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生活是项技术活-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微愣了愣。

倒是她身后那个媳妇子,慌忙将她手中的空碟子藏到身后,然后才给兰采薇行礼。

兰采薇装作没有看见,微微笑了笑,走到丁玉兰跟前:“丁姐姐,哦,瞧我张嘴,现在应该是大嫂了。大嫂今日真漂亮,跟仙女下凡似的。”

丁玉兰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低声道:“还是丁姐姐听着顺耳……”

她身旁的那个媳妇子悄悄的看了兰采薇一眼,轻轻的扯了扯她艳红的霞帔。

兰采薇看在眼中,微微叹息,这都成了一家人了,丁夫人还让人这么时时提醒丁玉兰,难道她就不知道一个人的性格是瞒不住的吗?

丁玉兰也有些恼,没有理会那个媳妇子,从旁边的五屉柜上拿下一个包袱打开,取了一个绣着金藤缠枝团的香囊递给兰采薇,“也不知道妹妹喜欢什么,就给妹妹做了一个香囊,希望妹妹不要嫌弃。”

兰采薇笑着收下,又说了一会话,就看见晶玉提着一个食盒在门口向里面探了一下。

晶玉想了想,还是大大方方的走了进来,给丁玉兰和兰采薇行李之后,从食盒之中取出三样小菜和一碗白粥,摆在房中的放着龙凤烛台的雕花圆桌之上,这才道:“我是大少爷跟前的晶玉,大少爷担心大少奶奶会饿着,就让奴婢去厨房做了几个菜送来,好给大少奶奶垫垫肚子。”

还真看不出来,自家哥哥还是这样细心的人!

兰采薇闷闷的笑了一阵,转头之间,看见丁玉兰的脸色有些难看。

“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

丁玉兰看着晶玉,勉强笑了一下:“这位姐姐是谁?还劳妹妹给我说清楚,不然慢待了她,倒不好了。”

兰采薇微怔,一时间没有明白丁玉兰的意思。待她再看了一遍晶玉,才恍然大悟,丁玉兰一定是看见晶玉一副妇人打扮,误会晶玉是被自家哥哥收了房的丫头……

以丁玉兰的性子,能这样平静说话,已经是很克制了吧……

她笑了笑,对晶玉道:“真真是没有规矩,都嫁人了,还自称晶玉,下次给主子回话,可不能这样没规矩了!”

晶玉先前不知道是如何惹新进门的大少奶奶生气了,只站在一旁不敢言语,听了兰采薇的话,瞬间便明白了,马上重新再丁玉兰跟前跪下,“奴婢不懂规矩,还望大少奶奶莫怪。大少奶奶以后有事吩咐奴婢做,就叫奴婢虎子家的就成了。”

明白过来自己搞了乌龙,丁玉兰表情讪讪的从身后媳妇子手中接过一个一两重的银镙子,上给了晶玉买酒吃。

第一卷 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091章 离京准备

兰采薇见丁玉兰眉宇间有些疲惫之色,就起身告辞。临走前,交代晶玉带着丁玉兰的贴身丫头熟悉熟悉家中的环境,免得到时找不着地儿苦了丁玉兰。

出来后,外面的席面已经结束。

她转身去了厨房,厨房这一块赵氏拨给了她负责。因为家中下人不够,厨房中的帮工都是临时从酒楼雇来的,所以,她得去看着点,免得这些帮工顺了东西。

要是丢了东西,她在赵氏面前也难做。

赵氏现在待她比以前更加客气,但她知道,这种客气其实是一种疏离。她也还像以前一样每日按时去赵氏房中情感,可从未留过饭。

两人之间的关系,又回到了她刚穿越来的那个原点上,嫡母与庶女的微妙关系。

以前为了能在家中过的舒坦,她努力的讨好赵氏,其实心底也不是没有想过要从赵氏那里得到一点母爱。但赵氏的那场无名火,就像一盆彻骨的冰水一样,一下子彻底浇灭了她那一丁点希望。她这几日常常会想,其实她心底也从没有将赵氏当做亲人,若是至亲,又怎么会对那一次小小的发怒耿耿于怀呢?

不过,现在与赵氏的这种距离,也许才是最好的,两人其实要的,不是对方的真心关爱,而是表面的和平。

只可惜,这一点,她以前并不明白。

在厨房门口,她意外的看到张夫人站在那里。

本想回避,但张夫人已经看到她,她只得笑着迎上去,“张夫人不在外面饮茶,怎么到厨房这边来了?这里杂乱,实在连个立脚的地方都没有。”

张夫人笑笑,“我本是去净房,但走岔了道,倒拐到厨房边上来了。”

“那……我领张夫人去吧。”

张夫人摆摆手,“算了,我马上就要回去了,离家左右也没几步路,回去后再去也可以。”扫了一眼厨房,她又道,“听说今日厨下的事情都是你经营的?”

兰采薇笑着点头,心中有了些隔阂,说那些应酬的话,倒让她觉得别扭,能不开口时,她便选择不说话。

张夫人微微点了点头,转而拉起兰采薇的手,握在手心拍了两下,“厨房的事情最是繁琐,能让厨房这样有条不紊,却是需要很细心才行。你小小年纪能做成这样,真是极难得,苦了你了。哎——都是我们家没有这个福分。”

说着,她丢开兰采薇的手,转身走了。

兰采薇看着张夫人渐行渐远的背影,嘴角漾起一抹淡淡的嘲讽。

张夫人与赵氏相交数十年,常常在兰家走动,净房在什么地方她怎么可能不知道?又怎么会走岔道?她不过是想来见见自己,表示一下她所谓的“没福分”罢了。现在才来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当初就算有难处不能帮忙,至少应该跟兰家说清楚吧,不要让人白白苦等浪费时间才是……

站着生了一会闷气,兰采薇才进厨房清点厨具。

隔日,兰采薇如往常一样去赵氏房中请安,到赵氏院中之时,她看到丁玉兰已经立在那里。

薄暮中,丁玉兰高挑窈窕的身形格外出众。桃色滚着月白绸边的儒衣,下身系着同色的百褶绸裙,漆黑如墨的头发绾成时下流行的妇人发式云髻,发髻中间,插着一根嵌着红宝石的金簪子。瑰丽的五官,没有用任何脂粉装饰,却掩不住眉宇间的那股喜色。

“大嫂,怎么这么早?”她迎上去,笑问。

丁玉兰俏脸微红,“我不知道太太什么时候起,所以就早些来候着了。”

这倒是实话,新媳妇第一天给婆婆请安就来晚了,不说将来在婆婆面前抬不起头,就是在下人面前,也立不起威名来。

兰采薇笑笑:“娘每日都是卯时一刻起,大嫂明日多睡会,不用起的太早了。”

两人说这话,不多时,就看见月季从厨房打了一盆热水要进房,丁玉兰忙伸手接过,“我去服侍太太洗漱吧。”

兰采薇微微诧异,没想到丁玉兰还能做出这样的举动来。

她跟着进房,就看见赵氏眉眼含笑的坐在妆台前,由着粗手笨脚的丁玉兰给她绞帕子。

行过礼之后,她怕自己站在房中,赵氏与丁玉兰都会觉得不方便,便找了个借口告辞。

赵氏点了点头,“你这些日子也辛苦了,以后我身边有你大嫂伺候,你就不用每日都过来了。”

这倒正合了兰采薇的意,她没有多说什么,只笑着拜托了丁玉兰好好照顾赵氏。场面上的话,她还是要说齐全的,免得落了话柄。

回房匆匆用过早点,时间急迫,等兰相业去给赵氏与兰志康敬过茶之后,两人好与兰志康一起去给杜方圆送谢仪。

杜方圆是湖南人,兰家着急回乡,兰志康本想带他一起去云南,但他自己愿意留在京城。兰志康虽惋惜失去了一个好先生,但也没有办法,就包了一百两银子给他做谢仪。

还有景六姑那边,赵氏早几日辞了她,兰采薇想到她这些日子的经心教导,让芸娘开箱取了两块云锦尺头,今日也要让人给她送去。

事都挤在了一块,偏偏牙行找到买地的买家约在今日签契约。当然,这事自有韩二出面,但田产和庄子上各人的去处,需要她亲自拿主意才行,何况,这些人中间还有陈姨娘。

按照当初的约定,她让韩二将陈姨娘的卖身契交还给她,然后顺道给她赁一间小屋,从此她愿意去找杜方圆,给他为奴为婢,也与她不相干了。

处理好她这边的所有事情,又到了晚上。

她正在房中用饭,韩二匆匆来请她去看马车。

看着花园中一顺溜摆开的六辆平头宽厢马车,她奇道:“马车雇回来了吗?”

兰家只有一辆马车,但此次回云南,他们是举家搬迁,一辆马车哪里够用。兰志康便找了车马行准备雇几辆,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不是马车状况不好,就是拉车的是老弱病残的瘦马,再不然就是日子空不开。昨日一家人还在为这事着急呢。

韩二拍了拍车厢,笑道:“多亏了黎先生帮忙。昨儿晚上黎先生来喝喜酒,二爷与他闲谈时提到还没有雇定马车的事,没想到今日他便送来了六辆!”

“他家里怎么会有这么多马车?”兰采薇倒是对黎天恒越来越好奇。

韩二高兴的拍了一下手,“原来黎先生就是京城最大的平安车马行的东家。二姑娘,你说巧不巧?要是早知道是这样,就去找他帮忙了,我也不用跑那许多冤枉路。”

兰采薇回头看了看马车车厢,上面果然写着大大“平安”两字,她听人说过,城里最大的镖局也叫“平安”来着……

听说开这马航的,与开镖局的,都不是普通的商人,得在官家和黑道都抹得开的人才行,不然根本镇不住场面……

难道那日在云居寺被人追杀,就是因为生意上的事情?

她的脑中又浮现出那双深邃的仿佛能将人看透似的眼睛来,有这样一双眼睛的人,大概都很精明吧……

“那他以前怎么从没有说过?”

“是啊。”韩二也有些奇怪,但转念又笑了,“二爷一向不屑与商贾结交,所以他才没有说的吧。”

也许吧……

若是开始就不愿意说,又怎么会在这时说出来?

兰采薇摇摇头,摒弃心头的杂念,“韩二叔,你别站在这里与我说话了,还是先安排这些车把式用饭休息吧。”

赁马车的事情确实让韩二跑了不少路,见着这些马车就格外亲切,乐呵呵的领着这些车把式去厨房用饭。

兰家的院子,没有隔出内外院,现在家中进了生人,兰采薇回到院子中,嘱咐金枝与兰香两人晚上不要去外面乱走。

两个小丫头开始听到要离开京城,愁得饭都吃不下,过了几日,见了一回父母,倒有些欢喜雀跃了,认真的准备着去云南要带的物件。

“二姑娘,你说,云南有没有顾德祥的抹脸油?要是没有,得多买几盒带上。”兰香一脸认真的问。

兰采薇笑笑:“没有顾德祥,但肯定有李德祥杜德祥,你就不要操那些没用的心了。”

兰香吐吐舌头,口中念念有词,生怕落了东西没有准备。被她这么一闹,兰采薇倒是开始琢磨,要不要将习惯用的一些东西买上一点带上,她在前世就有个习惯,只要觉得好用,就一直几年都用同一个牌子,小到牙膏牙刷,大到家用电器,她用的都是同一个牌子。

九月十一,兰家上下,将所有的藤箱装车。

他们所住的房子也已经出手了,只等明日走时买家来验房拿房契。

看着空空如也的屋子,兰采薇有些伤感,也有些失落,毕竟她在这里住了一年多,如果算上真正兰采薇的记忆,那她记事后所有的记忆都是在这里的。

这次走后,只怕再也没有机会回来了。

陌生的云南,等待她的,又是怎样的生活呢?

第二卷 带刺玫瑰始盛开 第092章 你是镖师?

成化二十二年九月十二午时一刻,宜远行。

兰志康站在马车前,回头看了一眼住了十年的宅子,恰巧看见新买家指挥下人在大门口往下卸写着“兰家大宅”的牌匾,注视了一瞬,这才微微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缓缓的蹬车。

兰采薇在马车中撩了车帘往外看,也正巧看见这一幕,心中涩涩的:父亲其实并不是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不在乎,就这样离开了想要有一番作为的京城,心中还是会觉得遗憾失落吧。

再往外看时,,门口那下人已经将牌匾卸下来,她吩咐金枝:“与兰香下去,将牌匾抬到后面装箱笼的马车上,我们带着回云南。”

出了城门,兰志康让赵氏与兰相业等在原地,他要领着兰采薇再去韩姨娘的墓地看看。

丁玉兰估计也听说过韩姨娘的事情,看赵氏的目光中隐隐含着同情。

赵氏有所察觉,当着儿媳的面第一次对兰志康冷了脸,淡淡的道:“老爷,我们在这里等着也不算个事,不如我与业哥儿先赶路,然后在城外的行家驿相见。”

兰志康自是点头应允。

兰采薇看着跪在韩姨娘坟前久久不愿意起身的兰志康,只能泛泛的说着宽慰的话。

过了一会,她突然心中一动,“父亲,要不然我们将娘带回云南……”

兰志康站起身,神情悲戚的望着韩姨娘的坟茔:“你不了解你娘的性子,她肯定不愿意我们再打扰她的安宁……”她的话没有说完,若是将韩姨娘带回云南,兰家家规妾室不能进入祖坟,出嫁的女儿不能葬入娘家的祖坟,韩家祖坟也没有她的栖身地,反而会让她觉得尴尬,倒不如就留在京城……

这些话,他怕兰采薇听了会伤心,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去行家驿的路上,兰志康一直面带戚色,气氛压抑沉闷。

行家驿离京城只有十里路,进京的人,都愿意脚下赶快一点,直接进京,若是离京的人,一天也不会只走十里路,自然就会去前面的驿馆过夜,所以,行家驿极为安静。

两人到时,兰相业已经等在驿馆前的台阶上。

看见兰相业,兰采薇便问:“哥哥不在房里陪嫂子,在这里站着做什么?”

兰相业剑眉微皱:“玉兰在娘房里伺候,娘受不住马车的颠簸,一路上难受的紧,这会才刚躺下。”

兰志康脚下没有停,只是道:“一会我去看看她,再给她开一副药喝下去,明日就会好些。”

兰采薇也跟着进门,兰相业一把抓住她:“妹妹,我的好妹妹,你能不能帮哥哥一个忙?”

兰采薇诧异的回头望着他。

“玉兰性子急躁,我怕她在娘房里呆不住,要是出了岔子惹娘生气就不好了……你也知道,服侍病人最讲心平气和了……所以,我想请妹妹去将她换出来,不然,在一旁提醒提醒她要是好的。”眼中的担忧之意尽显。

看来,两人相处的很融洽。

兰采薇嘴角翘了翘:“真看不出,哥哥还是这样一个体贴人。新婚之夜怕大嫂饿着,让晶玉送饭,这会又怕嫂子辛苦……啧啧……好,我回房洗漱一下,用过饭就过去。”

兰相业迭声道谢。

不过,赵氏未必就愿意自己破坏了她与丁玉兰相处的天伦之乐吧……

想到这里,她敛去面上的笑容,认真的道:“哥哥,其实我倒觉得不必让嫂子在娘面前装淑女,这样她累得慌,其他人也跟着她担心。只要表现出真性情就行,反正一家人住在一起,一个人的性子想瞒也瞒不住的。我说这话,哥哥不要误会,我不是不愿意帮忙,只是真心为大嫂着想。”

兰相业沉吟了一会,才道:“我也知道妹妹说的对,只是我怕娘会失望……也罢,我跟玉兰商量一下再定吧。”

兰采薇点了点头,自去房中梳洗。刚用完饭换好衣服准备出门,丁玉兰倒先来了。

“我来跟妹妹说一声,娘已经睡下了,妹妹不用过去了。”丁玉兰坐在圆凳上,“妹妹莫要听相业胡说,娘那边我还应付的来,不用担心。”

面色红润,精神十足的样子,她所说的倒不像是假话。

兰采薇笑笑,转了话题:“大嫂刚嫁过来,就要跟我们去云南,舍得丁大人丁夫人吗?”

丁玉兰神色间就有了些难过,“自然是舍不得,但我既然嫁了相业,自然要一辈子都跟着他,他在哪,我便去哪。”说到后面,她语气坚定起来。

兰采薇看着她眼中的坚毅,微微动容。

两人说了一会话,丁玉兰这才告辞,兰采薇送她出门。走到院中,刚巧碰见一个车把式一手提着三只大藤箱过来,那车把式看见她们,微微点了点头就过去了。

兰采薇回头看了眼手拿六只大藤箱还健步如飞的车把式,奇道:“这人力气倒真是大。”

丁玉兰笑道:“这人倒不算什么,我们来的路上,有一块大石头挡了道,替我们赶车的那个把式下去,只用了一只手,轻轻的就将那么大的一块石头掀到路旁了。”说着,她比划了一下,“那块石头,少说也得几百斤。”

“真那么大?”兰采薇惊讶的张了张嘴。

“你爱信不信!哎哟,累死我了,我要去休息了。”丁玉兰撇撇嘴,揉着肩膀走了。

兰采薇却将这事记在了心里。

因为心中疑惑,她一连几日都细细的观察这六个车把式,每一人,都或多或少表现出了跟常人不一样的地方。

或者力气很大,或者身手过于敏捷,或者脚程很快。

一次是在饭庄吃饭,她撞着了一个店小二,眼看着一碗滚烫的菜汤就要落在她身上,站在她身旁几步远的一个车把式竟然一下将碗接助了……事后她想了想,就是自己当时没有发愣,也接不住那晚菜汤。

一次也是在驿馆用饭之时,她明明看见那个车把式还在百米之外站着,怎么驿馆杂役一叫开饭,那人眨眼之间便到了跟前……而最奇怪的是,她明明就是看见那人如同常人一样走过来的……

而且,这六人平常也不多话,问什么答什么,就是他们自己人之间,也很少看见他们之间相互说话,更没看见他们聚在一起喝酒耍钱。

车马行的车把式,就像后世的出租车司机,出租车司机大多都是能侃会说的,当然,不爱说话的也有,但毕竟是少数……而这六个车把式,个个都是惜字如金的主。

越观察,就越觉得这六人不是普通的车把式。

要是以前,兰采薇不会往坏处想,但自兰志康出事之后,她就变的格外谨慎。想了想,这事还只能与兰志康商量,便找了个时间将心中的疑惑对他说了。

兰志康沉吟了一会,“经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这六个车把式有些不同,一般的车把式,对人都是卑躬屈膝,见人先矮三分,而这六人,待我们一家虽恭敬,但并没有卑颜讨好……”

“父亲,你说他们会不会对我们起不轨之心?”想到种种可能,兰采薇就觉得身上有些凉。

兰志康笑笑:“我看不像,一看他们目光清澈,处事坦然,而是,这都赶了七八天的路了,他们要是有歹心,早该动手了,就是没到动手时机,你一直观察他们,应该有所察觉才是。”

兰采薇想了想,确实只看出这六人与常人不一样,但并没有察觉有什么诡异的行动,而且期间还帮他们解决了一些难题。

话虽这样说,他们心底还是不放心,接下来的日子,都各自比平常多了几分谨慎。

说来也奇怪,自兰采薇处处小心之后,倒是一次都没有看见六人做出与常人不一样的举动了。

要不是丁玉兰也看见过,兰采薇甚至会以为那些都是她自己的错觉。

又走了十多日,眼看着就要到云南境内,六位车把式依旧没有异样。

兰采薇到底忍不住,装作闲聊似的,问那个帮她接住汤碗的车把式:“大叔,你那日动作那么快,可是会功夫?”

那人哈哈笑了一回,这才道:“兰家姑娘,你说我一个走镖的,不会功夫能混饭吃吗?”

这下,倒是兰采薇愣住了,“你说你是镖师?可是我们并没有请镖师啊?”

那人意味不明的笑笑:“我们只是从总镖头手上接任务,至于是谁付钱请我们的,那就只有总镖头才清楚了。兰家姑娘要是没别的事,我就去喂马了。”

难道又是黎天恒?

兰采薇立了一阵,去兰志康房中与他说了。

兰志康听了,微微讶异:“定然是黎先生怕我们路上会遇到危险,这才让镖师与我们随行的。”回头看兰采薇秀眉微颦,又笑了笑:“你也不必想太多,我们记着这个情,将来找机会还了就是了。回头我让韩二将走镖的钱算给镖师,这个情我们承了,但没有理由让人家亏钱。”

兰采薇点头,“倒是这个理。”

这人,行事从来就让人摸不着头脑……

他一再的帮自己家,就真的只是因为与兰志康的情谊?

第二卷 带刺玫瑰始盛开 第093章 好多人啊

走了二十多日,一家人终于在十月初二这日到了与云南大理府。大理府,就是兰志康阔别了十多年的地方。

前一日晚上在驿馆,他激动的没有睡着,絮絮叨叨的和兰采薇说了半宿话,说他小时候的趣事,也说他从前和韩姨娘相处的种种。虽然说的都是些极平常的小事,但兰采薇还是能感受到他对韩姨娘那种深深的情意。

也是到了这时,兰采薇才觉得隐隐后悔,她不该去插手赵氏与兰志康之间的事情。她这样做,虽然讨得了赵氏的一时欢心,却伤害了两个爱她的人,或者说,她伤害的是一份真挚的感情。

车一入城,兰志康一扫连日来的郁色,眉开眼笑的从马车上跳下来,随着马车在青石铺成的平整街市上步行。走了一会,又将兰相业从马车上叫下来,兴奋的跟他讲解街市上这十年的变化,韩二跟在两人身后,不时的插上一两句。

没想到大理这样繁华!兰采薇坐在车上往外看,心中只生出这样一个感叹。

青石街道两旁房屋鳞次栉比,高矮式样相差无几,清一色的是各色店铺,屋檐下悬着大大的金字招牌,门口站着迎来送往,大声吆喝招揽生意的伙计,个个嗓门洪亮,脸上挂着热情洋溢的笑容。

若单论这一条街,比起京城的街市来,其繁华也是不遑多让。当然,兰采薇看到过的京城街道也就那么几条。

撩着车帘看了一会,她便发现了两地街市的不同,京城的街市上,虽有女子行走,但多是老年妇人。而这里,他们一路行来, 不止看见了年轻貌美的小媳妇装扮的女子,还有三三两两衣着艳丽的少女挽着手在街市上行走,看她们穿戴也不是那穷苦人家的女子。

看来,大理的民风似乎允许女子上街。

这个发现,着实让兰采薇兴奋了一把。

难怪芸娘不像往常一样,阻止她撩了车帘往外看。想到这,她回头看了一眼芸娘,却见她双目含泪,怔怔的瞧着车外。

“芸娘,你怎么了?”兰采薇拿了身上的锦帕给芸娘拭泪。

被她这么一叫,原本与她一同看外面街景的金枝兰香也回了头,目光落在了芸娘身上,芸娘倒不好意思了,慌忙接过兰采薇手中锦帕将眼泪擦了,微微笑道:“奴婢就是太高兴了。哎,本来以为早将这里忘了,没想到一进城,原来的一切又全想起来了。奴婢还记得,这家牛肉店,原来是一家胭脂铺子的……”

兰采薇笑笑:“哪能十年不变啊 。”

“二姑娘说的是,转过这条街,二姑娘就该到家了。”芸娘感叹道。

兰采薇却暗自苦笑,不知道这里算不算自己的家。

说着话,马车就停下来了。

金枝扶着兰采薇从马车上下来,她才发现自己站在一座气势非凡的红漆大门跟前,大门上扣着碗大的铜钉,大门的门楣上,挂着一个用金漆龙飞凤舞写着“兰府”两字牌匾,相比之下,兰采薇从京城带来的那个黑漆红木做成的牌匾,简直不值一提。

大门两侧,各立着一个比真人还高的大理石雕成的巨大石狮子。

就在兰采薇四下张望的时候,红漆大门“吱呀”一声从里面开了。

众人的目光都被吸了过去。

从门里面走出了数十人,为首是以为六十出头的老妇人,她头戴金藤缠枝抹额,身上穿着湛蓝湘缎衣裙,右手拿着一串翡翠佛珠,左手被一个四十上下的贵妇人搀扶着。

兰志康看清楚从门中出来之人,几步上前,跪倒在老妇人跟前,磕了三个头,这才眼中含泪的叫了声:“娘,不孝儿志康回来了——”

兰老太太挣开贵妇人的手,将兰志康扶了起来,又颤颤巍巍的伸手替兰志康拭了脸上的泪,嘴里只是喃喃的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兰老太太身旁的那个贵妇人眉间几不见的颦了颦:“老太太,二弟一家赶了二十多天的路,是不是先让他们先回房梳洗一番……”

兰老太太止住眼中的泪,又笑了笑:“说的是……快,吩咐下去,替二爷准备汤水沐浴……对了,让厨房备饭,一路上肯定也没有吃饭。”

兰志康忙道:“娘,我们一路上走的慢,吃的好住的也好,不用特意准备。”说着,兰志康又让赵氏与兰相业采薇几人上前来与兰老太太磕头。兰老太太站着受了礼,目光从几人脸上一一滑过,最后落在了兰采薇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想不到走时才刚得了喜信,转眼都这么大了。”

兰采薇细细品着这句话,觉出兰老太太不像是不喜的样子,心里微微松了口气。韩姨娘是因为兰家长辈不喜欢,才没能嫁给兰志康做正室,所以她刚才看见兰老太太,就在想兰老太太会不会因为她是韩姨娘的女儿,格外讨厌她。

她微微抬了抬头,正想叫一声奶奶,兰老太太却已经转头去夸丁玉兰了。

又说了一阵话,几人这才跟着兰老太太进了红漆大门。

院子中间,假山林立,亭台遍目,一个一个精致的院落让人应接不暇,各个院落之间,又有嵌着精致宫字格的甬道相连。

间或还能看见一两个三四亩大的莲花池子,池子中间养着锦鲤,遍体通红的锦鲤在莲叶中间游来游去,煞是好看。

兰采薇惊异的暗暗咂舌,她虽听说过兰家在云南是数得着的百年老族,也猜到兰家肯定有些钱财,却没有想到是这样的有钱,一座宅子,建的比前世她所见过的公园还漂亮三分。

难怪兰老太太一路上多说兰志康在京城吃苦了,与住在这样宅子一比,他们在京城住那样一座小宅,可不就是吃苦了吗?

其实,兰相业与丁玉兰比兰采薇也好不了多少,一路行来皆是惊诧不已。兰相业两岁上头就跟着兰志康去了京城,云南老宅他只是从赵氏口中间听来的,丁玉兰出身官家,但家中并不富裕,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

老太太所住的院子,叫做纳福阁。

进了兰老太太的屋子,兰志康再次跪倒在地上,道:“儿子这么多年来,没有在娘跟前尽孝,实在是一桩憾事……”说到最后,兰志康声音里就有了些哽咽,他想起父亲逝世时,他也没有能够赶上为父亲扶灵戴孝,不禁萧然泪下。

兰老太太眼中含泪,道:“好男儿志在四方,你也无需难过……”

房中的众人也陪着落了一回泪。

那贵妇人用锦帕拭了一下眼角,“老太太,瞧你,自接了二弟的信,就日盼夜盼的想着二弟早日到家,怎么二弟一回来,你就尽说些伤心的话?”

在门外时,兰采薇只顾着打量兰老太太了,并没有细看这个贵夫人打扮的妇人。这时才将她看清楚,肤色白嫩细致,一双丹凤眼未语三分笑,薄薄的嘴唇上涂着时下流行的玫瑰胭脂,鸦青的头发用金丝发罩缚在脑后,看着很是亲切平和。

大概是察觉到兰采薇在看她,她回头看了兰采薇一眼,兰采薇赶紧对她盈盈拜了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