不会太大。至少在大汉人民的面前,这些误差都是可以容许的,因为大汉人民对于天气的要求并没有那么的绝对,气温差个一两度,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
  大部分的情况之下,他们只是想知道气温会升温降温,是不是会下雨。
  对他们来说,老天爷要下雨或者不下雨,他们没有抱怨的份。
  遇到超过容忍限度的灾害,他们也只能够想办法解决,或者是乞求上天。
  至于骂上天,或许他们嘴巴会讲讲,但是更多的时候,对于上天他们是恐惧的。
  在后世的科学家,可以发现,最初科学家往往是神父,是为了彰显神明的存在而研究的,甚至到了后期,越来越多的无神论者的科学家,当他的理论越高深,研究越深入的时候,这个科学家反而会比别人更相信神明。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会觉得,他已经懂得他生活所需要的大部分的知识,对于生活也比较少存在疑惑。
  但是在科学家的眼中,尤其是研究能够拿到今生的科学家,他们的脑中充满着各种疑惑,在他们有生之年,他们似乎没有办法把这种疑惑解决掉,所以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反而会存在着更多的无知。
  解决无知最好的方法就是崇拜神灵。
  用神灵解释一切,似乎比研究简单多了。
  这或许非常难理解,对于一般无知的人来说,他觉得科学能够解释他身边的一切,反而引导人们的智慧的人,会相信神灵的存在,因为研究到的最后,还会发现有无数问题的存在,围绕在他们的周边,在他们的一生之中都没有办法解决。
  钱汝君知道,学堂岛学生,被她培养成为大汉第一批的科学家,他们比所有的科学家更聪明,他们比所有的科学家更有研究的伙伴。
  因为科学研究其实不是孤独的,有很多的学问,一个人的脑袋里面是装不下的。
  在这个时候,他需要由不同的人提供他意见,有更多的人能够跟他做智慧的激荡,他的研究成果在众人智慧激荡下,反而会变得更多。
  就算钱汝君没有给他们后世的智慧。
  他们自己也时常在研究一些东西,虽然钱汝君会觉得这些东西的研究,在后世有更先进的研究已经出来了,但是钱汝君基本上是采取鼓励的,并不会把后世的研究取出来打击他们。
  因为让他们知道研究的结果是怎么样,其实会让他们失去开拓思维的方式,只不过钱汝君在他们研究出来,觉得信心满满的时候,就会拿出成果来打击他们,这些成果往往是进一步的成果。
  他们的研究成果就会显得比较落后,当然,大部分的学堂岛学生是把研究成果,放在钱汝君身上,他们的想法是,既然有这一个成果,他们必须了解这一个成果,并且达到更进一步的研究。
  他们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如果没有钱汝君额外给他们的任务,其实现在很多学堂岛学生已经成为专研在研究领域里面的科学家了。
  这一次学堂岛学生研究的方向,更趋向于科学研究,而不是单纯的古时候治水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因为他们想要让风能够上升,让上升的风冷凝成雨水。
  当然不是每一个风都是湿润的风,只不过钱汝君选择的这个地点,还是比较适让风上升之后冷凝致雨。
  因为在风吹过来之前,会经过几个大湖的湖面。
  虽然没有海水能够带来的水汽那么旺盛,但是这个地点,基本上只要让风吹得进来,就能够冷凝致雨。
  至于山的高度,在钱汝君的运算之下,其实也刚刚好。
  当然学堂岛学生可能在运算的时候会比较保守,就会对能不能够成云致雨感到忧心,但是在钱汝君的运算里面,其实一两百公尺虽然不会下大雨,但是还是能够形成细细的雨丝,这些细细的雨丝或许比大雨更能够让土地湿润,并且让作物成长,甚至不用引水灌溉。
  也能够让这个地方的草木长得非常的好,而且钱汝君也研究过这里的地形状态,如果山上下雨的话,山下就很有可能累积出地下水,而地下水面的出口可能在山地切入平地一百或两百公尺的地方。
  并且会形成两个出水口,而这些出水口就是他们引水灌溉最好的地方,当然这时候干旱的土地上是完全没有这些出水口的痕迹。
  学堂岛学生这一次的研究,必须要花非常多的时间,甚至这个工程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但是钱汝君可不能够在这个地方等待,所以在外面视察过地形之后,学堂的学生全部进入了空间。
  开始快速的研究,钱汝君让他们每天能够在外面实地解决他们的疑惑,然后就进空间快速的研究,因为时间的速度空间能够节省更多。
  当然这种速度会让地方官员感到非常的快速,甚至超越了神灵的速度,因此对钱汝君学堂岛学生提出的方法有点不太信任。
  现在第一个工程都还没有完工,所以钱汝君没有办法用实物告诉他们,这些方法基本上是有效的。
  就算没有效果,事后再调整就好,幸好金麦城的水利工程一直在进行,对于金麦城的水利工程,他们还是有点信心的。
  金麦城建设,在官员之中传播的比想象的更远。
  另外一批学堂的学生,在另外一个地方已经集合完毕,钱汝君得赶过去。
  钱汝君现在准备把学堂的学生所有集合完毕的,都同时进入学堂岛空间,而她自己辛苦一点在这几个地方飞来飞去。
  她引导人才基本上就是已经参与过重大研究的人,对于能把学堂岛学生水利新人迅速带进熟悉的状态。
  因为钱汝君每一场工程都些有些些微差别,所以每个人的方法见解还是不太一样,例如钱汝君到了一些地方发现,发现这个地方水源非常的丰沛,但是阳光是比较强烈的,所以她学习了坎儿井的方法来制造水源。
  因为如果能够减少蒸发,对于当地的水源量其实是更多的,何况利用的是地下水,如果超过地下水的抽取量,其实对于这个地方是有害的。
  幸好人们还没有想到用马达来抽水,何况这个地方的水适合开辟多少的田地,钱汝君都有,事先经过规划。
  当然这个规划不是钱汝君自己做的,而是学堂岛学生做的。
  钱汝君非常的重视这一点,当然钱汝君的规划就是如果多余的水还是排放出去到河流去,因为钱汝君知道,当河流能够流得越长,能够供给的土地才会越多,如果在上游都被截断了,到下游是不会少水,因为他们的雨量往往更多。
  反而是上游的水源是比较不足的。
  问题是水量的减少会造成一个地方河床淤积。
  改变当地的水文,到了最后,如果有大水想要流出去的时候,这些淤积就会造成河水倒流的现象。
  钱汝君利用他们在空间里研究的时间,飞快的用最快的速度飞到另外一个学堂岛学生聚集的地方,并且引导他们在不同的环境开始设计水圳工程。
  钱汝君知道,他们所设计的水圳工程,可能只有五六百个人投入设计。
  但是最终,必须引导,至少一百万的人来投入水圳建设的工作,只有这样子才能够让水圳在大汉树立起来。
  并且给予更多的人耕作的机会。
  看向大汉长安,钱汝君非常的犹豫,火药使用本身非常的危险。
  火药,对于使用和制造的人来说,都不是一个安全的东西。
  但是火药同时可以节省他们非常多的人力,在做水圳工程的时候,其实本身就可能制造伤亡,这个时代各种工具是非常落后的,每一个简单的突然变化都会让人们的生命受到非常大的威胁。
  人力用的越多的工程越难控制。
  或许我要炸伤的人会比在挖水镇,损伤的人还少。
  例如,在挖河道的时候,突然河水涌进来发生大洪水。就会带来很多死亡。
  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大河都是非常大的,发生水患,并不是你当地下雨才会发生。
  发生洪水的地方可能是在数百公里之外的地方,突然下了大雨,远地气候变化,却不是人人能够观察出来的,至少不是大汉的人能够观察出来的。
  他们能够观察出来的气象变化,其实只有在长安附近的会比较精确,因为在长安附近的天文史地的官员,对于大地的观察其实是比较慎重的。
  他们把天象的观察跟国运联合在一起,所以无时无刻都有人仰望着首都的天空。
  对他们来说,他们做的工作是守护整个大汉皇朝,所以他们虽然看起来没有做太大的工作,但是钦天监一直在大汉皇朝里面掌握着非常强大的话语权。
  因为如果他们的话对天子不利,甚至可能会让官员对天子产生不信任,造成天子下台。
  虽然这样的事情他们始终没有人敢做,但是天子在钦天监语出威胁的时候,多多少少都必须发出谢罪的函件,让天下百姓感到安心。
  这么大的工程量,即使把金麦城所有的产出投入都没有办法供得起,所以钱汝君为什么要求他们当地人做当地的事,并且让更多的人义务投入这个工作,顶多他们负责粮食,让他们有东西吃。
  电纸书空间,其实生产的粮食非常的多。
  每做好一段水圳的时候,其实做好了上游水圳,就可以开始开辟农田。
  人人都知道水利工程对于大汉有多么重要,但是取决于人力的时代,很多人马上就能够知道,如果人人都去做水圳,他们未来的确会有水喝。
  但是做水圳的人,他们就没有办法生产粮食,而朝廷也没有办法派发足够的粮食给大家。
  在这个时候,对他们这些工程人员就是最大的妨害。
  所以他们比较趋向于用一堆专精的工程人员,利用农闲的时候,不断的服劳役的人,一点一滴的把水圳盖起来。
  但是一点一滴的把水圳盖起来,就会出现一个麻烦,水患不时都会发生,从而把他们之前的成果给洇灭掉。
  所以一个一年可以做成的事往往他们做了几十年,却见不到功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水圳没有办法一次完工,从而达到水流的稳定,而且水圳必须随时的维护维护,更脱离不了人。
  钱汝君也非常的清楚,她做不到,把所有的水圳建立起来,但是她建立起来的地方都是让人家看得到的,而且相隔距离非常的遥远。
  这样能够把水圳建立的方式,以及能够获得的好处,从投入到产出,展现在更多的人的面前。
  大汉的人还有另外一个特征,就是他们看到好东西就会模仿学习,即使没有办法模仿到百分之百,百分之七八十,他们也会努力做到,直到这个东西可以用。
  当然,这不是没有毛病,因为他们做出来的模仿品很少会超过原件,所以都会有一些缺点。


第八四一章 第一次完工
  有一些缺点往往会造成之后的危害。
  钱汝君最担心他们没有学会的东西就是一些关键水源的引流,特别交待学堂岛学生,如果再交代他们做这部分的工程的时候,不管他们懂不懂,就必须想办法把原理跟更多的人说。
  现在说总比未来出了事情才回了过来怪罪他们好多了。
  而且之后的维护必须让他们做,如果他们不进行维护,宁愿由金麦城出钱把这块土地买回来,也不能够让他们使用。
  但是他们相信,百姓对于水中能够延长使用时间,会比他们更在意。
  维护工作应该不会有问题,只是以后如果让有钱人来做这样的事情,或许维护工作就会做不好。
  钱汝君突然发现,想要做好一件事情,没有这么的简单。
  很多事情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自己不想管这个大环境,对于别人怎么做,其实钱汝君根本不需要关心。
  钱汝君可以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别人也不敢影响她的生活。
  但是钱汝君所做的事情,都是开天辟地以来头一遭。
  而这样的事情,在别人眼中往往就会看其中的利弊得失,来决定自己要不要做。
  偏偏心中有利的人,他不见得就能够看到所有的事情是如何做的。
  因为心中有鬼的人,总是会认为别人不想要让他学习,所以一切的学习都是偷偷的来。
  总会有所偏颇,当心里有所偏颇的时候,就很难把事情做完整了。
  钱汝君在大汉揽的大工程,自然没有办法,像在日光城以及梨形岛上,做得那么随意,把事情丢给几个人,就那么放心的走了。
  因为日光城和梨形岛,住的不是大汉的子民,钱汝君对他们的关心,由于没有彼此接触,也没有血缘关系,未来更没有利益共同的关系,所以钱汝君并没有太关注这些人未来的生活,甚至还会对这些人有所打压。
  而且钱汝君知道学堂岛学生,大部分人都是良善的人,没有受过太大的压迫,所以就没有压迫别人的心理,对人还是有些分寸。
  他们不会虐待这些人。
  不会虐待手下替他们工作的人,在大汉来说就是好人了。
  钱汝君为了带领这些人进行工程,所以必须在选择好的十个地点,来回走动,这个来回的走动,往往是一天就必须跑完这十个地点。
  所以钱汝君其实是非常忙碌的,忙碌的时候时间就过得非常快。
  时间晃晃悠悠的,夏去冬来,就在忙碌中过了半年,半年的时间,在以往,对钱汝君来说是非常的慢的,因为她每天虽然忙碌,但是忙碌的事情却让她觉得非常的无聊。
  或许日复一日做着同样的事情,会让她觉得无聊。
  但是这半年时间她也是在做同样的事情,但是在做同样的事情的时候。
  眼前的事却开始在她的眼中产生变化。
  最开始是乱糟糟的,一堆人跟学堂岛学生的对话,然后开始出现了乱糟糟的一片工地,接着被学堂岛学生整顿,变得整整齐齐。
  当秩序整顿起来,大地就开始发生了变化。
  人开始着手改造这片大地。
  田野逐渐随着水圳的开发逐渐铺展开来,再同时,新的耕作技术也教导了下去。
  半年的时间,对于大部分的地方来说,停下大部分的生产工作,把田地交给了女人或小孩,汉子扛着工具,到了工地。
  按理说他们首先应该要迎接的是缺少了粮食的生产,地方官员也会对这一份事情感到不满。
  甚至让粮食税收都变低了。
  但是这些税收钱汝君都帮他们补齐了。
  补齐了税收之后,这些人在挖水圳的时候,他们发现,虽然工作非常的辛苦,甚至还可能有生命危险,但是大部分的情况之下,领导水圳工作的人都让他们避开了危险。
  只有他们特别不小心的情况之下,他们的生命才会遇到危险。
  说起来,他们平常遇到的危险比在挖水中出现的意外状况还更多。
  如果他们真的在挖水圳的时候,碰到生命危险,或者变成残疾,真的只能够怪到他们自己,怪不到领导的人。
  领导开挖水圳的人,已经替他们想到所有可能的事情,并且嘱咐他们什么时候该小心,什么事不能够做。
  而发生意外的人,往往是做事比较不当心的人,最让这些挖水圳的人感到满意的事,他们平常就算种田,还是有一餐没一餐的,但是在他们挖水圳的这段时间,他们发现他们把家里的田,交给家人来耕作,在挖水圳的人特别分发的农具之下,竟然能够耕作的成果跟自己种的时候差不多。
  而且那些粮食全部是他们家人可以享用的,而他自己吃的粮食,就属于挖水圳工坊,会煮饭给他们吃,所以家里少了一份粮食开销之后,他们的生活竟然还变好了。
  而且这个水圳挖完,根据约定,有他们的一份。
  这一块田地有水灌溉以后绝对是很好耕作的田地,想到未来,很多人对水圳看在眼里,更是欣喜在心中。
  半年的时间,紧赶慢赶,并且花用大量人力的情况之下,学堂岛学生设计的第一条水圳终于完工了,在这一天学堂岛学生聚集在钱汝君身边,跟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