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界-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警察不帮警察还帮谁?
  第二天,警察来到县委办,很客气地请张建中回公安局配合调查事实真相。警察把谁放在眼里?因为张建中是县委办的人,才对他客气,其他单位的人,早亮出手铐了。
  到了公安局,张建中被带进一间小屋子里,娜娜的男朋友和另一个警察坐在近墻的一张桌前,张建中与他们面对面,坐在屋当中一把椅子上,抬头看,他们背后的墙壁上有一行非常醒目的大字“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张建中大声申辩:“我是来配合你们查案的。”
  男朋友说:“太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别说你只是一个普通干部。”
  “我犯了什么罪?”
  “你涉嫌伤害他人。”
  “他是自己误伤,与我没有干系。他的那些同伙都是这么交代的。”
  “他是不是误伤?不是你说了算!”歹徒男朋友翻开记录册,问:“姓名?”
  “你不知道吗?”张建中见了歹徒害怕脚软,但对这个在党校屡屡考试不及格的警察却非常不屑。
  男朋友敲了敲桌子说:“我问你姓名!”
  张建中头一扭,看着窗外,不答。
  “我警告你,到了这里,你只有配合,想要顽抗到底,只能自取灭亡!”
  另一个警察说:“你只有把事情说清楚,才能离开这里。我们希望你不要浪费彼此的时间。”
  张建中说:“整件事情早就调查清楚了,你们这才是浪费时间,多此一举。”
  “我们在复查这个案子时,认为有疑点,所以,希望你再次配合我们,把事情经过再复述一遍。这是对犯人负责,也是对你负责。”
  “我认为,你们是在审讯我。”
  “这只是你的认为。”
  “我希望换一个环境。”
  男朋友很用劲地盖上记录册,说:“你以为你是谁?要不要带你去接待室?要不要沏上一杯茶?要不要准备水果?到了这里,你就是嫌疑人,必须听我们的。”
  另一个警察看了他一眼,虽然觉得他态度恶劣,碍于同事的面子,并没阻止他。
  “你还是好好配合吧!”他依然和颜悦色。
  男朋友却说:“对这种人,不必客气。”
  张建中开始明白了,这是娜娜的男朋友故意刁难自己。
  “事情很简单,副县长请我去他家吃饭,当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前几次,吃了饭,副县长都要留我下棋,一直到很晚才回家。娜娜也一直陪着我们,一会儿给我们沏茶,一会儿给我们削苹果。我离开的时候,总把我送出他们家的院子。”
  他夸大其词气气那家伙。
  男朋友并没做记录,打断他说:“没叫你说这些。”
  张建中见他没记录,底气更足了,说:“这是事情的起因。”
  “我们不想知道事情的起因,只了解那天发生的事情。”
  张建中还是长篇大段地往下说:“那天下班前,娜娜又叫我去他家,本来,我是可以早走一步的,但娜娜偏要我等她,说是要我和她一起走。我只好等她,只好一起跟她去她家。经过那个水果摊,娜娜说,家里的水果吃完了,顺便带点苹果回去。我还叫她别那么客气,别每次去她家,吃饱喝足了,嘴还不停。但她一定要,我又只好听她的,走近那个水果摊买水果。”
  男朋友嘴都气歪了,大声说:“直接说那家伙是怎么受伤的?他拿着西瓜刀追赶你的时候,你是怎么对付他的。”
  另一个警察也开始意识到事情不妙了,这像是审讯吗?这完全就是两个男人在争一个女孩子,一个男人得意忘形,另一个男人酸溜溜地吃醋。或许,他也明白了,娜娜的男朋友强烈要求把张建中带回来再次询问事情的经过。
  他不再插话,不再让自己卷入这场与事件无关的审讯中。
  张建中继续说:“当时,那家伙挥舞着西瓜刀在后面追赶,我一边跑,一边叫娜娜快跑一点,我受伤不要紧,但我必须保护她,毕竟,我是男人,要有担当。当时,我根本没想到那家伙那么倒霉,会摔倒伤了自己。”
  “你觉得,一个小混混,成天喊打喊杀,会那么窝囊?会伤了自己?说出来,谁都不相信!”
  张建中笑了笑,说:“不是他伤了自己,唯一的可能就是我赤手夺刀,向他砍去!”
  男朋友看到了曙光,说:“说说,你是怎么夺刀的?”
  “你觉得,会有这种可能吗?我就是有那勇敢,也没那能力吧!”
  男朋友哑然。
  
第八十章 扶贫工作必须大力宣传
  这天,副县长把民政局长叫到办公室,要他汇报最近的工作情况,那局长担心自己汇报得不够全面,把几个副局长和办公室主任也一起叫来了,五六个人几乎把副县长的办公室都挤满了。
  那时候办公条件有限,副县长办公桌也不宽敞。
  副县长也不急,先听那局长做近期工作的全面汇报,才说明自己的态度。
  “我想重点了解一下扶贫工作的情况。”
  此话一出,那局长便尴尬地一笑。
  几个坐得笔直的副局长身子开始摇晃起来,虽然不敢说什么,却还是看出得有些儿不高兴,像是说,你向领导汇报也不问清楚汇报内容,汇报扶贫工作,只要把分管扶贫的副局长和扶贫办公室主任叫来就可以了,其他人副局长根本不知道这方面的情况。
  副县长分管民政工作多年,很清楚扶贫这一摊由那位副局长负责,目光就落在那副局长身上,他依然挺直腰杆,也看到了副县长询问的目光,但没有局长指示,他是不好把话头抢过来的,你怎么知道局长马上就要你汇报呢?尽管局长说不清具体细节,大概情况还是清楚的,还是能说个一二三的。
  果然,局长的思路调整过来了,一二三,说了三点近期扶贫工作的情况。这单项汇报与刚才全面汇报有一定的区别,把扶贫工作放在民政局这大局来说,只是一项内容,占的比例不大,但如果单项汇报,就不能少了领导的重视,比如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副县长的关心支持下。就不能少了各部门单位的协助,各镇委镇政府的配合。不能少了民政局在这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等。
  不管真假,反正局长又是口若悬河,眼睛眨也不眨。
  最后,便习惯性地看一眼分管副局长,说:“有什么不足,副局长补充吧!”
  其实,也没太多补充,不管多大的官,汇报工作都有一个僵化的模式,而且,首长们日积月累,听汇报也跟上了那个模式,如果,超出这个范围,首长思路跟不上,那就是你话多了,罗嗦了。
  局长如此全面的汇报后,副局长只能在细节上补充,领导重视这方面补充一点局长的重视,各部门单位的协助配合方面补充一点具体的做法,局里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方面补充一些数字,然后,再说一些被扶贫对象感激的话,说一些感人的场面,比如,某某受益人给民政部门写感谢信,送锦旗。
  副县长似乎也被感动了,说:“非常好,被扶贫对象说的话是最真实的,老百姓写感谢信送锦旗,说明我们的工作落到了实处。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扶贫对象排忧解难,就是让老百姓满意。”
  局长松了一口气,那位副局长也松了一口气。
  其他几位副局长想,总算结束了,有人就收起了笔记本。
  副县长却说:“既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怎么不好好总结总结?”
  局长赶紧跟上节奏,说:“正准备总结。昨天,我们还商量是小范围总结,还是大范围总结?”
  后面这句话很技巧,既说明自己已经开展了总结工作,又试副县长的口气,我们应该怎么总结?
  副县长接过话说:“当然是大范围总结,全面总结。”
  此话一说,那几个把笔记本收起来的副局长,又把笔记本拿了出来。不管工作与自己有没有干系,领导的指示的时候,都要认真记录,回去看不看是一回事,做样子给领导看才是最重要的。
  副县长没有马上说话。他从沙发上站起来,踱着步,像是边思考边说:“扶贫工作是全县人民都关心的工作,是体现县委县政府关心老百姓疾苦的工作,取得了那么大的成绩,必须好好总结,必须做大文章。”
  局长仰头看着他说:“我也是这么想的,要发挥报纸的作用,写一篇有分量的大文章,争取登头版头条,让全县人民都知道。”
  副县长盯着他问:“仅仅是报纸吗?仅仅是写一篇大文章吗?”
  局长心里“咯噔”一跳,问:“你的意见是……”
  副县长又坐回到沙发上,说:“利用报纸进行宣传是必要的,也是常规性的,但是,我们还要跟上形势的发展。现在,什么覆盖面最广啊?群众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是什么啊?”
  他抬头看了看在座各位,但并不是希望有人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引起大家的注意,等大家都在思考的时候,食指一伸,说:“是电视。我们要发挥电视的优势,我们要报纸电视联动,大张旗鼓地宣传我县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
  他说,宣传不是给领导们看的,如果,只是让领导看,发个文件,发个工作简讯就足够了,但有意义吗?当然,不是没有意义,让领导们知道我们取得的成绩,今后,对我们个人有用,对个人的提拔晋升有用。
  他说,但我们更应该让群众老百姓知道,让群众老百姓知道政府为他们干了多少好事,让群众老百姓知道,我们搞扶贫不是作秀搞花架子,而是实实在在为什么做事!
  局长连连点头,说:“领导就是领导,站得高,看得远。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我们真应该好好宣传宣传。现在,有些群众老百姓对扶贫工作还不够了解,的确有部分人认为我们是在作秀,甚至有的人还认为,这是政府的政绩工程。”
  副县长说:“怎么搞?你们回去研究研究。”
  局长笑了笑,说:“县长你一定胸有成竹了。”
  副县长却摇头说:“我不是包干领导,不是你们的保姆什么都帮你们想好了。我分管的工作还不止你们一个民政部门,就是想当你们的保姆也没时间,也没那么多精力。我只是给你们一个精神,给你们一条思路,具体怎么落实?还要你们回去思考。”
  说着,他看了一下时间,又说:“就谈到这吧!我还有个会。”
  局长说:“回去后,我们马上制定一个方案,明天就呈送给县长你。”
  “很难吗?要拖到明天吗?你们在我的办公室研究,我开完会,你们就把方案弄出来。”
  局长原以为,把事情交给副局长和扶贫办那些人去干,自己再过过目,没想到副县长要得那么急。
  (最近工作确实太忙,更新少了,还请原谅)
  
第八十一章 赖蛤蟆想吃天鹅肉
  局长并不知道副县长去开短会还是长会时间有多长?因此,很有紧迫感,你怎么也得在他回来前拿出一个可行性方案。
  有人说,县长那么重视,一定是上面有什么重要精神。
  有人说,县长的指示就是重要精神。
  ……
  有人说,扶贫工作是越来越重视了。
  有人便说,这是民心工程,是群众老百姓受益的工程。
  ……
  有人说,或许,县长已经有底,只是看我们的方案能不能与他的想法相吻合?
  有人说,县长的想法已经很清晰,要报纸电视联动宣传。
  分管扶贫的副局长问,怎么才能报纸电视联动呢?
  局长说:“这就是关键。”
  大家都静了下来,思考应该怎么联动。
  分管扶贫的副局长说:“我们是不是组织报社记者和电视台记者一起进行采访,报社记者写文章,电视台记者录制电视专题片。今年的两会宣传就是这么搞的,好像叫报纸有文章,空中有声音,荧屏有画面。”
  有人马上接过话说:“再把电台记者也组织起来,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
  局长叫起来:“对,对。进行全方位文体式的宣传。”
  那时候,许多单位对单一的宣传驾轻就熟,但利用三家媒体同时进行宣传还较陌生,有人便提出,是不是需要县委宣传部门给予支持?只要他们支持,一声令下,属下这三家媒体单位都不敢怠慢,但是,要他们民政局去指挥三家媒体,人家会听你的吗?
  局长说:“这不是我们担心的问题,只要我们把方案做出来,需要宣传部支持的工作,可以争取副县长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沟通。”
  怎么也不会去想副县长不会与宣传部长沟通,这可是他主动提出来的工作。于是,大家围绕怎么组织三家媒体进行采访报道,具体都采访哪些内容,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分管扶贫的副局长忙一一记录,并在脑子里形成一个粗略的方案。
  “可以了吗?”局长问。
  分管扶贫的副局长看了看笔记本,又在脑子里捋了一下思路,点头说:“差不多了。”
  “先说给我们听一听。”
  尽管都是善于向领导汇报的人,局长还是希望的听一听,心里还有个底。几个人听完后,又补充了一些意见,觉得口头汇报也可以了。毕竟时间太短了。
  局长松了一口气,很有些调侃地说:“看来我们这个班子,还是很有战斗力的。”
  有人也真真假假地说:“有你这样强的班长好带头人,我们就是想孬种想偷懒,也不敢啊!”
  几个人便也说:“就是,就是。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
  副县长听了分管扶贫的副局长汇报,静默了一会,像是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说:“还很粗,回去还要再细化,才能形成正式的书面方案。不过,能在这么快的时间内搭起这个框架已经很不简单了。”
  局长问:“你有什么指示?”
  副县长说:“谈不上指示,只能说是一点个人看法吧!”
  大家的腰挺马上又挺直了,又开始装模作样地做笔记。
  “争取宣传部支持这项工作,思路是对的,宣传嘛!调动三家媒体嘛!的确需要发挥宣传部的力量,但是……”
  许多事情就是这个“但是”转了调。
  “我个人认为,还是争取县委办的支持。你们几个局长总不会跟着采访组下去跑吧?由扶贫办主任负责这事,还是让县委办出面协调力度更强,不仅是三家媒体单位,就是下面镇,也可以调动镇委镇府的力量。”
  副县长“哈哈”一笑,说:“就是接待标准也会不一样。”
  几位副局长连连点头,想副县长考虑得真细,把这些非工作性质的事也考虑进去了。特别是分管扶贫的副局长,本就想让扶贫办主任负责这事,还担心局长不同意,有副县长这句话,有县委办的同志带队,自己就可以不用身水身汗地去下面跑了。
  局长也点头,心里却想,你这是在给自己减轻压力,如果,争取宣传部支持,肯定要你出面才能跟常委部长谈,而且,这常委与副县长相比较,人家排名在你前面,你还要用一种请示的姿势。但与县委办李主任沟通,或许你就不用出面了,即使我谈不来,就也可以用一种命令的口吻了。
  果然,副县长对局长说:“你可以先与李主任沟通一下。”
  局长哪敢说不。
  副县长又补充道:“你还要考虑一下,人选的问题。我们要点名提出要县委办的哪一位同志配合。如果,李主任安排个资格老的同志,比如老好人,到时候,他未必会听扶贫办主任的。”
  局长说:“我们对县委办的同志并不太熟悉,是不是副县长点个名?”
  副县长说:“找个年青人,既能代表县委办协调各单位的关系,又不会打乱我们的计划。”
  局长开始意识到副县长连这个人选也心里有底了,知道怎么问他也不会先提出来,他要你们提出来,然后再做肯定,就像制定方案一样。如此这番,让人觉得,这都是你们民政局自己提出来的,从搞这个立体式的宣传,到物色县委办的人选。
  局长以为副县长在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如果,整个过程发生什么差错,副县长完全可以推脱得干干净净,这都是你们民政局提出来的,他只是给了你们一个思路。
  分管扶贫的副局长说:“我也认识县委办的几个年青人。”
  局长便说:“你说说他们的名字。”
  副局长说一个人名,局长便问副县长,这个怎么样?应该可以吧?见副县长不表态,又对副局长说,还有呢?一直说了五个,副县长要么摇头,要么不表态。副局长尴尬地笑了笑,我就认识这五个了,其他的没打过交道。
  局长想起来了,说:“我记得县委办新调来一位年青人,好像是在从工厂调来的,听说,在报纸上发表过文章。叫什么名了?”
  几个副局长似乎也说不上名字。
  有人说:“很年青,也就二十二三岁吧!”
  有人说:“好像姓张。”
  
第八十二章 必须严肃处理
  副县长便确定他们说的是谁了,县委办只有张建中一个人姓张的。
  他说:“是有这么个年青人。刚从工厂调进来,应该没什么官老爷习性,扶贫办主任应该可以左右大局。”
  局长心知肚明,说:“就他吧!”
  “我想起来了,他叫张建中。”副县长点名了,又像是不放心地说:“新调来的,恐怕经验不足。”
  分管扶贫的副局长傻乎乎地说:“我也有这个担心。”
  局长说:“县委办这样的部门,没点水平是进不去的,就算他再差,在县委办这样的大熔炉里磨练,不成钢也是一块好铁!”
  副县长便冲那副局长一笑,说:“听局长这么一说,我们的放心反而显得多余了。”
  局长很坚定地说:“就定他了。我去跟李主任说,让他跟那几个媒体单位打个招呼,再跟我们下去采访的镇通通电话,然后,由张建中,是张建中吧?让小张同志代表县委办带这个队。”
  那副局长还没醒过神来,说:“是不是慎重一点?”
  局长心里很鄙视,想你当不了正职,缺的就是这心眼,这还看不出领导的意图。至于领导为什么有这么个意图,并不重要。
  他说:“小张同志虽然年青,或许经验也不足,但扶贫办主任却是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你副局长再跟紧一点,应该没问题。”
  这事就这么定了。
  从副县长办公室出来,还没到下班时间,他们这一拨人又移师前往李主任办公室。李主任笑着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倾巢出动啊!局长说,刚去副县长那领了任务,这不就又来向你请示吗?李主任说,还用向我请示吗?别说有副县长的指示,就是没有,你一大局长想干什么,要去干什么?也不用向我请示啊!一定是传圣旨,要我帮你干什么了。
  局长“哈哈”一笑,说:“李大主任明察秋毫,明察秋毫!”
  他把来的目的一说,李主任就清楚为什么找他不找宣传部,为什么点名要张建中了。他认为,张建中没能当上县委书记的秘书,副县长一定耿耿于怀,这次,多少有给张建中创造锻炼机会的意思。
  他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你们还是找公安局要人吧!”
  局长问:“公安局先一步把他抽调走了?”
  李主任说:“叫他去调查‘小树林事件’。”
  分管扶贫的副局长已经听说过“小树林事件”,这才“噢”地一声,明白过来了。局长却还不知道,问,什么小树林事件。李主任便说,你这局长怎么当的?这么大的事你都不知道。局长说:“我们又不是在县府大院上班,消息哪有你灵通?就是在县府大院上班,也没你李大主任消息灵通啊!”
  他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时,便问:“公安局也太不像话了。”
  李主任说:“不能这么说嘛!他们也是公事公办。”
  “小张什么时候能回来?”
  “这个说不准,你得问问公安局长。他们那边把事情弄清楚了,我马上叫他去你们那报到。”
  说着话,有人敲了敲门,门没关严实,就见娜娜推门进来,见一屋子的人,想退出去,李主任问,有事吗?娜娜说,你要的资料印好了。李主任说,你拿到办公室去吧!娜娜便退了出去。
  她也听说,张建中被公安的人带走了,但她并没往心里去,本来,张建中与她就没什么关系,人家爱把他怎么就怎么样,再说了,小树林事件已经弄清楚了,就算叫他去,最多也是核实一下当时的情况。
  然而,老爸似乎很紧张,下班前打电话问公安真把他带走了吗?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她说,我也不知道?老爸就说,乱弹琴,真是乱弹琴。他是听民政局长说的。民政局长一离开李主任办公室,就把这事告诉他了。从娜娜嘴里证实确有此事,他说打电话给公安局长,问他们到底想干什么?说又是副书记、常委副县长都证明事件与张建中无关,你们公安还想怎么样?还想否定事件真相吗?想否定副书记常委副县长吗?
  那时候,公安局长和县委办主任一样,还不是县一级领导兼任,因此连连说,我不清楚这事,我不知道他们又把小张同志带回来了。副县长说,你去查清楚,到底是什么人搞鬼,他到底想干什么?你们公安局做事有没考虑到影响?你们这样屡次三番地要小张去问话,有没考虑到对他的影响有多坏?对一个同志负责也不应该这么干嘛!
  事件很快查清楚了,是一个叫陈大刚的警察强烈要求复核此事,并把张建中带了回来。与他一起审讯的警察反映,陈大刚有可能是出于私心,他们早就认识,或许,都喜欢副县长的女儿,出于一种嫉妒,用这一种审讯的形式发泄内心的怒气。
  “他是赖蛤蟆想吃天鹅肉!”副县长听了公安局长反馈的信息,在电话里大发雷霆,“必须严肃处理!”
  “一定,一定。”
  “你别只是口头答应,随便应付我。”副县长太气愤了,你一个凭打球混进警察队伍的家伙,能有什么出息?再打十年八年,还打得动吗?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家伙,竟敢看上我副县长的女儿?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什么德性。
  他说:“我知道你喜欢打球,对那些球打得好的年青人另眼相看,但是,这家伙,你不处理不行,你必须马上把他的处理通报放到我办公桌子上。”
  公安局长哪敢怠慢?
  然而,陈大刚也太过份了,你一个牛高马大的人,怎么就那么小心眼?怎么就采用那么卑鄙的手段?你就不能公平竞争?就不能与那个小白脸竞争一把?他是县委办的又怎么样?他与娜娜在一个单位又怎么样?
  自古美女爱英雄!
  你像个男人一样跟他竞争,完全有可能胜出赖蛤蟆吃了天鹅肉。
  公安局长也是被副县长训得心里窝火,也是对自己那支球队的偏爱,何况,陈大刚还是主攻手。
  
第八十三章 我们结束了
  公安局长原想应付一下,想想在副县长那边肯定通不过,这阵,又没有比赛,应该不会太影响他的情绪,就一狠心,给了他一个行政记大过的处分。
  副县长似乎还不满意,说:“这种人应该清理出公安队伍。”
  公安局长当然不能接受,说:“再给他一次机会吧!”
  副县长说:“机会不是别人给的,是他自己创造的。”
  说完,就把电话挂了。
  公安局长又好一阵忐忑。
  陈大刚却认为这么处分太严厉,平时,跟公安局长并不生分,在球场也能说几句玩笑话,便找到局长办公室。
  陈大刚说:“人家说公安是老虎屁股摸不得,今天,我算是见识了,公安也只能算是只病猫,县委办才是真正的老虎,才是老虎屁股摸不得。我就纳闷了,我们拿枪的怎么就怕那些耍笔杆的了?”
  局长说:“你嚷嚷什么?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对吗?你滥用职权还有理了?如果,不是你,换了别人,我马上就把你扫出公安大门。”
  或许,就是这句话,更鼓舞了陈大刚的斗志,一点也不示弱地说:“不用你扫,我自己走。只要我离开公安,立马就有人抢着要我。”
  他这话可不是随口说说,今年全县机关排球赛一结束,好几个不服气公安拿冠军的单位都来挖墙脚,用比公安还优厚的待遇劝陈大刚过去。陈大刚也义气,哪也不去,说他要知恩图报,当初公安赏识他,他才有了今天。只要公安不赶他,他就一直为公安打下去。
  现在,局长也觉得有些对不起他。
  他叹了一口气,说:“不是我不想帮你,我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副县长给他的压力还没结束呢!
  他突然双眼一亮,说:“你和娜娜不是很熟吗?让她给你说说情。”
  陈大刚一直以为是县委办的人为难自己,说:“她只是一个小打字员,县委办的人应该不会给她面子。”
  局长不能把话说得太明白,只是说:“如果,她能劝她爸帮你求情,这事就可以解决了。”
  别看陈大刚牛高马大,且一身豪气,一提到副县长,他却没了底气。
  人就是这样,与娜娜什么关系也没有,或许,见了副县长一点也不惧怕,但有了那种微妙的关系,便在心里生发出一种无缘无故的胆怯。
  局长还是鼓励他,说:“系铃还须解铃人,只要她老爸肯帮你,你应该什么事都没有,我这边也没有了压力。”
  话说得很明显了,陈大刚那脑子却悟不出其中的含意。
  晚上与娜娜约会,见他萎靡不振,娜娜问他怎么回事?他才想起这事,想自己记行政大过一次,至少要丢一年的奖金,至少两年不能评先进,就觉得确实有必要叫未来的老丈人解决这事,何况,你喜欢娜娜不也因为她是副县长的女儿吗?你总不能浪费了她的资源。
  娜娜摇着头说:“我不敢跟老爸提。”
  “为什么不敢提?”
  “我老爸要问我为什么帮你?我怎么说?问我跟你是什么关系?我怎么答?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还不想让他知道我们的关系。”
  陈大刚一听就来气了,说:“你直接告诉他,我们是恋爱关系。”
  “不行,这不行!”
  陈大刚一把推开她嚷了起来:“你跟张建中是不是有一腿?你是不是一脚踏两船,现在跟我在一起,明天又约他去你家吃饭,还要他跟你老爸下棋,你是怎么告诉你老爸的?说你们是什么关系的?”
  娜娜被他推得后退了几步,站稳了,久久地看着他。
  陈大刚还在咆哮:“你看我干什么?说中你的要害了是不是?”
  娜娜头一扬,说:“是,是。你说对了,你说中了我的要害,我就是一脚踏两船怎么样?张建中就是比你好,比你聪明,没有你这么粗鲁!”
  陈大刚扑了上来,抱住她说:“你再说一遍。”
  娜娜挣扎着,大声说:“你松手,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