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在三国-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个被称为老张的中年士兵轻呸了一声,“抵挡个屁!就凭咱们这几块料给人家塞牙缝都不配!还抵挡呢!要知道征北军可是咱汉人中的这个!”,说着,老张竖起了一根大拇指,“征北军先是灭掉了数十万黄巾贼军,那个叫吕布的在阵前连斩对方一百零八员悍将!(越穿越玄乎)啧啧,想想都叫人佩服!随后征北将军陈楚率领二十万精锐横扫柳城,近二十万乌丸蛮军被杀得片甲不留!”,老张一脸陶醉地在替陈楚的征北军宣传着。如果方悦听到这番话一定会治老张以扰乱军心之罪,并当场将老张斩了。好在这周围都是与老张相熟的士卒,没有谁会去通风报信。
    周围的士兵们闻言全都脸色一变,一个年纪稍小的士兵战战兢兢地说道:“可是,可是征北军现在要来打咱们了!咱们该这么办?照老张你的说法,咱们岂不是只有死路一条!”
    所有人都注视着老张,看他怎么说。
    老张看了众人一眼,然后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道:“要想活命其实很简单。相信大家早就听说征北军对咱们汉人百姓非常仁义宽厚。咱们要活下去有两条路,一是脱下这身军装躲到乡下去,征北军是绝不会骚扰普通百姓的,反而还很关照;二是偷偷地逃到征北军军营,向他们投诚。”
    众人面面相觑,均露出意动的神色。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士兵突然出言反对道:“这怎么行,咱们这么做是不是太不忠义了!”
    众人闻言,又露出犹豫的神色。
    老张双眼一番嘴角一挑,很是奇怪地问道:“咱咋不忠义了?太守和征北将军都是汉人,咱们换一个有什么不可以的!”
    大家都认同地点了点头,都觉得老张说的在理。就像一个家庭一样,老大和老二打架,不管老三是帮老大还是老二,你都不能说他不孝吧。
    其实老张的这番言论是受了陈楚思想的影响。代表陈楚思想的言论在有心和无心之下已经在平民之中广为流传了。对于这些言论,虽然社会的上层人士大加抨击,但绝大多数的平民却很快接受了。原因很简单,因为陈楚的这番言论是符合绝大多数的百姓的利益的,就光是军队应该为国为民而战这一条观点就能让百姓们激动得热泪盈眶,要知道在这之前,军队跟皇帝手中的私人打手没什么区别,所有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军队就是为皇帝而战,陈楚的这一观点无疑是石破天惊的。
    正当方悦紧张地防备着陈楚的征北军时,雪上加霜的事情出现了。
    根据亲信的报告,各军营陆续出现了逃兵,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将士们士气低落至极。
    照此发展下去,根本就不须征北军来打,河内郡的守军自己就会崩溃了。
    方悦明白事态的严重性,于是当机立断采取铁血手段。凡事被抓住的逃兵,不问情由一律处死。
    方悦的铁腕手段很快起到了作用,各军营的逃兵数量迅速下降。不过,方悦虽然控制了局面,但众将士们却对他恨之入骨。
    面对征北军的沉重压力,所有人都异常紧张。但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征北军并未进军河内郡,而是在河内郡以西三十里处屯驻下来,然后分出一支五万人的步军由在汜水关成名的关羽的率领下军到年久失修的箕关,随后整个征北军就再也没有任何动作了。
    方悦诧异非常,他不知道征北军究竟要做什么。不过征北军没来打河内郡这一点还是让他稍稍松了口气。

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匡好郁闷
    王匡原本在洛阳慢条斯理地准备回自己的河内郡。但当他听到手下慌张的报告后,登时慌了。王匡怎么也没想到陈楚会到他的河内郡去。
    王匡本来在洛阳城外的一个县城抢掠了不少民财,这些东西装了好多辆大车。然而王匡现在也顾不上这些东西了。即刻集合麾下的三万大军,当天便往河内郡急赶。王匡军离开后,军营中一片狼籍,到处是顾不上带走的辎重物资。
    王匡率领三万军卒昼夜兼程渡过黄河回到河内郡,然而河内郡城并没有交战的痕迹。
    “怎么回事?不是说陈楚的征北军来了吗?人呢?怎么这么平静?”,被方悦迎接进城的王匡狐疑地问道,不过王匡倒是稍稍松了口气,不管怎么说,没同征北军交战总是好的。
    方悦连忙朝王匡抱拳道:“主公,陈楚确实到了咱们的河内郡,不过他们似乎并没有攻击我们的意思。”
    王匡眉头一皱,“陈楚他们现在在哪?”
    “属下一直密切注意他们的动向。陈楚他们全都屯驻在箕关上下。”
    王匡思忖片刻后又问道:“陈楚他们没有任何异动?”
    “没有。”,方悦肯定的点了点头。
    “你确定?”
    “属下确定。”
    王匡登时火了,“既然陈楚他们没有异动,你干嘛心急火燎地派人叫我回来?!”
    方悦吓了一跳,连忙分辨道:“主公,当日陈楚征北军突然出现在郡内,属下实在想不到他们除了谋夺本郡外,还有何目的。因此才会派人飞马报知主公。”
    王匡简直恨不得将这方悦掐死。一想到丢弃的那些财货物资,王匡就忍不住心痛。那可都是他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啊!(其实就是抢来的)。那些丢弃在洛阳城外军营中的辎重物资此时恐怕已经被其他诸侯瓜分了。
    其实这件事倒怪不得方悦。面对突然到来的他方大军,他的反应是很正常的。王匡也明白这一点,不过虽然如此,他仍然非常怨恨方悦。
    王匡看了战战兢兢的方悦一眼,突然道:“陈楚既然无恶意,咱们也不能失礼。方悦,我命令你代表我携带礼物去拜访陈楚。”
    方悦闻言一惊,“主公,这,这……”
    王匡立刻露出不悦的神情,“这什么这!这点事难道你都做不了吗!”
    看到王匡的神情,方悦知道此事没有商量的余地,只得应承下来。
    ――――――――――――――――――――――――――――――――――――――
    ――――――――――――――――――――――――――――――――――――
    征北军自来到河内郡后,每日里只管操演练军,似乎没有其他的打算。陈楚每天和徐庶、沮授商议事务;而关羽、赵云、张飞、典韦四员猛将则演兵练武相互切磋。
    四人都是武艺高超的骁勇之辈,切磋之下不禁相互生出佩服之心。武将间的友谊不是产生在生死一线的战场,就是在这样的切磋中滋生,然后壮大。
    征北军每天都会在箕关下的一块面积很大的平地上操演,与其他军队的操演有些不一样,受陈楚的影响,征北军的操练有些现代军队的影子。虽然与其他军队操练的内容有很多不同,但却气势更胜。
    每当征北军操练时,周围总会聚集许多的百姓,他们的神情是又新奇又兴奋。每当将士们操练到**时,百姓们总会高声欢呼,那场面很有点后世奥林匹克的味道。征北军和这里的百姓之间关系非常融洽。
    其实,征北军刚来时并不是这样的情况。最开始,这周围的百姓对征北军还有些戒惧心理,他们不要说来看操练了,平时都不怎么敢出门。但几天下来,百姓们惊讶地发现传闻中骁勇无比的征北军待百姓非常和善,讲话很客气,从不强买强卖,不管买什么都给足了钱,更没有像其他军队惯常的那样强入民宅抢劫财物强夺民女。戒惧的情绪渐渐地淡去,最后消失无踪。并且到后来,百姓们遇到什么困难的事情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来找征北军,在百姓的心中,征北军已经是非常值得依*和信赖的力量。
    在这件事情上,陈楚从一开始训练的那批‘先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他们,才使征北军褪去了这个时代的军队的许多缺点;正是由于他们,才使百姓更容易接受征北军。
    这天,正当陈楚在帅帐中同徐庶、沮授商议一些事情时,一名铁卫来报,王匡的使者方悦在军营外求见。
    徐庶对陈楚微笑道:“看来王匡已经看回来了,否则来做使者的不会是方悦。”
    一旁的沮授也道:“这方悦是王匡的左膀右臂,此来定是王匡当心我们对河内郡怀有谋夺之心。”

第一百四十章 欲加之罪
    “这方悦来的正好!咱们的那个计划正好可以利用他来实施。”,陈楚微笑道,徐庶、沮授也都笑着点了点头。
    ――――――――――――――――――――――――――――――――――――――
    ―――――――――――――――――――――――――――――――――――――
    方悦心怀忐忑地来到征北军军营,不过自始至终都没有发生他臆想中的情况。而且陈楚还很热情地招待了他。
    不过每当方悦旁敲侧击地试探陈楚此来的目的时,陈楚总是顾左右而言它。这让方悦的心头好像有十五个水桶般,七上八下的。
    酒宴过后,陈楚还邀请方悦一同检阅了征北军。当方悦看到这数以十万计气势狰狞剽悍的征北军后,心中是既震惊又不安,震惊的是征北军不仅不比传言差,反而犹有过之;不安的是他不知道陈楚邀请他一同检阅征北军究竟是何意?‘难道是向我方示威,想迫使我方不战而降不成?!’方悦的心头惊疑不定。
    一天下来,方悦不仅没有弄清楚陈楚的意图,反而更疑惑了。陈楚的表现似乎对河内郡无意,但许多事情却使人不得不心存疑窦。
    当方悦回到河内郡城将所见所闻告知王匡后,王匡思忖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继续全城戒严小心防备。
    正当王匡坐立不安地猜测着陈楚心思的同时,陈楚却在焦急地等候洛阳方面的消息。
    ――――――――――――――――――――――――――――――――――――――
    ――――――――――――――――――――――――――――――――――――
    鲁肃在洛阳与袁绍密谈。结盟一事很快就确定下来了,但促成袁绍攻冀州一事却迟迟没有进展。
    其实袁绍早就对富庶的冀州垂涎三尺了,之所以一直没有下决心,主要是因为谋臣逢纪的激烈反对。逢纪对袁绍说,“当今董卓新败,天下稍定,主公若妄动刀兵只怕会招天下人唾弃。到头来必将得不偿失!”
    逢纪说的没有错,但是逢纪这个人非常爱出风头,他没有选择在私底下向袁绍进谏,却在大庭广众之下以教训的口吻直言不讳。这让袁绍感到很没有面子,袁绍不禁暗恨在心。
    许攸看出了这一点,于是同逢纪针锋相对。他这么做的目的完全是拍袁绍的马屁。
    鲁肃在努力无果后,将目光转到了许攸的身上。鲁肃知道许攸贪财好利,于是一个计划在脑海中产生了。
    一天夜里,一名自称曹操属下的人携带礼物悄悄来到逢纪的府上,逢纪正好出门饮宴不在家,是逢纪新收的爱妾接待了来人。
    来人只短暂地停留了一会儿,留下一箱黄金和一封信便离开了。
    与此同时,鲁肃来到许攸的府上。
    “原来是征北军的主簿大人,不知光临寒舍所谓何事?”,许攸的态度有些傲慢。
    鲁肃毫不在意地笑了笑,没有说话,示意随从将一个檀木箱子奉上。
    随从将檀木箱子放到许攸的面前,然后退了下去。
    许攸昂着脑袋,毫不在意地用手指挑开了箱盖。顿时珠光宝气逼得人呼吸猛然一滞。
    许攸顿时愣住了,他虽然猜到这匣中八成是贿赂自己的钱财,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对方会如此慷慨。
    愣了好一会儿,许攸终于回过神来,连忙将箱盖重新盖上。
    这时,鲁肃笑了笑道:“许大人,这份礼物还满意吧?”
    此时,许攸已经换了一副嘴脸,“哎呀!主簿大人真是太客气了!只是无功不受禄,这叫我如何是好?”,许攸非常热情地说道。许攸这话的意思就是,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说说看。
    鲁肃朝许攸抱拳道:“许大人,在下留在洛阳的目的相信你是知道的。在下想请许大人帮忙,说服祁乡候对冀州用兵。”
    许攸闻言立刻皱起了眉头,他虽然贪财,但却不是无谋之辈。许攸虽然还猜不到陈楚一方的目的,但此事对袁绍一方来说并无多少利处。许攸虽然爱财,但要他做对袁绍不利的事,现在他还做不到。
    鲁肃看到对方流露出犹豫的神情,立刻又道:“此事其实对祁乡候是有利的。冀州的富庶暂不去说,只要据有冀州,祁乡候便能将根据地渤海同洛阳连成一线,在战略态势上将极为有利。”
    “可是师出无名只怕不妥吧!”,许攸忧虑地说道。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袁绍出兵冀州就是弊大于利。
    对于这个问题,鲁肃已经想好了,“许大人,祁乡候完全可以以盗掘皇陵的罪过讨伐韩馥。”,鲁肃眯着眼睛缓缓地说道。
    众诸侯在洛阳的这段时间,四处抢掠,连洛阳城外的一处皇陵也不知道被哪个大胆的给挖了。这正好可以作为一个问罪的藉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便是这个道理。

第一百四十一章 暗算
    许攸双目一亮,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藉口。如果以此为借口出兵冀州就不用担心师出无名了。
    许攸点了点头,然后眯着眼睛看着鲁肃慢条斯理地道:“鲁大人身为征北军主簿,如此为我家主公设计,究竟征北将军有何目的?”
    虽然按照鲁肃说的这么去做是对袁绍一方利大于弊,但是陈楚的目的不明,这无疑是个隐忧。
    鲁肃淡淡一笑,略作思忖便道:“既然你我两家是盟友关系,我也不隐瞒许大人。我家主公有意并州,但恐关东诸侯阻挠,所以须要借助袁公之力转移关东诸侯的视线。”,其实原因并不只是这一点,鲁肃并未和盘托出。
    许攸恍然大悟,随即冷笑道:“征北将军真是打的好主意啊!利用我家主公搅乱中原,他好谋夺并州。”
    鲁肃笑了笑,“许大人不用这么说,这件事对我们两家都有好处,难道不是吗?”
    许攸笑了笑。
    “好吧,这件事既然对你我两家都有好处,我便答应你了。不过却有一为难处。”,许攸露出苦恼的神情。
    鲁肃见状,心知肚明。
    “许大人是不是担心逢纪阻挠?”,鲁肃微笑道。
    “正是如此。相信鲁大人也知道,这些天要不是这逢纪阻挠,主公只怕早就决定出兵冀州了。”,许攸点了点头道。
    鲁肃神秘一笑,将身子向前凑了凑压低声音道:“今夜曹操派人到贿赂逢纪,欲使逢纪为内应。许大人可以速报袁公,这可是大功一件啊!”
    许攸双眼一亮,这可是一个铲除逢纪的好机会啊!平时,逢纪嚣张跋扈,许攸早就看不惯了,他早就想找一个机会好好打击一下逢纪。
    不过这件事有些蹊跷,这鲁肃是如何知道曹操的动作的?许攸不禁心生疑窦。难道这件事竟是……?!
    许攸猛地看向鲁肃,心中不禁升起一股寒意。
    “鲁大人,此事只怕不单纯吧?”,许攸试探着问道。
    鲁肃笑了笑,“许大人何必刨根问底,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对你我都有利,难道不是吗?”
    见对方不愿说明,许攸也就没再追问了。鲁肃说的没错,这件事确实对双方都有利,自己又何必刨根问底不识抬举呢!
    “许大人,还请早往袁公处一行,否则迟恐生变。在下还有些事须处理,这便告辞了。”,鲁肃站起来辞行道。
    许攸也跟着站了起来,朝鲁肃抱拳道:“鲁大人请便。所托之事,许某一定会竭尽全力。”
    “一切拜托了。告辞。”
    “不送。”
    待鲁肃离开后,许攸赶紧回到内厅。此时内厅里没有一个人,在主位的小几上放着一只一尺见方的檀木箱子,这是鲁肃留下的。
    许攸在小几边坐下,双目盯着檀木箱子,右手在其上轻轻抚摸着。缓缓打开箱盖,珠光宝气登时溢漫而出。许攸的双目凝滞住了,好一会儿才从那诱人的珠光宝气中挣脱出来。
    许攸重新合上箱盖,然后亲自将这箱珠宝搬到了卧房之中。随后,许攸整了整衣冠,便带着几个随从出门往大将军府去了。
    大将军府,陈楚在洛阳时的驻地,现在它的主人换成了袁绍。
    此时天色还不是很晚,袁绍正在后花园中饮酒作乐。酒兴正浓时,卫士来报,许攸大人求见。
    “许攸啊,让他进来吧。”
    “主公,臣许攸拜见。”,许攸一来到袁绍跟前便大礼叩拜。
    袁绍呵呵一笑,“子远此来可是陪我饮酒?”
    “主公,攸有一大事要禀告主公。”,许攸语气严肃地说道。
    袁绍不禁一怔,“大事?现在有何大事?”
    许攸带着警惕之色环顾左右,袁绍会意,于是斥退左右及歌舞姬。
    待左右退尽后,袁绍对许攸道:“子远现在可直言无妨。”
    于是许攸便将逢纪受曹操贿赂一事说了出来,并且还还加油添醋说得神乎其神。
    袁绍闻言大怒,当即派淳于琼率领五百士卒赶往逢纪府上。而此时逢纪还在一游人府上饮酒,丝毫不知情。
    淳于琼在逢纪府上翻箱倒柜,并且捉来仆役拷问。很快‘证据’便被收到了,一箱珠玉和一封曹操的信件。
    淳于琼连忙叫人将‘证据’送往袁绍处,自己则继续留在逢纪府上等候命令。

第一百四十二章 运筹帷幄
    这淳于琼嗜酒好色,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酗酒,然后虐玩美女。在淳于琼进入洛阳的这段时间里,城中的大妓院几乎都已经被他逛了一个遍,不仅如此,许多民女也被他强抢回府供其淫乐。凡是被淳于琼折腾了的美女,不管是民女还是妓女,几天都下不了床,更有美女被淳于琼活活玩弄致死的传闻,这个淳于琼很有些变态。
    逢纪新纳的小妾风骚勾人,此时正跪在淳于琼面前瑟瑟发抖。
    淳于琼看得直流口水,身体燥热难挡,他恨不得现在就将这风骚入骨的少妇按倒在地,狠狠地蹂躏一番。不过淳于琼却不得不强自忍住,因为袁绍如何处置逢纪的命令还没有下来,淳于琼还不敢造次。
    袁绍在看到那些‘证据’后,特别是细看了那封信后,气得要死。当即下令先将逢纪抓起来。
    当逢纪被抓时,正在友人府上饮酒。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逢纪惊诧莫名。他完全不知道是么回事。
    “你们干什么?我是逢纪!”,在被如狼似虎的士卒拖出去时,逢纪大声叫道。
    领头的兵头根本就不理会逢纪,一拳打在逢纪的小腹上,“老子知道你是逢纪。不过是主公下令抓你的,你就是喊破了嗓子也没用。”,由于之前逢纪的一番做为,袁绍军将士都对他恨之入骨,所以对他是一点都不客气。
    逢纪疼得全身抽搐,上气不接下气,想说话却说不出来,不过心中却震惊无比。主公的命令?!这是为什么?!到这一刻,可怜的逢纪仍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逢纪被抓,逢纪府上的仆役婢女顿时作鸟兽散。而逢纪新收的小妾则被淳于琼带走了。对此,那个小妾倒并没有什么不好的感觉,她原本就是贪图富贵而做逢纪的小妾,现在换作淳于琼也是一样的。不过她此时还不知道,等待她的并不是荣华富贵,而是人间地狱,落在淳于琼这个变态手里,她只怕会被折磨得不成人形。
    逢纪自从被抓后便一直闹着要见袁绍,但袁绍心中有气,所以并没有理会逢纪。不过袁绍念着往日的情谊,所以也没有杀逢纪。
    没有了逢纪的阻挠,又有许攸从旁协助,袁绍终于决定对冀州用兵。袁绍控制区内顿时忙碌起来。到此,鲁肃在洛阳的使命算是全部完成了。
    鲁肃命令两名铁卫立刻赶往河内郡,将此事禀报陈楚。
    在洛阳的使命全部完成,鲁肃已经没有继续留下去的必要。于是在向袁绍、许攸、蔡邕等人辞过行后,便离开了洛阳。
    并州,丁原府邸。
    “主公,征北军现驻扎在箕关,只怕会对我并州不利,须小心防范才是。”,一名谋士一脸忧色地对丁原道。
    丁原,字建阳,益州广汉人。有武勇,但没什么谋略。任并州刺史,原本屯兵在河内,但董卓入洛阳后,为避开董卓,因此率军进入并州,以并州刺史的名义,再加上手握重兵,很快便控制了并州及上郡、河西、雁门、上党四郡,拥兵十五万,实力不容小觑。
    听到谋士的谏言,丁原却毫不在意。“公毋须多虑,从细作反馈的情况看,征北军的目标应该是河内及河东。我坐拥并州四郡,手握十五万精锐,陈楚他如何敢贸然打我的主意。”,说这话时,丁原的脸上全是自傲的神情。他确实有自傲的本钱,就目前天下的形势来看,他丁健阳的实力绝对是一流的。
    谋士还想继续劝说,但丁原已经不耐烦地摆了摆手,示意谋士退下。谋士无奈地叹了口气退了下去。
    丁原虽然没有采纳谋士的建议,但心中却有些不安。毕竟征北军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对并州下手。所以丁原还是做了些防备。
    数日后,细作来报,征北军主力进军到了河内城,正准备攻城。
    得到这个情报,压在丁原心头的一块大石不禁落地了。看来,征北军确实没在打自己的主意。
    “可是,征北军既然意在河内,为何要先一步占领箕关呢?”,一个谋士提出了一个疑问。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这箕关是并州南下的咽喉,征北军若要北上就必须先控制这咽喉要道。
    丁原不禁皱了皱眉头。这时,另一个谋士却笑道:“咱们思考问题都是将征北军放在强势,为何不反过来站在征北军的立场上想一想。征北军要对河内动手,难道就不担心主公率军趁机南下吗?”
    丁原的双眼顿时一亮,“对啊,征北军占据箕关完全是为了防备咱们,咱们却还在这疑神疑鬼!”
    最后一个疑问解开了,丁原不禁感到豁然开朗。心中疑心顿去,于是便不再防备南方。
    事情似乎就是这样的,但丁原的一个谋士却没有丁原那样的好心情,他仍然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

第一百四十三章 神秘黑衣人
    冀州位于黄河以北,基本上就是现在的河北南部地区。这里地势平坦,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是黄河两岸难得的富庶之地。前一段时间的黄巾之乱并没有对冀州造成大的影响,钱粮充足的冀州无疑是一块大肥肉。
    在从洛阳往冀州的官道上,一支五万人的队伍正在行进。当头打着两面大旗,左边一面是一个袁字,右边一面是‘大将军’三字。原来这是袁绍的队伍,在队伍中间脚跨锦衣黄骠马、身披金甲、头顶金盔的就是袁绍。在袁绍左边的是大将淳于琼,右边是才投*袁绍不久的大耳朵刘备,两人均缀后半个马身以示尊敬。
    袁绍的神情有些兴奋,眼神中很有些踌躇满志的味道。一旁的淳于琼眼神也是贼亮贼亮的,不过他是听说韩馥有几个漂亮的小妾。而刘备虽然表面上微笑着,但他的眼神中会时常闪过抑郁苦闷之色。
    袁绍率领五万大军前来冀州,这是韩馥邀请的。原来,日前袁绍决定谋夺冀州后,许攸献计以洛阳缺粮为由向韩馥借粮,以此骗开冀州城门。袁绍当即采纳了这一计策,派出高干和旬堪前往韩馥处。一番游说之下,生性懦弱无主见的韩馥答应了袁绍的要求。虽然有谋士极力反对,但韩馥却不为所动。
    随后,袁绍亲自率领五万大军往冀州而来。随行的有爱将淳于琼和刘备。而洛阳的防守重任则交给了许攸,在这里须要提的一点是,刘备那一万人被袁绍留在了洛阳,刘备只带了数百随从跟在袁绍身边,很显然,袁绍这么做是有用意的。
    这天天色将晚时,袁绍率领大军来到冀州城南三十里处。今天是无法赶到冀州了,于是袁绍下令全军就地歇息一晚。
    这里地势平坦,有一座不大的山岗,山岗对面是一条蜿蜒和缓的小溪。袁绍就将军队驻扎在山岗与小溪之间。
    此次出兵冀州,袁绍根本就不认为有什么凶险,因此只在山岗上设置了一处岗哨。
    天色很快全黑下来,军营中也随之点起了篝火。士兵们围坐在篝火旁喝酒吃肉高声笑谈,与周围寂静幽暗的野地相比,这里显得非常热闹。
    山岗上岗哨的士兵也没有被亏待,照样有酒肉被送了上来。
    十几名负责站岗瞭望的士兵围坐在一堆篝火旁,一边喝酒吃肉,一边闲聊胡侃。
    在篝火的周围是一片浓厚的黑幕,那里寂静异常,只有风声和不知什么野兽偶尔的呼喝声。
    突然,黑幕中似乎有什么东西晃动了一下。站在了望塔上的哨兵以为自己眼花了,不禁揉了揉眼睛,再往那里看时,根本就什么都没有。哨兵不禁自嘲一笑,看来自己真的是眼睛花了。
    哨兵的这一念头还未转完,突然一只力大无穷的手掌从后捂住了他的口鼻。哨兵顿时大骇,刚要挣扎,突然感到脖子一凉,随即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一个蒙面黑衣人轻轻将哨兵的尸身放下。然后学了几声布谷鸟的叫声。这几下惟妙惟肖,不是有约定的人,根本就不会知道这几声鸟叫是人模仿的。
    随即树丛中黑影连晃,数以百计的黑衣人越过岗楼,无声无息地摸进岗哨的营地。此时,篝火旁的十几个岗哨士兵还丝毫未觉。
    士兵们正在喝酒闲谈,突然周围涌出数十名黑衣人,士兵们措手不及,未作任何反抗便被全部解决。
    “准备一下,半夜偷袭袁绍的粮草营。”,一个黑衣人对其他黑衣人道。其他黑衣人只一点头没有说话便散了下去。
    袁绍的粮草营位于大营*山岗的一侧,有五千人在粮草营中负责防守。不过,此时连袁绍都麻痹大意,他手下的军士就更不用说了。半夜时,绝大部分军士都进入了梦乡,只有少数士兵在站岗,连巡逻的都没有,即便是站岗的,也在那不停地啄着脑袋。
    两个黑影无声无息地同时出现在粮草营大门处两个正在啄着脑袋的站岗士兵的身后。黑衣人熟练地往哨兵脖子上一抹,两个哨兵就永远醒不过来了。
    黑衣人将两个哨兵的尸体放下,然后朝后打了个手势,随即数百名黑衣人涌了过来。
    进入粮草营的数百名黑衣人迅速分成两队,一队往粮草囤积的地方,另一队则来到圈放战马的地方。在古时候,为了喂马方便,一般马匹都会被圈在粮食附近。
    粮草营中潜进了数百不速之客,然而袁绍军却毫无察觉。
    片刻后,囤积粮草的地方突然升腾起烈焰,与此同时,马圈也闹腾起来,数千匹受惊的战马冲出马圈,疯狂地朝士卒们休息的营地狂奔而来。
    这么大的动静很快便惊醒了袁绍军的将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