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女学堂-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其实非常不喜欢孤独一生。
  因为这是皇帝正式召开的宴会,规模估计不会小,而且钱汝君并没有真正见识过所有的大汉人,所以她有机会认识很多,读书识字,并且学问在一般人以上的大汉才俊。
  而且来的人,皇帝一定会好好的挑选,不需要她自己再去探听对方到底结婚了没。
  有的男人会冒充自己是单身,而跟你论及婚嫁,但是到了最后你才发现自己是小三。
  既然这个婚姻是为她相亲而准备的,那么皇帝刘恒所挑选的人就会是以单身男子为主。
  而且这些单身男子必须家里没有帮他订亲,而这些消息皇帝都非常的清楚,就算他不清楚他手下的宦官们也会帮他调查清楚。
  皇帝知道钱汝君不喜欢,没有才学的人。
  但是钱汝君所谓的才学跟大汉似乎采用不同的标准,反正至少读书是治,那是没有问题的。
  估计符合条件的人全部都会被送过来,让钱汝君来挑选,或许皇帝本人不看好,而且不喜欢的人,会被钱汝君看中。
  钱汝君本想答谢皇帝之后就离开,也不用留下来等皇帝问乞丐的问题,她有点猜测,黄门估计是在骗她,想要引起他的恐慌。
  这时候皇帝突然说:“你知道薄庆的正妻已经过世了吗?”
  钱汝君愣了一下,这个消息她头一次听到。
  她突然注意到她来到长安之后,没有人跟她说薄家的事情。
  在以往几年,由于她跟薄庆没有来往,所以她跟薄家的情分也不知道怎么样,慢慢的就变淡了。
  在交割清楚之后,两方面没有再加以往来。
  现在钱汝君的地位珍贵,如果钱汝君不主动跟薄家联络。薄家也不会舔着脸跑过来。
  毕竟薄家的地位也是非常的尊崇。
  因为他们是薄太后的外戚。在政治实力上,由于外戚的身份,他们为了避免吕后的嫌疑,所以没有参与。但是就是因为如此,他们的地位却越发尊贵。
  听到这个消息,让钱汝君内心颤抖。他只知道正妻,但是她不知道,薄庆娶了几个小妾,但是她知道她想要的一夫一妻制,估计是不存在的。
  钱汝君知道,薄庆这个人还是比较有怪癖。他把女子纳入房中,非常的随意,只要长得漂亮,就算是奴仆,他也可以欣然接受。
  但是对他来说,这些女子只是一种工具,并没有,当成是一个人来看。
  对薄庆来说,只有跟他一样尊贵,或者是他看得上的人,那才是人。
  所以他虽然会跟女人做这种事,但是他娶妻却非常的谨慎,不会随便娶妻或者是娶妾。
  当初薄庆向她的求婚其实是非常认真的。
  没有办法取得薄庆的信任,如此一来成为薄庆的妻子,却是一种悲哀。
  也不知道这个正妻有没有帮他生出小孩,一个有后代的女子,她的地位就跟别人非常的不一样。
  如果是一个妾生出小孩,他的小孩有可能会交给正妻抚养,而她本身还是一样,不会变成女人一样,是所谓的财产。
  可以送给别人,也可以嫁出去。
  大部分的妾到了十年之后,都会另外寻找一个老实人去嫁了。
  妻妾妻妾,妻和妾其实是不同的,妻子不能够随便舍弃。
  但是妾却可以随意贩卖,所以大部分的妾不会跟在原本的丈夫身边,直到老会,趁她还有颜色的时候,脱离丈夫的身边找一个人,嫁做正妻。
  “她怎么过世的事?生病了吗?还是发生了什么意外?她现在死去,毕竟还太年轻了。”
  钱汝君时常跟上层阶级在一起,还有跟金麦城的人在一起,几乎让她忘记在大汉平均寿命不到二十六岁,很多人其实都非常早死。
  钱汝君观察过,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比较好,其实男人早死,对他们来说还是不正常的。
  而女人只要熬过一段年纪之后,死亡也没有那么简单的。
  生活条件比较好,当然就包含医疗条件比较好。大汉时代虽然也不是特别长寿,例如活到**十岁,但是由于空气好,环境好,食物好,又没有抽烟这回事,加上饮食中缺乏油炸。
  大汉时代的人,其实活到六七十岁不是太困难的事情,不过当上位者很多是光的原因,不是生病,而是因为政治的斗争,整个家族就这样覆灭了。在他们的人生里面,不是生就是死,很多抉择城带来大量的痛苦,思考过多的人,很快的就会死亡了。
  由于时代认知的不足,还有一些医疗条件的不足,以及脏乱差,生活习惯的差别,让这个时代的女人很容易在生育中过世,即使没有生育的困难也,她们的身体也比较虚弱。
  她们每一次生小孩,就有如看过一次鬼门关。
  想要安全过关,只有等她们身体发育成熟才有可能。
  即使是勋贵之家,女人往往比男人少很多。
  男人死亡大部分是在战场上,但是大部分的勋贵在拿到新贵的职位之后,他们就没有什么机会在上战场,即使是在战场上,他们也不是身先士卒,而是躲在后面发号施令。
  一旦成为新贵,他们再次上战场的机会就不大了,因为大汉也是需要防止他们军队专权。
  他们的后代子孙,即使是想要从军,也大部分被安排在大内。
  除非有人刺杀,否则皇宫当那个人一般也是等于上班,还是最清闲的那一种班。
  上班打卡下班尿尿。回去喝酒玩乐,对他们来说,工作的薪水远比不上他群规家族带给他的荣耀以及金钱。
  在不用上战场的情况之下,就算他练习了一身武艺,也只有在表演的场合才有机会使出,所以他们的武艺越来越趋向于表演的性质,因为只有表演的好才有可能得到皇帝的赏赐,等于说他们的工作已经不是武将,而是演员。
  所以这些人放在皇宫,平常就是摆设,所以就没有生命危机了。
  薄庆这个人好就好,在于他从来不愿意当一个摆设。
  读书他想读出精彩,做生意他想在商途上有所发展。他上战场在北疆,风里来水里去。
  照理来说,薄庆还比他妻子有机会阵亡。
  除非他妻子跑去生小孩。
  薄庆不是不知道,太年轻生小孩会容易发生危险,这些道理,钱汝君在他耳边已经讲过无数次,所以他虽然结婚前陆军还是给他警告,让他不要太早让妻子怀孕生小孩。
  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如果生小孩不但他自己会发生生命危险,小孩子也容易不健康,不健康的小孩在成长的时候,很难变成健康的小孩。
  因为他面临更大的夭折风险,并且一路长大的时候都会伴随病痛。
  在后代病痛或许可以撑过去,但是在大汉时代,如果一个人得到病痛,想要撑过去就太困难了。
  十三四岁生孩子的女孩太容易夭折,死亡。要是等她二十几岁再生小孩,这些小孩往往就能够顺利扑通扑通的出生了。
  知道为什么大汉人没有观察出来这一件事。难道他们根本不在意女孩子,把女孩当消耗品。
  他们大概很难以理解,小孩不夭折是多么重要,因为他们发现小孩子实在太容易夭折,有太多的因素会让小孩子没有办法平安长大。
  所以他们认为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只有让女人多生,怎么样才能够让女人生更多呢?那当然就是年纪越小的时候就开始生。
  何况大汉的人口对大汉朝来说实在太少了,他们迫不及待,让人口赶快翻一番。
  他们生小孩生十个平安,长大的机会也只有一两个,所以他们都认为多生一点,以后就有小孩可以平安长大了,却没有想到生小孩要优生。
  加上这个时代,小孩子身体几乎没有抵抗能力。
  而小孩子太多的时候,父母根本没有办法精心照顾,与其照顾十个小孩,还不如好好的照顾一两个小孩这样子,这个孩子才能够受更好的教育,并且好好的治病。
  不像,如果小孩子多的话,有小孩子生病就直接看他抗不抗得过去,抗不过去,那就死掉了。
  很多病都会突然发生,就算大汉时期,病菌比较少,也比较单纯,但是大汉时期很多病的病毒都是非常强力的,因为这个时期本来就有很多天然的毒素。
  比如说,瘴厉之气,必比如说,瘟疫。
  甚至口蹄疫都不缺乏。
  在这个时期,一个简单的伤寒就可以让一个人死,何况体体质虚弱的孩子,这一辈子不知道要遇到多少伤寒。
  对于有钱人家还有勋戚来说这些伤寒同样是致命的,虽然他们可能可以撑过一次又一次,但是没撑过一次,身体就会虚弱下来。
  和伤寒感冒放在贫穷的老百姓身上。
  但是小孩子往往没有硬扛的能力。小孩子却是所有人最容易得到伤痕的人。
  小孩如果能够顺利长大,到十五六岁,基本上也可以保证他一辈子身体估计不会因小病而病倒了。
  大汉的赋税需要他去缴交,大汉的劳役,需要他们自备粮食去做免费工。
  大汉的劳役,其实一点都不简单。
  劳役需要去各个地方出公差,最惨的是,甚至需要上战场。
  而且,大汉时期,很多工程根本没有安全措施,很容易施工失败的时候,连你的命一起带走。
  他们那时候,往往是想到怎么做就怎么做。
  领导的人,根本是门外汉,或者是衙役。
  好不容易,门外汉,变成专家,往往他就进朝廷,跟一般人也没有关系了。
  于是,老百姓,只好跟着只会之乎者也的人去做工。
  很多人,在一年又一年的劳役中,总会轮到倒楣的一次。
  能在倒楣的时候,活命已经是厉害的事情了。
  “她死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她发生难产。母子均亡。”
  “那太悲哀了。他有小妾吗?”
  “这就不是我该知道的问题。但是我还真的知道。他有一两个小妾,还跟皇太子刘启一起玩过。你就知道,对方对小妾是什么态度了。服侍他的侍女倒是颇多。
  他身边女人只要够漂亮,就能跟他同床共枕。
  这些女人虽然花容月貌,但是没有办法跟我的女儿比,我的女儿越长大,倒是姿色越美。我有点后悔,当初为什么要收你当义女。”


第七四三章 监督
  皇帝的相亲活动的确是非常吸引钱汝君。
  钱汝君也很想要认识这个时代的适婚年龄的男子,至于怎么样阻止过早地进行房事活动,那是婚后再说,他已经知道这个时候越早把男人的名分在你名下,越重要,男人估计如果太过沉迷美色,她估计也不会想要这样的男人。
  在他看来,沉迷美色,也需要花很多时间,时间都耗费在美色之中了,怎么有机会去建立自己的功业,发展自己才华呢?
  当然,这个时代找女人是一种常态,在社交上,也是必须的。这就要她出面阻止了。
  如果他对女人不在意,估计也就不会介意他的阻止。
  有些男人,之所以没有机会接触女人,是因为他太穷,地位太低,没有办法受到美女的亲睐。
  所以这种男人,一旦攀附在钱汝君身上,就很可能本性爆发,但是皇帝举办的宴会,从基本上就能够根绝这种男人的出现。
  在皇帝的宴会上,非世家大族,还有贵戚都没有资格出现。
  当然,如果民间有好男人出现,钱汝君也非常乐意认识。
  但是来的时间久了,她就能够知道,这样的事情,其实非常少见。
  而且这种没有享受过的男人,最容易发生质变。
  或许,我们要这么说,男人真的没有几个好东西。
  毕竟,大汉视女人为财货,这种情形,就让男人不会对女人动心。
  那么,如果不想成为财货,那就要够独立,够坚强,在政治地位,还有财富地位,都让他汗颜,这时候,他才会把你当成一个人来对待,而不是一个物品。
  把你当成一个人来对待,才有机会谈恋爱,才不会把你当成生小孩的工具。
  但是,只要让他联想到女人就是财货的本质,他随时又会看低你,所以这条路,并不好走。
  既然答应皇帝参加活动,钱汝君自然不会离开长安城。
  在钱汝君告辞离去的时候,皇帝刘恒才问起乞丐的事情。
  “我已经发配乞丐到银河城做事了,但是他们如果愿意跟着商队做事,其实半路也可能离开。”
  “乞丐有很多人都身有残疾,让他们工作,不是为难他吗?”
  “让他乞讨,难道不是为难他吗?大汉又没有这些人生存的土壤。
  所以我就帮他们想办法,有些工作,以他们的能力就能够做。而且到了银河城,自然有人会教他们读书识字,能做的事情就越多了。
  不过,他们也要能走到银河城我才会给这些福利。”
  “父皇有人在里面。”
  “父皇,你可知有些人曾经犯过罪,这些人在女儿眼里,是罪在不赦,所以儿臣不会轻易饶恕他们。所以能放回来的只有在从事工作的时候,确实是清白的,手上没有人命的。”
  皇帝刘恒只能吃了哑巴亏,因为有些人会弄掉别人的人命,其实是他授意的结果。
  “有些勋贵也有人……”
  “父皇,这些人全部应该下狱。在儿臣审问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做不法勾当。父皇的人,还可以说是代替皇帝的眼睛,监视天下的臣民,那些勋贵不过是为了个人的私立,在做这件事。他们大部分的人手上都有违法的证据。
  现在,我不让这些人放回来,其实他们已经应该要感谢我。就让他们往掉这件事吧!”
  对于钱汝君的回答,皇帝刘恒不是很满意,但是钱汝君坚决不放人,皇帝发觉他的确没有放人的理由,也就摸摸鼻子认了。
  钱汝君在长安城留了下来,因为皇帝说,宴会早已经通知下去,三天后会举行。
  原来,钱汝君是最晚收到通知的。
  皇帝本人,根本没有给钱汝君拒绝的权利。
  如果钱汝君不同意,皇帝可以以父亲的身份让他同意。
  问钱汝君的意见,这已经代表着尊重。
  钱汝君也只能哭笑,她还能说什么呢?
  大汉时代,父亲等于天权,很多人认为父母不会戈害自己的孩子。
  但是钱汝君看到的就是,父母总是以自己的想法在戈害一个小孩子。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应该要改成天下少真心关爱子女的父母。
  子女的意愿,真的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父母的判断。
  钱汝君没有留在长安城里,而是留在长安城外。
  钱汝君不喜欢长安城,虽然长安城里面有她的产业。而且这个产业,替她赚很多钱。
  钱汝君也很就没有见到长安城里的主事,但是她一直很忠心,没有任何叛变。
  她找到一个丈夫,并且也把她的丈夫训练的很好,标准的妻管严。
  没有办法,他的妻子的智商财富都比他高很多。
  而她又不是一个普通商人,她是在替钱汝君工作。
  她等于金麦城和中央水塔区,钱家农场的长安代理人。
  虽然她出面的机会不多,但是这几个单位的人,都会跟她做工作报告。
  为的就是,在长安城里有一个了解状况,并且能讲话的人。
  她甚至有一块钱汝君给的腰牌,让她可以求见皇宫里的人。
  而他的丈夫,只不过是九品芝麻官。
  长安城外,钱汝君能住的地方就多了。钱汝君选择距离最近的一个点,就是长安女学堂。
  身为长安女学堂名义上的主人,她当然有权利住进去。
  而且,她当初离开宿舍的时候就说过,她代表的是金麦城,金麦公主会来住,只不过不确定什么时候罢了。
  现在她要过去,当然就能光明正大的过去,但是身边没有跟班,好像很不符合身份,让钱汝君有点烦恼。
  但是要跟班也不难,随便找都有人。
  钱汝君最后决定,还是让在长安女学堂工作的人里面,比较优雅的人来当她的跟班。
  只要把她送到房间,也就没有她什么事了,她可以尽量去工作。
  现在长安女学堂非常的热闹,果然如同她预想的,这里成为长安城里外的女人,最适合的逛街地点。
  如果是要来这个地方逛街,一般的家里的人都会同意。
  原因没有别的,就因为长安女学堂里面是男宾止步。
  男人想要去,只能去附属区。
  所以附属区,其实比长安女学堂更热闹。
  那里的店家也更密集,吃客也更多。
  但是单位效益,却不如长安女学堂。因为长安女学堂,不卖便宜的东西。
  虽然不便宜,但是在长安女学堂购物,绝对划算。
  现在长安城有一个新的潮流,这个潮流只发生在女性身上。
  以前,她们几乎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不是她们不想出去玩,而是在大汉为女人准备的活动太少。
  也只有这样的地方,才会吸引她们。女人对于流行的渴望,几乎是天生的。
  对于美丽,对于美食,只要是有钱的女人,绝对不愿意放过。
  长安女学堂虽然是学堂,但是在学堂气氛中逛街,有一种奇异而美妙的感觉,跟塑造出一种气氛。
  这种气氛会让她们每一次逛街都有一种不同的感觉。
  有钱的人能够在这里逛街消费,并且享受跟富家女或贵女炫耀的乐趣。
  最让她们开心的就是,她们能享受一般女人羡慕的眼光。
  这种羡慕的眼光,其实是女人最需要的。
  她们在这里却能轻易的得到,甚至不用多说一句废话。就能够达成这个目的。
  而这些女人消费不起,但是她们却能够到隔壁区,花小钱,买一杯小小的饮料,回到校园里,享受学堂的自在。
  她们虽然不能坐在这里一整天,但是每天一刻钟,看着贵妇人消费的样子,感受到人的间的奢华,她们也觉得满足了。
  如果有不满足的人,就会提起勇气开始想办法租下店面。
  长安女学堂的店面是对外出租的,但是要求有点奇怪,店员人品必须经过长安女学堂的审核。
  而这些朴实有冲劲的普通女孩,往往是店员的首选。甚至,她们有很大的可能,可以投过学堂商业借贷,得到在这里开店的权利。
  只要开了店,就不能卖低级产品,这是长安女学堂的规定。
  其实,长安女学堂以外的餐厅,多半是钱汝君全额的产业。
  这里赚的钱,其实也不少。至少愿意花钱在这里租房子的人,其实一点都不少。
  所以不管是内部外部赚钱,钱汝君和皇家总能拿到好处。
  一直到现在,钱汝君都把这笔钱当做商税交给皇家。
  国家需要钱,一直以来,钱汝君都是用沉默的说法让皇帝懂得这个道理。
  现在朝廷开始注意到,对钱汝君也是一件好事。
  但是朝廷别人不找人开刀,偏偏找她的店开刀,就让钱汝君很不情愿了。
  钱汝君到了长安女学堂,自然受到学堂长的招待。
  “我来了,就去旁听一下吧!这次我在长安城有事,必须用本人的身份留在长安附近,所以就顺便做最近应该做的事情。
  本来,这个工作,我应该交给你。不过反正我没有事,就帮你做了。”
  “那她们可就不幸了,我的标准可没有你严格。”
  “那样不太好。你最好跟我一样严格,甚至比我都严格,要不然大家会骂我,你反而享受好处。这样不是一个受雇的人应该做的。”
  “你说,我必须向朝廷大臣学习?”
  “是的,恩出于上,这是这个时代不灭的原则。”
  “我还以为你对大汉的原则很不削呢!”
  “没有的事。”
  旁听生,只要交点钱就能进去听。
  身为长安女学堂的唯一董事,钱汝君不想打破这个规定,乖乖交钱,不耍特权。
  她去听课,不是兴趣选课,而是她要看看老师是否真的合格。
  一个合格的老师,在某一种情况之下,会突然变得不合格。
  而很有学问的老师,可能在教学的时候,只会照本宣科。教学也说不上精彩。
  这类人,如果出现在长安女学堂教书,一般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教学的名气。
  一个女子,能站在讲堂上,在大汉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
  钱汝君允许她们骄傲,但是她们教学的本事必须跟她们的学识符合。
  如果不符合,那就只好让她们接受教学训练。
  如果不行,也只能帮忙调单位了。
  大汉,想要找到有学问的女老师,太过困难。所以把她们裁撤掉,钱汝君还真的舍不得。
  但是如果是教学上,出现呆滞,只是为教而教,那钱汝君就会让人滚蛋,不做任何的容忍。
  这种情形,最容易发生在当初钱汝君找来的老师上面。
  这些老师,是速成老师,最容易疲倦。
  而且,有些人,钱汝君不认识。她们是经过介绍,学堂长从四面八方找来的老师。
  学堂长有权利聘请老师,只不过依照钱汝君留下的规定,长安女学堂的老师,不准找男人。
  女老师是颇为珍贵的物种。
  但是钱汝君并不会因为女人教学珍贵,就对她放手。
  她认为,教学就是必须对学生本人负责,对家长负责。
  钱汝君发现,她到各个地方,都能够找到事情做。也就是说,麻烦是不时发生的。但是,钱汝君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因为她身边有很多人等着帮她做事,所以她可以交代给别人做,而不亲自参与。
  学堂岛学生现在都在忙。忙着替自己或替钱汝君教育。
  他们对属于自己的属下,都非常用心。被放出来的,估计只有钱汝君收的乞丐。
  来到长安,钱汝君已经命令这些负责领头的聪明人组织起来,未来他们的发展地带,是在边界地区。因为,以后他们要对边界做实验。
  没有实验的工业制造,就不是一个好的工业制造。
  这些乞丐还有任务,就是继续去找适合的人来扩充队伍。
  但是他们现在还很弱,所以没有办法办法想学堂岛学生一样,放一个人出去,就能够带回好几个。
  如果是乞丐放出去,能够毫无损伤的带回一两个人就是万幸。
  钱汝君知道这种事情,需要练习,所以宁愿忍受极低的效率,让他们把抓人这种事变得熟练。
  但是钱汝君时候想想这简直是浪费时间,这些人以后要制造火药,不用抓人。


第七四四章 宴会
  钱汝君处理完这些不合格的老师之后,时间也很快的到了皇帝举办晚宴的时候。
  皇帝举办晚宴的时候,其实皇帝本身并不在场。
  皇帝刘恒只是出来说几句话,就把空间让给大家,除了钱汝君一个女生之外,在场还有非常多的女生,他们大部分不是王公的女儿就是郡王的女儿,名义上。
  名义上,皇帝是替大家准备晚宴,皇帝一时之间也没有办法用钱汝君的名义凑到这么多人。
  在场的都是单身的男或女,所以现场的气氛非常热闹,年轻人本来就是爱闹的年纪,不管是男男女女,都是喜欢热闹气氛的,包含钱汝君对于这些年纪跟他差不多的人,其实如果不是在这个场合见面,估计很能够玩在一起。
  但是相亲这种事,心里就会存在一种理想,一种计较,不符合理想和计较的时候,就不能够给对方太多的希望。
  现场的气氛非常的热闹,围在钱汝君身边的人也不少,但是大部分的人其实都跟其他人谈话比较热切。
  钱汝君的名声实在太大了,在钱汝君身边的人,都难免会自惭形秽,讲不久就会渐渐的离开,在钱汝君左近,却有不敢接近。
  所以接近钱汝君的不多,而且钱汝君在来到皇帝刘恒举办的晚宴之前,被学堂岛学生抓去,好好的梳妆打扮一下,表现的特别的亮眼,让人耳目一新。
  她的身上并没有用华贵的珠宝首饰,她的衣服也没有缝上金线银线,她的身体,穿的衣服只是用丝绸和棉布构成的,只是特别有设计感。
  衣料在大汉高层,用丝绸做衣服也是正常的事情。
  由于皇帝刘恒现在比较不缺钱了,也不再像以前一样,规定后宫的女子只能穿麻布的衣服,或者是其他衣料,在讲求舒适的情况之下,是丝绸的衣服,或者是棉布做的衣服也都能够登堂入室。
  皇帝当地并不会禁止,在这个时代丝绸和棉布的价格其实是差不多,丝绸的价格略高,毕竟要制作成丝绸,那必须经过非常多的工序。
  简简单单的衣服,却被钱汝君穿出高贵的效果,这是钱汝君本身气质所带来的。
  一个人如果有学问,就容易适用腹有书香气质华的句子。
  钱汝君在空间里,其实读过非常多的书,大概超越大汉非常所有人,除了学堂岛学生以外的人,所能够看到的书。
  毕竟现在大部分的书籍还没有转译成纸质的书本,在他们能够看到的范围,几乎所有的书籍都是竹简做的。
  只有一部分的人在抄写成书籍,负责抄写的人必须读书识字,还能够把字写得很好。
  在大汉,这样的人不多,即使是钱汝君也不过是训练出四百多个专精的人才。
  但是他们抄写书籍同样快不了,抄一个一万字左右的书籍,都需要花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加上他们还必须把这些书籍收集起来,才能够读得到。
  这些书籍,即使已经抄成纸质,价格也绝对是昂贵。
  买一户贵族家庭不可能,但是买一个大汉小康人家的房子,还是必须的。
  读书,难怪会成为贵族的事情。
  如果不是金麦城在极力推广,现在读书人,不会增加了三倍左右。
  即使是这样,还是太少。
  至少能抄书的人,还是太少。
  所以阅读,对他们来说本身就是困难的,何况这些高官子弟们,不见得喜欢埋首书堆,因为对他们来说外面实在有太多的诱惑。
  还有太多的玩乐,不过能够被皇帝选到这里的人,至少都能够专精,一方面有些才华,不至于,目不识丁,也不会什么都不会,朗诵几本经典,还是能够做到的。
  何况,皇帝在钱汝君的特别要求之下,对来者品格操守,还有专情还是比较注重的,这些都必须掌握对方的资料。并且从他平常的表现分析之后,才能决定。
  而钱汝君所注重的操守,基本上跟皇帝是不一样的。
  她想要的操守,其实是做好人的一个标准。
  皇帝认为,最高操守,就是忠君。但是对钱汝君来说,这完全没有必要。
  幸好,这个操守对于这个时代的人,就算没有,也要装出来。
  所由于钱汝君对学问,只要求读书识字,对于经典,没有什么要求。
  对于格物方面,有专门的研究,钱汝君还特别喜欢。
  所以皇帝就开放了武将世家也能够进来。
  武将世家进了高官厚禄,有着一个比较好的位置之后,有很多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