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帝王妃-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他这么一喊,刘明道只得无奈地行礼告退,外面已是落日西坠,绚丽多彩的晚霞铺满了半边天空。
一踏出承德殿,魏敬成便阴阳怪气地道:“之前听说刘大人一弹一个准,谁也逃不走,下官之前还有些不信,这会儿可是确信无疑了;不过……卫大人可是卫候爷的长子,更是太后疼爱的晚辈,刘大人就不怕惹祸上身吗?”
刘明道肃声道:“既食君之禄,就得为君分忧,以身报国,若是人人都像魏府尹一样前怕狼后怕虎,只知奉迎讨好,大周危矣!”
魏敬成被他说得脸颊一阵抽搐,“刘大人这话,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
刘明道深深看了他一眼,“魏府尹好自为之。”说完这句话,他拂袖而去。
魏敬成朝他离去的背影啐了一口,低声骂道:“不知死活的老东西,瞧着吧,有你哭的时候!”
怀恩前脚刚领着那群镖头踏出承德殿,东方洄后脚就亦取道后殿,再一次来到宁寿宫,卫太后正等着消息,一见他进来,当即问道:“情况如何?
东方洄脸色难看地道:“很不好。”
这三个字令卫太后心里“咯噔”一下,待得听完东方洄的讲述,心中的惊异已是无法用言语形容,好一会儿方才勉强定一定心神,“文斌现在何处?”
“儿子命禁军将他押入刑部大牢之中。”
尹秋恼声道:“这个刘明道,卫大人与他无怨无仇的,非要将人往死里逼。”
“刘明道!”卫太后缓缓吐出这三个字,眉心怒气涌动,就算卫文斌有千般万般的不是,也轮不到一个外人来指手划脚;不杀此人,难消恨意。
东方洄忧声道:“母后,文斌此次贪污数额至少有十几万两,按着大周律例,这个数额当处……斩刑!”
“不行!”卫太后当即否决了他的话,“文斌是哀家的侄子,绝不能杀。”
“儿子何尝愿意,但刘明道咬着此事不放,恐怕……拖不了太久。”
卫太后紧紧攥着扶手,面色冷凝如铁,良久,她徐徐道:“陛下可还记得郑全?”
东方洄眉目一动,“母后是想仿效郑全当年的手法?”
卫太后缓缓点头,“要是真到了那一步,就寻个死囚来顶替文斌,保全他的性命。”
东方洄略略思忖,点头道:“好,儿子知道了。”
“不过这是最后的法子,若是可以,哀家还是希望文斌能够留在金陵城里。”这般说着,卫太后又道:“那群镖师呢?”
“已经出宫了。”不等卫太后言语,东方洄已是会意地道:“母后放心,儿子会让绿衣去处理。”
“好。”卫太后面无表情地道:“敢欺我卫氏者,一个都不许放过!”
东方洄点头之余,想起一件事来,“母后,文斌弄成现在这样,他与璇玑公主的婚事该如何是好?”
卫太后揉一揉隐隐作痛的太阳穴,缓缓道:“现在这样,赐婚是不行了,不过……也不能就此不管。”
东方洄略略思忖,道:“据儿子所知,大伯二伯那边,已经没有适宜婚配的了。”
卫太后眸光冰冷地道:“本家没有,就从旁族之中选一个,总之一定要将这个女子攥在咱们手里。”顿一顿,她又道:“此事哀家会处理,皇帝不必担心”
东方洄颔首之时,怀恩快步走了进来,行了一礼恭声道:“启禀陛下,西楚使者在宫外求见。”
卫文斌被关押入刑部大牢一事,很快在金陵城中传开,睿王府自然也得到了这个消息。
东院中,东方泽拍手笑道:“好了好了,这下公主不用再担心嫁给那个表里不一的家伙了。”
夏月抚着胸口道:“不嫁就好,这几日可真是担心死奴婢了,就怕会赶不及。”
相较于他们的欢喜与庆幸,慕千雪只是淡淡一笑,“经此一事,卫文斌就算不死也前途尽毁,刑部尚书之位,不出意外的话,当落在杨和手里。”
东方泽深以为然地道:“其实杨和一直都是最合适的人选,只是东方洄想将刑部控制在自己手里,所以将卫文斌调了过来;可惜,他这一手好算盘毁在了公主手里。”说到这里,他起身朝慕千雪长施一礼,敬佩地道:“公主神机妙算,实在令本王佩服!”
慕千雪掩唇咳了几声,微笑道:“九王过誉了,若非卫文斌自己德行有缺,我的计划也不能如此顺利。”
“话虽如此,但能够在虎口拔牙的,公主是第一个,佩服佩服!”这般说着,东方泽看向自刚才起就一直垂首不语的东方溯,半开玩笑地道:“七哥,你怎么瞧着不太高兴,难不成你还同情起卫文斌来?”
东方溯抬起沉郁的眉眼,缓缓道:“我自不会同情他,我只担心……刚驱一虎,又来一狼,驱之不尽。”
东方泽听着糊涂,拧眉道:“什么虎啊狼啊的,七哥在说什么?”
东方溯目光落在慕千雪身上,深沉而忧伤,“卫氏一族那么多人,总能够再选择出一个可以匹配公主之人。”
东方泽脸色一变,“七哥是说,太后还想指婚?”
东方溯叹了一口气,“不将公主绑在卫家这条船上,母后是不会放心的。”
一听这话,东方泽顿时急了,“这么说来,我们岂非白忙一场,这可怎么办?七哥你倒是赶紧想个办法啊。”
“重新择人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会设法说服太后放弃指婚。”
东方泽连连摇头,“太后向来是个说一不二的人,放弃这两个字,这么多年来,我从未在她身上瞧见过。”
第一卷 第一百四十五章 卫候
第一百四十五章 卫候
慕千雪徐徐剥着一个今晨刚刚运到金陵城的蜜橘,“凡事都有第一次,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也不会有,九王不必太过担心。”说着,她看了一眼窗外暗沉的天空,“趁着这会儿天色还不算太晚,九王不妨去见一见杨和。”
东方泽点头道:“我也正有此意,明日早朝,肯定会议论卫文斌一案,到时候让杨和再狠狠掺上一本,让他彻底翻不了身。”
慕千雪微微一笑,挑净橘肉上的白筋递给他,“昨日刘御史那一本,已是将卫文斌打落十八层地狱,难以超生,九王又何必再去踩一脚,惹恼了周帝,岂非得不偿失。”
东方泽满面疑惑地道:“可公主刚才明明说……”
东方溯猜到了慕千雪的用意,打断道:“公主只是让你去见杨和,并没有让你们弹劾卫文斌。”
东方泽听得越发糊涂,“见杨和不就是为了上书弹劾卫文斌吗?怎么这会儿你们说的话,我一句都听不懂。”
在东方泽不解的目光中,慕千雪缓缓道:“杨和确实要上书,却不是弹劾卫文斌,恰恰相反,是要替他求情。”
“什么?”东方泽惊呼一声,攥紧了双手,柔软的橘肉一下子被他捏破,淡黄色的汗水顺着指缝流下来,滴在品蓝团福锦服上,留下一道道印痕;他看也不看,双目紧紧盯着慕千雪,“公主你……”他想说慕千雪是不是疯了,又觉得不妥,生生将那几个字咽了下去。
慕千雪岂会看不出他的心思,不急不徐地道:“九王放心,卫文斌罪行昭昭,任谁都求不下这个情。”
“既是这样,为何还要多此一举?”
“公主之意,是让杨和做一个顺水人情,好让皇兄觉得,杨和是站在他这一边的,如此一来,杨和不论仕途还是行事,都会方便许多。”说着,东方溯转眸望着慕千雪,“我说的可对?”
慕千雪掩唇咳嗽数声,点头道:“正如王爷所言,在积蓄到足够的力量之前,绝不可让周帝察觉到朝廷中有官员向着我们。”
“我懂了。”东方泽本就是个聪明人,自是一点就透,当即掷了手里已经不成样子的橘肉,拭一拭手起身道:“我现在就去见杨和。”
在东方泽离去后,东方溯默默望着慕千雪,后者抚一抚脸颊,疑惑地道:“王爷何以这样看着千雪,可是哪里脏了?”
东方溯叹息一声,“你当真有信心说服母后?”
慕千雪神色一滞,旋即笑了起来,“王爷不相信千雪?”
“我知你有惊世之才,算无遗策,但现在说的是强行改变一个人的想法,谈何容易。”
慕千雪低头抚着腕间的羊脂玉镯,自卫太后赏下来的那一日起,她就日日戴着这只镯子,不为喜欢,只为借此时时刻刻提醒自己隐藏在宫中的危机,“船到桥头自然直,总会有办法的。”
“只怕再多的法子,也不足以打消母后之念。”东方溯拧一拧双眉,开口道:“还是我去……”
“不行。”慕千雪知道他想说什么,肃然道:“请王爷答应千雪,非万不得已,绝不可走这一步。”一旦东方溯开口留她,必然招来卫太后的猜忌,在这种不均衡的势力角逐中,任何一点猜忌都有可能招来灭顶之灾。
东方溯知道她是担心自己安危,心下感动,“好,我答应你,但你也要应允我,一旦真到那个地步,须得听从我安排,不得有异议。”
“好。”脉脉温情在彼此之间流淌,她为他着想,他又何尝不是为她想着……
一如慕千雪所料,卫文斌一案成为翌日早朝最大的争论,朝中大臣分为两派,一派主张严惩,一派主张从宽处理,相互之间争执不下,尽管从严一派人数少一些,但荣王、安王皆在其中,份量并不比另一派轻多少。
最后东方洄将此案交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司会审,责令他们三日之内审理清此案。
早朝一散,一名长须及胸的老者急步来到宁寿宫,一见到卫太后便跪了下去,老泪纵横地道:“求太后开恩,救救文斌!”
卫太后长叹一声,无奈地道:“大哥,不是哀家不肯救文斌,实在是没法子救!”此人正是卫文斌之父,位列当朝一品候爷的卫晋,也是卫太后的长兄。
卫晋急急道:“太后身份尊贵,只要您下一道懿旨,立刻就可赦免文斌。”
卫太后脸色一沉,“文斌糊涂,大哥也跟着糊涂吗,文斌贪墨受贿,横行江宁之事人证物证齐全,你让哀家怎么赦免他?”
“他可是您的亲侄子啊,难道真要眼睁睁看着他人头落地,看到大哥我白发人送黑发人才高兴吗?”
卫太后没好气地道:“这话大哥应该去问文斌,这些年来哀家是怎么叮嘱他的,结果呢,一句都没听进去,全成了耳旁风,直至出了事情,方才来害怕,太晚了!”
卫晋被她斥得抬不起头来,好一会儿方才低声道:“是,文斌他是不争气,辜负了太后期望,可臣只剩下他一个儿子了,若是他死了,臣……臣这脉可就绝后了,求太后恩典。”
卫晋一妻数妾,总共诞下四子五女,按理来说,也算是香火鼎盛,子嗣众多,可不知为何,几个儿子还未成年就先后夭折,且再无所出,如今膝下只得卫文斌这么一根独苗,自是视若珍宝。
见卫太后不说话,卫晋越发惶恐难安,佝偻着干瘦的身子不停地磕头哀求,看到他这副模样,卫太后心有不忍,对尹秋道:“去扶卫候爷起来。”
尹秋应了一声,走到卫晋身边,扶了他的胳膊轻声道:“候爷,有什么话,您起来再说。”
卫晋拒绝她的搀扶,垂泪道:“太后不救文斌,我就不起来。”
“候爷放心,卫大人不会有性命之忧。”尹秋这句话令卫晋眸光一亮,“此话当真?”
“奴婢怎敢拿这种事情来开玩笑,自是真的。”说着,她朝捻动着佛珠的卫太后暗自努一努嘴,卫晋会意,赶紧撑着身子起身,瞅着卫太后试探道:“太后可是已经有救文斌的法子?”
第一卷 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花入各眼
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花入各眼
卫太后手指一顿,徐声道:“朝中虽然大多数是我们的人,但终归不是全部,否则也不会有刘明道上书弹劾一事了,所以此次三司会审,文斌凶多吉少。”
“文斌遭此劫难,皆是拜这个老匹夫所赐,这个仇,我一定十倍讨还。” 提及刘明道,卫晋恨得牙痒痒。
“三司结果,不论是哀家还是皇帝,都不可干涉,否则必招天下人口舌;所以,若真到那一步,只能暗救。”
卫晋不解其意,拱手道:“请太后明示。”
“郑全因何获罪,想必大哥还记得,昨日哀家已经与皇帝说好了,若三司当真定了文斌死罪,就李代桃僵。”
卫晋恍然之余又拧眉道:“这么来一来,文斌岂非得更名改姓,离开金陵?”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远走他乡,总比人头落地要好,等过个几年,风声没那么紧了,大哥可偶尔去看看他。”
“也只能这样了。” 卫晋黯然点头,不管怎么说,卫文斌的命总算保住了,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卫晋离去后不久,一名宫女走了进来,躬身朝闭目养神的卫太后道:“启禀太后,昌荣宗姬来了。”
卫太后双目微睁,疑惑地道:“她这个时候来做什么?”
正在替她按着两边太阳穴的尹秋轻声道:“想必也是为着卫大人一事,可要奴婢去与宗姬说一声,让她改日再来?”
卫太后摇一摇头,“算了,让她进来吧。”
在宫人依言退下后不久,沈惜君走了出来,她今儿个穿了一身芙蓉藕丝锦衣,底下是一条秋香色团绣蔷薇的纹锦长裙,与发间一对蔷薇粉晶掐丝步摇相映成辉,趁着她如花娇艳。
沈惜君走到殿中间,俏生生地行了一礼,“惜君给姨母请安,姨母万安!”
“免礼。”卫太后招手示意她近前,温言道:“好些日子不见你进宫,还想着你是不是忘了哀家。”
沈惜君就着内监端来的小杌子坐下,撒娇道:“惜君就算忘记自己也不会忘了姨母,只是前些日子贪凉不小心染了风寒,脑袋昏昏沉沉的,还经常咳嗽,怕传染给姨母,所以才不敢来给您请安。”
卫太后抚着她白皙的脸颊叹息道:“你们这群孩子,年纪也不小了,却总是不懂得照顾自己,文斌是这样,你也是这样,一点都不让哀家省心。”
沈惜君眨一眨描绘如蝉翼的长睫,轻声道:“姨母,文斌表哥……会怎么样,母亲昨儿个知道这件事后,很是担心。”
“皇帝已经将这件事案子交给三司会审,结果如何,哀家也不知道。”
“三司会审……”沈惜君咬着娇艳如玫瑰的红唇,“姨母不可以赦免文斌表哥吗?”
卫太后低低一叹,“哀家何尝不想,可惜文斌错得太离谱,又被人牢牢捏住了七寸,哀家实在有心无力,希望佛祖庇佑。”她合一合掌,又叮嘱道:“最近金陵城中风云涌动,不甚太平,你在外行事,收敛一些,不要再像以前一样任性,以免与文斌一样招来无妄之灾。”
“惜君知道。”她答应一声,扳着纤细的手指道:“这小半年发生的事情,可比以往几年加起来还要多,先是诸王遭刺,继而发现信王与东凌刺客勾结,好不容易平息下来,又出了文斌表哥的事情,简直就像遭了诅咒似的。”
卫太后睨了她一眼,淡淡道:“你想说什么?”她历经三朝,什么样人与事情没见过,沈惜君那点小小心思又岂能瞒得过她双眼。
沈惜君垂目道:“这所有事情,都是在慕千雪来到金陵之后发生的,而在此之前,她更是将整个南昭都给毁了,分明就是一个不祥之人,继续留她在此,只怕还会有更多的事情。”
卫太后默默听着,语气一如既往的平静,“那依你之意,该当如何?”
沈惜君闻着殿内淡淡的檀香,仰起光洁小巧的下巴,“惜君听说,西楚派了使者来见陛下?”
“你消息倒快。”卫太后望着殿外不知何时下起来的蒙蒙秋雨,“不错,昨儿个傍晚,西楚使者来见皇帝,想要接回璇玑公主。”
这句话令沈惜君眸光微微一亮,“慕千雪本就是西楚皇后,留在咱们北周名不正言不顺,理该由他们接回。”
卫太后垂目于她,“是理该接回,还是你希望她被接回去?”
沈惜君手指一颤,低头道:“好好的在说慕千雪,姨母怎么突然扯到我身上来了。”
“真以为哀家看不出你那点心思?”卫太后落在面上的目光令沈惜君有微微的刺痛,不自在地别过脸道:“不知姨母在说什么。”
卫太后微一摇头,“就算慕千雪回到西楚,溯儿也不见得会喜欢上你,强扭的瓜不甜,惜君,你素来聪明伶俐,何以在这件事上如此糊涂,只要你愿意,哀家随时都可为你指一个比溯儿更好的夫君。”
一阵秋风带着霏霏细雨自窗外吹入,尹秋怕卫太后着凉,连忙上前关了窗子,又点了两边的烛台,令殿内明亮更甚刚才。
过了许久,沈惜君颤着带着一层湿濛濛水汽的长睫,低声道:“姨母认为有很多男子比溯哥哥更好,可惜君却觉得,他是世间最好的人。”
尹秋舀了一勺檀香添在错金博山炉中,令那一缕缕淡薄的烟气又浓郁了起来,“恕奴婢直言,睿王脾气拗硬,又总板着一张脸,‘最好’二字实在无从说起。”
沈惜君那张从来都骄纵任性的脸上露出一抹少见的无奈笑容,“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各花入各眼。”
“你上次要去的阴沉木,溯儿都拿回来还给哀家的;另外,哀家听说,他甚至不许你踏足睿王府?”
提及此事,沈惜君眼底涩意越发强烈,又不敢在卫太后面前落泪,努力逼了回来,强颜欢笑道:“哪有这样的事,就是争执了几句,被下人听了去,结果越传越离谱,信不得。”
“你啊!”卫太后到底是怜惜她的,不忍心戳穿她这脆弱的谎言。
在平复了一下心情后,沈惜君道:“姨母刚才说,陛下已经见过使者了,可有答应他们的要求?”
第一卷 第一百四十七章 故人相见
第一百四十七章 故人相见
“慕千雪是溯儿拼死救回来的,所以皇帝要问过溯儿,方才会正式答复西楚使者。”一听这话,沈惜君急急道:“溯哥哥被那女子迷得神魂颠倒,一定不会同意的。”
卫太后抚过绣有大朵暗纹牡丹的裙裾,“若当真如此,也是没法子的事情。”
她的话令沈惜君越发焦急,“姨母,慕千雪是个不祥之人,留她在金陵,对咱们大周有百害而无一利,赶紧将她送走得好。”
“惜君。”卫太后眸光一沉,冷言道:“哀家虽疼惜你,却不代表你可以忘了分寸,此乃前朝政事,岂容得你来决定?”
望着她阴沉下来的目光,沈惜君有些害怕,可又不甘心,忍不住道:“可是……”
“宗姬。”尹秋怕她再说下去会惹卫太后动怒,连忙打断道:“太后也有许多不便之处,您就不要再为难太后了。”见后者不语,她又低声劝道:“使者还要过几日才走,咱们可以慢慢想法子,不必急于一时。”
沈惜君无奈的答应,她并不知道,不论她怎样请求,卫太后都是不会将慕千雪送回西楚的。亲情……在很多时候薄弱如纸。
她朝面色冷郁的卫太后行了一礼,小声道:“惜君一时妄言,请姨母恕罪,以后不会了。”
“不会就好。”这般说着,卫太后摆手道:“哀家乏了,你跪安吧。”
“是。”沈惜君黯然退出了大殿,候在外面的侍女看到她出来,连忙撑开伞挡住纷纷乱乱的雨丝。
望着伞橼外的雨丝,沈惜君想起刚才遭到的训斥,鼻子一酸,不由得落下泪来,侍女见状,慌忙道:“宗姬您这是怎么了?”
“没事。”沈惜君不愿多说,举袖拭去颊边的泪痕,低声道:“我们走吧。”
侍女不敢多问,扶着她一路往外行去,在将要走到宫门处时,意外看到怀恩站在宫门口,正与一名穿着一袭湖蓝长袍的男子说话,后者急切地道:“公公,我可以进去了吗?”
怀恩欠一欠身道:“陛下国事繁忙,实在无暇见使者,您还是先回驿站等候吧,待陛下得空,自会传召于您。”
“我明白周帝日理万机,但我国陛下要求之事并不复杂,只需周帝下一道旨即可,我也好早些回国复命,不然我在这里等着?”
“咱家明白使者的心情,但陛下这会儿确实是没时间,还望使者见谅。”说着,他又道:“昨日听使者说是第一次来金陵,不妨趁这个机会好生游赏一下金陵。”
见怀恩态度坚决,使唤者知道今日是见不到周帝了,只得拱手离去,怀恩回身见到沈惜君站在不远处,走过来行了一礼,“见过昌荣宗姬。”
“公公免礼。”沈惜君望着宫门外撑伞离去的身影,挑眉道:“这就是西楚来的使者?”
怀恩点头道:“可不就是他,也是他来得不巧,正赶上江大人出事,陛下哪有心思理他,让老奴来打发他回去呢。”
沈惜君眸光微闪,试探道:“我听说他来是想接回璇玑公主,陛下那边是什么意思?”
怀恩笑道:“昨儿个就匆匆见了一面,陛下未曾明说,老奴也不知道。”说着,他拱手道:“老奴还有事情要办,告辞。”
望着怀恩的背影,沈惜君轻声道:“这个老家伙,嘴还真紧。”
一顶四人抬的朱红描金浮雕轿子候在宫门外,看到沈惜君出来,冒雨站立的轿夫恭敬地撩起轿帘,放低了轿子。
沈惜君站在轿旁迟迟未曾上轿,目光迢迢穿过濛濛雨丝望着那道越行越远的湖绿身影,良久,她俯身上轿,在轿帘放下前,幽凉更甚秋雨三分的声音落入轿夫耳吕,“跟着前面那个人。”
“是。”四名轿夫戴好斗笠稳稳抬起朱红小轿,远远跟在后面,心事重重的使者并未留意到有人尾随在自己后面,撑着油纸伞一路走在一块块用三尺见方青石铺就的道路上。
驿站离着宫城甚远,走了将近半个时辰也不过才走了一半的路,因为下雨的缘故,街上行人极少,仅有的也是行色匆匆。
“叮,叮叮咚……”在经过一座茶楼时,淙淙琴音令使者停驻了脚步,他并不懂音律,却立刻辩出这首曲子是《太平调》。
“太平调……”使者低低念着这三个字,神色极是古怪,待得一曲终了,他长叹了一口气,抬步欲走,却被人拉住了袖子,“顾大人留步!”
使者讶然抬头,一张似曾相识的脸庞映入眼睑,但一下子又想不起来曾在哪里见过,“姑娘你是……”
夏月垂目道:“我家姑娘请顾大人入内一叙。”
使者疑惑地道:“你家姑娘是何人,还有你怎么知道我姓顾?”
夏月歪头轻笑道:“顾大人当真不认识我了?”
“你……”使者极力在脑海中思索着,他很肯定见过这个女子,究竟是在哪里见的呢?金陵吗?他昨日才到的金陵,见过的人屈指可数,当中并没有她;若不是金陵,难道是途中?又或者……
随着一道雪亮划过脑海,使者终于想起数年前的一面之缘,“你是夏月?”
“顾大人终于想起来了。”夏月笑一笑,抬手道:“顾大人请。”
这一次,使者没有再犹豫,当即抬步走了进去,既知道了夏月的身份,那么她口中的姑娘,必是慕千雪无疑。
夏月引着他来到二楼一处雅座,一个女子静静临窗坐在那里,在她面前的桌上摆着一尾七弦古琴,之前听到的琴声想来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难怪那么相似,根本就是同一个人。
使者上前几步,拱手长施一礼,“臣见过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后……
这个久未听到的称呼,令慕千雪一时有些怔忡,曾几何时,她是那样的喜欢这个称呼,因为那代表她是萧若傲明媒正娶的嫡妻,而现在……却成了噩梦的代名词。
慕千雪回过神来,轻启朱唇,“我早已不是西楚皇后,当不得顾大人这么称呼。”
第一卷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太平调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太平调
使者听出她话语间的抗拒,也是,她现在与西楚誓不两立,又怎肯再顶着这个称呼,在心里叹了口气,再次拱手道:“见过璇玑公主。”
在示意使者坐下后,慕千雪微笑道:“想不到竟还有机会见到顾大人。”
使者亦是感慨不已,“臣也想不到,时隔四年之后,竟还有机会听公主弹奏《太平调》。”
纤指在琴弦上抚过,有清澈如珠的琴音响起,“顾大人还记得?”
“公主以这一曲《太平调》救了臣与臣的家人,终臣一世,都不会忘记。”尽管按着慕千雪的吩咐,改了称呼,但他还是以“臣”自称,以示对慕千雪的敬意。
顾长风原是太子的人,之后太子倒台,他也被牵连关入大牢,萧若傲看中他的才能,想要将他收在麾下,可惜几番劝说,都被顾长风给拒绝,怎么也不肯归服于他;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谁心里都明白,不归服的下场就是死。
就在顾长风离死路越来越近的时候,当时还是王妃的慕千雪来了牢里见他,一曲《太平调》,一番促膝长谈,终令顾长风改变心意,答应辅佐萧若傲。
他的话令夏月心生伤感,忍不住道:“可惜这世间像顾大人一样懂得知恩图报的人太少。”
顾长风知道她指的是萧若傲,黯然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慕千雪垂下眼睑,指尖滑过一根细长坚硬的琴弦上滑过,“天下百姓,无不向往太平盛世,殊不知所谓的太平盛世往往是靠骨山血海堆砌而成。”
顾长风知她是想起了萧若傲屠灭南昭之事,劝道:“南昭一事,还请公主节哀。”
慕千雪看了一眼窗外细密的雨丝,淡然道:“萧若傲派你来北周,是想带我回去?”
“是,陛下不希望公主留在北周,临行之前交待臣一定要接回公主,如果周帝不肯松口,就……”话说到一半,他突然止了声音。
夏月疑惑地道:“就怎么样,难不成还打算将公主抢回去吗?”
“不是抢回去,而是……”后面的话似乎很难启齿,顾长风几次张嘴,都没能说出口。
慕千雪勾一勾琴弦,面无表情地道:“若不能接回,就设法杀了我,永绝后患是吗?”
夏月骇然惊呼,在看到顾长风点头后,她难以置信地道:“他……他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公主?”
“对他而言,我是一大祸患,自是欲杀之而后快。”慕千雪表情一如既往的平静,仿佛是在说一件与之不相干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