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在三国-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警钟响起,曹营中登时人影憧憧嘈杂起来,有曹军将领高喊着在组织军士,弓弩手迅速上到辕门的巡廊上,一名曹军将领率领一千曹军轻骑兵飞驰出营,在哨楼上令旗的指引下往山脚下飞奔而去。曹军的反应可谓迅速。
看到有曹军骑兵迎面过来,太史慈高举长枪,麾下四百精骑猛地大吼一声,随即奔驰的速度更快了,在月色下就如同暗夜流星一般。
曹军骑兵有些紧张,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敌人究竟有多少人。这一千骑兵的任务是侦查敌情同时打乱敌人的进攻节奏,从另一个意义上说,他们就是去送死的。
两支骑兵在月色下高速对进,转眼间便迎面撞上了。
歇斯底里的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声顿时响了起来,不断腾起的血雨散发着地狱的气息。太史慈挥舞长枪一马当先,迅疾锥入曹军纵深,所过之处,无人能挡他一合。
曹军先锋将挥舞大刀朝太史慈奔过来,口中吼叫着。太史慈急抖长枪将缠住自己的数名曹军骑兵刺落下马,突然瞥见刀光在侧后方闪动,当即凭着感觉向一旁侧身一闪,就在这电光火石的一刹那间,曹军先锋将的刀锋就贴着太史慈的面颊奔过。
心头一惊,随即怒火上涌,猛吼一声,曹军先锋将大吃一惊,愣了一愣,就在这时,太史慈的长枪在右手中回旋调转,直朝曹军先锋将奔去,曹将发现了这一情况,然而猝不及防的他却无法做出相应的反应,血光在月色下爆现,太史慈的长枪将曹将的胸膛洞穿。曹将难以置信地看着戳穿自己胸膛的长枪。太史慈冷笑一声,猛地一挑,曹将惨叫一声飞了起来,随即重重地摔在地上,再也没有半点反应。
发现自家将军被对方挑杀,曹军顿时慌乱起来,不过他们却并没有落荒而逃,仍然在同对方缠斗。由此也可见曹军比一般诸侯的军队要精锐得多,若是一般诸侯的军队,将领被杀,军队只怕立刻就会崩溃。
然而失去将军的曹军骑兵终究敌不过太史慈率领的精骑,朝大营溃退而去。
太史慈衔尾追至营寨边,这时,一蓬箭雨迎面而来,这是巡廊上的弓弩手放箭了。
太史慈麾下的精骑立时被射翻数十人。太史慈趴伏在马背上大吼道:“冲过去!!”随即数百骑以更快的速度向曹军大营冲去。
弓弩手只来得及再放出一波箭。
太史慈率领精骑冲到辕门处。这时,辕门已经紧闭,辕门后横列着数排刀盾兵。
太史慈大吼一声,竟然加速朝辕门撞去,眼见他就要直直地撞上去了,他突然拉住马缰猛地一转,几乎同时扬起长枪猛击在辕门上。随即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应该很坚固的辕门竟然猛地轰然倒下。太史慈用战马的冲击力加上他本身的勇力将曹营辕门一击摧垮。
列阵在辕门后的曹军刀盾兵大吃一惊。还不等他们从震惊中反应过来,太史慈已经率领数百精骑杀入曹营。登时铁蹄奔踏,刀光卷起血光,曹军刀盾兵阵线被打得节节拜退。
此刻在距离辕门不远的一处哨岗上,夏侯惇、曹仁二将正在观战。率领十几万大军围困诸侯联军的主将就是他二人,夏侯惇是主帅,曹仁是副帅。
“想不到孔融这帮人手下竟然还有如此骁勇之将!”曹仁颇为感慨的说道。
夏侯惇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兴奋之色。
看到夏侯惇的神情,曹仁笑道:“怎么?元让想要同那将较量较量吗?”
夏侯惇哈哈一笑,“正是如此!”随即对曹仁道:“子考就留在这指挥全局,我去会会这个人!”
语罢,不待曹仁反应便下
了岗楼。提起狼牙棒率领一众亲兵往辕门处奔去。
站在刚楼上的曹仁看了一眼夏侯惇的背影,笑了笑,随即对身边的传令官下令道:“命令左右两营骑兵进到山脚下,对山上形成压迫之势;命令前营步兵将辕门给我围起来;命令中军主力候命出战!”“是!”
再回头将关注的目光投降夏侯惇,此刻夏侯惇已经奔到辕门处了。
夏侯惇来到辕门处时,太史慈的骑兵已经在曹军刀盾兵及长枪兵前仆后继的反击下失去了之前的优势,陷入了比较危险的境地,太史慈率领的四百精骑只剩下不到两百人了。
太史慈挑飞一名逼近身的小校,抬头扫视了一下现场的情况,只见曹军步卒正汹涌澎湃的围拢过来,还有一员气势威猛的大将正率领一支骑兵队急奔过来。
意识到已经不可能在曹军身上捞到什么便宜了,太史慈果断地下令撤退。
数百骑兵且战且退,曹军将士憋着的一股气似乎在这一刻突然爆发了,只见曹军步卒吼叫着疯狂向前冲。双方将士舍命搏杀,太史慈的骑兵挥刀猛斩逼近的曹军步卒,刀刀溅血,曹军步卒则前仆后继,疯狂地围攻太史慈麾下的骑兵,往往骑兵刚一斩翻左面的一名步卒,还来不及回手就被右面的曹军步卒扑下战马,随即在曹军步卒的乱刀下惨死。
当太史慈的精骑退出辕门时,只剩下五十几人了,可见战事是如何的惨烈!
太史慈让麾下全部退出辕门,自己则横枪堵在辕门处,急舞的长枪在月光下就如同不停翻卷的银色匹练,吼叫声直冲云霄。此刻太史慈给人的感觉就如同一只面对狼群昂首长啸的猛虎,气势慑人,勇烈非常!
曹军步卒就如同向绞肉机冲去的一群鸡仔,不停地在那绚烂的锋芒下血溅五步。
不过曹军的气势似乎越来越盛了,杀红了眼的曹军步卒不顾生死地向前猛进,就仿佛一个个都急着投胎似的。
太史慈越战越心惊,他没有想到曹军将士竟然如此悍不畏死。太史慈的一身甲衣已经被曹军将士的鲜血染成了血红色,在月光之下显得格外狰狞。
终于,在曹军将士山崩海啸般的冲击下,太史慈退出了辕门。这一刻,曹军将士发出一声惊天的呐喊声。太史慈不由得心生感触:曹军如此悍勇,只怕就是刘虞派出援军也无法扭转目前的局面!
曹军涌出军营迅速将太史慈和他的数十名骑兵围了起来。这几十名骑兵本来是有机会逃走的,但是他们如何能丢下将军不管呢?
太史慈扫视了周围杀气腾腾的曹军一眼,苦笑道:“看来,咱们今天都要死在这了!”回头看了一眼麾下的士卒,只见每一个人的神情都异常坚定。太史慈不由得朝麾下骑兵重重地点了点头,骑兵们也都重重地一点头。
曹军围着太史慈几十人,并没有即刻就发起进攻,他们似乎在等待命令。片刻后,正面曹军向两边分开,先前太史慈看到过的那个威势惊人的曹军大将提着狼牙棒策马走进圈中。
曹军大将在太史慈战马前十余步处立定,打量了太史慈片刻,抱拳道:“我乃主公麾下大将夏侯惇!将军如何称呼?”夏侯惇这样同太史慈说话,表现了他对太史慈非常敬重,他将对方看成能与自己相提并论的人物。
听到对方自报家门,太史慈不由得一惊,他知道曹操帐下大将中,夏侯惇的无疑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太史慈抱拳回礼道:“我是东莱太史慈!不过是无名小卒罢了!”
夏侯惇哈哈一笑,“在我眼里,名气不过是狗屁!”随即盯着太史慈扬声道:“你可敢
与我一战?”
“如何不敢?就算我今天死在夏侯将军的狼牙棒下,也今生无憾了!”
“好!痛快!”随即举起狼牙棒扬声道:“全军将士听令,若我死在太史慈将军的枪下,谁也不能为难太史慈将军!”“是!”全军将士齐声应诺。
太史慈不由得感慨道:“常听孔太守说曹军是如何的凶残成性,今日一见似乎名不副实啊!”
夏侯惇淡淡一笑。
随即两人的神情突然变得肃穆起来,惊人的气势从两人身上澎湃而出。太史慈身边的骑兵连忙退到一边。
太史慈、夏侯惇相互注视了片刻,太史慈率先大吼一声,挺枪冲上。在气势的对决中,太史慈似乎落了下风。
夏侯惇兴奋地一笑,随即催马迎上,手中的狼牙棒斜拖在马侧。这时,曹军营寨中的战鼓声擂响了,轰隆隆如雷鸣翻卷。
转眼间,双方战马载着两人相遇了。夏侯惇举起狼牙棒当头就是一记重击,太史慈原本打算一枪直取夏侯惇的胸腹,却只能临时临时换招朝疾劈过来的狼牙棒拨去。随着一声让人毛骨悚然的吱呀声,夏侯惇的狼牙棒从太史慈身侧滑过。
双方战马交错而过,奔出十几步立定,调转马头。
夏侯惇注视着太史慈,显得一脸轻松;而太史慈则微皱眉头,此刻他的右手正在轻微地发抖,显然刚才那一回合太史慈吃了一点亏。
周围的将士呐喊着,战鼓声擂得越来越急骤。
第四百五十章 太史慈归曹
曹军的大动静惊动了山上的众位诸侯。众位诸侯登时惶恐起来,他们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知道曹军会不会趁着夜色攻上山来!
众诸侯连忙下令寨中将士准备迎战,自己也登上了望台向山下张望。山下火光憧憧,似乎曹军大队都已经出营了,在曹军营寨前不远的地方,上万名曹军步卒手持火把围成一个大圈,在大圈中,两人正在激烈鏖战,即便是在山上也能听到两人兵器碰撞时发出的大响声。
“那不是子义将军吗?”一名诸侯的部将惊声道。众人仔细一看,虽然看不清那人的面貌,但体形气质确实是太史慈无疑。稍一思忖,众人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想来定是太史慈护送孔融突出重围时被曹军给围困住了!
“刺史大人,我们是否立刻出击去搭救太史慈将军?”一名部将急声问道。众人立刻将目光汇集到田楷的身上。孔融离开后,田楷暂时做为联军的最高统帅。
几名部将都流露出焦急的神情,显然他们想立刻率军出击搭救太史慈。不过太守们的神情却非常犹豫。
田楷犹豫了片刻后,将目光投向应勋,问道:“应太守,你有何看法?”众人随即将目光移到应勋身上。
应勋不由得暗骂道:你田楷既不愿意做恶人,又不愿意出兵!倒想让我背这个黑锅!
应勋一脸郑重地说道:“刺史大人现在是我们联军的最高统帅!我怎能越俎代庖?”随即一拍胸脯豪声道:“应某一切以刺史大人马首是瞻!刺史大人若决定出击,应某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皮球又这么被应勋给踢了回去。
田楷的眼角跳了跳,恨得牙痒痒。见没办法耍小聪明了,田楷只得一脸惋惜地说道:“我恨不得立刻率军杀下山营救太史慈将军!可是,谁能保证这不是曹军的一个阴谋呢?”
田楷虽然很混蛋,但他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这话一出,不仅本就没有救援意思的太守们立刻附和,就连几位急切想出击的部将也都流露出思忖疑虑之色。
默默地看着山下在曹军重围之中奋战的太史慈,众人的心情各有不同。有惭愧的,有无奈的,也有幸灾乐祸的。
―――――――――――――――――――――――――――――――――――――――
太史慈同夏侯惇鏖战三十回合,夏侯惇越战越勇,手中的狼牙棒运转得越来越快,力道一下重似一下,那呼啸的风声既让人毛骨悚然,又令人热血沸腾;而太史慈却渐渐流露出不支之相了。
周围的曹军将士不停地举起兵器呐喊着,声浪如同海浪翻滚,真是惊心动魄啊!
战至三十五回合时,夏侯惇猛地挺起狼牙棒中宫直入,太史慈奋力回枪格挡,棒枪相击发出一声难听的响声,随即只见太史慈的长枪被崩飞了出去。紧接着夏侯惇大吼一声,狼牙棒挟雷霆万钧之势朝太史慈天顶砸落。此刻已经精疲力竭的太史慈根本无法应对。
眼看太史慈就要死在对方的狼牙棒下了,联军将士不由得心头一紧。
恐怖的狼牙棒带着呼啸的风声朝太史慈砸落,而身处其中的太史慈却心中平静,轻叹了口气。
然而狼牙棒却突然顿住了,呼啸的风声嘎然而止。狼牙棒就停在太史慈头顶数寸的地方。随即夏侯惇收回了狼牙棒。
曹军将士大吼一声,看向夏侯惇的目光充满了敬畏。联军方面则一脸的诧异。
太史慈紧皱眉头,沉声道:“为什么不杀我?你难道想侮辱我吗?
夏侯惇斜提着狼牙棒大笑道:“我此刻若杀了你,实在是胜之不武!我夏侯惇不屑做
那种乘人之危的事情!”
太史慈微讶,“什么意思?”
“你先前已经与我军鏖战多时,已经消耗了不少的体力,所以我才能赢你!”
太史慈盯着夏侯惇,“沙场之上只有胜负!难道夏侯将军连这都不明白吗?”
夏侯惇哈哈大笑,随即一字一句地说道:“不错!不过那是别人,不是我夏侯惇!”
太史慈注视着一脸豪迈的夏侯惇,心中不由得升起敬佩之情。朝夏侯惇抱拳道:“夏侯将军打算如何处置我?”
夏侯惇微笑道:“今日之战,我占了你莫大的便宜,所以今日之战的胜负不能作数!我希望下次在战场上,我们能公平地较量一次!”
太史慈一愣,有些难以置信地问道:“夏侯将军的意思是放了我?”
夏侯惇点头笑道:“将军请回去好生修养,我们来日再战!”
太史慈注视着夏侯惇。片刻后郑重地抱拳道:“我欠将军一条命,来日将军若落在我的手中,定会也放将军一回!”
夏侯惇大笑起来。豪迈之气在夜空中回荡。
两人抱拳辞别,太史慈拾起自己的长枪,率领残存的数十名精骑回山上而去。沿路,没有曹军将士阻拦他们。此刻,联军的营寨中议论纷纷,应勋疑惑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曹军大将为何会放了太史慈?”田楷忧虑地说道:“太史慈会不会已经被对方给收买了?”众人顿时一惊,越想越觉得这个可能性很高。这些自命不凡的诸侯忘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太史慈就是再蠢也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去被曹军收买吧!退一万步说,就算是太史慈脑袋进水了,曹军总不至于也跟着脑袋进水吧!
太史慈率领残存的数十名精骑走上山岗的斜坡,这时,数名被太史慈留在孔融身边的精骑借着夜色的掩护从树丛中出来与太史慈汇合了。
“怎么样?”太史慈急声问道。
“将军,太守大人已经顺利地出了曹军的封锁线!李昱将军命我等特来禀报将军!”一名精骑轻声禀报道。太史慈点了点头,同时松了一口气。
几十人沿着山道快速返回营寨。
当太史慈率领筋疲力尽又伤痕累累的数十名精骑回到营寨大门口时,迎接他的却是如林的刀枪和引弦待发的弓弩。
太史慈眉头一皱,喝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寨门处的将士流露出为难的神情,没有人出来说话。
太史慈又喝问了一遍。终于有一名将领排众而出。太史慈认识这个人,这个人是田楷身边的一名亲信部将,姓王。
“王将军,这是什么意思?”太史慈冷颜问道。
王将军冷笑道:“将军已经另谋高枝了,何必还要回来?”
太史慈抬枪指着王将军喝道:“王将军,你把话说明白!否则我手中的长枪定不饶你!”
王将军被太史慈的气势吓了一跳,脸色白了白,但看到周围密布的弓弩手,顿时平静了下来。冷笑一声,毫不退让地喝问道:“太史慈,你刚才和曹军谋划的阴谋我们都已经看见了!你真把我们都当成了瞎子吗?”
太史慈愣了一下,随即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顿时又气又好笑同时又无法解释。这种事情,太史慈根本就没办法解释!
见太史慈没有说话,王将军以为对方理亏词穷了,登时得理不饶人,喝骂道:“都说东莱太史慈是信义之辈,我看不过是沽名钓誉之徒罢了!”
太史慈岂是好惹的主,一听到对方这么说,登时火了,大吼一声,催马冲了上去。守在辕门处的众将士吓了一跳,愣在当场不知该如何反应。
太史慈单骑冲进辕门,守在辕门处
的将士纷纷后退。
太史慈一把将那王将军提了起来,双目冷冷地注视着掉在半空中不停挣扎的王将军,杀气森森地说道:“就凭你这么个跳梁小丑,竟然敢侮辱我太史慈!简直活的不耐烦了!”王将军心中恐惧,他做梦也没想到,对方能在众军之中像擒拿小鸡一样将自己擒下。
看到对方窝囊的样子,太史慈轻蔑一笑,一把将王将军向远处掷去,王将军重重地摔在地上,惨呼不已。众将士看着太史慈,脸上全是敬畏之色。
太史慈回头扫视了一眼由自己主持修建的营寨,不由得叹了口气,低喃道:“看来所有人都认为我已经投靠了曹军!”露出一个悲哀的笑容,吼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如你们所愿!”
语罢调转马头对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精骑说道:“你们若不愿意跟随我,我不会怪你们!”
“将军,我们誓死追随左右!”数十名精骑想都没想便齐声道。太史慈不由得心生感触。
“走,我们下山!”太史慈扬声道,数十名精骑齐声应诺。
随即太史慈便率领这数十名精骑急驰下山。望着那渐渐隐没在黑暗中的身影,所有联军将士不由得升起失落的情绪。一脸污渍的王将军一脸狰狞地吼道:“放箭!快放箭!”,不过却没有人理会。
―――――――――――――――――――――――――――――――――――――――
太史慈刚一奔下斜坡,夏侯惇便一脸笑容地出现在太史慈的面前。
太史慈愣了一下,疑惑地问道:“夏侯将军为何会在这里?”
夏侯惇笑着回答道:“我特在此等候将军!”随即一脸郑重地说道:“将军英雄了得,何必为孔融等迂腐无能之辈效命!不如与我等一道纵横沙场,岂不痛快?”
太史慈早就下了投奔曹军的决心,此刻夏侯惇又来游说,于是当即下马抱拳道:“太史慈愿追随曹将军!”太史慈口中的曹将军指的当然是曹操。
夏侯惇大喜,立刻跳下战马来到太史慈面前,重重地拍了拍太史慈的双臂,大笑道:“主公若得知太史慈将军效命我军,定会非常高兴!”
随即一把拉住太史慈的手臂往大营行去。
当天夜里,夏侯惇在大帐中设宴为太史慈接风。席间曹军众将都不敢小看太史慈,毕竟能跟夏侯惇放对三十多回合的人屈指可数,何况太史慈在同夏侯惇决战前还在千军万马中厮杀了那么久。
酒席散后,夏侯惇就把太史慈安排在自己帅帐的旁边,这使太史慈不禁心生感动。其实夏侯惇并不是刻意为之,他只是本能地对骁勇的太史慈非常尊敬罢了!夏侯惇的无心之为倒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只怕是夏侯惇始料不及的。
第四百五十一章 尔虞我诈
在曹操大举进攻冀州后不久,率领大军离开冀州的袁尚、文丑就得知了这一紧急情况。两人大吃一惊,但却无法采取相应的行动,因为此刻他们已被张辽率领的十四万征北军主力给缠住了。
“曹军攻入冀州,这可如何是好?”袁尚一脸焦虑地问道。此刻袁尚正在大军帅帐之中,麾下众将及谋士分左右立在帐下,大将文丑就立在左首处。
“三公子,曹操进攻冀州定是蓄谋已久的,凭我们留在冀州的几万老弱病残,根本不可能守得住,此刻冀州说不定已经全被曹军占据了!而洛阳正受征北军猛攻,主公正危在旦夕!我军只可一力向前,以期尽快到达汜水关同主公汇合!”说话的是崔琰,他是袁绍麾下少有的智谋之士,正是由于他在冀州辅佐袁尚,所以冀州才成为袁绍治下唯一还算安定的地方。
崔琰这番话可以说是相当有道理的,在情况紧急的时候,就应当有所取舍。不过袁尚却非常放不下冀州,因为冀州在袁绍心中的位置非常重要,袁尚担心自己如果就这样放弃冀州的话,在父亲那里讨不到好。
“就这么放弃冀州只怕不妥吧?”袁尚犹豫道。
崔琰叹了口气,“其实现在咱们说这些都是无用的!征北军大将张辽已经将咱们包围了,我们能不能应付眼前的情况还是一个问题!”
文丑冷哼一声,不悦地说道:“季珪先生太长他人志气了吧!我军有二十万之众,而张辽不过十四万,我军数量远多于张辽,击破张辽军可谓易如反掌!”
袁尚深以为然地点头道:“文丑将军所言极是!”
崔琰苦笑了一下,解释道:“军队的战斗力可不单单反映在数量上!征北军虽然数量远不及我们,但其训练、士气、战斗意志及装备都远强于我军!若正面对决,我军根本就不是张辽军的对手!”
袁尚不由得有些恼火,他感到崔琰简直就是征北军派来的说客。
看到袁尚不悦的神情,崔琰继续道:“三公子可别忘了,当日我军和征北军一同奔袭被曹军放弃的济阴郡,结果颜良将军率领的十几万大军竟然只同征北军数万精锐打了个旗鼓相当,最后还险些被击溃!”
袁尚、文丑顿时哑然,这件事他们当然是知道的,当时当他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大帐内沉静下来,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压抑。
好半晌过后,袁尚问崔琰:“季珪先生认为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崔琰紧皱眉头,思忖片刻后回答道:“只能想办法摆脱当面的张辽部,然后赶往汜水关!”
………
――――――――――――――――――――――――――――――――――――――
袁尚部的驻地在魏郡东北十余里处。袁尚部本来在围攻魏郡,袁尚部当初之所以会进攻魏郡,是因为魏郡位于冀州和洛阳连接的关键点上,只有拿下了魏郡,才能使冀州洛阳之间畅通无阻,才能使冀州的物资运往洛阳。在袁尚部进攻魏郡的第七天,张辽率领的大军赶到了,袁尚部并未同征北军进行接触,便撤到了地形对自己较有利的地方。
张辽部的驻地就在魏郡城下。张辽部的到来使魏郡守军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当张辽部赶到魏郡时,仅有一万守军的魏郡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换句话说,若是张辽部再万一两天到达的话,魏郡的城头上飘扬的一定不再是征北军的战旗了。
征北军的骑兵巡哨正在密切地监视着袁绍军的一举一动,征北军各部正在抓紧时间休息。
张辽正在帅帐中仔细地观察沙盘,思考着
副将曾广突然走了进来,抱拳道:“将军,袁绍军有动静了!”
张辽抬起头,问道:“什么情况?”
曾广指着沙盘上袁绍军的位置说道:“刚才斥候来报,袁绍军突然行动起来,大队往北面开去!”
“北面?”张辽不禁略感诧异。
思忖片刻后,张辽问道:“能肯定袁绍军大队往北面去了吗?”
曾广回答道:“斥候根据对方火把的数量判断,有将近二十万袁绍军在运动!所以这应该是袁绍军的主力!”
张辽眯了眯眼睛,低喃道:“火把?”,脸上露出思忖之色。曾广注视着张辽,没敢说话,因为他知道张辽此刻正在思考问题。
片刻后,张辽猛地一睁双眼,“袁绍军只怕在玩把戏!”
曾广不由得微感讶异。
张辽看了一眼曾广,说道:“斥候探到的袁绍军只怕并不是主力,而是对方为了迷惑我们的障眼法!”
曾广不解地问道:“可是,明明有那么多的火把啊?”按照增广的想法,一个火把就是代表一个人。
张辽笑道:“当初我军在兖州同曹军做战时,曹军做过类似的事情,就是用少数部队多打火把来佯装大队!要在黑夜中伪装成二十万之众,有个三五万人就足够了!”
曾广也曾参与了兖州之战,因而他也知道这个情况。所以听了张辽的分析,便恍然地点了点头。
“曾广,立刻传令第一军团轻骑兵跟踪并对这支袁绍军发动进攻!命令斥候继续严密监视袁绍军大营的动静!另外传令第一军团步卒及虎啸营做好随时出击的准备!”“是!”
――――――――――――――――――――――――――――――――――――――
袁绍军在北进的同时,派出了大量的轻骑兵部队对方圆数里的范围进行搜索扫荡,旨在消灭征北军斥候,或者压缩征北军斥候的活动范围。在袁绍军轻骑兵不遗余力地努力下,征北军斥候被迫退出了袁绍军大营方圆数里的范围。
袁尚及文丑、崔琰等人在大帐中焦急地等待着,大帐内的火把似乎也感受到了众人焦急的心情,不停地跳荡着。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名军官一脸喜色地跑进了大帐。
袁尚疾步走上去,急声问道:“怎么样?”
“征北军已经上钩了!”
袁尚不禁大喜,兴奋的情绪翻腾起来。
“征北军有多少人出现?”最冷静的崔琰问道。
军官回答道:“大约有六万骑兵!”
崔琰低喃道:“六万,这是张辽部所有骑兵的数量!”
“季珪先生,可以命令全军按原计划出击了!”袁尚兴奋地说道。
然而崔琰却犹豫了起来。隐隐有一个问题出现在崔琰的脑海中。
“季珪先生,你还在犹豫什么?”袁尚微感诧异地问道。
崔琰深吸一口气,将脑海中的思绪抛开,对袁尚道:“那就请三公子发号施令吧!”
袁尚当即下令道:“文丑将军,你率八万将士攻击征北军的左翼!”“是!”文丑扯着破锣般的嗓子应诺道。
袁尚目光炯炯地望着大账外的夜色,兴奋地说道:“我则亲率八万将士攻击征北军的右翼!”随即扫视了一眼帐下诸将,扬声道:“此战定要全歼张辽部的骑兵!”“是!”众将一起应诺。
崔琰为袁尚制定的做战计划便是全歼张辽部的骑兵部队。因为袁军打算摆脱征北军直奔汜水关,而征北军的骑兵部队将是他们无法摆脱的一个问题,征北军骑兵可以沿路对他们进行袭扰,拖住他们的前进步伐,打击他们的士气,甚至还有可能趁机发动强袭。所以袁军若想实现既
定计划,就必须先解决掉征北军的骑兵部队。
数刻钟后,早已整装待发的袁绍军主力在夜色下鱼贯出营,随即分两路往西北方向而去,一路的领军主将是袁绍麾下最强的大将之一文丑,另一路的主将是袁尚,崔琰随在袁尚身边。
与此同时,正在征北军大营中的张辽显得有点焦虑,因为从不久前就一直有消息传来,说袁绍军的轻骑兵正在对袁绍军大营方圆数里的范围内进行扫荡,斥候无法再获得袁绍方面的准确行动情报。
“将军,我们该怎么办?”曾广显得非常焦急。
第四百五十二章 将计就计
袁绍军约有一万轻骑兵在对征北军的斥候队进行驱赶扫荡。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