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子妃花事记-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有话要说: 黄柿子:葫芦,这还是亲姥姥吗?全章“他尿了床”“他尿了裤子”是什么意思(╰_╯)#
第90章 『玖拾』并蒂莲心
清早的御花园里弥散着淡淡雾气,清凉意使人舒适。楚鄎勾着父皇的手,沿汉白玉随廊走过来。两旁池潭中绿叶承托着花瓣,红的粉的洁白的,那是六月里盛开的荷花。
父子二个人走得很慢,锦秀揩着小竹篮随在后头。不远枝头上鸟儿轻啼,楚鄎很是享受这样的光景。他生来便是凄惶,能抓在手里的很少,外人都道他受尽荣宠,但他内心深处却是卑慎,处处小心揣度人脸色,只有在这两人跟前才得以安然地释放童真——一个是紫禁城里他唯一仰赖的父皇,一个是一手带大自己的宫女。他们对他无限宠护。
水中有鱼儿在嬉戏,楚鄎眼尖,趴着栏杆往下看:“父皇,有金鱼。”
这是直殿监管事每隔一段时间叫放进来的鱼苗,都不过小指长短,游得飞快。楚鄎从锦绣的篮子里抓了把鱼食投进去,顿时一丛丛便围拢在他的目下。楚鄎特别怜疼这些小东西,仿佛总与自己的身世同病相怜。
一边眨着眼睛看,一边呢喃:“鱼儿鱼儿慢腾腾游,你们这样小,可有鱼妈妈疼爱你?”
这是他幼小心灵中过不去的坎,宫人们越是对他诉说母后的端贤庄惠,以及母后与皇兄皇姐们的相惜相亲,他心中的缺憾便被衬托得越发空落。
那稚嫩的小脸倚着栏杆,长长的眼睫毛微微颤动着,里头是潋水的黑眸。楚昂在旁看着,便又想起孙皇后淑柔而俏皮的娇颜,他心中便又触动了情殇。
这个她用性命遗下的幼子,与别的孩子都不一样。不像老四,襁褓时哄在摇篮里,嬉戏时兜抱在怀中,从出生自九岁封太子前,皆是黏缠着他的母亲。而鄎儿却是孤单的,因为没有了母后而心生惊恐,那幼小的哭啼声响彻在孙皇后刚刚离去的东西六宫,响起一声,楚昂的心便如同刀剜般抽痛一下。
楚昂轻抚儿子脸庞,笑着宽抚道:“雏鸟羽翼丰满,便要飞离母巢,幼鱼长成亦要远走,学会畅游江河湖海。我儿他年也终将离开父皇。岁月渐逝,父皇会慢慢变老,如你母后一般离开。你母后只是提早走了,由父皇代替她陪伴你,父皇给你的爱是双倍的。
楚鄎一听父皇也终会离开自己,顿时伤心地抱住楚昂双腿:“儿臣不要离开父皇,父皇也不要变老,儿臣和父皇一起变老,一块儿去找母后。”
那小脸蹭着楚昂明黄的袍摆,叫已然三十好几的楚昂不禁动容。这是一种小儿由自心底的依恋和不舍,与楚邹幼年时的清淡、崇拜与默默无声的心有灵犀是不同的。楚昂摸摸他的小脸蛋,揩下来几点泪珠,便戏谑他一句:“傻小子,光阴岂能容人倒转么?”
那话中深意怆然,仿若恨时光不得叫孙皇后回还。锦秀在边上看,看着皇帝笔挺的英姿,目中便浮上怜恤。打天钦元年楚昂进宫起,她便在旁默默地看了他十年,他的雅隽,他的冷淡,他的笑与怒与愁绪和孤单,一切皆印刻在她的心里眼里。她想她应是懂他的。
锦秀看着池中一朵并蒂莲,轻诉道:“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两朵花瓣尚可同心,皇上对娘娘的一片思念,娘娘在天的另一头,一定也能感知的。”
说着从篮子里撒下一点鱼食。
楚昂正自拂袖,手便与她碰在了一处。锦秀指尖一颤,怔怔地缩回。
皇帝却是淡然,自孙皇后离开之后,他其实对后宫的颜色几乎淡漠。因见她羞赧,便宽和问道:“你也会吟诗?”
锦秀低头:“奴婢自幼喜好读书识字,奈何家贫。如今素日陪伴九殿下,自己便也在旁学了不少。”抿唇对楚昂一笑,却忽瞥见对面一行后宫主位姹紫嫣红而来,连忙微微匀开些距离。
玉翠亭旁,殷德妃与张贵妃盈盈曼曼往这边过来,两人有一句没一句说着话,忽而看到荷潭一幕,殷德妃便道:“姐姐这个大宫女,倒是生得讨巧。”
这些年六宫诸事皆由她代管,她走的位置稍比张贵妃靠前些。但心里晓得这些早晚是要还出去的,否则皇帝便不至于把老九放在景仁宫里养。因此虽则比张贵妃年长,嘴里头依然叫她姐姐。
张贵妃也看见了,果然这奴才人前人后两面,从前在景仁宫里多少年没有表情,便是最近时常回来请安问候,面上也是恭敬拘谨,怎料背着自己却在皇帝跟前这样生动。
但她如今却是无奈何的,想要拿回后宫的权利,她暂且还离不开锦秀。
张贵妃便皮笑肉不笑道:“德妃说的是,这是她自个儿的造化。”
殷德妃陪着笑笑。
都晓得老九在皇帝心中的分量,不好去破坏他父子的雅兴,这会儿便不知该继续还是后退了。两人搭着袖子,对着荷潭那边揖了一揖。
楚昂看到张贵妃颔首垂眸的身影,默了默,便沉声道:“既是来了,就过来吧。”
殷德妃走在前头,张贵妃有些踌躇,但殷德妃拉她,她略略一顿足便跟着过去了。殷德妃心里有些酸,晓得把风光还出去的日子不远了,这得到了又给出去的滋味到底不好受,只是面上没表现出来。
澄瑞亭下清风徐徐,宫女沏茶,楚昂端坐于正首,殷德妃与楚鄎柔声笑谈,张贵妃只是抿着唇不说话。
五年多了,他都不肯赏脸见她一面,多狠的心。此刻这样近距离地坐着,那英俊的五官、展直的肩脊,沁入骨髓却又陌生的味道近在咫尺。张贵妃原本以为可以不爱了的,然而想起楚昂当年对自己的那些骄纵与恩宠,心中到底还是怨怪与辛酸的。但她也不想在他面前现可怜,便只是淡笑地凝着不远处的莲花。
那目中的幽怨看在皇帝眼里,皇帝便大略读透她的心思。光阴走得飞快,她三十五岁的脸庞已不同于昔日青春光彩洋溢。到底是少年时一并走过来的女人,他看着她如今的沉淀,终是缓和了语气,问道:“听说睡不安妥,送了两只人参过去,近日可好些?”
张贵妃垂下眼帘,应道:“劳皇上惦记,夏日炎炎,那人参还未来得及用。只在宫中炖煮了些清茶,倒还挺管用。”
锦秀因着忌惮方才一幕,连忙轻声附和:“贵妃娘娘熬的五花茶堪称宫中一绝,奴婢得幸尝过几回,品入口中只觉五脏甘醇,甚是清心解暑。”
皇帝便顺水推舟道:“如此,那朕隔日得空便也试试。”
这就暗示当年一桩事儿过去了,张贵妃悄然紧了紧手中帕子。内心却并没有想象中痛快,抬眼瞅着锦秀娇丽的脸庞……几时倒成了她说一句皇帝便听一句。
做慈爱与感激笑笑。锦秀见了略显惶乱,谦卑勾头。
~~~*~~~
东一长街上小儿稚嫩的嬉笑声回荡,楚邹从近光左门跨进来,便看到九弟正绕着父皇与锦秀转。一贯在自己与皇兄皇姐跟前拘谨的九弟,此刻显得很快乐。楚邹听见他说:“父皇,儿臣只要父皇与锦秀就够了。”
那步履转圈间,把锦秀撞到父皇的身边。锦秀双目泛水地看着皇上,是不掩渴慕与崇仰的。楚鄎见了,更加黏缠道:“好嘛~~好嘛~~父皇?”
“好。”楚昂拧不过儿子,只得应了一声好。忽而回头看见楚邹,便笑意扬展道:“太子如何在这里?”
这一幕亲昵无间,却让楚邹想起睡梦中的场景。心中不太舒服,走上前去恭敬叫了声:“父皇。”
“太子殿下。”锦秀搭手请安,藏了方才潋滟的悸动。
楚邹却是参透她心的,淡淡掠过一眼,转而对楚昂道:“去前头找父皇不在,小路子说在御花园,这便过来了。儿臣有几件要事想与父皇商议。”
楚昂便把楚鄎交给锦秀,楚鄎拽着他的袍摆不舍:“父皇今日在钟粹宫里用膳,锦秀姑姑亲自下厨。”
宫墙上有一队蚂蚁在爬,密密丛丛的,楚邹微仰着下颌默默等待。楚昂转头间睇见老四思虑的凤眸,有些欲言又止,父子二个往大成左门进去。
关于江淮运河一事,皇帝后来有曾找过秦修明,秦修明也据实禀报了。其实当年冯琛开凿的支道线路并无差池,只是那支道上有几个弯道土质松软易受冲击膨胀,按照常规工程的造筑难以预估风险,须得加固以绝后患。
楚昂在早朝时与众臣商议,朝中大臣却一半支持,一半反对。此时北方谡真族日益猖獗,不时在边关撩拨,小打小闹了几次仗,大奕朝也没真正赢过他们。高丽那边的态度便模棱两可了,今岁春的进贡眼看七月了还未至,齐王楚曎也越发拖病滞留不归。病什么?他齐王少年领兵,身板儿就跟铁打的,怎得隆丰皇帝一薨,倒把病气过他身上去了?
仗是一定要打的,而运河支道不过二年前才竣工,要出事儿也不至于说来就来。倘若现在修,则必又耗去国库数百万,哪儿来的军饷打仗?
楚昂命工部翻阅了这些年江淮一带的降雨,推算结果尚可,因此加固弯道一事便暂且搁置。
只楚邹心中仍然道不出一缕忧虑。御书房“汇流澄鉴”四字金框匾额下,少年皇太子端坐侧首:“江淮一带富在层表,商贾大户囤聚良田米面,稻农与桑民却犹捉襟见肘。若遇洪水灾年,恐怕民间生乱,儿臣心中总归不甚安妥。”
那俊逸面庞上剑眉斜鬓,几许愁绪。楚昂看在眼中是理解的,或如昔年高僧所说,此子命犯“太正”之气,幼年几经风头浪尖,落得个事事沉谋省慎。
楚昂便宽抚道:“我儿忧民之心叫朕感慨,正所谓内忧外患,此时内忧未起,外患却已咄咄逼近……你十二叔,齐王,他还在高丽。”
楚昂说得很慢,并未把话说全,但言下之意已表,大奕王朝自来君臣之间寡淡,人人心中都谋着私己的算盘。若齐王当年安分卸甲归京倒罢了,他弃了京中家小遁去高丽十年不归,若然高丽与谡真联合,则直逼的将是皇权的挑衅。
楚邹无可辩驳,眉宇间的愁绪便消淡开:“父皇一言即是,儿臣悉听教诲。”
十四岁的他,鼻梁高挺,唇线冷薄,五官俊美如冠玉。着一袭玄色肩绣金丝蟠龙常袍,内衬素白交领,双肩宽而腰窄束。那脖颈处已然生出少年过度到男子的痕迹。
皇帝睇一眼,忽而柔声问:“听说此去江淮,从民间带回一名女子。我儿年岁已渐长,可对朝中哪家贵女有意?”
楚邹猜着一定是小榛子把自己遗床的事儿对张福说了,对着父皇便有些赧窘:“是清河县一名孤女,她父亲吃了冤枉官司,被下在京中大牢里。央儿臣携她进京喊冤,儿臣因在乡间得她几回药草供给,便顺路将她带上,并无其他。”
大奕先…祖惯常主张从民间择良女为妃为后,但楚昂却不希望儿子如此。他想要他左右臂膀有倚重,而不至于像自己一般孤寡无靠,瞻前顾后,步步为营,如履薄冰。
楚昂便宽和笑道:“既是小案子,便放手去办吧。若然无事,今日便先且到此。”
楚邹却未起身,像是踌躇了一瞬,继而咬唇道:“父皇,儿臣有一事不明,父皇对锦秀……”
楚昂其实在他方才犹豫的瞬间,便猜到他将要问的是什么。自从九年前御花园□□之后,父子之间似乎都不约而同地不再提及后宫之事,怕一提起,便把彼此艰难建立起的情感再次生生扯开。便是后来杜若云出现,宫中关于她的盛宠传得沸沸扬扬,楚邹也仿若未听未闻,父子倆都很小心地维持着这种平衡。
今日忽然这样挑开,楚昂便有些不适,但还是耐着心问:“我儿想说甚么,但说无妨。”
作者有话要说: 顶锅,章节提要里已经有提示锦秀戏份,点进来的亲们求轻拍(@﹏@)~
每当有锦秀戏份时,我就非常踌躇,总要卡很久。每每骑着小电动在街上绕啊绕——能不能不要写就把她带过去,怎样才能不写她又不影响后续的剧情……然而,不能TAT,还有下卷要铺垫呢……
跑走……
第91章 『玖壹』是相亲
楚昂听了有些不适,但还是耐着心问:“我儿想说甚么,但说无妨。”
楚邹默了默,应道:“儿臣前些日梦见母后,一个人静静坐在坤宁宫的暗影里。九弟从她身旁过去,她试图张口唤他,九弟却对她仿若无视。母后眼中伤感,却又依恋难断。儿臣每思及这一幕,心中便不忍……儿臣以为,”他顿了顿,忽而一气呵成道:“以为父皇不当把九弟再给江宫女抚养,或如交给李嬷嬷更为安妥些。”
楚昂当年的本意是要给张贵妃一个考验的,后宫在孙皇后离去后须得有人主持,这个人亦须得有一定的威望或气焰。然而这个机会却不能白白舍与,须得让她忌惮着这是孙皇后给她的恩。只是这个中的思虑,却不便诉之以老四。
楚昂沉着嗓音:“人道五十而知天命,李嬷嬷照顾朕与你母后,又照顾了你姐弟三人,如今再叫她照看老九,朕于心不忍。再则寿昌王妃孕中体弱,她近日频频出宫照拂,又如何能挑出多余时间?”
楚邹打断道:“儿臣以为,一个皇子不该对一个年长的宫女产生如此依恋。父皇可还记得儿臣幼时的那盘荷叶肉,彼时父皇用银筷默默告诉儿臣,喜欢的便要深掩在心里,曝之于众则是一种隐患,儿臣一直铭记于心。而今对于九弟,莫若又是同一番道理?父皇当年既是把九弟交给贵妃,如今九弟年岁渐长,要接回身边也应是接回坤宁宫,没有再叫景仁宫宫女单独带养的道理。”
少见老四在自己跟前这般强硬,他说来说去,终归就是对锦秀那个宫女不接受。皇帝有些疲惫,想起方才东一长街上的一幕,猜着楚邹定是因为那一幕误会了自己。楚昂虽对那江宫女无意,但这被人揣度又或束缚细微的感觉却是不甚舒服的。
晌午御书房里的光影有些昏幽,楚昂在金丝楠木云纹御案上冷了面庞:“但鄎儿的分量与你不一样。”
他说短短一句,楚邹指尖蓦然一怔。
楚昂似是察觉,又觉言语有些过重,便详述道:“朕与皇后幼年对你诸多宠爱,这空了的缺憾你或不能明了。朕只是怜他,想让他在没有母后的童年里,尽可能过得更为快乐些。而朕对你比其余诸子严厉,亦是因着想要把你培植成一名合格的储君。”
但楚邹也只是在那短短一瞬悸颤之后,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即便曾几何时自己曾住在父皇的心尖,一个眼神、一个对视便能读懂相互的心思,但如今若把这种宠爱移驾于九弟,他亦是觉得泰然且理所应当的。
楚邹默了默,似豁出去般又道:“那么更不应当视一个宫女若母,身为皇子不该有此情结。父皇若是念及母后,儿臣以为应当尽早掐断,而非放任九弟与中宫亲情日渐生分。”
“若江锦秀始终是个低微的宫女倒罢了,永远都只是主仆。儿子是怕……怕她日后若成了妃嫔,那么母后又算甚么?”……豁出性命遗下的骨肉,只为成就宫女得幸么,喊宫女为母?
但这句话他未敢说出口,他的父皇想必也已听得明白——若继续由锦秀照拂老九,那么后宫三千佳丽皆可任意幸之,唯独锦秀却只能一辈子是奴婢。不得恩宠。
“近日东宫事务略有疏简,儿臣恳请父皇将九弟暂于身边读书习字,以叫儿臣进兄长之责!”楚邹蓦地撩开袍摆,在凤凰石地砖上一跪。
珐琅的仙鹤腿香炉烟香袅袅,少年一袭金丝蟠龙袍正跪于御案前方,那俊美的面庞尚未脱尽十四青涩,线条在光影下却已恁的冷毅。楚昂似乎许久不曾这样角度俯看过儿子,此刻却蓦地捕捉到一缕敛藏很深的咄咄之气,如潜龙蓄势,并不让步。
而他头一回顶撞自己并这样言辞犀利,依旧是为了维护他的母后。
这是叫楚昂心头触动的,知道这个曾经最为珍视最有默契的儿子,始终是无法真正原谅和信赖自己。那横在中间的沟壑,因着他母后的忽然离去亦越发的难能愈合。
楚昂想起孙皇后去世那年,十岁的楚邹策马闯入宫中,蓦地扔去马鞭瞪住自己的一幕,心中便生出苍穹之上无法言诉的孤寡。很久了,默声道:“我儿不必思虑太多,朕答应过你母后的,承诺永不会变。起来吧,暂留东宫温书识字也好,待朕近日朝政忙碌过后,亦该安排他去撷芳殿上课教习了。”
“是。”楚邹紧绷的心弦略微松缓,这才抖开上绣火与华虫袖摆,双手伏地磕了两个重礼:“谢父皇圣恩,不计儿臣适才冒犯之过。”说着恭敬起身,挪移步履徐徐往后退出。
在廊檐下蓦地转身,那院子里树影斑驳,风吹着女人与孩童贴近的衣袂,却望见一双惊畏又抵触的眼眸。
是锦秀带着九弟在院中等待父皇前去用膳,应是来了不多久,只把方才对话听去小半,两人静默的脸上显得有些不安,进院时的笑容还依稀挂在脸上。
楚邹却不喜他二人一大一小把父皇圈住绊劳的感觉,只冷着面庞走过去,对楚鄎道:“九弟已经是个大孩子了,四哥当年如你一般年纪时,业已在圣济殿里广阅典籍。今日得空,你便收拾收拾搬到我东宫来住吧。”
嗓音是温和带笑的,修长手指摸摸楚鄎的脸蛋,想要卸去他心中的提防。他不希望他母后遗下的幼子是这样软弱,并依赖于一个心思深冽的宫女。他希望他能成长得更好一些,便是超过自己亦未尝不可。这样的九弟才能够叫母后心安,对得起她付出芳华的代价,因他是她生命的延续与倒影。而楚邹愿意为此而捍卫。
楚鄎微弱地答应一声:“是。”矮矮地杵在修颀的太子四哥跟前,显得很有些悲怜。
锦秀静静福了一福,未有出声。楚邹冷漠地看她一眼,便从她身旁拂袍而过——奴才该有奴才的自知,她若依旧如从前本分,那么他对她亦无甚烦憎;但她试图扰犯他的母后,他便对她轻蔑,视如脚下的尘埃。
那袍摆带着宫廷皇储特有的淡淡沉香,倨傲地掠过锦秀低垂的眼帘,气度是让锦秀卑微至地底的……尚且只是个三品令人的锦秀暗暗紧了紧袖子。
透过洞开的高红殿门,那昏蒙光影中皇帝的坐姿清冷而寂寞,她便不忍出声打扰,只是痴痴地凝看几眼便悄静转身。悉心做好的膳也不好再叫他用了。
苍震门出来往东筒子走到南尽头,拐进锡庆门就是东宫了。小榛子来领人,楚鄎抱着锦秀的脖子不肯走,频频用小手儿揉着眼睛,嘤咛着不想离开江姑姑,江姑姑答应好的要代替母后照顾鄎儿一生一世。
他说得又不敢大声,生怕被谁人听去了不好。明明今晨还那样快乐,怎么快乐说没就没了这般短暂。
锦秀轻轻揩着他的眼泪,柔声宽抚:“太子殿下亦是关爱九殿下,殿下若然不去,便叫江姑姑为难了。殿下若是想姑姑了,还可以随时回来探望。江姑姑想殿下了,却只能偷偷地想……只怕殿下自此一去,便将姑姑忘记。他年殿下聘娶王妃又或是生下了世子,若还能记得幼年时姑姑的相伴,姑姑便是掩埋在深宫僻角里受苦,也却不枉今日这一番眼泪了。”
她说到伤心动情处,自己也频频地拭起眼角来。离了楚鄎,她也将要回去张贵妃的景仁宫,前路迷茫,心中也是惴惴,只怕再无出头机会。太子这一招下得真个是又突然又狠。那泪眼婆娑中抚了抚楚鄎稚嫩的脸蛋,便将他往小榛子跟前送去。
这样一种被强制被生生分离的感觉,楚鄎很伤心。小榛子牵着他的手,他走一步三回头,锦秀便蹲在那矮红的门下,把拭着眼泪的依依不舍映入他幼小洁净的心坎里。
……
傍晚夕阳余晖在对面琉璃瓦顶上碎撒,楚鄎就那样呆愕地站在宁寿宫的场院上,阳光刺打着他的眼睛,他显得那样的茫然与无措。一切都是木登登地任由人安排,问他喜与不喜都只是点头。最怕便是历经身边变动,却又不敢表达,惴惴看人的眼色。时而受委屈了,生怕四哥恼,嘴上不敢吭声,只是一个人偷偷躲去哪里嘁嘁地瘪嘴儿。
楚邹看在眼中便是怜疼,晓得楚鄎在张贵妃宫中的童年是省慎而不快乐的。他始终不理解父皇为何要将九弟交予张贵妃抚养,便不给施淑妃,哪怕交给三哥的殷德妃,也不至于落得个这般软弱卑惶的性格。
但因楚鄎胆子小,不主动,楚邹便也从不对他要求什么。把好吃好玩的、新鲜稀奇的搁在他眼睛能看得到的地方,并不暗示他去吃去玩,他自己好奇了,便会忍不住伸手去摸。楚邹看见了也只当做未看见,如同幼年时父皇对自己的宽纵。
他的书房里四壁皆是铁力木雕的书橱,暗色的木质散发着古朴的淡淡书香;十字连方架子上是他闲暇时的雕刻,他似乎学了他母后的灵性,在这上面有着天然的造诣,不论人与物总是凿刻得栩栩如生。除了那次把小麟子恶意刻成女孩儿的被他搁置在架子最顶上,其余的都摆放在楚鄎能看到的地方。
一开始楚鄎只是充满神秘而崇拜地注视,后来试探地摸了几次,一边小心翼翼地看楚邹脸色。楚邹端坐在书案上,察觉后便抬眼对他勾唇一笑。他得了鼓励,渐渐胆子就大了,想要什么也敢问小榛子拿。
小榛子总是默默地好脾气,脸上是终年看不到表情的,就像是得了张福的真传。话不多,也从不与人站队,耐烦地伺候主子,拿捏分寸,不管主子的所为是对是错,甚么事都从来不好奇不打听。楚邹在八岁的那年,一开始并不理解父皇为什么要给自己派个这样沉闷的太监,后来长大了才渐渐明白——在高处者,皆须得有这样一个全权顺服的奴才。
为了让九弟多感受中宫亲情,使得胆略亦能够更大一些,楚邹时而出宫时便也会把楚鄎带上,带他去逛大皇姐与大皇兄的府邸。
在西亭子街寿昌王府里,有许多母后留下来的旧物,楚祁一切皆以原样摆放着。大嫂方僷人很好,虽则不似婚前少女时活泼,给人的感觉却甚是温暖。晓得楚祁孝顺母后,便都默默依从着,嘱咐阖府上下都不允动。
楚邹带着楚鄎逛王府,逛母后从前居住过的院子,那些关于母后的回忆,在坤宁宫里淡了,在这里却还是浓郁的。他又给他讲母后怀孕时是多么地爱他,而他又是怎样“淘气”地折磨着母后。大嫂身体舒畅时,还会亲自下厨给楚鄎蒸些糕点。
而去大皇姐府上则就更加喜庆了,长公主楚湘如今已是杨家的掌家奶奶,举止间皆是练达与能干。对楚鄎的态度亦如楚邹,默默地放任着他自由,更何况还有同岁的杨萱,一看见他就跟逢了冤家,好不热闹。
亲情和人情的暖意便如风一般向楚鄎扑面而来,那些暖意是锦秀与宫人们不曾对他讲过的,他所听到的都只是四哥的尊崇与不敢惹,四哥与大哥大姐之间那些玄妙的疏远与亲近。如今方知,他们之间原是相亲,而自己亦有曾被母后那般珍视与宠爱。
楚鄎有些承受不及,但心底里紧闭的那扇窗门却还是微微地开了个小缝。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还是很想念锦秀,但白日时的脸上开始出现一些不再讨好的笑容。
楚邹看在目中,是暗暗欣慰的。多么希望时间渐久,小九能够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作者有话要说: 破院子里枣糕喷香
小麟子坐在台阶上,一边吃糕儿一边嗫嚅:福芦,福芦,我太子爷都连续出场三章了……
老葫芦:懂了懂了,下章就是你(?﹃?)
第92章 『玖贰』奴才本分
关于曹碧涵父亲一案,早前楚邹因运河一事暂时搁置,现如今父皇既已决定先行打仗,他便也腾出心思来过问。
原本以为应是个小案,叫冯琛去查查,没甚么便把人放了。只冯琛翻阅了江淮账目,却发现似乎并非那般简单,大面上看着各项收支平衡,但实则许多朝廷的款项却去路未明。他查着不对劲,又顺着线路往州上挖。再往上就是江南提督织造府和朝廷了,盘根错节的,他便没敢再动,揣着心思来问楚邹。
也亏得楚邹叫他办的这案,若然叫别人去查,兴许揪不出这许多微妙。楚邹倒也不声张,只叫冯琛先去监里将人提出来审审,其余的再慢说。
坏就坏在这提人,先头推三阻四找托词,后来冯琛亲自去提,提上来却是个同名同姓犯了命案的屠夫。叫曹碧涵来认人,曹碧涵在看到那“曹奎胜”的瞬间脸色就白了,素日清湛的眼眶里噙了泪,很是抹了一会儿眼睛。但她性子中有刚硬,清醒过来后便笃定爹爹必是遭那□□…人灭了口,但求朝廷为清官鸣冤。
她来京这段时间皆住在寿昌王府里,镇日听奴才侍女们“王爷、王妃”地叫着,再看楚邹素常的穿着气度与往来的一帮官员,猜着不是天家也必是天家旁系。
彼时几人正坐在王府僻院的花厅里,名贵的紫檀木家什散发幽雅气息,她就搭着手双膝跪在人前,义愤填膺道:“爹爹死得冤枉,他若是贪脏,何至于做了多年佥书却依旧租赁屋宅,落得个民女身后无依无靠。但求朝廷、求几位爷替碧涵做主伸冤,以明朝纲,以为天下官员树立样榜!不怪民女斗胆,若朝廷这般放任贪官污吏残害清廉,到时还有谁人敢做清官?长此以往,国也将危矣!”
十二少女声儿清脆,字句珠玑回荡在王府蓝绿的天花之下。但见几位不动容,她忽而又拭了把眼泪,咬唇道:“几位大人若坐视不管,碧涵也不强人所难。碧涵孤女一个,性命丢了也无甚可惜。择日便去午门外击鼓鸣冤,叫万岁爷也亲自听听,听听他养的官员是多么胆小怕事,听听给他做清官是怎样一个下场。”
她说这话的时候,眼睛是特意凝着楚邹的,好像单单要说给他听。楚邹端坐在官帽儿扶手椅上,便与她对视了个正着。
那柳长的眉儿眼儿里噙着泪,是楚邹头一回见到曹碧涵哭,便是在江淮时她把袖子拉起,叫他看满臂的斑痕时她也是倔强笑着的。少时年岁总是爱颜面,楚邹便有些动容,亦不愿让她对自己心生鄙薄。
早前未料到这般复杂,此刻想起那曹奎胜原是织造府多年的做账佥书,只怕其中有猫腻,楚邹便暗暗请教方卜廉。
这姑娘看着人小单薄,不料一张口齿却是这般犀利。被她如此一说,你不帮她倒没办法了。原本皇太子自幼便风口浪尖,她咬定了是冤案,若把风声透出去,楚邹必又被说成个胆小怕事的主儿,是无视民意、东宫失职。这叫什么,这叫赶鸭子上架,逼上梁山。
方卜廉素日甚为欣赏楚邹敛放有度的性情,尤是对楚邹的一手笔走龙蛇赞誉颇嘉,但这件上他却不主张查。一则东宫羽翼未满,不主张锋芒太盛;二则这些账目上的猫腻,原已是朝代百多年来的通病了,朝中官员其实心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