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巨星 作者:七七家d猫猫 完结-第6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场这些老道的记者们也都不由纷纷给雨果送上了掌声,查理兹、凯文等人对此自然是见怪不怪,可是坐在旁边至今还没有还魂的罗素就完全是瞠目结舌了。
雨果紧接着说到,“我想,采访环节应该足够了,我刚才已经看到我们剧务说,如果再不开始工作,今天就不要想开机了。我觉得,我们都应该避免这个灾难的发生。”说完,在记者们的轻笑声之中,雨果就主动站了起来,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严重超时的新闻发布会。
记者们虽然无奈,但也不得不承认雨果说的是事实,他们此时还是有一肚子问题想要发问,毕竟这是近半年时间以来,雨果第一次老老实实地坐在记者面前,任由他们发问,谁知道下一次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是什么时候——但,此时都已经结束了。
罗素抬起头,看到自己两侧的演员们都纷纷站立了起来,他也连忙站起来,左右看了看,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雨果拍了拍他的肩膀,在耳边低声说到,“准备开始化妆,然后按照剧务的指示做就可以了,我们四十五分钟之后正式开机。”
说完,雨果也来不及等罗素回应,就看到了台下约瑟夫在招手,只能是快步走下了舞台,跟着约瑟夫朝着封锁街道路口的汹涌人潮走去。一边走着,约瑟夫一边快速和雨果解释着轻快,等走到街口时,雨果就看到了眼前一张张热情洋溢的脸孔,他笑呵呵地朝大家挥着手,这让现场的尖叫声和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然后雨果就看到了站在入口处的那一群制服交警,隐隐约约他觉得其中几个脸孔十分眼熟,但却没有办法分辨开来。另外一名制作人大卫就站在旁边陪同,雨果快步走上去,满面笑容地说到,“今天上午真的辛苦大家了,我们给大家带来了不少麻烦,谢谢。”
和政。府工作人员打交道,这是户外拍摄必然经历的程序,这一部分工作是由大卫负责的。不过,今天情况着实十分特殊,一个上午乱作一锅粥,好不容易才控制住了局面,没有造成真正的实质损失或者伤害。大卫专门前来感谢大家的协助,但作为“洛城机密”整个剧组知名度最高的成员,雨果的亲自出现显然意义非凡。
雨果一一和大家握手,看到了刚才递扩音喇叭给他的山姆,还看到了在街口为他答疑解难的年轻交警,雨果对这张脸孔认的不是十分清楚,还好约瑟夫给了他一个眼神提示,“这就是刚才来找我的人”,这立刻就唤醒了雨果的记忆,“所以,我是欠你一个签名吗?”
“你还记得?”年轻交警立刻就露出了惊喜。
雨果挑起了眉毛,微笑地说到,“不,我不记得,是我的经理人刚才提醒我了,希望我没有失约。”雨果的直白让年轻人愣了愣,随即呵呵地笑了起来,“至少你没有拒绝。”雨果没有说话,只是看了看站在年轻交警旁边的一大群制服人员,举起双手做投降状,刹那间所有人都哄笑了起来。
等感谢完制服人员之后,雨果又再次和前来观看开机仪式的群众们表示了感谢,这才得以转身进入剧组,真正投入接下来的拍摄准备。
雨果快速回到了自己的房车里,更换好衣服,然后化妆师上前按照一周前的定妆要求帮雨果上妆,等这些事全部都忙碌完毕之后,距离开机第一场戏只剩下不到十分钟了。雨果正准备好好静下心,把思绪专注于角色之上,不想大卫又过来找雨果了,看起来是有要事的样子,可仔细听一听,才发现只是关于“一会公开拍摄放多少记者进入片场侧拍”的小问题而已,雨果很是无可奈何。
“大卫,这些事你来决定就可以了,不需要来询问我,就算有问题,你也可以询问柯蒂斯,毕竟他才是兼任导演的那个人。”看到大卫还想说什么,雨果却是摇了摇头直接阻止了下文,“不!不,我不想再听了,我需要时间,我需要空间,我需要安静!”看着大卫依旧不愿意出去,雨果就开始让约瑟夫赶人,“出去,出去,都出去!我说了,我需要空间准备接下来的拍摄,耶稣基督!我是一名该死的演员!”
等所有人都出去之后,约瑟夫把房车门关上,只留雨果一个人在里面,整个空间顿时安静了下来。
虽然至今为止雨果都还没有好好打量自己专属的房车,但不得不承认,这的确给了他私人空间,恰恰也是他此时此刻最需要的。
雨果早就知道了,兼任制作人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因为制作人需要肩负更多的责任,影片的成败很大程度都会压在制作人的肩膀上。当然,剧组是一个庞大而精细的仪器,每一个岗位都会有相对应的专业人员,制作人只需要宏观调控,但很多时候突发状况不断,制作人事必躬亲的情况也不胜枚举。
“洛城机密”大抵就是如此,不仅仅是华纳兄弟,也不仅仅是新闻媒体,还有奋进精英经纪公司,都对这个项目报以巨大的期待。雨果可以无时无刻地感受到那无处不在的压力,这种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即使是“死囚漫步”那段最简单的时期都无法比拟,相比于制作人工作的生疏和陌生来说,雨果更加担心的始终还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雨果刚才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过,他已经将近十八个月没有表演了。这是实话,不是说他的演技退步了,而是整个表演状态、表演节奏、表演感觉,都需要重新找回来。表演不是一串钥匙,随手丢下,然后随手捡起来,立刻就可以使用,这是一项技能,也是一种本能,终究还是需要温故而知新。
那些真正的老戏骨——特别是英国学院派出身的演员,他们在没有电影拍摄工作的情况下,大部分时候都会在伦敦西区持续表演舞台剧,一方面是为了保持戏感,一方面也是为了继续磨练自我。戏感,这是雨果第一次真正地感受到这个词。
其实戏感不是一个正规词汇,只是资深演员们用来总结自身感受的一个词而已。这就和语感一样,人们在学习语言的时候,撇开词汇、语法等框架结构不说,还有一种“语感”,这是一种直接而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可以认为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和吸收的高度浓缩能力。这是一种天赋,也是一种经验累积。
戏感也可以如此认为,大概就是对表演方方面面的一种感觉。
有两种人可以感受到所谓的“戏感”,一种是天资卓越的天才,他们甚至于不知道表演是什么,但是站到镜头前,就知道应该如何表现出角色的需求;一种是经验丰富的戏骨,他们举手投足之间都可以感受到角色的厚度,却不见得可以窥见表演的痕迹,那种浑然天成的自如和顺畅,轻松驾驭整个镜头。
以前雨果都没有感受到“戏感”,甚至不理解这到底是什么东西。但,十八个月没有真正的表演之后,雨果真正体验到了戏感的存在,他可以清楚地感觉到那种生涩,甚至于觉得自己站在镜头面前会变得尴尬和不适,就好像他知道自己应该在镜头面前如何表演,也知道角色应该如何塑造,但是他需要唤醒自己身体里的那种敏感和细腻。
他需要时间和安静。
但由于“制作人”身份所出现的些额外压力,却让雨果很难静下心来专心投入角色和剧本的研究之中。这也就是身兼两职最大的问题,分身乏术。
以前雨果在剧组里只是单纯的演员,他只需要一心一意投入表演之中,这就足够了。但现在,却很难做到。在某一瞬间,雨果似乎隐隐约约明白了,为什么那些顶尖巨星们都难以抑制的暴躁,或者用更加正面的词汇来形容:个性突出,锋芒毕露——马龙…白兰度、凯瑟琳…赫本、玛丽莲…梦露、费雯…丽、克拉克…盖博等等,都是如此。
房车里总算是安静下来了,雨果喝了一杯热水,让自己深呼吸,再深呼吸,整个情绪在静谧之中缓缓沉淀下来。
第1809章 寻找戏感
雨果坐在房车里的化妆镜前方矮凳上,看着镜子里自己的投影。这种感觉很是陌生,却也很是熟悉,彷佛在某一瞬间会开始思考,镜子里的那个人到底是谁,根本就不是自己。但,如果不是自己的话,那为什么自己会坐在这里,而镜子里的人又是谁?
这种玄之又玄的状态让雨果的思绪彻底进入了一个静谧而封闭的空间。
他当初为什么选择了艾德这个角色呢?因为他觉得这个角色十分有趣,是一种全新的挑战,那么挑战的部分到底是哪里呢?艾德这个角色又是如何吸引他的呢?与另外两个主要角色相比,艾德的特殊之处又在哪里呢?
雨果的思绪一点一点飘进镜子里,似乎慢慢地,镜子里的那个人正在逐渐演变成为艾德的模样。
艾德…艾斯利,全名应该是艾德蒙…艾斯利,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凶杀组的警官,在警局系统里前途无量,但不是因为他是“艾德”,而是因为他是“艾斯利”,他的父亲,普瑞斯顿…艾斯利是洛杉矶赫赫有名的传奇英雄,生前在警局就功勋累累,而后又因为抓捕匪徒而英雄殉职,成为了整个洛杉矶警界的传奇人物,就连媒体和普通民众都对这个名字如雷贯耳。
可惜的是,杀死普瑞斯顿之后成功逃走的匪徒始终都没有抓到,这也成为了洛杉矶历史上的一起悬案,这也越发为普瑞斯顿的事迹增加了传奇色彩。
年幼的艾德经历过父亲的辉煌,也经历过失去父亲的惨痛。对于他来说,父亲就是这个世界的英雄,是他的榜样和偶像,是他不断前进的力量。失去父亲之后,他的生活完全崩塌,甚至可以说是支离破碎,但他却没有时间悲伤,因为母亲需要他成长起来,成为家里的男人;因为父亲的冤屈需要他成长起来,伸张正义。
所以,艾德追随了父亲的脚步,成为了一名警。察,而且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进入了代表精英的凶杀组,只是希望能够真正地抓住那名匪徒。为了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父亲的凶杀案,他自己为那名没有身份、没有名字、没有线索的至今逍遥法外的匪徒起了一个名字:罗罗…汤马西。
罗罗…汤马西,这成为给了艾德进入警界的动力,也成为了他继续坚持、不断努力的动力。
但是,进入警界之后,艾德才发现,这个世界不是那么简单的,警局里有许多人成天无所事事,只是吃着公粮,却不愿意出力;还有人胆大包天,行贿受贿,只为了快速升官,甚至与地下产业勾结,谋取私利;另外也有人不分青红皂白,造成冤案错案,好人不再是好人,坏人也不再是坏人;当然还有部分怀抱着一腔热血的人,为了伸张正义,固执己见,与整个警局、整个社会对抗……
所谓的公正,所谓的正义,似乎变得模糊起来,就连黑与白之间,都增加了灰色地带。
更为可怕的是,艾德意识到,即使他在努力,“艾斯利”这个姓氏就像是魔咒一般,紧紧地扣在他脑袋上。如果他竭尽全力,破案成功,那么人们会说因为他是艾斯利,虎父无犬子;如果他绞尽脑汁还是没有能够寻找到线索,那么人们就会认为他远远不及父亲,拖累了艾斯利这个名字的荣誉;如果他选择了放弃,人们会感叹艾斯利这个姓氏没有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如果他选择了坚持,人们又会认为他是自不量力,试图挑战——或者是抹黑艾斯利的辉煌。
无论他做出什么选择,无论他取得什么成绩,无论他经历什么困难,“艾斯利”这个姓氏都可以成为他所有的注解。曾几何时,父亲是他的骄傲,是他的憧憬;但现在,父亲的丰功伟绩却成为了他的包袱和累赘。
在某一个就连他自己都不记得的瞬间,他放弃了——不是离开警界,而是放弃辩解,罗罗…汤马西已经不再是他前进的动力,如何让“艾德…艾斯利”这个名字成为艾斯利家族的真正代表,成为了他最大的动力。
寻找罗罗…汤马西,似乎已经不再重要,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甚至已经忘记了这个名字。
他想要摆脱父亲的阴影,他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他想要复制甚至是超越父亲的成就。于是,他开始变得不折手段起来,他学会了利用艾斯利这个名字的光环,开始为自己宣传造势;他学会了利用父亲在警界所留下来的人脉,开始为自己谋福利;他学会了玩弄权术,迎合上司、打压下属、合纵连横,步步高升;他学会了冷血无情,用所谓的“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武装自己……
野心开始慢慢膨胀起来,逐渐成为了艾德在警界任职的唯一目的,为了能够升职,他不惜出卖同事,甚至出卖上司,只为了能够出人头地,书写属于艾德…艾斯利的辉煌。
虽然如此,但其实在艾德内心深处的恐慌、自卑和良心依旧在谴责他的行为。他羡慕杰克的左右逢源,甚至成为了警界代表;他羡慕巴德的耿直正义,内心的善良成为了黑暗社会里的一道光芒;他羡慕杰克和媒体、和上司的良好关系,四通八达的人脉看起来无所不能;他羡慕巴德和林恩之间的真挚情感,那一份真正的信任似乎能够驱散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他在警局里始终没有办法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没有人愿意信任他,也没有人愿意真正和他交心,更为准确一点说,人人都在讨厌他,讨厌他的姓氏艾斯利,讨厌他的自以为是,讨厌他的无用功,讨厌他的不折手段……
艾德想要成为杰克那样的人,想要像巴德那样继续坚持自己。但他知道,他没有办法,于是他选择了用过度的自信来武装自己,甚至不惜贬低对方,用这样的方式告诉自己,这样的坚持是正确的,这条道路的尽头才是真正美好的未来。
那种内心的矛盾冲突,只有他自己知道,但他却不能被其他人看出他的脆弱,因为这样他就会溃不成军。他必须学会掩饰自己的脆弱和错杂,把那些善良、纯真、正义、恐慌、胆怯、犹豫等情绪全部掩埋起来,于是……
他用发蜡把自己的头发梳了起来,整整齐齐的大背头,一丝不苟,彷佛就连狂风肆虐也无法影响到一丝一毫;他仔细地扣好衬衫的每一颗扣子,抚平每一个角落的褶皱,认认真真地系好传统的温莎结,然后把领带一点一点摆正;他把嘴角的笑容都收敛起来,以一张扑克脸来掩饰自己的所有情绪,无论是喜悦还是慌乱,消瘦的脸庞勾勒出自己铁面无私的公正形象,将真正的欲望隐藏起来。
看着镜子里的那个人,琥珀色眼睛里的错杂正在缓缓沉淀下去,他张嘴轻声说到,“艾德…艾斯利,你代表的是正义!你的所作所为都是正义的!你是为了让这个社会更美好才做出这所有一切的!在真正社会的安危面前,一切私人情感都是多余的,都是浪费的,我们不应该同情,也不应该善良,法律和正义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所以,艾德…艾斯利,你是正确的。”
艾德的声音由小变大,刚开始只是低声呢喃而已,但渐渐音量就变得正常起来,那并不响亮的嗓音却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眸子里闪烁的坚定光芒令人侧目。可是……总觉得哪里还有点不对劲,到底是哪里呢?
是他的眼睛太过温柔了吗?还是他的眼睛里透露了太多信息,那些渴望、那些坚定、那些执着……还有那些光芒,好的坏的,都太多了,他不应该让人看透他真正的想法,即使是正确的东西。
艾德低下头来,用牙齿轻轻咬着舌尖,表面看起来他依旧没有任何变化,但舌尖传来的痛感却让他的大脑清晰起来。然后,艾德一板一眼地打开了眼前的抽屉,然后是旁边的化妆箱,慢条斯理、不紧不慢地在周围翻找着,过了一会他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眼睛。
他拿起了一副黑框眼镜,戴起来试试看,却发现这让他看起来有些阳光,于是就把眼镜摘了下来;随后又试了一副无框眼镜,感觉……有些奸诈,搭配那平静的眼神,看起来有些不怀好意;紧接着,他拿起了那副金丝眼镜,他有些犹豫,因为这看起来像是大学教授的眼镜,学究味太弄了,但他还是戴起来试试看。
镜子里的艾德,有一种呆板的书呆子形象,那种不偏不倚的中性神态让他看起来像是不起眼的乖孩子,却根本不像是一名警官。但,还是少了一点什么,于是,艾德嘴角微微上扬,勾勒起一抹浅笑,再多一点点隐藏的得意,整个感觉顿时就扑面而来。
艾德再次有条不紊地把所有化妆箱都整理好,然后拿下自己的金丝眼镜,认真地用眼镜布擦拭干净,再重新戴上,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喜欢帮助别人。”说完,艾德停顿了一下,似乎在认真思考自己刚才那番话,随后微微点了点下巴,他就站立了起来,拿起自己的警帽,转身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了出口处,打开大门,阳光就洒落进来。
第1810章 重回片场
约瑟夫一回头,就看到了站在车门口的雨果,此时雨果穿着警。察制服,衣服熨烫地整齐伏贴,就连一丝褶皱都没有;头发一丝不乱地打理好,甚至就连鬓角的毛发都梳理完善。浑身上下看起来十分完美,彷佛在视线里根本找不到任何一丝一毫的瑕疵。
雨果依旧是那个雨果,几乎找不到太多的不同,虽然那副金丝眼镜不太像雨果平时的风格,但并不显眼,只感觉整体造型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如此“雨果”,可是所有细节整合起来却又不是雨果。这也许是“日出之前”之后,雨果在电影里造型最贴近他自己本人的感觉了,但实际效果却恰恰相反,眼前的男人几乎和雨果看起来是截然不同的,如此陌生。
此时,一大群人熙熙攘攘地站在房车的门口,场面好不热闹,其中还有不少记者。听到车门打开的声音,大家都纷纷回过头去,然后就看到了在门口的雨果。
尼古拉斯…麦克伦看着眼前的雨果,有一种十分奇妙的感觉,他觉得雨果现在看起来特别渺小,特别瘦弱,特别是穿着那件制服,看起来就更加……弱不禁风,让人不由有些哭笑不得。
此时,雨果嘴角就勾勒起一抹客套和气的笑容,浅浅的弧度,绅士的礼仪,一切都是如此准确,就好像是精心设置安排好的一般。但尼古拉斯看在眼里,却有种说不出的排斥,觉得……觉得有股子虚伪的味道,让人忍不住就想要皱眉,转身就想和自己的同僚们狠狠吐槽一番。不过,这种虚伪并没有太明显,只是隐隐有种让人不快的气氛,那股死板、固执、虚伪的假学究气息若有似无的飘动着。
初印象,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感觉了。有的人初印象,即使什么话都没有说,就是给人一种亲近之感;有的人初次见面一切都很完美,绅士有礼、进退有度,但那种距离感、虚伪感就挥之不去;有的人仅仅只需要一个碰面,就令人嫌恶不已,也许是一句话,也许是穿着打扮,也许仅仅只是一个眼神。
当然,初印象是会骗人的,这是事实,但很多时候,初面印象往往就会决定之后交往、认识的态度和内容。想要扭转初印象,这可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
雨果给人的初印象大多时候是温和、阳光、绅士的,这也导致许多人都小看雨果——特别是无冕之王们,所以屡次在雨果手上吃瘪。但是今天,雨果仅仅是往前一站,那种“初印象”就十分不好,不仅让人排斥,甚至让人有种难以描述的厌恶感。
这其实很没有道理,因为雨果就站在房车的门口,没有说话,也没有动作,那种初印象着实不应该有如此巨大的偏差。
如果此时有人仔细注意一下,就会发现站在房车周围的人群,超过一半以上的人都微微皱着眉头,不然就是砸吧着嘴巴,原本热情的态度都出现了降温的迹象。还有另外一半观察没有那么仔细或者神经比较大条的人,还是依旧喧闹不已,甚至因为雨果的出现而开始蠢蠢欲动。
约瑟夫自然也观察到了雨果的变化,对雨果这样的状态自然是再了解不过了,他知道,雨果已经将自己代入了角色之中,只是,经历过“死囚漫步”的事之后——“独立日”里考验演技的部分太少太少——这是雨果第一次真正全身心投入一个角色之中,约瑟夫还是难免有些担忧。
所以,约瑟夫有些紧张地看向了雨果,好奇着他接下来的动作。
可紧接着,雨果低下头,整理了一下自己根本无需整理的衬衫,轻轻咳嗽了两声,再次抬起头来时,嘴角的笑容就轻轻勾勒了起来,看向了约瑟夫,开口询问到,“乔,我应该还没有迟到吧?”
雨果回来了。
约瑟夫可以明显感觉到,这是他所熟悉的雨果,这让约瑟夫不由松了一口气,“没有,还有两分钟。”
雨果挑起眉毛,有些慌张地说到,“哦,糟糕,我要迟到了。”紧接着就快步走了下来,左右看了看,却不知道到底在看什么,约瑟夫紧跟着上来,“在你的左手边。”约瑟夫知道,雨果在找第一场戏的拍摄地点。
雨果恍然大悟,然后就快步走了过去,约瑟夫紧随其后。同时,一大批人都回过神来,紧紧地跟在雨果身后,各式各样的声音传了过来,“雨果,请问你刚才在房车里干什么”、“你刚才是和剧组工作人员发生摩擦了吗?”、“你现在的心情如何”……
尼古拉斯没有跟上前,而是愣在了原地,细细地思考,“我刚才是不是眼花了?”因为他只感觉到雨果变得不一样了,但眨眼之间雨果却又恢复了原样,似乎刚才那种“初印象”只是他的错觉而已。
不过,尼古拉斯左右看了看,却发现有七、八个人都留在了原地,大家的表情都是充满了疑惑,甚至詹姆斯…拉特还是一脸见到鬼的神情。尼古拉斯知道,不是自己的错觉。
“演技!”这个想法突然就撞进了尼古拉斯的脑海里,所有事情刹那间就解释清楚了,刚才从房车里出来的雨果,那显然不是真正的雨果,而是“洛城机密”里的角色。雨果刚才在房车里,就是正在揣摩角色。
虽然尼古拉斯已经听过不少专业人士感叹雨果的演技之出色,不仅仅是“死囚漫步”,包括之前的作品也是如此,雨果在电影作品里所展现的灵气和天赋,屡屡让人惊叹;但一直到今天,尼古拉斯才真正感受到这一点:因为他亲眼见识到了这个过程!
更多时候,他们只是看到电影成品,看到演员在电影里为一个角色注入灵魂,但他们作为观众,却很难看到演员在表演过程所倾注的努力。可就在刚才,他就看到了那种细微却深入灵魂的变化,准确来说,他甚至看不到具体的表演变化和痕迹,但雨果整个人所带来的感觉却截然不同,这简直是太过神奇了。尼古拉斯完全没有想到,雨果对于表演的控制居然已经如此细腻和精准。
尼古拉斯只想要亢奋得尖叫!意识到自己刚才目睹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之后,尼古拉斯兴奋地朝前冲了过去,只想要求证自己的想法,一边跑着,一边回头招呼着依旧愣在原地的詹姆斯等人,“快,快跟上!不要错过了!”
詹姆斯等人也不知道尼古拉斯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但还是面面相觑地跟了上去。
经历过“死囚漫步”之后,雨果的演技的确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是很有趣的一个过程。对于演员来说最基本的就是入戏和出戏,如何快速地进入表演状态,又如何区分现实和表演,这是任何一名演员的基本功。
在第一阶段的时候,雨果可以轻松地入戏和出戏,将最佳的表演状态留给镜头,甚至能够带动同场演出的演员一起进入状态;进入第二阶段之后,雨果入戏越来越深,开始琢磨控制自己表演的细节,真正进入方法派表演的殿堂;随后的第三阶段,雨果尝试控制表演的准确度,入魂的瞬间,用最精准的表演传递出最真实的反应,这是雨果初步尝试将方法派演技和表现派演技融合。
第三阶段的巅峰就是“死囚漫步”,在这部电影里,雨果几乎完全失控,入戏之后就没有办法出戏,整个人完完全全地迷失在角色之中,甚至失去了自我。整个表演也达到了灵魂与角色融为一体的高度。
站在表演的角度来说,雨果无疑是成功的,影评人的肯定和诸多奖项的肯定就说明了这一点;但是站在演员的角度,雨果却是失败的,因为他可以入戏,却没有办法出戏。
英国学院派演技系统一直崇尚一种理论,所谓的演员,不可能只演出一个角色,在演员的职业生涯之中需要饰演一百个、一千个、乃至一万个不同的角色,这是演员的本职工作,也是演员的技能基础。
这种理论应该如此解读,一个演员一生不可能只出演一个角色,否则他就不能称之为演员,只能称之为“某个角色的专业模仿者”。
比如说最著名的尼古拉斯…凯奇,“远离赌城”这部作品让他攀上了自己的事业高峰,他所塑造的男主角本…桑德森几乎成为了一个银幕经典,但尼古拉斯这种“面瘫演技”法却几乎套用到了他的每一部电影里,看起来就像是本…桑德森出现在不同的电影里一般。这对于演员来说,毫无疑问是失败的,这也是影评人对尼古拉斯诸多批判的原因。
太过入戏以至于无法自拔,这是好事,因为演员为角色注入了灵魂,可如果一直如此,始终不知道出戏,那么这名演员就不能算是真正优秀的演员,只是那一个特定角色的专业户而已。
所以,演员不仅要会入戏,还要会出戏,能够掌控角色,而不是被角色控制。
“死囚漫步”的后期,雨果就逐渐能够重新出戏,并且把表演节奏控制在自己手里。现在,雨果打开了一扇全新世界大门之后,进入了所谓的第四阶段,“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挥洒自如地让自己随时随地进入角色状态,随时随地地重新将表演和生活区分开来,重新回到现实。
所以,刚才的表演只能算是小试牛刀。雨果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那种亢奋,重新回到片场,这种滋味真好。
第1811章 熟悉岗位
“抱歉,我迟到了。”雨果进入警。察局,礼貌地向周围都已经准备就绪的工作人员表示了歉意,此时警。察局的门口和内部特定区域里,除了工作人员之外,零零散散聚集了至少三十多人,每一个人手里都拿着照相机和录音笔,显然他们都是记者,正在准备记录下今天片场的工作。
整个剧组都已经准备就绪了,就只差雨果一个人,所以当雨果进来时,大家都纷纷站立了起来,纷纷进入了工作状态。看着周围那些熟悉的设备,摄像机、收音话筒、监视器、移动轨道、打光板、话筒线等等,乱中有序地排列开来,将陌生的警。察局装点成为雨果所熟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