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女学堂-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算,他们住下来,只是租房子,不是买房子。
  何况这个地方拥有的人口已经有二十万,这跟长安城比起来已经不算是一个小城市,甚至附近的陵墓区都没有办法达到这个人数。
  而且根据他们调查的结果,住在这里的人拥有户口的远不止二十万人,如果他们把流动人口都算进去的话,消费人口也一起算进去的话,他们惊讶地发现,中央水塔区拥有的人口数几乎等于长安城。
  而住在这里的人,由于有良好的规划,所以他们的生活环境是比较好的。
  甚至比长安城都来得好。
  中央水塔区也开始学金麦城用自来水,还有电力,以及火力供暖。
  最喜欢这些东西的是,那些有钱人,还有贵人。
  这些东西全部对有钱人和贵人的吸引力都非常的高。
  所以原本住在长安城的富豪,有很多都迁居到这个地方来,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个地方做生意不会比长安城里面困难。
  虽然,而且这个地方离长安城也不会太远,他们有政治上的新动态,都可以很快拿到,并且作出反应。
  即使是贵人,也觉得这个地方的安全,没有想象中的糟糕。
  所以越来越多的商人、贵人,选择在中央水塔区,即使是做官的人家,他们也发现在长安城的生活,远不如在中央水塔区。
  只是他们每天都要应卯,所以没有办法,整个家族搬过去。
  但是家里比较不重要的人,不需要在长安城里面的一些纨绔子弟,也纷纷跑到中央水塔区去居住。
  在那里,他们即使是居住在比较窄小的院子,也能够感觉到更多舒畅,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在中央水塔区取得更大的房子,但是那些房子就已经够让他们过得舒舒服服的。
  而且他们发现由于房子不够大,所以没有办法,整个家族聚集在一起,他们顶多能够租一个大房子附近的所有房子,然后每一户人家,每一个夫妻都可以分开居住,顶多他们就要求全部的人家必须到中央的大房去吃饭,但是更多的人选择自己开伙。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大家族的生活逐渐被小家族的生活取代,他们发现当人和人分开之后,其实关系就没有这么差了,甚至他们看到以前恨不得咬他一口的,祝你们都能够笑嘻嘻的关门回家,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男人也发现女人在这种情况之下,抱怨也减少了,甚至做的事情也比较轻快,虽然不是他们的人也跟着减少,但是家庭的纷争减少的情况之下,其实他们也过得更好。
  或许人过得好的时候,总要得瑟的跟自己的好朋友说一下。
  于是渐渐的这些好处,逐渐在大家族里面一些不重要的人身上泛滥开来。
  于是他们渐渐的要求到中央水塔区居住。
  大家族的子弟,自有一套规则,说自己在长安城里面也是占的房子,不如给一点钱,让他们去中央水塔区居住。
  或许还能够找机会做点生意,填补一下家用。
  因为他们不是家族的嫡长子,还或者是嫡女,所以他们的自由度明显的偏高。
  就算他们真的投身在商业里面,也不会让家族整个蒙羞,只能说而且能够替家族带来更大的利益。
  中央水塔区的兴起是补充了长安城商业的不足以及不便。
  虽然他们从头到尾没有城墙,但是在中央水产区,其实是有保护者的。
  中央水塔区有自己的税制,最大的税,就是房租,店租,而这些房租和店租,不是放入口袋,而是拿出来,最各种公共事务。
  而,钱汝君在中央水塔区拥有无数商店,这个地方繁荣起来,她自然就能够赚很多钱。
  因为在他们外围一百米的范围内,其实都是属于中央水塔区的田地,而这些田地早就替这些人预留了空间,有一千多个人随时在这个地方游走,并且保护这各中央水塔区的安全。
  这些人不是钱汝君特意培养出来的,而是中央水塔区雇用的。
  他们雇用的人是从军方退伍下来的,而且是经过检核,比较良善的人家,最重要的是他们都非常善待家人。当他们接受雇用的时候,他们就家人就获得中央水塔区居住的权利,甚至他们居住的空间也不会比那些大户人家来的小。
  是对他们来说,保护中央水塔区就是保护自己的家人,有这么多人保护自己的家人,他们也觉得比较安心也比较用心,而且中央水塔区的管理人员,为了预防这些人逐渐腐化,其实随时都在审查,确定他们没有假公济私的行为。
  如果他们有假公济私的行为而被抓到,他们、他还有他的家族都会被驱逐出中央水塔区。
  或许人们会认为这不是很重要惩罚,中央水塔区又不是这世界最美好的地方,但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中央水塔区住过之后,长安城附近几乎就没有他们适合居住的空间,因为对他们来说,这简直是太不方便了。
  你要听被赶出去的人,有怎么样的遭遇,怎么样的故事,想要回中央水塔区,住在中央水塔去的人,就会更珍惜这一块地方。
  至于没有办法再进中央水塔区的人,往往也不会再留在长安,而是往东去金麦城寻找新的可能性。
  不过曾经被中央水塔驱赶出来的人都被记录在案,在金麦城也不会允许他们住在核心,而他们也只能住在外围。
  但是他们觉得即使是住在金麦城的外围,也能够感受到金麦城悠扬的气氛。
  让他们觉得很满意,也不愿意再回长安。
  对世家大族的后辈来说,他们这些人原本就跟长安的仕途没有什么关系,对他们来说,他们领的是家庭的补贴,生活是自由的。
  只要他们不去做败坏家风的坏事,让家里受到损害,他们基本上在大汉朝里面就可以为所欲为。
  住在金麦城自然不是什么大事,不管是进入了中央水塔区,还是金麦城他们的生活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
  因为他们发现金麦城和中央水塔区,其实非常欢迎他们做事,他们可以成为别人的员工,或者是他们自己能够开店。
  不管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他们发现他们当员工的时候,他们的权力可以受到保障,他们当老板的时候也不会有人来剥削他们,只要安心的经营就会有收益。
  而这些收益比起在长安,其实是大很多的,对他们来说,赚钱似乎变得更为容易。
  虽然一个勋贵子弟,只能赚一点点钱,从来也不会赚大钱,因为他们跟正式的商人比起来还是弱了一点。
  商人比较知道做生意的方法,即使你是勋贵,也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但是就这么一点点小钱,累积成起来,变成好大的一笔钱,让家族的族长非常的惊讶。
  于是就更重视他们这些人,他们这些子弟当然有强有弱,一比较强的子弟,就这样被培养起来来指挥比较弱的子弟。
  当他们不断从事商业的时候,他们最后遇到的最大的困扰就是,货物实在是太少了。
  要是能够有多一点的货物可以卖,该有多好。
  在金麦城你从来没有货物卖不完的情形,因为大汉的人,除了生活必须吃的东西之外,往往有多余的钱才可以做其他事情。
  但是金麦城的人,总是能领到吃饭以外的钱。
  有很多在金麦城住下来,没有做生意的人,就是最大的消费者,这里永远是消费最为旺盛的地方。
  钱汝君在长安女学堂做演讲,很快的透过学生散布了出去,而不懂马达是什么东西的人,很快的就得到长安女学堂的女学生的讲解。
  原来这些马达还有更大的功效,很多人拿出他们早期曾经设计的马达应用图,他们就发现马达,或许会改变这个世界,而且能够解决他们面对的最大的问题。
  大汉民间突然兴起的马达研究的热潮,而这个热潮带动的人出了长安女学堂的学生之外,钱汝君还吩咐人将为在秦皇岛的人放了出来。。
  这些被钱汝君关在秦皇岛的人,原本都是犯罪或者是其他原因,而被钱如军滞留在秦皇岛,原本想要让他们一辈子赎罪,再也没有办法爬出秦皇岛。
  秦皇岛这个地方不大不小,对于没有什么行动力的大汉朝人来说,这样的大小也足够他们生活居留在这个地方了。
  而且秦皇岛附近的城池,供应他们日常生活的东西,所以秦皇岛生活上基本上还是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钱汝君曾经不允许秦皇岛的科研人员跟外界接触,但是这一次的开放等于让里面的人,开始可以倒大汉各个学堂以及能够讲授的单位到处讲授马达原理。
  务必让大汉能够最短时期接触他们研究出来的马达这种东西。
  对于秦皇岛研究马达的人来说,钱汝君给予了他最丰富的制作马达相关资料。
  虽然钱汝君看不懂,但是他们这些专门研究的人,却已经有很多人能够看懂了,秦皇岛并不是只有研究马达的人,这些人能够出去让其他人也非常的羡慕,不过他们也没有说什么,至少没有表达想要出去的**。
  然而钱汝君却允许秦皇岛里面非重要人员开始可以从里面出来,并且补充新的人员进去,至于研究比较高深的人,他们本来就没有出来的**。
  他们知道出来其实没有更好的研究空间,反而不如他们在秦皇岛可以得到最高端的东西来做研究。


第七三四章 论吃饱穿暖的重要性
  当钱汝君把他拥有的猛兽放出来的时候,大汉的世界突然快速的变化。
  当然感到快速只有是他们大汉人,对钱汝君来说,只要变化没有超过二十一世纪的科技程度,没有变成古装却行动的像现代人。
  她基本上都觉得还是很古老,很传统。
  毕竟在二十一世纪,也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完美的,但是在生活的时候,只要不出门,就能让钱汝君感觉到舒服了。
  至于出门会不舒服,那是因为,人太多了。
  这种生活的方便回想起来都变成最珍贵的东西。可惜,已经离开钱汝君远去。
  在二十一世纪,钱汝君最讨厌的人和周边的关系。
  钱汝君来到了大汉时代,本来觉得应该不会再遇到同样的事情了。
  但是钱汝君发现,其实不管是在任何一个时代,人的本本质是并没有改变的。
  她对人的方式,太善良,太懦弱,所以理所当然的会被欺负。
  钱汝君很怀疑,三皇五帝的时候,人们会有多幸福。
  那时候的人,根本还处在新石器时代。前进到历史时代。
  对大部分的人来说,历史时代一直都还没有开始。
  在大汉,并没有说因为时代比较古老,人们就会变得比较温和淳朴。
  人处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个性。
  在大汉的人坏起来比二十一世纪的人更坏,而他们的坏是在行动,而二十一世纪的人要做坏事的时候,由于有大量警察存在,所以他必须保持低调。
  在大汉对钱如君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这时代的人,在有人管理的情况之下,会变得乖乖的。
  但是在大汉大部分的地方都是没有人管理的。
  所以如果是钱汝君自己,大概还没有特别深的感受,因为他本身的武力并不会特别的弱,甚至可以说是强大到其他人都没有办法把刀砍在她身上。
  但是她手下有非常多的人,而这些人如果不被关在某个城市,不能够外出行动的话,在他们脱离钱汝君管辖范围的时候,他们就会遇到危险。
  只要出了城池,在大部分地方就会有盗匪。
  除了金麦城附近,慢慢的被金麦城的护卫清理掉之外,其他盗匪的人数比正常的人数还来得多。
  钱汝君本来以为,大汉百姓不喜欢出门。
  后来才知道,他们出门是需要胆子。所以他们很多人一生都能够躲在小小的城池不出门。
  不知道史书怎么会把大汉的人都当成淳朴的老百姓。
  在她看起来,这个时代的人大部分都都应该杀头。
  要不是大汉的人口真的非常少,有大量的地方相当荒凉,钱汝君看起来都需要开发。
  而开发需要人力,钱汝君若不是觉得人力相当珍贵,她会把这里的人的脑袋都砍掉。
  或者,把这里的人全部换一批,全部洗脑。
  但是由于大汉实施的家族制度,让钱汝君不敢直接进行洗脑这样东西。
  除非她能够掌握他全部的家族,或者不在意这些人,把所有人都洗脑,才不会引起怀疑,要不然别人估计会产生大量怀疑。
  能吃饱,才会考虑到道德的存在的必要。
  有了财富才会想到要别人乖一点,不要跟他抢财富。
  当大部分的人拥有财富的时候,抢劫这种东西,就不会允许它发生在你的周遭。
  当大部分的人都是极端贫穷的时候,他就会认为抢劫这种东西,是改变生活的一种方式,只有抢到足够吃饱穿暖的变成人的时候,他的人生才能够大发生改变。
  在这种时候,大部分的人就会发现,城外的生活太过危险,都会跑到城市去。
  到了城市就会变成好人,出了城市就会变成坏人。
  而在城市以外,所有的秩序都是在家族的掌控之下,如果是一个孤孤单单的人又没有超越其他人的能力的时候,往往他在一个地方就是被欺负的人,或者是家族比较弱小,也会变成别人欺负的对象。
  很多时候,也代表他们就是被抢劫的对象。
  钱汝君看来这是一个野蛮而没有伦理道德的时代,伦理道德,这种东西并不存在民间,而是存在高官贵族而民间。
  甚至能这么说,伦理道德这种东西,存在在有好官吏管理的城池。
  人们最大的使命还是拥有充足的食物来吃,之所以没有去投注获取更大的权力。
  只是大部分人面对别的团体的都会衡量。
  大部分的人依照自己的性格会选择无低做小。
  大汉时代的野蛮,就是因为吃不饱所造成的。
  而吃不饱,最重要的原因,除了没有地以外,最重要的是生产不足所造成的。
  那么想改变这个时代,就应该让生产力大增,让更多人能够吃饱饭,吃饱饭之后,如果他再去抢劫。
  钱汝君杀人就没有那么多借口,没有那么多同情心,因为吃饱饭还能够杀人的,那已经是杀习惯了,没有回心转意的可能。
  当钱汝君把在秦皇岛的一千多个人放出去的时候发现,其实大部分人去的还是长安,毕竟长安你能够听懂人话的人比较多,所谓的精英大部分都会向长安集中。
  但是钱汝君总感觉有什么不对。
  她仔细想想到底有什么不对呢?
  突然发现这个时代能够随意游动的人,只有以游学的借口,到处游动一般的平民百姓,不管他是聪明的还是愚笨的,他根本没有办法走出自己所生活的那一个县市。
  所以如果这些人没有办法听到这个马达的说明,他就不可能改变自己的生活。
  所以他他应该注意的是这些不认识字,但是非常聪明的人。
  但是想要把人一个一个找出来,非常的困难,而且成本太高,钱汝君思考,其实很多事情就是因为钱成本太高,所以会花更多成本的地方或人就逐渐被放弃,流失在这个时代里。
  她需要在意成本吗?
  更需要援手,更需要帮忙,更需要给他一个机会的,不就是这些人吗?
  就像她帮助女人一样,这些人,也需要帮助。
  钱汝君觉得,谁先占有强力的生产力,就有话语权。
  所以她应该在乡间多教一些女人。
  说到底,教育才是改变时代的一个最重要的方法。
  而这些人就算不认识字,但是他们听懂马达的可能性的反而可能比其他人更多。
  因为马达这种东西是属于物理学的,很多东西,只要他能够看,能够听,对于聪明的人来说,她长久以来就已经很习惯学习记忆。
  把东西提起来,说不定记起来的东西还比较多,只不过没有机会把这些记起来的东西在继续发展,能够发展的东西也有限。
  因为所谓的发展,其实是要透过合作合作的关系在这个时代,没有办法,具体很多的人在一起研究,那么就只能透过文字的描写,把这个思想产生交流的火花。
  钱汝君突然想通了以前她的做法或许是错误的。
  因为以前她的做法纯粹是最上层赚了那么多的钱给了皇帝,让皇帝来管理天下。
  但是看过去,除了金麦城管理的范围之外,皇帝管理的天下,该贪污的还是贪污该享受的还是享受,多给的钱,除了让皇室生活更好之外,就是在北方的边疆,让更多军人能够吃饱穿暖,让更多马匹,能够吃的膘肥。
  人民百姓的生活几乎没有改变,对大汉官员,或者是世家大族来说,这些人民百姓就像牲畜一样,能够拿出来用的时候就拿出来用,拿不出来用的时候就让他们乖乖的听族长的话。
  在城外呆着不要为非作歹,至少在族里不要犯事。
  然而他们却没有管城外的治安,所以这些人必须自己保护自己,当人民为了保护自己和家族而变得凶悍,因为饿肚子必须要抢劫的时候,城外的治安也就没有办法保证了。
  所以这个时代为什么人们那么愿意住在城里,只要富裕了,几乎都想往城里搬,并不是城里能够住比较大的豪宅,城外就盖不起豪宅,而是在城外盖的豪宅,如果没有足够的守卫力量的话,纯粹是给强到土匪抢劫的。
  所以一个人要有钱,就过不安稳,对十里八乡的人来说,他就是抢劫的对象。
  于是,他就必须让他手上的钱,养更多的人来保护他自己,而他养的人如果养错人的话,往往没有保护自己的性命,反而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说起来,这是非常无奈的事情,因为从外面请来的人,往往不能够保证他的忠诚心。
  看似你给他们足够的钱,先不论他的能力和武力有多强大,他身活在你的身边,看到你能够享用更多的钱,而他的钱跟你的钱比起来,好像少多了。
  如果比较两个人的力量,他发现他的力量比你强大,而且身边没有人能对抗他,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不会真心替你做事。
  就像朝廷一样,如果有一个官员特别强大,而没有任何人可以制衡的时候,这个人或许就会发起向皇位的挑战。
  认为自己或许有办法击倒上面的人取得最多的好处。
  但是当下面的人彼此牵制的时候,他或许就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所以一个富户,人家其实跟朝廷里官官相斗,没有什么差别。
  但是这样斗下来的结果,往往把力量分了,打不过是周围的人,要不是人家看你人数多,力量好像真的很大,因为心里产生恐惧,自己吓自己,而不敢打你,要是他们真的动手,估计能够把大汉的天下多分几块下来,就像南越国一样。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钱汝君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什么时间,对她来说威胁最大的就是皇帝赐婚。
  也不知道皇帝心里是什么念头,又会把她许配给什么人,虽然说皇帝认为钱汝君可以自己找到心爱的对象,也愿意给钱汝君一个机会。
  但是钱汝君如果没有在十五岁之前自己确认一个对象,那么皇帝就会出手。
  在大汉国基本上婚姻就是一个大家都要遵从的规律。
  大汉的人口太少,在他们的概念里面,必须让人们早点结婚,早点生出更多的小孩。
  绝对不会允许出现剩女,到了三十几岁还不结婚。
  在这个时代,个人是没有自由的,为了族群,为了国家个人都必须奉献自己的力量。
  钱汝君不喜欢为大我牺牲小我。
  当自己都不能够决定自己的死活和婚嫁等人生最重要的事情的时候。
  大汉这个国家,在她看起来就没有爱护的必要。
  但是她又知道要推翻这个国家,会造成更多人死亡,她也不认为为了自己的一一己之私,让别人失望,让别人跟着他一起受痛苦,有这个必要。
  所以钱汝君时间到的时候,就准备离开大汉,到各个地方游走。
  等她到了不能够结婚的年龄的时候,也没有人会再强迫她结婚了。
  但是钱汝君觉得,她可能会不变老。
  或许她回来的时候,就必须换一个身份来过活了。
  至于大汉朝廷要罚她多少钱,钱汝君并不怕,因为钱汝君根本就是个大大的有钱人。
  她既然能够每年捐这么多钱给皇帝,朝廷罚的那些钱,对她来说只是小玩意而已。
  她真正在乎的其实是有父亲名义的皇帝有什么决定。
  因为在这个时代,父母之命,媒灼之言,拥有非常大的权力,他们不认为个人能够有自由。
  如果皇帝刘恒真的做出违反钱汝君意愿的决定,那么钱汝君也只能走了。
  钱汝君最在乎的,其实就是个人的自由,并没有因为她造了大汉,没有办法反抗而放弃自己的自由。
  或许不自由,毋宁死,是钱汝君内心隐藏最深的话。
  她在大汉,一点都不像别的女人,她充分地追求自己的自由,只不过它会让自己的自由,不会太过突兀,还在人们接受范围之内。
  她会让自己的自由,跟大汉社会之间不会产生太多的脱节。但是她觉得在婚姻这各方面,她完全不能够配合大汉的法制。


第七三五章 新生活运动
  或许是因为钱汝君发现自己做错了事。为了调整这些事情,钱汝君又变得忙碌起来。
  只要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事的时候,即使忙碌也不会觉得特别辛苦。不知道自己自傲做什么的时候,往往很轻松的工作也会觉得很累。
  这就是有脑子的人的毛病。
  如果要把人散落到民间去,不但要培养更多的人,还必须做到,保证他们的安全,因为在大汉城池之外的治安真的太差了。
  但是钱汝君发现他现在所培养出来具有武力的人数还是不够。
  因为相对于土匪强盗的人数,钱汝君培养的人太少。
  如果钱汝君每一个人都要派人去保护,那么这些人数根本不能够达到。
  除非让每一个去讲解的人都能够自己保护自己。
  读书是至可以短时间速成,但是想要把一个人的身体培养成可以打架,而且甚可以跟很多人打架,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高层次的人也往往不愿意去跟低层次的人宣导,何况这些人散落在各地,也不见得有时间听你说话。
  所以钱汝君要做的事情,算是非常难搞的事情。
  “你们有没有办法?我现在总算知道皇帝为什么会放弃跟这些人说话。
  而是让族长去管他们,因为族长虽然非常的凶狠,但是由于长久以来已经形成惯例,所以他们说的话反而比我们有效。
  而其他人也会听族长的话,就算他本身体力很差,又没有办法打败其他人,但是年纪大的人就会受到尊崇,这在大汉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钱汝君把自己的问题又提出来交给学堂倒的学生。
  他知道在解决问题方面,他一样不擅长,也不知道她的智商提高之后,到底分配到哪里去,学习东西的时候完全不是问题,但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她往往想不出方法。
  看来智商再怎么高,也都有偏向性,钱汝君的偏向性就是善于学习,但是对于理科或者是理解性,或者是争执的事情,完全不擅长。
  幸好她培养出非常多的学生,而且在外地有很多的野人,是现在她初步可以依赖的人。
  因为这些人身边也有学堂倒学生,而这些人长久以来在农耕以外的时间都跟着这些学堂岛学生在学习,所以基本上已经掌握了,识字,还有算术等能力。
  当初他们在空间里面接受洗脑的时候,其实钱汝君并没有花太多力气帮助他们学习认识字,只是教他们如何使用工具来耕作。
  而这些工具都是早期秦皇岛开发出来的,但是比较高深的一些农具并没有交代给他们使用,比如说马达这种东西对于大部分的人并不了解。
  但是他们生活中,却有大量类似于马达的东西,或许很多人想不透,但是在他们的生活里面,已经开始利用水车这种东西,并且透过水车完成,是很多马达才能够用的任务,只不过水车很大,他们用水车旋转力量来带动的东西也基本上都很大。
  现在一个比较成功的村落,已经架设了非常的水多的水车,而利用这些水车来帮助村里面的女孩子,纺纱织布,她们在纺纱织布的时候,需要用到旋转动力的时候,完全不需要靠自己踩。
  钱汝君倒是很想到那个村落去观摩,只可惜现在有很多事情必须在长安中央水塔去处理。
  皇帝刘恒还没有宣布她可以离开,所以钱汝君必须在皇帝刘恒,随时可以找得到她的地方。
  这很浪费钱汝君的时间,但是钱汝君如果想和平的在大汉存在,就必须接受这个现实。
  现在只有一个人能管她,已经是很好的情况。
  对平民百姓来说,她必须被好多人管。
  “公主要在平凡人里面找出聪明人,真的很难。”
  听到钱汝君的问题,很多学堂岛学生也很困扰。
  “不用多聪明,普通人就可以了。
  马达这种东西能够理解的人就是能够理解不能够理解的人,就不能够理解。
  你只要把这个马达拿过去,告诉他们说这个东西有什么功用,并且带一两个样品给他们看,看得懂的人就是聪明人了。
  所谓看得懂的人,其实他的脑袋比较具有理科的脑袋。”
  “什么是理科的脑袋?是指他比较会思考吗?”
  “思考这种东西是不分文理科的,做文章的人也是会思考,否则也不会写出洋洋洒洒的各种文章,并且让人家欣赏。
  所谓的理科,他就是会思考许多比较三维比较立体的东西,看到文字或者是别人给的物件,往往脑中就能够充分理解它各部分的结构。”
  钱汝君觉得对大汉人,不是很好解释这种东西。
  “什么是三维?公主你懂好多东西,我们常常会听不懂。”
  学堂岛学生,有点拍钱汝君的马屁。
  可惜钱汝君对这些马屁不马屁的东西,时常搞不懂。
  “你们不是时常看我给你们的书吗?我给你们的书里应该都有啊?”
  钱汝君颇为疑惑的看着学生问道。
  “我们讨论过的,结果就是没有人能够懂。
  看别的书也很多都有出现,但是很少有讲解的,所以我们就决定把它留到后面去思考。”
  听到钱汝君的问题,他们觉得把马屁拍大了。
  “怎么不问我呢?”
  刚到学生,不敢告诉钱汝君,是因为钱汝君给她的印象,对于这些理科的东西有,也就是动手做的东西,似乎不是很能够理解,他常常提出来的东西往往都是比较显眼可见的。
  看着学堂的学生,眼睛咕溜咕溜的转,钱汝君就知道,他们的脑门子又在想古怪的东西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