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继室子的为官路-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谢,”谢笙忙真心实意的说了一句。
钱公公忙摆了摆手道:“要是真想谢我,不如明日进宫去吧,六殿下正觉得每日待在宫里,有些烦闷,娘娘也念着您呢。”
“公公放心吧,我定然不会迟到,”谢笙说完又道,“只是您定得帮我向娘娘说一说。”
说什么?当然是事先说完了,才好叫底下的人准备好点心啊。
其实谢笙明日原本没打算进宫,不过如今钱公公已经提起,再不进宫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按着谢笙的预估,大戏最快能在明儿早晨开演,明日进宫近距离围观一下,倒也不是不好。
见谢笙和钱公公聊得气氛很好,吴大人就有些不大高兴了。他一向有些看不惯这些内侍,职责是伺候好皇上也就算了,可竟然还借着向皇上进言的机会,来为自己谋取私利。
吴大人便道:“没想到小满和钱公公竟然这么熟悉。”
钱公公作为皇帝身边的内侍,什么牛鬼蛇神没见过,有些官员更是在他的小本本上被记得清清楚楚,半点都不带改的。
“吴大人怕是忘了,谢世子和谢二少爷都在宫里做伴读,咱家和这两位都是熟悉的。”
钱公公说完又补了一句:“吴大人在礼部做事,很少进宫,自然是不知道的。”
吴大人被钱公公一句话噎住,都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好。因为钱公公说的的确是事实,谢笙两个和钱公公熟悉才是正常的。
可吴大人自己官品达不到,也不需要经常上朝也是真的。
好在这时候李氏带着两个姐儿到了,才算是将吴大人解救于危难之间。
吴大人自己是过来宣旨的,当然知道这封旨意的内容,如今在面对着大姐儿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带上了几分尊敬。
旨意不出所料,说得是将大姐儿赐婚给五皇子的事情。
“臣等接旨。”
李氏身上有诰命在,自然也能称一句臣。
等安稳的把传旨的人都送走了,李氏才拿着圣旨松了口气。如此一来,大姐儿的事情就算是彻底定下,再不会有什么波折,李氏也可以好好为自己女儿准备嫁妆。
几个人里头,唯有二姐儿事先不知道任何消息,她至今还以为当初和大姐儿说话的那个人是严世孙。
不过能是五皇子也好,严世孙的妻子日后还要从世孙妃世子妃慢慢熬,谁也说不准会出什么问题,但五皇子妃就不一样了,这是只要一出门子,就预定了王妃席位的。
“恭喜大姐,”二姐儿是最先反应过来的,她这也是最正常不过的反应。
“传我的话,家中上下没人多发三个月的月钱,沾沾喜气。”
李氏的话让一干伺候的下人都不由得喜笑颜开。
“恭喜大姐儿,贺喜大姐儿。”
“恭喜夫人,大姐儿觅得一佳偶,您新得一佳婿。”
这一日整个谢家都有些热闹,这可是发三个月的月钱呢,没有哪一处不欢喜。
府里的动静太大,就连安安静静的姨娘们,以及在小佛堂念经的老夫人也注意到了今日的不同寻常之处。
“这是怎么了,”她们都在问。
等得知了是什么原因之后,这些个侍妾也都开心起来,不为别的,自然也是为了银子。而老夫人则是真的为家里出了一个王妃而开心了。
至少五皇子现在还是皇帝的儿子,以后更是未来皇帝的兄弟。
此时家里出了板上钉钉的亲王妃,这对日后的谢家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阿弥陀佛,”老夫人念了一句佛号,“你亲自去,将我之前就收拾出来的东西给送过去。”
“是,”老嬷嬷应了一声,就要下去执行老夫人的话。
“也罢,再等等,过些日子我自己再添几样进去。”
此时,京西的枇杷山下,一个身材壮硕的身影慢慢上了山。
因山上积雪不少,这人踏雪而行,没过多久,就只留下一串脚印在雪地上,人却不见了踪迹。
这人是山脚下某个村子的猎户,原本他家里靠着他打猎的收入,也还算过得去。可打从枇杷山里开始闹一些灵异事件,他就没再进山。
本来今日他也不想进山的,只是家中余粮已经不多了。要是再不进山,家里米缸见底,这样寒冷的天气,也没处寻野菜填肚子,可是要死人的。他虽然没什么大本事,可养家的责任感还是有的。
起初的时候,一切都很顺利,他还收获了几只野味。
可就在他为了做一个陷阱,想要挖洞的时候,不小心挖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他直接掉进了一个地道里。
一双手从背后伸出来,堵上嘴,紧接着在他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一股巨力袭向颈侧,他很快失去了意识,直接拖进了黑暗里。
没有多少挣扎,下手的人太快了,让这个原本身为猎户的人都没有什么反抗的机会。
很快,就来了几个人将这一处被这个猎户挖掉的地方重新填补上。
土还是新土,就连上面的雪都堆得不怎么走心。但是这两日天冷的厉害,只要等到夜里,天上自然又会下雪,到时候大雪就是这一处最好的伪装。
“娘,我爹到底什么时候回来啊,他说了要给我们带好吃的回来的,”孩子们才分食了一个从火堆里扒拉出来的红薯,有些担心自家许久不见的父亲。
猎户妻子的眸光一闪,她自然是知道所有计划的,她心里其实也很紧张。
虽然那人先前就已经将所有的可能都说到了,她却还是有些担忧。其实这样的事情,她也不想让当家的去。
只是抛开眼下的困境不说,几个孩子都慢慢大了,总不能让孩子们也跟着做猎户。老大有一把力气,老二只躲在学堂外头的大树上,都能把三字经给念完了,老三虽然是个女娃娃,可她如今的嫁妆,只有一根红头绳。
都说是富贵险中求,只要这次事成,他们家就能发一笔横财,到时候他们不管是远走他乡,还是就在本地,至少几个孩子是不必担忧的。
只盼相公能够平安无事的回来。
这一夜,不少人辗转反侧,都没了睡意,谢侯更是早早的就醒了,睁着眼睛直到天明。
谢笙依旧是到了平日的时辰,才睁开眼,打了个哈欠。
“果然是懒了,像之前进宫时,这会儿起来,都是精神抖擞的。”
“少爷,您醒了?”捧墨听见里头的响动,赶忙进来悄悄问了一句。
“进来吧。”
今日不必上课,谢笙自然也就不需要穿儒衫。只是先前皇帝找的理由是为先帝祈福,那么自己进宫时,也就不能穿颜色太鲜亮的衣裳。
谢笙最后挑了一件月白色的锦袍,已经是成人的款式。谢笙身量高挑,稍显纤细,就像是个衣架子一样,可以完美的撑起所有衣裳。
且谢笙身上自带一股子文气,冬日里手上虽然不能拿折扇,可他腰间的羊脂玉却也为他更添了几分儒雅。
谢笙没有到束发的时候,往日穿儒衫,戴头巾或是帽子,头发也就有了去处,今日他只是任由它们在自己背后披散着。谢笙面容更像李氏,十二岁的少年正是生的雌雄莫辨的时候,几乎没什么棱角和侵略性。
捧墨很少会见到谢笙这样的打扮,只看了一眼就不由觉得有些脸红。
谢笙的皮相是没得挑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贵女,从来没和他接触过,就喜欢上他。甚至因为他的不近女色,背地里还有一个高岭之花的绰号。想要雄心勃勃将他拿下的女孩子,可不止高三娘和云小姐。
“捧墨,你知道你这样像什么吗,就像是个娇羞的小娘子。”
“谁叫少爷您生的太俊俏了。”
谢笙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日日看还没看惯,倒来怪你们少爷我太俊俏,是什么道理。”
谢笙见捧墨害羞的再不理会自己,也不再逗他,时间已经有些迟了,快些进宫才是正理。
谢笙赶得巧,才刚在朱王妃处坐下,就听到前朝方向响起了不规则的鼓声。
咚!咚!咚!
第89章 双更
天子坐于高堂之上; 群臣分列其下; 大殿上安安静静,钱公公正要喊退朝。
“这是什么声音。”
当鼓声响起来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想起,这到底是什么声音。
“皇上,这……好像是登闻鼓。”
“哦,登闻鼓啊。”
“你说什么?登闻鼓!”
登闻鼓; 多少年没有响起来过了。本朝国泰民安,也没什么巨大的冤屈,谁会想到要去敲登闻鼓呢。
不止是皇帝; 就连朝堂上的百官都惊讶了起来。唯有立在下头的谢侯心里道了一句; 可算是来了。
似乎在登闻鼓的鼓声响起来的时候,谢侯躁动不已的心才安定下来。
“去; 叫人去问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皇帝下令问原因,底下人自然不敢有任何耽搁。
钱公公见状,给自己的一个徒弟使了个眼色; 让他亲自去了。
“回皇上; 敲响登闻鼓的是一名村妇; 她的丈夫上了山; 一夜未归; 那山上似乎有些奇异之处,她觉得府衙管不了这些神怪,认为皇上身为上天之子; 一定能够管束这些,就跑来敲了登闻鼓。”
等那个内侍说完话,底下不少官员脸上的表情都有些一言难尽。
有些个大人差点直接骂出来,指责这些内侍为了讨好皇上,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
听听,皇上是天子,就是上天之子,纯属扯淡。
不过正如这些人所想的,皇帝直接笑了起来。
“既然如此,就让刘子新去查吧。”
刘子新是皇帝信任的人,人比较有能力,只是身上没有什么功劳,一直没能升迁。
如今遇到这样的事情,皇帝把他拉出来,也是为了给他一点政绩,何况找人也不是什么难过的事情,刘子新手底下还带了些人呢,找个人还不是手到擒来。
皇帝的命令刚刚出口,就立刻有人去找刘子新传话。
“可说了是在什么地方失踪的没有?”
“回皇上,是在一座叫枇杷山的山上。”
枇杷山?周尚书心下大惊,握着牙笏的手险些不稳。
若是换了平常,就想着满朝文武一样,谁也不会在意一个叫枇杷山的小地方,可是这个地方对于整个高家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不止是高尚书,另外几个和高家关系很好,知道这件事的大人,也都有些变了脸色。
皇帝倒没有注意到高系官员的异样,这枇杷山并不是什么特别的地方,他也就问上一句便罢。
“退朝!”
“这是……”朱王妃和二郎看见谢笙进门,正准备和他说话,冷不丁就听见了这鼓声。
“登闻鼓,”谢笙说的极为肯定。
“登闻鼓?”朱王妃和二郎这才恍然大悟,朝堂外头的那面登闻鼓谁都能去敲,可也没几个人有这样的胆量。如今它的代表意义已经远大于实际意义。
两人一时间想不到有什么事情值得去敲响登闻鼓。朱王妃看了谢笙一眼,发现他似乎毫不在意,甚至还有心思打开桌上的杯盏,嗅一嗅茶香。
“小满,你知道这是因为什么事情吗?”朱王妃问。
二郎正想说小满跟他们一起听到的这个声音,怎么会知道这个鼓声是因为什么,可他在即将出口的前一秒,想到自己母亲不会无缘无故说出这样的话,便有些不确定了。
谢笙也没卖关子,直接道:“我知道。”
面对着朱王妃和二郎的疑惑,谢笙直接道:“外面敲登闻鼓的是一个猎户之妻,她的丈夫昨儿上了枇杷山,一夜未归。”
“什么时候这种事情都值得来敲登闻鼓了,”二郎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评价。
不过想想前朝因为丢了猪跑来敲登闻鼓的,似乎这个丢了丈夫的的确要更严重一点。
“事情无论大小,只要是百姓家事,就容不得轻忽,”朱王妃道。
朱王妃在听到枇杷山这个地名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有了准备,不过这事儿还没告诉二郎,他不知道其中利害,也是正常的。
“你们娘娘说的没错,”皇帝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
朱王妃和谢笙两个都立刻站了起来。
正当几人准备迎出去的时候,皇帝就已经进了门。他看见几人动作,直接摆了摆手,叫几人不必多礼,而后直接坐在了朱王妃身边。
皇帝坐下之后,便对一旁的二郎道:“二郎你要记住,你虽为皇子,可为了维护朝廷的安稳,更不能轻忽了百姓。百姓之事无小事。”
不管皇帝心里是不是真的这么想,至少他现在是这么教育自己的儿子的。
二郎对于这些话听得非常认真,这是皇帝真心想要教导他。
谢笙和朱王妃对此自然是乐见其成,所以谢笙一直在吃自己面前的东西,朱王妃也只是在心里暗暗的想着方才的事情。
虽然朱王妃有心问的更详细一些,现在却不是适合说话的时候。
“小满今日打扮的不错,”等皇帝教导完了二郎,自然就转移了自己的注意力。
对于谢笙今日的打扮,皇帝看得十分喜欢:“你早该这样穿起来了,平日里总穿着儒衫,都快叫人忽视了,你和二郎本就是一般大的年纪。”
谢笙倒没想到,只是换一件衣服而已,就引来皇帝这样的话。便道:“也不是平日里不想这么穿,而是少有机会,也就懒得再这样打扮了。”
“这怎么能行,”皇帝有些不赞同,“若是连这样的事情,都要你自己打点准备,那又要底下伺候的人做什么。让主子衣着得体,本就是他们的职责。”
其实就算皇帝不提起,朱王妃和二郎也是要说的。
谢笙的改变,他们在他进门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了,只是因为被突如其来的鼓声打断,这才没能来得及说出口。
“其实这倒是个重情重义的好妻子,”朱王妃夸赞道,“普通百姓对于朝廷总有深重的敬畏之心,一般的大事,连衙门都舍不得去,如今她竟然敢大着胆子来敲登闻鼓。”
“很是,”皇帝原本不以为然,此时听了朱王妃的话,也觉得的确如此,若非是因为足够喜欢自己的丈夫,这猎户之妻,怎么能做到这一步呢。
“这世上总还是有情人更多一些,”皇帝说起这话的时候,面上还有些得意。
朱王妃只是一笑,却并没搭话,不过她目光缱绻多情,很是让皇帝动心。
皇帝有心在朱王妃这里再多坐一阵,可钱公公来回,说是前面各位大臣已经到了,朱王妃便催促着皇帝,先去处理正事。
等皇帝走了,朱王妃才看向谢笙道:“小满,再坐过来些。”
谢笙直接端上自己的盘子站了起来。
朱王妃见此,脸上的笑意才变得真实起来。
“瞧瞧,今日打扮得跟个玉人一般,却还是如此贪吃。”
“可不赖着娘您这儿点心的小满,只怕娘您还不习惯呢,”二郎也从自己的位置上坐到了两人身边。
“这倒也是,”朱王妃道。
她看了一眼外头,才压低了声音,问谢笙。
“小满,那猎户到底是去哪儿了?”
“他上了枇杷山,可是没人知道他现在到底在哪里,”这话谢笙就更没说谎了,他们都知道枇杷山上有人,可是到底是什么人,却不清楚。
枇杷山上有地道,这是连谢侯都认可的,可地道在哪里,长什么样子,也没人知道。
之所以当初和那个猎户说好,是富贵险中求,就是因为这件事情,什么都不好说,甚至连他的性命,都没有人能给他充足的保障。
不过这个猎户到底还是选择了去做,因为他的家庭和孩子。
“这个冬天太冷了,”谢笙对朱王妃道,“他是个猎户,却已经很久没有能够上山了。”
那些人就这样消失在山上,作为山中的猎户,自然是第一个发现的。
山上有这么多灵异之处,为了保险,他自然也不肯再上山。可不上山就意味着靠山养家的他,没有了收入来源,而他,是整个家庭的顶梁柱。
朱王妃叹了口气:“都是为了活着。”
谢笙随后便把那个猎户的家庭情况都一一说了,朱王妃便道:“等这件事了了,便多给他们一些钱财,只盼那猎户还好好的,能活到和家人相见的时候。”
二郎在一旁越听越觉得不对劲,谢笙对这件事情,知道的会不会太多了,甚至自己的母亲也对谢笙知道这么多,丝毫不觉得奇怪。
“娘,小满,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二郎疑惑的问出了口。
谢笙看了朱王妃一眼,没说话。
朱王妃则是笑着点了点头,对二郎道:“这件事情和高家与太子有关。”
“太子在京西的山中暗蓄私兵,”朱王妃看了一眼皇帝议政之处的方向道,“若是被他们得逞,二郎,你想想,咱们娘俩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二郎甚至有些不敢相信,太子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朱王妃道:“皇位是这个世上最具诱惑力的东西,有了它,可以轻易拥有旁人想象不到的权力和地位。”
“可他已经是太子了啊,”二郎又自己接上了话,“只是他还不是皇帝。”
即便是太子,总也要受制于皇帝才行。皇帝是一国之君,而太子却只是储君。一字之差,其中的含义和代表的意义就是天差地别。
“不止,”朱王妃道,“在他们眼中,你还小,可和太子年纪差不多大的,可还有你三哥四哥呢。”
“太子觉得自己的位置摇摇欲坠,自然会采用一些别的方法。”
虽然比较极端了一些,朱王妃却不得不说,自己更欣赏这样的太子。
可是朱王妃却不能允许太子成功。
若是太子成功了,朱王妃和二郎两个被皇帝称作梓童和视为继承人的事情没有暴露出去还好。一旦暴露出去,朱王妃母子二人,就是太子的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高尚书在得知这件事情之后,甚至想要当堂离开,去派人查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是高尚书全程身边都跟了人,甚至皇帝还留了高尚书和高家一系的人下来商量一些政事。
高家一系知道这件事情事关重大,不能露出半点马脚,就只能按捺下性子,去等皇帝到底什么时候许他们出宫。
原本高家也有着自己的消息渠道,可不是高太尉信任的人,是完全不知道这件事情的。
刚好,有妇人因为自己的相公敲了登闻鼓的事情,只算又不是什么事关朝堂的大事命脉,这些人就没有报给高太尉知道。
就是这样的疏忽,让高家直接错过了最关键的黄金一天。
二郎皱着眉头,心里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可见朱王妃和谢笙都不在意的模样,他也就突然笑了起来。
“我这些日子和老师学习,倒学得有些傻了。”
二郎而后才继续道:“我和太子天生就站在了对立面,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我却还想着太子为什么会这么做。”
“自然是太子做的傻事和错事越多,我们才越是更容易能将他拉下马才对。”
“不是我们去做,”朱王妃道,“既然你三哥四哥已经虎视眈眈,那我们又何必要脏了自己的手呢。”
“这世上只要是有人做过的事情,就一定会留下痕迹,不管你扫除痕迹的事情做的有多到位,只要做了,纸就一定是包不住火的。”
朱王妃语重心长的告诫二郎:“永远不要用你自己去赌,不值得。”
而后朱王妃又派人问清,皇帝已经派了刘子新去查这事。
“这倒是一件意外之喜。”
朱王妃对谢笙道:“刘子新手底下有兵,他缺的就是实打实的功劳,其实很得皇帝看重。”
“只要他手上有人,高家的人就不敢轻举妄动,”谢笙道,“毕竟他们现在还是地里的老鼠,没法子到太阳底下,掀起什么风浪的。”
“娘,你们的计划是什么?”二郎不由得问了一句。
朱王妃并没直接回答和解释,而是道:“你先猜猜看。”
二郎想了想道:“莫非是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和刘子新手上的人手,将那些人一网打尽?不,太难了。”
“刘子新手上虽然有人,可他也不能把人手全都带出去,何况对方到底有多少人,没人知道。”
二郎并不是一开始就参与这件事的,难免有些难以猜测。
他从一开始就陷入了一个误区。他认为朱王妃他们想要让皇帝这边的人和太子那边的人对上,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不是这样的,”谢笙解释道,“其实我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趁着这次机会,让高家准备的人彻底全都被毁掉。”
“为什么,”二郎有些奇怪。
“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对自己更加有利啊。”
朱王妃其实并不是很想让二郎将这件事知道的这么透彻,可是又不得不让二郎知道。
“二郎,如果太子在你上头,他除了当靶子,更是你的拦路石。何况太子的废立,和一个国家息息相关。”
“虽然你父皇现在非常看重你,甚至为你寻了温相做老师,可是二郎,太子如无重大和非常正确的理由,是不能废的。”
二郎这才明白过来,就像是那个猎户一样,朱王妃和谢家也是在进行一场豪赌。
如果赌赢了,太子被废,太子之位空缺。二郎作为皇帝心中太子的第一人选,肯定能成为新的太子。
新太子既然已经定了下来,皇帝怎么会允许新太子的母亲身上还背负着命案的标记呢,自然是要将这件事情推到高贵妃的身上,再让朱王妃堂堂正正的出现在众人面前。
二郎本就是嫡子,皇帝自然不肯在这样的事情上委屈了他去。
“多谢娘为我筹谋,”二郎站起身来,对着朱王妃长鞠一躬。
并不是二郎不担心,若这事事发,皇帝要是被打个措手不及该怎么办。而是二郎更担心和心疼自己的母亲。
何况这件事已经交到了皇帝的亲信刘子新的手上,二郎相信,皇帝一定能很快知道这件事情的。毕竟枇杷山是真的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
朱王妃忙去扶二郎,道:“我是你的母亲,要是我还不为你筹谋的话,还能为谁去筹谋?”
谢笙看着这一幕,眼睛笑得弯成了新月。二郎和朱王妃母慈子孝,当真是件大好事。
不过想到在家时候,谢麒等人对自己说的话,谢笙又不由得发散了一下思维。也不知道朱王妃和二郎之间这样母慈子孝的模样能够持续多久。
“娘娘和二郎感情真好,”谢笙道。
“快别说我和二郎了,你和你娘在一块儿的时候,险些把我的牙都要酸倒了,你还好意思说我和二郎?”
谢笙笑了两声,方才罢了。
这件事情告一段落,他们依旧得等。他们在等高家的反应,也在等刘子新查出事情的真相。
谢笙比高系的官员离开的还要晚一些。
高家的人是在申时正走的,而谢笙却一直待到了申时末,要知道,酉时的时候可就要关闭宫门了。
高尚书出了宫之后,就直接叫人驾着车往高家赶。
高尚书也不是没想到自己派人去城门处,可是这会儿已经到了酉时,到了关城门的时候。
而且事关重大,高家和那边的负责人自有一套联络用的方法,这么平白无故的派上一个人跑到枇杷山上,别说是找到那些人了,最后能不折在里面,都算好的。
“城门关了,”谢笙回到家中之后,谢麒看到他的第一时间,就这么说了一句。
“刘子新已经带着人早早的出了城。想必这会儿已经找到地方了。”
谢笙勾起嘴角,道:“那可就太好了。”
“爹早先已经吩咐过了,”谢麒道,“到时候只要是咱们庄子上的人,都会认真回答刘子新的问题。”
“这就够了,”谢笙道,“只要表现出一副允许他们去说这件事的样子,他们就会凭着自己的本能,去告诉刘子新的人更多的东西。”
“可千万别小瞧了那些三姑六婆,甚至是男人的威力。”
谢麒对于谢笙的话,也是心有戚戚。他从小生长在京中,见过的王妃、夫人不知凡几。各家的继承人多多少少也都和他有着交情。
不说那些村妇了,就算是这些自持身份的贵人,一旦打开了话匣子,那也能吵得人脑子嗡嗡直响。
“多注意高家的动静,还有淑妃她们的家人,或许这第一日,他们还没有注意到,可是等刘子新的调查结果出来,我可不信他们还不能察觉到高家在这件事情里面的作用。”
“一定是有人算计我们,”高尚书一回到家中,就赶忙去了自己父亲的书房。
高太尉在知道这件事后,脸色也变得阴沉了一些。身具高位这么久,遇到这样的事情,他自然能想到的也是阴谋诡计。
可今日朝中所有人的表现都非常正常,甚至都没有什么人因为这件事情而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关心。绝大部分人都觉得难以置信,并且抱着一种看待八卦的心情去看待。
反倒是皇帝,竟然让刘子新去调查这件事情。
“今日来不及了,明日一早,就安排人出城。不过刘子新就在那边,想来接头的时候,一定要更加小心才行。”
“另外,再让人去仔细的查一查,这一家子猎户,是怎么会想到要去敲登闻鼓的。”
第90章 双更
“刘大人; 你怎么这时候进宫?”
夜深,钱公公被底下人吵醒,说是有人持皇上的令牌,在外求见皇上。钱公公便赶忙穿好衣裳出来,没想到看见了早该已经出京的刘子新。
“钱公公; 我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禀报皇上; 还请公公行个方便。”
钱公公脸色严肃的看了刘子新一阵; 道:“请刘大人稍待。”
今夜皇帝说是呆在寝宫,倒不如说是在朱王妃那里,只是这种事情不好和刘子新这个外人说; 钱公公就只能让人把刘子新带到偏殿等着。
朱王妃夜里一向易醒,钱公公才弄出了一点动静,她就睁开了眼。
“怎么回事?”朱王妃撩开床帐,“可是前头出什么事了?”
“回娘娘的话; 刘子新刘大人求见皇上; ”钱公公低着头; 不敢抬起来。
朱王妃几乎立刻就反应过来,刘子新可不就是今天皇帝派出去查枇杷山一事的人吗。
刘子新不惜动用皇帝给他的特权; 夤夜进宫,定然是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
朱王妃放下帘子,勾了勾唇角; 又很快放了下来。
她脸上露出几分焦急神色。
“皇上,皇上。”
皇帝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朱王妃面带焦急的模样; 皇帝立刻坐了起来:“梓童,发生什么事了!”
朱王妃看见皇帝醒来,做出松了口气的模样,她道:“是钱公公来回话,说刘子新刘大人求见皇上。这么晚了,刘大人还来求见,必定是有十分要紧的事情。”
皇帝反应了一阵,才想到自己今日将帮那农妇找失踪的相公的事,交给了刘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