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继室子的为官路-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夫人他们早已经等着了,小姐,老夫人可是说了要见谢公子他们的。”
  听了前面半句,秦英还不觉得有什么,直到听到后头半句,自己祖母要见谢笙他们,一瞬间所有思路都被打断。
  她赶忙慌张的站了起来,对谢笙道:“叫我哥哥先陪着你,我去去就来。”
  秦英说完,就像是一阵风似的很快没了踪迹。
  谢笙等到秦英走后,才从方才的辩论中回过神来,想到秦英方才的急切,有些瞠目结舌。秦英方才是话说到一半就跑了的,还剩下一般没听完,让谢笙心里惦记着,连坐着都觉得不舒服了。
  秦臻忙道:“我祖母对阿英要求严格,盼着她能时时刻刻如京中贵女一般骄矜自持。若是叫她见着阿英穿这样的衣裳,虽不会罚她,可要是犯了病,阿英却是会自责的。”
  秦峥的言下之意,已然清楚明了。
  秦家老夫人,就是秦英的紧箍咒,约束着秦英学习贵女所要掌握的一切。
  许是秦英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突然时刻,谢笙等人不过才等了一刻钟,秦英就已经换好了衣裳过来。
  她身上穿着一条藕色罗裙,上衣则是用了粉紫色,衣裳上坠了些许流苏,缓慢轻摇。
  她的头发梳的简单,为了速度,便只是用了一些绢花。今日她选的是紫藤萝,紫色晶石串成的流苏晶莹剔透,繁盛而美丽的花朵簇在她的发间,既合了她衣裳的颜色,又能为她平添几分颜色。
  她将先前的剑眉改作柳叶,整个人的气质就温婉下来,手中再捏上特意配好的绢帕,一颦一笑,如在画中。
  想想先前的秦英,和如今这位娇小姐,谢笙不由得又看了一眼秦臻。


第110章 二更
  等到午饭过后; 谢笙等人在秦家小憩片刻; 又说了一阵话; 才离了秦家。
  待到归家之后; 李氏才道:“难得见小满你像今日这样高兴。”
  大姐儿也点了点头:“可见是小满平日和我们待在家里; 不怎么出门,才不得不沉稳下来。”
  “娘您是不知道,小满今日和秦家弟弟妹妹为了自己的想法争得分寸不让的样子; 我可是第一次看见那样的小满。”
  谢笙闻言,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
  “都说是要酒逢知己; 读书也是一样。我和秦兄他们虽然有些争论; 可却是一见了就知道; 必然是知己。我自然是高兴的。”
  “不过娘、姐姐; 你们说我往日不如今日高兴,我却是觉得冤枉。”
  谢笙说着; 面上露出些委屈。
  “是娘说错了,咱们小满有哪一日是不高兴的呢; ”谢笙虽不是傻乐,却也每日都充满了朝气; “只是今儿小满交了新朋友; 所以格外高兴些。”
  谢笙这才满意:“这还差不多。”
  大姐儿见状; 也笑了起来。
  “好了好了; 小满你快去换衣裳吧,”大姐儿忙催了谢笙回去,“再迟些; 爹都要回来了。”
  等谢笙离开,大姐儿也和李氏一起梳洗一番。
  等收拾妥当,李氏问大姐儿:“小满难得和女孩子走的这么近,你瞧他对燕儿如何?”
  大姐儿斟酌着自己的用词:“许是头回见时,燕儿穿着男装,后头又和小满他们相辩,我瞧着小满对燕儿和对秦臻一般。”
  李氏听罢,有些哭笑不得:“这可真是。”
  “你说,小满到底要到什么时候才会开窍?”李氏一面满意谢笙一心放在正事上,不为外物所扰,一面又担心儿子现在不开窍,要是日后她为他选了一个合适的妻子,偏偏他又突然喜欢上了旁人该如何是好。
  “娘你就放心吧,”大姐儿是李氏一手教出来的,自然知道李氏心里的想法,不过她对李氏的担心有些不可置否,“小满知道什么是责任,永远不会失去自己的良知。”
  李氏拍了拍大姐儿的手道:“你说的也是,咱们从小看着小满长大,难道还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吗。”
  谢笙不知道自己母亲对自己竟然还有这样的担忧,他倒是已经换好了衣裳,却直接去了谢麒的院子。
  自那日下聘之后,谢麒身边的大丫鬟也被换了下去,如今他身边的丫鬟,最高也就是二等,能够近身的,大都是小厮了。
  按照谢麒的话来说,就是他虽然觉得这些女孩子可人,可他也不会再给她们任何的错觉,他不是想要担负起她们未来一生的人。
  许是真的谢侯对谢麒着重教导之后,对于谢麒的影响越来越大,直到现在,谢麒已经几乎完全抛掉了当初的脂粉气和弱气。除了仍旧尊重女子这一点外,他已经会十分注重自己和她们之间的距离了。
  “大哥,我回来了。”
  谢笙敲了敲门,便直接进了谢麒的书房。
  谢麒手上拿的不是什么话本,而是一本史书。以史为镜,可不是什么空话。
  见谢笙进门,谢麒也没放下手里书卷,而是随意的点了点头:“今日出门,感觉如何?”
  “还不错,交到了两个新朋友,”谢笙说完问道,“大哥,今日可有什么新消息回来?”
  谢麒听到这句,才放下书本:“也不算什么新消息,朝堂上二皇子一脉和三皇子一脉斗得风生水起,爹他们只做壁上观,并不参与。”
  这是一早就预料到的,并不叫人觉得意外,谢笙原本还以为今日朝上能有什么结果,却是高估了这些官员的速度。
  也是,要是他们能快起来,才叫人觉得惊讶呢。
  不过。
  “皇上可等不得他们互相攀咬那么久,”谢笙道,“若是高家不放出什么关于三皇子等人的大招,皇上便只会觉得无伤大雅,顶多撸下去几个三皇子党的官员罢了。”
  “高家如今有了生机,如何还会自断后路?”谢麒觉得高家应当不会想法子咬死了三皇子一脉。
  谢笙却有不同的想法。
  “且不论那孩子能否长大,大哥你觉得,人走茶凉,无人相护,三皇子一脉又岂能容下一个仇敌的孩子长大成人,来反咬他们一口?”
  听着谢笙的话,谢麒一时沉默下来,可不是吗。当年的朱家,可不就是以后的高家吗。不,高家可比不得朱家。
  当年的朱家尚且还有当家人活着,可以远走他乡避祸。高家却犯下了刺杀重罪。
  其实对于三皇子一脉,谢笙也不觉得他们能够蹦跶多久。
  朱王妃最厌恶的是高贵妃,可这不代表除了高贵妃之外的其他几个妃子,就受她喜欢了。
  尤其淑妃贤妃是当初潜邸的老人,当初那件事情,她们就算身上干净,却也是作壁上观,看得开心。
  即便罪不至死,也不妨碍朱王妃迁怒。
  何况如今三皇子等人上蹿下跳,想要在二皇子之后,夺得太子之位。但朱王妃早已经将太子之位视为囊中之物,这可是皇帝亲口承认过的。
  高家此番要是能把三皇子一脉狠狠咬掉一块肉也就罢了,若是不能,说不定朱王妃就会亲自下场,浑水摸鱼了。
  朱王妃能收拢皇帝寝宫伺候的人,甚至得到皇帝跟前第一人钱公公的忠诚,谢笙可不信她的势力就真的只在宫中,和宫外官员无关。
  不过关于朱王妃的这些话和猜测,谢笙有分寸的很,不该说的,一句话都不会出口,不管是对谢麒还是对谢侯。
  谢麒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道:“多想无益,左右这事我们并不参与。”
  对于谢麒有些逃避的想法,谢笙其实是不赞同的,正是因为事不关己,才更应该好好的观察,能毫无顾忌的去揣测和判断。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机会,可以提升自己,又不需要害怕会出错。
  谢笙心里不大满意,却也不会对谢麒的决定说什么。
  “时辰差不多了,大哥,我们该去主院了。”
  谢麒松了口气,忙点了点头,和谢笙一起站了起来。
  兄弟两个并排走着,气氛却稍微有些沉闷,谢麒还有些不太适应。
  不过还不等谢麒打破这样的气氛,谢笙便道:“大哥,已经到了。”
  谢麒见自己毫无所觉间就已经到了主院,一时有些懊恼,自己想的太多,反而耽搁了和谢笙说话。
  其实谢笙倒没有像谢麒想的那样不高兴。各人有各人的想法,谢笙不是个会强行将自己的想法加诸在别人身上的人。
  他觉得这是一个大好时机,别人要是不这么认为,他也管不了。
  何况谢笙也知道,谢麒不过是一时间下意识的逃避,等到他自己想通了,也就会继续和自己仔细分析这件事。
  谢笙之所以一路上都没说话,是因着他已经好几日没有进宫,他在考虑这几日是静观其变,还是进宫去。不过太子变成了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忙着让人和高家势力作对,二郎应当也快要复课了才是。
  等谢笙两人进门,谢侯已经坐在主位上了。大姐儿并没回去,二姐儿因为不舒服派人告假,并没过来。
  “既然来了,就开饭吧,”谢侯看了两人一眼,并没有为两人的迟到而生气。
  等用过饭后,几人也没再去书房,朝中一切如同事先分析的,便也没必要再去书房,将已经说过的事情反复讨论了。
  不过谢侯对谢笙道:“我离宫前小吴子传了消息过来,说是六皇子今日已经在温家上课了。”
  “今日?”谢笙很有些惊讶。
  “这可真是不巧,”李氏也道,“今日我们才去了秦家。”
  秦家离温家不远,若是知道二郎就在温家,于情于理,谢笙都应该去打个招呼的。
  谢侯听罢,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
  和六皇子相交的是谢笙,这事自然由谢笙自己做决定。
  他们做长辈的,顶多也就是在中间帮着传上一两句话罢了。谢笙已经长大了,自然该有自己的生活空间。
  “不过也无妨,”谢笙想了想道,“左右明日无事,我再去温家拜访就是。”
  “想必小吴子特意来寻爹说了此事,应是六皇子有见我之意。”


第111章 补更
  “少爷; 温管家来了。”
  虽说是去温家拜访; 可早前不曾送上拜贴; 谢笙自然不肯失了分寸,故而便只叫人在外头守着; 等二郎到了; 便先送上信件,约定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此时信件才刚送出不久; 温家的老管家就亲自过来。
  谢笙忙站了起来:“请。”
  温管家是一位忠心的老人; 自当多给几分尊重。
  “谢少爷,”温管家也不拖延,进门之后就道,“我家老太爷请谢少爷。”
  谢笙倒是没想到温相竟然还有心思理会这些小辈的事情,便道:“是我来的唐突; 多谢温先生。”
  温管家摇了摇头; 露出个笑脸:“谢少爷不必如此,我家老太爷说了; 俗礼只是给外人以一定拘束,并不是事事都要深究礼节。何况谢少爷前来,也是事出有因; 谢少爷不必挂怀。”
  “再者,老太爷说了; 也只是请谢少爷进门等着罢了,六公子须得先将前头的功课上完了,才能出来。”
  话都已经说到了这个地步; 谢笙要是再拒绝,就是不识抬举了。
  谢笙心里清楚,这不过是他派人给二郎送了信件过去,温相知道了此事之后,随口一句吩咐罢了。谢笙不算什么普通人,二郎的安危更是要小心谨慎,与其让他们待在外头,不如就在府中的好。
  谢笙进了温家,果然只是被带到了一个像是小书房一样的屋子。
  这里头摆着不少书籍,谢笙在问过温管家之后,便取出一本游记看了起来。
  不知是不是凑巧,谢笙翻到的这本正好是讲的蜀州。
  巴山蜀水,旁人总觉甚是凄凉,偏偏这本不同。
  谢笙一时看得入了迷,甚至还从一幅插画上看到了眼熟的情景,可不就是李氏常去的一所寺庙吗。画上画的,是山寺桃花盛开的美景。
  谢笙正饶有兴致的往下翻阅,将书中一些熟悉的地方和自己的记忆一一对应,很快就听到了门口的响动。
  谢笙回过头去,不期然对上了一双清澈的眼。
  谢笙立刻反应过来:“温小姐。”
  “谢公子,”温瑄也回礼道。
  今日温瑄穿着一身豆绿色的衣裳,头发为了轻便,并没披散着,而是梳成了双丫髻,用同色丝带绑在两侧。她如今正是年少,不用使用什么脂粉,也叫人觉得灵气逼人。
  谢笙捏了捏手里的书页,这是自上次李家一别后,谢笙第一次看见温瑄。
  谢笙的心无端跳的快了几分:“温小姐也过来看书?”
  温瑄瞧见谢笙在小书房中,原本已经准备好要退出去,不妨谢笙突然问了这么一句。温瑄一怔,点了点头:“原是想来找一些东西。”
  谢笙微笑着扬了扬自己手里的书册道:“若温小姐有事,可以不必理会我。”
  谢笙这一回,表现得比较随意,让温瑄有些好奇。毕竟从前几次看,谢笙是一个十分注意男女之间界限的一个人。
  不过谢笙的话,让温瑄突然撤去了想要离开的心思。她在心里安慰自己,不过是各做各的罢了,谢笙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何况这是在自己家中呢。
  谢笙见温瑄没有离开,心里一松,一边看着手里的书本,一边分心偷偷注意着温瑄的动静。
  温瑄生得并不夺目,可叫人觉得非常舒服。标准的鹅蛋脸柳叶眉,尚存稚气。
  而能轻易分辨温瑄和旁人的不同之处在于,温瑄身上的灵气和文气。
  谢笙捧着书本,有些心不在焉,已然看不进去书上到底讲了什么。
  温瑄背对着谢笙,对他的悄悄窥视毫无所觉。
  她倒是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书本,可那书本被放到书架的最高层。
  温瑄踮起脚,伸手一点点去够。
  谢笙不自觉被温瑄的动作吸引了注意力。谢笙的书就是从那个地方拿下来的,他自然够得到,可他害怕自己现在贸然走过去帮着温瑄取下书本,会让温瑄觉得非常唐突。
  谢笙迟疑片刻,还是站了起来。
  就在此时,异变陡生。
  因为温瑄的动作,一旁有几本随意搁在上头的书松动,在温瑄毫无所觉的情况下,向着她砸了下来。
  “呀!”温瑄被吓了一跳,条件反射的往旁边躲了一下,不过以她的速度而言,是绝对没办法反应过来的,她闭紧了眼睛,等待着书本砸下的疼痛,但紧接着,她不由自主的被拽到了一旁,跌进了一个带着艾草清香的怀抱。
  谢笙方才是条件反射的拉开了温瑄,却不是故意要把她拉近自己怀里的。这辈子就算是几位姐姐,他也没这么亲近过,只除了娘亲李氏。不过那也是幼年的事了。
  温瑄靠的近了,谢笙才闻到她身上的腊梅香气。用油脂泡出来的腊梅香是不会如此刻自然的,谢笙猜,温瑄应当是将腊梅采了放在衣柜里,用鲜花的香气熏了衣裳。等衣裳上身之后,腊梅太过浓郁的香气慢慢散去,便只留了唯有靠近些才能闻到的芬芳。
  温瑄听着近在咫尺的心跳声,真快。
  温瑄的脸立刻红了,她自己的心跳也不遑多让,又有什么资格说别人。
  温瑄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松开谢笙已经被她抓的起了几分褶皱的衣袖,悄悄抬头,正对上谢笙带着温和笑意的眼。
  谢笙出门的衣裳,多是宽袍大袖,颇有魏晋遗风,再加上他面如冠玉,眉目如画,当他一双眼只看着你一个的时候,没有人能忍住不去沦陷。
  温瑄觉得,自己才刚平缓的心,又突然剧烈跳动起来,她的脑子都有些不大够用,心里有千万种想法飞逝而过。
  谢笙在温瑄站好之后,也悄悄松了手。方才可以说是救人于危难,可要是一直抱着人家,就是登徒子了。
  不过,温瑄的腰可真细。
  谢笙有些不好意思,俯身去拾地上的书本,他原想借着捡书的时机,让自己也稍微冷静一下的,但他忘了,他一动,温瑄自然也注意到了地上的狼藉,也赶忙和他一起收拾了起来。
  谢笙将所有书从温瑄手里接了过来,没先把书放回去,而是先把手伸到了书架顶层,指尖落到温瑄方才想要拿的那本书上:“你想要的,是这本吗?”
  温瑄点了点头,又想起谢笙是背对着自己的,忙开口道:“就是这本,多谢谢公子。”
  “嗯,”谢笙轻轻应了一声,将书取了下来,递给温瑄。
  温瑄将书紧紧抱在怀里,视线在谢笙有些发红的耳垂上停了片刻,心里有些欢喜。
  “你可还记得这些书先前是怎么摆放的?”谢笙说得是他手上这些掉下来的。
  温瑄不知出于什么想法,也没推辞,便道:“你手上第三本应是靠右第一本。”
  谢笙点了点头,从手上的书册中拿出第三本,放了上去。
  他正要再问,手上重量一轻。是温瑄将书本接了过去,暂时搁在下方的空架子上。
  温瑄见谢笙看过来,也没太紧张,而是从书册中翻出一本递给谢笙:“这是第二本。”
  谢笙接过,按顺序放了上去。
  两人一个找一个放,很快将杂乱的书架归位,且放置得比以前更加齐整,至少现在是不会再出现有书本掉落下来,险些砸到人的事了。
  等放完书,两人相视一笑,为自己完成了这件事而觉得十分自得。
  “蜀州游记?”谢笙看了一眼温瑄手上的书名,和自己方才拿走的那本正好属于同一系列的上下两卷。
  “是啊,”温瑄道,“我喜欢看一些游记,这几日正好看到关于蜀州的。”
  屋外,已经站了片刻的温管家想了想,还是没有进去打扰。他手上提着一个食盒,里头装着一些小点心,不过这并不是进去的好时机。
  温管家重新退回到半月门,才再次像什么都不知道一样走了进来,他特意发出了些声响,进门之时,果然看见谢笙和温瑄已经各自坐在两边,拿着自己的书。
  不过若是仔细观察,依旧能发现两人的脸上都有些发红,即便两人都十分镇定。
  原本谢笙看得书是蜀州游记的上卷,此时却不知为何变成了下卷,那上卷如今,却是在温瑄手中。
  “小姐、谢少爷,”温管家将食盒里还温着的点心取了出来,放在桌上,随后又摸了摸桌上的茶壶,觉得壶里的水有些凉了,便提了下去,准备换一壶来。
  等温管家一走,谢笙和温瑄同时松了口气。
  温瑄站起来道:“我要先回去了,今日多谢。”
  “不必如此客气,”谢笙也起身将自己手里的书递给温瑄,他偏头道,“方才不小心,被我拿了。”
  温瑄接过书册,看了谢笙一眼,脚步轻快的出了门。
  温管家回来瞧见只剩谢笙一个,什么也没问,只道:“谢少爷,六殿下的课还有半个时辰就结束了。”
  “多谢温管家。”


第112章 更新
  “小满; 久等了,”也就是半个时辰; 二郎准时从外头进来。
  谢笙搁下手里的书本; 看向二郎:“也没多久。”
  谢笙站了起来; 问二郎:“是发生什么事了?”
  “这倒没有,”二郎云淡风轻道,“只是昨儿有人呈上了高家谋杀我大哥; 牵连谢杨氏,嫁祸给舅母的证据。”
  谢笙惊讶的抬头。
  “小满; 我娘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二郎有些激动的站了起来:“今日大朝; 父皇就要贬高氏为罪妃; 而下一步……”
  下一步; 就是要册封朱王妃为后,到那时,二郎就能成为名正言顺的太子。
  “恭喜,”谢笙三两步走到了二郎身边,轻轻在二郎肩上锤了一下; “那你还不快些回宫去; 这会儿你该陪着娘娘才是。”
  “你随我进宫去吧,”二郎说完; 又想起自己并不该说出这样的话,有些不好意思。
  谢笙见状道:“我这会儿进宫,今日可出不来了。”
  “何况这样的喜事,当然是要你和皇上陪在娘娘身边了。”
  “这倒是; ”二郎点了点头,“那你千万记得,等旨意下来之后,就进宫相贺。若能见了你,我娘必定高兴。”
  “娘娘大喜,自然要去庆贺的,”谢笙顿了顿道,“不止是我,红玉姐也都要去的。”
  “这可不一样,”二郎开玩笑似的道,“我娘如今都快把你当她的小儿子了。”
  “可红玉姐也是娘娘的大女儿啊,”谢笙忙接了一句,“娘娘对我们这几个从小带在身边的孩子,哪个不是视若己出。你该不会是吃醋了吧?”
  谢笙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却是松了口气。
  许是出于谨慎,谢笙并不愿意落人口舌。即便是面对着二郎。
  就像是许多人和谢笙说的,如今是至交好友,却难保人心易变。何况二郎以后若登临九五之尊,谢笙便更是该注意分寸。
  或许谢笙这样的分寸会有些伤人,但却不得不承认,这是能保持谢笙和二郎友情最长久的办法。
  “我才不会和你们吃醋呢,”二郎清楚的知道,不管自己的母亲再喜欢朱红玉和谢笙,即便她会时常记得帮谢笙准备小点心,但她最爱的仍然是自己这个亲儿子。
  二郎说完,两人一齐笑了起来,紧接着谢笙道:“昨儿我爹回到家,和我说小吴子通过他给我说你已经在温家学习的事情,我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心里还捏了一把汗,没想到是件喜事。”
  “谁叫最近不少人都盯着宫里,你也不好进宫,便只能通过我来告诉你了,”二郎说完了事情,就看到了谢笙桌上的游记。
  他走了过去,一边翻看,一边继续说道:“我前些日子听说,父皇准备给我大哥追封一个太子之位。”
  “毕竟是长子,”谢笙见二郎的心情并没受影响,便知道他其实并不在意这件事情,毕竟他对于大哥这个称呼,其实是很陌生的。他对于严瑾的所有印象都来自于朱王妃。
  “若是这个太子的追封,能让娘心里好受些,我便满足了,”二郎叹了口气道,“小满,这两日我一直在考虑,日后等我大婚后,择一子过继在大哥膝下,也好安娘的心。”
  “这件事你一定要好好考虑清楚,”出乎意料的是,谢笙并没有开口夸赞,而是相劝,“现在想这些,还为时过早,不如等到了那个时候,你准备好了再说吧。”
  二郎看了谢笙一眼,道:“你说的是,我现在想这些,太早了。”
  “听说你昨日去了秦家?”二郎饶有兴趣的道,“我听说秦家儿女是一对龙凤胎,难得是长得极像,可是真的?”
  谢笙看了二郎一眼,道:“秦臻,就是龙凤胎里的哥哥,的确是个很合适的朋友。”
  “那……”二郎对着谢笙挤了挤眼睛。
  谢笙却不怎么理会二郎:“女儿家的事情,怎么能随意往外传,何况我是男子,自然当与秦臻一道,秦小姐虽然也在,可到底我们都已经十二岁了,男女有别。”
  谢笙小小的撒了个谎,二郎却因为谢笙以往的态度而深信不疑。
  “也是,我问你算是问错人了。”
  谢笙有些好奇:“你平日也不是喜欢探究人家家里的女孩子的,怎么今日问起秦小姐了?”
  二郎轻咳一声,面上泛起微红,他道:“父皇说了,等我娘的事情彻底定下来之后,就要开始着手为我选妃。”
  “等人选定下来,最快也要明年年底,甚至是后年,再然后,大婚也起码要等上个几年。”
  二郎说着突然笑了起来:“也不知道这么早就急着要选人是为什么。”
  谢笙心里一个咯噔。
  “你若要选妃,秦小姐的身份可不够。”
  “小满你可真是迷糊了,”二郎倒是不以为意,“我以后难道就只有一个正妃不成?”
  二郎压低了声音道:“光是东宫,就有正妃、侧妃、太子嫔,以及太子良娣、昭训等好几种分位呢。”
  “父皇的意思,是为我至少择一妻三妾,”二郎靠在书桌边,“为了尊重未来的正妃,想来是暂且不设侧妃的,如此一来,分位自然就压低了些。秦家先辈曾做到二品,秦大人如今也是五品,将要往上挪动。”
  “等我娘腾出手来,若果真取中了她,想来良娣上头,就要补一人了。”
  谢笙听完二郎说的话,沉默片刻。
  不是他坚持想要一夫一妻,这世上的人便都是如此的,就像是如今,二郎身为皇室子弟,未来可期,便更不可能了。
  古往今来,遣散后宫,独宠一人的帝王能有几个?谢笙脑子里所记得的,也不过仅有一人而已。倒是后宫之中,得了帝王专宠喜爱,并长久的女子,多是被冠上了妖妃媚主的污名。
  “怎么就瞧上了她?”谢笙问。
  “论理是不该的,”二郎道,“可谁叫她是龙凤胎出身,天生吉兆呢。”
  谢笙这才恍然大悟,不过想起昨日在他和秦臻面前侃侃而谈的秦英,谢笙心里也不知道该作何想法。
  谢笙是没想过秦家会拒绝的,秦大人和谢侯差不多年纪,却在五品上头苦熬了这么些年。谢侯是自愿留在蜀州多年,秦大人可不是自愿多年不升迁。
  若是秦英进了二郎的后院,他便是二郎的班底,日后只要官声才干够好,未尝不是一条青云大道。
  只可惜了秦英。
  可惜这事,并不能从谢笙这里透露出去,何况谁知道秦家会怎么想呢。
  谢笙心中庆幸,方才二郎问关于秦英的事情时,自己并没说的太多,只用借口搪塞,不然要是对秦英以后有什么影响,只怕秦家和谢家就要结仇了。
  谢笙和二郎是几乎同时出门的,自然没再见着温瑄,甚至送他们出门的,也就是温管家而已。
  才到家,谢笙就被激动的谢麒拉走。
  “小满,高贵妃被贬了。”
  谢麒道:“高贵妃谋害皇长子证据确凿,又牵连两条人命,甚至害得主母朱王妃成了如今的模样,皇上下令,剥夺高贵妃的所有封号,废为庶人。”
  “另外,”谢麒道,“听说皇上要赐死高贵妃。”
  高贵妃以往对谢麒不能说不好,但杀母之仇不共戴天,何况高贵妃对他的好,是有算计在里头的呢。
  “大哥,这几日你记得呆在府中,千万不能出门,”谢笙想了想道,“也叫人和门房说上一声,不管是谁的帖子和礼物,都一律回绝。”
  谢麒点了点头道:“正该如此,我乍然得知此番真相,自然是要时间来恢复自己的心情的。”
  “现在赶急了送过来的帖子,不是想要看我笑话,就是想要为高家说情,哼!”
  谢麒轻哼一声,没再继续说话。
  “大哥你拿定了主意,就再好不过。”
  任你有千般手段,见不到人,也是一切白搭。答应救高家,除非是谢麒脑子进水。
  谢笙可不认为自己的哥哥会这么蠢,高家的算盘打不通,也是理所当然。
  今日得了这样一个消息,谢笙却不想再问高太尉的事,高家的结局已经很明显了。
  谢笙转头回了自己书房,潜心苦读。
  谢侯知道此事之后,只对李氏道:“可算是长进了不少。”
  李氏捧着茶小口品了品,道:“小满一向知道自己要什么,可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