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强国梦-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京城中旗人甚多,且身无长技而多有陷入穷困,食不果腹者。”肖志华继续说道:“为了彰显新政府汉满各族平等之意,且同为满人,奕励先生是不是  ”
    “我愿出资五十万两接济穷困,还愿捐资五十万两作为劳军之用。”奕励还没等肖志华说完。连忙表示着自己的慷慨和大方。
    出手就是一百万两,果然是个富人哪,可惜自己对这点小钱是看不上眼的,也意不在此。    “奕励先生的慷慨和热心让我很感动,我先代新政府在此表示感谢。”肖志华也不客气,先将这一百万拿到手里再说其他。
    “不必,不必,这是,这是,一个公民应该做的。”奕励突然想起个新词,顺嘴说了出来,而且听到肖志华口气有所缓和,心里也轻松了一点。
    “国家千疮百孔。急待建设,奕励作为前清总理大臣,应该走了解得很清楚。”肖志华说道:“可国家财政吃紧,资金缺乏,着实令人头痛啊!我呢。想吸引些资金成立个银行,既能解新政府燃眉之急,又对诸位前清亲贵没有实质侵害,诸位亲贵还可从股息中获利养家,不知奕励先生觉得如何?”
    奕励咽了口唾沫,果然不肯轻易放过,倒也不出预料,他有些干涩地说道:“利国利民,自然是好事,鄙人愿意支持,愿意支持。”
    “奕励先生果然通情达理,那就,那就请出三千万购买交通银行一  ”肖志华话音未落,只听咣当一声,却是载振坐在了地上 碰倒了椅子。
    奕助倒还撑得住,苦着老脸说道:“哪,哪有那么,那么多银子。总司令莫听人胡言,庆王府,就是。就是个空架子,绝对一  ”
    “看把你吓得。”肖志华突然笑了起来,从光彩中走了出来。在离奕固很近的地方重新坐下,和蔼地说道:“怪我没说清楚,我详细解释一下。这三千万两呢,不是让你们白出的,是投资入股。钱还是你的,只是暂时借给国家使用,而且,每年都正常有股息。这交通银行呢。是专管修路的,修铁路的利益大呀,我想你是知道的。第一年,股息为一厘,一年就是三十万两的收益;第二年,股息为二厘,那就是六十万两;由此递增,随着铁路越建越多,这收益越来越大,你们的股息也就越赚越多。十年后,股票就可以流通转让,而且肯定是要升值的,你们赚的可就不只一倍两倍了呀!”
    奕励可怜巴巴地哀求道:“总司令,鄙人知道这是好事,可庆王府真的,真的拿不出这么多钱呀!”
    肖志华的脸冷了下来,起身走开,慢幽幽地说道:“别以为我们是狮子大开口,据我们掌握的情报。奕励先生的家产过亿是肯定的。我们革命党人不学李闯王追赃助饷,而要你们投资助国,你们却如此不开通,哼哼。”
    随着这两声“哼。当,一直坐着默不作声的大汉啪地一拍桌子,站立而起,吼声如雷,“我就说这帮满清亲贵不识时务,总司令却要给他们留体面。咱们就象李闯那样,将皇亲、国戚、高官、太监都抓起来,追索赃银助饷。痛快献银者。立刻放人;匿银不献者,大刑伺候。棍杖狂飞,炮烙挑筋,挖眼割肠,不打他们个血肉模糊,肯定是要钱不要命。”
    奕助和载振抖若筛糠,惊恐万状。他们是读过史书的,李闯王入北京。追赃助饷的惨烈不是不知道,有的官员甚至生生被夹棍夹裂了脑袋,脑浆流出而亡。
    肖志华背着身子。似乎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半晌,摆了摆手。说道:“奕励父子复辟之心不死,暗中联络死党,勾结洋人,希图卖国。命令军警。即刻查抄庆府,锁拿相关人等,严加审讯,务将阴谋分子一网打尽。”
    凶恶大汉快步走到近前。狞笑着说道:“庆亲王是吧,某家精于刑讯,定会好好侍候二位,到时会让你们知道死都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说着,伸手去抓奕励,“跟我走吧!”
    奕励惊得差点没昏过去,哀嚎一声,扑通跪倒,哭叫道:“总司令饶命,我愿意投资,愿意投资。”
    肖志华缓缓转过身,冷冷的说道:“奕励先生。你真的愿意。可千万不要勉强啊!”
    “不勉强,一点也不勉强。”奕励异常干脆地说道:“总司令是为我们日后生活考虑,是我糊涂,竟没有领会。三千万两。明天就送来。绝对不少。”
    肖志华脸上浮起了笑容,走过来亲手扶起奕励,温声说道:“何必如此呢?新政府对诸位都是很仁义的,不抄家产,不乱抓捕,只是让你们投资助国,也是为你们日后生活考虑。坐吃山空啊,你纵有万贯家财,又能支撑几时?奕励先生深明大义,新政府是不会亏待你的。”
    “不敢。不敢,只要能为新政府尽些微薄之力,我就心满意足了。”奕励心有余悸地说道。





    第二卷 大潮 第一百一十七章 快刀斩乱麻
     更新时间:2010…9…5 21:42:20 本章字数:4487

    上  就历史经验来看,武力威逼般都是成功的,也可以绑甘协,口舌之争。在强权压制下。满清王公本无反抗之力,但肖志华要做到师出有名,无践踏法律的指责,最好是他们自觉自愿。
    奕助屈服了,载振屈服了。换句话说,其实他们也并没损失什么,正如肖志华所说,钱财不是没收,是投资。只是暂时由政府支配,十年之后还是他们的。兴许十年后翻倍也不是不可能,而不答应的结果太可怕,家破人亡,倾家荡产,任谁也得思量思量。当然,肖志华可能并不准备这么做,吓唬他们的成分还是居多。
    “钱到位就马上撤掉庆王府的封锁。总要让别人看到好处,才会有人效仿肖志华轻轻叩击着桌案,若有所思地说道:“智庵,你觉得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
    赵秉钧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属下有些愚见,却有些班门弄斧之嫌。”
    “说说看,别还存着那些老套作风。”肖志华摆了摆手,示意他说出来。
    “用奕圃捐出的银子酌情救济贫困之民,当然,这名义上是政府的恤民之举赵秉钧说道:“把穷困旗人与满清亲贵区别对待,让他们掀不起风浪。放出风声,或着意笼络几个满清亲贵。以他们为榜样。让其他人就范。尽快解决紫禁城里的那两位,将优待条件确实下来,省得人心惶惶。”
    “不错,说得很有章法肖志华占了点头,赞赏地说道:“救济穷困交给徐市长去办,放出风声或笼络满清亲贵,就由你去办。需要我出面的时候,你预先向我报告。另外,你在北京城里找些下层的旗人代表,召开优待条件商谈会,不能光有皇室贵族。
    还有,替集约见载汗,我要舁始解决皇宫的事情。”
    赵秉钧很认真地掏出纸笔,将肖志华的命令记录下来,轻轻鞠躬。转身而去。
    这个家伙是个人才,可惜  暂时不敢重用,肖志华眯起眼睛,望着赵秉钧离去的身影,脑子又转动起来。
    从紫禁城中赶走浮仪是合乎民意的,人人生来平等,自食其力的观念早已深入民心,老百姓没有理由每年花几百万银元去眷养一个无用的宣统。赶走浮仪也是符合国家利益的,消除封建满清的阴影,保住来之不易的共和制度,关系到全体中国人的切身利益。
    但是否有除恶必尽的必要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肖志华。杀掉浮仪,日本人就找不到可扶植的人选了吗?博杰,爱新觉罗的子孙,尤其是直系血统的后代,能杀多少就杀多少,好象这不是什么好办法。甘心投靠外国人。帮助外国人侵略中国和建立伪政权的坏蛋并不少有,甚至可以找个会说满语的日本人,说他有爱新觉罗的血统。    防是防不住的,那就只有从自身来找对策。打铁还须自身硬,这句话倒是形容得很贴切。国家强大了。外来势力自然插不上手,内在敌人也没有力量进行反抗。一个弱国,那当然会有非常多的机会让人钻空子。
    一个小孩子,先放他一马吧!但以后的监控必须存在,他的生长环境也要处于可控范围。那些遗老遗少能教出什么好东西,只能教出一个毫无爱国思想,只把当皇帝作为毕生唯一理想的卖国贼。
    而对于新市长徐锡麟来说,工作更为琐碎,更为繁杂。当然,如果不负责任,他也不用累得要死。
    北京城旗人众妾,大多处于社会底层,同样的,大多汉人也处于穷困之地。要想让北京呈现出首都的新面貌,新政府既然要在北京做出个各族平等,体恤黎民的形象,解决贫困人群这个问题就不能回避。
    这个时候的满族人民,尤其是北京的旗人,面临着两个重大问题。就是民族歧视和生计困难。当时“屯居之旗人。京东、京北一带。大半衣食无知”困苦万状。其贫薄者,则借债无门,谋生乏术”于是横暴者流为盗贼,无赖者则堕为娼优,比比有之。”
    可见无论什么时候,遭受苦难的都是下层劳动百姓。对北京旗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困苦并不单单是在民国之后才出现的情况,只不过民国期间除了生活上的困苦之外,更多的还有精神上的痛苦。正是因为有了民族歧视,他们的生计问题才更难解决。
    首先,媒体上带有狭隘民族主义的色彩,鼓动民族歧视的文章大为减少,代之而来的是大量宣传民族平等,自食其力的口号。城里设置了很多读报栏,动员一些院校的学生充当义务读报员,向大众宣传。
    同时,一批职业技术学校应运而生,几家国营工厂开始培刮工人并投入建设。王庄旗田被丈量,主要针对贫困人群进行发放,不仅地租低廉,并为他们提
    环卫局、市政工程局建立起来,开始招收人员,满汉不拘。税务局发布减税令,鼓励人们做小买卖谋生,四个大型综合室外市场被规划出来,开张营业。
    政府各全部门也响应号召,开始招收工作人员,当然,条件要高很多。最引人注目的是陆军部开始招收医护女兵,要求身体健康,天足。能吃苦耐劳。一下子,吸收了大批旗人女孩,领到预发的月薪后。都进入短班开始学习医护知识。并且其中有一些军内容,由尹志锐姐妹率领的几十名女兵进行教导。
    有钱好办事,人多办事快,新市长徐锡麟除带来了一部分官员外。又吸收了大量北方革命团体的人员,雷厉风行地开展起工作来。环卫局、公安局、市政工程局、税务局、民政局等几个主要部门迅速成立起来,并开始运转。而钱的作用也体现出来。救济工作安抚了人心。南方物资的援助也很到位。再加上京城部队纪律严明,公买公卖。北京城开始逐渐趋于稳定。
    赵秉钧确实有些能力,不管他用了什么办法,满清亲贵开始一个个,向政府低头,肖志华的筹资计利进行的很顺利。自然,这些满清亲贵府前的士兵开始撤出,对他们人身自由的限制也大大放宽,但依旧不准他们随便出城。
    而关于“清室优待条件。的谈判也接近了尾声,最后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关于故宫公产与私产区分的争论。
    按照肖志华的最初设想,组织善后委员会,会同清室近支人员,协同清理公产私产,昭示大众。所有接收各公产,暂责成该委员会妥慎保管,俟全部结束,即将宫禁一律开放,备充图书、博物馆等项之用,藉彰文化而垂久远。
    然而,善后委员会尚未成立,清室便找人进言,或托人疏通提出古物之分界不分时代,以清廷所发现为准。归清室所有。清朝的遗老旧臣则主张清室多分古物,他们四处活动,同声一致,不遗余力。
    著名报人林白水在《社会日报》上发表的观点:宫中各种古物,何者应归清室,何者应归国民,应纯以有无历史的价值,及与文化有无关系为标准。大抵小件珠宝、金银、皮货、绸缎之类,皆可划归清室。而大件重器,及与历史文化有关之金石书画等,数千年国宝所流传。与爱新觉罗全无关系,断难据为私有,而应作为国家之公产,全数陈列,以供研究历史美术文化者之参考。    最后肖志华非常专横地一锤定音,就按林白水的意见办,而且应戈 归清室的财物一分为三,一部分归还清室;一部分作为投资,换成交通银行股票,股息提高至五厘,国家每年按时支给股息,以为清室生活之用;另一部分成立安置救济基金,酌情接济满蒙穷困之民。
    拿别人的钱作好事,好名声留给自己,恶名留给别人。被接济的穷人只会说政府的好,而政府其实并未付出多少代价。
    袁世凯拿着最新定稿的《优待条款》连连摇头,作为前清旧臣,他当然觉得很严苛。
    大清宣统皇帝即日起永远废除皇帝尊号,与中华共和国国民在法律上享有同等一切权利;自本条件达成后。共和国政府每年补助清室家用五十万元,并特支出二百万元开办北京平民工厂,尽先收容旗籍贫民;清室按照优待条件,即日移出禁宫。以后得自由选择居住,但政府仍负保护责任;其一切私产按优待条款处置,政府当为特别保护;其一切公产,当归国家政府所有
    “还真是百无耸忌,一点情面前不讲啊!”杨士琐也咧着嘴苦笑道:“肖志华拿着条款与载汗、浮伦等人进紫禁城去了,隆裕太后看到这些,会不会后悔退位让国啊?”
    “妇道人家,哪有那个胆魄。”袁世凯叹息道:“看史书,这已比很多前朝皇亲强上许多,起码性命无忧。当初若是不主动退位让国,京城现在恐怕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爱新觉里家的一个也不会剩下
    “不得不佩服革命党快刀斩乱麻的利索劲,虽然没象李闯那样追赃助饷,但效果却是差不多。”杨士椅叹息道:“交通银行已经筹集了六千万的股金,再公开发行股票。铁路便能开工建设了。不借外债。恐怕会让朱尔典非常失望,各列强也目瞪口呆吧!”
    “肖志华还真是个赚钱的高手。我想可能还不止于此,且看他如何自筹资金,大修铁路吧!”袁世凯长出了一口气,似叹惜似感慨地说道:“如能不失利权而办成如此大事,倒也是功德无量。”。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肌州 ,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二卷 大潮 第一百一十八章 落日紫禁城
     更新时间:2010…9…6 1:04:54 本章字数:3482

    禁禁城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百皆漾循着封建等狱柑川,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封建帝制时代,普通的民众是不能也不敢靠近一步的。
    然而如今,肖志华率领着善后委员会和二十名士兵如同闲逛般走了进来。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
    伟。
    “太大了。真漂亮呀!皇上住的地方哦。咱们也能进来了。”
    几个女兵东张西望,窃窃私语。满脸的好奇与兴奋。
    “这里以后是要对外开放的,什么人都可以进来参观。”肖志华微微皱了皱眉,大声说道:“共和、民主、自由、平等乃是大势所趋,谁要阻挡这股潮流,谁就会被碾成备粉。皇上没有了,一言九鼎,出口成宪也没有了,以后永远也不会有了。”
    尹志锐瞪了一眼她的手下,女兵们立刻严肃起来,站得笔直,崭新的军装,衬托出飒爽英姿。
    “载汗先生,我今日只带这么些人进来,也是害怕惊扰了隆裕女士和漆仪小朋友。”肖志华转向满脸沮丧加悲哀的载评,放缓了语气说道:“请你相信政府,好好配合我们工作,莫要让大家都不好看。”    载沛叹了口气,伸手唤过醇亲王府的总管,低声交待了几句,然后抬起头。
    肖志华微微一笑,以目示意,赵秉钧、尹志锐和几名警卫随着载洋向深宫内院中走去。
    “紫禁城如此之大,藏物必定成千上万,清理鉴别恐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蔡元培望着巍峨的宫殿,有些担忧地说道。
    “逐步清理,逐步开放。”肖志华笑道:“可以先开设一个小型的古物陈列所,为以后大型国立博物院的建立,既创造舆情,又积累经验。反正这以后就是你们的事情了,我只负责把人清出去,不让国宝流失。其实,我最关心的是,能从这里舌 出多少金银财宝,以作国家建设之用。”
    “说到钱,我们教育部的预算马上就做出来了,你可要手下留情啊!”蔡元培笑着说道。
    “好说,好说。”肖志华满口答应着,脸上却苦了下来。叹了口气说道:“将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寄托于一人一家一姓身上,真是悲哀。把国穿着得如此贫困,建设起来举步维艰,想起人人追屁股要钱的情景,我就头痛。”
    “是呀!”蔡元培点头赞同。却又笑着说道:“谁让你那么会赚钱呢。入京到现在,你已经弄到了五千万两,交通银行的储备凑够了,马上就挂牌开业。换了别人,也没你那么多办法呀!
    “可我也背上了刻薄的名声啊!”肖志华叫屈道:“其实这活让别人来干更合适,棍子、皮鞭、夹棍一顿猛揍,掏出上亿两也不足为奇。将隆裕和浮仪赶出宫院,也很招人非议。”
    “那不行,咱们崇尚法治,如此大事刑拘,岂不砸了自己的招牌,也招惹国际指责。”蔡元培摇头道:“现在这样很好,钱到手了,各方也都照顾到了。说你匆薄,不过是些满清余孽,你又何必在意。将他们赶出皇宫,也是政府的决议,与你何干?”
    肖志华微微抬头,宫殿上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灿烂的先,彩。只有赶走宫院中的皇帝太后。开放宫城,才会让民众彻底意识到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对封建意识和那些遗老遗少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在号称共和国体的土地上,绝不能容许一个俨然独立的封建小朝廷的存在。这不是刻薄,没有同情心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的稳定,民众的心态。而且,这些作威作福的满清权贵,得到这样的结果,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
    “太监下面是什么样的?”肖志华突然若有所思地自言自语道:“抓个看看?真是很好奇。”
    蔡元培还以为肖志华神游物外。是在思考什么国家大事。突然听到此语,不禁翻了翻眼睛,转过头,直接装没听见。
    远远的,一群太监和宫女带着随身物品走了过来,打头的是醇亲王府的总管太监。
    来到近前,总管太监冲着肖志华打了个千,谦恭地说道:“回总司令大人,这些是随太后和皇上出宫的执事,随身物品奴才已经检查过了,要是  ”
    肖志华摆了摆手。这黑压压的一大群,要挨个拨身检查看来是不太可能,而且谅他们也带不出什么重要物件,还是给这末代皇帝留些体面吧。
    “留在宫中的主事带来了吗?”肖志华开口说道:“我说过有事情要交待的。”
    总管太监连忙冲队伍中招了招手,一个胖太监战战兢兢地走了出来。扑通跪在肖志华等人面前,到让肖志华愣了一下。
    “起来吧!”肖志华温言说道:“不要害怕。按你们的说法,现在改朝换代了,不会乱杀人了。”
    “是,是,共,共和了,奴才知道。”胖太监头也不敢抬,结结巴巴地说道。
    “对,共和了,自由了。”肖志华展颜一笑,继续说道:“这紫禁城归政府了,你们呢,政府也有安置办法。想出去的,政府发遣散费;无亲无靠的,政府也会给你们找生活的出路。香山知道吗,那里有座慈幼院,政府正在重修和扩建,你们年纪大的,可以到那里养老。至于年纪轻的,这座紫禁城要对外开放,也需要一些清扫人员。宫女呢。年纪大的,无处可去的,也可以到慈幼院;年纪轻的,可以去政府的培班,学一技之长用以谋生。我的话,你听明白了吗?”
    “明白,奴才明白了。”胖太监连忙答道。
    “明白了就去各集宫女太监。把政府的意思告诉他们。”肖志华说道:“将他们的姓名、年龄和去向做个统计,我给你安排个帮手,三天之内,把事情给我办好。”
    “是,是,奴才一定办好。”胖太监把头点得比捣蒜还快。
    肖志华招手叫过两个政府工作人员,给他们配备了两男两女四名持枪警卫,跟着胖太监走了。
    远处又出现了一群人,敬事房的太监在前开道,两名总管太监靠路两侧鸭行鹅步地前行,他们的身后是一个方阵,方阵的中心是几顶轿子。方阵的外面则是赵秉钧、尹志锐等人。
    肖志华眯了眯眼睛,背过手去。似笑非笑地看着这末世王朝的皇帝太后凄凄惶惶地走出了紫禁城。
    跟随在方阵后面的几辆大车在载芹的指挥下,知趣地停了下来接受检查……
    夕阳西下,紫禁城仿若人间仙境般更加美丽。,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





    第二卷 大潮 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气象与善耆的绝路
     更新时间:2010…9…6 17:49:31 本章字数:4877

    消禁城坏是那样高高耸右,但没有了皇帝,封建王权蜘饰,六的威严形象在老百姓心中开始拐塌。
    北京的街头的新气象越来越浓。街道整洁,排水沟被清淘完毕,连公共厕所都新建起来一大批。路牌街牌开始出现在路口,进城的畜力车也不再敢让牲口乱拉乱尿。悬挂六星国旗和彩灯的店铺和人家越来越多,连很多王公贵族的府邸门前也有,似乎不挂就不安心似的。
    街上的士兵在不断减少,代之维持治安的是身装全黑制服的警察。这些警察也变得和气起来,不再象满清时那样横眉立目,吆五喝六。城内的烟馆一夜间就被全部封停。于是,街上便能看到不少人呵欠连天。涕泪交流的样子。
    一个面馆已经开门营业,照例,门前分担区已扫得干干净净,几个拉车的扯着袖头正擦鼻涕,揉眼睛。
    一群麻雀飞来觅食,没有人去管他们,而这些麻雀,胆子也特大。蹦着蹦着,就蹦到了几个跳绳的小孩前,晃动着脑袋在看小孩跳绳。几个孩子边跳边唱道:“共和国。大总统;民主自由加平等,争自由。要平等,官员百姓一秤平。”
    人们似乎都没有听见孩子的儿歌。孩子们也自顾自的随着绳圈的节奏而反复地唱着。
    “听说没,咱老百姓也快能逛颐和园了。”一个拉车的说道。
    “嘿嘿,那可是皇家的地方,没想到咱也能进去瞧瞧。”另一位笑了两声,擦了擦鼻涕。
    “瞧你那埋汰样。”又一位车夫撇了撇嘴,嘲笑道:“我可听那学生念过章程,?面不能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甩鼻涕。”
    突然,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店前匆匆走过一个穿军装的年轻女孩。船形军帽下是齐耳的短发,皮带将纤细的腰肢更加显
    一群人的目光中有惊讶,更有羡慕。看着女兵消失在巷口。
    “是乌苏家的吧?没想到这旗人家出了个兵,又缓过来了。”一个拉车的咧着嘴说道。
    “嘿嘿,旗人天足,到是占了便宜。”另一个人心有不甘地说道:“当初,可是差点被卖进窑子的    “小声点,没见人家门上这军属牌牌一挂,乌苏家大小子就被安排进了环卫局,连警察进门都客客气气的。”有人提醒道。
    “等我那二小子当上了兵,我也能神气起来。”有人嘴里啧啧有声地说道:“那军装穿着叫一个漂亮,叫一个精神。我那二小子一瞅眼都直了,他那身体,今儿招兵肯定跑不了。”
    “嘿,看哪”。随着有人提醒,众人的目光立刻转移。
    令人们感到惊异的是,店前居然走过一位拖着长辫子,身上穿着旧官服的人。
    “嘿,皇帝都没了,这满人咋又神气了。”
    “神气什么,革党有的是招儿对付他们。没看肃亲王府和恭亲王府被围得铁桶一般,原来还让几个人出入,现在连苍蝇都不放了
    “这些满人瞎快活,连禁卫军都乖乖听调,他们还能蹦醚到哪儿去?”
    “甭管是不是瞎快活,只要不乱就好,可千万别乱!”
    这句话,大家都赞同,于是都陷入了沉默。
    乱,是乱不起来了,几只苍蝇嗡嗡叫,已经扰乱不了大局。
    曹偎领了吉林卫戍司令的职,率部北上了;禁卫军则被遣散了一批。剩下的一部分混合了一部毅军与张酥村的部队合编为河北驻军第一师,驻通州,番号飞 ;另一部分又混合了一部毅军并入徐绍祯的部队,编成两个师,番号分别为盟师和强师。同属河北驻军,一驻廊坊,一驻张家口。而禁卫军和毅军中的马队被合编为一个骑兵团,调往内蒙古包头驻防。
    分化是成功了,瓦解还需要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新政府暂时已经消除了不稳定因素,剩下的就看政治工作的威力了。
    为了节省资金,肖志华在发电征求了大总统宋教仁的意见后,最终将中南海作为新政府的办公所在的,而且宋教仁明确表示,不要铺张浪费,更不要在京设单独的总统府。
    时间很紧,再有十几天,新政府便将全部迁至北京。肖志华和徐锡麟只好因陋就简,将位于中南海西北角,还未完全竣工的摄政王府作为各大部办公地,丰泽园发 作总统办公休息之所,紫光阁作为国事活动场所,西花厅作为国务院办公地。勤政殿作为参议院办公地,并在中南海内修建卫戍部队营房及办公人员宿舍。
    由于表现积极,奕圃被获准离京。而庆王府则被政府以交通训凶股票买下,初步解决了入京官员的吃住问励终峰“以带着家眷在军警的护送下到天津去做寓公了,在北京,他更害怕肖志华将他看成财源,什么时候会再挨上几刀。
    有了奕励带头,其他心存疑虑的满清亲贵纷纷向政府提出离京请求。并信誓旦旦地表示以后安分守己,绝不与新政府为敌。封一时,封不了一世,在写下保证书后,肖志华终于开口放行。于是,不少亲贵的府邸都变成了股票,为了照顾他们的情绪,表示政府的信用,肖志华还特意将今年的股息提前进行了发放。    作为首都,日后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还可能是经济中心,只要政局稳定,那房地产的升值绝对是可以预期的。对此,肖志华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再说。又没用现金,怎么算都不亏。
    而肃亲王善者和恭亲王浮伟这两个宗社党的骨干,却一直享受着特殊待遇,形同拘禁,而且是全家拘禁。  当然,新政府是讲究人道主义的。每天府里拿出钱来,将要购买的物品列好清单送出来,自然会有人替你完成,而且连剩下的钱都分文不少地还回去。
    消息隔绝,坐井观天,度日如年,这种滋味让肃亲王善者感到快发疯了。
    什么救集皇帝,什么先图满蒙。再一步步地恢复大清天下,种种美好的设想因为足不能出府而显得遥远。
    他在花厅里象热锅蚂蚁似的走来走去,心烦意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