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女学堂-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石奋家串门子,得点官方的消息,对胡说做生意很有帮助。
可以说,胡说的生意能做这么大,跟他的正室很有关系,所以他对他的正室一直以来都比较尊重。不过他大儿子不成材。读书写字、九章算数都学不太好。七个儿子年龄差别都不算太大,从十一岁到七岁都有。眼前三儿子算比较有出息。胡说蛮担心,要是他死后,会闹家变。也只能稳定正室的地位。
胡说主要的生意是做布匹生意,从各种丝绸到葛麻都有生产,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术,并头一个把作坊家大。形成数百个人的生产规模。从纺纱到织布,他都自己生产,并不跟外面拿货,所以质量很有保证,在长安城也开有一家店铺。
在这个布匹可以当作钱的时代,胡说的生活可以算是相当滋润,长沙附近很多妇人都在他的作坊里工作。
为了管理,他的第二房小妾和第六房小妾都过去帮忙。因为这两房小妾一个识字,另一个算数不错。能帮他管理里面的女工。
当然,除了这些需要细心的工作以外,胡说还是用男人,要不然,外面的风言风语可以搞垮他。
温柔之所以想识字,跟识字能帮上胡说的忙有关。毕竟,女人识字的太少了。即使是第二房小妾和第六房小妾,也识字不算多,算数不算好。查帐还没有那些掌柜灵光,时常看不懂里面的猫腻,如果不是胡说会抽时间再看过一遍,早就出大事了。
显然,钱汝君识字的事,胡说不相信。富贵人家的女儿,都不见得能识几个字,一个贫民女子怎么可能习字?
但是,胡说也了解他女儿,他女儿没那么好忽悠,所以,他真的想现场考一场。
但石如玉也说得对,有贾长沙在,考究学问的事,哪轮得到他。于是胡说招呼大家入席。本来钱如君的位置离胡茬很远,偏偏胡茬要跟钱汝君坐。而胡茬又是今天的主角,贾长沙登门,就是来看看未过门的儿媳妇,有没有资格进他的家门,看妥了,这婚事才能真正的订下。
胡说当然不可能长时间不搭理贾长沙,他想把女儿嫁给贾长沙的儿子,一方面当然想要攀附权贵,另一方面,他也是真正佩服贾谊的才华。想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应该算是替女儿找到不错的对象。
于是大人说开了,石如玉跟温柔的关系还算不错,也聊开了。两个贾家的儿子,距离胡茬这桌有点远,也只能自己聊起天来。
或许年纪还小,两人之间还没有烟火味,大人的复杂思想,还没有影响到小孩子。两个人在那里窃窃私语,说着一些孩子间的胡话。
钱汝君一边跟胡茬聊天,一边眼观四面,耳听八方。
其实,她最重要的是,她的脚麻啊。在家里大部分时间,她都不跪坐,此时,她又发现了一点她没融入汉朝的地方。跪坐真是受罪。不过画面真的很好看。
“贾伯伯很帅吧?他家臭小子可没那么好看。”胡茬皱着鼻子附耳小声说着。不时,她还要到她爹和贾谊面前卖萌讨好。钱汝君觉得,胡茬也真是辛苦。看来,想获得家长的疼爱,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长大以后就会变了,没听过男大十八变吗?”钱汝君随意回复吗?
“有这句话吗?出处是?”想不到胡茬认真起来。开始准备学习。
“钱氏物语,我编的。”钱汝君翻白眼。
“啊?老师你忽悠我,这样对待学生可以吗?”
“你觉得没道理吗?对了,你才五岁,还没看过男人的成长……”钱汝君继续忽悠,她感觉今天会面对大挑战,此时心情还是放轻松点。
“老师,你也不大。好吗!”
第六十一章 挥毫
钱汝君与胡茬小姑娘正谈得开心,胡说和贾谊也聊得很开心。没多久,他就对贾谊说道:“我怕钱家小娘不够格教你家媳妇,不如你来掌舵如何?”
贾谊捋着胡须,看着胡茬,很是满意,尤其小姑娘机灵劲十足,教得好的话,对儿子的帮助很大。再看钱汝君,他感觉对方虽然长相不如何,但气度上,远胜其他男子,可惜,这样的气度,却发生在女生身上。
钱汝君身上穿着胡茬的衣服,显得有点不合身,而且也没有带出像胡茬一般的富贵气质。但是乡间女子气息尽去,有一种温文尔雅的风采。但贾谊从胡说口中得知,钱汝君是到他家卖菜的农家女。农家,而且是个女孩,不太可能懂得多少东西。而且,她可能也不懂他们平常说的经典,要如何考究钱汝君的学问,也是很伤脑筋的事。
贾谊将钱汝君召到桌前,胡茬跟着钱汝君也上前来,道:“贾伯伯,你可不能欺负钱老师,她可能没有你那么有学问,还能写出那么好的文章。可是她跟管事讨论合同的时候,可厉害呢!”
贾谊听胡茬称赞他的文章好,好奇地问道:“你读过贾伯伯哪篇文章?”
胡茬的脸色涨红,吱吱唔唔地道:“囡囡看过,可是没有看懂。但感觉得出文章很有气势。”,囡囡是胡茬在家里的自称,她也知道她的名字,父亲当初取名的时候太随意,不上大雅之堂。
钱汝君看到胡茬的样子,很惊讶这么小的孩子,就主动把贾谊的文章拿来看,虽然看不懂,但也代表这孩子的进取。想了想,贾谊现在应该写出过秦论这篇文章了吧?国文课时,只要读到古文,老师都会叫他们背诵下来,钱汝君以前国文成绩不错,基本上能满分通过所有考试,将脑中的文章过了一遍,随口随着一段背诵道:“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她看向胡茬道:“你可能听得懂其中意思?”
此时的人,对文字很重视,尤其这篇《过泰论》是贾谊的得意之作,通篇文章,他是背起来的。他自然知道这是他文章的节录,看来不用考究钱汝君的才华,能朗诵起这段文字,代表她也有些国学的根底。不过,还不能这么放过他。于是他说道:
“你这是为难囡囡了,不把字些出来,光听她听不明白的。”
钱汝君懂得贾谊的意思,于是向胡说道:”可以要一些竹简,笔墨?”
早就知道胡说有考验钱汝君的意思,下人在后面,早就将东西准备好,等胡说一点头,东西就给送了出来。
钱汝君看着毛笔,有点苦脑,她的毛笔字,虽然经过十二年的训练,但跟这个时代人比起来,还是太差。墨早就磨好,钱汝君举起笔道:“字写的不好,别见笑。”
于是在众人好奇的眼光下,开始一笔一画地把刚才朗读的那段文字写出来。
写毛笔字没那么快,几个孩子饭也不吃了,纷纷围过来看。胡茬更是满眼亮睛睛的。在她看来,老师有本事,发掘出老师的她,也与有荣焉。
贾谊拿眼看去,以他的眼光,钱汝君写的字自然没有什么,但考虑到钱汝君的年纪,再加上她一天要做的农活,能练到这种程度,已经难能可贵。她可不知道,这不是现在练出来,而是以前十二年课余时间的总结。
当最后一笔落下,钱汝君已出了一身汗,她从来没有在别人面前挥毫的经验。更何况,这次不是借助电纸书,而是用她自己的能耐,来夺得大汉朝人明的信任和赞营,对钱汝君而言,这更有意义。
胡说很高兴,女儿的眼力果然不错,字写出来之后,钱汝君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对胡茬讲授,然后胡茬不愧是智商一八零的天才,听完讲解后,就向贾谊问道:“贾伯伯,老师说的对不对?人家说,文章经过不同人解释,能产生不同的意义。我看了文章虽然只有一小段,但也有一些意见……”
接下来的场面不会太美,胡说有点惊讶,他女儿竟然就这段文字,和贾谊激辩起来。钱汝君坐在旁边,揉揉发酸的手臂。她知道接下来没她什么事了。
至于两人辩论的内容,她在旁边听起来也颇有所得。虽然她知道后面人的解释跟想法,但有什么比原作者的看法更精采。估且不论对错,贾谊的文采是好的。可惜,有点理想化了。
这世间是都是多方妥协和角力的结果,即使将一切打掉重来,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被打掉。总有那些千年家族,能够存活下来,依附在新的朝廷里,继续他们的辉煌。而这些王朝,也能离开他们这些寄生者。
贾谊辩了一会,突然醒过来,跟一个五岁小女孩辩,赢了也不值得高兴,输了没面子,突然转向看热闹的胡说:“后生可畏,看来以后我要被儿媳妇欺负的死死的。只能求儿媳妇放我一马。”
这等于贾谊亲口承认这椿婚事,胡说当时就笑开,口里道:“哪里能,囡囡,你贾伯伯生气了,还不过来赔礼。你做一个女孩,不要那么好争。”
“女儿哪里好争了嘛!”胡茬不依的扑到父亲的身上撒娇。看来,她很清楚做女儿的利器是什么,并且擅于利用她。不过她如此表现,让她非得嫁进贾家,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还真难说。
历史上贾谊这个人比较自负,有很强的怀才不遇的心里,没几年后,他更会在年年轻轻的时候自尽而亡。对胡家可不是好事。胡茬那时候,应该已经过门了吧?毕竟十五岁前要完婚。
如果可能,她或许应该改变贾谊的命运吧?但若将大时代的朝流改变,那可怕的蝴蝶效应,将会把她带到什么方向。令钱汝君有点害怕。
第六十二章 生菜沙拉
与贾谊吃的这顿饭,主角本来就不是钱汝君。钱汝君乐的坐在旁边吃菜。
胡家除了从商,赚的钱也买了很多土地,关中的土地不好买到,他就在函谷关外买了不少良田,买了很多奴隶,请了很多长工和佃户耕种。现在,就算胡说不卖布了,他大可以回到乡下当个土财主。不过,胡说对赚更多钱极有兴趣。他喜过奢华有人服侍的日子。
她发现今天有很多菜,已经用了她带来的菜。只不过她准备的菜不多,几上的菜只有三分之一用她从空间里取出的菜色。
她也想多卖些菜,但是胡茬一直跟在她身旁,她也不好变出花样,幸好她拿出的菜篮子很大,把菜卖到这几家大户,足够他们吃一顿。
“厨子今天有几道菜做的不错,不过其他菜还是跟以前一样没有进步。若是全部的菜都煮得一样,我还没有发现。怎么,做菜的厨子有换人吗?”胡说问石如玉。家里的事是石如玉在管,不过有比较大的变化,胡说也会关心一下。
“呵呵!相公今日可猜错了,是温柔妹子做主买钱老师家的菜,钱老师家的菜,生吃就很好吃了。钱老师还教我们做了一种东西叫沙拉,加上生菜上面,让生菜不只能够入口,还更添美味。相公你要不要吃吃看。本来我们几个想用来消消食呢?”石如玉不无得意道。她试吃过,沙拉简直太好吃,用油做出的东西,竟然不显得油腻,而且钱汝君取油的东西,很特殊,或许能当成一门赚钱的生意来做。不过工艺上,还需要再斟酌。
“那好,不只我要吃,也给贾长沙上一份,有特殊的好东西,怎么不能不拿来待客呢!”胡说道。
石如玉的侍女,听到后就下去准备,没多久,生菜沙拉被端上来。胡说和贾谊虽然爱吃肉,但这年代吃肉不容易,他们也只是做到餐餐有鲜肉罢了。对于蔬菜,两人倒是不排斥,而且沙拉做得很美丽,倒是让两人味口大开。
沙拉上有叉子,两人看到,放下筷子,拿起叉子,开始品嚐起来。没多久,胡说举起大姆指道:“好吃,太好吃了!以后天天给我备一份。”
贾谊道:“不只生菜沙拉,其他几道菜也好吃,我觉得吃起来,心情都畅快起来。钱家娘子,这样菜可不能少了我一份。”
胡茬马上插话道:“贾伯伯只要派个管事跟钱老师谈生意,看在我的面子上,钱老师会接这个单子的。对不对?”
钱汝君老半天听大家讨论她的菜,却插不上话,点头道:“嗯!看在胡家小娘子的面子上,这菜当然得卖,不过现在菜可剩不多了。毕竟我家也就几个人在种。为了让田地里每时都有蔬菜水果生产,还必须把收获时间排开。同一时间供应量就少了。”
贾长沙笑道:“那我今天来吃这一顿饭,真的赚到了。你还能提供几户,不如剩下的我包了,我拿去做人情。”
“这要看这几户人家有几口人,像胡家这个份量,也只能再提供四户了。”钱汝君盘算一下,回答道。她心底还有点担心,她提供的菜,会不会让薄家得知消息。不过,长安城那么大,富贵人家也有成千上百万,薄家应该不会成为贾家做人情的名单吧?
想想,贾谊也是能见到皇帝的人,说不定他还想把生菜沙拉进献给皇帝吃呢!不过,钱汝君留给胡家的油可不多,做不了几份沙拉。
不过,她不好点破,一个农家女知道太多东西,显得太过诡异。
“相公,你想天天吃,可不行。还得求钱家小娘子。其中一样原料,还必须是小娘子才会做。”
钱汝君榨油的时候可没有让其他人看见,事实上,她是利用空间完成榨油,再取出来使用的。本身不费工夫。植物油这种东西,大汉还没有流行起来,油取得不易。所以油也得别珍贵。
事实上,汉朝烹饪,蒸煮炒炸,后两项还没有流行起来。油用得也不算多。
“哎!你们可别找我要啊!榨油可麻烦了。幸好我带了些,不然也弄不出给你们。”钱汝君说道,这话半真半假,想取得高价,可不能太过容易就把东西交出去。何况,钱汝君自信在汉朝,这东西只有她能做出来。
“钱老师,这就是你的不是。我胡家看着像缺钱的人吗?人手不够,我派人帮你做。原料不够,我派人替你种。”胡说眼睛一亮,说道。当然,他没有把钱汝君当作笨蛋,而是寻求一种合作的可能。
“唉!还真被你猜对了,原料的确不够。不过你们一家人和贾家需要的量,我还是准备的来。就请你们不要跟别人说了。等原料种出来,我再拿出去卖。”钱汝君突然觉得没有种多一点多油植物有点失策。当时种花生,只是单纯的想吃花生这样零嘴。
贾谊轻咳了声,抢回话语权:“那就谢谢钱家小娘,需要多少钱,尽管跟我家管事说。”
“好的。贾伯伯可不要到时候嫌妾身太贪哦!”
钱汝君转头对胡说道:“至于做生意……听说胡伯伯是卖布的?”
“呵呵!是啊!温柔说你明天要买布,也不必去别家了,到我家挑一些布料,由我家的綉娘做成衣裳给你,就当作束攸了。”胡说道。
胡茬不依了:“爹爹,我和娘早就答应要给钱老师衣裳了!你说的不算,这不能当束攸。你不够庄重。要是钱老师教我不够认真,我可是要怨爹爹的。”
“啊?这样啊?那钱家小娘子问我是不是卖布的,是何意?”胡说疑惑道。
“对呀!老师,你问爹爹卖布做什么?”胡茬道。贾谊也绕有兴趣地看着钱汝君,这小娘子聪慧得令人咋舌。令人怀疑她的出身。
钱汝君翻出手掌大的一块棉絮,递给胡说,然后说道:“这是小女子最近种出来的棉花。胡伯伯审核一下,这适不适合做布料?”
第六十三章 一团棉花
钱汝君突然想通了,想做生意,或许靠她一个人要许久的时间,但是若找到适当的人合作,或许会快多了。当然,风险会有。就不知道胡说会不会太贪了。如果胡说这个人不值得信任,那么她就会将自己置身在危险之中。
其实钱汝君不懂得怎么看人,只能碰碰运气了,她也不认识别的卖布的商家,而且听胡茬说他的父亲胡説还掌握了许多独门的技术,她们一家做纺织方面的工作,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
在秦朝还没有统一之前,他们家曾经替周天子,做了七八百年的衣服,也就是说在周朝时,他们家好歹也是织造方面的官。父传子子传孙这样一代代累积下来,也是相当难得了。所以今天胡说才能把生意的规模做得这么大。在陇西那边胡家还有更大的织造作纺。
胡说把钱汝君手中的棉絮接过,只看了几眼,就判断出,棉花很识合做为纺识的原料。用手搓揉了几下,感受棉花在手心的温度,良久之后,又放开,放在口前方,吹了几口气,用另一只手掌感受了一下。然后,他问钱汝君:“产量如何?”
“只试种植一批,量不多。但秋天不下雨的土地,颇适合耕种。若是有水可以灌溉,需水不多,就是沙漠里也能种。”钱汝君说道。
“能送过来一些棉花,让我试识看看吗?”胡说道。后续的谈判,要把棉布织出来再说。如果钱汝君说的种植条件没错的话,关中以北,以及以西的地方,很多地方都能种植。这些地方,近年来粮产减少,很多人靠当兵来替家里挣一点饭食。若是能种棉花,到别的地方换取粮食,也不错。重要的是,那里地价便宜。不过,想来钱汝君拿出这样东西,不会什么都不要的。
“好的,我明天送菜过来的时候,一起送过来。”钱汝君说道。
温柔突然附耳跟胡说低声说了一些话,胡说貌似思考了一下,对钱汝君说道:“你家里能够养马吗?我送你一匹小马,你送货过来也比较方便,我可舍不得女儿长途奔波受苦。有了小马,你来回也会比较方便。还有,我几位夫人,都跟着你学一些吧!”
“这……好吧!不过我有条件。”钱汝君想了想最后同意下来。老实说,对她而言,真的很浪费时间。不过,突然之间闪过的一些想法,让她同意了到县城里来上课。
“什么条件,你说?”胡说听说钱汝君同意了,对于她提什么条件,倒是不太在意。
“我希望上课地点不要在你家里,另外在附近找屋子来堂学堂。此外,学堂的布置,需要依照我的安排。并请温柔娘子当我的助理。”钱汝君说道。然后,她补充道:“你知道,我不可能天天来教学,大概跟送菜一样,三天来一次。但学习是每日都要进行的功课。我希望每天都能有一时辰,胡茬等学生要待在学堂里。同时间,我还想对外招募几名女学生。最好以后能帮我工作。”
听到这里,胡说眼前一亮。他的纺织作坊,请了不少女工。实施的是男女分开作业的方式。女工方面,着实需要一点管理人材。并且需要能识字,以便能透过文字跟他汇报。如果这方面的才材足够。他的作坊能够开得更大。
他不怕没生意,以布匹来说,还是属于生产不足的状况。要织成一匹可以做一件衣服的布料,前前后后得花一个月。
加上商人要赚,一般人家得花一年的收入,才能购置一件衣服。即使如此,许多人一辈子买不到一件新衣。
不过让女儿跟那些人一起学习,似乎有些不妥。
“可以,除此之外,再帮我教一些人吧!不过,囡囡不适合与她们在一起。她要另外学习。”胡说说道。
钱汝君摇摇头,“我没有多余的时间,而且,让胡茬跟她们一起学习有好处,让她们见识到胡茬的厉害,也能刺激到她们。此外,含胡茬在内,我只收十二名学生。多了,我怕顾不过来。除非以后温柔出师了,能帮我教。而我的人,至少要占四位。”
“胡茬终究要嫁出去……”胡说皱了皱眉。他们家传的技艺,向来传子不传女。
“我希望以后负责棉花生产的是胡茬,我跟别人可没话说。”钱汝君坚持道。她不认为隔离教育能让胡茬正常的长大。她终究必须了解外面的世界。
“呵呵!你对棉花倒是很有信心。你见过棉花做成的布?”胡说试探道。
“没见过,我今天就不会带着给你这团棉花了。你会知道,比起丝麻,棉花才是最适合穿着的衣料。除此之外,它还有很多用途,需要你去发觉。你应该发现,棉花很保暖吧!你握在手心的棉絮,现在应该吸收你的体温,显得很暖和了吧?”
胡说一楞,感受一下手心,的确发现了这个特点。想了一下,他说道:“你的意思,这东西很保暖,保暖的东西……呵呵,我知道了。的确比麻布做出来的好多了。”
“囡囡,怎么样,你想不想要很多同学?”胡说不在问棉花的事,转而问道。
“囡囡不开心,爹爹不给囡囡很多嫁妆呢!还有,人家明明想去钱老师家。老师说过,她家里有五位姊姊呢!囡囡想知道她们厉害,还是囡囡厉害。”胡茬不满意地说道,不过话里话外还是带着嗲音。
“呃!叫她们来上课不行吗?”胡说问道,眼睛瞟向钱汝君,要她帮忙解围。
“才不呢!她们要帮钱老师种田,我们才有好吃的菜。爹爹让我到钱老师家好不好?”胡荏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学习,而是想出城玩了。她一辈子,还没出过县城呢!
“这……要不然,一个月让你去钱家小娘子家一次如何?”胡说对女儿这个要求有点苦脑。
“好吧!不过囡囡要住在钱老师家哦!”
第六十四章 妙妙哭了
钱汝君是一个充满秘密的人,一个人如果秘密太多,就不喜欢有人跟前跟后。钱汝君也是如此,钱汝君很喜欢胡茬这女孩,但她的要求,没有得到胡说的同意时,她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贾家的管事就上门来商量买菜事宜,而且真的像贾谊说的,完全不讨价还价。听到沙拉可以保存三天,而钱汝君能三天送一次货过来时,管事更是高兴。或许沙拉是独家生意,贾家管事听到钱汝君说起沙拉的价格,一铢五十文时,真呼太便宜了。
由于篮子里的蔬菜早就卖光了,钱汝君需要马上送来第二批,本来她还担心,如何让人忽略她能很快地把蔬菜送来的事。
现在,有了小马,这个问题自然解决了,只要骑马到城外晃一下,再回来就可以了。由于果菜全部都在空间里,她根本不用回空间取。
对于骑马,钱汝君怀着梦想,不过,她不会。后世虽然有马场,但价格太贵,不是她负担的起的。
显然,胡说也不认为钱汝君会骑马,再后面给钱汝君加了一个蓬车。让她往来方便的同时,也能多带一些菜。
胡说问明了厨房,用菜的变化之后,果断地说,如果菜太多,贾家吃不下的话,他们胡家全要了。并且建议钱汝君扩大生产,态度和薄庆如出一彻。
胡说不是要养什么军队,而是菜蔬是送礼的好选择,而且他相信,收到菜的人,不会没有反应。对他胡家,自然会产生好感。
有时候,做买卖不是产品好就能够卖出去,人际往来,相当重要。
钱汝君笑笑地拒绝了他。钱够用就好,如果为了挣钱要把生活弄得一团糟,她宁愿过着穷,但吃得饱的日子。嗯,如果吃不饱,怎么活下去呢?再难过也得做。但吃饱了,尊严和自由就变得重要了。
在城外转了一圈,钱汝君很快地把大量的蔬菜送回来,送完了胡茬这几家,本来还需要去长安城送,幸好贾管家好说话,他竟然为了菜,再县城租了一个房子,请了一个人,专门收菜,送到长安城去。
他算是看明白,如果要送到长安城,钱汝君不会接这个单子。她并不是卖不出去。能卖给你,那是给你面子。
送完菜,钱汝君就回去了。一天晚上没有回家,第二天下午抵达家里的时候,金妙立刻扑到她身上哇哇大哭!
“姐姐不要妙妙了,妙妙好难过。跟娘娘一样消失了。见不到了。”钱汝君听到金妙提到母亲,连忙安慰起来。王娡太久没出现了,钱汝君也奇怪,她去了哪里。问过王鑫,他却不肯说。只是表示王娡对她女儿的疼爱不会改变。现在她过得日子并不自由,不方便来见她的女儿。
钱汝君前辈子见多了弃婴,她本身就是弃婴中的一员。虽然心疼金妙,但也没有办法。这种事,遇到了就是命,勉强找回来,不见得好。至少,她没有想找回父母的念头,只祝福他们在她未知的地方,能过得好。
“妙妙不哭,你的娘娘只是去很远的地方,有事要她去处理。不是不理可爱又聪明的妙妙,以后妙妙长大了,再去找娘娘好不好?”钱汝君爱怜地说道。哪想到聪明的金妙,转过头就说道:“那姐姐不丢下妙妙,以后去哪里都带着妙妙好不好?姐姐上茅厕时,妙妙会遮眼睛的。”
钱汝君哭笑不得,有点挖坑把自己埋了的感觉。
“不好,姐姐是大人了。有好多事要忙,不能都带着妙妙。但姐姐答应妙妙,绝对不丢下妙妙。不过妙妙迟早要嫁人,丢下姐姐的。”她轻点金妙的额头,没好气地说道。
金妙得不到承诺,生起气了。她生气不是不理钱汝君,反而把钱汝君抓的更紧道。“不要,妙妙不要嫁人。要嫁也要跟姐姐一起嫁。妙妙不把姐姐的秘密告诉别人!”
钱汝君内心一寒,有一阵子,她天天跟金妙十二个时辰都在一起,该不会让她发觉了什么吧?金妙看起来特别聪明,难道……
“那里说说姐姐有什么秘密,你不告诉别人?”
“她们都在,妙妙不说。”妙妙看着跟她进来的绯红,绯红的手一摊,自动走了出去。钱汝君发现四下没人了,手心有点出汗,问道:“现在没人了,妙妙可以说了。”
“妙妙知道,姐姐的胸部没有娘娘的大,平平的。哥哥都说男人喜欢大胸部的女人。姐姐说自己是大人了,大人都是大胸部。妙妙是小孩,胸部平平的。姐姐别难过,妙妙不会嫌弃姐姐。”妙妙语气连贯地说道。看金妙这么能说话的样子,钱汝君怀疑,自己是不是给金妙吃太好了?
“如果姐姐让你嫁薄家哥哥,你愿不愿意?”钱汝君突然问道。她记得,金妙很喜欢薄庆。不知道这种爱,比起对自己的爱如何?
“啊?妙妙能嫁薄家哥哥吗?”金妙明显欢喜起来了。不过,接着问问道:“姐姐喜欢哥哥吗?要一起嫁吗?”
“没有呢!就妙妙一个人嫁。”钱汝君开玩笑道。
“……那妙妙嫁薄哥哥,姐姐怎么办?”金妙陷入烦恼之中。看来钱汝君与薄庆的战争,两人持平。
问了一下水渠的进度,钱汝君就下去帮忙了。
三天后,薄庆还是没有回来。显然有事情耽搁了。钱汝君虽然担心,但也不能去薄家探问。薄家的那栋楼房,倒是接近完工,正在布置园林。园工还来问,能不能将水渠开过来,将园林一起灌溉。钱汝君同意了,还送他们一些黑土,来种那些珍贵的植物。
她知道,薄庆不会在这栋楼住太久。
还要去看教室的进度,并且钱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