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在三国-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飞的两万人马加上张辽的五万人马,征北军此次动用了七万大军,这是陈楚目前能动用的所有力量。
看着七万大军浩浩荡荡奔赴邺城,糜竺的心情非常激动,他彷佛看到了曹军狼狈回逃的场面,看到了徐州军民欢呼雀跃的场面。
两天后,大军来到魏郡,魏郡的袁军守将出城迎接,不过他并未请张辽张飞入城。虽然两家现在是同盟关系,但对方仍然不敢掉以轻心。
大军未在魏郡耽搁,当天便继续往百里之外的邺城进军。
两日后,大军来到邺城城下。此刻,邺城已是四门紧闭,一片肃杀。
此时,邺城的曹军守将是曹仁,副将是李典、于禁,守军总兵力三万。曹操率领大军离开后,剩余的总兵力不过六万余人,但他却将一半兵力放在了邺城方向,足见曹操对陈楚的防范之深。
曹仁站在城门楼上,望着城下旌旗翻卷、黑甲如云的征北军,双眉紧皱。在曹仁身旁的是另两员大将,李典和于禁。
“征北军真可谓来势汹汹啊!”曹仁低沉着声音说道。
李典于禁也都紧皱着眉头,脸色阴沉。“如果主公的大军不回援,我们只怕坚持不了多久!”李典不无担忧地说道。
另两人点了点头,然后于禁说道:“传讯快马已经派出,不过主公会不会回军全看主公自己的意思!”
随即于禁朝曹仁抱拳道:“曹将军,我军不能只困守,须出城迎战,以挫征北军之锐气!”
于禁的声音刚落,李典便表示赞成。
曹仁思忖片刻,便毅然下令道:“传令两千轻骑兵集合!曼成和我出城挑战!文则紧守城门!”
“是!”
与此同时,张辽张飞率领的七万大军正在城下列阵,似乎准备攻
城。
张辽和张飞身披重甲、脚跨神驹、手持成名兵刃,一左一右立在军阵最前面。威风凛凛。
这时,城门突然大开,数千骑拥着两员大将杀奔出来。
张辽张飞见状,均不禁流露出兴奋之色。立刻率领数千铁骑迎了上去。
双方人马在相距五十步时各自勒住。
然后张飞洪声喝道:“逆贼!还不下马请降!”
曹仁冷哼一声,针锋相对地喝道:“你为何不降?”
张飞双眼一瞪,以长矛遥指曹仁喝道:“曹贼妄兴刀兵,攻伐同僚,形同叛逆,我军奉天子名诏讨伐逆贼!”
曹仁气得面色铁青,偏又找不到言词反驳。
这时,一旁的李典提醒道:“将军,不须跟他多费口舌!”
曹仁一点头,随即冷喝道:“张飞,你莫要逞口舌之利,有本事手底下见真章吧!”
张飞哈哈大笑道:“曹仁小儿,我斩你如斩鸡狗!”。张飞的口气显得非常狂傲。
曹仁当场被气得不轻,于是大叫一声挥舞大刀朝张飞冲了过来。
张飞长笑一声,拍马迎上。转眼间,两骑便战在一起。
两人的坐骑绕着圈踩着杂乱的脚步,两人则挥舞兵刃厮杀缠战。
双方观战的士兵一起大吼起来,为己方的大将助威。
两人交手数十招过后,曹仁渐渐露出不支之相。见此情景,征北军将士吼叫得更加热烈了。
又是数招过后,曹仁的败象越来越明显,曹仁的额头上已经溢出了冷汗。
正在观战的李典见状,当即打马奔上,想要助身处不理局面的曹仁一臂之力。
张辽见了,哪里会让他如愿,当即催马迎上李典,口中同时喝道:“李典,我来会会你!”
正准备杀入场中的李典看到从一侧截杀过来的张辽,不得不调转马头,迎上张辽。
转眼间,两骑交错而过,一声金铁交击的大响猛然响起。两边观战的将士都不禁心头一跳。
两骑各奔出十余步后停了下来,然后回转相对。此刻,李典的右手正在轻微地打着颤,心头震骇不已,未同张辽交过手的他根本就没有想到张辽的武艺竟会如此利害,即便同张飞相比也毫不逊色。
不禁转头看向正在同曹仁大战的张飞,此刻张飞已经完全占据了主动,曹仁左支右绌显得非常狼狈。
李典的心头不禁升起了退意,对方两员大将的武艺太强,再打下去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这时,张辽大喝一声,高举钩镰大刀又朝李典冲了过来。李典见状,不得不按下思绪,全神迎战。
张辽挥舞着大刀一记记重劈而下,就如同泰山压顶一般。
处在压力中点的李典咬紧牙关,坚强地抵挡着。脸色越来越煞白,汗珠越来越多!
二十几回合过后,李典再也抵挡不住,被张辽荡开一个空门后长驱直入。眼看张辽的大刀就要将李典的右肩卸下,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典及时舍下兵器,同时上身往一边猛闪。
血光一闪,李典受伤了,不过由于李典躲避的及时,因此他只是右肩受了轻伤。
李典已经完全没有了战斗意志,在躲过张辽的致命一击后,便慌不迭地打马回逃。此刻,李典的脸色是一种惊悸的惨白。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曹仁也败下阵来,打马回逃。
在后面压阵的曹军骑兵当即大吼一声冲杀过来,意图接回二将挡住张辽和张飞。
见此情景,根本就不须要张辽张飞亲自下令,为二将压阵的征北骑兵立刻呼啸着掩杀过去。
转眼间,双方骑兵便搅在一起混战起来。
士气受挫的曹军骑兵根本就不是征北军的对手,只片刻时间便全面
崩溃。
曹军被杀得人仰马翻,张飞张辽率领骑兵一直追杀到城门下,才受阻于城墙上的箭矢,不得不回返。
第二百八十五章 智勇豪迈
李典、曹仁率领残兵狼狈逃回城中,此刻跟随他俩出城的两千轻骑只剩下不到一半了,其他的全都横七竖八地躺在了城外。小说(看小说到文学网)首发
曹仁、李典从战马上下来,随后李典下去治伤,曹仁则回到城楼上。此刻曹仁的神情非常难看,这也难怪,仍谁打了败仗都不会心情好!
一旁的于禁并没有多说什么,不过他的内心却非常震骇,最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个未曾同曹军交过手的张辽竟然超乎想象的利害。
此刻,城墙上所有曹军将士的神色都不怎么好,己方军队首战受挫,让所有人的心头不禁蒙上了一层阴霾。
张辽张飞大笑着率领骑兵回到中军大阵,接下来,两人却没有乘胜攻城,反而下令全军回营。
两人率军才到辕门,糜竺便迎了上来。
“将军首战告捷,大挫曹军锐气!真是可喜可贺啊!”,糜竺的脸上全是欣喜的神情。
张辽张飞跳下战马,然后张辽笑道:“糜竺先生竟然在辕门迎接我等,我等真是担当不起啊!”
糜竺连忙恭声道:“将军言重了!想我糜竺不过是一小人物,能亲自迎接两位名震天下的将军,实在是我的福气啊!”
张辽微微一笑,一旁的张飞则哈哈大笑起来。
张飞很亲热地猛地拍了把糜竺的肩膀,糜竺被拍得一踉跄,面有苦色,却仍强笑着。随后张飞洪声道:“走!咱们回大帐再说!”
然后三人便把臂往帅帐走去。
回到大帐,张飞张辽先将头盔卸下,然后很随意地坐在木墩上。糜竺也像两人一样坐在一个木墩上。
三人刚坐定,便有亲兵送上清水和食物。清水用一种大陶罐装着,食物是肉食,已经被烤熟了,用木盘装着,很大块的样子。
张辽张飞提起陶罐便鲸吞牛饮地灌了起来。刚才的一场大战,让两人出了太多的汗,渴得不行。。
一旁的糜竺抱着跟自己的身板差不多大小的陶罐,看了看气吞山河的两人,又看了看怀中的陶罐,面露苦色。
张飞先放下陶罐,长出一口气,慨声道:“真是爽啊!”
话音刚落,张辽也放下了陶罐,面露爽色地长出了一口气。
这时,张飞注意到糜竺尴尬的神情,于是诧异地问道:“糜竺先生为何发呆?难道你不渴吗?”
张辽也注意到了糜竺的情形,愣了一下后笑道:“想必糜竺先生没办法像我们粗人一样!”,随即扬声道:“来人!给糜竺先生准备小碗!”
糜竺连忙放下水罐,朝两人拱手道:“让两位将军见笑了!”
张飞哈哈笑道:“让你这么个书生跟着我们风餐露宿,真是难为你了!”
糜竺略显尴尬地笑了笑。
片刻后,亲兵送来了小碗。张辽亲自提起水罐给糜竺倒上。糜竺连忙道谢。
随后三人便一起吃喝起来。
片刻后,糜竺露出犹豫的神情,问道:“刚才两位将军已经击溃曹仁,可为何不乘势攻城呢?”。糜竺一直想问这个问题,此刻终于问了出来。
张辽张飞停下手头的活,互望了一眼,然后张辽解释道:“我临行前,主公已经交代过了,凡事不须对糜竺先生隐瞒。”
糜竺不禁有些紧张起来,他担心会出现变故。
张辽顿了顿,然后继续道:“我军的做战计划是,压住邺城,迫使曹操回军!而不是强攻邺城,甚至长驱直入攻击兖州!”
“这是为何?”糜竺急切地问道。糜竺的神情很紧张。
张辽笑了笑,“糜竺先生不须紧张!目前对于陶使君来说,只须要曹操退军便可以了,而不是要曹操完蛋!我军压住邺城,必定迫使曹操回军,徐州之围便可解
除!”
糜竺点了点头,是张辽说的这个理。
糜竺的神色松开了,朝两人抱拳,歉意地说道:“是在下多虑了!望两位将军不要介怀才好!”
张辽张飞顿时大笑起来,张辽豪声道:“糜竺先生心忧主公,我等只有佩服之意,哪会不满!先生不必多想!”
看到张辽张飞如此坦荡豪迈,糜竺的心中不升起知己之感。
糜竺站起来朝两人下拜,由衷地感慨道:“两位将军真乃真豪杰!”
张辽站起来,笑着将糜竺按回座,然后继续解释道:“我们并不是不想消灭曹贼,但目前我军情况并不乐观,实在不宜在仓促间同曹贼重开大战!对此,还望先生能理解!”
糜竺连忙朝张辽抱拳道:“将军不必多说,我知道征北军确实不容易!大将军能在这样的情况下遣军救援,在下谨代表徐州上下深感大恩!”,说着,又站起朝两人深深地拜了下去。
这一次,张辽和张飞都没有去扶糜竺,因为他两人此刻是代表陈楚受这一礼。
随后糜竺归座,此刻糜竺的神情已经完全没有了刚才的疑虑。
“不知两位将军接下来将如何做呢?”糜竺问道。
张辽看了张飞一眼,张飞大咧咧地道:“你说吧。”,于是张辽便解释道:“曹仁一定已经派了人赶往徐州,将这里的情况禀告曹操!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严密封锁邺城同外界的联系,以使这里的情况传不到曹操的耳中!只要曹操得不到邺城的消息,就必然惊恐,他一旦惊恐,便必然放弃攻打徐州,回军邺城!”
糜竺不禁双目一亮,颇为感慨地朝张辽道:“张将军真可谓‘智勇双全之将’啊!”
张辽张飞相视一眼,随即大笑起来,糜竺也跟着大笑起来。三人之间的气氛显得非常融洽。
――――――――――――――――――――――――――――――――――――――
曹仁派出的传讯快马,一路人歇马不歇地朝徐州急赶,两千余里的路程硬是只用了不到三天时间便走完了。
传讯快马赶到徐州曹军大营时,曹操正在筹划对徐州城新一轮的攻势。
“子考派你来,有何急事?”曹操坐在帅位上面色阴沉地问道。此刻,在他的左右立着两列数十名谋士武将,堂下跪着一名风尘仆仆的传讯兵,这名传讯兵便是曹仁派来给曹操传讯的。
“启禀主公,大事不好了!征北军于日前突然南下,此刻正在急攻邺城,曹将军特命在下前来报讯!”传讯兵一脸急迫地禀报道。
传讯兵的一番话如同重磅炸弹般在大帐之中炸开,众人不禁齐齐变色。
曹操霍地一下站起来,三步并作两步来到传讯兵面前,脸色极度阴沉地喝道:“你胡说什么!你竟敢散播谣言!”
“小人绝不敢胡说八道!小人所言句句属实!”,传讯兵看见面色骇人的曹操,吓得跪伏在地。
这时,众将议论纷纷起来,有人认为这个传讯兵是陶谦的诡计,也有人认为传讯兵确实是曹仁派来的。
听到众将的议论,曹操不禁有些犹豫难决。
就在这时,谋士郭嘉建议道:“不管是真是假,我军都必须回返!如果是假,我军回返并无多大坏处,而如果是真,要是我军不及时撤回去的话,事情就难以收拾了!”。其实郭嘉已经料定征北军此次绝无席卷兖州的意思,他之所以要这么说,完全是想借机劝曹操退兵,此时攻打徐州实在不是时候。
曹操犹豫了片刻,然后说道:“就这么撤兵,我实在不甘心!”。曹操的语气中透出浓浓的恨。
听到这话,郭嘉不禁皱了皱眉头,
正要再劝时,曹操继续说道:“不过邺城也不能不管,所议,我决定派快马斥候回去探明情况再说!在此其间,军队继续进攻徐州!我意已决,诸位不必再说了!”
郭嘉见曹操如此说,知道再劝也没用,于是叹了口气便没再说什么了。
第二百八十六章 刘备雄心
曹军继续猛攻徐州,徐州在曹军连续不断的进攻下愈加危急,不过曹军在但时间内攻破徐州的可能性并不大,毕竟徐州城池坚厚,兼且陶谦麾下有六万将士誓死守城。小说(看小说到文学网)
在曹军急攻徐州的同时,刘备率领的一万将士已经过了黄河。不过刘备并没有往徐州方向开过来,而是转向东去了青州。
两日后,刘备率军抵达青州,青州刺史田楷亲自领兵出迎。
未入城,刘备便说明了来意。刘备一脸沉痛地朝田楷抱拳道:“现在曹操正在进攻陶使君,纵兵杀戮百姓,备特领兵前往救援!可恨备势孤力单,恐难以击溃曹贼,所以想请刺史大人与备一道前去救援陶使君!”
田楷思忖道:若让曹操消灭了陶谦,必定将兵锋转而向东,自己的青州就危险了!
一念至此,于是田楷朝刘备抱拳慷慨道:“陶使君乃仁人君子,曹操此举实在过分!楷也愿领兵前往救援陶使君!”
刘备闻言大喜,他最担心的就是没有人愿意同自己一道前去救援陶谦,如果是那样的话,他此行就真的危险了!
刘备、田楷把臂进了青州城,当天晚上田楷在刺史府后院设宴款待了刘备。
第二天一大早,田楷点齐三万精锐,亲自领兵与刘备一道离开了青州。
两人率领四万大军南下,正好经过北海。
两人原打算邀北海孔融一道前往徐州救援,但却远远望见北海城下,两支军队正在混战。其中一支军队打着孔字旗,身着绿色衣甲,另一支穿着杂乱,头裹黄巾,这分明是黄巾军余孽。
此刻,孔融军的一员大将一马当先,杀入黄巾军中如入无人之境,孔融军将士紧随这员大将猛攻黄巾军,黄巾军被打得节节败退。
刘备立马抽出双剑,对旁边的田楷道:“田兄,我们杀下去,助孔兄一臂之力!”
田楷点头道:“理当如此!”
随即两人便各领麾下将士从黄巾军后面掩杀过去。。
此刻,黄巾军正在苦苦抵挡孔融大军的正面进攻,又被田楷、刘备的大军从后包抄。顿时被杀得全军溃散。
黄巾军的大将随着乱军向外逃跑,正好撞见了刘备。
这人见刘备貌不惊人,当即便提刀向刘备杀去。
也活该这个黄巾大将倒霉,奔到刘备马前仅数步的地方,竟然马失前蹄将他猛地摔落下来。
见此机会,刘备当即跃马而上,两员亲信部将姜岳、刘严也同时从左右两面包抄而上。
黄巾大将刚一爬起来便被三柄兵刃架住了脖子。
双方大军在荒原上追逐奔杀,黄巾军被杀得尸横遍野狼奔豕突。
战斗只持续了半个时辰便落下了帷幕。
数万黄巾军基本全灭,其中约一万五千人被俘。
这时,刘备和田楷朝孔融方面的那员大将策马而去,那员大将也朝两人策马过来。
片刻后,三人在战场的中央相会。
“在下刘备(田楷、太史慈)!”三人一起抱拳道。随即三人大笑道:“幸会幸会!”
“两位大人领军这是要往哪里去?”太史慈问道。
刘备回答道:“我二人闻听徐州陶使君被曹操围困,特领兵前往救援!”
太史慈点了点头,却没有说什么。顿了顿,甘宁对两人道:“两位大人不如随我进城去见孔太守!”
刘备、田楷一起抱拳道:“正有此意!”
随即两人便跟随太史慈策马进了北海城。一直在城门楼上观战的孔融早已下到城门口等候。
刘备、田楷一进城门,孔融便上前抱拳道:“两位将军仗义出手,融实在是感激不尽!”,语气中充满了感激,说着,还朝两人深深一躬。
刘
备、田楷连忙下马,扶起孔融,自谦道:“我等见此情形,怎能不出手相助!太守实在不必如此多礼!”
双方拖拖拉拉地说了一番感谢和自谦的话后,便一同往太守府而去。
孔融当即在太守府中设宴款谢两人。
席间,刘备趁机邀请孔融一道前往徐州救援陶谦,孔融稍作思忖后便应允了。
第二天,三方大军八万人马离开了北海,浩浩荡荡地开赴徐州。其中田楷仍是四万人马,孔融麾下太史慈率领着两万精兵,而刘备的人马则变成了两万,部将变成了三员,原来刘备趁机收编了黄巾降卒中较为精悍的万余人,并且收了黄巾降将管亥,这管亥就是之前率领黄巾军进攻北海的那员黄巾大将。
就在刘备等八万大军南下急进之时,徐州城外的曹操正心神不宁忧虑不安。此时,曹军已经有两天没有攻城了。
曹操在大帐中来回踱着步,谋士武将静静地站在两旁,目光随着曹操的移动而移动。
“这么多天了!派了那么多的快马斥候,难道一点消息也没有吗?”曹操突然顿住脚步问道。
郭嘉咳了两声,然后摇头道:“没有任何消息回来!”
曹操感到有些心慌,他实在担心邺城会出问题。
不行!不能再这么耽搁下去!曹操眉头一皱,如此想着。
随即曹操下令道:“传令下去,全军放弃攻打徐州!即日开拔回返!”
听到这命令,郭嘉不禁松了一口气。
其实,曹操决定撤军也是迫不得已,他原本打算等攻下徐州之后再回军,但派往邺城方面的快马斥候竟然如同泥牛入海般毫无音信,并且兖州方面派出的斥候也是如此,这让曹操多日来都未曾睡上一个好觉,再加上徐州久攻不下,曹操终于抵不住心中的忧虑而下令撤军。
徐州抵挡了曹军近一个月,全城军民疲惫不堪,但援军却迟迟不见踪影。
“元龙啊,袁公的援军为何还没赶到?”,在刺史府内,陶谦满脸都是疲惫和惶恐。此刻,在陶谦身旁的只有陈登一人。
陈登连忙回答道:“主公不必焦急,算算时间,袁公的军队应该快到了!”。陈登虽如此说着,但心中却是一点底都没有。
顿了顿,继续道:“就算袁公的军队不能及时赶到,主公也不须担忧!因为大将军的征北均早已在急攻邺城,只要我们再坚持几天,相信曹操就不得不退军了!”
陶谦叹了口气,点头道:“眼下也只能指望征北军了!”
这时,大将曹豹突然跑了进来,面有喜色。
“主公,曹军撤走了!”曹豹连行礼都忘了,急匆匆地说道。
陶谦霍地站起来,难以置信地惊声问道:“什么?你说什么?”
“主公,曹军已经撤走了!我派出斥候去查探,曹军已经往北面撤走了!”,曹豹又禀报了一遍。
陶谦大喜击掌道:“太好了!”,随即快步走到大门口,噗通跪下,仰面苍天,双手高举,慨然高声道:“苍天有眼啊!”
一旁的陈登也非常激动,此刻正在不停地抹着眼泪。
陈登、曹豹将陶谦扶起,陶谦大声道:“走!到城门楼上去看看!”,说着,便当先朝外走去,显得兴冲冲的模样。
三人往城门楼去的路上,看到许多百姓正在欢呼着。陶谦感同身受。
片刻后,三人来到城门楼上,看到原本疲惫不堪的将士们全都流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士兵们看到陶谦来到,纷纷朝陶谦行礼。
陶谦倚着墙垛眺望,看见不远处的曹军营寨似乎真的已经人去寨空了。
“曹军为何撤退?难道是袁公的大军到了吗?”陶谦突
然问道。
曹豹摇了摇头,“不是!并未有袁公大军的踪迹!”
这时,一旁的陈登猜测道:“莫不是征北军已经攻破邺城,迫使曹操不得不退军!”
陶谦露出恍然之色,欣然点头道:“恐怕正是这个原因!”
与此同时,在徐州以北数百里的费县,刘备等八万大军正在星夜兼程往南急赶。但是曹军已经退了,他们赶到徐州该干什么呢?
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州春色
曹操退军后第三日,踌躇满志的刘备终于赶到了徐州,然而入目的却并不是意料中惨烈厮杀的场面,攻城战似乎已经结束了。小说(看小说到文学网)
难道徐州竟然已经被曹操攻下?!刘备不禁如此想着,心中焦虑不已。
连忙往城头上望去,随即心下稍安。原来城头上飘扬的旗帜仍然是陶谦的旗帜。
接着,新的问题又来了,曹操的大军去哪了呢?如说是撤走了,那么他为什么要撤走呢?此刻刘备还不知道征北军南下进攻邺城的事。
“两位大人,看来曹操已经走了!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去打扰陶谦了!”,说话的是太史慈,听他的语气,他似乎想立刻转道回返。
这时,刘备说道:“我等既然来了,怎能不跟主人打个招呼就离开呢?我们还是同陶使君见个面吧,然后离开也不迟!”
一旁的田楷附和道:“正是如此!”
太史慈微微皱了皱眉头,然后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城门突然打开,一员大将领着数千军士冲了出来。不过看他们的架势,他们并不是来打仗的。
这数千军士来到大军前十余步停了下来,领头大将朝三人抱拳道:“在下是刺史麾下大将曹豹,不知三位如何称呼?”
刘备当先抱拳道:“在下刘备,这两位分别是青州刺史田楷、孔融太守麾下大将太史慈,我三人特领兵来救徐州!”
刘备声音刚落,田楷和太史慈就一起朝曹豹抱拳回礼。
曹豹立刻露出欣喜的容色,“果然就是三位,快随我入城,我家主公已经等候多时了!”
三人正有此意,于是在吩咐副将一番后,便各领亲兵随曹豹进了徐州城,此刻陶谦已经在刺史府设宴等候多时了。
原来,斥候早已探得三人军马来到,所以陶谦一早便做了准备工作。。
席上,陶谦表达了对各方援军的谢意,并许诺三方的粮草开销将由徐州负担。
于是乎,皆大欢喜。
第二天,田楷和太史慈便率领麾下军马离开了徐州,而刘备则留了下来。
接下来数天,刘备同陶谦秉烛夜谈,刘备的谈吐气质雄心抱负让陶谦心折不已,陶谦不禁生出相见恨晚的感觉。
在接下来两人的谈话中,陶谦盛意拳拳地希望刘备留在徐州。陶谦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徐州是一块人人眼红的富饶之地,但令陶谦颇为尴尬的是,徐州没有什么将才,而刘备恰恰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
陶谦的想法正中刘备下怀,于是刘备在假意推脱一番后,便应承了下来。陶谦不禁大喜,当即便决定让刘备屯军小沛,小沛及其周边数县的一切均由刘备管理。对于陶谦的这个决定,刘备心中暗喜,不过面上却没有表露出一丝一毫。刘备恭恭敬敬地承诺,一定会守好徐州北面的门户。
看着刘备恭谨的表现,陶谦不禁甚感安慰。
两人又说了一阵子话,然后刘备便躬身告退了。
临出刺史府之时,一名样貌非常美丽,体态婀娜,神情端庄的年轻女子迎面从外面走进来。
刘备连忙让到一旁,抱拳垂首道:“糜小姐。”,刘备对这个年轻女子显得非常恭敬。
这个年轻女子是糜竺的妹妹,年方二八,生得非常美丽,并且性格外柔内刚,接人待物非常得体。陶谦对她非常喜欢,可以说将其视为了亲生女儿。
糜小姐认得刘备,这几日刘备时常到府中同陶谦长谈,因此两人早已见过了。糜小姐对刘备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
糜小姐对刘备淡淡一笑,举止得体地回应道:“见过刘将军。”
刘备连忙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说道:“小姐请先进。”
糜小姐幽雅一笑,朝刘备行了一个仕女礼,然后在丫鬟的陪伴下款款进府。
刘备痴痴地看着糜小姐婀娜的背影,闻着缠绕在鼻尖如有若无的清香,一颗心彷佛被无数柔丝缠绕住了。
好半晌过后,刘备才回过神来。叹了一口气,带着一点惆怅离开了刺史府。
这时,糜小姐身旁的一个丫鬟抿嘴轻笑道:“小姐,那个刘备傻呼呼的,真有趣!”
另一个丫鬟立刻接着道:“还不是被咱们小姐给迷住了吗?”
糜小姐淡淡一笑,随即轻叱道:“你们两个小丫头不要乱嚼舌根!”
两个丫鬟吐了吐舌头,闭上了嘴巴。
这时,糜小姐继续道:“刘备乃汉室宗亲,又是平黄巾征董卓的英雄,你们不可再胡言乱语!知道吗?”,糜小姐的神情显得很严肃。
两个丫鬟连忙恭声应诺。
不过其中一个较为活泼的丫鬟却又问道:“可是小姐,您不是认为平黄巾灭董卓的大英雄是大将军吗?”
糜小姐愣了一下,随即回答道:“大将军自然是英雄人物,不过像刘备这一类的人也是值得钦佩的!”
“哦!”,丫鬟似懂非懂地点着脑袋。
然后丫鬟没再废话了,紧踩着糜小姐的脚步亦步亦趋地往后院走去。
刘备离开刺史府后,在回去的路上,脑海中一直浮现着糜小姐迷人的音容相貌。他在心中发誓,一定要将糜小姐收入后帐。
刘备又在徐州呆了两天,第三天一大早,刘备集结两万麾下准备前往小沛。临出发时,陶谦亲自到送行,不过刘备最想看到的人却没有来。
陶谦很亲热地握着刘备的手,言语之中充满了重托;刘备则信誓旦旦地保证着。
随后,刘备跨上战马,率领两万麾下出发了。
在刘备离开后的第二天,陶谦派使者前往袁绍处,目的是向袁绍恳求借用刘备之事。刘备怎么说也算是袁绍麾下,陶谦他必须同袁绍就此事打声招呼。
半个月后,袁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