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傻小子成帝记-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无治之人,若先生在场,只怕皆能得救。”
    “过奖,过奖……晚辈汗颜!”小石头谦虚着。
    一小兵忽道:“先生,他怎地仍未醒转?”指着那堪堪接受了手术之人。
    小石头笑道:“毒素虽去,但体质尚弱,在下制了他昏穴,让他好生安睡。待一觉醒来,保证无恙。”
    众士兵闻言,又是一番恭维。对这年轻神医,真是打心底里钦佩。
    子玄适才就想说话,然被杜雍抢了去,此刻逮住空闲,立时问道:“先生适才所用的彩针,可是传之轩辕年代的伯高针?”
    这些彩针均是元虚留下,平时放在浑圆戒里。要他练习时,也未谈及此针由来。时下被人一问,不免张口结舌。
    见他如此,子玄只道他不愿深谈,想及那伯高乃上古大神医,更是轩辕帝驾前名臣,他所用的炙针自是世间瑰宝,岂能随意露白。当即会心一笑,道:“老朽妄言了。想那伯高针乃是轩辕帝驾下四大医官之一,伯高大贤所用。据说,大贤与轩辕帝一同御鹤飞升,想必早已带至上天,世间凡尘再不会有了。”言下为人间失一至宝甚是唏嘘。
    小石头尴尬地笑笑,道:“或许吧!说来惭愧,晚辈的彩针是家师给的,只晓是救人用的灸针,至于何名?家师并未谈及,是而,晚辈也不尽知。”
    子玄又道:“哦!尊师何人?能让老朽等一闻大名?”想到徒弟都有忒大本事,那么师傅势必更为不凡。不禁很是迫切地想知道。
    正踌躇着要否说出师傅姓名,蓦闻帐外有人喝道:“伤兵都好了么?怎么大夫们全都像死了一样?”说话间,进来一大汉。浑身玄色重甲,头上未带盔,锅底似的容颜上,一双炯炯大眼,精芒毕露。下巴处有些淡淡地络腮,直连双耳。高大若山的身材,刚一进大帐,掀起的门惟处居然透不进半丝光亮,被他遮得严严实实。
    一见之下,小石头大喜,此人正是当日酒店里有过一面之缘的郑恩。
    众士兵见之,口呼将军,尽皆作礼。
    郑恩手一甩,大大咧咧地道:“免了!”朝着杜雍大声道:“喂,我说你大夫,这营里的伤兵,可全治好了没有?”
    见他吃相惊人,杜雍悚骇,抖着声音回道:“好、好了……全好了……将、将军!”
    “哈哈……好了就好!”用手猛一拍杜雍肩膀,直把他震得矮下数寸。杜雍哧着牙,暗自呼痛,心道,这将军真大力,老朽要快些闪了才是。见他蹙眉,郑恩想及自己之力,不免歉疚,讪笑着为他整整衣裳,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本将军听着伤兵全好了,嘿嘿……一时兴奋,有些高兴过头了!”
    小石头在旁一乐,暗道,郑大哥没变,依旧那么豪爽。
    即便心忿,杜雍不好翻脸。说道:“将军爱兵如子,老朽佩服!小小疼痛,无碍、无碍……”暗道,幸喜自己练过些医家导引术,否则,早被他一掌给拍残废了。
    “当真无碍?要不要看看?”郑恩关心道,说着上前,就要替他解衣察看。
    杜雍大骇,立时连蹦数步,其动作,迅捷灵敏,比之年轻人尚要利落三分。但听他道:“不、不……老朽自己晓得,没事、没事!”刚一见面就受了莫大痛苦,时下那敢再任他查看伤势。万一他又是兴奋过头,只怕老命今日就送在这了。他心里想着,朝老友子玄看去,却见他正幸灾乐祸地偷笑着。这么一来,郁闷至极,暗骂老友不义,居然任自己吃苦。
    狠狠瞪眼的结果,便是子玄站出,说道:“将军,既然营里的伤兵,俱已治好。那老朽等便告退了!”他见杜雍都瞪眼了,担心着,自己倘再不发话,只怕二人的儿女亲家要吹!
    郑恩道:“好、好……其它营里的伤兵也全好了。你们这些大夫,一起走就是。”
    趁众人叙话完毕,小石头插上:“郑大哥,别来无恙吧?”
    郑恩一愣,循声看去。默然半晌,猛发大笑,“哈哈……原来是小兄弟啊!这些年过得可好?”说到这里,“咦!”了一声,问道:“小兄弟,你怎在此处?难道,你也是大夫?”
    小石头点头微笑。
    杜雍笑道:“岂止是大夫那么简单,这位先生,实乃当世名医!”
    “哦?”郑恩疑惑的大眼顾盼,想问问属下,那老头言语是否当真?待见众士兵认同地竞相颔首,他又忍不住地拍向小石头肩膀,笑道:“小兄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呵呵……了不起,了不起!”两个了不起,居然接连两拍。
    这两拍,小石头原可躲过,但想郑大哥这么高兴,自己也不好拂了他兴致,旋即稳身而受。他不闪,杜雍却惊,抢上前,问道:“先生,怎么样?可疼?”
    小石头感激他关心,微笑道:“无妨!”
    郑恩醒悟,悚然收手,待见小石头面不改色,登时大笑:“小兄弟,好样的!是个汉子!走……今日高兴,大哥请你去饮酒。如何?”
    见及昔日兄弟,小石头也是兴奋。朗声道:“好,兄弟便叨扰了!”
    “不叨扰,不叨扰……大哥一人喝,也无聊!”说完,想起在属下面前,岂可坦诚自己适才在饮酒,不禁面颜赧赧。拖着小石头出了营帐,一溜烟地跑了。
     
   
90章 兄弟重逢


    待他走了,众士兵相视看看,忽而皆笑。其实,主将的德行,他们早就知道,只是忍着不说。殊不知,他今日囿于兴奋,竟是自己坦白。想想,觉得当真发噱,由不得他们不轰然而笑。有些伤兵,直笑得牵动伤口,方是罢休。
    随着郑恩到了卧帐,只见帐内横七竖八地倒着好几个酒坛子。有些个坛子,尚从里面,往外滴着酒液。帐内气氛,几如到了酿酒的酒肆一般。郑恩铁腿一扫,踢飞靠在席前的空酒坛,然后用手在上抹抹,笑道:“兄弟,坐坐!我这里简陋了些!”
    小石头安然就坐。心道,岂止是简陋?呵呵……也不知他恁多酒坛,究从何处得来?正想着,却见郑恩翻起床榻,原来下面竟是一大大的窟窿。而窟窿里却藏着装满酒的坛子。瞧到这里,不免失笑,心道,郑大哥也是个酒鬼,明知军中法规,不能喝酒,他偏偏偷着饮。呵呵……
    面浮笑意地看着,待郑恩回头,小石头忙即正颜端坐,生怕他见自己偷笑,而觉尴尬。
    郑恩端着两个酒坛,放在席边,笑道:“兄弟,这可是董太守偷偷孝敬我的洛阳桂花酿,温醇而甜美,实为天下一绝。呵呵……你尝尝!不过可惜就是没有五色鸳鸯虾陪以佐味,否则,怕是打你耳光也不愿轻弃。”说着,用力一扣,抓破坛上封纸。
    帐内顿时酒香四溢,熏人直醉,闻之就教人馋涎欲滴。
    “五色鸳鸯虾?”小石头诧异。
    郑恩一边倒酒,一边道:“这桂花酿是用洛阳城北五十里处的空桑泉水酿就。其水清冽碧透,味甘质纯,水里尚产一种虾,呈红、白、黄、墨、紫五色,且俩虾相抱相游,故谓”五色鸳鸯虾“。嘿嘿……这可是皇帝小儿才能吃到的珍品。咱们只能想想,却是吃不到地。”
    “哦!”
    “喝酒,喝酒……”倒好酒的郑恩大声说道。
    “请……”小石头举碗。
    郑恩爽声笑道:“请什么请,喝干就是。”说罢,手中大碗仰脖而尽。看他咕噜咕噜,喉结乱滚,小石头骇然,心道,酒这么喝法,他也不怕醉?无奈余,只得学他一样。刚喝了几口,呛了下,用袍袖拭拭。却闻郑恩催道:“兄弟喝啊!好酒,好酒……”
    好不易喝光碗中余酒,郑恩再倒。小石头怵目,忙道:“不、不……大哥,小弟够了,够了!”
    “哎!够什么够……咱兄弟二人自蜀中一别,已隔数年。今日能见,实为高兴,岂是一碗酒便能解得了兴的?”郑恩吹胡子瞪眼,偏要他再喝。
    一番醇醪,小石头熏熏欲倒,郑恩却是谈兴大发。从当日蜀中分别,说到他洛阳投军,后赖当时的周嫡长子,也就是如今的周天子看重,被选入禁军。三年后,由于功劳积升,被破格提拔为禁军副统领。又在大周争储中,力挺嫡长子。在他登基后,瞬即升为大周精锐部队,雁翎军的统领。
    小石头打趣道:“呵呵……大哥厉害啊!升官像是坐飞机!”他自醉了,舌头有些打结,而且糊里糊涂,连飞机都说了出来。幸喜郑恩也有些迷糊,没听清楚,道:“坐飞鸡?呵呵……不错,是坐飞鸡!来、来、来……兄弟,咱们继续喝!继续喝!”
    便在这会,由于头疼得难受。太极螺旋形的檀中穴缓缓自转,真元力陡然运遍周身。所到之处,酒精尽去。与此同时,小石头当然也清醒过来。眼见郑恩兀自在那倒酒,忙劝阻:“大哥不能再喝了,这里是军营!”
    郑恩愣了下,拍着他肩膀,笑道:“兄弟,原来你是假醉啊?呵呵……大哥都被你骗了。不行,还得喝!”说完,阻酒的小石头,又被他劝了一碗。继而翘着拇指,笑道:“兄弟,爽快……哥哥喜欢!前几日,打那秦军,哥哥爽快了一次,今日与兄弟喝酒,哥哥又爽快了一次。哈哈……”
    小石头道:“大哥打仗厉害得很,连大秦名将高广也不是你的对手。兄弟好生佩服!”
    郑恩躺在席上,仰着脖子喝了一碗,结结巴巴地道:“什么佩服?佩服我干吗?那仗都是皇帝小子教的,你别佩服哥哥我,不然,哥哥惭愧死了!”
    听完,小石头一惊,没想,大周的新君居然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高广高老将军却是死得冤了,临死前,竟连对手究竟是谁,均不明白。一声嘘叹,为那名将颇感不值。又想,常言道,瓦罐不离井边破,将军不免阵上亡。此言不虚,诚不欺我。
    “先生,先生……”正思忖,帐外竟传来杜雍的声音。
    站起身,小石头欲出帐问其何故。郑恩大嚷道:“叫啥叫?进来就是!”
    杜雍进帐,向郑恩一叩,呼了声将军。郑恩偏偏眼,“嗯”了声,算是应了。接着,杜雍问小石头:“先生,马车即将回洛阳,先生可要离去?”
    被他这般尊敬,小石头很觉不适,尤其他白发苍苍,自己却仅只弱冠。道:“前辈太客气了,晚辈与兄长堪堪遇着,还不想离去,前辈自便就是。”
    这厢方一说完,郑恩道:“兄弟,你还是走吧,大哥我仍有事未了。只是你将要落脚何处,终须讲个明白。到时,哥哥好去寻你喝酒。”听他三句不忘酒字,小石头扑哧失笑,道:“好,既然如此,小弟便告辞了。至于落脚处嘛……”说到这里,他思来想去,一时竟想不出,直觉前途茫茫,世无熟人。
    杜雍世故,察颜即明。而且,他对小石头的医术万分钦佩,有如酒徒见佳酿、老饕闻肉香,怎肯舍却?正想着要讨教一番。迅道:“先生不如暂宿敝处。”
    经他雪中送炭,小石头无比感激,道:“不大好吧!前辈与晚辈相交不深,晚辈若去叨扰,似嫌无礼!”
    杜雍笑道:“先生神技,老朽仰慕。先生若去,老朽处实乃蓬壁生辉,当引为平生幸事!”
    小石头谦笑:“前辈实在过誉了!”他是想,也不知那隗斗是否仍在追踪?万一不幸,给杜前辈家带去灾祸,未免过意不去。不过又想,倘若不去,自己倒真无落脚之处。不如暂住几宿,待寻着中原姜氏,还了紫金铜人,自己就到汴梁去帮那穆淳风。当下则道:“既然前辈盛意拳拳,晚辈就却之不恭了。”
    便在这会,郑恩挥手,大声道:“打住、打住……你们二人不要在那酸来酸去,听得我的桂花酿都酸了。”
    二人一呆,随即相顾大笑。
    便在这时,帐外有小兵道:“将军,降将王和求见!”
    “嗯,要他等会!”郑恩大急,只见他飞身而起,手忙脚乱地收拾起来。一边收拾,一边又问:“他到底有何事,要他先讲讲?看本将军有没兴趣要他进来?”说话间,手足未停,依旧极快的在收拾酒坛。
    过了会儿,小兵道:“将军,王将军说了,他身上有种稀世圣药,打算进献给将军。”
    “圣药?什么圣药,它有什么用?”郑恩不耐地问。心里一阵烦躁,对外面那降将竟敢扰乱自己喝酒的大事,委实不爽到了极点。
    小兵回道:“王将军的圣药,是秦国前时刚刚研制出来的新药,可以生死肉骨。”
    “哦?有这么好?”杜雍愕问。他钻研医术一生,孜孜不倦,生平却从未闻过有此圣药,自然怔忡。不过,小石头隐感不妙,尤其献药的是员降将,教他更生疑窦。暗道,这所谓的圣药莫不就是我的止血散?
    说话间,郑恩已把各种曾饮酒的迹象,完全湮灭。他道:“叫他进来!”小石头本想立时告别,甫想开口,却见郑恩犹有先见之明般的摆手要他稍安勿噪。紧接着,秦降将王和由帐外进来。小石头一见,登时大愕。此人竟是与自己素有怨罅的王参将。
    那王参将见得小石头在场,起先也是一怔,待见他坐在郑恩身边,瞧关系,好像极为亲密。不禁大骇,想起自己独自逃生一事,生怕小石头借机挑衅,杀了自己。但见他双腿发颤,浑身涩抖。那张脸尤无人色。青中泛白,白里带黑,嘴唇抽痉,牙关嘎嘎作响。
    其死熊模样与当日秦营时的跋扈张扬,不可同日而语。
    小石头鄙夷地“哼”了一声。
    这一声,犹如临渊大石加一发,王参将闻着,瞬间崩溃。“噗嗵”一声,跪将下来,口里呼天怆地:“石医官,石大人,我的祖宗哟,是小的有眼无珠,狗眼不视尊圣。你大人有大量,当小的是个屁,放小的一马,饶小的一条贱命吧!小的至多把圣药还予你就是!”
    他此刻心下生悔,暗责自己官迷心窍,打算用止血圣药,在周国里谋求高升。殊不知,这么一撞,周皇没撞上,居然撞到阎王手上。当日小石头神威凛凛,独抗数千汉军,他是亲眼目睹的,即便如今思起,依然当其是魔神在世。
    郑恩闻他喊小石头“石医官”,心下已然明了。又见他哭天怆地,悲呼哀号,那没骨子的贱像,着实令他感到厌恶。挥手喝道:“给本将军滚出去,以后没人传召,不得来此。滚……”
    耳闻“滚”字,王和如逢大赦,跌跌撞撞,踉踉跄跄地出了营帐,连半眼都不敢向小石头望去。杜雍没搅清其中玄故,问道:“郑将军……”
    郑恩知他想问圣药的事,挥手打断了他。向小石头望望,见他面隐讪色,心里更是明明白白。
    秦军有绝世伤药,此事早有周国密谍向他禀报,只是没想到,伤药的炼制者就是自己的小兄弟。心想,大秦军囿于有了这伤药,伤害我多少军兵?尤以盟国大汉最为受创深重。这事要先探探周皇的口风,若他心怀嫉忿,非要诛杀小石头,我郑恩终须救他一命。若周皇胸襟磊落,非但不气恼,反而想召小兄弟进宫,那我自当向周皇举荐。只是思来思去,周皇那里多半无虑,最惧得反而是盟国皇帝,万一这岔教他们知晓了,只怕纵是周皇也保不了小兄弟。
    这么一想,他也不再多说什么。对小石头道:“兄弟,大哥有事就不留你了!”说着朝小石头拱拱手,以示告辞。又对杜雍道:“杜老先生,我的小兄弟就托你照顾了!”
    “能请石先生去老朽家中居住,老朽荣幸之至。只是……”他仍不死心,依旧想问可以生死肉骨的圣药。孰知,郑恩道:“杜大夫,有些事是国家机密,该让你知晓,总会让你知晓。若不该的话,问了也是无用。知道么?”
    杜雍讪笑道:“老朽记住了!记住了!”
    郑恩笑道:“千万不要记住。杜大夫,你应该忘记才对!”
    杜雍忙道:“忘记了,忘记了,老朽年岁大了,这记忆委实退化得厉害。”
    见他们如此说来说去,小石头也知自己曾是大秦医官的身份,教郑大哥察觉。惭愧之余,暗道,左掩右遮,本道再无可虑,孰知,依然是在所难免。唉……怪只怪,人类为何要有战争?若这世上,再无战争,那世间又该何等美好?
    与郑恩告别,随杜雍出营,至营门,杜雍非缠着小石头与他同坐一车。小石头无谓得很,当即欣然同意。
    然而其他大夫见京都汴梁赫赫有名的神医杜雍,对一年轻后生恭谨有加,未免诧异错愕。一个个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里,均想问个究竟。但小石头刚出幽谷,声名不显,自难探晓。
    待他们想要问杜雍本人时,洛阳偏已到了。无奈,只得抱着疑团,各自散去。
    又过良久,马车到了一僻静大宅。门上写着子府二字。原来杜雍本人也是借居,他在洛阳可没居所。借居处,就是那唤子玄的大夫。他们二人既是多年至交,又是未来的儿女亲家。此趟,杜雍访友,恰逢太守寻医,于是就随着子玄一同到郑恩营里报到。
    在子玄处,三人用过酒宴,便剪烛达旦,熬夜谈话。
    说来道去,无非是歧黄理论和古今医术。元虚素谙上古医理,所读医书也多是昆仑派的仙家宝典,其玄妙处,世间闻所未闻。譬如,俗间皆谓人有奇经八脉,其中任脉总揽浑身阴经,故有“总任诸阴”和“阴脉之海”的说法。而督脉则统率周身阳脉,向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
    可小石头非道,此说法虽为正确,但其间仍含某些特殊。说什么阴阳之道乃天人之道,经脉诚有壁垒,然经仔细考证,无非是后天养成。若有人一旦修成正果,或甚禀赋奇异之辈,上述医理全不可用。又说带脉,实为人体总脉,世人任何病症,但须疗好此脉,重症便解大半。
    前任督之说,杜雍二人已是晕头转向,时下一闻,顿即出言反对。要知道,带脉虽为奇经八脉之一,但它起于季胁,回身一周。所拥大穴不过五六,与其余诸脉少者十数穴,多则数十穴,实难相比。论到重要性,更是望尘莫及。是而素不为医者看重,更有甚者说它是累赘,乃人体内唯一滥竽之脉。
    孰知,小石头居然把它抬高到一脉好,百病消的地步。这般谬说,由不得他们不提出疑问。
    可小石头记忆惊人,元虚听说过的每言每句,皆牢记于心,此刻拿出唬人,当真是小菜一碟。他道:“带脉乃唯一横行于腰腹之间的经脉,其余各脉却均属全身直行。如此一来,任脉实起统束之效,也算得上是约束诸经。当腰腹曲线紧致,则表明肾气旺盛,带脉充盈,而各脉也相安无事,各经其道;反之,带脉一旦松垮,腰部则日显肥厚,非但曲线不再,且丑陋不堪。如此,诸脉混易,气血不畅,即便大健者,日长久之,也必早晚受累,俟时,离死不远矣。”
    一番话,先闻得杜雍二人瞠目结舌,直如天书奇谈;思虑半晌,又觉大有其理;之后,欲不能拜他为师。
    尤其他参以现代西方识理和另一世间的医学著作,例如什么辨证论治,综合治疗与四诊合参,再加上他亲眼目睹过人体内部奥秘,又有阴阳大道将悟的前提。一番交流,二老是瞠乎其后,讶然相觑,心下皆道,原来咱们仍属小看了他。在军营的一番表现,只怕他是牛刀小试。听他一席话,将来杏林的发扬,除他之外,再无别人可成。
    更在心底赞誉,其人年纪虽幼,然医学精湛,理论博深。谈话间,纵横捭阖,触及之处,每有新见,发前人之未发,言常人所不敢言,尤针砭时弊,使人发之深省,难得的就是,这人不骄不燥,谦虚守礼,毫无时下年轻人的浮夸之气。这般神医实为古往今来第一人。
    佩服之余,二人医术增进不少。相应的,小石头也得到不少妙悟。
    要知,华夏医道,变化多端,并无定规,同一病症,医者常视寒暑、昼夜、剥复、盈虚、终始、动静、男女、大小、内外……诸般牵连而定医疗之法,变化往往存乎一心,少有定规,因之良医与庸医判若云泥。这其间的奥妙,确非才学歧黄数日的小石头可以掌握。
    席间,杜雍强烈邀请小石头去汴梁。并说道,先生神艺,若不去京都,可为遗憾。又说汴梁良医如云,小石头倘去,非但医术有得长进,更是大周之福,汴梁之幸。数句恭维,听得小石头熏熏然,飘飘然,仿佛仍在郑恩营里喝着酒。他生性淳朴,可好话人人爱听,即便老实人也无二般。而且,他本来的目的地便是汴梁,如此,自是称他心意。
    当即决定,明日便跟杜雍上汴梁。至于郑恩,就托子玄去说一声。
     
   
91章 初至汴梁


    是日天明,府中家丁早把马车备好。
    三人在车外互道珍重,并在家丁地扶持下,杜雍与小石头相继进了车厢。这时,小石头不禁想,前些日,自己仍是服侍人的家丁,孰知,今日就轮到别人服侍起自己。嘿嘿……也不知日后,又会如何?又想起当日初见苏氏姐弟时,苏吉尚对自己哧牙裂嘴,可自救了他们的困厄,便始终是大哥长,大哥短的喊。可见一人切不能窝囊,惟有自身本身大了,无论走至何处,均会受人恭敬。
    思忖间,马车起步,缓缓向汴梁而去。
    汴梁城又名京都,是大周建国三百年以来,始终如一的都城。这里是大周龙兴之地,更是整个大周的中心枢纽。每日从这里出去的奏章和将令,可以如山堆积。而其余的周城则顺着这些命令,有条不紊地运行着。汴梁的繁荣,任谁亲眼目睹,均会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暂不说密集的人口,单是城中随处可见的商铺和集市,便可让人瞠若木鸡。
    经数日跋涉,一辆马车穿过人群,徐徐停稳在城中最大医馆,一脉堂的门口。说是门口,其实是两根漆金柱垒起的一座大牌坊。上面横匾,一脉堂三字。铁钩银划,苍劲雅朴,显然出于名家之手。
    车上下来两人,先一人是杜雍,紧随着的就是小石头。杜雍穿着员外服,白胖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能请来医术如神的小石头,他自洛阳始,便偷笑至今,回头看看,竟自又笑。
    医馆周遭百姓众多,伊始见到马车,并未多感惊讶。待见名医杜雍下车,却骤得喧嚷起来。要知道,杜雍医术虽不及元虚那么精湛玄微,但在汴梁城内倒也活人无数。声望之隆,除大周已然驾崩大行,以仁德著世的宣德帝外,实无二人之想。
    百姓上前,多是叩首作揖,与杜雍寒暄不已。
    杜雍一一还礼,大度雍容,谦虚守仪,颇显仁厚长者之态。小石头一身锦丝士服,手中依然抱着小狻猊,阳光般的微笑,俊雅的面容,让他更增风度。他在旁始终淡笑注视,见及如此场面,心想,古人风度后人难及,倘在现代,若有人有杜老先生这般家业,只怕早以上层人的心态,俯视众生了。
    这会,百姓也留意到了他,指点之余,均暗道,如此美男,汴梁罕有!也不知是谁家儿郎?可惜的是手抱宠兽,隐有妇风,未免美中不足。这是男人们的念头,然女子们却不做如是想,反认为他既疼惜幼兽,必是心肠儒厚之人,若自己能得此良配。堪称美极。
    今日大陆虽与华夏古代多有相同,无论地名、官名、或是生活习性,无不吻合。但也有幸喜之处,那便是儒教不昌,更无那所谓的三从四德或是极尽束缚女性的思想学说。一时间,未嫁之弱女无不投目偷视,有些甚者,更而颦颦作笑,以期获得小石头的好感。
    杜雍察觉,不禁笑道:“石兄弟,老朽之言无谬吧?前日劝你到汴梁,今日你便享受到了其中之乐。呵呵……”说话间,挤眉弄眼,弄得小石头好生尴尬。须臾,杜雍指着一脉堂,自傲道:“石兄弟,这里便是老朽的医馆。你看如何?”自洛阳夜话,小石头强烈要求他莫要再喊先生二字,于是他便改口称起兄弟。
    看了看,但见医馆占地极广,绵延足有三进。大门朝南,宽有丈许,上面烫金大匾,“医德世家”四字泼毫淋漓,猷劲昂扬,实乃一等一的好字。尤其建筑古朴,厚重凛冽,隐有现代医院的气派。小石头赞了声好。说道:“前辈的医馆多半是汴梁城内最大的?气派不凡啊!”
    杜雍呵呵大笑,生平乐事,便是在这偌大汴梁,创下一份产业。远近百里的乡亲百姓,也是沐恩不少,得其惠者,当真难以计数。在他心里,尽管非常佩服小石头的医术,但在旁的方面,能让他暗生歆慕,难免轩轩自得。
    正捋须含笑,医馆门口的侍者,已进去通报主事,说道馆主回来。
    不多时,门内出来一郎中打扮的中年,面色黝黑,壮实干练。朝杜雍道:“师傅,你可总算回来了!今儿早上,洛亲王便派人来,说小王爷急诊,需师傅前往。徒儿遣人致歉,道你洛阳访友,不日即归。呵呵……果然,晌午未至,师傅便即回来,徒儿也不算妄言。”
    “哦?小王爷?好……老夫这就去!”听有人要他出诊,杜雍再歇不下去。回头,歉意道:“石兄弟,真是抱歉!刚到老朽家里,便生出恁多事来。望兄弟见谅了!”
    小石头忙抱拳:“前辈有事尽管去!”
    知他随意,倒不是忒讲究之人。杜雍一笑,指着自己徒弟道:“石兄弟,这是老朽的首徒常笙。你医术神妙,日后,还望你多多指点。”小石头连道不敢。杜雍又肃声道:“常笙,为师先去洛亲王府出诊,这位石兄弟是老夫请来的贵宾,也是为师最为敬服之人,堪称良师益友,你可得好生招待,莫要怠慢!”
    “是!师傅!”常笙极是恭谨地回道。心中却禁不住讶异,不晓这怀抱宠兽的青年人究是何等身份,居然能得号为汴梁神医的师傅如此尊重。
    杜雍没换衣衫,唤医馆侍者取来自己的药囊,即带着两位年轻弟子,迳自去了王府。
    眼看他们走远,常笙对小石头道:“先生,请!”
    “不敢、不敢……杜前辈是客气,常大哥万不要如此称呼,否则,在下实难自如。”小石头谦虚着。见着旁人执礼恭谨,他便浑身难受。这毛病久来有之,即便前世也是相若。
    闻言,常笙大有好感。要知道,凭着师傅威望,他在汴梁城内,也算一知名人物。今日师傅交代,他是不得不遵,可私下里,何曾想对一年轻的,几是自己子侄一般的人恭谨若斯。索性笑道:“既然这样,那常某也称一声兄弟了?”
    小石头喜道:“如此称呼,方是道理。直觉常兄没当小弟是外人。呵呵……”说完,二人相视而笑。自恢复前世记忆,小石头已颇晓世故,再非先前那么愚笨拙舌。而且元神初成,对他人心理,也有所了解。尽管不是全盘掌握,然常笙起初的微生忿念,他是隐有所觉。
    再说那杜雍一路急赶紧赶,不一会,到了东区的洛亲王府。但见王府门口,人头攒动,黑压压地围着不少兵丁。杜雍名声显赫,一脉堂的标志马车,汴梁城内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