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发迹-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数?按察使衙门里的案卷,十之有一,都是散商与行商之间的争执,在座诸位,除了严启昌严老板(严启昌:怎么又是我?),恐怕都有些案底在身……这你又怎么解释?你总不能说那些散商都是错的吧!”孙士毅淡淡地说道。
    “小人……”叶振承的额头上顿时起了一层细汗。行商虽然受到朝廷官府地压榨,但也因为拥有许多特权,在与其他散商之间的交易之中使坏情况十分普遍,散商之中实他们逼破产还真有不少!就是他的万源行也没少干过这种事儿,现在被孙士毅问起来,自然难免紧张。谁知道这位巡抚有没有把自己做过的那些坏事儿给查出来?
    “没关系!有话就说,如果没什么意见了,就先坐下!有不同意见可以提,也可以留着,反正,今天只是商议,并非定论,就来一个‘求同存异’!”何贵笑道。
    “嗯,何大人说的有理!求同存异……这词儿用的好!”富勒浑拍拍桌子说道,说完就眯上了眼睛不再发话,就连站在他身边的吕梁晨也只是一脸微笑,没有要说话的意思,跟刚刚进来时那气势汹汹地模样完全就成了两回事儿似地。
    ……
    “巡抚大人,藩台大人……既然两位想要降低行商入行门槛,并且增加行商人数,那小老儿是不是可以问一句:我等行商可否求退?”天宝行的李法曾老头看了看坐在主位上的富勒浑、孙士毅,又看了看自己上首地何贵,想了想,终于开口问道。而他这话音一落,一干行商的目光立时都变得火热起来。
    “这……”孙士毅迟疑了一下,把目光投向了何贵。清廷有规定,“殷商不准求退,即实有老病残废等事,亦应责令亲信子侄接办,总不准坐拥厚资,置身事外”。另外,甚至行商把行业移交其子侄,也要向官府交付巨款。而清廷这样规定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这样严格的制度,把富商巨贾吸收、网罗到自己的封建商业垄断组织中来,以便控制他们手中的商业资本。并通过各种方式,把商业利润纳入为王朝财政服务的轨道。对外贸易固然是无数的利,使商人望之垂涎欲滴。可是一旦在户部落了行商籍,他们的财富便被清政府套上了辔鞍,终世挣摆不脱。所以,十三行行商的出路只有两条:一条是破产,一条就是为清政府的垄断贸易效劳终身,父死子继,世代为商。他们就是清廷富有的奴仆。而所谓”总不准坐拥厚资,置身事外”这一条在行商规定中的重要性,就算是重组,孙士毅跟何贵也不敢随意更改……朝廷上的那些掌权者是不会允许那些行商在赚取了巨额利润之后轻易离开的!
    “李老先生,你想来是行商太久,心里有些倦了吧?”李法曾的年纪看上去已经应该有七十了,在这年头,这把年纪绝对是高寿。何贵看着这老头儿殷切的目光,心里竟掠过一丝不忍。
    “是倦了!天宝行经营多年,蒙朝廷恩典,总算不曾亏本。小老儿数年前就曾想过求退,可是,监督额大人却要小老儿将生意将交于长子之后,再缴纳二十万两白银的‘求退金’!呵呵,这么一大笔钱,小老儿可是出不起!”李法曾语气淡淡地说道。
    “看来老先生年纪虽大,骨头却还硬朗!”何贵微微笑道。天宝行是十三行中的老字号,经营多年,李法曾身为大老板,家财何止百万?可就是死活拖着不退,恐怕不光是不愿缴那二十万两的求退金的问题!想想那额森特的为人,说不定是把这老头儿给气着了也不一定。
    “老朽了,不中用了!小老儿本也不愿想的太多,可是,如果能早些退下来,自然还是十分希望大人能够成全!”李法曾躬身说道。
    “呵呵,其实行商求退,也未必没有可行之法……”
    “哦?”
    何贵的话还没说完,富勒浑、孙士毅、吕梁晨以及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刷”地“照”在了他的身上,甚至就连李法曾这老头儿,也把脖子一下子伸出老长一截……





    第二卷:京城沉浮录 第二百一十八章 洋夷不能不治了!
     更新时间:2008…10…6 19:48:39 本章字数:4557


    对洋人,咱们自称为中国,也就是中央帝国的意思。呼,不仅概括性强,也有派、有理儿!……啊,有点儿跑题儿!不过话说回来,咱们大多数中国人都有一个习惯,当然了,这习惯也说不上是好是坏……那就是说话做事都喜欢拐弯儿抹脚!”
    看到这么多探照灯似的目光,何贵的面色也忍不住变了一下。不过,也就是那一下而已。稍稍沉吟了一下,他也就不在乎了!说就说呗,重组嘛,就是重新来一遍,所有的规定都可以改……就算自己的话触及到了朝廷的软肋,说错了,也是可以谅解的嘛!又不是马上就要施行,更加不是要造反,有什么好憋着的?
    “何大人,您能不能不拐弯抹脚儿,把话直说呀?”吕梁晨似乎有些等不及,开口说道。
    “制台大人都不急,你这跟班儿的急什么?”何贵瞟了他一眼,说道。
    “……是是,您自便!”吕梁晨被呛了一下,却缩了一下脖子,苦笑着认了!自从上次替富勒浑送福寿膏给何贵,结果不仅没捞着好,还被狠揍了三十棍之后,他就怕了这位布政使大人!虽然他不愿承认,可却又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而且,他还老是觉得自己上回挨揍绝不是因为什么福寿膏,而是因为面前这位何大人就是想揍自己……天晓得自己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偏偏还就在心里认定了!
    “何大人,本制台今早过来的时候可没吃早饭。你能不能不要耽搁时间!”富勒浑见自己地手下被何贵给呛了回来,心中不悦,冷哼一声说道。
    “制台大人有命,下官自然遵从!其实……呵呵,大家别被我给弄蒙了!我说这么多,其实还真是有拐弯儿抹脚。这么多话,说白了呢,其实也就是一条:向朝廷请求取消求退金。同时。放宽求退限制。如此而已!”何贵笑道。
    “取消求退金这一条小老儿倒还能理解。可如何放宽求退限制?还望藩台大人为我等指点一二!”李法曾抱着拳,表情切切。入行之后便不能再退出,这一条一直是行商,尤其是经营不善的行商们心中的痛!入行就是为了赚钱,可赚到钱就不许走,除非破产或者嗝屁……如果能改变,哪怕是有一点儿的改善。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了不得的大好事啊!
    “这个嘛,就要大家好好商量了。比如说:经营不善,资本少于入行之时,可求退……等等!”何贵答道。
    “嗯,这一条本抚赞同!”孙士毅点头说道。清廷不许行商求退,目的就是希望将这股巨大的资本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为朝廷服务。可人家如果经营不善。资本比入行地时候都少了。朝廷也总不好再强留了吧?那样地话,岂不就是明抢了?虽说以前也跟明抢差不多,可还没说地这么明白。只说“殷商不准求退”,以及“总不准坐拥厚资,置身事外”。虽然这里面指明了不许求退的情况,但是,却没讲明可以求退的条件,所以,也就成了那些官吏们欺压行商不许退出的借口!而现在把可以求退的条件摆明了,朝廷上面那些人自然也就拉不下这个面子来强留,那些官吏也没了理由。
    “何大人果然脑子好使……”富勒浑眯着眼睛,也没什么表情,让人不知道他到底是赞同还是讽刺。
    “如果真能这样,也算是为我等行商留下了一条活路!”李法曾没敢把这话说出来,只是朝何贵拱了拱手,微微鞠了一躬,又重新安坐到了一边。
    而刚刚这些问题的讨论,对行商既有好处,也有打破他们特权的坏处,所以,为了尽可能地多获得些利益,在场的这些行商的心思也变得活络了起来,纷纷发言。这么一来二去,终于谈到了年初才确立的保商制度!而谈到这儿之后,众人又都不发言了。
    保商制度的创立者,两广总督富勒浑就在首位上高坐,谁敢乱说话?而富勒浑呢?更是干脆地靠在椅背上,捋着个胡子,怡然自得的小憩了起来。他身边的吕梁晨也是笑嘻嘻的看着在场诸人,心情灿烂,看到好一会儿没人说话,也干脆把厅上右首第一位,西成行地卢有度赶到了一边,自己坐了上去,正好跟何贵面对面!
    可是……
    “保商制度对行商来说负担太大,虽然可以保证朝廷地税收,却很容易让行商受到洋人的摆布,失了朝廷委任行商管理洋夷的原意。所以,本人建议废除!“
    “大胆!?”
    还真有人敢当着老子地面讲这话?富勒浑怒了!其实他也早就料到会有人攻击自己确立的这套制度,而且,他自己也明白这套保商制度的缺点。可是,这对朝廷是好事儿呀,至少可以保证每年的税收!乾隆当初还为此在发还的折子上褒奖过他呢!可谁会料到,时隔不到一年,这风向就变了?朝廷居然要对洋夷耍威风了!……可即便如此,在他跟吕梁晨想来,敢说这话的如果不是孙士毅,也应该是何贵才对。可刚刚的声音明显不是这两个家伙的,那这大厅里坐的还能有谁?就只有这些行商了呗!……小样儿!你们这帮家伙算什么东西,居然也敢来捋老子的虎须?
    一怒之下,富勒浑顾不得不小心拔下来的那两根胡子,一下子就吼了出来。
    “制台大人,我怎么大胆了?”说话那人面容一整,慢慢踱到富勒浑面前,微笑着问道。
    “和琳?……和大人,你,你怎么会来?”富勒浑怔住!和琳的地位可不比他低多少!
    “呵呵,其实孙大人跟何大人昨天就约过和某。可惜我起得晚,迟到了!”和琳微微笑道。
    “呵呵,迟到也是到嘛!来来来,和大人,快快请坐!……来人,上茶!”水师提督是从一品武职,比巡抚要高半级,孙士毅笑呵呵地站起身来。就要给和琳让座。其实和琳就是他派人叫来的
    “孙大人不必客气!我随便找个座儿就行了……”
    和琳微笑着摇头示意孙士毅不用麻烦。径自就走到了吕梁晨面前站定,然后就那么一言不发地看着这家伙。吕梁晨无奈,只好把座位让了出来!不过他也是要脸的,没在回到富勒浑身边站着,反而又把下首怡和行的伍国莹给赶到了后面去!(伍国莹之子伍秉鉴被评为千年来世界最富有的人之一,资产曾达两千六百万两白银,曾向清廷表示愿意捐出八成家产以求结束伍氏的行商生涯。被清廷拒绝!十三行百多年间唯一一个有向外国投资的行商,林则徐禁烟期间,伍秉鉴捐资百万报国,但伍家最后还是被抄!)
    “大家接着谈吧!”孙士毅见座位重新排定,富勒浑也不说什么话了,便又说开口道。
    “不知和大人觉得,这保商制度应该怎么改?”其他人还是都不说话,吕梁晨想了想。开口向和琳问道。
    “本军门说的不是改。而是废除!”和琳轻哼了一声,“朝廷原本将关税征收之事交由行商代行,是因为‘中外之防。首重体制’,认为‘天朝制度,从不与外夷通达书信,贸易事件应由商人转禀’。可是,如今洋夷居然仗势生事,还藐视朝廷,行商更是多有仰其鼻息者,所以,本军门以为,关税不应再由行商代收,而应由官府专门成立一海关税务司负责,如此一来,行商连征收关税的权力都没有了,这保商之制,自然也就谈不上了……”
    “和大人,这与体制不合!”吕梁晨说道。
    “体制还不都是人定地?皇上既然让我等重组十三行,自然是因为这体制有不足之处……既不足以显示出我大清朝廷地威严,还让洋人钻了空子,得了便宜再卖乖!”和琳冷冷说道。
    “那如何保证海关税收?”吕梁晨又问道。
    “不是说了吗?成立一个专门收税地税务司,如果税收不足,自然就要找这税务司主官的麻烦……何况,朝廷也不在乎这点儿税收,在乎的是天朝的尊严。”和琳答道。
    “当年十三行初立,就是为了替朝廷征收关税。现在和大人您又不让我们代朝廷征税,那我们还叫什么行商?”一名行商问道。
    “你们拥有对外贸易的权力,占着茶叶、丝绸、生丝、瓷器、白铅这些大宗货物的专卖权,这些难道还不够吗?诸位如果不愿自称行商,也大可以再改个名字!当然了,如果这位老板非想收税,也可以弃商从官,只是,朝廷能不能许你求退,就算许你求退,又能不能把你派到海关这边儿,可就难说了!”何贵说道。
    “保商之制暂且商议到此,诸位还有没有其他意见?”见那名行商被何贵给呛了回去,孙士毅又开始行使自己“主持人”的职责,接口向众人问道。
    “先到这儿吧。接着商议别地!”富勒浑不耐烦地说道。听着别人任意讨论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他心里可不怎么舒服。
    “那就听制台大人的!”孙士毅笑了一下,又道:“下面,就该是总商之制了!”
    “巡抚大人,天宝行李老先生身为总商行首,多年来所作所为都甚为服众,我等没有什么意见!”听到孙士毅的话后,西成行卢有度站起来说道。
    “卢贤侄过奖了!其实西成行这些年干得就比天宝行好,这总商么,还是应该交由你们西成行来做才是!”李法曾瞧了一眼卢有度,微笑着说道。
    “两位还是不用谦让了。本官跟巡抚大人、和军门已经商议过了,认为十三行最好是设立董事局以及行商大会,总商一职……取消!”何贵冷冷地说道。
    清朝制度,但凡政府垄断的商业中,诸如盐商、海商中都设有总商。十三行也不例外。其宗旨盖为“令总理洋行事务,率领众商,与夷人交易。货物务照时价,一律公平办理,不得任意高下,私向争揽。倘有阳奉阴违,总商据实禀究”。清廷支持设立十三行,并任命总商,其实目的在于控制行商内部的竞争,建立稳定的经营秩序,以利于它对行商地驾驭。十三行成立后,以前行商之间那种激烈地竞争的确很少再发生了。尽管屡有行商破产,但行商数总是稳定在10个上下。总商的地位更为稳定。只是,这种情况下,中外贸易越来越被极少数地商业巨所把持,而商业资本也日益集中,十分不利于中国商人的真正壮大与发展,竞争力也越来越上不了台面,同时,这些商业巨的垄断性经营也让洋商十分不满,成了中外矛盾的一个焦点。
    “大人,何谓董事局?”新晋行商严启昌问道。
    “大人,取消了总商,以后行商之间相互争执又该怎么解决?”福隆行的潘上林也问道。
    “按照本官与巡抚大人的商议结果,行商之间的争执,日后就交由薰事局协商解决,董事局解决不了,就交由行商大会!至于董事局是什么,你们以后会知道……”何贵喝茶清了清嗓子,又道:“本官知道,十三行的重组,目前正在盈利几家洋行,就像天宝行、西成行、福隆行、万源行以及怡和行,估计是并不愿意的,尤其是行商数目增加,让你们失去了垄断的机会,你们也不会高兴。不过,凡事总有好坏两面。人数多了,规矩的适应性强了,对整个十三行的实力增强才有好处!……只是,刚才咱们商议的都只是对内的,皇上的旨意是什么意思?是说对外,对洋夷……所以,咱们现在是不是该谈一谈如何应对洋商的问题了呢?”
    “大人所言极是!这洋夷实在是不能不治了!”一直呆在下面唉声叹气的吴昭平跟石中和两人同声说道。





    第二卷:京城沉浮录 第二百一十九章 主席!
     更新时间:2008…10…7 20:27:39 本章字数:4602


    贵以前就调查过,因为清政府迂腐的“超然大度”,对外贸易优势越来越向洋商,尤其是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方向转移。当然这并不是指十三行所属的所有行商全部都受制于洋人,像是天宝行、西成行、福隆行这样的大洋行,因为资格老,资金雄厚,又掌握着大宗货物的采买渠道,反而还成了那些洋商的巴结对象。但是,大部分的行商,包括以前的还是新进的,还是难逃洋人的操纵。
    而这其中最让人难受的,就是清廷对本国商人的经济利益不屑一顾,居然严禁行商采取任何的自卫措施。也就是说,清廷有防范外夷的规章,却无保护本国贸易的政策;有对欠课行商严厉制裁的法律,却无维护中国商人经济利益的措施。这种现象源于封建王朝重本抑末、闭关锁国的基本国策,同资本主义的重商主义无法同日而语。因而,在清廷的严密控制之下,十三行只是在对天朝效忠,保证封建国家税饷方面是统一的机构;在与外商的交易中,又不过是各自为政的十分松散的组织,甚至连欧洲中世纪商业公会具有的那种保护自身经济利益的规章都没有。
    而且,中国行商在同外商的交易中,还充分暴露了货币资本不足的先天弱点。在交易中已经显露出仰外国资本鼻息的端倪。乾隆二十年左右,中外通商改变了早期商船到达时才订合同的惯例,而采取提前一个贸易季度制定合同地办法。一般在每年的1。货。外商要对茶叶预付一半的现款,对生丝预付九成的现款,以使行商有本银赴各省置办出洋货物。而对西洋货物,诸如呢、羽之类,行商往往用购的方式取得。因而,构成对洋商的债务。
    “这笔债务,也只能在出口货移交后,才能偿清……行商手中一般没有较多的现金。因为你们仅有的现金也大都需要付给官员。”
    何贵地语气既有气愤。也有无奈。当然,也不乏讽刺!至少旁边地富勒浑听到这话就十分不快。这老头子管着海关,何贵当着他地面就这么说,跟直接说他只知道收钱又有什么区别?所以,一张老脸气得绯红。
    “何大人,您这话是什么意思?”主辱臣死!虽然吕梁晨只是个幕僚,并非富勒浑手下的奴才。可终究也是吃的人家的饭,听到何贵的话,又见富勒浑都快冒烟儿的样子,当然要跳出来表示一下。
    “海关官员,每一轮交易之中要从行商手中收取多少笔钱,吕先生你不会不清楚吧?要不要本官给你当众陈述一遍?反正,就算本官记不清楚,在场的诸位行商也一定十分清楚……”何贵沉声说道。
    “大人……”吕梁晨一下子站了起来。“海关官员收取税金。乃是其职责所在!”
    “说得好!既是职责所在,那自然就没什么了……何大人还是接着往下说吧!吕先生你也犯不着把脸憋得铁青!”和琳悠悠然地插口说道。
    “我……”吕梁晨无语。
    “……洋船进口之期,原本是以货兑货。并不是用现银交易,计算一出一入,本钱大概要一二百万两,又要等各种货物逐渐销售出去,才得以税从货出……洋船出口之日,货物都在船上,无法立即发卖,所以税银就没了出处,行商们就不得不借贷缴税!……这些事情都说明,甚至连课饷,有一些行商都无现银完纳。这一来二去,再加上有地洋商故意使坏,弄的这些借贷行商就越欠越多,如果再另上年景不好,根本就连还都还不清……”吴昭平接着和琳的话叹息说道。
    “所以,原先行商各自为政的情况必须改变,最好是以‘统一资本、统一价格’的方式形成联合经营!……”何贵说道。
    “此事谈何容易!”李法曾面无表情地说道。统一资本,统一价格,取消总商……这一条条,都对他们这些大行商的垄断经营极为不利。
    “要是容易的话,就不用皇上下旨了……”孙士毅笑了笑,又道:“天宝行如果不愿意加入,也没有关系!不过如果以后天宝行的生意出现任何差池,就算你身在十三行,也必须自负盈亏!李老先生可有信心保证自家地洋行永远盈利?”
    “……没有!十三行成立至今,还没有一家洋行能一直开到现在!”李法曾闭着眼睛,微微摇头叹道。
    “那李老先生地意思就是天宝行赞同巡抚大人与本官的意思喽?”何贵又问道。
    “小老儿赞同!”李法曾点头说道。
    “这就好!如此,新的经营条款,对内对外地各种措施,就要靠李老先生多多出力了……”何贵从怀里抽出一本薄薄的册子,放到跟李法曾之间的小茶几上:“这是本官这几天所想到的一些东西,里面有我们刚才已经说过的,也有还没有说起的!算是一套简略的十三行重组方案……原本本官觉得如果跟大家的意见有太大的出入,就不拿出来了,不过现在看来,问题还算不大!大方向也确定了下来!如此,这东西就先交到李老先生手里。希望李老先生你能跟众位行商多多商议,再写一份修改之后的意见拿来,最好是在七天之内!……可有难处?”
    “大人如此信任,小老儿自当效力!”李法曾眼睛一亮。交由自己这些行商进行修改?那岂不是说自己可以……算了,只是修改而已!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人家手里,自己还是老实点儿吧!
    “……既如此,我等就等着李老先生的好消息了!”孙士毅笑了笑,又看向看才刚刚恢复表情的富勒浑。“制台大人您可还有什么话说?”
    “没有!”富勒浑冷冷说道。
    “既然如此,今天地商议就到此结束!七日之后,十三行将重组方案交到巡抚衙门以供审
    ”孙士毅说完,再次朝富勒浑一拱手:“制台大人,后面喝几杯茶?下官可是有新购进的大红袍……”
    “不用了!”富勒浑一挥手,也不说别的,站起身来就往外走,吕梁晨等人自然是紧紧跟上!
    “小人等告退……”
    谈完了。总督也走了。自己这些人也就别留着了!所以。一干行商也纷纷向孙士毅、何贵还有和琳告退!虽然今天从头到尾都一直是孙士毅跟何贵这两个当官的在抖漏他们自己的重组方案,但这些行商也没什么话可说!人家说得在理儿呀!连李法曾这资格最老、资本最雄厚的行商头目都没什么表示,他们又有什么可说的?不过,走是走,一干行商都不自觉地簇拥到了李法曾的身边……
    而这时,何贵地声音又响了起来:
    “严启昌严老板请先留一下!”
    “啊?”严启昌一怔,立即就站在了那里。他正跟在怡和行伍国莹地身后。后悔自己入行太早呢!要是早知道十三行会重组,还要增加行商数目,他就不那么着急了……行商数目增加,那样地话,手里的家产说不定还不用花个精光,自己堂堂的兴泰行大老板也不用这样用脚赶路了!
    ……
    “大人,您……您有事吩咐小人?”
    虽然也对何贵为什么要单独留下严启昌感到奇怪,可何贵没说。其他行商也不好多问。只是多看了这刚入行的“小朋友”一眼,便都纷纷离去了。可严启昌一个人站在大厅上面对何贵三个,却觉得心脏开始不争气的抽抽……这三个人刚才可是把堂堂的两广总督视苦无物呀!
    “别紧张!……坐!”何贵指了指厅上的那些空位。说道。
    “谢大人!”
    严启昌暗暗定了一下神儿,朝何贵三人抱了抱拳,躬身坐到了最下首地那个座位上。可是,他才刚坐下,和琳却又站了起来:
    “我在水师那边儿还有事儿……先过去了,有事儿你们慢慢谈!”
    “那你就先过去吧,我们两个就不送了!”来,朝和琳说道。严启昌见到这情景,自然也不敢坐着,也只好跟着站了起来。
    “跟我还客气什么?……先走了!”和琳笑了笑,随意摆了一下手,便转身向外走去,顺道,走到厅门口的时候还拍了拍严启昌的肩膀,“别紧张,坐吧!”
    “啊……”严启昌一哆嗦!他本来还好,可经和琳这一拍,不紧张也紧张了!
    ……
    “严老板,知道为什么单独留下你吗?”该走的都走了,重新落座,何贵微笑着向严启昌问道。
    “大人您还是别这么叫小人了。小人就一介平头百姓,您还是直接叫我严启昌吧!”严启昌赶紧站起来朝何贵跟孙士毅两人躬身说道,脸上的表情也不知道是笑还是哭,不过,总体上看还是苦色较多!这也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嘛!虽然他手里已经没了什么现钱,可家产还是有的,
    “呵呵,给你说了别紧张。看你那模样儿……”何贵看着严启昌的表情笑了笑,“我问你话呢!”
    “大人,小人不知您为何要单独留下小人。……还请大人明示!”严启昌连忙说道。
    “呵呵,刚才大家都在的时候,和大人提到过一个董事局,还有一个行商大会,你还记得吗?”何贵笑问道。
    “董事局?……噢,小人记得!”严启昌想了一下,急忙答道,“您说以后我们会知道那是干什么地!”
    “不错,以后他们会知道那是干什么地!不过,你现在就能知道……”何贵看着严启昌疑惑的目光,又笑了一下,“因为,我跟巡抚大人的意思,是让你出任十三行董事局主席一职!”
    “主席?”严启昌一怔。
    “对!就是老大、龙头这类意思!”何贵淡然地说道。
    “啊?——”
    ***************************
    “可恶,可恶之极!这两个家伙,根本就是没把我这个总督放在眼里!”
    严启昌在巡抚衙门里面被突然而来地“幸福”砸得晕头转向,正在往回赶的富勒浑却是浑身冒火,坐在轿子里不住的跺脚咒骂。
    “大人您别急呀。咱们要的不就是这个结果吗?”吕梁晨跟在轿子旁边,透过那小窗口对富勒浑说道:“就是要他们嚣张,让他们主动把这重组十三行的事情揽上身。到时候,人人都知道是他们联起手来排挤您,您也正好可以置身事外!……可等到重组完成了,十三行还不是要归您来管?到时只要稍稍使点儿手段,保证让新十三行处处有问题,再看他们怎么向皇上交差!”
    “哼!这次他们能劝动皇上重组十三行,你又焉知他们躲不过这一招?”富勒浑冷哼道。
    “嘿嘿,躲得过如何,躲不过又如何?只要他们在皇上面前得不到彩头就好。”
    “驾,驾……闪开!”
    吕梁晨笑呵呵地说完,正准备听富勒浑有什么想法,正前方的路口处却突然拐过来几匹快马,见到人也不知道停,直接就冲了过来……也是富勒浑的八抬绿呢大轿比较扎眼,那些人没敢冲撞,却是从侧面呼啸着冲了过去。可即便如此,也把抬轿的八名轿夫给带的一阵摇晃,让富勒浑小吃了一点儿颠簸的苦头,恼得这老头从窗口里面伸出头来就骂:
    “混帐,居然胆敢冲撞本制台,是什么人?”
    “大人,是额森特!咱们刚才不是派人给他‘送信’儿去了吗?他现在肯定是去找孙士毅算帐去了……”吕梁晨奸笑道。





    第二卷:京城沉浮录 第二百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