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鸦片战争-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潘记客栈的二狗子本该香甜的睡在床上了,只是因为今天一群来头颇大地客人在掌柜屋里聚会。 让他有些不情愿的守在客栈的门房里,就在二狗子迷迷糊糊的刚要睡着的时候,大门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住店的,开开门。 ”
二狗子在迷糊中以为掌柜的来了,吓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醒了醒神他这才发现是有人敲门,二狗子恼怒的说道“打烊了。 明天再来。 ”
“里面地小哥行行好,内人怀着小孩。 身子不好,在外待一宿怕出岔子,我这里有一枚龙圆,小哥的先收下,随后我还要重谢小哥。 ”
二狗子果然看见门缝里塞进了一枚亮铮铮的银圆,“叮咚”一声,银圆落到了地下。 又蹦了一下,滚动在地上。
二狗字的眼珠子随着滚动的银圆一直转动着,对于每月只能收入三分银币的他,这无疑是一批横财。 他急跨一步捉住了银圆小心翼翼的放进了自个地内衣口袋里。
“吱呀”一声贴着一对门神的木门打开了,二狗子吃惊的看着门外一色的彪形大汉,那里有怀着小孩的妇人。 他还来不及反应,一名抢将进来的汉子把二狗子提了起来,跟着一块破布塞进了他的嘴巴。 二狗子最后被捆绑在门房后面,让他安心的是,怀里那一枚龙圆始终温热地贴在他的胸口,节省一点这就是他家半年的口粮。
潘记客栈是一座一楼一底的木房,走进虚掩的饭堂大门,隐约可以看见里面摆放着数张八仙桌。 在堂屋中间的楼梯脚下,有一间不大地小房间,一进门去便可以看见门缝里透出的油灯火光,这里便是潘记客栈掌柜的屋子。
寂静的黑夜里可以听见里面有谈话的声音传出,“六爷走了,咱哥弟会得重新选出个掌舵的。 ”
“先别岔开话,咱们大哥被做了,不能白死,得干了他娘的互助会。 ”
这人的话音刚落,门板被人一脚踹开。 跟着冲进去十数条穿缁衣的汉子。
这些人进去后便响起了一连串的火枪声。 随后便是惨叫连连。
巨大响声在黑夜里特别地刺耳,让周围从梦中惊醒地居民胆颤心惊。 当他们在屋门外发现枪声从潘记客栈传来时,都惊恐的又缩回了屋里。 居民们都知道那里地掌柜不简单,可今天恶人遇上了强盗,就让他们狗咬狗去吧。
这些缁衣汉子正是徐汉青的手下,在获得了哥弟会的情报后,徐汉青派遣他们抄了这个哥弟会的秘密据点,想在这里查一查哥弟会走私鸦片的资料。 没想到在这里抓到了漏网的哥弟会骨干,也搜查到了哥弟会和丰太行串通一气的证据,找到了丰太行匿藏鸦片的仓库。
徐汉青得到地图后当即把它报送了上去,没过多久徐汉青便官升一级赏钱百圆,互助会在广州一带也名头响亮起来,再也无其它帮派敢找互助会的岔子。 互助会也开始利用自己的优势,涉足漕运,盐业,ji院等等行业。
*****************************
再说林则徐得了圣旨和这幅地图,立刻做了周详的安排,又照会了两广总督、江浙总督、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巡抚。 经过一段时间细致的准备后,林则徐坐镇广州,分派手下干吏于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其它坐通商口岸,约定于农历九月初九这天,五坐通商城市同时动手清查丰太行。
当日,这些城市守备城门的兵士们惊讶的发现,整队整队的绿营官兵,还有服装怪异的南洋水师官兵陆续开拔出城。
同一天晚些时侯,五口城市附近,靠近河道的偏僻村庄里,都出现了这些离开城门的官兵的影子。
当地宗族的族长和德高望重的长辈们,都在忙乎着接待这些不速之客,在他们的引领下出动的官兵查封了一个又一个的属于丰太行的秘密仓库。
这次行动来的快,去的也快。 不过由于隔了省份,搜查的结果隔了半月才整理起来。
广州海关总监衙门府内,书房里。
林则徐皱眉看着搜查的结果,四省合计三十九处目标,只有三处查出了鸦片,且都是少量的鸦片。 林则徐放下了手中的毛笔,将写了个头的奏折揉成了一团。 这么大的行动收获如此之小,如果说丰太行没有走私鸦片,就不会在其中三处搜出鸦片来,并且在很多地方都遗留下鸦片的残渣,这充分说明了丰太行将鸦片转移了。 林则徐几乎可以肯定的想到,看来必定有人暗中通风报信。 那么是谁走漏了风声?这次的事件由于通知了两位总督,四位巡抚,让林则徐确定内奸的范围变得扩大了很多,这让林则徐无法轻易的确定那些是可疑对象。
第一章风起云涌第一百二十稽查鸦片2
第一章风起云涌第一百二十稽查鸦片2
广州,海关总监衙门,后院书房。
“老爷,丰太行贺虢求见。 ”
“带他进来。 ”
这次缉拿鸦片的行动虽然不理想,可有了足以扳倒丰太行的证据。 贺虢作为丰太行的东家,在其仓库里搜出鸦片,凭此一点便足以将其问罪。 此刻见贺虢求见,林则徐暗中打算从他的身上搜寻出转移鸦片的下落。
不多时,有些憔悴的贺虢被带到了书房,他一见到林则徐便叩头说道:“罪人贺虢拜见老爷,求老爷格外开恩豁免草民,草民愿献出所有身家,只求能回乡务农。 ”
林则徐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淡淡的回道:“本官并不负责审案,你的案子由朝廷派来的都察院御使梁中靖大人审理,你何不求他。 ”
贺虢当然知道这是林则徐的推脱之词,谁不知道林则徐是钦命大臣,负责稽查鸦片的一切事务,今日落到了林则徐手中,除非皇上特豁其他人那能救他。
贺虢跪在地上说道:“林大人在江浙两广威名远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草民不敢求别人,但求林大人看在草民妻儿老小的份上,格外开恩,准许小人的请求,如大人能留下数亩薄田与小人,小人便更加知足了。 ”
林则徐回头打量了贺虢一眼,这人已经毫无往日的精明之气,头发散乱。 辫子胡乱地缠在颈项,质地精良的绸衣皱巴巴的。 看来贺虢在软禁期间担心受怕的吃了不少苦头,不过此人仍然能买通关节,来这里求情,可见其能量还是不小。
林则徐缓缓的说道:“你那仓库的许多货物都移到了何处?”
贺虢埋着头回答道:“小人仓库中不曾有更多的货物,就是那些数量不多地鸦片也是小人御下无方,被奸猾之人蒙蔽了。 ”
“贺东家你不是想本官豁免你吗?如果没有立功的表现。 让本官有何理由为你说情。 ”
隔离半响贺虢说道:“林大人,据小地所知。 洋人在一些岛子上有秘密地点隐藏鸦片,小人可以提供这些地方给大人。 不过小人实在是冤枉,确实与鸦片没有来往。 ”
林则徐漫不经心的应了一声:“真的吗?”
“小人所说千真万确,若有一字虚言天打雷劈。 ”
“那好,你把洋人藏匿鸦片的地方都说出来。 ”
*****************************
历史上东莞的莞香树受虫蛀或人式砍伤后,由木质分泌而出,经多年沉积而成。 有特别香气,故名“沉香”。 沉香可作中药,又是制作多种香的主要原料。 东莞一带所产的这种香料最有名,故称“莞香”。 一直以来,后世被称为新界、沙田、大屿山等地,亦属于东莞,这些地方也产莞香。 不管是东莞还是港岛上地莞香,多数先运到香土步头(即尖沙咀)。 再用小艇运至港岛南边的香港仔与鸭月利洲相抱形成的石排湾,然后换载帆船转运广州,再行销北方,远至京师。 莞香所经之地,多被冠以“香”字,集中莞香的码头叫香土步头。 运莞香出口的石排湾,就被称为香港仔、香港围,最初的香港便因此而得名。
1832年11月的香港,还只是个小渔村,人们称呼为香港仔。 岛上的渔民为了抵御海盗地进攻,将村子建的如同堡垒一般。 村子的东面靠海,有一个不大的码头,不过这里良好的地理位置足以在不远的海面上停留一艘大型地帆船,再用小艇搬运,也算得一个天然的良港。
今天这里便来了一艘大船停泊在码头不远处的海面上。 数只小艇装载着穿蓝色军服的南洋水师官兵划了过来。 其中有几名戴着红顶子的朝廷官员。 这些人陪着随行的军官迅速往村子走来。
守卫在墙头的阿槟见到朝廷的官员来了,迅速去找来了村子里德高望重的邓老爷。
邓老爷听说朝廷来人了。 赶紧带着一帮乡绅们迎接了出来。
来到村子东门,这些人已经走了进来。 领头一人头戴素金顶帽子身穿绣鸂鶒的补子,一边走着这人一边向后面地人说着什么。
邓老爷早年也捐过候补知府,后来朝廷突然下令淘汰所有捐官便回了乡里。 他认得前头领路一人是正七品地官服。 便迎了上去口中称道:“不知大人们是何方神圣,还请道来,不要让在下失了礼数。 ”
这邓老爷一口客家话说的阴扬顿挫,听起来好听,暗中要对方报上名来。
前头引路地七品文官说道:“在下东莞知县张廷杰,后面的是南洋水师总兵赖恩爵大人,惠州知府伍文炳大人。 ”
邓老爷在香港仔是说的上话的人物,可来人都是一方的父母官。 看那身后背着火枪的水师官兵,更不是一般的人物能够冒充的,他赶紧上前自报道:“有失远迎,在下邓不方,说起来以前也曾虚得一四品候补知府,现在只是一草野之人,不知道诸位大人到小地有何贵干。 ”
张廷杰掏出盖有官印的文书交与邓不方,邓不方打开折子一看,上面写着奉旨彻查香港仔私藏鸦片一事。 邓不方看完大吃一惊,这贩卖窝藏鸦片都是大罪。 他正要向来人辩解,只见惠州知府伍文炳说道:“邓老不必惊慌,我们此来,只是要你们协助清查。 我且问你,你只据实回答便好。 ”
“在下不敢隐瞒,必定有问必答。 ”
“那好,你可知,村上有洋人来往。”
“这,香港仔三面环海,自然时常有洋人来此。 ”
“可有洋人,在村里租了房屋。 ”
“在东面靠码头的地方,租了吴阿祥的屋子。 ”
“还有其它地方吗?”
“靠着吴阿祥的几间屋子都一并租了。 ”
“他们时常在这里吗?”
“除了取货并不常来。 ”
“取的都是什么货?”
“用木箱装着又用稻草遮了,在下并不认得。 ”
“现在可有人在。 ”
“除了取货,洋人不在这里。 没人时,用钥匙锁了,有十几个缠红头的大胡子守着。 ”
“你立刻带我们去。 ”
“在下这就带路。 ”
邓不方在前头走了两步,又停了下说道:“那些红头鬼子都有火枪又十分凶恶,大人们是不是小心一点。 ”
第一章风起云涌第一百二十一稽查鸦片3
第一章风起云涌第一百二十一稽查鸦片3
那几个红头阿三根本就没有抵抗便跪在地上举着火枪投降了,赖恩爵指挥着数十个水师官兵迅速控制了局面。
房门上的锁被斧头“哐当”砸开。
“吱呀”一声推开房门,里面扬出一股呛人的石灰味,偌大的几间房屋被连通了起来,地面铺着一层高高的隔板,石板下洒满了石灰。 在隔板上面堆放着玛的整整齐齐的箱子,箱子周围裹以稻草。
“撬开。 ”
随着赖恩爵一声令下,被搬到地上的箱子用枪刺撬了开来,里面露出包裹在外面的油纸,一层层划开油纸,露出了里面膏状的黝黑的鸦片。 抬头环顾四周,众人倒抽了口冷气,这里的鸦片堆积的如同小山一般。
赖恩爵大声下令道:“把所有鸦片集中起来清点一下。 ”
邓不方见到在他的村子里居然藏匿着如此众多的鸦片,不仅吓的簌簌发抖,追究起来那可是杀头的大罪。
随着水兵们清点完毕,众人这才发现这里竟然藏匿着五百八十二箱鸦片。
邓不方以为自己要被卷进鸦片案中去,他看着水师官兵们将裹着红头的洋人拖到了仓库里审问。 这些人说的都是洋语,邓不方很担心那些人听不听得懂,过了半响邓不方看见赖恩爵大人从仓库里走了出来说道:“这些洋人隐瞒了村子里的人,让他们以为自己存地是普通药材。 ”邓不方听到这话长长的出了口气。
不仅仅是在香港仔。 几乎在同时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地的外海十数个隐密的岛子上,各自都搜查出了数量不等的鸦片。
当所有的鸦片集中起来时,这次搜缴的鸦片数量竟到达五千多箱。
这次地收缴震惊了中外,远在印度加尔各答的总督府中,弗朗西斯。黑斯廷斯勋爵再一次燃起了冲天地怒火,鸦片贸易是日渐衰败的英国东印度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倘若没有了鸦片贸易的支持。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破产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中国人一再打击鸦片走私,也是一再的打击着弗朗西斯。黑斯廷斯勋爵地财源。 他发自内心的怒吼咆哮在总督府中。 一个倒霉的印度女仆被弗朗西斯。黑斯廷斯勋爵狠狠的抽打了一顿。 这不足以平息他的怒火,向中国开战的念头在他心中蕴酿,从搜集到的情报来看。 中国人不过有四艘从法国购买的二级战列舰,自造了十八艘福建级战斗舰。 要消灭中国人地舰队将轻松的如同捏死一支蚂蚁。
黑斯廷斯勋爵一边咒骂着,一边向写了一封请愿书,黑斯廷斯勋爵在请愿书中详细的写出了进攻中国后的莫大好处,那庞大的中国市场将被英国商人占据。 鸦片将畅通无阻的销售到中国大地每一处角落,白银将从中国大量地流入大英帝国,那些拖着猪尾巴的中国人将像印度人一样匍匐在大英帝国的脚下。 写完这封长信,黑斯廷斯勋爵让人将请愿书紧急送往英国内阁。
这封信送到格雷伯爵手中已经是1833年的春天,议会正在整日的讨论废除奴隶制,各种支持与反对的意见充斥着格雷伯爵的脑海,让他闭上眼睛便看见一张张慷慨激昂演说着的脸。 这一切让格雷伯爵感到疲乏,坐在向海的阳台上。 手里端着一杯芬芳的红茶,欣赏着海面上烧红了半边天地残阳。 大自然地美丽冲淡了格雷伯爵心中的不快和倦怠,他呷了一口他最心爱地饮品,这沁人心肺的茶香味让他想起了罗素勋爵,正是罗素勋爵给他带回了这美妙的红茶配方。
据罗素勋爵所说,这茶的配方是一位姓姜的中国官员给的。 当时那位中国官员的船在长江里出了事故,恰好遭遇到罗素勋爵的船。 罗素勋爵便顺手把人救了起来。 中国人知恩图报,送了罗素勋爵一个配方,也才使得格雷伯爵有了口福。 这个典故和红茶的美味让格雷伯爵对中国人多了一些好感,中国人是很勤奋的,就像唐宁街附近的中国餐馆,那些中国人从来没有关闭过一天餐馆,一年四季你总能品尝到美味的中国菜。
“亲爱的,你不准备品尝一下来自法国的1723年的葡萄酒吗?”
格雷伯爵放下手中的红茶杯,将眺望着海上的目光收回。 他眼光中带着淡淡笑意回头看着自己的夫人说道:“听说了吗?法拉第发现了电解定律。 ”
“还有更好听的吗?你知道我对科学家的东西。 有一些弄不明白。 ”
格雷伯爵吻了吻妻子凑过来的脸,然后回答道:“中国人缴获了英国商人五千多箱鸦片。 ”
“就是中国餐馆里那群辫子厨师的母国吗?”
格雷伯爵耸了耸肩头说道:“就是他们。 中国人不仅菜做的好吃,而且正在尝试建造一些大船,听说他们的皇帝是一个亲近西方文明的小伙子。 ”
“他们真是可恶,不知道侵犯别人的财产是违法的吗?不过我们的商人们也该找找自己的毛病,鸦片这东西可是一种害人不浅的毒药。 ”
格雷伯爵从躺椅上站了起来,呵呵笑了笑。 他没有继续讨论这事,起身朝餐厅走去。
格雷伯爵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优秀的政治家是不会感情用事的。 他知道鸦片的事情对英国扭转和中国人的贸易逆差很重要,也知道轻易的和一个大国开战是不明智的,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家。
第二天格雷伯爵将这事放到了内阁进行讨论,英国的政治家们虽然不满意中国缴获了英国商人的鸦片,但是打一场没有把握的仗,不是英国人的性格。
事情很快便讨论的有了结果,这次的鸦片事件最终剥夺了东印度公司垄断英国对中国贸易的特权,英国人任命律劳卑为英国驻华武官前往中国。
律劳卑原本调回了英国,此次又前往中国,他知道这一趟的使命将不同与以前,这次他将在中国调查清楚中国的军力和地理,为可能发生的中英战争做好基础工作。
第一章风起云涌一百二十二铁马蒸鸣1
第一章风起云涌一百二十二铁马蒸鸣1
1833年的春天,这一天春寒料峭,晨雾还没有消散净,修建铁路的人已经到达工地。 然而今天的情况有些不妙,领头的工部官员营缮清吏司主事文祖柬发现前方工地上黑压压一片人数,这情景让文祖柬感觉不妙。 走得近了众人这才发现这些人都是附近的老乡,一个个扛着锄头、扁担,怒目对着走近的文祖柬等人。
文祖柬负责王庄到赵家屯一段路的施工,他大概已经猜到是什么事情。 毕竟文祖柬并不是第一次经历类似的事情,上次铁路经过赵家屯时,文祖柬和施工队伍便被对方拦了下来。 当时上百名横眉怒眼的老乡,硬说道路要经过赵家屯的祖坟非得改道不可。 文祖柬逼不得已上报朝廷,改道绕开赵家屯这才了事。
有了上次的经验文祖柬和颜悦色的和手下一名笔贴式迎了上去,对方人群中一位上了年纪的乡绅迎了上来。
文祖柬上前招呼道:“下官工部营缮清吏司主事文祖柬字直秉,不知有何事惊扰这方的父老乡亲,若有得罪的地方,下官先陪个不是了。 ”
“不敢,在下前山西大同知府王守之,三年前告老还乡,回乡后得乡亲的厚爱,抬举为本族族长,今日此举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
“哦!你我曾同朝为臣,有同僚之谊,就请王老明示。 ”
“唉!文大人可知道这条铁路经过之地是何处?”
“下官不知,还要请教王老。 ”
“此山名龙头山。 和附近的龟山,蛇尾山合起来是本地地风水宝地,这龙头、龟、蛇尾三山其实连为一体,其形状如同一条龙,此山为头,龟山为身,蛇尾山为尾。 气势连绵不绝,而王村正好在龙头之下。 如果大人定要挖断此龙脉,恐怕王村的人会不答应。 ”
“好说,下官立刻禀报朝廷,相信会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
******************************
“司徒大人,皇上勘比上古三朝之尧舜禹,你看这分段承包责任制一出,铁路修建的质量和速度都提高了许多。 ”负责施工的工部尚书林鸿年一边感叹着。 一边看着各工段送来的报告。
户部尚书包世臣近来忙着发行国债的事情,听到林鸿年地话包世臣笑道:“圣上的英明自然当得起圣君二字,我包世臣阅人无数,能让我包某人佩服地凤毛麟角。 能有当今圣上一般高瞻远瞩的,更是闻所未闻。 此好比下棋,立足高远,心自宽广,每一手棋都在不经意间经营着以后。 ”
林鸿年深有感触的点头说道:“是呀。 就拿让我等留学西洋来说,没有过人的远见是不能做出这等大事的。 今后规划中四条铁路动脉都建成了,不知道会在中华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 ”
“不知道外国到底是什么样的?真期望能去看看。 ”包世臣有些遗憾地说道:
“司徒大人也不用着急,依下官看世界会越来越小,你看以前都是用骡马,现在火车已经在建设了。 等蒸汽机用到了大船上,去英吉林也不会太远。 ”
包世臣呵呵笑了几声,向林鸿年说道:“勿村老弟,太远的事情就不好说了,咱们还是议一议王村的铁路被当地乡绅要求改道的事情吧。 ”
“司徒大人依下官看,此事需请示皇上,这事颇为麻烦,一绕道要过小浪口、黄滩头,需多修三坐桥梁,耗费甚多的银两。 而且铁路绕道后经过的其他村庄又提出不能通过怎么办?”
这条铁路犹如被围追堵截的长龙一般。 绕了无数个弯道还是让世人不满意。 想到此包世臣长长的嘘了口气说道:“勿村老弟还不知道,今早新任直隶总督陈沆递了份折子上去。 铁路沿线百名乡绅联名上书要皇上撤了铁路,恐铁路坏了沿线风水,怕洋人地奇巧yin技坏了了中华旧俗,引得江山社稷不稳。 ”
首发中文网cmFu,正版独家发布,最新最快最全,欢迎到支持作者
*******************************
刘寄有些烦恼的在养心殿走来走去,这铁路还在修建便麻烦不断。 这些迂夫子天天反对修铁路,四处胡乱造谣,修铁路的事被这等腐儒说的百无一用。
总理衙门大臣戴兰芬在一旁问道:“皇上打算让这些上书的乡绅都回去吗?”
曹振镛在一旁说道:“万万不可,这些人都是百姓中的良善之辈,在当地德高望重,若是寒了这些乡亲父老地心,恐怕于朝廷不利。 ”
刘寄转过头来大声喝问道:“那你说怎么办,就依着他们不修这铁路了。 ”
曹振镛见皇上发火了,连忙回道:“这铁路是一定得修,只是乡亲们还要好生安抚。 陶中堂学富五车,能言善辩,不若派他前往好生劝说,定能妥善处理此事。 ”
陶澍见曹振镛把事情扯到自个头上,心中不由来气,只是今日皇上正是火头上,他也不好恶言相向,只是淡淡的向刘寄说道:“皇上依微臣看,现在火车已经放在昌平机车管理处,从管理处出来到昌平车站数里长的铁轨已经铺好,可组织这些老乡到昌平观看火车拉货的表演。 另外可安排一些唱大鼓戏的人,将火车的好处编成曲儿,表演给这些人听。 ”
刘寄心头的烦恼一下去了一半,这主意好,而且这里面还有文章可做。 他点头说道:“陶中堂所言不差,朕决定就这么办。 ”说完刘寄又指着礼部尚书穆彰阿说道:“彰阿,朕交给你一项任务,立刻组织一支宣传队,到铁路沿线去宣传铁路的好处,记住都找那些唱戏的讲笑话的耍猴卖艺地人。 ”
穆彰阿应了一声:“圣上英明,这法子好,保定将那些老顽固给转变过来。 ”
*********************************
昌平机车官吏处在昌平洲十里外地马池口村,这里早在半年前便搞起了轰轰烈烈的建设,现在这里已经修建地差不多了。 巨大的停放机车的厂房在村外一片巨大的空地隆起,几条并行的单轨铁路从厂房里往外向昌平方向延伸,最后这些铁路都汇成一线,越来越细一直消失在地平线。
第一章风起云涌一百二十三铁马蒸鸣2
第一章风起云涌一百二十三铁马蒸鸣2
今天的马池口村热闹非凡,村民们躲的远远的看着庞大铁路机车,这东西刚刚运来时便给了村民们一次震撼,好大的铁家伙,到底有什么用呢?这个疑问一直盘旋在村民们的脑海中,直到几天前铁马儿在铁路上轰隆隆的奔跑起来,老乡们才知道了是会跑的家伙。 听说今天这么大的铁家伙又要动起来,村民们的好奇心将他们吸引了出来。
让村民们觉得最值的是,一大早这里便有唱花鼓戏得在表演。 咚咚的鼓声合着清脆的嗓子,让村民们沧桑的脸上难得的露出笑容,憨厚的笑容里饱含着他们简单的悦乐。
在机车的近处上百名来自铁路沿线的乡绅和一群朝廷官员们将火车围的水泄不通,罗伯特正通过翻译向这群长衫马褂的乡绅们讲解着。 对于机车的原理很多人都是听得一头雾水,听着听着这些人干脆在下面东张西望地打发时间,少量求知欲旺盛的乡绅,兴致勃勃的提着问题。 看来还是用花鼓戏给他们讲解效果好的多。
刘寄收回了打量着这群以老头为主地乡绅队伍的目光,回望着铁轨上静静卧着的老式机车。 他心中充满了遐想。 这“火箭号”机车真像一个拖拉机的脑袋,长长的鼻子前头一根向上的大烟囱,驾驶室四面透风,车底下的铁辊子磨盘大小用几根转轴相连骑在铁轨上,整个机车浑身黑黝黝的让人感觉很简陋。 机车地后面还挂着一节长长的车厢。 车窗是木制的,还上了一层朱漆。 里面的座位是木制的硬板凳,从车窗里望进去木凳从车头一直横到车尾,长长的像两粗线条似的。 在长凳前横着一条同样长短地木扶手。 由于座位靠着厢壁,车厢中间便部位显得有些空。 这样老式的火车时速能达到56公里吗?刘寄不竟有些怀疑罗伯特地解说。
过了一阵罗伯特的翻译在前面说道:“请各位先生跟着我登上车厢。 ”说完翻译带着一众乡绅们往火车上登去。 刘寄待乡绅们上了火车,也兴致勃勃的带着随行的一干官员登上了车。 踏着木梯子走进车门,朝车厢里望去。 百来号乡绅们坐上了火车依旧显得绰绰有余。
众人见刘寄上了火车,连忙都站了起来。 参差不齐的高喊道:“皇上万岁!”
在刘寄周围的人连忙空出了一段座位。
刘寄摇着手臂说道:“诸位乡亲父老不用多礼,古人说百年修来同船渡,今日朕与诸位同车一游,说起来也是朕与诸位的缘分,既然缘分在此,诸位父老乡亲就不要多礼了,都随便坐下来。 ”
说完刘寄也在木凳上坐了下来。 他往下一看。 这才发现木凳是铁脚架地,看起来还颇为结实。
发现自己的两边都是空空的,刘寄招向罗伯特和雷履泰招呼着,让他们坐到了自己的身边。
等两人一左一右坐在自己的身边坐下,刘寄向罗伯特说道:“今日辛苦先生了,朕将特封先生为大清的奉恩将军,在京城赐宅邸一座。 ”待翻译将话传递给罗伯特后,刘寄阻止住想要开口的罗伯特继续说道:“虽然封了先生的爵位。 但先生是个特例,先生可自由出入中英两国,愿不愿意在中国居住都随先生。 ”
翻译又将刘寄地话转达给了罗伯特,罗伯特高兴的单膝跪拜了下来,以参见英王的礼节跪谢了刘寄。
这时火车头的位置传来一声尖锐的汽笛声,火车轰的动了一下。
车厢里地众人都不防备。 尖锐的声音加上车身的摇晃,吓的人面如土色。 等车重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