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女学堂-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他们最近的速度变快了,轨道交通有一个任务,就是必须免费替这些军事呈报用最快的速度吧,这些官方的资讯传达到长安去。
  现在不用半年,只要一个月。
  不只是钱汝君的手下这样。
  公主刘嫖还有,薄庆管理的轨道运输都有同样的任务。
  在这个时代,所有的行为都要替政治服务。
  不过,如果他去把卫满朝鲜的皇室打掉了,这也算是一种国家的军事行为了。
  不行,她不能用钱汝君公主的身份,而必须打扮成土匪强盗,一群土匪强盗跑进皇宫去杀人抢劫,应该是正常的一件事情,只要把他们主力分子打掉,他们内乱之后,重新产生的皇室想要对大汉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因为这时候大汉应该会在注意到当地武力的变化,不会像以前一样以为他们就是那么强大的军事力量。
  钱汝君记得长白山是大白山的余脉。
  即使是高度长白山也比大白山来的高,但是再怎么高也在跟他后世印象中的中央山脉比起来也矮了很多,更重要的是它并不陡,它不是在宽度五十公里的地方拔高四千公尺。而是宽度四百公里的地方,拔高一千多公尺。
  大白山,更是有许多地方,连一千公尺都没有。
  这个季节,一千多个人,在山上活动绝对不是问题。
  所谓的问题就是山上的野味太多,比较不好取舍,要把哪一个捕捉来吃。
  估计,大部分的还是得放掉。
  野兽跟人一样,其实都有智慧。
  至少一个基本的道理他们会知道。
  这个道理就是当对方势力强大,人群众多的时候,它们就懂得先避开。
  例如,猴子本身不是太强大的动物,山里面能够打败猴子的真的是太多了。
  可是如果猴子成群结队甚至非常的团结,那就算是山里的老虎也得躲着猴子跑。
  要不是山里的猴子也不吃老虎,估计老虎都不敢出现在成群的猴子附近。
  钱汝君带着一千多个人,只要行进得法,其实在山上可以行走,棱线就是在山上最好的行进路线。
  至于在山的棱线要开山路,一来比较简单,后来他们人手多,只要派两个人在前面开路就够了。
  一千多个人,可以轮好久,才轮到第二轮。
  到时候遇到不好走过去的路,他们在想办法搭建人造工具。
  可以通过就好了,要不然也可以绕路。
  钱汝君的地理观念比较好,在野地对她来说,有很多判别方向的方式,刚好又能对学堂的学员进行户外教学。
  树木的年轮,太阳的方向。
  虽然现在没有手表这种东西,但是在某些时刻她还是可以画出手表来,用时表法来判断出方向。


第五四五章 新目标(五)
  路地上的行径图比起海上要复杂一点。
  在海上只要管水平方向的变化就好了。
  整体方向感,虽然有上下起伏的变化,但对个人来说,感觉变化不大。
  但是在陆地上,有时候你就算走斜的,由于身边景物物的变化,其实你会失去生体倾斜的感觉。
  除了上下坡度的变化之外,海有在海上也会起到的变化。
  就是向右偏转原则。
  除非个人的方向钟,例如脚面前进的时候,两只脚会有不同前进的步伐。要不然,人会向右边转。
  在海上,这种偏转是自然而然的,没有路地可以做对照的话,很难修正。
  如果不去修正航行方向,那么你的方向可能就是圆的。
  在海上绕圈的结果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碍你的,你很可能在海上绕圈,就出现,永无止境的回转。
  最后你会觉得你是鬼打墙,走了无数的路,但是就走不出,这一个景色的范围,如果你够敏感的话,你会发现,附近的景色,好像都一样。
  不够。敏感的话,你会发现,景色,一直没有过变化。
  这种感觉在没有方向对照的时候会让人觉得很可怕,甚至让一个人平白无故的疯掉。
  钱汝君知道这种状况,所以在每次出航的时候,她要求不靠靠直觉,而是对照着海图不断的测量,跟又测量。
  对照着海图航行,其实是感觉很古怪的,因为你会觉得,这走的路线明明不是正直的是歪的,可是这种歪的方法偏偏能让你走到目的地。
  这种航海技术,钱汝君其实是不太懂的,她只是隐隐约约知道,所以为了能够正确的行情,她还特地换来技能书。
  或许只知道他很需要这种技术吧,这个航海技术书竟然比别的书积分要到多。
  钱汝君真的很想说电纸书是坑货。
  或许对于电纸书来说,航海技术也是这个时代不应该出现的东西吧!所以积分就要求的就特别高。
  可是其他的技术书也不是这个时代应该出现的东西呀?
  或许电纸书会经过判断,认为如果不是刻意隐藏技术,导致语义技术没有办法前进的话。有些技术应该原本能够存在的吧!
  海洋虽然危险,但是对钱汝君来说在大部分的时候又是比较安全的,因为在这个时代没有人可以跟他在海洋竞争。
  或许也不能说没有人,因为她所知在,大西方。环地中海附近希腊半岛意大利半岛,还有伊比利半岛附近,以及北非地带,都发展出特别的航海技术。
  既然是这样电纸书为什么觉得东方,还发展不出航海呢?
  钱汝君觉得想不出的事情,她就不要去想了,还是乖乖的换电纸书的技术手册,好好的使用,改进自己的生活吧!
  钱汝君在大海调查沿岸的情形的时候,其实是没有强盗海盗之类的东西出现的。
  而只有出现在沿海的小船板,在大海里面,船只的大小就决定了拳头大的大小,就算你不会打架,把船只撞过去,对方也只有认栽的分。一点反抗的脾气都没有。
  所以大航海时代其实,人的重要性越来越低,更多的时候是靠着船只,还有船只的炮舰来过日子的,因为炮舰具有攻打远方的实力。
  就代表他能够控制沿海地带,不过如果要深入内陆,那还是得靠人了,因为。即使是大炮在不同的人手上也能发挥不同的功用。
  因为没有别人阻拦,对钱汝君来说,它需要耗费的其实就是人力跟时间而已。
  不需要跟别人玩捉迷藏,也不需要管别人财产权的问题,到哪里都可以进去。
  所以海洋的资料,钱汝君那里累积慢慢丰富起来,现在他的船只已经调查到长江口,沿海的岛屿,也几乎被他调查起来,有些能够开发使用的,他渐渐地派人去占领下来。
  不过跟南方的岛屿钱汝君暂时没有占领的念头。
  既然是因为航行过去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以现在的船只速度来说,管理那些地方太不经济。
  还有一个因素,在更南方的岛屿有一个强大的威胁,那就是台风。
  你现在大部分地方的建筑技术来说是抵挡不了台风的,台风扫过去,房屋不再是能保护你的地方,而是危险的处所,随时会把你压垮。
  但是在外面吹风淋雨,你也可能被病痛打败。
  提早做好台风警报,提早做准备?这个时代的钦天监,还不具有预测台风的能力。
  也就是说,他们只能观察现象,然后放马后炮,他们对天体的运行还比较给力。
  至少能观察到彗星、流星的出现。
  但是对这个时代,各种离子认识还不够清晰的时代,就算你预测到流星和彗星有什么用?
  只能牵拖到皇帝的身上,把这个东西当做是天降警示。
  说起来遇到会心的皇帝也真够倒霉,明明不关他的事,人家非把这些事往他身上掉。
  文景之治是已经是,历朝历代比较开明,而且治理比较好的时代。
  但是这个时代发生很多天象的变化,所以这两个皇帝天天要写告罪书给老天爷。也真是够倒霉的。
  陆地的情况,其实官方的典籍,还有衙门里的资料其实都有一些。
  或许是这个时期,事物的变动比较少,所以很多官方典籍资料都很古老。有的还是大汉刚立国的时候,整理出来的……前朝旧资料。
  相比起来,前朝或者前前朝在做资料方面还比较认真。
  或许是处在变化最大的年代,那时候的地方官,反而比较有责任感。
  只是资料的毁损率比较高。
  除了房子是木造,土造的原因以外,还有这个时代战争很喜欢用火把前朝的痕迹烧掉,也有关系。
  而且,就算有旧资料,有新资料其实可用度都不高。
  因为这个时代,文书资料如果是文人做的,太讲究辞藻的华丽。
  尤其是关键的数字方面,不是含糊不清,就是夸大化。
  白发三千丈,这种夸饰的修辞,是文人的最爱之一。
  好像不这么写,不能表达他的感情之澎湃。


第五四六章 新目标(六)
  钱汝君训练出来的人,就没有文人的习气,说到底,他们只是把文字当谋生的工具。文学跟他们没有关系。
  这也是钱汝君的教学目的。
  文字这种东西是方便传达学习的一个工具。对于生活上,有了文字,能方便传达许多讯息。
  至少可以减少跟陌生人讲话的机会。
  例如,能看得懂路牌,就不用跟人问话。
  其实人这种生物很可怕,尤其有一种人,叫做陌生人。
  陌生人对你产生恶意的可能性极高。
  因为你不知道他是谁。
  他认为,他可以欺骗你而不会被他熟悉的人知晓。
  可以拿着从你身上骗来的钱财,或者劫来的钱财,来花用。
  对于熟人,人们的行为举止,就会多了很多既定的规矩。让你不愿意去打破他,想要维持一种稳定。
  就算这种稳定维持下来,你也可能产生一些不满,但是这种不满还不允许你去破坏它。
  所以人们在跟陌生人对话,包括问话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就遭受到欺骗,在这被欺骗的过程中,你可能损失金钱生命,还或者是身体的某部分的自由。
  当你能够懂得文字,还有官方公众方能够用文字来表达一些,不需要口对口就能够沟通的讯息的时候。
  对人们生活的帮助其实非常的大,像我们平常便宜一些表格,或者是办一些事情很少,能不用到文字的身上看当文字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的时候,有多少事情我们不会做了。
  或者是我们变成需要拜托别人去做,而要拜托别人,我们就要花上人情人情,可能需要金钱去购买,或者是让你耗费更大的精力。
  所以文字能让你独立完成更多的事情,官方如果发现,很多人都懂的文字,包含想传达讯息的商家,发现这很多人都懂得文字,他就会更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达,它的宣传的意思。
  记得他的家乡在当初文字启蒙时期的时候,最开始就是产生一种叫做读报社的东西,透过读报让人们知道文字所要传达的意思。
  当你知道的讯息越多,你改变生活的能力就会越强。
  当然我们后来会发现,你要改变你的生活,过得比别人更好,你的讯息量就必须比别人更多的时候,我们过的其实就很辛苦。
  有些人就会对学习产生了一些抉择。
  大部分人学习文字,就是为了赚钱。
  会文字的人,可以做的工作很多,而且由于人力不足的关系,这方面的工作不但轻松,收入也比较高。
  很多人,看中文学的学习,注重磨练文字的修饰。
  对于当官的人,能够掌握住如何书写表达他的意思,其实很有必要。
  但是在文学上,普遍当官的,尤其是着重实务的官员,根本完成当官的任务之后,就很少有机会看书了。
  跟那些成天看书的人比起来,他的文学能力弱的像是幼稚园生和大学生做比较。
  文学其实更应该是一种爱好,在这个娱乐缺乏的时代。读透文学,能给一个人精神上的享受。
  文学其实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如果一个人连饭都吃不到,还谈什么文学呢?
  所以大部分人追求文学,也是为了当官而已。
  而为什么要用文学这种东西来考核当官的标准?
  或许是只有够聪明的人才能读透文学吧!
  钱汝君不是很清楚,不过她知道,能够清楚明白的写出官样文章,让别人知道他传达的讯息也是很重要的,可是走到现在,很多事情已经变了味道。
  看皇帝几案上的文章,可以发现很多的文章都是为了表达他的文学素养。
  对于他所要报告的事情,他反而没有试着用最简练的文字,让皇帝能够读透,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反而跟皇帝玩起了大猜谜。
  想这么多,钱汝君发现她又想歪了。
  说到底,现成的东西几乎不能用,她的人想要调查,有遇到很多阻碍。
  说起来,大汉是私有产权,和公有产权的合体。
  但是你不是地方官府,你就没有权利进入别人的私有产权地。
  如果所有者的权位比较大,进入他的产权地,你被打死也是活该。
  而且在测量高度的时候,这些测量初学者还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不能精确的把距离高度测量好,因为测量的仪器比起后代,还缺乏很多。
  钱汝君只能尽量简化整个过程。
  最后在拿到成品图的时候,也只是似是而非。
  现在关键点是这个时代人的人还没有办法接受地球是圆的这种事情。
  说到这里,很多人的脑筋就会发生当机的现象。
  地球表面上是圆弧状而非平面。
  如果只是想画一个小范围的地图,这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当你想画一个距离超过一千公里范围的地图,这就产生了很大的差别。
  大家都知道想要把一个平面的纸张做成圆球形,必须剪掉很多部分。
  最好平均的减掉无数个三角形。
  所有的北方走到最底部,其实只有一个点。
  但是当他们走到赤道,这个地方却又有几万公里长。
  在北纬四十五度的地方,也就是接近乌恒活动地区的北部。这个距离却又缩短了一半。
  这个缩短的距离,必须用三角函数去计算。
  其实在这个时代的张苍编辑的九章算术里,已经有三角函数的概念。
  这是当钱汝君在学生的面前用一个圆把它分开来弄成一个平面,让学生理解的时候,所有的学生都当机包含,那些已经受到洗脑的学生,都呈现无法理解的状况。
  即使是洗脑,也没有办法让学生把不懂的东西变成懂的。
  不过好歹,她手上有一张勉强把正确距离和方向标示出来的地图。
  之后,实地走过的时候,在把走过的路画上去。
  只要图上的山脉没有画错,理论上应该可行。
  问题是,这个性时代的山可不是这么好走,所以大部分的山里面是什么样子,基本上没有透过实地探测,而是用远距离的透过仰角的方式,加以测量并且计算三角函数的东西。


第五四七章 航海(一)
  在这个时代,没有自动导航系统。
  整个船只是一个整体,需要有很多人的协作。
  为了减轻航行机子的负担,帆的装设,还是必不可少的。
  帆本身在安置和操作上都是一项大学问。
  所以钱汝君换来手册,交到秦皇岛工作人员的手上时,也是心疼的不得了。
  因为不算换书的积分。
  书上各种分解图,就占了很多的页面。
  而每一个页面,就要占用她很多积分。
  她又不能只印出一本。
  至少要保证完整版一本。还有一本可以折开来让大家抄。
  船只航行的过程,牵涉到很多的计算。
  偏偏在画地图时,本身也有很多的计算牵扯在里面。
  算的人和测量的人,还是不同人。
  画的人也是不同人。
  对于他们有没有做好协调的工作,钱汝君也没有信心。
  钱汝君已经将部分三角函数交给学生这部分,他们倒是能够理解,因为他们的脑袋很聪明。
  或许因为三角函数太过抽象,他们反而能够去想象到。
  把走过的路径画出来都不成问题。
  何况他们一千多个人里面,有很多人是画画的长才。
  地理本身就是钱汝君的兴趣,钱汝君对这方向的教学也非常的清楚,因此这也是钱汝君训练的重点。
  只是钱汝君,想着,如果按照新想出的计画,会一会下山的时候,已经是白雪纷飞。
  山里的路径跟平地不同,随便一个地形的小变化,都能要了你的命。
  探访长白山和采人参,这两件事情都如果都要做,时间够吗?
  在这个时代走山路可不是一天两天的,穿越长白山、大白山,虽然在后世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在这个时代,所有的路都要人来走出来,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花个几年都不稀奇。
  最近她想到,其实千年人参在附近,电子书会有微弱的反应。
  所以只要千年人参在附近,她就能让人下去采,采人参对她来说,比找人参耗费的时间要多。
  或许,这以把行路和采人参合在一起做。
  只是怕把学员散开了以后,会有人失踪。
  但这样想起来这一个方法似乎又很可行,因为他们可以下山的时候不走原路返回,而是直接穿州越岭穿越浮于回到自己的家,回到自己的船。
  不用往回走,可认节省一半的时间。
  别人没有无线电、以及手机来告诉船只自己的方位。
  但是钱汝君可以透过空间传达的方式,把纸面资料,第一时间传回船上。
  只要船只没有叛变,就会来接他们。
  要让船只随时来接他们绝对不是问题。
  钱汝君想其实依照位置他们可以让船只在骊城接他们。
  既然确定了目标,船只就确定了方向。
  不过以这个时代的航行技术,钱汝君也没有办法发展,初级地理定位系统,当然没有办法来个卫星导航,也就是说他们只能靠着计算能力,才能够远离陆地,在陆地看不到的地方继续航行。
  每过一段时间她们都必须把船调头回来,到可以看见陆地的地方,确认一下方向,这牵涉到非常多的计算。
  说到计算,在有电脑可以帮忙的,这些计算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问题就在于,钱汝君脑海里的东西,并不存在。
  所以在掌舵人身边永远有很多计算者,他掌舵的同时他们随时在计算甚至计算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还必须讨论。
  要不然在看不见陆地的地方,这种航鸻是非常危险的。
  钱汝君让人去练习的时候,如果没有百分之百确认他的掌舵能力没有问题,也不敢把船只交给他。
  些微的差别,都可能让所有的人陷入迷途。
  就算是钱汝君也没有办法,在看不到远方的过程中掌握方向。
  地平线存在的地方永远是地平线,就是除非你能够站高点,要不然,你拿着望远镜永远看到的还是同一个地平线,不会突然出现陆地。
  这跟视角有关系。
  会测量计算的人都知道。
  他们远离陆地的目的,其实是不想让别人发现他们的行踪。
  但是在这个时代的夜晚几乎没有灯光,也不会有灯塔的存在,所以夜晚对他们来说是最危险的,即使是在海上停止飘荡不动也一样危险。
  海水并不是永远静止的,它会不断进行回转式运动,除了和回转式运动之外,沿海还有许多洋流的存在,有大洋流外,还有小洋流,其中大洋流会不断的在这个季节把他们往北方带动。
  而小洋流那就不知道确定方向了。除非钱汝君能留在一个海域长久观察,才能确定方向。
  但还有许多不定向的海流。
  所以他们永远是不断的前进前进,不断的修正修正。
  夜晚在人的目力看不到,几公尺的情况之下,他们也不敢点灯。
  在看不得到陆地的地方停下来,如果要在船上点灯,他们会把黑色的布幕,把窗户全部遮起来,在室内点灯。
  在没有灯光的情况之下,灯火会传得特别远,让人发现海上的异状。
  钱汝君可不希望海面出现什么骇人的传说,使人不敢在陆地逗流。
  让所有的人生活在黑暗底下,这种回归传统的生活方式,钱汝君受不了。学员也几乎受不了,因为夜晚也是他们学习的时间,浪费时间对他们来说是不可饶恕的。
  现在还不到他们上战场的时候,他们知道他们的任务,就是不断学习。增加未来存活下来的机会。
  钱汝君来到掌舵室。
  这里永远是景观最辽阔的地方。
  在掌舵室操控着船只,甚至连竖条木板都是用来掌控方向的道具,有一定的计算标准。
  钱汝君到了之后,掌舵手将舵交到副掌舵手上。并且告诉他现在确切的位置。
  他专心停下来,准备回答钱汝君的问题,因为不专心掌舵在这个时代是致命的。
  因为他随时都在计算,不容许中断。
  因为他们没有后世所有的方便设备,只有一个头脑。容许不了分心。
  所以舵手的脑筋要很好。


第五四八章 航海(二)
  钱汝君也没有催促他,让他把所有的事情都搞定了之后。开始对他说话。
  “怎么样?现在还顺利吧?我们到了哪里?”
  钱汝君的前面展开了一张地图,在掌舵室没有椅子存在,所有的人都必须站着,这是为了让所有的人,精神注意力集中。
  这么集中精神的工作,也没有办法做太久。
  掌舵的人也不是只有一个。
  五班轮换,钱汝君不允许一个疲惫的人站上这个位置。
  在墙上有一面地图,在桌上也有一面地图,在交接的时候,他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告诉下一个人,他们到达了哪里。
  地图最起初是只有基本图面,画出边界,注明地点。
  但是在他们航行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之后,墙上的地图,还有桌上的地图开始出现了一些线条。
  这些线条不是他们突然决定就能画上去,而是经过审慎考虑之后而画上去的。
  钱汝君看着这些线条有点苦笑,因为这些线条已经到她完全看不懂的地步。这是舵手之间的语言,也是他们沟通最快的手段。
  学生的进步并不完全在她的掌控之内,这让钱汝君感到欣慰的同时又有点心虚。
  他们大概以为她是全知全能,事实上他们学到的东西,已经有很多事情钱汝君不懂。
  钱汝君的学员,没有直接回答钱汝君的问题,而是先解释一下新增加的几个线条有什么功用,然后才说道:
  “我们到达的地点,是辽东半岛的最南角,准备拐过去。”
  他的手指指着最南端尖角处。
  钱汝君学堂的学生几乎都受到钱汝君的感染。
  在钱汝君的心里,反正这些地名又不是给外面的人知道的,学堂岛的人知道就可以,何况他们本来就不准备教授外面的人,所以算是学堂岛里面的密语。
  估计他们用得很多名词,外面的人都不理解。
  钱汝君在教授的时候,直接兑换了后世的三十六省版本的地理课本,这个地图,包含了外蒙古。
  直接让他们按照后世的地理课本来读。
  只不过她给他们一个功课,因为,沧海桑田的关系有些陆地还没有产生,有些山脉还没有火山爆发所以不存在。
  她告诉他们,这不是正确的地图,而是她预估后世的地图。
  或是地图里面的山村道路桥梁,还有很多城市根本还没有新建起来
  所以他干脆告诉学生,这是他考验他们的一个考题,把所有存在的东西标注起来,不存在的东西消灭。
  然后思考这些,被标注出来,但是被消灭的点,后世可不可能成为新的居住场所?
  如果可能成为新的居住场所,该地点又有什么优秀的条件?
  或者是某一个地方现在有住人未来在地图上却找不到那个地方,是不是有什么缺点?或者可预估的灾难是什么?
  让他们分析判断,反正学堂岛的学生没事,就是让他们多想多看
  甚至他们在思索后世的人,未曾思索过的问题
  钱汝君看到的,这两张地图其实已经有了改变。
  因为这是他们重新绘制出来的,经过商量之后,把一些城市,已经消灭掉了,至于消灭的原因,他们很简单的写上,人口不足,不予形成这么多的城市。
  这话真的讲到关键点了,如果人口变多,这些城市才有必要存在
  不过现在地图看起来,城市之间除了在关中地带还比较密集之外,其他地方,城市跟城市之间都显得太遥远了。
  遥远到几乎不存在沟通往来的可能。
  事实上他们讲的话也都不一样,要不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并规定书同文,车同轨,把一个大地全方位的统一起来,让人们心中有了一个统一的目标。
  或许这个世界也会形成跟西方一样的大乱,百族共融吧!
  事实上汉人是一个很复杂的族群,它融合了,不下几百种的血统
  消灭了不知道多少的文字而形成的,其实,什么叫汉人的纯血,汉人根本不存在纯血。
  其实每一个地方的人的长相,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有些地方的人你能够看出他的地域性。
  比较敏感的人,他能够看出,你是哪个地方的人,想要冒充都不太容易。
  当然有些人经过数次的搬迁,已经不是长久居住在原居住地的。例如客家人,他就跑遍很多地方,最后在一个疙瘩角落停留下来。
  “已经过了辽东半岛?”
  “公主,你曾经说过辽东半岛跟长白山是属于同一个系列的山脉,如果我们从辽东半岛的千山山脉的山的棱线走过去,是不是也能够避开人群啊?而且,据我所知,辽东半岛似乎不存在,大量的汉人,甚至守军都没有。我们主要的防御线还是在燕山一带。这附近也只是有人看守者而已,并没有实际的大汉人民要避开人的视线相当的简单。”
  掌舵员,也在思考跟钱汝君同样的路线问题。
  他在想从这个地方上去,或者从这个地方回来。从这里接船只,前方似乎有个大连港,未成立的港可以停靠。
  那里在地图书,是港阔水深的地方。
  岩岸的港口,在这个时代,已经形成的可能性很大。
  “暂时我不考虑,让你们分开行动,要不是有人得守着船只,我连这些人都想要呆在一起,因为我们这一批人,将要长久离开船只行动,甚至从别的地方,走回来,到时候我们走回来的地方就是,我们大汉的国土了。”
  钱汝君解释道。
  她知道,学生们之间,有分享的办法。
  她只要跟一个人说,消息往往就能传达出去。
  “那船只怎么办?就在海上飘荡着吗?”
  这个时候负责当主舵手的,这个学员急了,因为他很怕被留在船上。
  像上次他就留在船上,没有跟着去行动,听他们执行行动的人说,不管是山野行,还是去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