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嫣然-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奶奶做了半个时辰针线了。”丹青把手里的线分完,活动了一下肩膀,“也起来走动走动,不然脖子都是僵的,奴婢给你捏一捏吧。”

“只差几针了。”顾嫣然做的是周鸿的里衣,衣角上绣了紫藤花,只消把袖口再滚一道边便成了。

“齐妈妈怎么过来了?”石绿带笑的声音在门口响起来,顾嫣然一抬头,齐妈妈提着个小食盒走了进来,满脸笑容道:“少奶奶做针线呢?”

“妈妈怎么来了?”顾嫣然忙把针线放下,“快给妈妈搬凳子来。”

丹青早去搬了个锦墩来,齐妈妈连忙谢了,才坐了半边身子,目光往那件里衣上一掠,从尺寸上就看出来是男子衣裳,顿时笑得更深:“才做了梅花糕,听说少奶奶早上起来就忙着看账,怕是这会儿也要饿了,所以送一碟来,只不知合不合少奶奶的口味。”

顾嫣然颇为诧异,甚至略有几分受宠若惊:“多谢妈妈了。”这还是头一回齐妈妈过来不说珂轩短什么东西,而是给她送东西来的。

梅花糕果然是刚出锅的,香甜柔软还冒着热气呢。顾嫣然拈了一块吃了,点头称赞:“妈妈手艺真好,又香又甜还不腻。”

齐妈妈很是高兴:“少奶奶喜欢就好。头一回做,只怕少奶奶不爱吃甜。若喜欢,我还会做几样点心,回头做了再给少奶奶送来。”

顾嫣然含笑点头,等着她说珂轩又少了什么东西,半晌只不见齐妈妈开口,只得自己道:“谢姨娘这些日子可好?可有什么缺少的东西?”

“并不缺什么。”齐妈妈忙笑道,“少奶奶只管放心,谢姨娘那里有我呢,必定都妥当的。”还想说几句什么,却又不知说什么好,只看着顾嫣然的小脸,心里暗暗叹气。

顾嫣然被她看得有些莫名其妙,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正要问齐妈妈看什么,就听小丫鬟来报:“舅太太带着两位表小姐来了。”

齐妈妈连忙起身,还没等退出去,王大太太已经带着两个女儿大摇大摆进了门,张口便笑道:“外甥媳妇做什么呢?”

“舅母今儿怎么有空过来?”顾嫣然含笑起身相迎,王大太太这大嗓门真是让人听不惯,这不请自来也是一样,但她毕竟是舅母,顾嫣然就是心里有什么,也不能带出到脸上来。

“昨儿接了年礼,今儿这不是来给你们道谢的吗?”王大太太咧着嘴,丝毫不见外地就坐下了,“说起来,我们这一大家子,若没外甥媳妇你这份年礼,这年还真不知怎么过呢。”

顾嫣然不易觉察地皱了皱眉。王家拿了抵嫁妆的五千银子才多久,就说起过年不知怎么过的话来,敢情今儿不是来道谢的,是来哭穷的?

齐妈妈本想退出去的,这会儿听见王大太太张口就说这个,便悄悄在门边站了下来。王大太太不在意地瞥了她一眼,笑道:“别说,这京城里过年就是跟我们东北不一样,好多东西都讲究得很,我怕少了什么叫人笑话,所以索性过来问问外甥媳妇,这京城里头过年,除了你送来的东西,还要备些什么?”

丹青不由得拉长了脸。什么过来问问,怕是巴不得顾嫣然都替她备好了吧?

顾嫣然只笑了笑:“舅母说笑了。各家有各家的规矩,我也是头一年自己张罗这事儿,还没向舅母请教呢。来人,给舅母和表姐表妹上茶。”

王大太太接了茶,还没喝就啧啧称赞:“这茶闻起来就清香沁人的,果然侯府的东西就是好。这茶叶,怕要好几十两银子一斤吧?外甥媳妇,你真是有福气!鸿哥儿当那么大的官儿,这锦衣玉食的是少不了。”

丹青偷偷翻个白眼。顾嫣然警告地看了她一眼,含笑道:“这是龙井茶,也是拿来待客的,平日我在家中也不怎么喝茶。峻之他是正四品的官职,每月的俸禄算算也就是一百来两,京城东西贵,少不得节省着些。”

王大太太把嘴一撇:“我说外甥媳妇,瞧你说的,一百来两可算个什么呢?单看你这穿的戴的,也不止这些了吧?”

丹青气得肚子疼,咬着嘴唇在心里暗骂。顾嫣然仍旧含笑道:“我这衣裳是苏杭出的绸缎,做这一身大概也要十几两银子,因是过年了,总要几件衣裳撑门面。平日里便穿得随意些也罢。”

王碧一直盯着顾嫣然头上的发簪看,这时候插个空儿便羡慕道:“表嫂这簪子真是好看。”

顾嫣然这枝簪子是赤金的,簪头一圈儿米珠镶成梅花式样,手艺精巧,其实份量也不重,乃是出阁前孟素蓉特意去新打回来的,好在那珠子匀净有光泽,在日光之下泛着微光,倒是十分好看。

王大太太便也觑着眼看了看,笑道:“果然好看,是个什么花样?舅母这眼力不行了,隔着这样远就看不清楚了。”

顾嫣然犹豫了一下 ,拔下簪子递给丹青:“拿过去给舅母和表妹好生看看。”

丹青恨恨地送过去。王碧接在手里就不肯撒手:“这梅花做得真好,比我那枝梅花银簪子好看多了。娘,过年了,您也给我打一枝吧。”

王瑶笔直地坐在一边,这时才开口道:“家里哪有这许多银子给你穿金戴银的,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王碧攥着不撒手,转头向顾嫣然道:“若不然,表嫂借我戴几日吧?”

顾嫣然既然把这簪子拔了下来,就没打算它能再回到头上,闻言淡淡一笑:“说什么借呢。表妹喜欢就拿着吧。”

王碧立刻满面喜色,当场就把那簪子往头上插:“多谢表嫂。”其实她年纪才十一岁,头发稀少,还梳两个双丫髻,根本不合适戴这簪子。

王瑶见妹妹得了根簪子,脸上也泛了笑意:“表嫂手面就是宽。这镯子是翡翠的吧?总听说翡翠水头越好越值钱,只是我没见过,也弄不清这些讲究,不知表嫂这个算是什么水头的?”

丹青眼珠子都想要瞪出来,险些就按捺不住要说话,被石绿在袖子里硬生生地掐回去了。石绿其实也忿然——还有这么不要脸面来要东西的么?只是她们做丫鬟的,若是随意开口实在是失了规矩。就连门边的齐妈妈也有些着急了,少奶奶这样未免也太好性儿,岂不是任人欺负么?

“这个——”顾嫣然却是抬手看了看,淡声道,“水头还算不错,比不得那等玻璃地的。”

王瑶惊讶道:“还有比这更好的?那等我是见识不到了,表嫂这个,能让我好生瞧瞧么?”

顾嫣然便举起手来:“表姐看就是了。”

看就是了,可是是就着她的手上看,并不是像那簪子一样,叫丫鬟送到王瑶手上来。王瑶的脸色就有点不大好看,但话都说出来了,也只好起身走过来,凑着顾嫣然的手细看。

这镯子虽不是玻璃地,但胜在颜色均匀润泽,又是正绿,衬着顾嫣然雪白的皮肤,阳光下晶莹剔透的。王瑶越看越爱,忍不住道:“表嫂能叫我戴戴看么?”只要戴到自己手上,摘不摘下来,就是自己说了算了。

顾嫣然却笑着摇了摇头:“这镯子是今年生辰时我娘给的,原因我星宿不利,特地请了这对镯子去佛前开光,叫我一年内不得取下来的,怕是不能给表姐试戴了。”

王瑶的脸立刻就黑了。因星宿不利要戴开过光的玉器,这倒是常事,可人家不都是请个菩萨小像挂在项间么,哪有请镯子的?分明是托辞!可没凭没证的,又不能说顾嫣然说谎,只得强笑道:“我也只是没副好镯子,想借表嫂的戴戴罢了。”盼着顾嫣然能另取一副镯子来送她。

谁知顾嫣然仍旧只是笑笑,端了端茶杯:“表姐喝茶。茶叶性凉,冷了喝对身子不宜。”压根不提送东西的话。

丹青和石绿一起松了口气,齐妈妈在门边却抿嘴笑了。这少奶奶有意思。先送王碧东西,那是给王家留脸面,倘若王家知足,一根簪子送也就送了,好歹也是夫君名义上的舅舅家呢。

谁知王家这几个是贪的,以为就能需索无度了。偏少奶奶东西只送一件,若是姐妹两个都没有也就罢了,如今王瑶眼见着王碧得了,自己却落了空,心里只怕更不自在了。那根簪子,王碧年纪小,戴着显然不妥,该是王瑶戴着更合适。如此一来,只怕王瑶回去就要跟她争夺,到时候,就看这姐妹两个自己打罢。

齐妈妈在门口轻轻一笑,悄悄退出去了。这少奶奶,成,撑得起场面来!

第91章

王大太太见王瑶出师不利;顿时拉下了脸;抬手就往王瑶身上拍了一把:“你这蹄子,也不掂掂自己几斤几两,配不配得上这好镯子;就开口要!就你这乡下丫头,人家哪只眼把你看着呢;就有什么使不了的好东西;烂在箱子底上;也不会给你!”

这完全是泼妇的作派了。丹青和石绿的脸一下子都黑了。王大太太这哪里是骂王瑶,分明是指桑骂槐在臊顾嫣然呢;说她有好东西;宁愿放着烂箱子底;也不肯拿出来给表姐使使。往王瑶身上拍那一下,乡下更有个说法,叫做“恨棒打人”,打的是王瑶,却是打给顾嫣然看的。

顾嫣然也没料到王大太太会突然撒起泼来,脸倏地就胀红了。但她心里明白,今儿这先例绝不能开,一根金簪送出去,她也算给王家做够脸面了,断不能任着王家人予取予求。就连周鸿,也不过是把王氏太夫人的嫁妆还回去,并没有把自己分到的庄铺拿出来一个半个给王家,这意思已经非常明白了,丈夫既然如此,那她断没有反在后头大开方便之门的道理。

王大太太一口气骂了一串子,王瑶也趁机就嚎哭起来,把个王碧也吓得哭了起来。母女三个抱成一团哭了半晌,却没听到顾嫣然说一句话,这哭也就哭不下去了。

顾嫣然默默坐着喝茶,听到王瑶的哭声低了下去,才抬头吩咐丹青:“叫人打水来给两位表姑娘洗脸。”

王大太太瞪着她。从前她在家乡的时候,这套把戏是惯用的,就是乡下那等泼辣的妇人,只要是重脸面的,就不好意思看着她打孩子,总要多少服个软的,她们也就能多少拿点儿东西。谁知道这个娇滴滴的外甥媳妇,居然这么沉得住气?

“你——”王大太太抬手就想再给王瑶一巴掌,看来刚才是打得不够狠,还打不下这外甥媳妇的脸面来。

“舅母——”顾嫣然适时地开了口,“表姐年纪也不小了,这眼看着就要寻人家。有什么做得不妥的,舅母悄悄地教,道理讲明白了,表姐定然会听的。这样抬手就打,传了出去,表姐也就罢了,只怕将来表弟们说媳妇要有妨碍的。”谁家愿意把女儿嫁个抬手就会打人的婆婆家?自己女儿都说打就打,媳妇还不更倒了楣?

王大太太的手就在半空中落不下去。别的倒罢了,闺女将来也是人家的人,可儿子若娶不上媳妇,这可是头等大事。

小丫鬟们已经端上了热水来,丹青和石绿连忙过去,一人服侍一个,伺候王氏姐妹两个洗脸。王大太太借着这机会悻悻放下了手,总算记起了她今日来的另一个目的:“对了,听说鸿哥儿接了个外室回来,还有了身孕?我这舅母来了,怎么也不见她出来拜见?”

哪壶不开,偏要提哪壶。丹青心里就闪过这句话,恨不得把手里的热帕子摔到王大太太脸上去,只是不能。

顾嫣然的脸色也沉了沉,淡淡道:“她是妾室,哪能出来陪舅母呢?叫外人知道了,还当我轻慢舅母。”一个正房太太,要见个妾室,这算什么?但凡自矜身份的,就不会干这样的事。

王大太太犹自不觉:“她肚里怀着鸿哥儿的骨肉呢,我也见见。”

“等孩子落地,自然要抱来拜见舅母的。”顾嫣然也不耐烦再跟王大太太绕圈子了,“只是舅母的身份,见一个妾室不合宜。”

王大太太噎了一下,猛然发现自己好像把话题扯远了,她提起谢宛娘来,可不是为了要见她的,忙道:“不见就不见,听说从前是个戏子——哎,鸿哥儿也是,戏子有什么好的,怎么就被迷了心窍了?”

刚才还说要见,这会儿又说戏子没个好的——顾嫣然看了王大太太一眼,没心情应付她这些颠三倒四的话:“峻之身边一直没个伺候的人,虽是戏子,也还算规矩。”

“这你可就不知道了。老话说得好,婊…子无情,戏子无义。”王大太太就滔滔不绝起来,“这戏子啊,是惯会装模作样哄爷们的,你年纪小,又还没圆房,就叫她先揣了一个在肚子里,只怕是斗不过她,要吃亏的。”

她言语粗俗,旁边丹青等没嫁人的丫鬟们都脸红起来,王大太太自己却并不觉得,仍道:“你呀,这眼看着还有大半年才能圆房呢,不如先给鸿哥儿房里放个人,也帮着你拢了他的心。这男人哪,是一刻离不得女人的,你将来就知道。放在房里的这个人,得跟你一心才行,要我说,找个沾亲带故知根知底的,才是最好!”

顾嫣然听到这里已然全明白了。当初本是定了她及笄后再出嫁,后来婚期提前,还不是为了王大太太想把王瑶塞进来?原以为给了他们五千银子,这心也该收了,谁知居然还不肯罢休呢。

“舅母这话怕是不妥当。自来给人做妾就下贱三分,就连妾室的亲戚都不当正经亲戚看,倘若真找个沾亲带故的,这亲戚间要如何相处呢?”顾嫣然拿杯盖撇着茶杯中的叶片,仿佛漫不经心地道,“打个比方,我若把哪家的表妹接进府里来做妾,将来表妹的父母也只得从角门进来了,若是见了面,又该说什么呢?”

王大太太顿时又被噎住了。她是惯会撒泼放赖的,可讲起道理来就没那么利索了,一时间生生被憋住,半晌才涎了脸笑道:“这亲戚就是亲戚,看在亲戚面上照顾一二也是有的……”

顾嫣然摇摇头:“无规矩不成方圆,都照顾起来,主不主奴不奴,这日子也没法过了。舅母若不信我的话,将来给表弟们也纳个妾,就知道了。”

王大太太又被噎回去了,半天没说话。

“少奶奶——”牙白忽然打了帘子进来,“侯夫人有事寻少奶奶——奴婢不知有客人在,少奶奶恕罪。”

顾嫣然顺势就站了起来:“二婶娘有事,我过去瞧瞧,舅母略坐坐——”

“不了,你既有事,我们就先回去了。”王大太太今天算是铩羽而归,没什么精神,带着两个女儿出去了。

顾嫣然送了人,就要往二房那边去,牙白却一下子跪了下来:“少奶奶恕罪。侯夫人并没唤少奶奶,是奴婢看着舅太太那样纠缠不休,自作主张假传了夫人的话……”

顾嫣然怔了一怔,失笑:“原来如此。你起来吧,下次可别这样了。”她也实在不耐烦应付王大太太了,骗走了也好。

牙白忙磕了个头爬起来,怯怯道:“奴婢就是瞧着舅太太也实在——少奶奶太难了……”

顾嫣然轻轻叹了口气:“我知道你忠心,只是这话别说到外头去,听见了,让少爷难做人。”好歹这也是舅舅家了,名声不好,对周鸿可没什么好处。

晚间周鸿回来,顾嫣然一边替他更衣,一边将白天的事含蓄地讲了讲。周鸿顿时皱起了眉:“她们是来讨你的东西的?”

“给了表妹一支金簪,表姐那里就——不是我舍不得这对镯子,只是觉得这样子下去没完没了,不是规矩……”顾嫣然说着,略有几分忐忑地看着周鸿。

周鸿却断然道:“连那金簪都不该给她!你的东西都是岳母精心准备的,不要给外人。”

他说王大太太是外人,顾嫣然心里就松了口气,低头一笑道:“原本想着,给点东西全了大家的脸面也就罢了。”

周鸿点了点头:“你也不必担心了,估摸着年后舅母大约就不会再来了。”

顾嫣然微讶:“怎么说?”

周鸿微微一笑:“王家抄没的家产是还不回来了,不过可以发还一万两银子充抵,另外我托了许大将军,给舅舅谋个七八品的职位。本来是想往京外谋的,只是看舅母的意思不肯离开京城,那也罢了。日后他们有宅子,有了一万多银子,自己可以盘个铺面庄子之类,舅舅又有个官儿,让两位表弟好生念书,未必不能将王家门楣再支持起来。待王家自己立起来了,舅母自然想着给两位表妹找个好人家,又何必非送到别人家里去做妾呢?”

顾嫣然听到最后一句,笑了起来。周鸿这主意当真是好,与其防着王大太太打主意,不如釜底抽薪。依着王大太太的“精明”劲儿,女儿能嫁去好人家做正妻,自然不会再往周家送。

“原先我还真是担心,若是舅母铁了心要把表妹塞进来,这脸还真不好撕破。”顾嫣然看了周鸿一眼,“你能虑到此事,釜底抽薪,我也放心了……”说罢,脸上一红,垂下眼睛,长长的睫毛一颤,仿佛蝴蝶儿的翅膀一般。

周鸿看得心里一热,伸手拉住顾嫣然的手:“你放心,我自己吃够了庶出的苦头,将来——我绝不纳妾!”

顾嫣然一愕——绝不纳妾?那谢宛娘算什么?

周鸿显然也突然想了起来,顿时满脸通红:“谢氏她——”张了半天嘴,只是说不出话来。

顾嫣然看他窘迫得不行,连忙压下心里的疑惑,柔声道:“我知道,今后你再不会纳妾的了,可是?”

周鸿点头如捣蒜:“是是。”

顾嫣然就抿嘴一笑:“那我就放心了。”说了这话,又有点脸红,“吃饭吧。前几天庄子上送来有鹿肉,如今冬天,正好吃。靠着山的庄子,虽说粮米不出息,可这些野物也还成。”

“听说你把铺子上那些积压的滞货都销得差不多了?”说起分到手的庄铺,周鸿也想起来了,“果然你能干。换了我,只怕束手无策。”

“不过是别亏了钱罢了。”顾嫣然被他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你是带兵打仗的人,自然不用想这些的。”

一提到带兵打仗,周鸿的眉眼就又沉了下来,轻轻叹了口气。顾嫣然疑惑地道:“怎么了?可是我说错了什么?”

“不是。”周鸿苦笑一下,“西北那边,说不定又要打仗了。”

“怎的又打?”顾嫣然大为诧异,“不是说上回你生俘了那个羯奴亲王,断了羯奴可汗一条臂膀,他自顾不暇,不会来侵袭了吗?”

“确是如此。羯奴可汗折了这个弟弟,已然压服不住人,这半年里他有好几个兄弟都想取而代之,如今正内讧呢。若是我们借着这机会挥兵过去,灭其强者,再捡实力最弱的一方扶持一二,至少能让羯奴老实十年!”

“这般说,该是好事啊……”顾嫣然听了一会儿,有些奇怪。听周鸿这样说,该是个极好的机会,羯奴中群雄并起,那弱势的若想得位,势必要寻求国朝支持,便该交好才是,说不得结为友邦,至少十年八年的安定日子是有的。此刻羯奴内讧,这仗原该比从前好打才是,怎么周鸿反而愁眉苦脸的。

周鸿苦笑:“仗是好打了,可惜这功劳,却轮不到许将军去挣。之前拼死拼活打下这局面,轮到挣功劳的时候就要分给别人了。”

“怎会——”顾嫣然诧异地睁大眼睛,“之前许将军一直镇守西北,难道这次反不让他带兵?”

“正是。”周鸿两道眉紧紧拧起来,眼中泛着寒光,“皇上召了许将军回京,如今西北边再起战事,那些人便把之前粮草被烧的事全翻了出来,说许将军治军不力,不堪为帅!哼,不堪为帅?若是不堪为帅,这些年西北是谁领军的?谁保住了西北安定?”他越说越怒,狠狠一拳砸在桌子上,“何况那些粮草,究竟是谁烧的还不一定呢!”

“怎么?”顾嫣然震惊起来,“粮草——不是被羯奴偷袭所烧么?”

周鸿紧紧抿着嘴唇,抬头看了顾嫣然一会儿,没有立刻说话。顾嫣然略微等了片刻,渐渐明白了他的意思,微微低了头:“若是不方便说——”

“不是我不想说,而是这里头的事——”周鸿沉默片刻,握住了她的手,“嫣然,你我这桩亲事,究竟是怎么结的,我心里明白。可我——既娶了你,便想与你同心白首。可如今朝局动荡,跟了我,怕便是没有那等富贵平安的日子过。这些话我若不说,你可当做不知道,仍旧过安稳日子,可若是听我说了——”

这还是他头一次把话说得如此透彻,顾嫣然也反握了他的手:“这会儿说什么也无益,可你是我夫君,日后有什么事,也是你我一起承担。你愿说的,我也愿听,若不方便说,我绝不多问。无论你跟我说了什么,我都绝不会透露出去!”

周鸿紧紧捏着她的手,半晌才缓缓地说:“被烧的那批粮草,里头有一半是霉坏的。”

“霉坏的!”顾嫣然也变了脸色。

军粮,从来都不是什么好米好面,差不多都是陈粮,有时候也难免掺杂些秕谷之类。前朝将亡之时,吏治败坏,颇有奸商污吏以霉变的粮食混入军粮谋利,最严重时,曾致一关守军三万余人食了霉变之粮齐齐病倒,将关隘拱手让人。

有了这等前车之鉴,本朝特制律例:凡以霉变之粮充做军饷者,斩立决。当然,即使如此,也不能完全杜绝这些以次充好的事儿,但多数也就是小打小闹。一万多石粮草里有一半是霉坏的,这样的事儿,在本朝还是第一次发生!

“谁,是谁这样大胆?”顾嫣然简直不知道自己是在问什么了。谁这么大的胆子敢掺这么多霉坏的粮米?又是谁这么大胆敢烧了粮草?

“这是想毁尸灭迹!”

“是。”周鸿微微点头,眼里闪过一丝赞赏,“烧粮草的人,跟掺入霉坏粮草的人,必然有所联系。”

“查出是什么人了么?”

周鸿缓缓摇头,良久,轻声道:“那批粮,有可能是从山西过来的。可惜,全被烧了,连同那五千石好粮食。如果不是蔡将军当机立断强逼边关那些富户们捐出米粮来,只怕许将军连带着出征的干粮都不够,也就根本不可能有后来的反败为胜了。”

“蔡将军——”顾嫣然想了一想,“就是,就是被参纵兵劫掠的那个?”

周鸿又轻轻点了点头:“他不是纵兵劫掠,而是那些富户不肯捐粮,非常时期,只能用非常手段。看守粮仓的也不是他,可是最后,看守不力,纵兵劫掠,这些罪名却都落在了他头上,落得个满门抄斩……”

他声音很低,却是一字字清晰无比,含着切齿的恨意:“我们在前方拼死拼活,却有人在后头以次充好中饱私囊。等事情被人发现,又企图灭口——”他拳头攥得死紧,突然冲动地扯开了领口,“前方的将军,哪个不是一身的伤痕,可是血溅沙场,却还要被人诬蔑清誉,我死也不服!”

他的领口被扯开,就露出锁骨下头一道伤疤,斜着拉下去,隐没在衣襟里头。顾嫣然手都有些抖了:“这是,这是——”再往下,可就是心口了。

“到边关第一年受的伤。”周鸿沉声说,“若不是——被人救了,只怕刚去边关就死在了战场上。”

顾嫣然伸手将他的衣襟扒开来,只见那道伤疤险险停在心口上方,若再往下一些,说不定就直捅进心窝里去了。这还不算,周鸿肩头上还有一道伤疤,不过极浅,大约只是皮肉伤。但再往下却又有一道,正在上腹部,伤口倒是短小,疤痕却是通红的,似乎当时捅得极深。顾嫣然抖着手摸了摸,颤声道:“这,这又是什么?”

“是去年春天——”周鸿只是一时激动将衣领扯开了,扯开之后才想起这是他未圆房的妻子,不是营房里的兄弟们。这会儿衣襟全被扯开了,顾嫣然一双柔软的小手上摸摸下摸摸,摸得他浑身不自在,一把火从脸上烧到身上,下意识地伸手去掩衣襟,“当时被一枪捅上了,也是——被人救回来了,随军的郎中说我福大命大,这一枪没捅伤肠子,只——”

他轻描淡写的还准备往下说,却见顾嫣然脸都白了,连忙打住,改了口道:“总之如今都好了。你别怕,我这伤并不算极重的,有些兄弟几年仗打下来,别说缺胳膊少腿,就是开膛破腹都——”陡然发现顾嫣然脸色更白,赶紧彻底闭住了嘴。

顾嫣然心慌得只觉站都要站不住了,鼻端似乎都能闻到血腥气,半天才压下胸口翻腾欲呕的感觉喃喃道:“你说被人救了,就是——谢氏?”

周鸿一愕,略一犹豫,点了点头,系上自己衣扣:“不该跟你说这些的,吓着了吧?不说了不说了,吃饭吧。”

顾嫣然这会儿哪里还吃得下饭呢?但知道周鸿在外头忙了一天,也只得硬撑着点点头,叫人摆上饭来。她自己是半点胃口也没有了,只喝了半碗粥。周鸿暗暗后悔不该说什么穿肠破肚的事儿,小心翼翼地哄着她吃了几筷子素菜,又叫丹青准备下夜宵糕点,以备半夜里饿了再用。

顾嫣然虽然什么胃口都没了,但看周鸿这样仔细,心里也觉有些甜意,亲自带丹青去厢房替他铺了床,叫知暖伺候着周鸿歇了,自己才回屋里来,沐浴之后也睡不着,就歪在床上出神。

神思稍稍一走,就想到周鸿身上那一道道的疤痕,不由得就是一阵心疼,却又隐隐约约觉得有哪里不对。仔细想想了,便想起周鸿说的话。

他说谢宛娘救过他的命,然而伤势如此凶险,听他的意思,应该是有人从战场上将他救了回来。而谢宛娘既非军士又非随军郎中,究竟是怎么能在战场上救他呢?

还有周鸿说到自己因是庶出吃尽了苦头,冲口而出的那一句“我绝不纳妾”,又置谢宛娘于何地?他说这句话时,仿佛完全将谢宛娘忘在了九霄云外似的。可谢宛娘若是他的救命恩人,又怎么能忘记呢?

联想到当初周鸿欲言又止,又保证日后绝不再去谢宛娘房中的情形,顾嫣然深深地疑惑起来——谢宛娘,只怕并不像她想的那样,只是个一般的外室……

第92章

在平南侯府过的头一个年;顾嫣然累得不轻。

从前顾家过年;不过大家吃团圆宴再守岁。因顾家祖籍在福建那边儿,就是祭祖也不过是磕个头敬杯酒的事儿。可是平南侯府却要开了祠堂,一套套的礼节。周鸿如今算是长房长孙;虽不承爵,可祭祀这事儿却是讲究个长幼有序;因此重头也落到了他头上;好容易等到开宴;夫妻两个都累得不轻。

团圆宴自然是开在平南侯一房,赵氏太夫人也从南园出来了。只是三房人齐聚;也没坐满一屋子——人实在是有点少。

大房不用说了;只有小夫妻两个。二房平南侯夫妇带着一儿一女;也才只四个人。三房更好了,周三老爷夫妻两个,连个孩子都没有。赵氏太夫人看来看去,心里就不满起来:“咱们家啊,还是人丁太少了。”

周三太太的头就低了下去。赵氏太夫人果然先把眼睛横到她头上,凉凉道:“我说老三媳妇,老三这今年都快三十了,你们成亲足足的有十年了,这房里还空空的,可像什么样子!”

虽然有晚辈在座,赵氏太夫人可也没给周三太太留半点脸面。其实她平日里也不过问这事儿,周三老爷又不是她生的,乃是她年纪渐长之后,老平南侯看上了年轻貌美的丫鬟,收了房生的,若是周三老爷断子绝孙,她只有看热闹的份儿,不过是就喜欢给周三太太心里填堵罢了。

被点名说到脸上来,周三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