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女学堂-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脚踏车这种东西,金麦一直在等长安把它做出来。要不然,钱汝君会骂得。
  但是他们却早已把它应用到别的地方去了。
  陈留饭店,招牌就是,灯火晚餐。要价可不便宜。
  电力来源,不是水力,而是人力脚踏。
  但他们在钱汝君的帐篷,没有搞这一套,而是乖乖的用烛火。
  钱汝君曾经说过,他们在陈留饭店做这样的事情,是创建积效,但是在她这里,等于是白作工。
  因为名义上,钱汝君不好另外给钱。
  但白作工,却会让钱汝君心疼,让钱汝君认为他们的付出没有得到代价。所以她身边喜欢用专责的人。
  古怪的想法,陈留车站的心却必须领会。
  因为在附近找到水源,所以金妙和钱汝君好好的洗了一次澡。
  自己一个人在空间灵泉泡和有人送热水进来泡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钱汝君没有让任何人来侍候,再说三名宫女都在陈留,也没有带出来。
  金妙更不会在意有没有人侍候,她洗的时候,钱汝君帮她擦背呢!
  一直到隔天,钱汝君才把金妙叫来,准许她开始说她的想法。
  当然,在说之前,她狠狠的打了金妙屁股。
  想法很好,但用这招,太伤脑筋,先不说耗费了多少资源,浪费了多少人力,让多人少心中记挂,钱汝君自己这段时间里又能好受。
  金妙没有想这么多,当钱汝君一一跟她拆解,不用钱汝君打屁股,她自己就找来藤条,让护卫狠狠的打了自己一顿。
  他们当然不敢出力打,但还是在金妙身上留下一条条痕迹。
  钱汝君看到这些痕迹,本来心软了。但想到,她心软是对不起其他一起跟她奋斗的这些人。虽然她对金妙有私人的情绪,但不能太过厚此薄彼。
  金妙也不是想这招来获取同情,还是很心甘情愿的接受钱汝君的处罚。
  直到有大夫技能的护卫来替金妙治伤,钱汝君才开始听金妙讲话。
  金妙把她的想法说出来。
  她一直想找个事情做,走出了金麦,她一路走,到陈留祭拜了那些曾经保护她的人之后,她突然想到山上去看看。
  以金妙的身份,她大可以任性了。所以她就任性了一把。
  沿途也没有什么危险,但是到了山上,金妙终于决定不走了,她想让钱汝君上来看看,所以就没有下山了。
  年纪小的她,那时没有多想。
  但是当她心中的想法逐渐成形之后,她的脑筋动了起来。
  关,她一直知道很重要的。不过以前她不管,只是巴着钱汝君,要钱汝君不要离开她就好。
  但既然她想做事,关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了。
  金妙的脑子开始活跃起来之后,她也逐渐理顺了许多关。
  在下山的时候,她的脑子一直在转动。
  最后,她没有惧高症也恐惧起来,她还真的惹了大祸。要不是她是钱汝君的心肝宝贝,这些大姐姐没一个能给她好果子吃。
  这些大姐姐们,虽然没有胡茬厉害,但也差不多了。除了高洋会给她一点面子,其他人都最维护钱汝君。
  谁叫她这次给钱汝君惹麻烦了。
  什么是最严重的麻烦?那就是让钱汝君不开心,比那更严重的麻烦,就是让钱汝君伤心。伤心到不能好吃好睡,做她想做的事。
  她们都是最感恩的人,但对此时的金妙来说,就是魔鬼。如果没有得到钱汝君的原谅,她以后见到这些姐姐,她得绕着走。
  她也觉得对不起钱汝君。只是也生着气。谁叫钱汝君回长安都没有带着她。
  让她单独跟胡茬在一起。其实她也知道,她对胡茬,就是羡慕嫉妒恨。好像她所有的坏心眼,都用在胡茬身上了。


第四三六章 景区
  愈长大,见到的人愈多,必须顾虑的人也愈多了。
  即使心不甘情不愿,也必须做一个替人着想的人。
  因为大部分的人都是这么做的。
  除了一少部分的人,大家都希望他倒楣。
  但伤敌一千自损五百,多半都等着别人做。
  要自己出手也行,必须等努气累积到足够。
  其实,金妙知道,胡茬给他的额度很高,所以她可以对胡茬任性。
  其他的大姐姐,看在钱汝君的份子上,也会给她比较大的宽容,但是这份宽容,会随着她长大,一点一滴的减少。
  因为,她们的身份,跟钱汝君之间的感情的差距,正一点一滴的减少。
  何况,她新想出来的主意,没有从她们手下挖人,是做不成的。到时候还要欠他们一份人情。
  人情构成社会,如果不想管那份人情,人情就会走,你就会脱离社会。
  如果你有足够的钱,倒是活得下去。只是比较没滋味。
  如果你没有钱,那注定生活会困顿下去。
  本来,金妙跟人情扯不上关系。一直以来,她用的都是钱汝君的人情,用得很溜,没人跟她计较。
  但她逐渐长大,就捉摸出味道,她也有一套自己的人际关系,就像蜘蛛织网,会愈织愈大,迟早会超出钱汝君的网,伸出去。那时候,走到那个区块,就要风雨自负了。
  金妙开始说出她心中的蓝图和构想。
  在金麦城,所有人都努力剪进,搂出很多的钱。休闲建设不是说没有,只是让她如风自己长。
  在码头建设的这段时间,她看够了大海的各种变化。真心说起来,大海很美,她很可怕。
  除了远离大海,她相信更多人会愿意接近大海。只要给够人们安全感。
  大山也是一样,朝晖夕阴令人着迷。
  这段时间,她一直在规划,或许过于专注,才会没想到后果。
  她把她的规划呈现在钱汝君眼前。
  看了一眼,钱汝君叫她收起来。
  “你应该知道,你有很多钱。”钱汝君说道。
  “好像是。”金妙对她的钱没有什么概念,一直以来,她用的吃的穿的没有不是出自钱汝君手上,当然,说是用她的钱也可以,这只是一个计算问题。
  “你现在既然有了主意,就用这笔钱来试试看,这是你的事业。我觉得会成功。金麦和长安附近,都是好的发展地点。”钱汝君拍拍金妙的肩膀。她的语气,很明显得就是,小娘子,她看好你,冲吧!勇往直前。
  但金妙得到这个反应,都快哭了。
  “姐姐,我不是要替自己做生意,我是想替你赚钱啊!你不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吗?”
  “当然是好主意,所以我才让你投入啊!”
  “姐姐,你不要我了?”
  “这跟要不要你有什么关系?”钱汝君不懂金妙的逻辑了。
  “你要赶我走!你生气了,你一定生气了!”金妙开始掉金珠子,一直以来,哭泣是她最好的解决方法。钱汝君会软化。可以照她的话做得,会按照她的话做。
  她实在想不到,钱汝君会想要把她推出去。
  “妙妙,你是有钱人啊?可不是我的手下,有能力,不开辟自己的事业,算什么事?你既然有点子,就去做。不说会成功,失败也有我帮你兜着。”钱汝君对金妙的哭泣没有办法理解,她这是鼓励金妙发展自己的事业,可不是给她什么惩罚。她怎么这么不情愿呢!
  金妙收住眼泪,说道:“可是我想帮助姐姐,我要比其她姐姐更能帮助姐姐!”
  钱汝君很想说,只要金妙能活个三、四十岁,就能帮助到她了。她可是未来皇帝的异父同母姐姐啊!
  她只是现任皇帝的义女。没有血缘关系。
  但她不能说,她觉得金妙这样的心态有点不正常。
  她曾经是她的主子,可不是她的下人。她一辈子都没有办法把金妙当成下人。除非她是太扯的人。
  但很明显,在耳濡目染之下,她都快成为精了,就想要跟其她姐姐一较长短。
  在这种环境之下,有这样的想法,似乎很正常。
  但钱汝君还是觉得这样有些不对。应该说她变成傲娇千金才是正常的。怎么变成一个想讨她欢心的小可怜了?
  她决定,这次的事,一定要金妙单独做,替她自己赚钱。
  于是她只好说了:“用你的钱出赚更多的钱,跟用我的钱去赚钱,有差吗?”
  金妙一听,有道理啊!她的钱还不是要给钱汝君姐姐,赚愈多,对钱汝君的帮助愈多。
  别的不说,景区做起来,轨道生意一定可以更上层楼,不是很好吗?
  可是这样,钱汝君会不会把她愈推愈远?金妙又开始担心起来了。
  钱汝君此时突然神来一笔:“我怎么放得下你?一定会帮你的。你是我的好妹妹啊!”
  “好吧!我先做,做好了再规到金麦集团。”金妙已经习惯钱汝君口里的各种奇怪的称呼,她接触的人不多,都是钱汝君身边的人,因此一点都不觉得这个名词奇怪。
  其实,钱汝君是对大汉认识不清,什么都套用了后世的名词,幸好,同样的汉字,文意都有点相通,这个时代的人,也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
  “金麦集团?”钱汝君有点讶异,她其实一直不想出格,想安稳做个大汉人,不会故意用后世的词语来面对大众。
  “高洋姐姐说的。我们金麦就是一个集团。我成立金妙商号,加入这个集团。”金妙得意的说出她的想法。
  钱汝君没有说话,集团并不是愈大愈好,一个集团占据了市场,不给别人活路,最后的下场,都不会太好。
  大汉虽然没有反垅断法,但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只有单一市场,最后会造成市场萧条。
  她倒是希望出现一个金妙集团,能跟金麦集团对垒。
  其实,大汉的集团概念,好像发生了偏差。因为没有成立集团的想法,所以钱汝君对集团的概念,并没有详加解释,只是偶而提到。什么时候说的,她都不记得了。


第四三七章 观光
  钱汝君不在意集团的成立,甚至认为在大汉,这不是好东西。
  但别人在意啊!
  一回到长安,金妙就跑去找高洋,商量,金麦集团真的成立了。并且让胡茬去跟长安那边说,打出金麦的招牌。
  其实,钱汝君做人很小心,做生意很小心,时刻都不忘认好皇帝老子。
  集团这种东西,在她看起来太张扬,她根本不会去成立什么集团。
  在她的概念里,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至于集团,去他的吧!
  没想到,胡茬和高洋,不跟她打招呼就成立了。这两个人的胆子比她大十倍百倍。
  钱汝君不能让属下心冷,只好闭嘴,承认现实的存在。
  金妙并没有好大喜功,跑到陈留去开辟那一座山,而是在距离金麦市一百里到八百里的范围做调查。
  大部分的资料金麦城管理局都有,她根本也不必跑远,她认为她跟钱汝君一起的,她已经加入钱汝君的属下,用起金麦的资料,更是不客气。
  她一开始,选择了五个地点,开始人工打造大汉游憩区。
  这五座她并不准备打造高级景区,而是中等景区,她把资源最好的几个点留了下来,并且把土地占领了下来。
  金麦附近虽然是钱汝君的封国。但以钱汝君的财力,也没办法达到全面开发。只是最主要的税收,归钱汝君所有。
  为了怕别人来开荒,金妙不得把一些资金砸在这里,最起码拿下了三十个地方。
  大汉荒地,毕竟便宜。金妙的钱,都花在请人盖围墙上面。盖了围墙,土地就是她的,她只要去缴税就好。
  当然,对于一般人来说,如果土地一直是荒地,没有出产,他们也负担不起大汉的税。即使现在的皇帝,说三十税一,但毕竟还是大量的谷子,除了土豪,又有谁弄得起呢!
  或许金妙不属于钱汝君手下的大拿,她在做的事情,就没人盯着。所以当五个游憩区盖好,开始在金麦城贴上广告。
  人们不只惊讶彩色广告的诞生,更对于游憩区充满兴趣。
  这五个游憩区不收门票费,而收服务费。风景无价,但并不收钱。
  而是上上下下做了很多服务。饮料、美食、望远镜、乾净的厕所、纪念品,这些都要收费。比金麦城略贵,但也不会太离谱。
  景区有阶梯,有休息观景凉亭,更重要的是,荒郊野外,竟然保证了安全。只要你不作妖,从景区跳河跳崖,保证是愉快的旅游。
  除了有护卫跟着的富贵人士,一般老百姓只能在方寸地方转悠。
  现在有了轨道交通,他们才有机会到别的城市看看。
  只是看过的结果,都没有金麦好。许多人看了看,又回到金麦一亩三分地愉快骄傲地窝着了。
  现在能到郊外,而且保证安全,更重要的是,到金麦车站,就能坐到免费班车出去逛,虽然车厢比较挤,但好处是不用钱啊!
  没去过的人都心动了。
  去过的人更心动。有些人,都想在那个地方的山上设别宅了。
  但一问,山上都是金妙商号的。没办法,花点钱,去住他们山上的客栈。
  客栈还不只一间,几乎几个风景最美的地方,都有各式各样的房子,都成为风景的一环了。砖瓦房、竹屋、茅草房,总在最适当的时候,出现在最适当的地方。不但没有让景色破坏掉,还成衬托了景色。
  一个月的时间,金妙就收回了所有的成本。继续向下一个景区开发。
  高级景区开发,可没有这么简单,还要加上许多庭园设计。
  金妙很想向钱汝君报告她的成果,向她炫耀,可惜,钱汝君根本没有待在金麦城。
  皇帝交待的事情,她可不敢不去做好,所以她第一时间,赶往新成立的大牧场。
  而这段时间,高洋遵照钱汝君的纷咐,拿下了一个接近金麦城的一个岛屿,在上面建立兴建起组合式房子,钱汝君知道海岛湿气大盐度高,想弄一个长久的房子,太耗时间,倒不如建组合式房子,还来得容易许多。
  她让新找来的那些学生们,都一一渡船到那座岛上,他们第一期的课,就由温柔主讲。主要学的就是木工。如何组装和兴建房子。这是一个庞大的课程,他们学的愈好,就能建出愈好的房子给他们自己住。
  钱汝君到了北方马场,这一片土地,严格说起来是荒地。没有开垦,绕过诸多的封国,而显得零零碎碎,让钱汝君看起来很头痛。
  要把她的牧草种下去不难,难得是如何让这些牧草具有神奇的效力。
  钱汝君牧场事业,拓展的太快,一直处于人手不足的状态下。
  事实上,钱汝忍的人手就没有充足过。
  很多事情,其实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来做,但世家大族,不屑去做这样的事,平民百姓有机会读书的人,对朝廷的工作还是比较向往。
  除非是钱汝君学堂出来的学生。
  在大汉士族里,他们说这些人的眼光有问题。
  但在学堂学生里,他们觉得他们的眼光是正常的。
  基本上,少数服从多数。
  很自然地,虽然钱汝君致力教育,但她的教育是扫盲教育,在士族的人数,还是少之有少。
  其实,在后代,纯粹学术,也是与普通职业化教育,有分开的倾向。
  只不过,他们再也不能吸收最菁英的人才罢了。
  这个时代,拥有学识的人是精英,除了打仗出来的那批人以外,朝中大老都是文学界、历史界的精英泰斗。
  随便一个人,写出来的书法,就能令后代书法家膜拜。
  在这方面,即使经过钱汝君几年的教育,即使被钱汝君优选出来的那批人,不见得比得上。
  事实上,那批人现在很心急,现在不如他们的那批人,都已经走向高位。而他们还在学习中。
  钱汝君的确没准备让他们当领导人。
  丰富的学识,是领导人的最佳助手。至于想要成为领导人,那需要充足的经验。
  在现阶段,这两方面是互相冲突的。


第四三八章 信仰
  钱汝君在大汉,学会了装神弄鬼。
  在后世,你很难想像人们对天地的敬畏。
  他们不只是拜上帝(不是西方的上帝),什么都拜。甚至一个树片、一个石头都拜。只要能替他们获得好处。
  比后代好一点的事,他们不敢亵渎神明。只要拜了,就算后来不灵了,他们也会反求诸己继续拜下去。
  他们连活人都肯拜。
  所以,不只钱汝君是传说中的神女,在广下城市乡村,还有更多人被膜拜。
  不同的是,钱汝君比其他神灵灵验多了。他们逐渐摸透了钱汝君这个活神仙,会保知什么,不会保佑什么。
  他们会在钱汝君保知的领域祭拜钱汝君。甚至会为了寻求更大的护佑,来到钱汝君在的地方。
  信仰,没有道理可以讲。
  一千个人拜神仙,只要其中有一个人得到神明得好处,其他人就会相信这个神明。其他没有得到保佑的人只会寻找他和被保佑的人之间,有什么差别。
  为什么神明保佑别人,不保佑他。
  寻求的过程,可能十几、二十年。然后,他才发现,对方不是神仙。
  然而,钱汝君这个活神仙不一样。
  有太多实例告诉他们,神女是会保佑世人的。
  甚至在凡间形成神明的领域。
  金麦城的光明热闹,没有散播出去,或者说,比较在有钱人中有市场。但钱汝君能让更多人心想事成,这件事,却更远的传播开来了。
  钱汝君很怀疑,不是说大汉的百姓,都自己过自己的日子,消息是怎么传出去的?
  神女的名字,最开始只有皇帝信。
  但随着钱汝君的传奇愈来愈多,百官里也有人信了。但他们做事,却没有太着信仰。他们感觉,神明也要听皇帝的话。
  谁叫皇帝是天子。
  但对百姓来说,神明比天子有用多了。
  或许天子只有一个,而且太遥远了,天子负责国家大事,这些事,他们没有参与感。
  或许,只有战争的存在,能让他们感觉他们参与了这个时代。
  钱汝君在金麦城居然有了庙信徒,钱汝君听到之后,差点没有吐血。
  她觉得她还活着,远没有到让人祭拜的地步。
  但她很快沉下心来想,这些人,或许是她执行计划的最佳帮手。
  虽然在北方牧马,她还是让人去调查这些人,她们有什么心态,存在什么样的想法。或许能从她的信仰着里面找到真正的盲信者,然后帮她照顾那些学堂的学生。
  不过,即使如此,她们也必须知道,对方要的究竟是什么东西。若她给得起,能改变对方的命运,那就能把它收下来。
  对于这样的信仰组织,让它这样到处流窜,未来对她可能有不利的影响。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必须加以引导。
  可是钱汝君派人过去的结果,发现金麦城的管理单位,竟然有很多人加入,没有加入的人不是不信钱汝君,而是担心钱汝君不喜欢她们搞出小动作。
  这让钱汝君有些凌乱。
  对于信仰这种东西,除非真正骗人,产生罪恶的事情,还真不好封杀。
  罗马曾经封杀天主教,结果如何?他们反而愈挫愈勇,最后统治了整个欧洲。
  即使在科学时代,人们心中,还是想要信仰。否则,人们的灵魂找不到归宿。
  真的能在自己身上找到灵魂归宿的人,真的太少太少了。
  不过,有了盲信者,甚至已经超出需求,而以服务钱汝君为最高荣幸的人,对她的大出走计划,真的很有帮助。
  学生的人数,超越钱汝君的需求,有不少人属于盲信者之一。他们受到父母亲友的影响,认为能到钱汝君身边,等于成为神使,都非常兴奋,发誓要成为最有用的人。
  比预期的人还多,钱汝君曾经说过,这些人将封闭教育,与其他人隔离开来。没想到,竟然有人猜测,钱汝君要带他们上天庭。
  钱汝君很想直接告诉他们,天庭没有,出生入死倒是正常的。
  她要走的路,虽然有前人走过,但走得人不多。
  钱汝君相信,应该有人走过了。
  大汉其实一直跟匈奴有商贸往来。
  而匈奴跟中亚那片,也有商贸往来。
  中亚那里,不用说,跟欧洲那一块的人也有交流。
  他们无法穿越的是太平洋和大西洋。
  不过,钱汝君怀疑,接近北极的道路,是否还能通向美洲。
  唯一没有道路可以前往的,大概就是大洋洲和南极了。
  钱汝君对眼前皇帝指定给她的牧场巡视了一遍。没有一处水源地能贯彻这里。即使想把这个地方用竹木围起来,也要消耗不少的金钱和资源。
  以钱汝君现有的资财,根本不可能办到。
  而且,她牧场出产的马,也没有那么多。
  有许多地方,甚至是山地,崎岖不平。
  对于如何开辟这片土地,钱汝君很头痛。
  对于土地,钱汝君有莫名其妙的好感,得到的地盘,钱汝君很不想让出去。她知道,一旦她开始开发,就会有很多苍蝇跑过来,想要分一杯羹。
  她迫切的想把所有的土地围起来。但这是比金麦大多了的土地。根本不可能办到。
  赵芳,被派到北部牧区管理这一片荒地的人,她看到钱汝君皱眉的样子,笑了笑:“主人,其实不用所有的地方都种植我们的牧草。只要种一部分地方。我建议选择靠近这片土地核心的地方种就好了。其余的地方,可以成为跑马的场地。你知道,战马的运动量,必须很足够。”
  “外面那么荒凉,有人来占地怎么办?”
  赵芳同样笑道:“皇上不是要驻兵,说起来,匈奴人比这些人可怕多了。若没有人可以保护耕作的人,他们怎么肯来。若是他们肯来,这一片地方,就不会荒废这么久了。”
  “你的意思是什么,直接说出来吧!”钱汝君没有那个心思跟手下能等猜来猜去,她觉得那是浪费时间。其实她并不特别的聪明,而且她特别懒得思考,导致她的脑袋进化没有手下快。


第四三九章 军方
  “皇上给主人的旨意有说,他将派军队跟这些马匹一起训练!”赵芳还是没有讲完,她觉得没有必要在钱汝君面前表现的太过聪明。适可而止就好。
  她已经习惯了,身边都是点到为止的聪明人。
  除非是面对手下,她对于跟她一样位置的人,一般都是点到为止,不卖弄。因为点到为止,就能让对方知道全部她想要表达的东西了。
  钱汝君也懂了。
  “你是说初阶段,用这些军队来防守这块地方。之后再让我们的人跟军队一起训练,来保护这块土地。”
  赵芳没有回答,是只点点头。
  钱汝君坐在马背上,闭目想了想,说道:“就怕这些人不安好心。不是所有的将军都跟皇帝是一条心的。”
  赵芳说起来,还是平民百姓,对钱汝君的想法,不是太能够理解。似乎钱汝君对朝廷没有太多信心。
  “不过,只要父皇总体力量胜过这些人,这些人不敢不忠。父皇都不担心,我担心什么呢?”钱汝君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就按照你说的做吧!这些人准备好了吗?”
  “时间短促,人数还没有来齐。”赵芳说道。
  “朝廷什么时候派人来?”钱汝君问道。
  “二个月后就会有第一批人来了。”趟芳回答。
  “二个月,那时间有点赶啊!”钱汝君盘算了一下,叹了口气,说道:“我们必须在十天之内选好画定种植区,选定中央水塔位置,然而种下牧草。”
  “是!”赵芳主要关注点不在这里。中央水塔的画定,是钱汝君的责任。别人没有办法替她决定。
  “你知道我对中央水塔区的重视。到时候,就算是父皇的人,也不允许他们取走水源。”钱汝君警告道。
  “是,我会以规矩做事。”
  “我去找适合的地方,你去准备祭坛吧!”钱汝君叹口气说道。
  想到她又要一次装神弄鬼,她就累。但没有这样做,如何解释她的中央水塔一建成,水的性质就改变这一点呢?
  在钱汝君的记忆中,这一块地方没有什么大湖,不过由于北有燕山,燕山多多少少有河流南流而下,最主要的水源地在太行山以东,但河流带的泥沙量比较多,不是一个稳定可用的水源。
  如果要利用这地方的河川,挖出湖泊势在必行。
  但时间太短了。虽然钱汝君之前就派人准备,在金麦城北方牧场,又大批量新生的小匹驹可以送到这个地方来。
  但在长安、金麦没遇到的问题,在这里遇到了。
  其实,再给她多点时间,这些问题也不是问题。
  十天,至少要开出五个大湖泊。
  这一块地方,并不会特别安全,因为就在长城以南,匈奴人随时会突破关卡到这个地方来牧马、牧羊。
  长城很长,防御的重点一直在长安城以北,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之间。
  虽然她知道,即使中央水塔被夺走,她还是能轻易的把空间泉水收回,对外,她也只需要装神弄鬼一下子就好了。
  但一切重来,不是一件好受的事情,至少钱汝君不想要。
  钱汝君盘算了一下,短时间实在没办找到五个水源。只是离朝鲜又近了,去卫满朝鲜只要半个月的时间,让她很心痛。
  不过钱汝君知道她不能行动。
  要挖一个湖泊,其实最简单的方法,是让她自然形成。
  这个时代缺乏机械,靠人,根本不用想十天把一个面积足以跟西湖比拟的大湖挖好。
  钱汝君研究许久,才做好准备,把堵住的河流,一口气放流下来。
  来看过以后,钱汝君才知道,现在的环境没有后代这么恶劣,水还很轻,想要把冲出来的湖泊淤积成为陆地,需要百年的时间。
  那时,这块地方恐怕不会成为跑马场。
  真正好的牧场,还是在西方,例如:河西走廊。
  其实,钱汝君知道,不是河西走廊才能牧马,而是关中的农田,他们舍不得拿来牧马。农田能生养多少人,弄出多少税。而牧马呢?
  最主要土地利用效能太低。而华中华南地区,又不适合养马。
  此时的关中地方,还没有像后代形成一片半乾燥区,几乎黄土遍地,少见绿色的农作物。
  现在渭河两岸,包括陕北这片地方,都还是绿油油一片。
  以现在的耕作能力来看,完全是适合耕作的好地方。就是种棉花,还有很多人说胡家浪费粮食产地。
  其实,再过一段时间,金麦封国所在,才是最适合种田地的地方了。现在苏吴一带还是一片盐碱地。
  十天过去,皇帝派来的第一支军队到来,这是一支新军,带领的人姓申。
  申屠嘉。
  钱汝君知道对方的名字时,很担心申屠嘉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不是被她改变了。
  要知道,申屠嘉在刘启一朝可是个丞相。而且他应该是在刘恒时代就当上丞相的。说起来,跟皇帝的关系也算不错。
  会出来锻练皇帝看中的新兵也合理。最重要的是,他是军职出身,现在还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