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都市鉴宝师-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夏也赶紧让系统再做番鉴定,仔细确认,是否那珍贵文物就是手中这副未完成的作品。

要是因为一时疏忽,搞错了的话,他就白白错过收藏这珍贵文物的机会,可是要后悔终身的。

“该作品创作于公元1644年。”系统马上给出鉴定结论。

周夏狂喜不已,心说,这就对了!

公元1644年,应该是明崇祯十七年,也就是大明朝灭亡的那年,这件未完成的作品,和明朝的灭亡应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才会被系统鉴定为珍贵文物。至于更加具体和确切的原因,周夏现在也闹不明白,他也没时间去弄明白。

“老板,你这唐伯虎的《品茶图》怎么卖?”周夏确定珍贵文物是这幅未完成的作品后,马上放下来,然后拿起刚刚看到的,那幅落款为唐伯虎的《品茶图》,出声询问正在收摊的老板。

那老板抬眼看了下,马上就回答说,“五千!”

“五千,这么便宜!”周夏故作诧异道,“好歹是唐伯虎的真迹,市场再怎么不景气,也得值个好几十万吧!”

赵祥波在旁边暗笑,心说周夏这小子还真是损。

那老板也听出他话里的揶揄之情,知道这是他采取的策略,侃价的前奏,这样的事情他见得多了,也就不足为奇,反而笑着对周夏说,“要是你真喜欢这幅画,觉得价格少了,给我几十万我也不反对。”

周夏心说这家伙倒是老jiān巨猾得很!怕事后承担责任,不落人口实,这会连唐伯虎的画都不说了,只说什么你喜欢的东西,这些个jiān商,果然都不是省油的灯。

“从老板你的表情看来,这应该不是唐伯虎的真迹了!”周夏嘀咕道,然后他就大声对摊主道,“既然如此,老板,便宜点卖我吧!刚搬进新房,墙上到处还空着的,像唐伯虎这类名家的画,拿回家挂墙上正合适。别人一看,喲,唐伯虎的作品啊,别的不说,光听到唐伯虎几个字,就感觉倍有面子。”

周夏这话说得太恶俗,赵祥波都替他觉得害臊,下意识地离他远了点。

那中年摊主倒是开心得很,热情地问他说,“那你要几幅,要得多的话,可以给你优惠,马上就收摊了。”

周夏心说这样也行?这不是逼我多买几幅,真拿回家挂墙上吗?

“我挑挑看,张大千一幅,齐白石一幅,潘天寿一幅,就这四幅差不多。”周夏随意挑了挑,他才刚说完,马上就跳着呸了起来,“呸,瞧我这嘴巴,这数字一点都不吉利,我得再找幅。”

周夏像是无意中找到那幅他先前就看中的未完成作品,呵呵笑着说,“咦,这个就不错。好歹我也是学过几年画的,照着这个画下去,很快就能完成一幅真正的画。装裱起来,挂自己书房里正合适。老板,你给开个价吧!”

那老板只注意周夏挑那几幅有落款的画,他摊上的画他还能不清楚,都是几百块一幅批发来的。听说他要买这些画挂墙上不算,这会还要附庸风雅,自己作画装裱挂墙,他一口老血差点没喷出来。这厮也真会挑,选中这么简单的画完成就算他自己的了。这尼玛得自恋到何等的程度?

不管怎样,生意总是要做的,即便对象是个自恋自大没钱有爱充大的**。摊主心底鄙视周夏的同时,脸上依旧带着笑容,并夸他有眼光有品位,绘画水平一定很高云云。

当然,他也没忘记宰他一刀,马上就给他开出了一万块的价格来。

周夏这会就充分表现出他装斯文,但兜里没钱斤斤计较的一面来,热火朝天地跟摊主讨价还价。其他几幅画,别说一万块,一千块周夏都觉得不值。但他也知道,即便是仿品,也是需要成本的,需要几百块一幅也很正常。

最后,周夏成功砍下一半的价格来,以五千块成交。

其实,以周夏的砍价水平,再往下砍上几刀也完全可以,但他不愿意再多费浪费时间和jīng力,尽快完成交易,把这幅未完成的作品弄到手才是最重要的。

谈妥之后,周夏马上从包里掏出五千块来,递给那摊主,然后收好买下的几幅画,还不忘记和那老板客套,“老板人真是不错,要是拿回家装裱后,挂墙上看效果还不错的话,以后还来光顾。”

那摊主笑着说好,并夸他豪气,有文化有修养。

周夏知道他这是言不由衷,知假买假的人,还能有他说得这么好?不过周夏并不介意,因为他把想要的东西,成功弄到手里了。

果然,双方交易完成后,周夏就听见脑海里系统那悦耳无比的声音,“恭喜你,成功收藏第三件珍贵文物。”

赵祥波一直旁观,他虽然理解不能,但并没有出言阻止周夏,而是在心底思考,周夏演这一出,究竟是要闹哪样?等下得好好审审他。

第七十五章杜鹃啼血

等周夏完成交易后,把东西都收在手里的时候,赵祥波这才上前和他搭话。

他在一旁大略看过周夏买的这几幅画,几张仿名家的作品,差不多都是一眼假的东西,唯一可能让周夏看上眼的,也就是那幅未完成的作品。

但让赵祥波觉得奇怪的是,那幅画纸张是有些年份,可也不见得就是好东西,能值得五千块这么多。

要知道,像这一类未完成的画作,要作伪起来,比仿普通的名家画作,要容易太多。周夏是怎么判断出它的价值来的。

带着这些疑问,赵祥波问周夏要过了他手里那幅未完成的作品,想要看个究竟,同时笑着问他,“周夏,你不是真想把这些画买回家挂墙上吧!”

周夏回答道,“我真是这么想的,反正我新搬的地方墙上都是空着的。即便是仿品,好歹也是仿名家的作品,多少能显得有些文化气息不是。”

赵祥波自然不信,斥道,“你这小子,嘴里没半句实话,我还是自己看得了。”

这幅未完成的作品并不算特别大,长约两米,宽约六十多厘米,赵祥波拿到手里后,并没有完全展开来。但画上勾勒出来的大致轮廓,他还是看得很清楚,残月、杜鹃、落花,即便这幅画最终没能完成,可那种悲怆苍凉的意味依旧扑面而来。

这顿时让赵祥波感觉有些触动,这样悲情的画面,大抵是原画家作画到一半之后,因心中实在悲恸,所以无法再继续下去。至于这悲恸的原因,也很好解释,往大处说,就是国家灭亡改朝换代,往小里讲,就是家破人亡颠沛流离。

赵祥波再仔细看,发现其中的笔力,画风并不太成熟。他感觉是,画家想要表达的东西太过沉重,但是以画家当时的绘水平,完全无法将心底的感情尽数宣泄于纸上,勉力而为也不会有好结果,最后遂决定暂时放弃。

抛开这些不提,这幅画的纸张并不像是人工做旧的,倒真是经历了岁月沧桑洗礼的,边缘多处都有这样的痕迹。

一时间,赵祥波也有些明白,为什么周夏会耍些小聪明,转弯抹角地将这幅画高价买下来了。在鬼市上,出价到五千块,绝对算得上是高价了。一般的东西,都是几十块上百块之间斤斤计较,上千块的都不多。周夏嘴上说没钱,可真到关键时刻,还真是舍得花钱。

让赵祥波觉得遗憾的是,这幅画上并没有款识,缺失了这最为重要的鉴定条件。想要准确地鉴定出原画家是谁,创作于什么年代,有怎样的背景故事,就只能从纸质本身以及绘画的风格上去寻找答案了。

赵祥波在中国古代书画的鉴定上并不是特别jīng通,但他自认比周夏这毛头小子要强上不少。可眼下,赵祥波短时间之内,真的没办法判断出这幅画究竟出自谁的手笔,也就无从判断在它的价值到底如何。

买下这幅画的周夏倒是有可能知道,赵祥波很快就追问他,“周夏,你知道这是谁的作品?”

周夏摇头,“我还没来得及细看,只看到那摊主要收摊,对这画又有些特殊的感觉,虽然是没有完成的作品可感情炙热深沉,颇有些国破山河在的意味。加上,从这纸张上看,绝对是老物无误。干脆就先买下来再说,打算拿回家仔细研究,有赵教授你们帮忙,应该能得出结论的。赵教授,你看出这可能是谁的作品了吗?”

赵祥波也直摇头,“眼下这信息量实在太小,加上又是未完成的作品,连初稿可能都算不上,和完成后的作品,风格特征有着相当大的区别。想要判断出它的准确年代和作者,难度可不小。不过你有一点是对的,这纸张确实是旧纸张无误,但是不是后人涂鸦上去的,也未尝可知。”

周夏道,“那我回去仔细观摩,多查查资料,再多找些人问问,一时半会得不出答案也不要紧。”

赵祥波笑道,“我就说你这小子,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疯,搞出知假买假的戏码,其中一定有蹊跷。今天这笔交易,别的不说,光这旧纸,我觉得就能值个几千块。可笑那摊主,恐怕还在心里骂你是个活脱脱的二百五,花大价钱买些仿品回家装逼。尤其可笑的是,竟然不知天高地厚,想要自己作画装裱,自我欣赏,臭美到了极点!殊不知,他却被你的表面所欺骗,忽略了这张画稿的真正价值。”

周夏嘿嘿笑,他知道赵祥波这也算是借着摊主的嘴来暗讽他,当然,他说得也差不多,摊主暗骂他是**爱装逼啥的都有可能,可周夏并不在乎,只说,“那我可管不着,他怎么看我,与我何干!我只要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弄到手就好,即便花多点钱也无所谓。”

“心态不错,继续保持!”赵祥波笑勉励道,他骂得爽了,可看周夏非但没半点不爽,反而还在暗爽不已,也不由得佩服起他超级粗壮的神经来。

当然,他这临机决断能力也非同一般的强,下手那是又快又狠。

赵祥波如果比他先看到这幅画,即便断定是老旧纸张,也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迅速做出决断,并花大价钱给拿下来。而且这个过程,赵祥波这次就在旁边看得清清楚楚,周夏根本没时间对这幅画做仔细的鉴定,就做出了决定,还绕着弯子,甚至不惜牺牲他自己的形象,将其顺利拿下来。

“我先带回家自行查阅过资料,回头再找徐师傅他们给帮忙看看。”周夏说,他有些担心,赵祥波不要又把这幅画给要走才好。

赵祥波却没那样的意思,把画还给了他,还笑着说,“求人不如求己,你小子倒是很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嘛!你真的搬家啦,搬哪了?”

周夏回答说,“就这附近,明珠小区,还是租人家的房子。不过最起码,有地方可以放东西。”

“其实你还住原来的地方就不错,有什么东西,放我们这里就行,绝对比存银行还要安全,而且不收任何费用。”赵祥波和他开玩笑说。

周夏笑道,“老是麻烦赵教授你们,我心底也过意不去!赵教授,你这是要回家还是直接去公园锻炼?我可是要先回去仔细琢磨琢磨。”

“去吧,我也先回家,天都还没亮,锻炼个什么劲。”赵祥波说。

“对了,要是你鉴定出结果来。千万别忘了通知我一声,这件宝贝,好歹也是我们一起找到的,这你能做到吧!”赵祥波很快又补充了一句,他很好奇,也有些期待,周夏究竟能不能从这幅画稿的蛛丝马迹中,找出些什么有用的信息来,最终完成对这幅画的鉴定。

要知道,像这样不完整画稿的鉴定难度,说是书画鉴定中最高难度,一点都不为过。

即便是那些把一辈子时间,都花在都研究中国书画的专家,花上三年五载仔细研究,也不一定能鉴定出准确的结果来。那些有款识的,完整的画作,是真是伪,是旧仿还是新仿,专家们的意见大都不能达成统一,更何况是这样的画稿。

换句话说,即便周夏拿出鉴定结果来,想要说服别人接受,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实在有太多的可能xìng了。

周夏还能说啥,赶紧点头答应下来,然后两人就各自回家。

路上,周夏也在思量,这幅被系统视为珍贵文物的未完成画稿,究竟会是谁的作品。

对赵祥波以及整个书画行业来说,都异常困难的鉴定难题,到周夏这里,并不是他们想象中那么难。

原因无他,周夏有考古鉴定系统,能准确鉴定出这幅画的准确创作年代。这幅画创作于崇祯十七年,正是大明朝灭亡的那一年。

这样一来,周夏无疑就占了天大的便宜。

他可以排除相当多的名家大师,只把目标锁定在明末清初的画家身上。当然,也有可能是不知名的人画的。

但不管他知名还是不知名,是绘画大师还是寻常士子,生活在明末清初,最起码,崇祯十七年这时候还在世,而且有一定的绘画水平和能力,这点总归是没错的。当然,要是他随后就跟着明朝殉国的话,也不是没这可能,得需要周夏仔细考证才行。

周夏再仔细筛选一下,从这幅杜鹃残月落花这悲怆凄凉的寓意来看,这幅画的主人,应该是忠于灭亡的明朝。李自成进B市灭亡明朝,满清入关,这其中,有气节文人士子屈指可数,又让周夏排除了一大批人。

周夏觉得,这幅画,既然被系统鉴定为珍贵文物,那就是和明朝皇家,朱元璋的子孙后辈有莫大的联系,说不定就是老朱家的人画的,他们朱家对明朝的感情最深,家国破碎的感受也最深刻,杜鹃啼血,正是他们心情的最好写照。

周夏不敢指望这是崇祯皇帝的亲笔画,或者是崇祯宝贝公主的手笔。但和皇家密切相关的画家中,周夏倒是能找出一位来。

那就是朱耷,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

、驴屋等,J省南昌人。明朱元璋之子宁献王朱权的后裔。如果是他的画稿,周夏觉得,倒真当得起是珍贵文物。

第七十六章入门

到家后,周夏这才有功夫仔细观察这张未完成的作品,感受蕴涵其中那抑郁悲凉的深切感情。

然后,他又上网,详细了解八大山人朱耷的生平事迹,绘画风格,看看他流传下来作品的照片等等。

但对于考证这幅画是否为八大山人所做,网上这点资料仍旧是远远不够的,最好能从史料中,找到相关的记载。

同时,周夏也不忘搜索同时代的其他几位画家,看看有没有可能是他们的作品。

时间过得很快,搜索无果,但发现肚子饿了的周夏就去煮了水饺吃。趁着脑子休息的功夫,他也在琢磨着,要不要去学校图书馆找更详尽的资料。这一来,少不得又要麻烦苏晓茹,要不然,他连图书馆的大门都进不去。

想到这,周夏马上就给苏晓茹打电话,希望她今天还没有安排才好。

“师兄啊,这么早给我打电话,是想请我吃早餐吗?”接通电话后,苏晓茹和他开玩笑说。

周夏道,“你要没吃的话,我倒是可以给你带过来。”

“你要到学校来,是要还书吗?这么快就看完啦!”苏晓茹说话速度极快。

周夏笑着说,“惭愧得很,昨个忙碌得很,都没时间看,要过些天才能还的。今天找你帮忙,是想进图书馆查阅点资料,鉴定一下手里的东西。”

苏晓茹当即兴奋地问,“师兄,你收到好东西啦!可不可以带过来,让我也仔细瞧瞧,涨涨经验。”

“行,我正想请你帮忙做下鉴定。”周夏道。

“是古代书画吗?”苏晓茹又问道。

“是的,但是比较特殊,到时候你看了就会知道的。我等下就过来,我们图书馆外面见,要我给你带早餐不。”周夏回答说。

苏晓苏嘿嘿笑着说她倒是想,可带食物进图书馆可不行,还是她自己去吃好了。

周夏就笑她今天转xìng了,倒惹来她一阵抱怨。

挂上电话后,匆匆把剩下几个水饺扒拉到嘴里,周夏就带好画,背上包出发。

等周夏到图书馆外面的时候,苏晓茹已经在那等他了。

苏晓茹今天穿的是件白sè长袖棉衫连身裙,外套黑sè镂空披肩,黑丝袜加黑皮鞋,倒有了那么点成熟的意味。

“小师妹变成熟了呀!这是为步入职场提前做准备?”周夏见面就笑着说。

苏晓茹瞥了他一眼,“哪有你说得那么夸张,我平时也经常这样穿好不好,以我现在的能力,想进公司上班,恐怕还有些差距吧!”

周夏说,“你不说我都差点忘记了,昨个我和柳经理提起过你,她叫我安排大家一起吃顿饭,你什么时候有空?”

周夏把这事放在心上,这么快就有了回应,这让苏晓茹很是开心,又心存疑惑,“我随时都有空,师兄,你不是在忽悠我,我真能进你们公司?”

周夏笑道,“我相信师妹你的能力,怎么着,你也算是柳经理的小师妹。你基础好又好学,我当初不也是这样就去拍卖公司上班的,话说,我还怕委屈了你呢!”

苏晓茹忙说,“不会的,我只是担心自己,我现在根本没多少实战经验,贸然去上班也不妥当,不知道得闹多少笑话。师兄,你看,可不可以把时间往后延下,等我先跟着你一段时间,多学点东西先。”

“这个你自己拿主意就好。”周夏倒是很能理解她的心情。

苏晓茹嘻嘻笑了起来,“那就这样说定了,等我有了足够的底气,再去柳师姐那面试。我可不能给师兄丢脸不是?”

“你这丫头,鬼jīng鬼jīng的。”周夏笑道。

苏晓茹马上又问他,“师兄,你又收到什么好东西了?拿出来让我开开眼界。”

周夏问,“一张老画,我也没能鉴定出来究竟是谁画的,能带进图书馆里面去的吧!”

苏晓茹自告奋勇道,“我去问问,先登记下,应该不成问题的。”

“那就拜托小师妹啦!”周夏说。

苏晓茹呵呵笑了起来,“周师兄太客气啦,叫我小茹就好。”

周夏就说,“瞧,你还叫我周师兄,我叫你小茹,岂不是很吃亏。”

苏晓茹笑着说,“那随你。反正我就叫你师兄,这个绝对不能乱。”

“得!”轮周夏无语了,他其实对这些是无所谓的。

苏晓茹问周夏要过画,只略略展开,脸上就露出异样的神采来,“竟然是一幅未完成的作品,师兄,你不是搞错了吧!”

周夏笑道,“所以我才说比较特殊嘛!”

苏晓茹问他,“这样的画稿,不是最容易作伪的吗?我感觉,这可比仿造完整的一幅画来,要简单容易得多。”

“是这个理,所以,我们要把它鉴定出来。看看,究竟是古画原稿还是仿品,如果是古画的话,画家又是谁。小茹,这简单的鉴定任务就交给你来完成啦!就作为你中国书画鉴定生涯的试手之作如何?”周夏笑眯眯地对她说。

苏晓茹连声嚷道,“师兄你好坏!挖坑让人家跳,不带你这样坑人的。”

周夏笑着说,“我怎么坑人啦!你不是说这样的画稿最容易仿作吗?容易仿作,也该最容易鉴定才对吧!”

苏晓茹撇嘴道,“周师兄你是想考我吧!这样的画稿作假很容易,可鉴定起来,却最为困难。因为每位画家没有完成的画稿,和完成的作品之间,虽然jīng髓和细节都一脉相承,可表现在外面的东西,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举个大家最熟悉的例子来说,画龙点睛。没点睛之前的龙稿,就像是这幅未完成的画作一样。而得名家大师画上眼睛之后,整条龙的气势神态,完全就会不一样,说有质的飞跃也一点都不为过。单是鉴别最后完成的作品,就已经让很多专门研究书画的专家学者为难,更何况是这样未完成的作品。而且,我猜想,这上面应该还没有落款。师兄,这样高难度的作品,你竟然还拿来考我这还没入门的菜鸟,真是太坏了!”

周夏哈哈笑道,“看你人聪明猜得不错,还能一口气能说出这么多道理来。这不是恰好表明,你一只脚已经踏入鉴定师的门槛啦!我这不也是看好你的发展潜力吗?”

这样的话苏晓茹已经免疫,她只想清楚,“师兄,对这幅画,你心中已经有定论了吗?”

周夏摇头道,“正是没有鉴定出来,所以才来图书馆找资料,努力想要搞清楚。”

苏晓茹好奇地问他,“那你当时是怎么想着要买的?”

周夏说,“凭感觉!”

“师兄又骗我,光凭感觉就买?不是一贯的教导都说是多看少买的吗?”苏晓茹对此表示怀疑。

“小茹你看这纸张的表现,并没有什么人工做旧的痕迹,这些斑点损坏的地方都很自然,我判断定然是老纸张无疑。光冲着这点,就有让我拿下来的理由。再有,这幅画虽然是未完成的作品,可这杜鹃啼血的主题思想,已经表现得相当明确,我当时就被画里这种悲怆得无以为继的气息所感染。加上那老板马上就要收摊,所以,我决定跟着感觉走,出手将它拿下来。”

周夏只能这样,尽量用最合理的理由来解释。他总不能对苏晓茹说,我得到了考古鉴定系统鉴定这是珍贵文物所以出手拿下来。他要真敢那样干的话,先不说引起的其他后果会如何,苏晓茹怕是会把他当神经病看待。

“养兵千rì用兵一时,师兄说的这感觉,也要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上!”苏晓茹感叹道,“师兄你现在的鉴定本领,已经高出我们太多了。换了我的话,光鉴定这纸张是否老纸,就要费上老大的功夫。我的基本功还需要多锻炼,更别提其他方面的鉴定知识了。就比如这幅画,师兄要不能当机立断,将它拿下来,或许就会永远错失。果然,要做鉴定,就是得看脑子里有多少东西,我这,还没入门呢!”

周夏被她说得有些惭愧,抛开系统,他在书画鉴定方面,也不见得比她高明得到哪里去,在这上面,他也得努力提高才行。但现在,他也只能勉励她说,“小茹只要继续努力,我相信会做得比我更好的。”

苏晓茹用力点点头,坚定地说,“我会加倍努力跟师兄学习的,师兄你可不许藏私才好。”

周夏说,“我只是比你早点参加实践,能更深刻感受到,在实践中学习成长才是最好的。我们一起努力,相互学习就好。这次鉴定这张未完成的杜鹃啼血图,就是很好的学习机会。还有后面的秋季拍卖会,大家都要一起加油。对了,我已经从柳经理那弄来很多大拍卖公司的拍卖图录,感觉单看图录,就能有不小的收获。小茹你要有空的话,可以到我那去翻阅,或者,我给你送到学校来行。”

苏晓茹没多思量马上就回答道,“还是到师兄那去看好了,我还想和师兄一起探讨,光自己,是看不出多少门道来的。”

第七十七章旧友重逢

周夏当然不会有什么意见,他也觉得有人一起探讨的话,会进步得更快些。**

说话间,苏晓茹拿着画去跟图馆管理员说了几句,做了个登记,然后就挥手招呼周夏一起进去。

进去后,苏晓茹还是觉得有些迷惘,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就问周夏,他们该去哪,查找关于谁的资料。

周夏就边走边对她说“小茹,你觉得杜鹃啼血,都有什么样的寓意,最能让你联想到什么?、,苏晓茹最先想到的是李商隐的诗《锦瑟》,并随口念了出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蚺蝶,望帝chūn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rì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杜鹃,应该代表的是一种哀怨凄悲的感情,我猜测,或许和家国破碎,山河凋零有关。”苏晓茹想了想回答道。

周夏说“我也是这样想的,在古代画中,像这样悲恸哀怨的题材并不多见。除非是改朝换代,或者抄家灭族,才能让画家把这样深刻的情感灌注在画稿上。就像曹雪芹,如果仍旧是翩翩公子,很可能,

就没有《红楼梦》这样的巨著问世。”

苏晓茹点点头,接着往下说“从这纸张的材质来看,笔墨都已经完全沁入纸张里去了,应该不止百年。而且,清朝灭亡,大家举手欢庆还来不及,不会有太多人为它哀怨悲悯。再往前推,最大可能的社会变革,就是明灭清兴。如果这真是明末清初的作品,倒也说得过去。虽然明末的文人士大夫大多没节cāo,可还是有很多铮铮铁骨之士。

我觉得,我们可以把主要的jīng力,集中在那时候的画家身上。”周夏笑道“看,其实鉴定起来也不是特别难,对不对。”苏晓茹摇头“八字还没一撇,这只是我们的初步猜测,实际情况如何,还得做进一步的考证才行。反正我们要做画鉴定,对每个时代,每位名家大师的生平经历,作品的风格特征,都要有深入的了解,不妨就先从明末清初的画家着手好了。”

周夏表示同意,在内心深处,他还是觉得,这幅画原作者是朱耷的可能xìng最大。

而且这幅画,也相当符合朱耷的生平经历,心路历程,以及他后面所展现出来的作品风格,那种几乎是独有的抑郁悲愤,怀念故国家园的特殊感情。

再仔细查阅资料,周夏发现,在明朝灭亡这年,朱耷伤心的不止朱家王朝的覆灭,以前的引以为荣的皇家贵姓,如今却成为重点缉拿对象。对他影响更为深重的,还有他父亲,同样也是相当有才情的文人,在这年去世。极度抑郁悲哀的他也只能装聋作哑,隐姓埋名,遁入空门。对朱耷来说,这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成为他以后创作作品的基调。

周夏也借此机会,将朱耷的点点滴滴都做了最为深入的了解,当然,他更想知道的是,史料中有没有记载,朱耷在明灭亡的这年,有没有作过这样一幅画。

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或者说,希望是相当渺茫的。毕竟,这幅画并不像朱耷的其他传世作品一样,为世人所熟知,当然,那价格也不是周夏所能负担得起的,上千万的不在少数,还大都有价无市。

但周娄并不在乎,不管是不是朱耷的作品,他知道这幅画异常珍贵。对他来说,这幅画,比起那些拍出几个亿的画作,来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另一边,苏晓茹也忙着查阅资料,如她所言,她也是借着这样的机会,再多熟悉明末清初这些著名画家的艺术风格。

除了朱耷外,周夏也有关注明末清初,其它几位大画家的详细资料。

周夏正查询“四僧”之一石涛的资料,这也是对后世画坛影响比较深远的一位大师。石涛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也相当炙手可热,当然,其仿品也相当多。而最为出名的,就是张大千仿石涛的作品,真正的以假乱真,很多博物馆收藏的石涛真迹,其实就是张大千的临摹之作。

可即便临摹者是张大千这样的大师,其作品和石涛的真品,还是有些细微的差别。

“周夏,是你啊!”一记清脆悦耳的声音,将在海里遨游的周夏拉回现实。

周夏抬眼就看见一张熟悉的娇颜,他的同班同学,也是他过去不太愿意直接面对的人,方雪。

“好久不见,你现在还好!”事到临头,周夏反而变得淡然起来。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些隐隐的期待,或许,他潜意识里,回学校图馆查找资料,也正是盼望着这样重逢的场景。

方雪衣着打扮和她在念本科的时候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