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顺明(完结)-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城干什么去?”
    “去探望亲戚。”
    李孟响亮的回答,神色坦然,那王老三甚至连动都懒的动,显然已经认不出那个昨天进城的人,当然,这城门每天进进出出不少人,谁能特意记住其中一个,特别是这个人昨天还是破衣烂衫的穷汉,今天却变成一个气宇轩昂,衣着整洁,打着厚厚绑腿的城里行商,认出来倒是稀奇了。
    赵能心中有事,第一天看见李孟出去了,以为过一会就会回来,结果午饭的时候,赵能的老娘特意把昨天买来的吃食做了几个菜,让赵能过来招呼,结果李孟还没有回来,晚饭时分同样是如此。
    有些不放心的赵能还特意去清点了下被他塞在角落里的银钱,大概是十两银子,对于薛家千户所的穷苦人来说,这可是实实在在的一笔大钱,若说是李孟从前傻的时候,不带这些银子就出去还值得相信,现在李孟的脑子这么清楚,却把钱放在这里,消失不见,确实是让人摸不清楚。
    那些去贩卖私盐的人本来都是高兴无比,可是因为昨天那件事情,各个心惊胆战,生怕牟阎王再找上门来,陈六子和王海在赵能那边说完之后,就早早的托辞离开了这个村子,其他的人也是差不多,除了赵能还在那里守着老娘之外。
    第二天早晨,这些躲在外面的人才都是回来,觉得应该是不会再有什么事情了,各回各家,准备安静几天。
    只有赵能心急如焚的在李孟家门口等着,心想李孟千万不要有什么事情。
    快要午饭的时候,赵能心想要把李孟失踪的这个消息告诉大家,要是真有告密或者遭了不幸的情况发生,大家也好做个准备。
    没想到就在此时,李孟从村口走了过来,赵能当时差点没有认出来,在薛家千户所的这些年轻人平日都是忙于生活,根本没有时间来收拾自己,都是那种胡子拉碴,头发乱糟糟的模样,身上的衣服自然也不必说,都是破烂烂,穷而已。
    看着李孟须发整洁,穿着半旧但是算是过得去的布衣走近过来,赵能还真是吃了一惊,不过随即觉得理所当然,经过李孟那些有勇有谋的表现之后,觉得这位兄弟真是和卫所里面这些同龄的军户子弟不一样。穿成这个模样也是理所应当,所谓的敬服之心也许就是这么不知不觉形成的。
    “李孟,你这两天到底干什么去了?”
    离近才发现李孟满头大汗,心想虽然是夏天,可海边一向是不热,李孟这身体没有挑着扁担或者推着鸡公车,走路怎么还能走的这么多汗,李孟能看出赵能眼中的关切意味,心里有些感动,不过昨晚去干什么,肯定不能明说,只是笑笑回答说道:
    “出了一趟远门,有劳赵大哥费心了!”
    这番话说完之后,赵能悬着的心也就是放下来,过去拍拍李孟的肩膀,笑着说道:
    “下次要是出远门,提前打个招呼,我娘和我都很担心你。”
    看着赵能对自己的话毫不怀疑,那种质朴的信任让李孟特别的感动,想起自己来到这时代的一个多月,大家那种帮助和信任,李孟越发觉得昨晚所做的事情并不后悔,他还买了包点心,递给赵能让他带给赵大妈。
    李孟推掉了赵能吃午饭的邀请,说是自己太累,想要回去睡一觉,晚上再过去,人都已经回来,赵能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聊了几句也就自回家去。
    目送赵能回家,李孟回到自己的院子里,转身把院门掩上,朝着屋子走了几步,又随手找了个木棍顶在门上,这才是进屋。虽然这破屋子素来不锁门,可李孟还是拿着一把铁尺别在门上。
    看到银子和兵器都是被塞在角落里,李孟有些感慨的笑笑,那把断刀被他丢在河中,他又拿出一把腰刀放在身边,这才是坐在床板上,弯腰解开绑腿,长途的步行和走远路打上绑腿可以减缓疲劳,这都是行商们的常识。
    不过若是有明白人看李孟的绑腿,肯定是笑掉了大牙,根本打的不整齐,而且鼓鼓囊囊的,这根本起不到绑腿的作用。
    一圈圈的解开绑腿,“呛啷”“呛啷”的声音不断,一些散碎的金银从解开的绑腿间掉落在地面上,等到绑腿都解开,李孟又把腰带解开,又是稀里哗啦落地声音,解开腰带和绑腿之后,李孟才松了口气。
    地上到处都是散碎的金锞子和碎银,李孟估计应该有三十斤左右的重量,那就是二百两银子和几十两金子,他把这些散碎金银缠在绑腿和腰带上,硬生生走了四十里路,走了回来,难怪李孟会满头大汗。
    “要不是从前当兵时候的负重越野训练,还真是挺不下来。”
    李孟笑着对自己说道,不过他不知道一件事,按照明朝的度量衡,明朝一斤等于现代的五百七十克,而且明朝一斤十六两。
    李孟实际上带回来的金银不是他所估计的二百两银子和几十两金子,而是银三百九十两,黄金一百零七两!
    金价折算银两,差不多是一比五到一比六,这差不多是一千两的银子,这可真是实实在在的一笔巨款!!





    正文 第十五章 只是怀疑
    更新时间:2008…11…14 10:33:21 本章字数:2277

    担惊受怕的其他人在晚上的时候也回到了薛家千户所,两天都没有什么事情,在他们眼中看来也没有后患了。
    大家在贩运私盐的时候都多少发了点小财,买了点好吃的和布匹之类的东西,全家这才是聚在一起高高兴兴的享受这难得的快乐时光,当天晚上李孟的晚饭是在赵能家里吃的,老太太一向是把他当作大半个儿子看待,看着赵能拿过来的点心,觉得自己当年这么多年没有白养,也是感动不已。到了晚上就让赵能过去叫李孟一起过来吃饭。
    本来以为赵能买了几斤肉,今晚老太太也许会做点红烧肉之类的重油荤腥改善一下,谁想到赵能的母亲也就是把买来的肥肉熬了猪油,用油渣和青菜炒了下,然后拿出家里存着的掺合面下的面条,所谓掺合面就是白面和其他粮食掺和在一起,这味道可就差不少。
    好在是海边的人家鱼虾多少还是有点,拿这个做浇头还是很鲜美的,李孟现在就是想吃肉,可这却和肉没有什么关系,但看着老太太满脸高兴,赵能那副垂涎欲滴的模样,就明白这顿对他来说可能有些寒酸的饭菜对于这户人家到底意味着什么。
    不过开吃之后,肚子里没有太多油水,清苦一个多月的李孟也觉得这面条和汤水确实是香甜无比,真是好吃。
    吃完饭之后,老太太自去收拾,李孟想要去帮忙,还被赵能的母亲一顿训斥,说什么:
    “这些活也是男人做的吗?”
    李孟走出屋子准备回家,身后的赵能却追上来,迟疑着开口说道:
    “李孟,贩私盐的风险太大,这几天我都是在害怕,万一出了事情,我娘到底谁来养活,实在是没胆子……”
    这话说的李孟一愣,转头去看,赵能犹豫了下,挠挠头,又是说道:
    “最近风头太紧,咱们还是闭闭,我倒是真想多赚些,我娘这么多年,就连猪油也没有吃得几回,可我也怕。”
    李孟看出来赵能的犹豫,心想这等老实巴交的军户百姓头一次贩运私盐就见到死了七条人命,要是能泰然处之,那就奇怪了。何况买卖完毕之后,薛家千户所的这个村子就被牟巡检查抄了一遍,确实是让人心惊胆战。
    把煮海熬出来的盐卖给逢猛镇的盐商,目前看来确实是身边最容易赚钱的法子,李孟自己手中虽然有笔款子,但是贸然拿出来的话太扎眼,会为自己招惹不必要的麻烦,而且李孟最想的是让自己身边的人都过上好日子,目前唯一可以倚靠的方法,就是买卖私盐。而且这个生意只能是大家一起来做,光凭个人是不行的,赵能在村子里面的年轻人很有威信,他有些退缩,实在是麻烦。
    不过没关系,慢慢说服就是,谁也不会和钱还有好日子过得去。
    李孟刚要走进自己家院门,却看到不远处的路口那里有人影一闪,天色还不算太黑,李孟能看清那两个人正是陈六和王海,两个人神色有些鬼祟,陈六子还尴尬的冲他笑了下,王海这个年纪最小的,则是一直低着头。
    薛家千户所这些年轻人里面,陈六子算是性格最阴沉,同时也是最有头脑的一个,赵能的担心他也想到了,他也是怀疑李孟离开村子是不是县城告密,所以过来看看,来了后才知道李孟已经是回来整整大半天了,这才是放下心思。
    李孟发现自己在这个时代有个优势,这个优势不是他的军事技能和身体素质,那些刺杀格斗的本领虽然是有用,可在这个时代来说,不能称得上是绝对优势,自己所拥有的是那种考虑事情的方式和方法,这些思考方法和切入点,就是他在这个时代的立身凭借,比如说在胶州城中的这次杀人。
    次日的中午,才安静下来的薛家千户所又是热闹起来,原来是前几天被掳走的两位女人回来了。
    她们也给这个闭塞的千户所带来了胶州城中的消息,盐政巡检牟老虎,牟阎王被人杀死在卧房中,现在还没有找到凶手,知州衙门草草定了个“谋财害命”理由,那两个女人都是庄户人家,没有见过什么市面。也说不太明白,但是胶州城也没有关闭城门,也没有什么衙役上街巡查。
    知州衙门的捕快来到牟巡检的家中也是草草的检查了一遍,牟巡检本就是个盐贩子出身,没有什么家人,老婆和小老婆把家产分掉各走各路,仆人都是遣散,这掳来的两个女人谁也不会关心,直接就给放回来了。
    一听这个消息,凡是被牟巡检祸害过的军户人家都是高呼报应,谁家去盐场运盐的时候没有被敲诈过,被掳走的家人回来的人家兴高采烈,其余的人也都是高兴无比,陈六子更是去他爹的坟上烧纸,大哭了一场。
    千户所里面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很高兴和激动,那天去参与贩盐的十一个人,大多也都是知道李孟不在千户所了一天半的功夫。
    然后那边胶州城就传来了牟巡检被人半夜杀死的消息,如果是从前这些人也会高呼老天有眼,不知道是那位替天行道的好汉做了这件事,但是见过李孟在小路上手持扁担杀死打倒了四名盐丁之后,实在是让人不由得不联想。
    这一天,李孟在他哪间破房子里整理,挖了个小坑,把那些金银埋进去,这也是唯一能想到的保存方法。
    令他有些奇怪的是,赵能这一天也没有来找他过去吃饭,李孟在中午去海边准备摸点鱼虾贝类准备做饭的,结果半路遇上陈六,遇见王海,还有几个一同贩盐的同伴,李孟还准备笑着打招呼的时候,这些人都是扭头急匆匆的就走,好像是故意在躲着他。
    李孟虽然纳闷,可也不太当回事,谁家没有难念的经,自己从胶州城带回来的东西,还有将来的一些事情,都是要好好想想。
    这样大家都闪着他的情况直到第三天早晨,李孟大口咽下去作为早饭的菜粥之后,听到外面有人喊:
    “李大哥在吗?”





    正文 第十六章 十七人
    更新时间:2008…11…14 10:33:32 本章字数:2459

    听着像是王海那小子的声音,李孟把门边的那把腰刀移开,开门走了出去,出去后却是一愣,看着那一推就开的破门外站着十几个人,有那天贩盐的,也有没有去的,赵能和陈六子还有王海站在最前面。
    李孟看到就忍不住笑了出来,大声说道:
    “都在外面站着干什么,进来就是,这破门手一推就开,你们难道没力气了。”
    这并不好笑的笑话,外面这些人却都是哈哈的笑了,也就是有这个允许,赵能为首一起走了进来。
    李孟的院子不大,进来这么多人一下子显得有些拥挤,只是李孟觉得纳闷,开口问道:
    “赵大哥,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赵能尴尬的笑笑,迟疑着没有开口,还是陈六子抢先说话了,他急切的说道:
    “李大哥,上次去走盐,发了笔财,回到家里,俺娘高兴的了不得,我心想这样的好勾当咱们还要多做几次,可这盐丁巡检的确实是麻烦,李大哥是个有主意有担当的人,咱们大家想让李大哥拿个主意。”
    周围这些人纷纷的插话迎合,闹哄哄的,不过说的都是一个意思:
    “俺爹看见那银子,当时手都哆嗦了。”
    “俺爹娘晚上吃着俺买的猪肉,老两口都掉眼泪,真是……”
    大家七嘴八舌到最后就是一句话:
    “李大哥你来作主,领着大家贩盐发财吧!”
    毕竟第一次去逢猛镇贩盐也是李孟的主意,李孟看着周围群情激动的十几个年轻人,心想本来自己还要去劝,现在大家主动找上门来,省了功夫。
    李孟哈哈一笑,朗声开口说道:
    “咱们大家都是想要过好日子,大家照顾我李孟二十多年,也该我报答大家的恩情。“
    这话一说,气氛轻松了些,大家都是哈哈的跟着笑起来,李孟继续说道:
    “这买卖也不是伸手拿钱的,风险不小,各位都是有爹娘家世的人可要想清楚了。“
    虽说这时代人结婚早,但是卫所里面的这些男人穷的底掉,来院子的还都是些单身的,听到李孟说的话,赵能开口,他和李孟的关系很近,算是能说上话的,过来拍拍李孟的肩膀,笑着说道:
    “这风险,兄弟们都知道,这才让李孟你带着大家干,跟着你大家放心!”
    李孟突然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家都是以领头人的态度来对待自己了,从前这个态度可都是给赵能的,认清这个态势,再看到周围这些人热切的表情,李孟的心里也是有底了,当下朗声说道:
    “众位兄弟信我,我李孟也不推辞,只是大家结伙做事,还是要立个规矩。”
    众人对李孟的态度已经是从信服变成了敬畏,先前扁担击杀盐丁的事情已经是让大家震惊,对于胶州城中牟巡检被杀的这件事,大家都是有隐隐预约的猜疑,想到这一点心中更是凛然,看着赚来的银子,想想李孟做的事情,大家谁都是觉得,跟着李孟干不会吃亏,同时也不能忤逆了他,这人太强悍厉害了。
    胶州巡检司牟巡检因为强人图财害命横死家中,官府草草结案。
    一个九品的官员死了也就死了,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过牟阎王死了是小事,可这巡检的官位归谁可是大事,这位置虽然说是胶州巡检司,可管辖的地面却是大半个莱州府,而且上面只有在济南府的盐运使这一位上官,到时候纠集几百个无赖地痞,设卡查缉私盐,然后自己再大肆的贩卖,有钱有权,横行一方,这可是上等的肥缺啊!
    这边一出缺,马上就有人去济南府找盐运衙门活动,想要拿下这个肥缺,只不过,别看这是小小的巡检职位,布政使司,巡抚,还有户部都有参与决定的权利,这也牵扯到各方面的博弈。
    山东盐政虽然比不得两淮和北直隶,但毕竟是有油水的职位,真是不好轻易决定,偏偏这年头事情太多,山东的各个衙门机构都是在忙于平定登州孔有德叛乱,给各路大军调集粮秣银钱,京师朝廷则是在忙着应付陕西民乱和关外的鞑子,这点小事还真是要推迟决定,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是千年的官场传统。
    山东的盐运使索性不理会,只要是胶州的巡检司定期交上银子来就行,这就等于给那些盐丁们自己行事的权力,几乎就在命令下达到胶州的当天,巡检司的盐丁们立刻是分成了十几帮,势力人数大小不等,不要指望这些流氓无赖会成什么事,一盘散沙而已,这些人自行去查缉私盐,搜刮钱财,不过也是互相争斗不休,胶州的地面上又是乱起来。
    但是这些查缉私盐的盐狗子到处乱窜,有个地方却是从来不去查的,那就是逢猛镇,这里的盐商堂而皇之的从胶州临海的各处收购私盐,然后通过船运,运出胶州,这才是最大的私盐罪犯。
    不过。巡检司的盐丁们或大或小都是私盐贩子,要是查缉了逢猛镇这个地方,他们把自己手里的盐卖到谁手里去,自己可不能断自己财路。
    崇祯五年的六月二十一日,聚在李孟那个破院子里面的人一共是十七个,大家定下了贩卖私盐改善生活的计划。
    李孟通过逢猛镇卖私盐,小路杀盐丁还有那大家对牟巡检死因隐约的猜测,在一开始就确定了在这个小团体里面的领头地位,要是按照书面的话语来说,也算是一个小盐枭。
    既然说定了,那就是说干就干,六月二十二日,赵能和陈六子这些人就分散到附近的靠海的村子去传消息,当然是通过亲朋故旧的渠道来传播,说是一担盐银子三分五,绝不拖欠克扣。
    整个灵山卫所北部的这些千户所和百户所,有一半都是靠海的,大多煮海熬盐贴补些家用,他们的盐一般都是卖到灵山盐场,那里只出三分银子每担,而且还要巴结收盐的人,还要忍受拖欠和克扣。
    听到三分五银子收购的,而且还是本卫所的军户子弟介绍,都是颇为的心动,只是牟巡检上一次领人清查,几乎是把各家残余的盐货不是抄走,就是自己害怕毁掉,要是重新开始生产,各家各户的零散手工操作产量并不大,而且现在多雾多雨,更是影响出产。尽管放出了消息,一直到七月也才收到了十几担盐,这些钱都是李孟垫付的,这也好解释,说是那次搜刮盐丁身上的银钱。





    正文 第十七章 押运工作
    更新时间:2008…11…14 10:33:42 本章字数:2264

    除了收购之外,李孟这些人也不能闲着,他们也要在海边架起灶锅煮海熬盐,闲不下来。
    不过说起来让陈六子、王海这些年轻人很郁闷的是,说是大家合伙卖私盐,但是除了煮海熬盐之外,李孟让他们练武艺,虽然说是军户,可这薛家千户所里面,差不多一大半的人家几代都没有摸过刀枪了。
    自从募兵推广之后,大明的上阵厮杀的士兵都是将领在某地募集而来,发军饷吃饭的士兵,军户里面的最多也就是去修修城池和工事之类的,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是种地,剩下的时间都是给千户和卫指挥使种地。
    大家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那里还有什么军人的底子,可李孟丝毫不管这些,坚持让他们每天在海边绕圈的跑,或者是站住不动排成一排,每天累的好像是一只狗一样,很多人都是有些受不了。
    但谁也不敢说什么,或者是退出,李孟所做的事情,尽管真正知情的不到二十个人,可是大家都隐约的听说过些事情,传闻往往比真实更加可怕,大家生怕违背李孟的命令之后被他砍了脑袋。
    所以李孟的话,尽管大家心里不理解或者是抵触,可还是战战兢兢的在做,不过李孟所做的也算是足够大方了,差不多把从前赚的那些银钱都拿了出来(盐丁身上,贩运私盐所得),买的粮食做成干粮给大家吃。
    大家每天都是吃两顿饭,可在海边煮海熬盐的时候,李孟却让大家吃中午饭,买的粮食做成的窝头和饼子,还有在渔民手里买的惊人便宜的鱼虾,每个人必须吃饱,而且不能给家里带饭。
    这年头大家图个什么,不就是吃饱肚子吗?日子苦些,平时累点,那也不算什么,比饿肚子要强太多了。
    李孟心里也是郁闷,银钱倒是小事,他手里还有不少,不过身边的这些年轻人悟性也实在是太低了些,每天的跑步,俯卧撑之类的倒还罢了,那些站队,立正,向右转之类的简单口令和动作,都是几遍,十几遍,甚至是上百遍的教,可还是忘记。大概是一个月才能有个大概。
    从前在海边当兵的时候,也曾被指派到附近的大学担任军训教官,那些大学生的队列,齐步走之类的,就已经是让人头大,当时几名战友凑在一起,埋怨道:
    “肯定不会再遇到更难教的。”
    没想到,比起那些散漫的大学生,这些人差了又不知道有多少,那些大学生好歹在军训一个月之后就大概出样子了,可这些人一个月才刚刚入门。
    特别是赵能和陈六子私下里还找过李孟,很是疑惑的问道:
    “咱们买卖盐就是为了日子过的舒服点,每天还折腾的这么累干什么?”
    李孟没好气的回答道:
    “不练,遇到盐丁打不过,跑不了,那岂不是去送死。”
    这句话顿时是堵住了大家的嘴,是啊,现在盐丁不来灵山卫,是因为他们内部正在争斗不休,好多油水还是分赃不均,谁还顾得上这块地方,这不来可不等于盐丁就没有,想想那天在小路上要不是李孟的勇猛,谁知道还会遇到多大的灾祸。
    也许是赵能和陈六子把话传给大家,在以后,只有人埋怨累,没有人埋怨无用,大家都还是按照李孟说的练。
    实际上,李孟做的很不错了,现代军训的大学生,从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开始,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都是有初步的队列训练,军训的时候不过是强化罢了,而且训练这些农民,几乎是从零开始。
    其实欧洲殖民者训练土著军队的时候,所遇到的困难不比李孟少多少,甚至更多,英国军官在印度训练土著士兵的时候,曾经有人哀叹“训练这些土人分清楚左右就花了我半年的时间”,如果知道这个例子,李孟应该知足。
    在练这些东西之中,李孟开始都是以说服训斥为主,但这些人嘻嘻哈哈的根本不当回事,几天后,忍无可忍的李孟扇了一个人的耳光,踹两脚,顿时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结果一个月后,李孟训练的时候,手中都是拿着木棍,谁要是做错,马上狂抽过去,你还真别说,效果很不错。
    也许是在李孟从胶州城回来,或者是更晚些,在薛家千户所认识不认识李孟的人里面,都开始渐渐的流传一个谣言,说是李家那个傻子,被二郎真君附体了,要不然哪能有些这种见识广博,为人果敢的模样。
    这年头的百姓都是信这个,一时间看着李孟的眼神除了敬畏之外,又有了几分崇拜。
    不管是年纪比李孟大的赵能,还是年纪比李孟小的王海,都觉得越来越不能理解李孟的所作所为,比如说,各处送来的盐里面,不能掺沙子,那些草叶脏物是越少越好,还有安排众人轮班进城,并要跟他说城内的消息,还有城外的布告一定要弄明白内容,大家都不认识字,可也要央求人告诉自己。
    这些人糊涂的事情很多,不过有件事倒是明白的,这十六个人在海边一个月后,人虽然变黑,可脸上却有健康的红润,而且走路做事都显得有股架势在里面,很多年轻人都非常羡慕。
    每到他们在海边练习的时候,总是有不少小孩子和年轻人在观看,当然也有些女孩,这让赵能,陈六子他们更有训练的劲头。
    快到八月,白天和晚上的天气都是更加的炎热,按照去胶州城的王海回来说,朝廷的大军已经是把在登州府作乱的孔有德围困在登州城中,看来平定指日可待。但是孔有德率领辽兵在城内城外的大屠杀已经是造成了灾民。
    在胶州城外已经是能看到从登州过来的难民,再有就是胶州盐政司巡检的位置依旧是空悬,王海听人闲谈,说是知州大人觉得空悬也不错,最起码盐丁的各个势力都给他送钱,从前可没有这样的好事,巡检那里会理会知州这种地方官,所以一直没有对巡检的人选提出意见。





    正文 第十八章 将来吃肉
    更新时间:2008…11…14 10:34:20 本章字数:2302

    八月初一的黄昏,李孟和赵能坐在院门外聊天,之所以不在院子里,因为两家的院子差不多快被装盐的草袋堆满了。
    两个人一边说着闲话,一边看着村口,太阳快落进海面的时候,他们等待的人来了,陈六子和王海快步的从村口走来,两个人都是有些兴奋的模样,赵能一下子跳了起来,连连的挥着手,李孟慢慢的站起来,陈六子快走几步到了跟前,强压低声音说道:
    “李大哥,今天我和小海在那小路上走了一圈,就看到几个附近村子的人,没有什么其他的人。”
    李孟点点头,略一沉吟,开口说道:
    “明早五更天来我这里装盐,咱们去逢猛镇卖盐,小海,你去挨家挨户的告诉一声,让他们都推着鸡公车来,我七天前就让他们准备了,还有,明天让每个人都给我带着根十尺长,拳头粗细的竹竿来。”
    现在这些人都是养成了个习惯,李孟说的话,理解不理解是一回事,照着做就是了,王海小孩子心性,走了一天也不觉得累,兴高采烈的跑到各家各户去通知,陈六子却没有走,李孟疑惑的说道:
    “六子,你快回去睡吧,明天还要起早呢?”
    陈六子在那里低头嘿嘿笑了几声,有些为难的说道:
    “李大哥,我有个堂弟,看着咱们很是眼热,天天央求我想和咱们一起干,这事情还要李大哥拿主意,您看成不成?”
    李孟笑呵呵的说道:
    “就是要咱们自己兄弟的亲戚才放心啊,等做完这一趟,让我看看,一起做就是了。”
    那陈六子看到李孟答应,高兴的连声感谢,这才是回家休息,太阳这时候完全的落入海中,这时刻海天一线的天光极为的美丽,李孟和赵能都是看着不远处的海面没有说话,直到天渐渐的黑下来。
    “赵大哥,咱们今后就能天天吃肉了~~”
    李孟低声说道。
    早晨起来十几个人推着鸡公车齐聚村口,李孟所说的话倒是人人听从,都是拿着一根粗竹竿,山东的竹子是很常见的东西,倒也是方便找寻,李孟手中也是有一根,做头领也有这个好处,就是他不用推盐或者挑盐,只要跟着就行。
    按照陈六子的话说“李大哥你领着大家就是,再让你出力运盐,那我们岂不是要羞死。”
    大家先是在李孟的院子里面把草袋装的盐搬运到车上,李孟和赵能两家的院子不大,可收来的盐货也不是这十几辆独轮车一次能运完的,这边在迅速的搬运,那边李孟让王海把每个人的竹竿拿过来,他都是在顶端抽出腰刀削一下。
    这几天,李孟把刀磨的很是锋利,一刀下去就是一个斜的断面,原本是平头的竹子变成尖头的。
    装运完盐货,大家把竹竿拿回,不过这竹竿前面有了尖头,而且很长,要是横放在车上还真是很不方面,倒是赵能带了个个头,把这竹竿插在独轮车的中间,这就不影响推车时候的运动了。
    因为是五更天左右就出了村子,太阳出来的时候,这些人已经是走出了十几里,这么早,又不是农忙的时候,小路上根本没有什么人,半路上大家停下休息了会,李孟早就是预备好窝头和咸鱼给大家垫垫肚子。
    说来也巧,这地方正是李孟拿着扁担杀掉盐丁,大展神威的地方,今天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