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界-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主要还是特殊情况,还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部门单位的领导说:“一句得罪,一句包涵就把我们打发了?”
张副主任问:“还想怎么样?你们还想怎么样?要不要投诉到省里,我还真想你们投诉到省里,最好他们别总来检查督导我们的工作。”
部门单位的领导就说:“你这是压我们啊,一会儿书记,一会儿省里,你别忘不了,现在可是你在求我们,求我们说好话,如果,你才这么一种态度,别想我们能说半句好话。”
张副主任说:“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有坏话尽量说!”
李主任陪着督导组的人进入会场,大家便都静了下来。本来,李主任是希望分管水利工作的副县长主持召开这个会议的,然而,那副县长很不满意他这种暂时变更,又把球踢了回来,说他目前不在县城,要赶回去也要三个多小时,李主任不知是真是假?就算是假,那意思也很明显了,你又能把他怎么样呢?因此,只好硬着头皮顶上了。
大家坐定,他环视了一周会场,问:“人都齐了吗?”
张副主任说:“都齐了。”
李主任便说了一段迎接省督导组之类的客气话,引起大家一片掌声,然后就一一介绍了督导组的成员,又介绍了红旗县各部门单位的领导,最后,张副主任像是自告奋勇地介绍李主任。
他说:“这位是我们县委办李主任,享受正处级待遇。”
此话听起来很别扭,却是说给那组长听的,你不是要职务对应吗?李主任也是正处级。
李主任很不好意思的样子说:“没这么介绍的,我那正处级是以前在部队当团长的时候的,到了地方,就降了。”
很谦虚的样子,却很让人肃然起敬。
部门单位领导一个个久经沙场,开始还听得莫明其妙,见再两位主任一唱一和,便多少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有人说,李主任是老团长了!
有人说,县委书记也没他资格老!
督导组也有人说,早看出李主任是军人出身,那腰杆挺得直直的。
李主任见效果到了,便制止大家,说:“大家不扯完了,别浪费时间。”
他说,这次,把各部门单位的座谈调整到现在提前召开,主要是根据省督导组的需要,是出于大局的需要,我知道,有个别同志有意见有牢骚,但是,有意见也好,有牢骚也好,都要克服,认真开好这次会议。”
他一下子把责任推到督导组身上了。这可与我们县委办无关!
他说,其实,你们都是领导干部,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是最基本的素质,所以,无所谓准备不准备。何况,这个会就是要你们说真话说实话,越没有准备才越能说出真话实话。督导组需要听的就是真话实话!
他说,座谈座谈,就是有什么说什么,可以系统地说,也可以想到什么说什么,三句两言敲敲边鼓也可以。
李主任说:“我就说这么几句吧!我们请督导组的吴处长讲话。”
也没叫鼓掌,大家还是鼓起了掌。
吴处长等掌声静下来才说:“谈不上指示,只是说说议程安排吧!这次座谈会的目的意义大家都清楚了,我也不多说什么?我们主要还是听,先由各位领导谈谈县东水库工程的看法,尤其是工程进度的情况,工程质量的情况,可以是代表部门单位的意见,也可以是个人的看法,成绩要说,不足也要说,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客观地掌握全面情况。”
李主任见大家左右张望,便说,每个人都要说,轮着来,从我右边开始,每个人的时间不能超过五分钟。开始吧!
大家的目光就都瞪着坐在李主任右边的水利局长。
水利局长“嘿嘿”一笑,不再推辞,说:“我说几句吧!”
虽然没有准备,他还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二三四五,谈了五点看法,都属成绩类的。最后说,不足嘛!也不是没有,就是我们水利局对这项工程的宣传力度还不够,没有让群众老百姓充分认识到水库工程的进展情况,可能在群众老百姓中造成了一些误会,所以,希望今后,在这方面要好好加强。
(今天上传三章,请各位大大点击、收藏、投票)
第四十一章 带火药味的提问
大家便说:“是的,是的,水利局长太低调了。不想宣传自己的成绩,这个我们理解,但是,这不是你们水利局的成绩,也是县委县政府的成绩。你应该站在这个高度看问题!”
水利局长非常虚心地承认自己的不足,连连说,是的,是的,这是我做得非常不够的地方。有时候,就是没能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去思考问题,总认为,自己把工作做好就行了,心甘情愿做老黄牛,默默地勤勤恳恳地工作。却没想到,如何让群众老百姓更了解我们的工作,了解县委县政府在关心民心让他们得实惠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他说:“非常感谢这个座谈会,能够在大家的帮助,查找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痛定思痛,改正自己。今后,一定要大力宣传水库工程,消除群众老百姓的误会。”
这也是不足,却说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群众老百姓对工程有意见,那也只是一种误会。
领导们一个个老奸巨滑,看似提出了不足,却又拐着弯说清楚了社会上一些不利言论的原因,其实,那只是不了解真实情况的误会。
李主任说:“非常好,就是要这样,说真话实话。”
他说,继续!
领导们又轮着往下说。一个个都是能说会道的人,每人五分钟的时间,一点也不够。然而,水库工程那些事,十个八个人说,总会有重复,因此,前面三个说过后,后面的人便调整过来了,说前面说过的我就不重复了,只谈新观点。谈新观点的人有谈三点的,有谈两点的,甚至只谈一点的,有的干脆就谈不足。
有的说,水利局有点看不起他们,县东水库都上马那么久了,做了那么多工作,却从没考虑到安排他们做点什么?特别是大会战,都组织了还几次,也没轮到他们,搞得他们单位的干部员工想为水库工程出一份力也没有机会,大家意见非常大。
有的说,水利局长有本位主义,水库工程一开始,就借调了他们单位的几位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在还没还。水库工程质量非常重要,我们能理解,但是,你也不能借人不还啊!有时候,也应该让他们回原单位走走吧?单位也非常需要他们啊!
张建中坐在一角落里,不停地记着笔记,发现这一轮座谈下来,把县委县政府对县东水库工程的重视说足了,把水利部门尽忠职守说足了,把水库工程的质量和进展速度也说足了,还把社会上一些不利的传言也掩盖了。如果,不是亲眼目睹,还真以为,这是一场有准备有预谋的座谈会。
李主任看了看吴处长说:“不知督导组的领导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我们是不是转到下一个议题,由督导组的领导提问。”
吴处长就对督导组的人说:“大家都谈谈吧?”
督导组的人一点不客气,好几个人都举起了手。
李主任点名说:“戴眼镜的那位领导先说吧!”
那是一个比张建中年纪大不了多少的年青人,李主任敢这么称呼他,多少也因为他年青,应该职务并不高。
他先看了看笔记本,问:“刚才大家都提到大会战,我想知道,这种群众大参与会不会影响工程质量?”
李主任问:“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有人说:“还是李主任回答吧?这是县里组织的活动,你回答更有大局观。”
李主任点点头,说:“也好,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他说,这项活动是由机关工委、总工会、青年团和民政局联合倡导的。当时,县委县政府也有顾虑,也考虑到质量问题,因此,组织召开了几次质量验证质询会。据不完全统计,先后组织大小型座谈会十多场次。由此可见,我们对这件事是非常谨慎的,也是经过周密的科学论证的。
他说,在发动大家积极参与投身这项工程,大家的意见还是比较统一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一项省级工程,省里那么重视和关心我们,我们自己更不能袖手旁观。当然,不和谐的声音不是没有,也有小部分干部群众思想不通。我们要求所有的干部群众都与我们保持高度一致,这是不实际的!也是目前干部群众参差不齐的思想素质所不能达到的。
吴处长说:“我认为,李主任的话还是中肯,干部群众是一个大群体,受教育的程度不一样,素质参差不齐再所难免。”
李主任说:“过奖了,吴处长过奖了!”
他说,非常感谢吴处长对我们的理解。我提议,大家鼓掌表示感谢!
会场响起一片掌声。然而,张建中发现,好些个督导组成员面色冷漠。果然,有人又提出了更尖锐的问题。
一位年长者说:“我的问题可能属题外话,但还是想在会上提出来。”
他说,刚才大家对水利局长提出了一些批评,水利局长本人也虚心接受了。最突出的一点不足是,水利局长是一个勤恳勤恳,默默耕耘的老黄牛,时不时不能站在某一个高度,理解县委县政府的意图。我可不可以这么理解,他是一个好同志,是一个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但是,未必是一位好领导。
会场立时鸦雀无声。
几个弄巧成拙的局长显得很尴尬。
水利局长也一阵脸红,干咳了两声,斯条慢理地说:“我的任命是市委市政府的决定,而且,我在任这么些年所做出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胜不胜任?我想不是这次会议的内容,也不是这个层面的问题,有时间,你应该问问县委书记或县长。”
李主任笑了起来,说:“点中穴了,水利局长被点中要害,按捺不住跳出来为自己辩护了。这不是你自己说好就好的,这得由大家来评价,由县委县政府来评价。”
他说,从提出的这个问题,也可以看出,督导组对这项水库工程的关心,他们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更希望能了解真实情况,发现存在问题,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他说,当然,我也希望水利局长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大家都是出于对水库工程的关心嘛!
水利局长说:“理解,我能理解。”
(今天第二章到,下午上传第三章)
第四十二章 等请示汇报养成的习惯
李主任说:“这个问题还是我来回答吧!”
他说,水利局长是否胜任?我不做评价,只摆事实。如果,我没记错,他担任这个职务有三年多的时间了。每一年,县委组织部都要对在任领导进行一次测评,尤其是对一把手。测评的形式和内容,大家都清楚,我就不一一解释了,但每一年测评后,还能留在这个位置上,至少说明,他是称职的。
他说,刚才,有人提出水利局长的不足,我们应该客观分析,这只是相对而言,只是在领导层这个群体而言。水利局长是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的领导,相对一些起点高的领导而言,他有这方面的不足,但并不能说,他只停留在一个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思想境界。这三年多以来,他为我们县的水利建设做了不少工作,最突出的一点是,他全面治理了灌溉系统,改变了过去灌溉渠分布不合理的弊端。
他说,大家都知道,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目前,我们县的发展重点还是农业,否则,省里也不会把这么大的水库工程放在我们县,因此,水利部门在我们县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县委县政府物色这个领头人是非常谨慎的,也非常严格的。实践也证明了,县委县政府的决定是正确的。
李主任说:“还有一点,我想必须向各位领导说清楚,这项水库工程建设,还不仅仅是水利部门的工作,也不仅仅是水利部门的职责。县委县政府还成立了一个县东水库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这项工作,县长是这项工程的总指挥。退一步说,如果,水利局长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最后还有县长把关。”
他有点不客气了,你督导组管得也太宽了吧?管到红旗县的人事安排了。各部门单位的领导也听出了话里的火药味,不等督导组表态便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那情形就像李主任放了一个炸弹,他们再来一串机枪扫射,让你督导组想反扑也逮不着机会。
会场出现了好一阵的自由主义,李主任当然不会马上控制会场,凭这自由主义泛滥下去,反正也快到下班时间了。
县府大院的大钟响起下班的鸣响,李主任才对吴处长说,我看今天就谈到这里吧!吴处长连连说,也好,也好!
李主任就对大家说:“今天这个座谈会开得非常好,非常成功。”
他说,至少,有两个特点,第一,大家都非常认真,尤其是各位局长,一接到通知都能放下其他工作参加这个座谈会。第二,大家的发言都非常踊跃,从省督导组提出的问题也可以看出,领导是非常关心和重视这项工程的,我们回去后,一定要加倍努力,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质量完成这项任务。
此时,他已经非常淡定了,仿佛刚才什么事也没发生,仿佛这个座谈会真像他说的那样非常好,非常成功。
张建中到底还嫩,且又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座谈会,感觉一切似乎都很正常,毕竟,他一个对县东水库工程一点也不了解的人,还是在这次会议上听懂了许多东西,知道县委县政府是怎么执行这项任务的,各职能部门单位是怎么具体超作的。
晚饭还是在县府大院的食堂吃的。
食堂分三大块,一块是普遍干部用膳的大厅,一块是县领导用膳的小厅,还有一块是专门接待的上级领导的接待厅,面积可摆放三张大桌,此时却放了一张桌。因为是晚餐,就显得很丰盛,而且还有酒。
县长从下面镇赶回来陪督导组,询问下午的座谈会开得怎么样?吴处长连连说,还好,还可以。就引用了李主任说的两大特点。李主任也说好话,一点也感觉不到有什么不愉快。
端起酒杯,就更是一片乐也融融,一点隔阂也没有。
晚饭后,很客气地把客人送回招待所,李主任就随在县长身后,想向他汇报座谈会的真实情况。走了几步,县长停下来,问:“怎么会搞成这样?”
李主任愣了一下。
县长说:“我已经听到风声了。”
李主任没想到会那么快,也不知道那些向县长通风报信的人都说了些什么?是说督导组太过分,还是说他李主任太没水平?
李主任老实说:“还没完全弄清楚,有一点,可能对我们的接待规格有意见,觉得我们重视得不够。”
“这还不重视吗?中午县委书记陪他们,晚上我陪他们,你们县委办全程跟到底,这几乎是最高规格的了。”
“应该是那吴处长不懂基层的规矩吧!”
县长说:“这事不能大意。他不懂规矩,我们还得迁就他。否则,吃亏的是我们。”
李主任点头说:“我也这么认为,怎么说他也属钦差大臣,越是糊涂的钦差大臣就越不能得罪。所以,今天下午本是想叫分管水利的副县长主持座谈会的……”
他没把话说完,但意思已经到了。
“这可不是小事,我给他电话吧!让他全程陪同。”县长想了想又说,“还要打听清楚,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其他原因?”
李主任说:“我会继续关注。”
“及时汇报。”
其实,都知道这是一句废话,但还是要说,还是要若有其事地点头。与县长分手后,李主任觉得很有必要再向县委书记汇报一下,他肯定也听到了部门单位领导的汇报,同样清楚今天座谈会的情况。
那时候,没有手机,联系诸多不便,李主任回到办公室便打电话给县府大院的值班门卫,问县委书记的车回来没有?如果回来,马上打电话给他。
他便一直坐在办公室里等,等得不耐烦,拿出象棋棋盘摆棋谱打发时间。这是他转业到地方后,养成的一大习惯,特别是当了县委办主任,总要等县长或书记汇报请示工作,一个人傻傻的闲等,看着墙壁上那挂钟的秒针几乎就不跳。
(请点击、收藏、投票、打赏。你们的支持是东东码字的动力)
第四十三章 机关材料的框架
张建中是没资格参加接待晚餐的,即使随同去水库实现考察,遇着要在下面吃饭,也只能与司机归为一类,属工作人员,另安排坐一桌,甚至于伙食标准也不一样。因此,座谈会一结束,他去食堂吃晚饭。
平时,总是回家吃饭的,今天特殊,一早就跟老妈说了,全天吃食堂。吃了晚饭,回到办公室便忙着梳理座谈会上的记录。
这几天,张建中写机关材料的水平又提升了一大步,那次去边陲镇写的材料主要还是老好人给搭的架,还不能算是他写的。要知道,文章最难的不是写,而是如何搭架,架搭得好,要写的东西也就自然而然地从笔尖流出来了,张建中的进步就在于他基本掌握了机关文章的结构。
老好人说:“文章千变万化不离其宗。”
他说,首先,你要知道材料是给谁看的?是给领导看的,领导想要知道的是,下面有没有重视他的部署,下面是怎么抓好某一项工作的,都有哪些特点。最后取得了哪些成效。
他说,领导重视这一块,几乎是有一个套路的,你想改也改不了,领导看了那么多年的材料,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你随便乱改,打乱了他的思路,写得再好,他也不领情。
他说,效果嘛,也尽量地往县委县政府年初制定的计划上靠,要让领导知道,下面干了那么多事,取得那么好的效果,其实,都是在围绕县委县政府这个大局,这个中心,完全是在努力实现他们制定的目标。
老好人说:“整篇文章最难也是第二部分,也是最需要出新意的部分。老实说,领导最关心,也是看得最细致的就是这部分。下面是怎么干的?基层领导有没有头脑和能力?有没有新的创意?就体现在这一点。
老好人说,什么是创意?就是别人没干过的新形式新方法。怎么才知道别人没干过呢?这就需要比较了,有什么特点?特点这东西,不是凭空而来的,要经过比较。比较就需要有阅历的。有时候,为什么说老同志写的文章更能够抓住重点呢?就是因为他能够比较出新的创意。
老好人说,我希望你在这方面多看多思多比较,特别是多看看上一级的材料,从中汲取养分,多看看县委县政府的一些重要材料,从中领悟县委县政府工作的主要精神。
张建中不知道他是否像那位八级车床师傅那样还留了一手,但真要达到老好人提出的要求,还是非常非常难的。
然而,有了这个三步曲,领导重视,抓出特点,取得成效,倒也很实用,如今,他就运用这个模式梳理归类下午座谈会的情况,只花了两个小时就整理出了一篇两千字左右的简报通讯。
离开办公室去小便,在走廊上见李主任的办公室亮着灯,就走过去看了一眼。办公室的门半掩着,咧着一道缝,只见李主任像电影里看到的指挥员那样,坐在沙发上,一手拿着烟斗,一手插腰,眼光光地瞪着茶几上的棋盘。
尽管,咧开的门缝不大,他还是看见一个人影一闪而过。
“谁?”他大声一喝,像是发现敌情一般。
“是我。”张建中完全正确是一种潜意识的反应。
“小张吗?”
“是的。”
“怎么还没回去?”
“我刚整理了下午座谈会的情况。”张建中只得推门进去说,“秘书科长要我把督导组下来开展的每一项工作都整理出一期简讯。”
李主任心想,有这必要吗?县东水库工程只能算是一个局部,县委办的简讯登个两三期已经足够了,有必要每次座谈会都出一期吗?但他马上就意识到秘书科长是在为难张建中。
他说:“很好嘛!多多锻炼。”
说这话时,他又想,这秘书科长也太糊涂了,你要为难他,就应该让他闲着什么事也别干。你这么不停地让他写,不是等于磨砺他吗?不是让他更快地上正轨吗?
张建中说:“我回去了。”
李主任“噢”了一声,忙又问:“材料写好了吗?”
张建中犹豫了一下,说:“只能说写了个初稿。”
他以为,李主任要看自己写的材料,忙解释,还没有经过秘书科长把关。按程序,张建中这样的小干部写的材料必须经过科室科长主任把关,再由呈县委办副主任过目,最后才能转到李主任手里,如果,走这个程序,就有越级之嫌。
李主任笑了笑,说:“我不是要看你的材料。你来陪陪我,陪我下两盘棋。”
张建中这才醒悟,傻笑了笑,有些儿胆颤地摇头说:“我不会下。”
“一点也不会?”
“下得很差。”
“懂得象走田马走日就行。”李主任也闷得慌,逮着人就不想放了。
张建中这才想起还憋着泡尿,就红着脸说:“我先去小个便。”
李主任说:“你不会是吓得屁滚尿流了吧?”
说着哈哈大笑,手一扬说:“快去,快去!”
办公室的公用厕所只有两个尿槽,张建中还没站稳,李主任也风风火火跟进来,一边往张建中身边挤,一边说:“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杀你个人仰马翻。”
说着,便大咧咧地一阵扫射。
张建中却侧了侧身,仿佛担心他看见自己,用身子拦着他的视线。自从被阿花踢了那一脚,其他功能虽还算正常,样子却越来越丑陋了。
“快点,别磨磨蹭蹭的。”李主任抖了抖身子说。
“就好,就好。”张建中意识到他的目光往这边看,忙又用手拦住。
回到办公室,李主任让他拿红棋先走。张建中说,还是你先吧!李主任也不客气,拿着黑棋就走了一步当头炮。张建中跳了一步中象。李主任说,你不要中兵了?张建中说,你不敢吃吧?李主任说,我还嫌你不够塞牙缝呢!音起手落,就把中兵吃了。张建中虽损一中兵,但两只马跳得更利索,反而抢了先机。
李主任说:“想不到,你还有两下子。”
张建中笑了笑,说:“乱走的。”
“不可能,不可能!”李主任陷入沉思。
(今天,还上传三章,请各位继续支持!)
第四十四章 真想一腿踢过去
突然,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李主任看了一眼,很不情愿接的样子,猛地想起,有可能是值班门卫打过来的,就起身接了。果然是门卫打来的,告诉他县委书记的车刚回来。他问,县委书记在车上吗?门卫说,没看清。李主任说,你跟上去看一看,如果,不在,问他的司机是不是把书记载回家了?
李主任回到棋盘前,还没想到最好的正解,电话又响了,门卫告诉他,县委书记回办公室了。他就对张建中说:“今天就下到这,以后,一定要好好跟你下几盘。”
张建中见李主任火急火燎地离开,反倒松了一口气,想幸亏电话打进来,不然,还不知要陪李主任下到什么时候呢?下楼梯时,他又觉得自己不该有这种想法,李主任改变了你的命运,把你从工厂调到县委办,又那么关照你,叫你陪他下几盘棋又有什么呢?就是他不叫你下,你也应该主动提出。
他问自己,这拍马屁呢?
他告诉自己,肯定是的!陪领导下棋,讨领导欢心,就是拍马屁。
然而,他又对自己说,你这不算拍马屁,换了别人,是无事献殷勤,是彻头彻尾的拍马屁,你却是吃了人家的嘴软,是责无旁贷,必须做出牺牲。
这么想着,突然听见有人叫,也不知是叫谁,反正就是寻声望过来,却见吴处长向他招手。张建中回家要经过招待所,招待所前面有一个凉亭,这会儿,吴处长就坐在那凉亭里。
“是叫我吗?”张建中回头看了看,见四周只有自己一个人,但还是不敢肯定地问。
“就是叫你。”吴处长走出凉亭,“是县委办的同志吧?座谈会上见过你,一直不知道你的名字。”
像张建中这种人,出现在那种场合,属于不必浪费时间介绍的角色。
“你叫张建中。”
“加班吗?”
张建中点点头。
“经常加班吗?”
“也不是,偶尔吧!”
“明天,是不是也陪我们一起去县东水库啊?”
张建中脸红了红,说:“主要还是张主任陪,我只是跑跑腿。”
“参加工作多长时间了?”
“三年多一点。”
“一直在机关工作?”
“以前在工厂,最近才调到机关。”
吴处长似乎找到了谈话的点,说:“在工厂好啊!现在,在那都比机关好,加班有加班费,每月有资金,机关只拿死工资,加班也没有加班费,更别说奖金了。”
张建中说:“也不一定的,我原来的那个厂没有奖金,拿得也是死工资。”
“你们这都是这样吗?”
“根本上吧!”
“那就是说,也有的单位每月发奖金的。”吴处长说,“现在,大家都在往钱看了,钱多并不是耻辱了。你比如说,深圳经济特区,还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只要有钱,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为什么呢?就是为了多嫌钱,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张建中连连说:“是的,是的。”
他心里想,你跟我谈这些干什么呢?你一个省里下来的处长,跟我谈这些有意思吗?不会是闲得没事干吧?
吴处长还兴致勃勃,说:“虽然,我到你们这里不到半天的时间,我就意识到了,你们这里的观念还停留在改革开放前,做事还是按班就部。”
他说,这几个月,我们都在下面跑,都在了解省政府在各地督办的工程,在其他地方,人家对我们非常热情,但到了你们这,只是客气,没有热情。
他说,你也参加今天的座谈会了,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发现,督导组的领导对你们的工作不满意?应该感觉到了吧?我想,李主任一定很迷惑,督导组为什么总在挑刺,总在质问一些存在问题。其实,大家心里很有情绪。
张建中没敢问为什么有情绪?刚才,他就没弄懂什么叫只有客气,没有热情?吴处长见张建中只是听,不言语,想这家伙怎么那么木讷?怎么没听出弦外之音?还指望他当传声筒呢!看来话还不能说得太飘渺。
他说,有些话嘛!我也不好直接跟你们的领导说,希望你转达一下,现在,到处都在解放思想,你们也应该跟上,也应该改变旧观念,我们督导组下来一次不容易,舟车劳累不说,回去不要帮你们说好话,这好话一说,省里建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