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的觉醒-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明备倭总兵官李如松告倭国大将柴田胜家喻:尔等擅动兵戈犯我属国,触怒天颜以致不赦之罪。虽以吾之兵力,足以一举将尔歼灭,但吾闻上天有好生之德,蝼蚁蚊虫尚且有偷生之念,何况乎人?今既尔等有惭惭知罪之色,又愿让城别走避退上威;吾亦不忍尽杀人命,且退围兵开生路,全尔士卒性命。汝若肯依,限三日内退尽城中之兵,否则时机稍纵即逝,待吾起大军攻城,届时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柴田胜家长长吁出一口气,走到城墙边探出身去:“请转告大明国将军!”他的声音在朝鲜的凛冽的朔风中带着一种奇怪的音调,“我接受大明的条件,愿在三日内撤出平壤,换得我全军将士的性命!我军三日后从城南芦门出城渡江南下,大明既是讲究信誉的天朝上国礼仪之邦,将军也答应过解开包围放我们一条生路,就应当说到做到,真心放我们走,不要从后派军追杀!”
  等在城下的骑手勒转马头奔回本阵,不一时又匆匆返回。“我是李大帅帐下副官尹成浩,我家将军已准尔等速速退出平壤,我军决不阻拦追击。”
  闻听此言,城上的日本士兵们无不欢欣若狂,不少伤兵们相拥喜极而泣,庆幸自己能够绝路逢生。柴田胜家也是倍感欢畅,从士兵的反应来看,己方早已没有了拼死一战的信心和勇气,若是真的被中华人提兵硬攻,恐怕顷刻之间就要士气崩溃了。还好那敌军主将迂腐之极,居然会网开一面放过自己,想来这也许正是天照大神的保佑吧!
  三日之后,柴田胜家依约打开芦门,直至此时他仍然对自己好得令人不解的运气心怀疑虑,更难以相信明军将领会如此大发善心。这几天来,莫名的惊惶一直令他寝食难安,生怕明军到时单方面撕毁约定尾随追击。经过反复考虑,他决定派出五百骑兵作前导出城试探,随后跟随由两千步兵组成的第一梯队;足轻、弓箭手以及柴田胜家本军约八千人作为第二梯队在半个时辰后分批出城;大将金森长近率领三千精锐野太刀武士留在最后,为前面的士兵争取逃脱明军可能的追击的时间;此外,另有一千名骑兵在左右两翼来回巡哨掩护。在安排了这一切后,柴田胜家仍然惴惴不安,他让自愿留下的四百多名伤员在城头坚守到最后一刻,等大部队脱险后再开门让明军进驻,这样万一事有变故退回的本军也能迅速进入尚未落入敌手的城市。
  第二梯队本军出城的预定时间已经到了,先头部队前进的方向却依旧没有传来半点枪炮厮杀的声音。柴田胜家咬一咬牙,一马当先驰出城门,回头高声喊道:“英勇的武士们,蒲生殿和前田殿已经用自己的成仁证明了我们当前处境的危急。平壤是中华人布下的一个陷阱,再多的援军都会被他们逐个击破,对我们根本就毫无帮助。不管前面是否有敌人的埋伏,这已是我们唯一的生路!现在,大家跟我来!只要能安全渡过大同江与南方的友军会师,我们就安全了!”
  日本士兵们排着略为散乱的队形跟在主帅身后涌出城门,经历了好几个月的围困,充盈在他们心中的早已并非高昂的战意,而是植根心底的恐惧和惊惶。他们踯躅犹豫裹足不前,狐疑地左顾右盼,生怕明军骁勇的骑兵突然杀到跟前。而等到离开城门百余步后,同样的心情和想法却又驱使他们加倍快速地向前狂奔,拼命想要远离这危险死地逃往向安全的南方。
  不到一里之外的一处山坡上,尹成浩脸色阴沉地望着远处丧家之犬般惶惶而逃的日军。看看他们,肮脏狼狈疲惫不堪,只要一个冲锋就可以把这些士气低落的倭贼彻底打垮!他使劲握了握手中的刀柄,尽力抑制住率领手下冲上前去畅快杀敌的念头:李大帅的将令是严厉而不容改变的,自己在此只是为了监视日军的撤退,并不允许有任何自作主张的行动。几日来他也多次劝谏主帅乘日军溃逃时衔尾追杀或半道截击,可李如松只是不以为然地轻哼一声,回答道:“我军奉天威远来讨凶贼扶弱邦,时刻不可忘记以德服人之意。倭人主动提出以城池换生路,既然答应便不可食言,否则空教他人笑我大明天朝言而无信。”
  尹成浩闻言着急起来,“大帅,自古有言‘兵者,诡道也’,战场上何必跟他们讲什么仁义道德;何况放虎归山怎么说都不是明智之举啊!”
  “大胆!”李如松怒喝一声:“难道这点道理本帅还要你教?那倭军士气丧败已成溃兵之势,今日放他去了,难道来日还敢再回来送死?我们的任务是协助友邦复国,并不是叫你把敌人斩尽杀绝!等倭子退出平壤的时候,你引两百兵马在附近监视他们的动向,但绝不可擅自出击,否则军法处置!退下去吧!”
  看着尹成浩悻悻退出帐外,李如松又再哼了一声,低下头开始继续起草重创敌军光复平壤的捷报。真是个没头脑的家伙,中央要的是攻城略地的捷报就行了,何必再多此一举呢?这场围城战无论最终战果还是给倭子的教训都足够了。等我大军南下的时候,看他们还不闻风丧胆望尘逃遁?若是用计将他们一举杀灭,却又怎能显出我的本事?
  就这样,拣得一条性命的柴田胜家等人沿大道向南一路狂奔数百里,直到平山方才刹住脚步,入京畿道向驻扎开京的加藤清正部靠拢;而第七、第八军团闻听平壤溃退的消息后也速速南下收缩。入朝时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柴田大军,短短几个月间便遭受了明军毁灭性的打击,再加上撤退途中朝鲜义兵不断骚扰伏击、开小差和伤员掉队的情况比比皆是。比及到了开京,十五万大军仅剩下不足四万冻伤饿殍的幽灵了。
  先遣部队的惨败震惊了日本朝野,第二梯队的总指挥羽柴秀吉尽管素来与柴田胜家不和,却也亲自前往开京了解情况。坐镇国内的织田信长在收到明军参战的情报之后也不敢怠慢,从九州四国再征集了十万士兵入朝援助。这样一来朝鲜的日军人数仍然在二十万以上,相当于明军的五倍以上。然而羽柴秀吉清楚地知道,日军人数虽多,却不得不分散在占领区控制维持秩序,各军团之间过于分散缺乏联系,没有对明军形成压倒性的数量优势。
  如今明军已占领平壤,下一步肯定就是攻击开京和王京。而现在这一地区即使算上败退回来的柴田军也不足七万,装备和士气都远远不及新胜的明军。要想败中求胜,这不能不说是个严峻的考验。
  西元1586年2月隆冬,李如松率领三万联军自平壤挥师南下,在沿途没有任何抵抗的情况下进入江阴,朝鲜百姓无不箪食壶浆以迎天兵。面对不远外严阵以待的开京守军,李如松也不以为然,于开京北门外三里分左中右三军设拒马挖壕堑摆下营寨。
  羽柴秀吉在城头望台上远远眺望着明军的营地,过了好长时间,他终于点着头走下石阶,干枯瘦削的猴脸上现出一丝狡黠的笑容。“明军此仗必败。”他对急切等待着的众位属下说道。
  将领们脸上的怀疑之色各各显露无遗,“羽柴殿,您怎么能这么肯定?”
  羽柴秀吉摇了摇手中的军扇,啪地一声将其合拢,指点着远处明军大营隐约晃动的***。“明军虽强,依我观之却有三败:现在是隆冬风雪时分,此时长途行军不仅令士兵疲惫,后勤补给也会倍加困难,此其一也;我军居于城内,彼等处在野外,不从速而从缓,令士卒久困于苦寒,此其二也;我军虽新败,但主力犹存,况且岛津、毛利、宇喜三位殿下正率军全速前来增援,彼寡我众,此其三也。只要能够好好利用这三个优势,我军又岂能不胜?
  “我见那明军大营排布用兵,虽然严整雄厚颇有大将之风,但却也带着几分骄矜孤傲之气。唐人所谓‘骄兵必败’,那李如松自恃无敌,心怀轻慢贪功冒进,却不知已犯兵家大忌。这也是天命要他败在我羽柴秀吉之手!”
  “那么,羽柴殿,我们应该怎么做?”
  “放弃开京,退守王京。”
  “这……”众将不由都泄了口气,还以为主帅有什么破敌的妙计,没想到还是要撤退。尚未交战便把城池让入敌手,这简直连柴田胜家都不如。
  “你们怎么能明白此中的道理。”羽柴秀吉看透了部下们眼中的神色,不由鄙夷地摇摇头,“我正是要以退为进卸去他们的汹汹来势,令敌人在行军中士气衰退倍加疲劳。等到了王京与来援的三个军团会合后,我军兵力超过三倍于敌,优势便十分明显了。况且李如松见我们一再弃城逃亡,无形中也助长了他的骄心,令我们胜算更大。如果说在开京决战胜负还是六四之数的话,那么到了王京我就有十成的把握大败明军!”
  “羽柴殿神机妙算,自非我等可妄加猜测。”众将领们讪笑着奉承道。
  “那还等什么?”猴子大喝一声,“都去做好准备!今天晚上我们连夜撤出开京!”

第二节 喋血汉江(下)
  晨光从远处的山峰顶端照射过来,令得这黎明的雪原笼上一层变幻的金色光影。开京城楼上已经看不到羽柴秀吉的金葫芦旗迎风飘扬,空荡荡的墙头更看不到半个日本士兵。李如松策马立于城门之下,波澜不兴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在他身后,是自尹成浩以下的数万联军将士。他们都怔怔地看着眼前空无一人的开京,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意味。
  “怎么,日本人也学会用空城计了吗?”尹成浩小声嘀咕道,一拉马缰走到主帅身边。此时开京护城壕上的吊桥已经放下,城门也正在缓缓打开,他举起手中长枪迎空一招,“所有部队注意,准备战斗!”
  士兵们早已组成了攻城战斗队形,闻听有令,数万人一起发出震耳欲聋的回答。一排手执巨橹的士兵上前走出方阵,高举手中的盾牌以备来自前方的箭镞矢石;长枪手们站定弓步,手中紧握的长枪密集如林不动如山;弓箭手也举起硬弓对准前方,把箭的右手虚搭在弓弦上作势欲射;火器操作手也晃亮手中的火折,凑近火绳做好随时射击的准备。
  随着城门的逐渐开启,李如松也慢慢举起右手,一时间,军官们的视线都集中在了那只手上:只要它向下斩落,数十张嘴将同时下达发动攻击的命令,将从那门中出来的敌人彻底消灭!
  只是那只手却始终没有落下来——在大军面前打开城门的竟然是一群当地朝鲜百姓!一时间数万人目瞪口呆,不知日本人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李如松却似乎没有太多的意外,只听他轻叱一声,座下花骢马便直径直向城门走去。
  “大帅!”尹成浩一甩鞭追了上去,伸手拉住李如松坐骑的辔绳。“大帅,当心别中了倭人的诡计!”
  “你胡说什么!”李如松用鞭梢点点城门口那些前来迎接明军的百姓,不耐烦地回答:“倭人畏我兵势,早已不战而逃。本帅兵不血刃光复开京,哪里有什么诡计好怕的!”他挥手迫开尹成浩,驱马来到一名白发老者面前:“这位老乡亲,现在城里的情况怎么样了?”
  那老者慌忙作个大揖,用半生不熟的汉语说道:“天朝派来的将军果然是我等的救星,城里本来有好几万倭人,抢劫杀人无恶不作,昨日将军在城北扎寨,倭人们便都趁夜从南门逃走了。今早城中不见一个倭人,我们才敢打开城门出来迎接天兵。”
  李如松回过头看了尹成浩一眼,大声发令:“全军进城!”
  “国内有什么消息吗?”坐在开京行宫内的王座上,李如松一面喝着朝鲜军使送来的劳军酒,一面漫不经心地翻着面前的文书。
  “军情通报:龙兴汉将军攻克开封,获叛军大将王双首级;内阁政令:于山西、直隶两地迁五万军民入辽东屯垦;内阁政令:田税降为十五征一,按当地粮价以银两结算,贩运粮食蔬果进港免税;内阁政令:对经商之人……”
  “行了行了,看来都不是重要的东西,和我们也没什么关系。”李如松点点头让尹成浩不再说下去,“如柏那边怎么样了?”
  “二将军入朝以来所战皆胜,歼敌约在三万上下,据最近的消息他们已经进入江原道,正向太白山区进军。”
  李如松抚髯一笑:“如柏干得不错,如此一来我辽东大军已经消灭了十万左右的敌军,可以说是立下不世大功了。现今朝鲜三京已复其二,最后一座王京用不了多久也是我手中之物了。尹副官,让部队在开京休整两日,后天一早便出发向王京进军!”
  尹成浩闻言一惊,“大帅,我军接连行军多日将士劳顿,更皆此时天寒地冻作战困难,不如先暂留开京,等开春解冻后再图南下!”
  “没这必要!”李如松不耐烦地回答:“你没看见一路上的情形吗?倭人在我们面前就像一群毫无还手之力的麋鹿,根本毫无抵抗不堪一击!照这样下去,别说打仗了,现在就算使劲追也连敌人的影子都看不到。因此,我们的任务只有一个:追击!追击!还是追击!别说区区一个王京,我要提兵南下直入忠清道、全罗道,把那些倭人鼠辈赶下大海!”
  “大帅!”尹成浩固执地恳求道:“我们在前一段时间的战斗中箭矢特别是火箭消耗很大,如今天气寒冷木质坚硬,难以生产补充;接连的雨雪天气也让我们白白损失了不少火药;最为关键的是,军中粮草问题非常急迫。随着我军逐渐南下,国内运送粮食的周期越来越长,而朝鲜人提供的那点粮食勉强只够半月用度。倭人留给我们的开京几乎找不到半点粮食,直到现在部队都是靠在平壤的缴获来维持。这样下去士兵们要如何作战?”
  李如松开始恼怒起来:“他们只要走到王京就行了!朝鲜官员说王京城外的龙山粮仓储有粮食六七十万石,只要占领王京,这些补给就足够我们一直打到釜山!至于箭矢、火药、炮弹什么的都不重要,我们能够兵不血刃占领开京,也就能兵不血刃占领王京!”
  “大帅!”尹成浩第三次求道:“这万一是倭人引诱我军深入的计策——”
  “不要再说了!”李如松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本帅已作的决定岂容你来多言?你既然那么关心粮草军备的补给,那就给我去当督运官好了!拨你两千朝鲜兵马,两旬日内把下月的十万石粮草运至王京,如若有误,军法处置!”
  尹成浩低下头,深深吸了口气,“属下遵命。”
  西元1586年3月3日,李如松率军进逼至王京城下。
  虽然明知人数远远不及敌军,骄纵踌躇的李如松却不以为然。他将自己手头的兵力集中在王京北门,摆出围一厥三的架势想要逼迫日军像先前一样弃城出逃。
  然而围了半日不见收效,李如松心头便焦躁起来,他下令把所有长程火炮集中到前线,对准城头进行密集火力覆盖。这一招倒是大出羽柴秀吉所料,由于制作工艺的落后及资金的限制,绝大多数日本军队连最简陋的木炮也难以一见,至于明军这些各式各样数量众多的先进火炮自然更是闻所未闻。此时明军阵线上万炮齐发,这种阵势可是日本人从来没见过的,只听见暴烈如春雷般的一轮炮声过后,咻咻的弹丸破空声不绝于耳,一阵燃烧的火雨倾泻在了日军的头上,顿时惨叫声不绝于耳。
  “退下城墙!寻找掩蔽!”侍大将们忙乱地喊着,可是为时已晚,部署在城头上的千余士兵转瞬间已经死伤惨重溃不成军,剩下的也连忙逃下城去。明军炮手又轰过一轮,见城上已无活人不免有些失望,而来时匆忙未备齐攻城所用的云梯等战具,步兵也只能看着空荡荡的城墙兀自兴叹。
  李如松不免有些懊丧,又围了大半个时辰见日军死不出战,心下更是气馁,惟有下令鸣金收兵。待回到营中,下令连夜赶制一批云梯,属下们却回报说天寒木硬难以动工,李如松顿时勃然大怒,将手下将校们狠狠训斥了一通。
  恍然间不觉十天已过,其间明军每日围城攻打却始终占不到多少便宜。日军吃过大炮的苦头之后再也不敢在城头安置重兵,反倒是逼迫朝鲜百姓上城驻守充当炮灰。明军也觉得这种战斗十分没劲,却无他法可想,只能这样干耗下去。
  3月13日,李如松得报云梯制成,便兴致勃勃地下令攻城。对于城头上的朝鲜百姓,只象征性地一次火炮齐射便足以将他们驱得四散而逃。三千名朝鲜义兵推着云梯敌楼缓缓接近城墙,准备登城强攻。
  得到明军强攻的消息,日军便一窝蜂拥上城来,用弓箭和早已准备妥当的擂石滚木向下狠命攻击。明军也不甘示弱,重炮齐发自不待说,弓箭手也凭借射程的优势将火箭直射上城头,令得城头上连连有人向下滚落。
  在己方远程火力的掩护下,朝鲜义兵们勉强登上了墙头,拔刀向身边的敌人狠狠砍去。可突然间一队日本武士挥舞着双刀冲了过来,武器之利战技之精立刻让手足无措的朝鲜人落于下风。此时城头上敌我缠斗,明军后方的炮火投鼠忌器也不得不减弱下来,日军趁此机会更加疯狂地反扑过来。虽然源源不断有义兵登上城头,可面对穷凶极恶的日寇,朝鲜人的墙头阵地在不断收缩,越来越多的人丧生于锋利的倭刀之下。
  “集中火力,向城上开炮!”李如松突然直接对炮兵下令道。他手头明军以骑兵为主,仅有一个军团的近卫军步兵也要作为野战的支持力量,用来强攻坚城实在不划算。此时眼见朝鲜义军抵敌不住,也惟有出此下策以求大量杀伤敌军。
  此时朝鲜义军能在城墙上容足的已经不到两百人,面对狂吼着汹涌而来的敌军实在有种力不从心的绝望之感。突然间听得后方惊雷巨响,看到面前敌手眼中现出不敢相信的惊惧,霎那间,周围的一切变为通红一片——那是火的颜色,同时也是血的颜色。
  队形密集的日军猝不及防堤暴露在这雷神般的打击下,一时间伤亡极其惨重。朝鲜义兵虽然也遭到不分敌我的无差别攻击,但由于人数不多,和敌人的损失比起来自然微不足道。片刻之前还不可一世的日本武士一下子崩溃了,他们不等明军发起第二次炮击便仓惶逃下城去。死里逃生的朝鲜士兵陡失强敌,一下子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王京城中突然响起一阵激越的金鼓之声,不解其意的明军心头一阵紧张,连忙调遣更多士兵登上城头严阵以待。
  谁知好一会不见日军的动静,城楼上的士兵们登高极望,也只看见城内旌旗纷乱不知何故。突然间马蹄骤响,李如松派往监视王京各门动静的哨马尽数飞驰回来。“大帅!倭人大开东、南、西三面各门,大军尽数出城向南而去!”
  “该死!他们又要逃走!”李如松大为震怒,“打开北门,步兵列队进入王京;骠骑军三个军团立即南下分别追击逃跑的敌人!”
  易飞是李如松手下三个骠骑军军团长之一,他祖上是移居辽东的汉族军户,世代在辽东都司帐下任职。易飞虽然接替父职时岁数不大,却在对抗土蛮的战斗中屡立奇功,年仅20岁时便升任指挥使,内阁军改时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骠骑军军团长。
  此刻,他率领三千铁骑追击出东门南逃的日军时,心头始终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忧虑。厚达半尺的积雪上,日军留下的脚印清晰可见,令得追踪并不困难。可是,为什么这三路日军不合兵一处交相掩护地撤退呢?再者,敌人为何不走大路偏要挑这崎岖难行的小道?联想到日军撤退那恰到好处的时机,他心里不由一阵悚然,该不会中了敌人的诡计吧?
  易飞心头一个激灵,举起手中马刀高声下令:“全军停止前进!斥侯出动哨探周围敌情!其余部队向中军靠拢!”
  可惜为时已晚,前驱部队刚接到命令尚来不及停住脚步,已有数十人连同战马一起摔倒在地,后面的士兵既惊且怒,连声大喊起来:“陷阱!前面有绊马索!”
  便趁明军这片刻的慌乱,无数日军从道路两边的隐蔽处冲了出来,他们头戴角盔手舞长刀,发出骇人的吼声向惊愕的明军士兵发起猛攻。山坡高处更立起黑压压一片弓箭手,把如雨的箭矢倾泻到明军头上。然而近卫军也不是任人宰割的鱼腩之师,在短暂的手足无措之后重新振作起来,大吼一声纵马冲向敌军。
  一场追击战反倒变成了伏击战,猎人转眼间成为了猎物。这个变化显然不会令人高兴得起来。易飞大喝一声,反手砍倒一名日本武士,同时环视战场飞快地估计局势。在数量上,日军显然比己方多出数倍,而明军仓促还击陷于贴身苦战,骑兵雷霆万钧的冲锋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如此与步兵对战反而落于下风。此番正是需要当机立断的时候,一片刀剑交接的叮当声中,易飞竭尽全力放声大喊:“弟兄们,我们此番中了倭人的诡计!大家跟我一起向北杀出重围!”
  骑兵们听得军团长命令,奋力摆脱各自为战的不利局面,一起向北涌去。孰料敌人竟在北面的路口上部署了十排长枪武士,誓有将明军全歼的决心。面对如此险恶的局势,明军士兵心头不由升起同仇敌忾之意,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如同疯虎一般瞪着赤红的眼睛向前方的敌人扑去。面对明军拼命式的打法,以足轻为主的日本军队不禁生出几分怯意,纷纷向后退却。明军的突击骑兵得此良机,连忙将战刀插回腰间,擎出三眼火铳向威胁最大的枪阵猛烈轰击。
  三眼铳沉闷的响声刚过,数百名骑兵已经如山崩岩流般倾泻而至,硬碰硬地正面撞上日军的枪阵。锋利的枪尖刺穿了厚厚的铠甲,最前排的人与马转眼间被刺得千疮百孔,殷红的热血大股大股地喷射出来,溅了日军士兵满脸满身。然而这巨大的惯性并不是几重竹枪所能够止住的,已经了无生气的尸体依然翻滚着撞进枪阵,把一名名士兵压倒在地。转眼间,枪阵整齐的队列在这巨大无匹的力量前扭曲变形,终于达到了自身的极限分离崩析。更多的明军士兵立刻涌了上来,潮水般淹没了这支小部队,以最快速度朝着王京的方向而去。
  正当三路追击部队分别遇伏溃败的同时,李如松的本军也正列阵准备入城。此时李如松手头尚有一万五千多人,其中九千是朝鲜兵。先前登上城楼的士兵已经打开城门放下吊桥,明军大队步兵便排成五列纵队长驱直入。
  李如松正待策马走上吊桥,城中突然响起了火器击发声。他心头剧震,不敢相信地左右四顾。这片刻的犹豫救了他一命,突然间,护城壕上空爆起一团巨大的橘黄色火球,四丈来长一丈来宽的吊桥从中折断碎成数十片纷扬落下,上面的近百名士兵或者被当场炸死或者落水溺亡。所有人都对此景目瞪口呆,而就在这一刻,喊杀声大起,两个全装满员的日本军团竟然出现在明军的斜后方!
  李如松一时手足无措,对方显然是有备而来,反观己方情形则大为不利:骑兵已尽数派出追击逃敌,而杀敌最有效的火炮为了运进城中已经装入辎重车,步兵更有近半数陷入城内,余下的大多是不利近战的弓箭手或者战力低下的朝鲜义兵。眼看敌人的三万生力军咆哮着冲了过来,素来自视甚高的他倒当真慌了神。
  杀上前来的是加藤清正军团和羽柴秀吉本军,这两支队伍的战斗力在侵朝日军中可算是首屈一指,现在不惜血本地同时动用,也正表明羽柴秀吉对李如松本军的重视和将其一举歼灭的决心。
  在日本虎狼之师的强力冲击下,朝鲜军队就如同秋风中的落叶一般被快速驱散。明军士兵借以辎重车为防御工事拼死护定李如松,日军一时倒也难以得手,令指挥城外战斗的日军大将加藤清正也不免心下焦躁。此次第二梯队总指挥羽柴秀吉定下计策,要分三处歼灭贪功轻进的明军李如松部:岛津义弘、宇喜多秀家、毛利辉元三位军团长分别率本部埋伏在城外五里处截击明军追兵;黑田长政、金森长近、山内一丰各领五千兵马作饵,但听信号响起便开城门向预定位置佯退;细川忠信领五千兵马守城,情况不妙时便自行撤退并发出信号;加藤清正领两个军团共三万兵马伏于城北,伺机包抄李如松本军;羽柴秀吉自带一万五千人藏于城中,负责歼灭入城的明军;另外,又派忍者在吊桥下绑了无数火药罐,单等明军半过之时引爆炸桥。
  到现在为止,各部计划都进行得非常顺利。明军的每一步行动都落入早已设下的陷阱,想到这里加藤清正不得不对羽柴殿的神机妙算深表钦佩。可是,自己苦战了大半个时辰却始终拿不下这仅余四五千人的李如松残部。眼看城中羽柴殿亲自指挥的战斗快接近尾声,自己可也要加倍得努力才是啊!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在加藤清正作此想法时,一支明军的骑兵队突然出现在他的左翼,令他几乎魂飞魄散。“怎么?中华人还有援军吗?”
  这支骑兵只是易飞的骠骑军团,他深知倭人的毒辣计俩绝不止于此,是以率队脱险后仍然全力疾驰,力求赶回本军救援。此时他手下只余下大约一千五百人,不但几乎个个带伤,弓箭弹药也尽数用光。饶是如此,眼见主帅身处险地,疲惫不堪的战士们依然鼓足勇气抖擞精神,发一声喊冲向敌军。一方面是出乎意料猝不及防,另一方面是对中华骑兵的畏惧心理;数十倍的敌人竟然在这群伤痕累累血染征衣、精神与体力都接近极限的战士们面前畏缩退却,任凭他们杀入重围。
  “大帅!在这里困守也不是办法!我们还是杀出去吧!”易飞直冲到李如松面前才勒住马步,但见他一身锁子甲早已是残破不堪,连人带马都仿佛在红色染缸中滚了一圈,湿漉漉地倒也不知是敌人还是自己的血。
  李如松此刻已经镇定下来回复冷静,他估计了一下易飞带回来的人数,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他心头愧疚,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低声问道:“易团长,你的部下还能再战吗?”
  易飞并没有马上回答他,而是抬头看了看战火正炽的四周:联军的外围防御阵线已经濒临瓦解,身被玄色重甲的日本武士接连从辎重车的间隙中挤了进来,手中巨大的野太刀毫不怜悯地劈倒一个个联军士兵。他悲愤地闭上眼睛,刹那间又猛然睁开,放射出一股炽烈的光芒,“大帅请放心,我易飞今日定要为大军杀开一条血路!”他一挥手中战刀,“弟兄们,横竖是一死,就让我们放手当回英雄吧!骠骑军,向北进攻!”
  “向北进攻!”近千名骑兵一起举起马刀,发出震天价的高喊。虽然他们已经人困马乏浑身酸软,曾经锐利无比的刀锋上也已经布满了缺口,心中却始终燃烧着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那温暖的热流顺着血脉流过士兵们的四肢百骸,赋予他们恍若天赐的无敌力量。
  那团火焰,叫做忠诚与信仰。
  骠骑军士兵们狂热地冲进日军的队列中,四下挥砍的马刀划出一道道雪亮的光圈,敌人的头颅便在这光圈中拖着血箭此起彼落。日本人被彻底震慑了,这些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