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摽媚-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杀,额上汗如雨下,心知今日杀皇帝的愿望只怕不能达成,不免生出几分苍凉的绝望来,几次欲发暗镖去射皇帝,都因阿瑶在前挡着,怕准头不够伤了她而放弃。
正是心念浮动,却见皇帝抱着阿瑶转身要离开,顿时大急,他极是不甘,由不住大声呼道:“十二姐——”只怕会错过最后的机会,他再顾不上自身安危,横过玉箫,朝着皇帝那方按动机括,数枚暗镖便射了出去。
如此一来,他身前空挡大开,杜汶一剑抢上,肋下便着了一剑,顿时血流如注。
江天成未料唐连不顾生死竟行此险招,眼见暗镖激射而出,面色便是一变。虽说此处距皇帝所在甚远,中间又有羽林卫保护,但他还是不放心,立刻飞身抢到了半空,挥剑去打唐连射出的暗镖。
暗镖被他打飞几枚,另几枚被几个身手不错的以长枪拍下,纵使如此,仍有几枚漏网之鱼,嗖嗖嗖射入人群,几名羽林卫来不及闪避,中镖惨叫着倒下。
只是万幸没有射中皇帝。
江天成大松一口气,辄身回去,见唐连满身是血,已被杜汶逼得节节后退,根本就无暇顾及后方防护。当下飞起一脚,直踢唐连后心。
唐连耳听得后面急劲的风声,已是躲闪不及,电光石火中只来得及拧身在半空一转,硬生生从两人的夹击中逃过这致死一击。
那边阿瑶听到唐连喊她,想要挣扎下地,却是不能,只向皇帝哀求道:“皇上,求您了,您就放我下来吧!”
皇帝紧闭着唇一声不吭地只管往前走,面上神色却愈发阴沉。
这时便听一片混乱里嘭地一声响,内中还隐约混杂着唐连痛楚的闷哼声,他一定是受伤了。阿瑶只觉五内欲焚,道:“你要再不放我下来,我便咬舌自尽。”
皇帝终于顿住脚,眉头微微皱起,躬下身半曲起一条腿将阿瑶放在膝盖上。阿瑶以为是方才那句话起了作用,正欲松口气,却见他腾出一只手朝她颈中便是一点。阿瑶登时明白过来,却已晚了,她别说要咬舌自尽,便是连动一动口唇说句话的机会都没有了。
她心头大恨,瞪眼狠狠盯住皇帝。
皇帝却是轻轻一笑,道:“十二姐若不说,我都忘了此事呢!多谢十二姐提醒。”
☆、第92章 心悲摧(3)
皇帝将阿瑶重又抱起,快步往外走。偏偏唐连那厮阴魂不散,方走至殿门口,便听他又在声嘶力竭地喊:“十二姐,你不能走!”
若是阿瑶不在此处,真想亲手结果了他。
皇帝正恨的咬牙,就听唐连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而手中抱着的阿瑶却忽然面色发紫,竟自口鼻里涌出鲜血来。
皇帝登时大惊,当下止步将她放下,伸指在她腕上一探,顿时变了脸色。
她为了冲开被制的穴道,竟冒着自绝筋脉的危险,引体内真气倒转到百会穴,这么做无异于是自戕。
皇帝吓慌了神,忙不迭解开她身上穴道。心里又恨又怜,却是没奈何,她为了唐连竟能连自己的命都不要,也真是够狠!
阿瑶手脚一得解脱,二话不说,连口鼻流出的鲜血都来不及擦,就往唐连那边奔去。也不知是不是刚才体内煞气冲撞令筋脉损伤的缘故,真气乱走,丹田里却是空荡荡的,脚下发软,竟似有千斤重,短短的一段路走下去竟是汗如雨下。
沿途的羽林卫想是已得皇帝示下,见她过来,自动让了条路出来。
殿中的打斗已然停止。
唐连以玉箫杵地,单膝半跪在冰冷的地砖上,身下一滩血红。
阿瑶跌跌撞撞地走到唐连跟前,蹲下身伸手去抚他的脸,他的脸上此刻一丝血色也无,苍白的就像是一张纸,唇角边还残留有一抹醒目的血痕。
“你怎么样?阿连……”她颤着手帮他拭去那抹血痕,强自将心头强烈的不安压下去。
唐连却扬唇看着她一笑,微喘道:“十二姐,你终究不是无情之人……你的心肠总是这么软……小时候我惹了祸事,总是你来救我,你待我这般好,我又怎能……”怎能杀你?他将后面的话咽回去,喉头发噎,竟是再说不下去。
阿瑶不知不觉流下泪来,摇头:“阿连,你别这么说,这些年来,你也待我很好。”她觉得心酸,只是此际并非是说这些话的时候,她抬手抹掉脸上的泪,将手伸到唐连肋下,想将他扶起来,“阿连,我们不说这些,我们走,离开这里,永远也别管这些是非恩怨可好?”
也不知是不是方才真气逆转损耗内力的缘故,她使足了劲,也未能撼动唐连半分,手上却黏黏腻腻湿乎乎沾满了血。她将手收回来,低头看手掌上猩红的血色,只觉背心一阵阵发冷,竟有一种刺骨的哀凉。
唐连惨然笑了笑,道:“十二姐,你别白费力气了!我今日是走不出这地宫了。”
阿瑶说不出话来,眼噙着泪只是摇头。
唐连道:“十二姐,我就要走了,临走前想求你一件事,你能不能答应我?”他目不转睛地看着阿瑶,眼见她哽咽着点头,方转目看向正在一步步朝这边走来的皇帝,唇角扬起,露出挑衅的一笑,“答应我,别跟他在一起!”
阿瑶愣了愣,明白他这意思是要她别跟皇帝在一起。她恍了恍神,心头竟隐隐生疼,有那么一瞬的不舍犹疑,却还是道:“好,我答应你!”
唐连面上露出满足的笑容,眼中有杀意一现而过,忽抬手将玉箫对准已将走至近前的皇帝,便要按下机括。却不知江天成早防着他这一着,不等他按下机括,挺剑往前便是一刺,只听噗地一声,长剑顿时从他后心直贯入前胸。唐连整个人如同中了定身法般蓦地僵住,欲要按下机括的手指颤了两颤,到底没有力气按动它。
半晌,他才咳了一声,血立刻顺着他嘴角涌了出来。
他却看着皇帝哈哈笑出声来,也只笑得两声,手中玉箫便叮地落在了地上,跟着头缓缓垂落,就此再无半点声息。
阿瑶像是傻了般看着他,过了会,才试着去碰了碰他:“阿连——”
她轻轻唤他,他却垂着头不肯回应他。
“阿连——”她把声音又抬高了些许。
唐连仍是没有反应。
皇帝再看不下去,过来要抱起她。她哪里肯,拼命地挣扎,一面又去拽唐连,混乱中,唐连的身躯轰然倒下。
阿瑶眼看着唐连倒下去,终于撑不住崩溃,“啊”地尖叫一声,只觉五内中血气翻涌,咳出一口血,人便晕了过去。
醒过来时,人却已不在地宫当中。
皇帝在她昏迷的时候已将她带到了之前她歇息的那间禅房。
她躺在床上,透过低垂的帷帐,隐隐看到皇帝笔立的背影。
他正与太医问话,语声低沉略带几分焦灼不耐:“这么说,她这一身武功便算是废了?”
太医回话道:“她体内真气相冲,损及根本,已不适合再练武。只是,臣以为这位姑娘之前所修武功太过阴毒,并不利生育子嗣,就此来看却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皇帝许久都未做声,末了却问:“她如今没有性命之虞么?”
太医道:“性命而今并无大碍,只是此次内伤令她本元大损,恐要花些时候调理,好生将养才是。”
皇帝默了片刻,朝他挥一挥手,道:“朕知道了,你下去开药吧!”
待太医退下,他又在当地站了片刻,心头百般滋味,喜忧难辨,一时难以尽述。半晌,他才转过身朝床帏里走去。撩开帷幄的那刻,皇帝竟有些迟疑,他不得不承认他此际后悔了,他真不该那般着急取唐连的性命,倘若他当时再稳沉一些,便不会给她亲眼看到唐连的死。
如今大错已经铸成,后悔却也无济于事。
皇帝满心踌躇,到底还是硬着头皮走了进去。
阿瑶见他进来,便挣扎着要爬起身来。
皇帝赶上前将她一把扶住,道:“怎么就起来了?”歪身坐在床侧,一手揽住她肩头,让她靠在自己胸前。
他的胸膛宽厚温暖,叫人留恋。阿瑶却不敢依靠,想及唐连的死,便觉万箭穿心,他是杀人凶手啊!这叫她如何能心无芥蒂地与他温存?只是身不由心,她此刻武功全无,又有内伤,竟无力推开他。
“阿……阿连在哪儿?”阿瑶认命般闭了闭眼,出声问他。
皇帝胸中陡然就升起一团火,这就是她醒来的第一句话,阿连阿连,她到底有完没完,那妖人究竟有什么好?让她这般心心念念地放不开?只是虑及她的内伤,他还是强自将火气压下去,道:“你身上有伤,太医说不可殚思竭虑,要好好将养才是。”
阿瑶苦笑,她能不殚思竭虑么?若是阿连不死,她与他或许还有机会。可如今阿连死了,死在他手里,那些前缘往事,便只能统统付之一炬。她强撑着往前挪了挪,伸臂抵住,将彼此间的距离拉开。这么小小的动作便已耗费了她全部的力气,一时浑身是汗,气喘不已。
皇帝终于耐不住了,道:“你这是逞什么能?”
阿瑶侧转脸看向他,道:“皇上,您放过我吧!”
☆、第93章 心悲摧(4)
许久,皇帝都没有做声,可原本虚托住她右肘的手却慢慢地收紧。
他深深吸了口气,想要平息胸中的怒火。却事与愿违,那怒火非但没被压制住,反而越烧越旺,最终喷涌出来。他蓦地伸手握住阿瑶双肩,将她扳过来,双目因怒火微微发红。
“为什么?”皇帝的声音微微有些发颤,“为什么每一次都是这样?每一次你都会站到他们那边去,你就这么放不下他?还是你放不下的并不是他,而是唐连?阿连……阿连……总是这个人,为了他,你真是一点点脸面都不肯给朕。你说……你说,他到底是你什么人?不要跟我说什么姐弟情深的鬼话,朕不信!你这般一而再再而三地为他倾心尽力,连命都能不要,若非是心怀恋慕,又有谁肯做到这一步?”
阿瑶气的浑身发抖,一张脸因为愤怒和激动涨得通红:“你这是血口喷人,根本……根本就没这回事!”
皇帝瞪着她道:“没这回事?你还敢说没这么回事……朕真是看错了你,原来你们……竟有这等龌龊事……”
阿瑶愕然看着他:“你到底在说什么?”
皇帝简直要被自己的臆想弄疯了:“还有秦放歌,上次他为何要去偷偷找你?你是不是同他也有过……什么?”
对于秦放歌一事他本是打心底里都不肯信的。但眼见阿瑶的脸色在瞬间变得惨白,心头绷着的那根弦顿时便断裂了开来。
这竟然是真的!
他放在心头疼爱的,竟是这样一个女人!皇帝只觉浑身的血都冲到了脑中,一时恨的牙齿都在打战:“你竟果然与他……十二姐,你好……你真好啊。呵……不如说说看,你究竟有过多少个男人?嗯?一女三……数夫的滋味如何……”
一语未毕,脸上便“啪”地挨了狠狠一记耳光。
“住……住嘴!”阿瑶眼中盈满泪,哆嗦着双唇嗫嚅,尚未收回的手仍自在半空颤抖。
他怎么可以……怎么能这么说她?
皇帝的脸被打的偏向一边,面上火辣辣的,很快腾起几个红红的指印。
室内倏然静了下来。
一片静寂中,只听到皇帝极力压制着的粗喘声。
也不知过了多久,皇帝忽然霍地站起身来,背对着阿瑶站了好一阵,好似身上的力气被抽干了般,许久才抬脚慢慢地朝外走了出去。
阿瑶眼中的泪一颗颗悄无声息落了下来。泪水模糊了视线,令她无法看清帐帷外那渐渐走远的身影。有那么一刻她非常想爬起来冲出去拉住他,但一想到唐连的惨死,伸出去撩开帷幕的手便缩了回来。
房门吱呀打开继而砰然合拢。
稍后,便听华公公尖着嗓子高声吩咐回宫。
一通忙乱之后,外面安静下来。这期间再无任何人进来打扰过她。
他走了。
并如她所愿,放过了她。
她那一巴掌算是彻彻底底底将他们间的缘分打断了。
外面的天还黑着。阿瑶眼望着黑沉沉的天,只觉心头茫然一片,竟不知出路在哪里。她这一生的路好似已走到了尽头,唐连一死,她还有什么可留恋?想想自己这辈子也真是够悲哀,半生为人驱使利用。既无父母疼爱,也无亲人可依靠,与唐连也算是同病相怜,一路相扶相持着走来,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却不成想他竟舍下她就这般去了。
想到唐连的死状,她心里便一阵阵揪着疼,眼泪不停地下落。
有唐连的死横亘在中间,她想她恐怕是再也无法原谅皇帝了。
哭了一阵,她挣扎着下了床。她得去找唐连,皇帝那么恨他,必不会叫人好好安葬他,也许早便命人把尸首扔去了野地。他在这世上时孤苦无依,连个家也没有,总不成死了还要孤零零地陈尸荒野。她要去将他的尸骨收殓了,请人做法事替他超度一番,让他下辈子投去好人家,别再受这一世的苦。
只是等下了地,阿瑶才知以她眼下的身体状况根本就做不到这些。
她伏在地上,想起之前皇帝与太医所说的话。她的武功……当真是全废了?她不愿相信,可丹田里确实空虚一片,提不起气不说,连七筋八脉也好像走了位置。
阿瑶想,上天待她可真不薄!
她心里又悲又苦,想要放声大笑,却连笑得力气都没有。
后来还是这寺里的慧能主持进来,把她从地上扶了起来。皇帝虽已离开,但因着她与皇帝的那层关系,慧能也不敢薄待她,一面吩咐人端来汤药,一面道:“姑娘内伤不轻,眼下还行动不得,还需好好将养些日子才是。”
阿瑶哪有心思将养,只问他唐连在何处。
那慧能却说不知,仍是劝她好生养病。阿瑶见他说话时神色间迟疑不定,便知他在推诿隐瞒。有心自己去寻,奈何抱病在身;无法亲力亲为。她心里着急,却又别无他法,便也不管那些汤药是不是有用,每日里但凡送来,便咬着牙往嘴里灌,一面苦苦求那慧能。如此苦求了几日,慧能终没能撑住,告诉她说唐连并未被抛尸荒野,尸身现仍搁置在地宫里还未入殓。
阿瑶又是惊恼哀恸又是诧异。皇帝对阿连恨之入骨,又岂会容他陈尸于地宫当中?那可是佛家圣地。
却不知皇帝却不是拘于这等小节之人,若不然也不会将唐初楼囚在那地宫中。之所以将唐连陈尸其中,自是因恨极了他。他实在未想到唐连这厮到死到死还要摆他一道,害阿瑶与他反目。若依皇帝的意思,当日就该将他斩成八块,暴尸于城头上才能解恨。但碍于阿瑶,他还是忍下了这口气,只是事因唐初楼而起,他便将这火一并烧到了唐初楼头上。
慧能当日其实便在现场,他自然无法告诉她,当日皇帝是如何吩咐的。皇帝道:“既然他这般忠心于相爷,便叫他死后也陪着相爷好了,如此相爷也不至于寂寞,倒是两全了。”
☆、第94章 别亦难〔1〕
几日后,阿瑶身体稍好些,便着手处理唐连的丧事。
慧能不予阻拦不说,还指派了寺内僧人相帮,她也就只动动嘴而已,并不需亲力亲为。这般看来,皇帝在这件事上多是松了口的,否则慧能也不敢如此。不管皇帝怎样狠心,到她这里,总是留了那么几分余地。他待她不可谓不好,她对他也并非无情,只是中间隔了太多太多的事情,又如何能在一起?说到底还是没有缘分。
过了这么些天,她的心境已平静许多。
那些积聚在心头的愤怒和怨恨已渐淡去,留下的更多是一种来自心底深处的无奈和感伤。
唐连是尊佛家之礼焚化的,所谓涅槃重生,无外如是。
她没想到的是在这期间唐初楼会托人给她带话。带话的是负责去地宫给唐初楼送食水的僧人,他对阿瑶道:“唐施主让我给女施主带句话,他说阿连的家乡在襄州,女施主若心疼他的话,就请送他回家乡。”
阿瑶冷笑,问他道:“他还说了些什么?”
僧人道:“他还说,等到了襄州,便请女施主留在那里,再也不要回来。”
阿瑶道:“若我不这般做,他是不是便会杀了我?”
僧人摇头道:“唐施主只让我带前面那两句话,至于其他,便没有再说了。”
阿瑶道:“你回去告诉他,我留在何处是我的事,与他再也无关。还有,你帮我问问他,这许多人为他丧命,他心里可有一丝一毫的愧疚?”
超度完唐连的亡魂,阿瑶已无必要留在慈恩寺。京师之内并不是她能呆的地方,只是该去哪里?她也是茫然一片。
最终她还是决定将唐连的骨灰送去襄州。
她花了几日的时间准备行装。由京师去往襄州恐有月余的路程,长途跋涉自然得有代步工具。阿瑶便请慧能出面托人帮买了匹马,原想着她那点银子买不到什么好马,可等慧能将那马带到她面前时,她便呆住了。那哪里是寻常马市上能买到的,分明是皇家御苑里的御马。她便知道这事终究还是皇帝在暗中操作,包括唐连的丧事,只怕都是他插了手的。
既然从头到尾都得了他的关照,如今再为着一匹马来计较,未免便太矫情了。索性只做不知,带着盛装唐连骨灰的瓦罐上了路。
为着方便出行,她改换了男装,黑氅青衣毡笠,尽量不显眼。
相较慈恩寺内的清宁,外面可就不那么平静了。街头巷尾议论的都是近日来朝中的变故。帝相之争引发的诸多争端变成逸闻趣事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只是在这些谈资里,一朝权相的结局并非如事实中是被囚在某处,而是被人说成了畏罪潜逃。
也不知唐初楼本人听到这些作何感想?也许他早就该想到有此一天。皇帝这一手实在是狠,当然若将唐初楼与皇帝颠倒个个,唐初楼所为只怕并不比皇帝要好多少,说不好比皇帝下手还要狠辣。所谓是非曲直黑白,在这诡谲多端变化莫测的朝堂上原本就是一个笑话。
而人们说的最多的便是前两日在菜市口被处决的那几个刺客。阿瑶听着总觉像是泛香、承平他们几个。据说他们妄图在皇帝郊祀祭天之时行刺不遂,被宫中禁卫拿下。这样大逆不道的亡命之徒自是死路一条。
与唐初楼过从甚密的几个朝廷大员也被连累,中书侍郎鲁隐、京兆府尹厉霄、御史大夫苏季苌等人,皆被贬黜,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京城之中一时风声鹤唳,闹得人人自危,再无人敢替唐初楼说话,甚至还有那心坏的,这当口上落井下石的也不在少数,人情冷暖可见一斑。
当然,趋利避害是人之天性,倒也无可厚非。唐初楼有此结局说来也是他咎由自取,只是白让阿连枉送了一条性命。
出城时还算顺利,并未遇有被人阻拦之类的事情。阿瑶在松了口气的同时心里竟泛起些许失望。
到得护城河对面,她勒住马回头看向这座她生活了三年多的城池。想起一年多前她也曾在此回头伫望,只不过那时她是被人驱逐不得已才离开,心里不甘,总想着有朝一日还会再回来。
可这一次,她却是再也不能回来了。
阿瑶仰脸久久地朝皇城方向看着,虽然从这个角度看过去看不到什么,但她还是近乎痴迷地看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她才注意到有雪落了下来。她将大氅上的风帽掀起戴在头上,掉转马头将要离开的刹那却看见城楼上有道熟悉的身影。
隔着一条护城河的距离,她清楚地知道那扶着城墙垛子往她这边凝望的人是谁。
眼望那道赭黄色的身影,阿瑶心里到底由不住震动,一时泪盈于睫。两人便这般一上一下隔河相望,有一瞬她几乎动摇,想要打马返回,却被“叮”地一声脆响止住。那是马鞭无意碰到行囊中盛装唐连骨灰的瓦罐发出的声响,她顿时如梦初醒。
唐连临死前的哀求如魔咒般在耳边轰响:“十二姐你答应我,不要跟他在一起……不要跟他在一起……一起……”
她痛苦地闭上眼,感觉到眼泪从颊上滚落的冰凉,到底是冷静了下来。
他们终究是两个世界的人,即便没有唐连的事在中间阻隔,也不该在一起。
许久她才又抬起头,饱含热泪凝望着那道俊逸挺拔的身影,在心里一遍遍默念着他的字:“秀之,秀之……我欠你的便等来生再还你!”
皇帝在城楼上眼见阿瑶打马离开,便知她已做好了决定,她对他向来便如此狠心,这也是意料之内的事情,可他还是被狠狠地伤到了。
看着那一人一马渐渐远去,他猛地一拳砸在墙上。
杜汶吓了一跳,见他埋着头塌着肩静静站着,一副黯然神伤的模样,也颇有些感同身受,犹豫了会,还是上前道:“皇上,不然还是让人去把娘娘追回来?”
皇帝好一阵才抬起一只手,略显费力地摆了两摆,哑声道:“算了……让她走吧!”
他总不能一辈子绑着她拘着她,她要走,便让她走好了。
☆、第95章 别亦难(2)
阿瑶走时确是没一点想过要回来的。只是世事难料,她没想到的是自己竟会在路上病倒。
其实她的身体自那日在地宫重伤后,便明显差了许多。虽有皇帝留下的汤药诸多调理,无奈已伤及根本,又岂能在短期内完全恢复?
以她目下的身体状况,就不宜乱走乱动,原该再养上一阵子的。偏她急着要走,外面天寒地冻,她又连日不停赶路,弄得自己疲累不堪,如此内外交困,病邪乘虚而入也是在所难免,何况她如今的身子骨还这般虚弱。
起初阿瑶只觉得身体轻飘无力,她只当是之前的内伤所致,在客栈歇了两日,略觉好转便又上路。故而等到她察觉身上犹如火炭,发着高烧时恰恰是在冰雪皑皑的路上。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她想找个地方休息一阵都不行。她想要喝口水,但水囊中的水已被冻成了冰,根本就倒不出来。
她那时大约是烧糊涂了,竟就跳下马来就在雪地里捧了雪往嘴里塞。恍惚中她好像听到有人在喊她的名字,循声望去,眼前却是模糊一片,隐约看到数个人影晃动。
再之后她眼前一黑,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等醒来的时候她便躺在了叶如诲去往京师的马车上。也是她命大,正好遇上叶如诲奉旨回京述职,这才没冻死在雪地里。
所以她如今是在走回头路,与她想要去的地方背道而驰?
阿瑶万没想到事情竟会有这样的转折。当然照她自己的意思那是打死都不能回去的,不过这时节却不是她能做得了主的。
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她这一病便是数日,最初的几日差不多都处在昏睡当中,即便有明白的时候,也都是一瞬间的事情。
故而等她意识完全清醒时,人已被叶如诲带入了京城。她被安置在叶府别院。许是因了皇帝的关系,叶如诲对她十分客气,态度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每日里嘘寒问暖,难得和气。
他那里一意奉承,阿瑶这里却如坐针毡,一心想着要走。只是既进了叶家,又岂是那般好走的?看到别院内外那许多的守卫,阿瑶便知自己这是被叶如诲变相软禁了。这等严密的防守,莫说她如今武功全无,便是换个武艺高强的来,只怕也难以走脱。
自然,他说的话还是格外好听的,以致听在阿瑶耳中,都禁不住有些诧异了。才知当初那心冷如铁,动辄恶言相向的叶三爷也是能舔着脸说出这等软语温言的。
只是话里话外软硬兼施恩威并济,骨子里仍是相当强硬,并不容人违逆。
最关键他手上有她所在意的底牌——当知道唐连的骨灰瓮在他手上时,阿瑶不得不为此低上一头。
她心里很明白,叶如诲救她的目的不纯。但毕竟总是她的救命恩人,出于感激,她也不好直接跟他翻脸,只是将自己要走并要回东西的意思委婉道出,探他口风再做打算。
叶如诲倒也没有揣着明白装糊涂,闻言道:“姑娘如今身体尚未完全恢复,太医嘱咐要好生将养些时日,近些日子恐怕无法再出远门,否则落下个病根,日后再难调理回来。至于姑娘说的那东西……便由我暂时替你保管吧!那等污秽邪物,最是折损阳气,总不好近身带着,何况姑娘这身子还未大好……”
一席话说完,却也难挑什么错处。
可他那般说故去的阿连,听在耳中让人心里格外不舒坦。只是人在屋檐下,她心里虽不悦,却也不能不暂时忍耐一二。
阿瑶微垂下眼抿唇静了片刻,到底没忍住,出声反驳道:“那不是污邪秽物……”那是阿连啊!但这话却是不能说出口的,她也知道叶如诲他们有多憎恶仇恨唐连,便道,“那是……要送去襄州的,还请三爷将它还给我。”
叶如诲道:“既是要送去襄州,便更好办了,是交予襄州何处什么人手里?姑娘交代一声,我回头着人办了便是。”
阿瑶颇悔方才口快,阿连的事情自是她自己办才会放心,又怎能交由叶如诲去办?只道:“阿瑶在府上已很叨扰,又怎敢偏劳三爷?”
叶如诲道:“何来偏劳?姑娘也太客气了。说起来咱们也有这许多年交情,如今你又记在二哥名下,一笔写不出两个叶字,终归都是一家人,姑娘又何必见外?”
阿瑶听他这般说,不由默然。她原以为皇帝对外宣称她是叶家的女儿不过也就是一说,却不想他还真叫人把她记在了叶如轩名下。这样她与叶如轩便是名义上的父女,这等事体,按说也该做个经办的仪式为证,最不济也该让她与叶如轩见上一面。但皇帝却只在她面前略略提了提便罢,想来私心里并不愿她与叶家有什么来往和纠葛。
叶如诲又道:“早先因着秦兄弟的事,我对姑娘多有冒犯,还请姑娘见谅!其实我那也是……”
阿瑶听他提及秦放歌,心里便有几分反感,不由打断道:“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我并未放在心上。”
叶如诲颔首笑道:“姑娘胸怀大量真不输与须眉,我二哥有你这样的女儿也不枉此生了。”随后却叹气,“可惜叶某无福,我那小女儿若还活着,也有你这般大了……”
阿瑶闻言一愕,没想到叶如诲竟会与她说这般私密的事情。幼女夭折无疑是件哀伤的事,可因为太过突兀,她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应。不过叶如诲并不欲在这件事上纠缠过多,见阿瑶微蹙了眉朝他看来,遂收住话头,道:“看我,尽扯些没用的,让你见笑!”
阿瑶摇头,道:“不会,只是没想到三爷也有这等心酸往事。”
叶如诲抬手止住她:“哎……不提此事,人既已去了,我们这些活着的再伤心也无济于事,倒不如放下,也让那逝去的人走的安心些,姑娘你说是不是?”
阿瑶望着他没说话。
她想,她有些明白叶如诲的意思了。他是想借由亲情打动说服她放弃要回唐连的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