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抗战-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就好。”丁默村心中一凛。他早知道秦卫虽然是军统局长,却跟戴笠是两拨人,基本不相统属。可没想到戴笠的手会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在了上海,那就是说,如果他不赶紧行动,说不定就会遭到戴笠的毒手……当然,这或许是秦卫跟戴笠在合作,以实际行动逼迫他和王天木,逼他们合作,逼他们马上展开行动,逼他们反正。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就代表着重庆那边儿已经对他没什么耐心了……不过还好,他的计划已经开始,不会让那边儿等得太久。
“多的就不用说了,”王天木叹息了一声,“默村兄,你到底有什么计划?什么时候?需要我怎么配合?”
“不是什么时候,”丁默村直了直腰,“马上就要开始准备……我需要你帮我把李士群带到一个地方。”
“李士群?”王天木一惊:“你是想……”
“没错,”丁默村嘴角掠过一丝阴狠:“我要带着李士群的命,还有另外一些东西一块儿回去!”
第301章秦卫送礼
“这就是你要我来看的东西?”
陈果夫被秦卫拉到重大,还以为秦卫是要给自己看什么好东西,可到了地方,他看到的却是整整两大箱书籍:
“《原富》、《经济学原理》……《被掩盖的经济真相》、《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伟大的搏奕》、《诚信的背后》、《宏观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管理科学》、《货币战争》……这都是哪来的?”
“我写的。”
“……不要开玩笑。”
“你看我像是在开玩笑吗?”面对陈果夫的怀疑,秦卫貌似非常不爽,一指站在边儿上的马寅初,“不信你问老马,这些书到底是不是我写的。”
“不是你写的。”马寅初很不卖面子,“我敢肯定。秦教授,你这都是转述的某些经济学大师的研究成果!”
“老马你什么意思?咱们可是一伙儿的。”秦卫面sè不变,“再说了,你凭什么就敢断定这是我转述的,而不是我个人的研究成果?你应该知道,我其实很有才的。”
“你连最基本的经济学名词都不懂,怎么可能懂这些道理?”马寅初好笑地看着秦卫,“再说了,你拿出来的这些东西都非常的散乱,按你自己的说法,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根本就没有一个专注的研究方向。如果不是我们经济学院的人还勉强懂一点儿这方面的知识,恐怕连整理都整理不出来,就更别说凭着你说的那几句话找到相关的实例进行再分析……秦教授,这些研究成果可都是非常不得了的东西,让人眼界大开。非大师不可为。可据我所知,即便是欧美各国,即便是他们最优秀的经济学家,也没有研究出这些东西……那么,你的这些成果都是哪来的?”
“就是!”陈果夫拿起了一本《管理科学》随便翻了两页,“冒名顶替,攫取他人的科学研究成果,太不道德。”
“我说是我的,那就是我的,大不了让重大经济学院也署个名,其余的,你们要是不服,就告我去。”秦卫翻了个白眼儿,坚定地维护着自己“经济学大师”的地位。
“我才不管你这些东西都是哪来的。”马寅初两眼放光地看着眼前的两个大箱子,“反正,这些书必须留在重大,留在我们经济学院。”
“你们可以复印一份儿。其余的我有用。”秦卫道。
“你拿这些书……想干什么?”陈果夫随手把《管理科学》扔回箱子,又向秦卫问道,却没有注意到一边马寅初那失望的眼神……这本被命名为《管理科学》的书籍虽然**,也就几百页,理论方面的东西也不多,却是马寅初和几个专门负责的经济学院的学生最看重的一本书。由秦卫的提点,他们在里面添加了许多东西。在他们看来,相比起这两大箱的书籍,这本《管理科学》是最立杆见影,可以最快的取得效果,同时也最适合当下中国企业的一本书……他多么希望陈果夫可以好好看看这本书,可惜陈果夫显然对此并不重视。也就是说,这位国府要员还不明白一个道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
“我打算拿这些书送礼。”秦卫答道。
“送礼?”陈果夫微微一愣,“我还以为你要把这些书都发表出去,然后混个经济学大师的名头。”
“我这个人一向淡泊名利,大师不大师的,大家心里有数就行了。”秦卫微笑道。
“我看你是怕被人拆穿……连经济学名词都弄不清楚的大师,啧啧,这说出去得是多大的笑话?”陈果夫取笑道。秦卫跟陈立夫交往较多,可他身为侍从室第三处的处长,最近跟秦卫的接触也是不少……成立rì本和平救**那一次,他还是秦卫亲自“邀请”的“演员”之一呢。
“我说你这个人怎么就是这么不讨人欢喜呢?不知道这话很伤人自尊么?”秦卫白过去一眼,又转向了马寅初,“老马,你的研究报告出来没有?”
“出来了。”马寅初答道。
“留底了吧?”秦卫又问。
“那当然。”
“拿一份儿,一块儿放进去。”秦卫指了指箱子。
“什么研究报告?”陈果夫听两人说得神秘,忍不住问道。
“《中国人口增长报告》!”秦卫答道。
“嗯?”陈果夫一愣,“中国人口……增长?”
“没错。”秦卫耸了耸肩,一副无奈的样子,“是不是觉得很假,很虚幻,有一种不着边际的感觉?”
“倒不至于不着边际,就是觉得你们这儿……可能有些问题。”陈果夫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一开始,我也觉得这个研究很没有道理,中国常年战乱,人口怎么可能还会有增长?”马寅初从自己的书柜里抱出了一摞厚厚的文件夹,足有一尺多厚,“可经过研究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的想法多以可笑,又多么地想当然……中国的人口确实是在增长。而且增长的速度还不算慢。如果不是因为战争,那么,这个速度还会更快,快到足以让人心惊胆战!”
“哦?”陈果夫有些迷惑,不过他好像找到了秦卫非要让他一起过来的原因……说什么找回蒋介石的好感估计是假的,马寅初的这个所谓的人口增长的研究报告恐怕才是真正的主因。
“根据老马他们的研究,咱们中国一旦停止内乱,人口增长速度将超过千分之一,甚至更多。”秦卫叹道。
“千分之一?”陈果夫想了想,“一千个人里面,增加一个?”
“你似乎不觉得这有多严重?”秦卫看着他问道。
“这很严重吗?千分之一的增长率,一千个人就算是一百年,也不过才增加一百个而己。这个速度不是快,应该是慢了才对。”陈果夫叫道。
“陈处长……”马寅初差点儿气得跳起来,这是自己国家的高层领导人?
“难道……我算得不对?”陈果夫被马寅初瞪得有些心里发毛,再看到秦卫那鄙夷的眼神,顿时发觉自己好像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
“知道高利贷是怎么回事儿么?利滚利是能滚死人的!”秦卫咬牙切齿,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陈祖焘啊陈祖焘,亏你手里还有个中国农业银行……算了,我也不求别的。明天就给我弄两百万大洋的贷款,年利息我给你百分之百,一百年后归还,到期我还你两亿。”
“抱歉抱歉!”陈果夫的脸红了,“一时大意。那个……千分之一的增长率,到底有多快?”
“即便是考虑到可能中间会遭到几次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四十年后,中国人口也将翻上一番!也就是说,即便以现在大家通用的四亿五千万为基础,到时候我们也将会有近九亿人口!”马寅初沉声说道。
“多少——?”陈果夫仿佛是被捏住了脖子的公鸡,**的面皮顿时通红:“九亿?”
“四十年翻一番还是慢的。”秦卫叹息道:“按照计算,再往后,用不了二十年,中国人口将再增长四亿!”
“也就是说,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中国的人口将达到骇人听闻的十三亿!而这还是预测中最慢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这十三亿是至少;至少十三亿。”马寅初再次说道。
“尔后,以十三亿为基准,再过十年,我们的人口将再增长……”
“别说了。”短短一瞬间,陈果夫已经是满头大汗,“这、这……这都有依据吗?”
“你这不废话?没依据,我跟老马敢乱说吗?都在报告里写着呢。”秦卫道:“当然,因为时局的原因,这些报告都只是大略,主要是考据的四川和chóngqìng两地的人口问题,其余各省还都空缺。不过以咱们中国人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以及农村人口过多,生活水平太低,没有太多娱乐项目可以转移生育兴趣等各个问题来推断,我相信,这个报告还是具有很大的可靠xìng的。”
“不是很大。我们许多人都研究过,这份报告的可靠xìng至少也有百分之九十。”马寅初道。
“你这份报告要送给谁?”陈果夫压下了心中的惊慌……十三亿?他可能看不到那个时候,可是这个数字足以把他的心压成米粒一样大小!十三亿啊,中国人那么多土地可以供应这些人的吃食吗?可如果供应不到,岂不是说又要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内乱?
“送到八路军办事处,给周恩来他们。”
“什么?”陈果夫原本抽紧的心又是猛得一抽。
“是不是觉得很奇怪?这种问题应该交给蒋委员长,或者孔祥熙他们去考虑,怎么我偏偏就要交给**党?”秦卫笑问道。
“没错。我要一个理由!”陈果夫肃容道。
“很简单。**党不一向都是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吗?那就把这个难题给他们看看,让他们看看这个国家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到底有多少……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整天把什么大义挂在嘴边儿。光说不练,那可是假把式!”
“我怎么觉得这理由很牵强?”陈果夫很怀疑地看着他,“而且,你干嘛还要送这么多经济类书籍给他们?”
“免得他们找理由说自己不懂这些呗。而且我还有别的,”秦卫笑嘻嘻地从箱子里又抽出了一本书,“看看这本,我的专著,《苏联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专门给他们看的……”
“这本书又写的什么?”陈果夫问道。
“写的什么你可以自己看,但最好不要随便透露。这里面的内容要是放到苏联……能吓死人哦!”(未完待续。)
第302章共产党更完善
莫名其妙的弄一些经济类书籍给**那些大人物送过去……这其实并不是秦卫的本意。其实他宁可多制订几个计划,指挥空军多打击几次日本侵略者,因为那比写书容易多了。尤其是这年头又没什么中文打字机,手写起来能活活把人累死。可这是顾长钧要求的。
那货不知道突然发的什么疯,坚决认为新中国建立后之所以会出现许多问题,是因为**中央的领导者们对如何建设和发展一个国家的经济不够在行。想想也是,老一辈的领导者们大都是在斗争中过了一辈子,大多数时间想得恐怕都是如何才能在国民党和日本人的双重压迫下生存下来,等到好不容易积攒够了力量,三年就把老蒋给掀翻了,一下子就统领了全中国;可这紧接着的问题也就来了……大家伙儿都是穷惯了的,突然得到了一大笔家产,虽然这笔家产在外人看来一穷二白,可好歹也蛮有规模的,至少看上去还是那么回事儿。可问题是,穷人哪懂得生意经?又哪里懂得如何积累财富,如何过上富裕日子?
于是很自然的,老前辈们就开始学习唯一可以学习的对象:苏联。可苏联的问题也不小,虽然表面看上去光鲜亮丽,也确实做出了许多的成绩,但隐患太大。而且苏联的好多成绩也都是吹出来的,并非实际情况。
当然,顾长钧并不是说新中国的领袖元勋们水平低,他的意思,是觉得在建国初期,中国**的整体学识水平不高。大多数**员都是所谓的“泥腿子”出身,甚至许多**员对**都不了解,只是单纯地用自己心目中最好的做官和做人的标准给“党员”进行了定义;甚至有人干脆就觉得古代的‘清官‘就是**员的目标。这不能说是坏事。必须承认,新中国建立之后的几十年,是中国官员和老百姓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最重的几十年,但大家还是缺少了一些东西。
顾长钧试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可一个国家的问题无比复杂,单只是在手机里面根本就讲不明白。不过秦卫还是弄明白了顾长钧的意思。说到底,那货就是不想让新中国在建立之后,马上就跟着苏联踏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或者说,踏上社会主义道路,你也应该有“中国特色”!
那家伙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规避一些问题。
于是就逼着秦卫去做经济学大师。还把能找到的经济学方面的著作都给捞了过来。大致讲一些意思什么的,然后就让秦卫自行补充……反正秦卫身后几乎有整个重庆的文化教育界,这帮人据说还整天从秦卫手里拿钱搞什么研究,必要的时候出点儿力又怎么了?
秦卫本来很想告诉顾长钧,光是给延安送书本儿就想改变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不现实。可问题是他秦某人自己就是一个例子……顾长钧认为,既然他都能改变历史。那么自己也能。顺便。还对秦卫贪图荣华富贵,不愿意走上正确的革命道路的行为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当然,这种不满也是可以改变的。顾长钧认为,那价值千亿的古董至少应该给予他一定的处置权,比如说十分之一的出售权之类。
另外,秦卫还旁敲侧击地从顾长钧那里打听到了一个不太妙的消息:那货似乎跟自家的一个曾孙女儿有些不清不楚。之所以会突然“奋发”。好像就是出于突然间辈份狂降的不甘。
……
“我真不明白你为什么要把陈果夫叫来。人口是国家政府才有资格考虑的问题,你这样直接送给**,肯定会让许多人浮想连篇啊。”
在马寅初的办公室里又折腾了一阵儿,就准备去送礼。马寅初很“礼貌”地请陈果夫先走一步。然后就拉着秦卫跟他一起整理这些书籍报告……而整理的同时,就开始向秦卫述说自己的担心。
“人口问题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考虑的问题。之所以让你把研究报告多弄几份,就是想给整个中国的政治势力都送上去一份儿……今天是给**,明天就是给张澜他们,后天就给孙夫人宋庆龄送一份儿,大后天就是给……”
“那你什么时候给蒋委员长送过去?”马寅初问道。
“不送。”秦卫答道。
“不送?”马寅初一怔,“蒋委员长可才是国家领袖,这么重大的研究课题,你不送给他过目,却去找他的政敌?”
“政敌?嘿嘿,老马你很清楚现在的政治形势嘛。”秦卫笑道。马寅初说的没错,蒋介石虽然是现如今的国家领袖,可在政坛上放眼望去,他几乎没有任何朋友。即便是同党中人,也有李宗仁、阎锡山、宋庆龄等人为敌,尤其是宋庆龄,直接视他为国民党的叛徒,就更别说**这样的生死之敌了。而除了这些,目前还在海外的致公党,农工党前身的第三党,民盟前身的统一建国会等等,也没一个愿意把他当好人。第三党的领袖邓演达被秘密处决于南京,更是恨老蒋入骨。如果不是大敌当前,这些人都会是他的反对者。而老蒋对这些人又几乎是清一色的打压。所以,政治上的老蒋是孤独的,非常的孤独。如果没有军权,以他的所作所为,恐怕早就被这些党派不党派的人士轰杀成渣了。
“我是为你担心。”马寅初对秦卫无所谓的态度很不满,“你现在可不是什么收容院的院长了。你的每一个行动都会被别人看在眼里。一旦让蒋委员长产生不好的想法,你现在办的这些事可怎么办?这可不只是你一个人的事情。”
“了解。”秦卫打了个响指:“你们不就是觉得我这样的行为有可能会让老蒋怀疑我是别有用心么?这有什么难的?解释解释不就成了?”
“解释?”这种事也能解释得通?马寅初看着秦卫的目光都有些异样了。这家伙没那么天真吧?
“我会告诉老蒋,他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大家抵抗侵略者,所以,这种国计民生的问题还是交给你们这些民主人士考虑为妙。几十年的时间呢,是不是?有他们考虑的。说不定还能给他们带点儿麻烦,给他率领的政府少添点儿气儿呢。”秦卫笑道。
“你这算什么理由?”马寅初气道。什么叫少给政府添点儿气?明明是这个不争气的国民党政府老是给他们添气好不好?如果老蒋和他的手下争气。他们又何至于总是找麻烦?
“这不算理由?”秦卫笑嘻嘻的,“告诉你,这对你们或许不是理由。但对老蒋,还真就是理由……不然你以为他为什么愿意拨款供你们进行研究?单纯的只是为了药品什么的?别作梦了。无非就是花钱买个清净罢了。在他看来,你们最好永远这么专注于科学研究,除了这方面的事情,其他方面你们最好永远别去烦他。”
“你这是什么话?怎么能叫‘烦’呢?我们也是……”
“也是什么?忧国忧民?”秦卫笑了起来。
“你这是什么态度?难道忧国忧民也有错吗?”马寅初觉得秦卫是在讥笑自己。
“忧国忧民当然没有错,在许多人看来,这还是一种伟大的情操……可你们不明白,在老蒋看来。你们这根本就是闲得蛋疼!”秦卫道。
“你……”
“老蒋有他自己的一套治国理论,这套理论跟你们现在奉行的西方式的所谓民主自由完全不同。”秦卫笑道:“所以,你们总是相互看不顺眼。你们觉得他独裁,名为领袖,实则是军阀恶霸;他则觉得你们刁顽。整天就只会看着外国的月亮圆,根本就不懂得中国的实际情况……”
“那你觉得到底谁的认知是正确的?”马寅初问道。
“不知道。”
“不知道?”
“对。不知道。”秦卫叹了口气。“看上去。你们都有各自的道理。可在我看来,你们的理论在中国就是空中楼阁,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下,更是如此;而相对的,老蒋的想法更接地气一些,但他却又不完全接地气……”
“也就是都不对?”马寅初问道。
“我可没这么说。”秦卫连忙摆手。
“那你是什么意思?”马寅初又问。
“你们和老蒋……”秦卫想了想。“都不完善。”
“不完善?”
“没错。”
……
“那你觉得怎么才能完善?”
整理书目不过就是找机会私聊,可秦卫和马寅初没想到有人会那么没品,居然偷听……虽然陈果夫一再宣称自己只不过是想打听一下他们是不是有关人口方面的更加可怕的研究成果没拿出来,可面对秦卫瞪视的目光。他最后还是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小人”本质……不过反过来,他对自己的行为也有一个非常中听的解释:他可是中统的大哥大!中统是干什么的?偷听别人谈话不过只是他们最普通的一项业务罢了。
而上了车之后,他就开始进行中统的另一项传统业务:逼问!
“马寅初这帮搞学问的,还有委员长,你认为他们都不完善……那就是说,你心里肯定也有一个自己的认知。或者是你认为某个人或者某个组织的想法对中国而言更加完善……是哪个?”
陈果夫的脸色非常严厉,仿佛他现在不是逼问,而是在刑讯!
“你是不是觉得我的想法很危险,也极有可能代表了我的政治倾向?而且这个政治倾向对你,还有你所代表的蒋委员长同样也很危险?”秦卫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话,只是笑问道。
“不要转移话题。回答我!”陈果夫郑重地说道。
“好。”秦卫耸耸肩,“我觉得加上**的理论,会更完善。”
第303章欠我几十万人情
“你疯了?”
**的理论更加完善?
陈果夫的心里一阵乱跳……他突然有些后悔自己的冲动。秦卫居然倾向**……那知晓了这个情况的自己岂非要成为这家伙灭口的对象?这可不是开玩笑。秦卫虽然还不是国民党的成员,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军队高层。他掌握了太多太多的东西。影响力也在潜移默化之间已经遍布了整个军队高层。连何应钦、白祟禧、陈诚、薛岳这些军中的大佬也要敬他三分。如果他倾向于**,岂不是代表着**的触手已经伸到了他们国民党的核心?这是多么巨大的一个秘密?为了保住这个秘密,杀他一个陈果夫又算什么?秦卫从来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别看他整天对人嘻皮笑脸的,挺有迷惑性,杀起人来照样不会眨眼。周佛海等人叛后再叛,固然是因为觉得日本人颓势已现,南京汪精卫政府前途无亮,又何尝不是怕了秦卫的杀伐手段?就算一时半会儿杀不死,整天有人在几百米之外拿枪瞄着你,吓得你连门儿都不敢出,日子还能过得下去么?
“怎么都出汗了?”秦卫很奇怪地看着陈果夫,“害怕?”
“你是**?”陈果夫很‘镇定‘地安抚着自己的心灵……他是中统的大哥大,但并不代表他在面对危险的时候就比普通人强。毕竟;除了个别脑袋有病的人之外,怕死是人类的通病。
“你说什么?”秦卫哑然,“我是**?”
“难道不是?”陈果夫又满怀期望地问道。
“那个……上学的时候倒是想过入党,”秦卫脸上闪过一丝追忆,“可惜没入成。资格不够!”
“那你现在到底是不是?”陈果夫的心又揪了起来。没入成,可这不就代表上这家伙对**有好感么?
“不是啊。”秦卫耸了耸肩。“要是**,我还跟你们在重庆混个屁?早跑延安了。告儿你,陕北地皮底下的宝藏连着一大堆呢,我要是过去了,再使点儿手段,**早就鸟枪换炮,所向披靡了。还有胡宗南、阎锡山、傅作义他们什么事儿?”
“呼——”是啊。要是这家伙是**,怎么可能给委员长提供那么多好处呢?陈果夫记起了秦卫给重庆带来的利益,松了口气。自己太紧张了,居然把这么重要的事儿都忘了……眼前这家伙可是个超级有钱人。虽然许多财富都还没变现。但几乎可以肯定的,这家伙就是未来的中国首富,没跑儿。指不定比委员长还要有钱。这种人怎么可能加入**?皮痒了找虐吗?
“你……怀疑我是**?”秦卫突然又凑到了陈果夫面前,“想陷害我?”
“别胡说。”陈果夫向后缩了缩,“我就是觉得奇怪。你怎么会觉得**的理论更完善?”
“我觉得?我什么时候觉得的?”
“刚才说的。别否认。”
“你耳朵有问题吧?”秦卫白过去一眼。“我刚才说的是,马寅初那帮知识份子。加上蒋委员长。再加上**,这才是对中国目前具体情况最完善的认知。”
“是吗?”陈果夫皱了皱眉。要是这样的话,倒还真不算什么大问题。可这家伙刚才真的是这么说的?
“不然你以为我会说什么?”秦卫又白了他一眼,“说**的理论才是对中国最合适的?嗯,以目前来看,这倒真是没错。”
“你别胡说。”陈果夫又吓了一小跳。“会引起误会的。”
“我从来没在这种事上胡说过。”秦卫道:“事实上你们自己也清楚。你们对**强力打压,甚至想着把**完全消灭,都是因为**的理论覆盖性很强,它甚至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占中国人口总数九成以上比例的农村人口以及城市贫因人口的意愿。而你们呢?代表的是资本家和地主!几乎天生就是他们的对立面。”
“那马寅初那些人呢?”陈果夫没有辩驳。只是又问道。
“理想主义的知识份子。当然,还有些傻。”秦卫笑道。
“傻?”
“被西方的理论蒙蔽了,总以为民主和自由才是中国最应该走的路。可他们整天憋在知识的殿堂里面,又有几个真正地知道中国的实际情况?我说他们的理论比蒋委员长的还不接地气,其实也就是缘于此。”秦卫道:“他们跟古代的儒生差不多……总以为读完书本就可以治国平天下。可许多时候他们其实连家都齐不了。”
“我听你的意思,好像是希望国共一直这么合作下去?”陈果夫自然不是常人。他或许在面对危险的时候有些不堪,但对政治却有着极强的逻辑。秦卫的危险性一解除,他就开始思考这家伙的真正主张。
“先不提这个,你对美国的社会制度怎么看?”秦卫问道。
“美国?”陈果夫怔了一下,“挺好啊。”
“美国主张民主自由,连经济也是如此……可你知不知道,十年前那场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人是用的社会主义手段平复创伤的?”秦卫又问道。
“这我没有研究过。”陈果夫摇了摇头,不敢不懂装懂。
“现在啊,世界上的几个主要国家其实都在犯病。”秦卫笑了笑,“所谓的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反对社会主义;而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呢,又强烈的否定资本主义……发展到现在,几乎开始纯粹的为否定而否定。可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其实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两个方面;这就像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全对立的两极一样。南极和北极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也能互换呢;所以;资本主义和社会是义在某些地方也是相通的。就像是这两种体制分别强调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一样,殊不知,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你是不是想说,中国不应该完全的民主和自由,也不应该完全的……”
“我可什么都没说。”秦卫摇头道。
“没说?那是谁刚跟我说了这么多?”
“是你非要问的。”
“那你还没有回答我刚才的那个问题呢。你希望国共一直合作下去?”陈果夫又问。
“或许吧,可惜国共根本就无法长期合作,你们的仇太深了,想放下都难。”秦卫苦笑道。
“那就不说这个……你刚才的那些理论我觉得有些意思,改天再聊聊?”
“后备箱的书里都写着呢……”秦卫指了指座椅后面,“你要是觉得有意思,自己去马寅初那儿拿两本学习学习。”
“我就是看看,了解一下,学习什么的就算了。”陈果夫摇了摇头,“你把这些书送给**,该不是也打的让他们‘学习’的主意?”
“你怎么这么聪明?没错,我就是想改变一下他们现在所奉行的理论……”
“太狂妄了吧?”陈果夫有些瞠目结舌,“我们用了十几年时间,飞机大炮齐上阵都没能迫使他们改变信仰,你就凭这几本书?”
“你们是牛不喝水强按头,能不被牛头顶上两下吗?尤其是那头牛还挺有力气,脾气又倔,又怎么可能不跟你们干架?”秦卫双白了他一眼:“说到底,你们这种直来直去的手段,就是政治上的青沟子娃儿……我可不一样。我这是潜移默化!以事实为依据,以理论为准绳,以实践为检验一切的标准……你就瞧好儿吧。”
“那好,我就看看你这些书到底能不能起到什么作用……”陈果夫已经基本放下了心。他觉得秦卫可能是想用另一种手段来对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