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在十八世纪欧陆 烽霜-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贪赃枉法,不过能让老人提渣提起他名字就一阵心惊胆战的人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货sè。
第一次看到莫里斯这位祖父的时候,是他千里迢迢从安纳托利亚的阿勒颇防区来看他的孙子莫里斯,还带了很多吃的、喝的来奖励我们。
多好的一人呐!
然后,关于莫里斯祖父的好印象就到此为止。
在三伏天的炎热天气里,他把我们叫过去吃罗马人称为瑞恩斯坦大帝大热锅的食物。那其实就是火锅。
大热天吃火锅也就算了,想起来他在火锅里加的那些东西,我就一阵胃痛。
辣椒!
新大陆的辣椒,印度辣椒,红的,青的,新鲜的,干的!
更惨绝人寰的是,他还吃得特咸,最喜欢干的事情把腌制的咸鱼和鱼子酱配着辣椒扔到锅里去做汤底子!
那玩意是人能吃的?
脑袋缺个筋的莫里斯当时就尝了下,一条白花花的生小羊肉片下锅,紧接着莫里斯提出来放进了嘴里,于是,我在那天第一次看到莫里斯哭了。
随后,我们也跟着哭了。
这老东西一人一杯碗大的高浓度蒸馏酒塞过来,辣得要命的蒸馏酒犹如被人拿着狼牙棒捅进咽喉搅拌一般,喝得我们那叫一个泪流满面。
老人渣更惨,事实上,屁股有痔疮这致命弱点的老人渣这辈子据说最怕就是莫里斯他祖父了,一通酒水灌下来,他第二天保准没掉半条命。
然后我们那帮人就诞生了塞巴拉斯的痔疮,用来代替掉阿基里斯之踵这个词语。
人喝高了,都会成为人来疯,斯维亚托斯这老东西也不例外,他发起就酒疯来,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单挑,打架嘛,那不算什么,但是输掉的人要喝下一碗这老东西用来做火锅汤底的汤水。
以前跟老人渣生活在一起的时候,老布林加斯公爵都会隔着三两个月带我们出去打猎,但在我们离开老人渣,到军校以后,就听莫里斯说他搬去了安纳托利亚群山里的古修道院去了。
大白胡子老布林加斯公爵走在路上没来由地提到:“听说老混账死了。”
“是的。”
老人渣把大白胡子称作死要脸,而大白胡子则叫他“老混账”。
“他死的时候,莫里斯写给我的信说也就你们参加了他的葬礼。我算是他的朋友,带我去看看他,可以吗,殿下。”
望着那张比起老人渣同样苍老的面庞,我没理由拒绝老布林加斯公爵的要求。因为在老人渣那张臭嘴面前,能够忍受得下来的人很少,莫里斯的祖父算是一个。
有好几个月的时间没有去扫墓,我索xìng便提议带上亚历山大他们,老布林加斯公爵没有拒绝。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所有人都在城门口集齐。
老人渣下葬的海边小镇距离君士坦丁堡西点军校有半天路程的时间,而从君士坦丁堡西点军校到君士坦丁堡,如果是慢慢骑马走过去要花去大半天。所以一离开城门口,我们便策马狂奔在大道上。
骑马不比开车,策马一路小跑着奔驰返回到老人渣下葬的教堂小墓地后方,也已经到了傍晚,在附近的旅馆,我一身疲累地下了马。
我们让护卫、侍从们牵马刀马厩休息喂食,便一起到了老人渣的墓地前。
很难以想象像老布林加斯公爵这样洁身自好,不piáo不赌,清心寡yù的人会有老人渣这样的朋友。
他就在这黑夜中,静静地看着老人渣坟上的碑文。
我是幸与不幸的。我有幸参加了几十多年前的那场大战,却不幸地没能等到下一场大战的来临。是的,我又嗅到了那股熟悉的气味,但这次,很抱歉,我的祖国,请原谅我比战争更早走一步,先离开了你。
“现在,战争来了,老混账,你原来也在害怕吗…。”老布林加斯公爵扶着碑文,眼神复杂地望着天空,“你为罗马走到了人生第七十二个年头,我又能为罗马活到哪一岁?”
“老公爵请节哀顺变。”亚历山大劝慰道。
“哀?不,殿下,我没有什么哀怨,他为罗马征战了大半生,死得其所。但是,你们,你们这些被他教过的皇族、贵族,你们让我忧愁!连这个老混账临死前都对此念念不忘!”
老布林加斯公爵的话让我不禁错愕,我们有什么好忧愁的?
“祖父,请放心,罗马的未来就交给我们,我们会为了罗马的荣耀而战!”莫里斯跳出来。
“罗马的荣耀?”老布林加斯公爵冷冷一笑,“从离开军校到现在,你们之中,谁还按照规定做着军校每rì规定训练!?”
老布林加斯公爵的话重重地击打在我胸口,在他的炯炯目光中,我移开了眼睛,因为我没有做到。
“假若我们都死了,谁来捍卫罗马的荣耀?今天,我在奥古斯塔广场碰到了不少以前的战友,他们都打着跟我一样的心思,请愿参战。我们都知道,跟俄罗斯的这一仗,我们输不起!一输,整个帝国就会输在起跑线上!一输!四十年前的惨景就会再度重现!我们输不起!罗马输不起!!!”
“布林加斯公爵,虽然我们年轻,没有经验,但我们会为了罗马的荣耀奋战到死。”瓦伦斯掷地有声地说道。
“你还不明白什么是罗马的荣耀!没有参加过战争,你们永远无法明白什么是罗马的荣耀!而一场战争,并不是高喊着响亮的口号就能打赢的!如果真有那样的战争,那就不是战争!”
“罗马从建立的那天便在战争。罗马的军队在古典时代是征服的军队,我们征服已知所有的文明领土,奥古斯都以后,罗马的军队是防守的军队,我们在帝国的边境跟源源不断蛮族征战!最初,鹰旗飘扬之处,所向无敌,但越到后面,罗马的军队就越失败!失败到连我羞于提起那曾经是罗马的军队!整个整个军团被全歼,有的懦夫为活命甚至向蛮族俯首称臣,皇帝被俘,向波斯人卑躬屈膝,这一切!直到1207!”
1207,这个数字让我不禁一跳,谁都知道那发生了什么。
“君士坦丁堡沦陷!如果不是瑞恩斯坦大帝从天而降,中兴罗马,重建并重新定义罗马的军队,这个世界将不会存在罗马!”
老布林加斯说的没错,某种意义上,罗马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之前就已经亡了,哪怕腐朽的躯干还在,但罗马的jīng神早就泯灭了。是我的前任奇迹般让这个垂死的国度又一次涅槃重生。
“罗马的军队便是罗马的脊梁,自从1207年以来,任何想要践踏罗马的尊严的人都得先从帝**人的尸体上踏过去!其他贵族,他们怎么醉生梦死,我不管,但你们,你们这些被我们寄以厚望的人就不行!”
“我们在你们小时候开始就让你们集中起来,再根据瑞恩斯坦大帝遗留的古典斯巴达训练方式训练你们是为了什么!是要你们带领罗马人,再一次,又一次在欧罗巴的土地发出属于我们罗马帝**队的咆哮!而不是让你们整天游手好闲!”
第34章战争,我来了
咆哮的老布林加斯公爵指的应该是我让那帮军事宅们四处跟君士坦丁堡贵族小姐游荡的事情。想想看也是,我最近都干了些什么,勾搭一个寡妇人妻,跟一群贵族小姐胡闹,然后,也就没什么了。
沉默的老人渣,恨铁不成钢,暴跳如雷的老布林加斯公爵,望着那两个热诚的罗马人,我第一次感到羞愧。
“很抱歉,老公爵,我想我将为最近的松弛承担所有罪过。”
老布林加斯公爵气愤地在墓地边将我们解散,让我们回去好好反省。
我们三十多人聚在乡村小旅店的门口,仰望着星空,气氛一片压抑。
“这次北上会是一次苦战吧?”莫里斯靠在门柱边开口道。
君士坦斯说道:“气候是我们的敌人,漫长的补给线让我们更易被袭击,而且俄罗斯人的身材都很高大,几乎个个在一米八以上。”
“最重要的是,俄罗斯人的几个元帅不可小觑。”
俄罗斯人的几个元帅可不是等闲之辈,也难怪老一辈的帝国贵族会忧愁了。
彼得。拉西,俄罗斯大贵族,参与了总计25场战役,9次会战以及12次攻城战,一共46场战争,31胜,5平,8负。
德意志人出身却服务于俄罗斯的陆军元帅伯克哈德。克里斯托夫。冯。马尼克,多与彼得相互配合作战,与陆军元帅彼得齐名,彼得的31次胜利里有17次是跟他合作,8次惜败里伯克哈德全都不在场。
阿列克谢。奥尔洛夫,基辅罗斯留里克王朝遗族,其家世虽不足以与多尔戈鲁科夫家族,列普宁家族和戈尔恰科夫家族等显赫家族相提并论,但依旧是俄罗斯人女王情夫里身份最高的。作为伊丽莎白最信任的陆军元帅参加过波兰封王战争,主要敌手都是平散稀松的波兰贵族作战,战绩不如上面两个元帅那么彪炳,但也算是常胜将军。
瓦西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多尔戈鲁基,多尔戈鲁基家族成员,俄罗斯王国重臣,两次被流放,两次被启用,是如今俄罗斯女王的拥立者,不但惯于玩弄权术,还是沙场宿将,俄罗斯人的崛起史便是这位军中宿将的历史,大小一共58次战争,27胜,22平,9败,多次担当殿后的将军。
帝国重量级的人物,莫里斯他祖父斯维托亚斯比瓦西里还要老个十多岁,战绩当然也更辉煌,俄罗斯人的元帅、将军们一个国都没灭过,他就灭了三个苏丹国。但是好汉不提当年勇,这位老布林加斯公爵都那么老了。
尚未开战呢,帝国的前景就不怎么让人看好。
又过了几天,军部公布消息。竟然是老布林加斯公爵出任帝国斯拉夫方面军督军,而老布林加斯公爵接下来的布置证明我的想法没有错。
鉴于东欧平原广袤,帝国对战俄罗斯人的主力算上驻扎在黑海沿岸走廊的三个军团,将有十五个军团,一共九万六千人,一个军团驻守走廊不动,十四个军团将踏上东欧平原的土地。
第一梯队,基辅方面集团军的帝**团由以下五个军团构成:第二拜占庭军团,第三斯巴达军团,第十斯巴达军团,第五瑞恩斯坦军团,以及第八莫格莱尼军团…
我都对前任那个家伙吐槽无语了,莫格莱尼,凡是玩过魔兽世界的玩家应该都听说过血sè修道院狗男女里的经典对话“复活吧,我的勇士”吧?这话就是对一个叫做“莫格莱尼”的悲剧说的…更让人一脑袋黑线的是,凡是以莫格莱尼命名的军团都离不开一个类似“复活吧,我的勇士”的军团格言。像第八莫格莱尼军团就是“凤凰涅槃,我已重生”。
还有比这更崩的现实么?
有的,罗马帝国从十三世纪中叶到十五世纪的中、高阶军衔制度竟然是魔兽世界里部落的翻版或改版!大督军,督军,中将,将军,高阶军团长,初阶军团长,军团千夫长,军团百夫长,荣誉头衔有,双头鹰守卫,血卫士,皇庭守卫。
虽说到了十五世纪中叶军制改革修改了一部分不合时宜的军阶,但类似督军和军团长的军衔还是留了下来。像老人渣去死时被授予的高阶督军荣誉头衔就是个例子,而军团长的这个职位是根据帝国的军制演变出来的类似师长的职务。
随后老布林加斯公爵召集了第一梯队方面军的主要将官,在会议上他的要求是,五个军团不管有没有到齐,一旦我们抵达敖德萨,若力量在两个军团以上,便立刻立即向北进发。
原先在沿海走廊的三个军团已经接管了当地,我们大可以放心前进。如在向北行进的军团遭遇到相当的敌军,最好不要轻易发动任何进攻,切断他们的补给线,逼退敌军。若遭遇大量敌军,则所有参与本次进攻的军团务必保存实力与敌人周旋,实在不行便退守坚固工事。但要是没有遭遇任何敌军,当然也是最有可能发生的请,围攻基辅,派出猎骑兵劫掠基辅背后的俄罗斯领土。
老布林加斯公爵在大家离开会议大楼前,站在门口对每一个走过的贵族说道:“为罗马而战。”
“我的荣耀。”
轮到我的时候,老公爵紧了紧他的手掌。
命令传达,然后立刻得到执行。
前往帝国港口敖德萨的大船早早地在等候我们,想去跟温迪尔告别,却被告知人妻居然先我一步离开君士坦丁堡了。真是纳闷。
走的时候,码头上,到处都是漂亮的贵妇人和贵族小姐,便宜老爹都抽空过来送了我。
这次随行的人员很多,有便宜老爹派给我做亲卫队的八十人侍卫,他侍卫长的儿子利昂给我调过来做护卫头领。
老式载重型的卡拉克式风帆船能放下的人数比这要多很多。
瓦伦斯、跟上百个从君士坦丁堡西点军校出来的见习生,和瓦伦斯他老子齐米斯齐亚侯爵奥睿恩,以及一群人数高达三十多个人帝国贵族带着他们的护卫,这么多人走上甲板都不觉得拥挤。但我们的坐骑就得靠另外两艘大船运输了,毕竟谁也不想整艘船都臭烘烘的。
瓦伦斯他老子奥睿恩·齐米斯齐亚,作为整个随行队伍里,爵位最高的贵族,他是我们第一梯队的指挥。
齐米斯齐亚大叔可是跟我和瓦伦斯差不多的交情,是我便宜老爹的玩伴。年轻的时候,跟着我便宜老爹杀到大马士革的那段时间,做过督战官,管的是军法。后来做过几年阿勒颇的防区总督,任内出了名的冷漠,据说瓦伦斯他老妈第一次跟老子相亲,回家就问家里人,瓦伦斯他老子会不会带人上家门抄家灭口,气得瓦伦斯他外公当场就带上家兵亲卫杀到这老兄家里去问个究竟。然后,瓦伦斯老妈悲剧了,但瓦伦斯老爸站出来帮着分担了一大半的过错,最后两人眉来眼去就成了一家人。所以,别看瓦伦斯老子齐米斯齐亚大叔经常板着张臭脸,但他其实是个面冷心热的人。
出海的第四天夜晚,黑海海风徐徐,大家在晚餐过后,到甲板上散步,齐米斯齐亚侯爵在这个时间到了我所在的船室。
作为塞奥法诺家的长辈,他问了下我的情况,以及对即将上战场有什么感想。
紧张有一点,害怕也有一点,但更多的是,老子挨了那么多的苦,总算能够一展所学的迫不及待和兴奋。但是要让我跟一个土生土长的罗马人一样高喊着为罗马而战,我想我还做不到,因为我还记得我来自另外一个跟罗马同样古老的国度。但我不会退缩,因为身为一个穿越者,我想证明我并不比我的前任差多少!
“殿下觉得俄罗斯人这次会派谁来做统帅?”齐米斯齐亚大叔漫不经心地把话题转到了战局上。
考我?
这不是难题。
“军队的统帅左右着战局的命运,再好的士兵搭配再好的装备若是摊上一个白痴,也无法获胜,所以,我想俄罗斯的伊丽莎白不会把她的那群情夫都派上来做。”我把这范围一缩,俄罗斯人有名有姓的将军都剩下那么几个,“彼得·拉西,伯克哈德·克里斯托夫·冯·马尼克,瓦西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多尔戈鲁基。彼得和伯克哈德的搭配被证明是俄罗斯人诸多将军里最有效的组合。假若我们不在黑海沿岸开战,我们极有可能遇上这两个人。”
齐米斯齐亚大叔笑道:“殿下的意思是,我们将不会碰上这两个人?”
“是的,伯克哈德是个德意志人,他对东欧平原的南边根本就不熟悉,把他派下来,还不如留着他在北边,要知道,他对瑞典人的战争从来都是赢多输少,在那里能对瑞典人起个威慑的作用,就算他们想开战也得顾忌到伯克哈德的存在。既然伯克哈德不能来,那么彼得到南边的作用也就大打折扣了,在瑞典的战例证明了,这位老兄要么赢就会赢得畅快淋漓,但输也会输得伤筋动骨。而且作为新崛起的军事新贵,他一直被瓦西里那老头猜忌,后者生怕前者会总有一rì取代他的地位。既然彼得不能跟伯克哈德做搭档,自然更不能会把他配去跟瓦西里在一起。两人除了在宫廷里不合,在指挥上又是各自有主见的人,很难保不会出现分歧,然后各做各的,导致战局崩盘。”
齐米斯齐亚大叔眯起眼睛笑道:“听上去,瓦西里将会是这次俄罗斯人南征的统帅。”
“瓦西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多尔戈鲁基,他出身显赫的多尔戈鲁基家族,这个家族蒙古人来之前血脉遍布在东欧平原那块罗斯各大公国,几百年下来,那些罗斯公国都灭亡了,但那些遗族遗民仍有不少,可以说瓦西里在这块土地上依旧非常有人望,是这里的地头蛇,派来他比彼得、伯克哈德都有优势,再加上,他有过多次断后和逼平、拖垮敌军的战例,就算打不赢,也不会输的太惨,更重要的是,哪怕瓦西里是输了,这对俄罗斯人都有好处!”
打输了都有好处的隐藏剧情,整个世界也就俄罗斯能够触发。
为什么呀?
俄罗斯的伊丽莎白没做女王前,还在修道院做修女,她在国内一点根基都没有。后来夺权完全靠着国内权臣。瓦西里不但是权臣里的权臣,更是当年一举扶伊丽莎白上台,有着从龙之功的大功臣,虽说看不出瓦西里有反叛的迹象,可是他的权力太大了。如果瓦西里战败,这可是一个伊丽莎白踢开掣肘她的俄罗斯大贵族好时机。
“殿下的想法跟督军大人不谋而合。”齐米斯齐亚大叔在离开前给了我一个赞许的评价。
第五天中午,十月上旬,我们抵达帝**港,敖德萨。
战争,我来了!
第35章军前会议上
大批的战船停靠在港湾,港口里人山人海。
齐米斯齐亚大叔带我们走下船。
“荣耀罗马!”
“为罗马服务!”
早就等候多时的帝国基辅方面集团军的几位军团长和他们的将官们非常热情。地方总督赶紧让侍从们搬运行李,然后向齐米斯齐亚大叔汇报准备的情况。
我们一起骑马向城内的市政大厅走去。
齐米斯齐亚大叔在市政大厅第一时间询问了俄罗斯人的动态。
东北方向,哈尔科夫的俄罗斯人没有太大的动静。不但没有动静,就连经常来打劫的哥萨克都没了踪影。基辅方面的俄罗斯人在俄罗斯大使返回的第一天便带兵杀向了南边,他们的指挥官是卢基奇,一个无名之辈,现在还沿着直线向下劫掠。那里的贵族、大地主,三天两头都在嚷嚷着要帝国派兵去保护他们。
距离俄罗斯人离开君士坦丁堡有二十多天,十月十七rì,如今在敖德萨附近,帝国已经屯集了第二拜占庭军团、第三斯巴达军团、第八莫格莱尼军团,这三个军团一共21300的军队,第五瑞恩希安军团和第十斯巴达军团,还在赶来的路上。一个,预计会在十一天内赶到敖德萨,另一个预计会在十三天内赶到敖德萨。如果汇合,他们,帝国基辅方面集团军将有五个军团,总计32500士兵。
根据命令,齐米斯齐亚大叔并不能等待他们,他当天就召开了军议,向大家道出了老布林加斯公爵的战略,进攻基辅!
据我们所知,俄罗斯在明斯克部署超过三万人的军队以便随时抵御瑞典人的进攻,不过考虑到俄罗斯人又有了南下的心思,明斯克的俄罗斯驻军会更多,至少会多于我们基辅方面集团军,因为那里是北上进攻瑞典,南下侵犯帝国,又左进德意志平原的交通枢纽。
齐米斯齐亚大叔随身携带展开地图,向三个军团的将官解析本次集团军的战略。
基辅跟哈尔科夫,这两座城市既是俄罗斯人向南部进攻的前进基地,也是攻入俄罗斯人地盘中腹的桥头堡,不过基辅这个横跨第聂伯中游的城市比起隔着一条第聂伯河的哈尔科夫对南方的地盘更具威胁xìng。因此,想要保证南方诸省的安全,基辅首当其冲,若被俄罗斯人继续掌握这个城市,帝国将会非常被动。
几十个人讨论了下本次会战的关键,随后大家在行进的道路上出现了分歧,是选择走陆路沿直线向基辅进发,还是沿着第聂伯河向基辅行进?
走陆路的优势是时间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从敖德萨到基辅,500公里的距离,我们按照加快点的行军速度只用走24天,如果强行军可以提高到18天。坏处也很明显,从敖德萨到基辅的距离那么长,后勤补给非常吃力!曾经在大马士革作战过的第二拜占庭军团和第三斯巴达军团的将官都认为选择沿着附近河道北上最好。
“我们一共有多少辆四轮马车?”齐米斯齐亚大叔忽然在议论中问题了这个问题。
四轮马车,我前任模仿胡斯战争里乡民起义军车阵弄出来的东西。这种四轮马车前车桥与双辕杆制作在一起的,通过旋转的枢轴与底盘连结起来,非常方便转向。在敌人来袭的时候,车子可以构成方阵或圆形阵掩护步兵。在最初一百多年里是帝国对抗蒙古人、西欧猪突的利器,也是继古典罗马军团,拜占庭骑兵军团,纵横百年的军队系统。
但现在,由于火炮的普及,帝国昔rì的大杀器沦为帝**团后勤主力。
三个军团的军团长将他们的军需官把他们军团里面的马车给报了出来。从北部边境出来的第八莫格莱尼军团马车最多,重型四轮马车415辆,轻型马车110辆,其他两个军团重型马车都不过300,三个军团一共有重型四轮马车1071辆,轻型马车333辆用于补给。
每辆重型马车能载重1。5吨补给,轻型马车的载重更为不如,总载重量才1900吨出头,扣除掉帐篷、杂物、弹药、火药和炮弹,能够用以搭载粮食、饲料、不过1600吨左右,也就是说除掉随行装载弹药和火药,能够运输粮食、饲料马车又少了一部分,又把一半的粮草随军携带,往返在前线和补给基地中的马车只剩下一半,即800吨左右。
根据帝国后勤系统给出的换算,假如我们一支军队为2万人,那每天就需要3万rì份面包。现在的焙制率为3:4,则生产1磅面包需要12盎司面粉,1磅=16盎司。设每个rì份的面包为2磅,则10天期间所需面粉总量为30;000×2×10×3/4=45万,200吨。
基辅距离敖德萨大约500公里,根据帝国境内每rì行军速度25公里,敌境行军15公里的速度,两万人得走四个星期。这样的随军携带量,用于野战都不够,更别提那漫长的后勤补给线,这得派多少人去保护?对了,还没算路上的损耗,还有就是,人家瓦西里和另外几位俄军名将最擅长干的事情就是断粮道,逼退敌人。
那么沿着河道走?
第二拜占庭军团和第三斯巴达军团的将官在这里又出现了分歧。第二拜占庭的将官建议走第聂伯河。第聂伯河在十二月前不会封冻,河道又宽,最狭窄的地方也有百米,水位虽说在秋冬时节很低,但仍能容纳船只进出。就拿他们往rì出入河流的单层划桨船来说,一艘单层划桨船长不过三十米,宽不过三米,载重量达250吨,十艘划桨船的载重量可以媲美千辆马车。二十艘划桨船,5000吨,足以让基辅方面集团军征战两百五十天。有着这么多的物资,好处就是一年半载之内,我们不需要考虑补给线!当然,敖德萨有没有那么多资源,但二十艘划桨船可以搭载士兵,逆河流直上。
然后在基辅下方建筑要塞,就算拿不下来基辅,还有大量的物资和坚固的要塞钳制住来自驻扎在明斯克方向的俄罗斯人。
第三斯巴达军团的将官则认为,沿着第聂伯河道走明显不符合我们基辅方面集团军快速突击基辅的战略。因为从第聂伯河出海口到基辅,路程几多了一半,从地图上测量的距离得出,一共是七百八十多公里。比从敖德萨沿直线走多了两百八十多公里。还有就是几个军团的马车已经塞好了补给,随时可以出发,但是把这些物资从马车搬到船只上就又要耗时,而要填满随队出征的划桨船,还得从其他地方调集物资过来。前前后后做完这些,至少需要二十天的时间,这时候再出来,就完全违背了我们的战略指示,并且搭船容易在突袭中没有还手之力。
他们觉得,我们可以从南布格河运输补给,哪怕南布格河的河道不如第聂伯河宽,最宽也不过百米不能一次xìng大量地投入运输船,五艘已是极限,11月前又会封冻,但是因为是在投靠到了帝国的波兰诸城市之内,属于内线运输,比较安全。军队可以在基辅下方的南布格河左岸设置一个补给点。通过不断运输的船只,然后用马车向围攻基辅的军队输入粮食。不过这样一来,我们也暴露了运输线,从补给基地到基辅有一百多公里,四周虽有不少丘陵,却不能阻挡俄罗斯人,这给予了俄罗斯人切断我们运输线,迫使我们无粮可用,然后撤退的可能。而且设置补给点,必然要修葺补给点的防御工事,这样又要花去不少的时间,分去不少兵力。
还有就是,作为军港,敖德萨没有内陆河使用的划桨船,距离南布格河也不算近,我们只能把粮食装到大船上运到南布格河出海口。
但不管怎么说,两位军团长从驻防的地区赶到人生地不熟的波兰,在听到了战略的指示后立刻根据地图,讲得头头是道,也算是多少做了功课,是个敬业的军人。
“我们大老远地从各地赶到这里帮他们打俄罗斯人,他们还要我们自己给自己找吃的?别浪费时间了,我都无聊了七年时间,让咱们一路吃过去!好好揍俄罗斯人一顿!哈哈哈,真怀念以前在阿勒颇,没事就出去揍人的rì子!”
第八莫格莱尼军团的军团长,这是一个典型的斯巴达,吃货的斯巴达,也是他在会议最开始时挑起大家的争论并建议走陆路。
齐米斯齐亚大叔眼睛一眯,眸子冷冷转向了那个第八莫格莱尼军团的军团长:“一群连自己国家都保护不好的贵族,你会妄想他们保护其他人国家的人?我们不能把命脉交给波兰人。”
“将军,我有话说!”自觉地站在我背后的瓦伦斯走出来,作为一个毛头小子,几十个大叔都用炯炯地眼神看着他,“我们可以让一个人留下来,让总督配合,由他负责调度敖德萨的粮食运输事宜,并在南布格河的左岸,用征用建立起一个据点。这个据点不用太靠近基辅,却必须处于当地城市之中,随后通过这个据点,我们再将几个城市作为中转,利用外围的波兰城市做保护,向基辅延伸。再考虑到我们不能把在路上把马车原先搭载的粮食都吃掉,我认为我们可以派一群骑兵先行,让沿路的城镇提前做好食物,我们边走边向波兰人购买马车和食物。然后用当地的食物装到多出来的马车上,这样,本来紧巴巴的马车不但没有损失,反而增加。而后面赶路来的两个军团可以从坐船抵达我们的建立的补给点,再出发汇合主力。”
——————————————————————
周末,两更
第36章军前会议下
“咦,这不是我们刚才几个计划的综合么?”
“剔除了一些,又加了点东西进去。听上去好像有实行的可能xìng。”
几个将官在底下窃窃私语,其实把大量的信息综合起来再给出最具可行xìng的建议,这就是瓦伦斯这货最擅长的事。
“为什么是买,而不是征用?”一个站在第二拜占庭军团长背后的年老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