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抗战-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齐五你来得正好,我正有事儿要你办。”
单看康泽的外貌,属于那种很“圆润”的类型,跟目前正在云南开荒的杨杰有点儿类似。不过比起杨杰的不得宠,康泽的运道可就好的多了。虽然前两年他跟蒋经国在江西争权夺利,最后惨败收场,被老蒋冷落了一段时间,可现在重新又抖了起来。虽然不复昔日老蒋接班人时的“众望所归”,可如今执掌军统大权,依旧威风无比。
“秘书长,我也正要有事向您汇报。”毛人凤就跟面对戴笠一样,对康泽无比恭敬。按他的话说,康泽是军统前身复兴社的创始人之一,连“复兴社”这个名字都是康泽取的。所以,康泽是军统的老前辈,他这个后进表现的恭敬点儿是应该的。
“那你先说。”
康泽平素表情严肃,不苟言笑,两眼凶神恶煞,看人目不转睛。也不斜视,一看就是几十秒钟,似乎要把你从骨子里看透,活脱脱一个职业刽子手的模样。好像见到人总在琢磨杀人时应从何处下手才能干净利落一样。这让许多人都有些怕他。不过他对毛人凤却非常的热络……所有人都觉得这很正常。身为戴笠的主要亲信兼军统大员,现在主动向康泽靠拢,康泽如果不知道笼络,那他就太弱智了,又有什么资格夺下军统的大权?
“是广东站的事情。”毛人凤小心地说道,“我刚刚得到郑鹤影等人的回信。他们声称,事前并没有接到第四战区的任何通知。甚至在空军发动袭击之前。他们还正在商量怎么去调查第三十八师团的动向。”
“哦?”康泽圆圆的额头挤成了一堆,“这么说,第四战区是擅自行动?”
“这应该不是。”毛人凤道,“第四战区应该是通知了委员长和国防部,不然他们调动不了空降军。”
“这我也知道。可他们这么撇开军统。到底是什么意思?”康泽冷哼了一声,脸色有些黑。
“我估计。应该是秦卫的原因。”
毛人凤苦笑了一下。他其实并不想投靠康泽。可经过深入的考虑和揣摩之后,他却最终选择了这条路。不为别的,就因为他还要继续在军统混。没错,康泽在此之前并不吃香。他仿照德国党卫军而创建的别动队现在已经被改编成了正规军,可身为创始人,康泽却没能在这支部队中获得任何一个职位。相反还差点儿被逼得出国考察。这显然是老蒋对他在江西跟蒋太子争权夺利不满的表现。
可反过来,康泽毕竟也曾是老蒋蓄意培养的接班人选。想当初,谁不知道老蒋手下有两大宠儿?一为戴笠,另一个就是康泽。这两个人可都是可以随意进出老蒋的住处和办公室的。而跟这两人同辈的。乃至绝大多数老辈儿的党国中人,全都得先在侍从室登记,由侍从室向老蒋报告,再由老蒋点头,然后才能入见。毛人凤揣摩过老蒋用人的手法,在他看来,老蒋这一回把康泽甩进军统,有很大的可能是觉得军统的实力已经有些过大,所以才想要对戴笠进行遏制。而康泽之前虽然跟蒋太子争权,毕竟也还是大大的功臣。想想看,三民主义青年团、复兴社、别动队……康泽可全都是创始人,而且其人以前一直视老蒋为“至尊”,据说还曾专门替老蒋编过一首颂歌,说什么“大哉中华,代出贤能;历经变乱,均能复兴;蒋公中正,今日救星;我们跟他前进、前进!复兴、复兴!”……老蒋其实是个吃马屁的人,只要拍得正,一拍一个准儿。再加上康泽本身就是从事情报宣作的,在这方面也擅长,资格甚至比戴笠都老,由其坐镇军统,正当其用。而且军统实力强大,也正好可以安抚康泽那饱经打击的小心脏。
当然,在战时对军事情报机关大动干戈,这并不明智。可毛人凤自认为也能搞清楚老蒋这么干的理由:目前中**队在战场上有一定的主动权。日本人又在向南洋一带大肆扩张,应该不会在这个时候主动招惹中国。如此一来,正是换将之机。
而这么算来,日后的军统当家人应该就是康泽。
这种情况下,他毛人凤不跟着康泽混,还能跟谁?虽然他必须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建立康泽对自己的信任,可这总比跟着戴笠去海军部那边儿强吧?不说到那边儿他得重新发展自己的人手,不像在军统有已经建立的势力,直接拉起来投靠康泽,必然能得到倚重;就是他愿意过去,他又懂什么海军方面的知识?就算戴笠愿意拉他一把,又能把他捧到什么地步?而且海军上不了岸,论权力范围,远远不及军统,他又何必去吃那个苦?
“秦卫!”
听到毛人凤提起的名字,康泽也觉得有些牙疼。说真的,他非常非常的嫉妒秦卫……他康某人从报考黄埔军校开始,费了多大的功夫才成为老蒋的亲信?这中间他又做了多少事儿,结了多少仇家?可秦卫倒好,没两年的功夫,就从一个不入流的伤残军人收容院院长直接蹿到了一级上将!虽说这也是因为秦卫立了功,甚至可以说是在某种程度上扭转了中国抗战的局势,可这人立功是不是也忒容易了点儿?说收拾谁就收拾谁。那明明凶神恶煞的日本人,仿佛就专门听他话似的,自己就往枪口上撞。简直就是作弊!可嫉妒归嫉妒,他还真不能对秦卫怎么样。一来,对方地位比他高,无故招惹,不说秦卫还手的时候他能不能招架得住,就是其他人也会看不顺眼,因为他现在能执掌军统就是秦卫向老蒋提议的……这事儿老蒋已经告诉他了。所以,他得念人家的人情。
“可这么大的事儿。他们偏偏越过我们军统,你说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康泽想了半天没想明白秦卫为什么不理会军统,仅仅就是因为自己抢了戴笠的权?戴笠现在可还是军统局长,说是被老蒋关了禁闭,可只要那家伙愿意。随时都可以出现在军统总部的局长办公室。他虽然趁着这段时间向军统各地安插了不少人,可毕竟比不上戴笠在军统的年深日久。戴笠真要是想重新把军统的权力夺回去。他恐怕还真没多少反击的力量。可人家戴笠现在就是不出手。摆明了就是要在老蒋表现出一副听话的乖宝宝的模样,既然当事人都不急,你秦某人又急什么?再说了,真要是怕自己夺了戴笠的权,你当初给老蒋提那个建议又作啥?不会为姓康的就是吃糠的,只能坐在那儿当泥塑木胎吧?
“秦卫做事。有人说不着调,也有人说难以揣测……或许,他就是为了保密吧?”毛人凤苦笑着说出了自己的一个猜测。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个猜测有些不着调……军统是中国最重要的军事情报部门,一个战区。现在看来是打算收复一个省,其中还有美军的配合,这样一个重大的军事行动,怎么能越过他们自行其事?往小了说,这是看不起他们军统;往大了说,岂不是代表着以后军统在第四战区的重要性将直线下降,甚至有可能会受到全面的压制?这对一心在军统做一番事业的他,还有其他许多人而言绝不是什么好消息。
“就算是为了保密,不通知广东站,也应该跟我们说一声吧?”康泽道。
“要不,咱们去个电报问问?”毛人凤提议道。
“这……行吗?”康泽有些心虚。他是老蒋的心腹,可刚刚才“受罚”了一回,底气有些不足。而目前第四战区光是上将就窝着三个,还有徐庭瑶这么一个“前任上将”。如果人家真的是有意不理他们,他这么直接去问,不是找不自在么?
“我想他们应该也不会说什么,”毛人凤想了想,道:“反正就是问问,能有什么大不了的?”
“……也好。”康泽点了点头。事情总得弄明白。不然,这事儿传出去,其他战区有样学样儿,他还怎么接掌军统?要知道,因为处处伸手,各大战区对军统有好感的可没几个。
******************************
“问我为什么?这意思……是要我的解释?”
“不敢不敢,”秦卫面前站着军统广西站的站长苏业光,不过这位在许多时候都见官大一级的大特务在听到秦卫的反问之后,额头却立时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卑职也是奉命行事,就只是想了解,对,了解一下具体原因。毕、毕竟我们是情报部门嘛,……这么大、大的行动都不知情,不好、不好交待!”
“有什么不好交待的?不就是保密嘛。”秦卫不屑道,“再说我们这一次动用的是空降军,这可是委员长直属的部队,跟第四战区基本没什么关系,通知你们干嘛?你说是不是?”
“是是是……”苏业光也不敢说什么,就是不住点头。
“问明白了,还有事儿吗?”秦卫又问。
“没,没事儿了。”苏业光急忙朝他敬了个礼:“卑职告退!”
……
“康泽!”
见苏业光仓惶退走,秦卫又顺手抄起了对方送来的一封亲笔信……为了以示郑重,康泽居然没用电报,而是派人送了这么一封信来。
“倒是挺懂礼貌,可惜啊……”
秦卫也不看信,顺手就丢到了一边。比起戴笠来,这位康泽康某人更是站在中国人民对立面的人物,当年在中央苏区不知道制造了多少杀孽。他把这人弄去军统,本来是希望此人能跟毛人凤这个阴人兼狠人的家伙斗一斗的,可没想到两人居然合流了,让他大失所望,也让他非常担心……这姓康的“原本”可是在解放战争中被俘,后来被特赦,再后来遇上了文化大革命,直接被红卫兵打得半死之后,拖进大牢,最后伤重而死的人民公敌。可现在这家伙成了军统的大员,又没有跟毛人凤斗起来,那会不会在日后取代毛人凤成为戴笠的接班人,并在最后成功躲到国外去呢?真要是那样,他可就等于是犯错了。
“叮呤呤……”
秦卫很是纠结,正琢磨着要不要弥补一下自己的错误,给康泽找点儿麻烦,或者干脆找个机会把那家伙弄死算了。电话铃却突然响了起来。于是,他只有暂时放下心情,拿起了电话:
“什么事?”
“马上来司令部,”对面传来的白祟禧的声音,“日本人动手了。”
“动手就动手呗,正好!”秦卫笑道。
“跟咱们想得不一样,他们朝澳大利亚出兵,揍美国佬儿去了……”
第573章史迪威?
日本人在菲律宾大动干戈,接着又以空降兵飞夺印尼两大油田,在所有人看来,这就是他们即将对东南亚发动全面进攻的先兆。因为日本人如果真的想要大举进兵印尼,并且从印尼得到紧缺的石油资源,就必须拿下马来亚和新加坡,不然其航道就要受到英国人的威胁。而要进攻马来亚和新加坡,就得以暹逻为跳板,可只要日本进入暹逻,就必然要受到缅甸英军的威胁,所以,只要日本人有南下印尼的心思,就必须连缅甸一块儿打。
可日本人偏偏就不按常规的路子走,先把进攻英国人的气势做得足足的,却突然反身一脚,直直踹上了正在新几内亚组织前沿阵地的美**队。
南云忠一再一次显示出了他一流航海家的水平,率领一支庞大的舰队突袭了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打了正在那儿的澳大利亚和美国人一个措手不及,而就在澳大利亚人和美国人匆忙组织防御的时候,日本陆军上场了。由于澳大利亚人和美国人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日本人首先攻击的对象,所以表现比菲律宾还不如。不到两天,整个莫尔兹比港便告失守,守卫除少数得以逃脱之外,大部被俘。
可日本人并没有打算就此停住。
南云忠一的舰队在莫尔兹比港扔下了陆军之后,就直接南下澳大利亚。
如果有人对世界地图比较熟悉,就会知道,巴布亚新几内亚就是澳大利亚上方那个特别像乌龟的大岛。而莫尔兹比港正在这个“乌龟”的右下方。也就是说,由莫尔兹比港继续往东南方向前进,就是澳大利亚最繁华、最重要、人口最密集的东部地区。从北向南,布里斯班、悉尼、堪培拉、墨尔本……
澳大利亚西北不远就是印尼。日本入侵东南亚,战略目的昭然若揭。为了对抗,美国选择了澳大利亚作为前沿阵地,这是绝对正确的做法。可谁也没有想到日本人不按常理出牌,不在乎没有马来亚和印尼这两个中继站,不在乎后勤不好办,居然又玩儿了一个“长途奔袭”。不过想想之前日本人对珍珠港乃至美国本土的袭击,这突然袭击澳大利亚的行动也似乎不算什么出奇的事情。美国,澳大利亚,还有澳大利亚的宗主国英国之所以输。其实就是输在了四个字:不长记性!
……
“那些辎重啊——”
听闻新几内亚失守,秦卫气得捶胸顿足。为了支援以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为支点的对日防御和反攻,美国人在莫尔兹比港屯积了大量的物资。总数量目前已经达到了数十万吨。而光是莫尔兹比港的物资就有二十多万吨。这是美国佬打算留给自己的部队用的。可现在全便宜了日本人。以美**队的作战和装备习惯,这批物资的丰厚可想而知。可以肯定,得到这批辎重。日本人的战争潜力又可以延长好久……当然,日本人能坚持得久一点儿。从整体上对现在的中国还是好事儿。可只要一想到那么多的物资,秦卫就是忍不住的心疼。其实也不只是他,全中国,上到老蒋,下到知道这个消息的每一个人,都是气咻咻的。
“这就是教训!给那些美国人的教训!”何应钦的眼珠子都是红的。身为国防部长。他每天都不停地忙着应付各大战区提出的各种物资要求,可就那么点儿东西,他再大方也只能一点一点儿的往外抠。可美国人倒好,宁可把那么多的物资“送”给日本人。也不愿意拿来支援一下中国。他怎么能不生气?又怎么能不犯红眼病?
“如果只是辎重方面的损失,美国人倒也不会在乎。”
陈诚别了何应钦一眼。这老家伙表面上是在说美国人,可实际上却是在眼红老蒋手里的那些东西。传闻秦卫、杜聿明、孙立人等人从东南亚搞来几十吨黄金,几百吨白银,可老蒋却死活不承认,并且拒绝拿钱出来补贴各部。虽说这可能是为了细水长流,为了长远打算,可何应钦是负责“花钱”的,哪管得了这些?而且各大战区的人似乎也都得到了差不多的消息,甚至还有说这笔黄金有几百吨的,结果一个个眼珠子红得跟兔子似的,都派人来重庆打秋风。何应钦都快被逼疯了,找了老蒋不知道多少次。可老蒋就是没个实话。所以,现在何应钦抓住机会,又要拿美国佬儿的例子来“劝谏”老蒋了……留着?你留着有什么用?万一哪一天出了问题,这些黄金白银可就不是你的了。不过陈诚跟何应钦的立场是不一样的,他管的是政治部,手下的第九战区又一向是最受老蒋重视的,干什么都是优先,倒也不在乎那么一丁半点儿的东西:
“现在的关键是战略!丢掉了澳大利亚,美国人就只能凭借夏威夷做前哨站。那儿居于太平洋之中,到东南亚的距离比到日本本土还远,且没有任何战略纵深,在太平洋舰队没有恢复战斗力之前,日本海军想要收拾那里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
“这话没错。如果我是日本人,拿下澳大利亚之后,立即就挥师北上,拿下珍珠港。”张治中叹道,“如此一来,美国人想要在亚洲与我争锋,就只有从大西洋过地中海,再过印度洋……其后勤压力将成倍增加。”
“现在美国人应该知道教训了吧?”秦卫突然问道。
“当然知道了。”老蒋冷哼了一声,“宋子文传回来的消息上说,美国政府正在向他们施压,要求成立泛西太平洋战区,统领东亚和东南亚战局。不过这个东南亚不许包括马来亚和缅甸!”
“记吃不记打。”秦卫不屑地笑道。
“那可未必。”白祟禧白了他一眼,“澳大利亚现在极有可能失陷。以南云忠一进兵的速度,美国人十有**来不及援助……而一旦澳大利亚失守,就像文白兄说的,他们就得走英国人控制的航道。这时候,自然不能太过刺激英国人。”
“不是十有**来不及援助。而是肯定来不及!”何应钦道:“日本海军大举出动,太平洋舰队却依旧残破不堪,就算美国人把在大西洋的海军都拉过来,也未必能够保证胜利。何况他们还必须防着德国人,根本就不可有调离多少军舰。如此一来,他们能够援助澳大利亚的,就只有匆忙扩充的陆军。可没有海军的保护,陆军又如何越过重重大洋进入澳大利亚?”
“现在就看日本陆军的了,不过我估计他们不会让我们太过失望。”秦卫笑道。
“失望估计不会太过失望,不过这跟日本陆军却没有多大关系。”老蒋又道。“根据美国那边传过来的消息,进攻澳大利亚本土的,主力并不是日本人。”
“不是日本人?”秦卫一怔,“那又是什么人?总不可能是德国人或者意大利人吧?”
“你想什么呢?”白祟禧又白了他一眼,“德国和意大利自己的人还不够用呢。还能分给日本?”
“那就是法国佬儿。”秦卫道,“他们不投降了吗?身为仆从国。理应为宗主国的战斗出一分力。”
“是西伯利亚的那些劳改犯。”老蒋不耐烦听秦卫在这儿插科打诨。直接公布了答案:“而且据闻穿的都是苏联军装,打的也是苏联红军的旗帜。”
“苏联红军?……”秦卫愕然:“他们不、不是已经都叛变,现在跟苏联都是死敌了吗?”
“妙啊!”张治中在旁边却是一拍巴掌,“这帮日本人,为了帮助他们的盟友,倒还真是不择手段。……虽然所有人都晓得他们手下这群劳改犯是苏联人的叛徒。可普通老百姓却未必在意这些。他们打着苏联红军的旗号侵略澳大利亚,英美两国的老百姓怎么想?苏联现在已经开始向英美求援,如果是出于战略考虑,英美肯定会同意。可大家一个社会主义,一个资本主义,原本就是死敌,现在又看了日本人导演的这么一出戏,中间肯定要出问题。”
“普通老百姓知道什么?只要两国政府多多宣传,并且禁止澳大利亚出现苏联红军的消息传播,又有谁会在意?”陈诚不信。
“那可难说。”秦卫歪着脑袋想了想,“你们还记得前段时间日本人打下西伯利亚那些劳改营之后对外进行的宣传吗?那些劳改犯有多少都被折磨得不成人形了?英美自称‘民主’,一度为此事对苏联口诛笔伐,尤其是美国,骚动还不小……现在日本人又把这些劳改犯纠集起来,明眼人知道这可能是他们兵力不足,也可能是为了更好的控制西伯利亚,可一般人首先想到的却肯定是苏联政府那不光彩的过去……虽然这未必会影响几国的总体战略,可只要在关键时刻出现那么一丁点儿问题,恐怕就够他们受的。”
“按你的说法,日本人这也算是打的‘广种薄收’的主意喽?”何应钦问道。
“量变引发质变。日本人、德国人、意大利人,甚至是法国人,肯定都有办法让英美各国的老百姓注意到这些事情。”秦卫道,“你们想一想,到时候苏联如果被定义为‘邪恶’国家,那么支援邪恶国家的国家又是什么性质?如果对自己的定义都发生改变,又会对战争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尤其是美国,抛开日本偷袭的因素,他们几乎就是主动参战。而在许多普通的美国人,甚至是包括许多不普通的美国人看来,这场战争原本是可以跟他们无关的……可以说;如果不是日本偷袭;美国参战的罪名恐怕就会让罗斯福一个人承担。”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日本人真的是打的这个主意,倒也不得不防。不过也不用太过在意。”白祟禧道,“现在的问题是,咱们该怎么办?”
“美国政府已经发出通知,会派人接走麦克阿瑟,前往指挥澳大利亚战事。不过他手下那些美军可就不好办了。”老蒋道,“美国人的意思,是希望能与我们组成联军,共同在东南亚作战。不过他们需要重新派一个人来担任美军的指挥官。”
“不是有温赖特吗?”秦卫问道。
“谁知道他们怎么打算的。”老蒋道,“不过听说这个新派来的家伙跟他们的总参谋马歇尔的关系不错,很受重视。”
“哦?是谁?”秦卫问道,“不会是艾森豪威尔吧?”
“你就知道一个艾森豪威尔。”白祟禧白了他一眼。
“不是艾森豪威尔,”老蒋的语气中有些可惜,他其实也很喜欢那个艾森豪威尔。毕竟,外国佬儿里面态度平和,又懂得礼貌的人不多,“好像叫什么史迪威!”
“史迪威?”秦卫眼珠子顿时一凝:“不行,这人不行!绝对不能接受!”
第574章已经答应了
抗战期间,美国政府先后派出了不少将领来到中国。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陈纳德、史迪威、魏德迈……陈纳德就不用说了,先是来到中国担任宋美龄的空军顾问,之后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召募美国飞行员成立飞虎队,在中国抗战情形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多次击败日本空军,又在太平洋战争暴发后引起美方的重视,由此终于摆脱了退役上尉的军衔,踏上了将军之路。
而陈纳德之后就是史迪威。
著名的“蒋史之争”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中国抗战的后期。而史迪威身为这场“斗争”的失败者,也最终被老蒋赶回了美国。不过问题是,史迪威虽然在权利斗争中失败了,却嬴得了身后名,至少,他的名声比老蒋要好的多。
可秦卫不这么看。
在秦卫看来,史迪威根本就只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根本就不知道去考虑实际情况,也不知道去考虑各个方面的协作,更不理会别人善意的警告,只会以自我的意志去安排一切。而以他的意志安排了战斗,并最终失败之后,他却只会怨天尤人,怪别人不行。
“蒋史之争”,老蒋虽然是最终的“胜利者”,却没留下什么好名声,可秦卫在这件事儿上却觉得他有些冤。一个国家的领袖,在见到史迪威这个外人的时候,直接告诉对方自己的军队在战斗力上比敌人差得很远,没有五倍于敌人的力量不能进攻,没有三倍于敌人的力量就防守不住,也不能随便集中兵力,因为一旦集中起来就有可能会被敌人成建制的消灭。这是多丢人的事情?可老蒋还就这么干了。这也算是坦白了吧?可史迪威呢?他觉得老蒋的战术安排跟美军的传统不符,所以。直接将老蒋斥为“一头蠢驴”!
好吧,从战略战术上看,老蒋也确实比一头蠢驴强不了多少。可史迪威呢?
连陈纳德都说,史迪威是以“外国主子”自居。他在缅甸战场上的瞎指挥,让中国损失了最精锐的两个师,并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缅甸的沦陷。后来,杜聿明不得不率领十万大军穿越野人山,几乎全军覆没,可这位史迪威将军带领110个人从野人山里走出来,却瞬间成为了英雄……有这样的英雄么?
史迪威总是以美**纪说事儿。来掩盖他和他的参谋在指挥事务上的无能。而这方面,又以他跟陈纳德的矛盾中表现的最为突出。陈纳德的空战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切合实际,可以说是宏大完备的,所以。即便是被史迪威称为“寒酸的部队”,飞虎队很多次战斗的战术设计依然都取得精确的效果。可飞虎队战绩辉煌。史迪威却老出乱子。罗斯福那边儿就不懂了,就找史迪威询问情况,结果史迪威就把责任往蒋介石头上推,说老蒋:“是一个老奸巨猾、不守信用、优柔寡断的恶棍。”
而讽刺的是,史迪威拿**的利益派系斗争及贪污无能来说事儿,并且公开宣扬**将领顶多只是“二流”。可他自己却又是美军中嫉贤妒能的前锋,且有造假欺骗的习性。陈纳德率领飞虎队连战连捷,罗斯福都亲自写了一封长信过来以示赞扬,声称飞虎队“大智大勇。业绩惊人,使整个美国都为之自豪”。可陈纳德给美国高层的重要军事报告,请史迪威呈转,史迪威却束之高阁,同时向国内军政界大打陈纳德的小报告。双方矛盾日渐加剧,最后不得不由罗斯福派特使来进行调和,而在调和过程中,史迪威说的许多谎言也露了馅儿。不过这依然不能让史迪威有所收敛,1943年3月的时候,陈纳德获晋升少将,飞虎队补充轰炸机,获得驼峰航线的指挥权,但是发来的书面命令,居然又被史迪威藏起来。这事儿一个月后被发油,最后,两人不得不回华盛顿“解决矛盾”!结果,在五角大楼的辩论中,史迪威的各种谎言再次不攻自破,而陈纳德却获得了罗斯福的重视。之后,罗斯福三次私下会见陈纳德,听取陈纳德对太平洋战略安排的意见。而也就是五角大楼辩论一年之后,史迪威被召回美国。
总而言之,史迪威就是一个刚愎自用,且为达目的无所顾忌的人。只可惜他有一个好朋友:美国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而且身为五角大楼出身的“科班”人员,他在美**方高层有不少关系。所以,战后,陈纳德凭借多次胜仗也只能到了一个空军中将,而他这位总是出问题,甚至经常打败仗的老兄,却弄了一个四星上将退休。换言之……哪里都是讲人际关系和出身的。陈纳德当初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底层小上尉,还曾因为得罪上官而被迫退役,在美军高层那里其实获得不了什么好感,甚至只不过是美军高层眼中的一群“兵油子”、“兵痞”,功劳再大,又怎么能比得上出身上层的史迪威呢?
……
“可我记得你当初让美国人派观察团来的时候,曾经点名要这个史迪威过来……现在人家美国人愿意把人派过来了,你这又是怎么个意思?”
何应钦对秦卫的断绝拒绝感到不解。其实不仅是他,老蒋等人也都差不多……这也怪艾森豪威尔等人的表现太好。说起来,有艾森豪威尔这样一个军事水平够高,又擅长协调关系,并且能够沉下心来仔细观察环境,并愿意努力去适应的人打头儿,加之李奇微等人此时的军阶也都不高,并且大都不怎么得志,面对一大群中国高级将领的时候,自然无法表现出来什么傲气。而即便是有点儿傲性的,不过是个观察团成员,手里没多大权力,又能怎么的?所以,老蒋等人对那一届的观察团非常满意,自然而然的对艾森豪威尔等人的评价也就极佳。由此,对秦卫的“眼光”也就非常的信任。而史迪威也是当初秦卫点名的人。所以,美国人那边儿一说,他们就已经在心里点头了。可没想到,秦卫这个“始作俑者”却选择了反对。
“史迪威跟美国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是好友,两人关系不错。还有那个布雷德利,也是在美国陆军部工作的,同样也很受马歇尔重视……也就是说,点这两个人的名,不是看重他们的能力,而是希望能够能过他们来影响马歇尔这位罗斯福在军事战略上的重要助手!”秦卫解释道。“可现在美国人派他们来指挥美军配合我们作战,这里面的问题就大了……一个将领的性格,以及他所处在的位置,决定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