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的觉醒-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成梁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疲惫,“人生在世,成败名利便如那天边的浮云。你以为把一切都握于股掌,到头来却都是一场空。萧—弈—天,或许真的只有天命才称得上这个人的对手吧。”

第三节 热血冰心
  我们发动战争,是为了实现和平。
  ——亚里士多德
  
  西元1587年8月27日清晨,沈阳南门。
  当第一缕淡金色的晨光把遥远地平线处群山起伏的剪影镀上一道柔和的光边时,林士铭好歹长出了一口大气,挺着僵硬的四肢慢慢靠在城垛上喘息起来。城楼上点了整整一夜的上百支火炬也在初升的旭日面前黯淡了光彩,摇曳着昏黄的火焰闪烁欲灭。
  这个漫长的死神之夜终于结束了,那月暗星稀的漆黑天幕下,数以万计的女真人不知疲倦地向城墙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一夜之中有许多次,这些悍不畏死的战士顶着密集的石块和箭矢疯虎一般沿着云梯攀援直上,竟然杀开重围冲上了重兵累陈的墙垣。然而他们的落脚之处顷刻间便成了激烈的战场,杀红了眼的义兵们顾不上敌我战力的巨大差距,毫不畏惧地朝着对手扑了上去,凭借着粗糙的武器和简陋的铠甲与差不多武装到了牙齿的强敌进行最残酷的殊死搏斗。殷红的热血泉涌飞溅,残碎的衣甲龟裂散落,几乎女真武士们每一次挥动手中的利刃,都有一位义兵挣扎着向后翻身扑倒。转眼的功夫,城墙上已经凝集了厚厚一层粘稠的鲜血,令人稍不注意便会滑倒在地。尽管如此,建州军的残暴凶悍在沈阳军民的同仇敌忾之前却显得空洞无力,义兵们前仆后继地杀向敌人,刀砍剑刺、拳打脚踢,甚至抱着敌人一翻身滚下城去……
  持续了整个夜晚的城墙拉锯战令攻守双方都耗尽了鲜血和精力,虽然建州军的攻击始终看不出有中断的迹象,但是他们的士兵脸上却越发明显地露出了疲态和震撼。此时借着黎明的晨光,林士铭和众义兵们欣慰地看到女真人开始向后退却了——没错,他们的士兵还在向沈阳发起冲击,徒劳而毫无意义的冲击;但是后备部队已经开始动摇和溃退了,他们队形散乱神情慌张,一心只想远离身后这高不可及的要塞,这以血肉之躯铸就永不陷落的坚城——沈阳。
  “敌人逃跑了!敌人逃跑了!”城墙上响起一阵欢呼声,虽然带着极度的疲倦,却充满了由衷的喜悦和欢愉。他们几乎不能相信自己取得的战绩——把六万精锐建州铁骑阻挡在这孤城之下整整十天!谁能够想象这是几万衣衫褴褛装备粗陋的义兵们所办到的呢?
  林士铭勉力扶着城垛直起身,想要把敌人溃逃的窘相看个清楚。突然间,他激动地向旁边扑了几步,一把抓起插在墙垣上溅满鲜血被硝烟熏黑的帝国双龙旗迎风挥舞,扯着嘶哑的嗓子高喊着起来:“援军!是帝国的援军到了!”
  城南不远的一处山坡上,李家南一勒马缰令得坐骑长声嘶鸣仰立起来,他一挥手中宝剑,厉声喝令道:“全军突击!”但听无数战马长嘶,雷鸣般的马蹄声使天地也为之震动。帝国骑兵大队便如决堤的洪水一般沿着植满草皮的坚实坡地倾泻而下,如一道迅疾而致命的闪电般杀向魂飞魄散的建州军。
  “给我顶住!不要害怕那些外强中干的汉人!”努尔哈赤在不住后退的队伍中拍马打旋,扬着马鞭高声呵斥着陷入混乱的部属。可惜这一切都于事无补,在沈阳城下耗费了足足十天精神和体力的女真人在这新出现的敌人面前开始颤抖畏缩。劳顿和恐惧令他们丧失了一个尚武游牧民族应有的勇猛和刚烈,惊慌失措地随着大队四散逃亡。
  “可恶!”努尔哈赤两眼喷着愤怒的火焰,他不甘心地最后望了一眼屹立不倒的沈阳城,咬着牙勒转马头投向东方而去。“整个锦宁防线都控制在李成梁手里,干这种趁火打劫之事的除了他还会有谁?这个该死的老家伙,我一定会再回来找他算帐的!”
  
  一阵沙哑刺耳的吱嘎声过后,紧闭了十多天的沈阳南大门终于在铰链的牵引下缓缓开启,李家南率领明军大部按辔缓缰徐徐而入。但凡目力所及,到处是触目惊心的累累伤痕。城墙上烟熏火燎的痕迹仍然是历历在目;厚实的橡木城门上包裹的铜皮早已凹凸不平,几处被撞槌撕开的破口下露出巨大的裂纹。层层叠叠的尸体浸泡在墙根下血水、油渍与泥浆和成的稀糊中,早已面目全非看不出原状。
  尽管明知道自己将会看到一场恶战甚至是屠杀之后的惨状,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的李家南在进入沈阳城后仍然不禁为之动容。短短十天的战斗,沈阳边民竟有超过一万七千人为国捐躯,其中大多数都是青壮年男子;除此之外,另有上万人在惨烈的战斗中受伤,相当部分可能会终生致残。
  相对的,女真人在沈阳城下遗留了至少一万五千具尸体,至于受伤和兵败溃散的数字虽然无处考证,但同样也绝不会低于这个数字。事实上,能够以几乎对等的伤亡重创强悍的建州女真部队,这样的战果足以让旧帝国几乎任何一位将领在同僚面前自夸了——平民伤亡,对于人口比女真多出百倍的汉人王朝而言,不过是无足轻重甚至不值一提的些许数字罢了。
  然而当这些数字变成一具具鲜血淋漓的尸体一个个痛苦呻吟的伤员呈现在眼前的时候,给人的感触和震憾是军情简报上空洞乏味的字眼所无法比拟的。面对这座被热血浸透的城市,李家南的嘴唇不由得颤抖起来。整座城市数万人民的性命啊,他们的生死存亡只需一个战略决策便可以被瞬间决定。不错,帝国军队如约在围城的第十天,差不多也是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赶到了战场;但是坚守十天这样的要求对毫无战斗经验的平民而言不是太过艰难了吗?万一不能等到救兵的赶来,或是帝国军在行程中有所耽搁,沈阳就必须付出被女真人血洗报复的代价。
  忠武王大人对此无疑也是心知肚明吧,他对战略敏锐大胆的把握能力无人能比,沈阳的牺牲当然不会出乎他的预料之外。既然首相认为这个代价有必要付出,那么它必定是值得的。李家南微微叹了口气,也许这就是他为什么能成为帝国最高首脑的缘故吧。为了帝国一万五千万臣民的福祉,必须要有人来作出牺牲。而我们的职责……就是令这个牺牲尽可能的小。
  遵照内阁的指令,同时也出于个人对勇士们的敬意,李家南代表朝廷慰问了沈阳义兵的代表。鉴于义兵们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忠勇,以及保家卫国重创强敌的可嘉精神,内阁宣布所有伤亡市民都将按照帝国国防军的标准发给抚恤,凡参加抗击女真者终生免除赋税;在沈阳南门楼修建一座战争纪念碑,于上铭刻所有死难者的姓名。
  当然,女真人入侵造成的破坏也必须得到恢复。内阁决定在战争结束后从陕西、山西、山东三省迁移十万户无地少地的百姓进入辽东,除发给一定配额的口粮和种籽外,所有移民一律减免三年赋税。
  在内阁的有力举措面前,李成梁在辽东数十年的苦心经营化为乌有。素来以强悍刚勇闻名的辽地边民彻底为内阁所收服,这对仍然受困于锦宁防线的李家父子来说,无疑意味着手中被寄予最后一点希望的底牌也不复存在了。
  
  9月9日,北京,忠武王府。
  “识时务者为俊杰,李成梁他终于肯放弃抵抗了吗?”王府后花园的水上亭榭内,年仅二十三岁的帝国首相萧弈天优雅地从桌几上端起一杯香茗凑到唇边,深邃的目光却一直凝视着波光粼粼的水面。“能够避免更多的死伤,也算是他在为自己积点德吧。”
  “就算他还想抵抗也没有办法了。”坐在对面的于庆丰微笑着附和道,“李家南的军团走海路绕过锦宁防线登陆盖州之后,锦州便处于承受我军两面夹击的境地;努尔哈赤的败逃更清楚地表明了我们的战斗力强弱。既然负隅顽抗到最后还是免不了失败,那么他又为什么不放聪明一点呢?至少现在这样对我们双方而言都是有利的。”
  首相轻轻地点点头,“尽管实力对比悬殊,我们的条件也并不会太过于苛刻。李成梁可以继续保留宁远伯的爵位和俸禄,但是必须放弃一切官衔和军职。我这么说你能够明白吗?”
  “我明白了,大人。可是李成梁会答应这个条件安心赋闲在家吗?”
  “李成梁是差不多六十岁的人啦,就算自己壮志未酬雄心不灭,也不能不为子孙后代多想一想啊。”萧弈天无意识地摩挲着手中的白玉茶杯,不带一点表情地说道。
  “是,那么遵照您的意思,将他安置在京畿近郊如何?”
  “庆丰,你也不必事事都要请示于我。像这些细节问题,你是完全可以自己拿定主意的。”首相收回凝视的目光,和善地说道:“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我们的帝国太过于庞大,不可能只由一两个人来面面俱到。而且,或有一天你也会成为帝国的最高决策者——”
  “大人!”后面这句话令于庆丰闻言大为失色,他慌忙正襟危坐,战战兢兢地小心答道:“庆丰侍奉大人多年,决不敢有生贰心。”
  萧弈天摇摇头,“你误解我的意思了。无论国家还是民众都不可能永远依赖于某一个人……算了,现在不说这些。”他落寞地叹了口气,又道:“往辽东移民的十万户百姓,名义上来自北方四省,实际上主要是陕西居民。这一路上历经四省行程遥远,兵部应当指令国防军各部协助维持秩序,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混乱。”
  于庆丰忙不堪点头称是,“大人,陕西多年来一直是帝国最为贫瘠的行省之一,农田产量尚不足江南地区的四成,粮价却差不多是南京的六倍。为了维持边防二十多万军队的给养,帝国每年需要向陕西军卫调拨大笔钱粮物资。
  “可是近两年以来,连绵天灾加上黑狐教之乱已经令那里部分地区的经济处于几近崩溃的边缘。低廉的土地价格导致了大范围的土地兼并,数以万计的自耕农失去土地,其中更有不少沦为流民。如果不能对他们施以有效的控制和安抚,我担心会发展成大范围的暴动。”
  “你的担心不是没道理。”萧弈天颔首沉吟道:“对于陕西的困境,我们应当采取更积极的态度才是。这样吧,先派个督察员到那里去了解了解情况。然后一方面大力推广西洋的高产抗旱作物,同时可以考虑用大量移民的方法来减少富余人口。”
  “嗯,往海外大量输出人口还可以实现对当地的进一步控制!”于庆丰兴奋地补充道:“其实西洋行省长久以来最缺乏的资源就是人力,要是行省能有两百万户人口的话,帝国大军的步伐也不会在那蛮族出没的阿巴拉契亚山下裹足不前了。您想想看,要是我们能够保持每年从陕西每年向海外输出五万户人口,其中三万户移居新大陆,两万户留在丝绸航线沿途的藩属国家和自治领——那么十年之内,小西洋和西南洋就能成为帝国海军的演武湖!”
  “那一天会来的,一定会的。”首相沉默了片刻,终于喃喃地说道。“不仅是小西洋、西南洋,只要是在苍穹以下碧海之上,大明的旗帜就要永远迎风飘扬!”
  “那么大人,接下来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又将是谁呢?”于庆丰小心地问道。
  “下一个?”首相微微一笑,“庆丰啊,虽然帝国有足以毁灭任何一个国家的实力,可也不能太过于贪心了吧?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如今远有俄狄近有建虏,难不成你还想同时和第三个国家开战?”
  于庆丰不好意思地笑了两声,“这么说大人您决定要和女真打一场灭国之战了?”
  “不错。”
  “可是努尔哈赤已经放弃和我们对抗了。”于庆丰有些惊讶地说道:“他对李书林表明建州女真完全没有和帝国敌对的意思,还表示愿以藩属国的身份向帝国臣服,两国以辽东长城为界永不再战。”
  萧弈天不以为然地摇摇头,“你让李书林告诉他:行情已经变了,从今往后,奴尔干不再是北京的藩属自治领,而是不可侵犯的帝国领土。所有蛮族部落都必须接受帝国官员的直接行政管辖。”
  “大人,有这样的必要吗?以夷治夷是中国长期以来的传统,这项政策已经用时间证明了它的效果。如果一定要让我们的官吏和军队去统治的话,补给和暴乱产生的费用将会是非常巨大的!”
  “我完全明白这一点。”萧弈天平静地回答。
  “那么……是。”于庆丰局促地应道,他迟疑了一会儿,终于还是忍不住问道:“那么大人您的意思是。”
  “用我们的文明去同化他们。”忠武王的话语平淡和缓,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不容执拗的坚决。“那些儒生们不是想报效国家吗,好啊,就让他们随军在占领区宣扬我们光辉灿烂的伟大中华文化吧。等到我们的军队可以离开奴尔干的时候,那里有的就只是使用华夏语言文字和生活方式的‘华夏人’了。”
  于庆丰显得有点迷糊了,“我们该要怎样去做呢?”
  帝国首相冷笑一声,将杯中碧绿的茶液一饮而尽,“欲灭一国,必先灭其文化;欲灭其文化,必先灭其语言。因此,我们必须彻底而坚决地对他们进行文化改造,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和阻碍也在所不惜!在帝国治下的蛮族地区都要强制推行汉语和汉文化教育,除了释道儒三教以外不允许其他任何信仰的存在。对于征服的每一座蛮族聚落都要进行重建,将其改造成汉文明风格的标准城镇。帝国境内不允许蛮族继续游牧生活,一律由官府发放耕地和补贴以事农耕,这一条必须强制贯彻执行!”
  于庆丰的脸色变得肃穆起来,“大人,您将会成就一项伟大的功业,华夏四千年历史上也许只有秦皇汉武的壮举能与之相比。然而,您可能也会背负上永久的骂名……”
  萧弈天轻轻冷哼了一声,“‘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这朝野间的舆论啊,这从来就是一种最为反复无常的东西。今天他们因为受益于帝国的强盛或是畏惧于我的权力而高唱颂歌,明天也同样可能因为另一些微不足道的理由把我斥为暴君和屠夫。至于更加遥远的未来,那些远离这个时代的人会怎么看待我这样一个历史人物,那就更不值得我在乎了。如果一定要有一个人来为中华帝国的觉醒负起道义罪名的话,那就让我来独自承担吧。”
  于庆丰心怀敬意地略一颔首,低声道:“不管历史如何评价您,在我们这个时代,您始终是最为伟大的人物。”
  萧弈天未置可否地摇了摇头,“有些时候,我宁愿眼前这一切都不过是场黄粱一梦。哪天早上一觉醒来,再也没有什么护国忠武王、内阁首相、帝国太师萧弈天,我还是那个新大陆丛林中的小小军官,和心爱的人一起过着自己平淡而愉快的生活,为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功名成就怡然自得。”
  如果大人生活在一个安定详和的所谓太平治世,那么也许他真的会被埋没在那样一种生活当中吧。于庆丰明智地低头沉默不语,心中却止不住思绪如潮。假如没有王锡爵等人的铤而走险,新大陆的军政府可能永远也没有机会再跃上帝国权力的巅峰。萧弈天大人或许同样会成为行省总兵——这是大明朝武官能达到的最高官衔了——可到头来又怎么样呢?还不是只能和他的无数前任一样终老任上。我们的帝国大抵也会是如此吧,和人一样顺着时间的推逝慢慢老去,一点一点地从内部开始腐朽,终究一步步走向覆灭。
  想想历史上那些最伟大的朝代吧——秦汉帝国崩溃之后是接近四个世纪的五胡乱华,隋唐帝国覆灭之后是四百六十年的积弱和屈辱。大治之后往往紧接着就是天下大乱,而那接踵尾随的北方蛮族则为华夏累累苦难书写下一笔笔更加沉重的记录。
  数千年以来,华夏农耕帝国和狄夷游牧部落的战争从来就没有真正结束过。武丁的远征、镐京的烽火、北地边关绵延万里的长城都是一幕幕最为真实的写照。虽然第一帝国时期汉匈两大强权长达百年的对峙和对抗最终以牧民的失败而告终,但长年战争导致的国力凋敝也使得汉军终于无力打出最后致命的一击。等到帝国衰败崩析之时,野火后的春草又开始在大漠深处离离萌发。
  第二帝国的悲剧则来源于他的雍容和自信,大唐盛世下的帝王将相们试图以德被四海的怀柔手段来收复那些草原上桀骜不驯的烈马。他们成功了,却也为后世留下了更大的祸根。当“天可汗”荣光不在,空洞的盟约再也难以约束胡兵手中的弯刀。当宋室凋零骨血背负着靖康之耻南渡长江的时候,华夏族的最后一点尊严也注定要在兵荒马乱中和忠魂烈血一起流尽……
  匈奴人、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大漠的主人不断更替,始终如一的却是对文明世界财富的垂涎贪欲。要想这千年的夙怨和纷争不再延续,帝国龙和草原狼就必须来一次彻底的了断,直到其中一方遭到永久性的毁灭——无论是通过武力还是文化的征服。
  正是出于同样考虑,一百八十年前,帝国皇帝永乐陛下毅然决定迁都北京。并在今后的十四年中连续发动五次远征。他亲统六师涤荡漠北,勒石擒胡山曰“瀚海为镡,天山为锷,一扫胡尘,永清朔漠。”可惜一代英主终究壮志未酬,榆木川龙御宾天之后,再也没有哪一位帝国皇帝还拥有他北征扫五胡南伐平七蛮的雄图霸心……
  于庆丰突然觉得自己有些理解了萧弈天的用心。把四千年恩恩怨怨凝聚到一代人的身上来解决,他也在担心帝国的后继者功亏一篑啊。短短三年之内,帝国大军忙碌于东征西讨的同时,内政的改革治理也没有分毫懈怠。忠武王以强硬近乎疯狂的雷霆手段推动着这一切,因为他知道再强大的帝国都会有衰落的时候,他是要为未来的中国尽可能翦除威胁啊。内阁大学士忍不住举头望向首相,大人,您所要创造的哪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不知是猜到了于庆丰心里的想法还是仅仅出于巧合,萧弈天的脸上洋溢起早已为内阁成员们熟悉的笑容——冰冷无情却又略带几分孩子气的热诚,他轻声说道:“和平的那一天会来的。现在还不是时候……但终归会来的。”

第四节 胜利的果实
  战争让征服者有权提出任何要求。
  ——尤利乌斯…凯撒
  
  “李成梁已经将辽东兵权移交给了戚继光元帅,李书林正率领这些士兵向沈阳方向前进。他们将与李家南的主力会师之后出关北击建虏余部。”慕容信光抑扬顿挫的声音在空旷的天相殿中嗡嗡回响着,“至于李成梁本人,他自称食国之禄却没能忠君之事,边防懈怠致使建虏入寇。虽蒙浩荡天赦,自感罪孽深重以至于无颜回京面见大人。恳请乞骸骨还乡,终老不再过问朝中政事。”
  “嗬,李成梁这只老狐狸。”萧弈天不由失声笑骂道:“集结整个辽东都司的军力准备入侵山海关,这种行径除了叛乱以外还有第二种解释吗?一个‘边防懈怠’就轻飘飘地把责任推卸过去了?好吧好吧,虽然大家心知肚明,表面上,至少在帝国民众的面前我们还是没有撕破脸的。既然他已经主动表示要退出政治舞台,对过去的事也就没必要过于追究了。哼,李成梁,我原本还以为这个老军头能够在战场上表现得更精彩一点——能够给我一点棋逢对手的感觉。单从这一点上来讲,他是让我失望了。”
  “正如在其他领域一样,您在战场上也是罕有对手的。”慕容信光恭敬地略一点头致意,由衷地回答道:“即使李成梁竭尽全力拼死一战,他也没有与您一较高下的资格。”
  萧弈天幽幽地叹了口气,“不管怎么说,没有对手的战斗总是枯燥无味的。唉,李成梁、努尔哈赤,看来我都是太高估他们了。”
  于庆丰笑着插嘴道:“大人,要是敌人对兵法和战略的理解到了您这样的程度,那么他们就根本不会选择与您为敌。孙子兵法曰:‘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孟子也说过:‘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既然帝国拥有超绝的军事实力,那么正确的策略就是尽可能避免与我们发生直接冲突。”
  “就像蒙古的扯力克汗那样?”胡波以嘲弄的语气笑道。
  “还有朝鲜的李昖和日本的德川家康呢。”慕容信光也戏谑地说:“按照于侍郎的说法,他们对兵法和战略的理解可绝不会差啊。”
  众人都笑了起来,于庆丰则以略显随意的口吻地回答道:“是啊,人们应当接受自己已经被征服的现实。”
  “你会吗,庆丰?”萧弈天突然开口道,脸上没有任何一点轻松的表情。“我会吗?”
  “呃,当然不,大人。”于庆丰尴尬地回答道:“华夏帝国有着高贵的传统。我们的先辈在崖山的表现早已证明过这一点。”
  “其实我倒是在担心另外一个问题。”慕容信光及时向同僚伸出了援手,把话题不着痕迹地轻松引开。“一直以来,我们的战争进程始终是太过于顺利了。我恐怕帝国内部会出现过于乐观的情绪,从过去不轻易言战的怯懦走向另一个反面。大人,您知道‘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亡战必危。’无论走入哪一个极端,都只会是人民的灾难。”
  “我知道。”首相沉默了好一会,终于还是低沉着声音回答道:“为了纠枉,一定程度的过正也是有必要的。等到适当的时候,还是要让人们也尝点战争带来的苦果……庆丰、信光,还有胡波、蹇尚和老舒,你们知道我最担心的是什么吗?”
  “请大人明示。”
  “虽然我执掌天下只有区区三年多一点的时间,但这一期间帝国发生的变化是诸位有目共睹的。”萧弈天喜怒不兴的眼光从众人脸上略作一扫,这才继续说道:“可以扪心无愧地说,我为中华帝国建立了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军队,以及一个能够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动员体制。这是一把能够为帝国的每一位臣民提供庇护的利剑。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越是锋利的宝剑交到错误的人手中,带来的危害反而更大。历史上许多朝代在开国创制之时莫不都是兵威赫赫,可随着和平年代的到来,守成者们就往往开始懈怠军备,便也一步步走上了亡国之路。如果我们未来的继任者也被大明天下一统的太平盛世假象所迷惑,来个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话,这把剑也会同样会蒙尘锈蚀。反过来讲,要是接过这把利剑的人把自己的野心置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之上,不顾国计民生一昧穷兵黩武对外扩张,甚至把剑锋指向我们自己的人民百姓的时候,那才是我所最不愿意看到的。”
  “那么大人,我们该如何……如何做呢?”于庆丰惘然地开口问道,毕竟这可是关系到上百年国祚的事情啊。
  “怎么做?”萧弈天满不在乎地一摊手说道:“我也还没有主意,慢慢来吧。用个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慢慢摸索,也许到时候便知道该怎么做了。好了,不扯这么远了。李贽那件事办得怎么样了?”
  慕容信光略向前移一小步,道:“李成梁已经向我们交出叛党与他们的全部往来书信,都察院官员对这些资料进行了仔细审读,认定其中不少都出于李贽亲笔。凭目前刑部掌握的证据,只要您批准的话,完全可以立即逮捕李贽。等会议结束后我会派人将所有文件都移交给陈应龙将军。”
  “不,”萧弈天一口回绝道:“这次就不用御卫队秘密处决了。一切交给刑部,按照正常的手续来办理。甚至你可以组织一场公开审讯,让市井百姓们都来看看。我想对那些敢于阴谋反对内阁的人,这样一来的打击会更大一些吧。”
  “大人,您说得是。”慕容信光微一点头,又道:“然而如果组织对李贽公开审讯的话,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至少说我们还没有一个辩才能与他相当的人,如果被李贽在公堂上大放厥词的话,恐怕对内阁的威信非常不利啊。”
  “嗯,这倒也是个问题。”萧弈天不由沉吟了片刻,“那么公开审讯就不必了,我给你三天的时间,叫刑部的耳目眼线们把消息传出去,让百姓们都知道李贽马上要被审判治罪的消息。这样一来民间舆论有了心理准备,也就不会对逮捕李贽的事情妄加非议了。对了,信光,礼部侍郎吴若秋在江南的访查已经接近尾声。我接到的报告是他将在两旬之内返回北京。”
  “大人,”慕容信光不做任何表情地高声回答:“刑部在十天之内就可以把对李贽的审理意见提交都察院批准。”
  
  尤里…苏伊斯基大公第七次抬起头恨恨地朝着身边的骑兵怒目以视,咬着嘴唇在浓密的大胡子下面嘟哝了几声,终于还是无可奈何地垂下头去。他停下脚步使劲扯了扯身上因为长途远行而肮脏褴褛的破皮袍,想要努力保持自己身为贵族的尊严和仪态。然而立刻便有人从后面使劲推了他一把,令他一个趔趄几乎摔倒。苏伊斯基踉跄向前扑了几步,这才猛地回转过头去。
  肇事者是一个同样肮脏颓唐的俄国士兵,他瞪着看不出半点神采的双眼与大公对视着。尤里皱起眉头抽了抽嘴角,终于还是赶在中国骑兵挥舞马鞭抽打过来之前顺从地转过身继续前进,他的身后,一眼望不到头的俄罗斯俘虏大队在帝国大道上蠕动着缓缓行进。
  这是对自己高贵身份的莫大侮辱!苏伊斯基早已是昏昏沉沉的头脑中也只剩得下如此的残念了:把俄罗斯尊贵的大公像奴隶一样驱役,同那些卑贱的士兵混在一起长途跋涉好几千里路……押送俘虏的军队手中的军旗从象征蒙古外籍军的青色狼头换成了国防军的扑天苍鹰,接下来是首都卫戍军的黄金貔貅旗,几乎是靠本能向前挪动脚步的他也始终没能意识到自己正在逐渐接近东方最古老帝国的王都——天堂以下最宏伟壮观的城市,北京。
  耳旁突然响起震动云霄的呐喊声,苏伊斯基抬起沉重的脑袋,努力瞪大迷蒙的双眼左右环顾。可供四辆马车并行的宽阔青石大道两旁,分别站着一列顶盔贯甲全副武装的明军士兵,他们如整齐的标杆一般笔挺肃立,手中的长枪直指天穹。
  这该不会是要杀我们了吧!大公心头一凛,顿时一下子清醒了不少。举头远望,但见明军队列的尽头墙垣高耸旌旗林立,他这才算好歹明白过来,原来是达到目的地了。换句话说,自己作为俘虏的生涯也就要行将结束了吧。
  矗立在尤里…苏伊斯基大公面前的正是北京西北的德胜门,由于其名谐音“得胜”,故而在帝国的传统习惯中是专供军队出征和凯旋通过的城门。长长的俘虏行列首先在卫戍士兵的引领下从瓮城北垣下走过,看那十二米高的青砖城墙上,每隔数米便立有一面日月双龙旗,无数军士手端强弓硬弩在女墙垛口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