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城-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心的,跟那座大土包一样!”我想了想,摇了摇头,“这不可能,谁会吃饱了闲的没事干在山里面掏一个大洞,然后再拿砖和金属全都填满了!”
“那就只有第一种解释了,只有外面被包了了什么金属!”唐云馨果断的说。
“我估计也是,一些帝王的陵墓,为了防盗,往往除了用最坚固的石材建造自己的墓,另外会在外面浇上铁水或者是铜水,加固。这样的墓室在俩面据说是小型的原子弹都炸不透。”我对唐云馨说道。
“还有一个事情很奇怪,这个地底建筑似乎分为上下两层。”唐云馨继续没说完的事情。
还有这样的陵墓,我只听说过大的帝王陵有前面的墓道,然后正殿,正殿后面是放棺椁的后室,在正殿的两面是一些配殿也叫做耳室,是专门盛放墓主活着的时候的日用品之类的。这些都是平行的,都是在一个水平面上的,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上下层的。墓主赶时髦,还在坟墓里盖个二层小楼,盖个别墅。
正在我为唐云馨的描述纳闷时,唐云馨经一张大体的草图在本上画了出来,指着草图对我说:“你看,这一块是上层,这一块是下层,中间是土层,只有这一小块跟其他的地方一样,是一块密闭的空间。”
“能够探测出这座建筑物入口或者是哪里最薄弱吗?”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我知道在三国两晋之前,所有的陵墓为了风水的需要,都会留一个叫做生气口的地方,意思是墓虽然周围被封的严严实实,但是有了这个生气口,就会聚风引气保持墓主人人身体不朽。其实这样正好作用恰恰相反,空气会加速墓室内的东西腐烂。这个生气口一般都有一两个平方,都会在一个比较隐秘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是盗墓贼现成的墓室入口。
“这样要到山那边再去探测看看。”唐云馨说完又开车绕道天齐渊的另一面,就是山的背面,公路正好围着这里绕了一个圈。又在车内架起了探测仪,忙忙碌碌的又半个小时过去了,唐云馨放下探测仪,将两次的数据东东整理一遍,然后画起了直观图。
“这座建筑物和北面我们昨晚上去的那个不一样,那个是东西走向,这个根据山势特点是东西走向,也就是东西长,南北短。”唐云馨指着本上面的图说,“整座墓室似乎只有一个地方能进去,但是不知道那个是不是入口!”
“在哪里?”
“天齐渊的潭底!”
我们要找的地方竟然会在天齐渊底下,这有些匪夷所思。古代人还真是了不起,竟然能把陵墓建在水底,现在的技术也很难办得到。
“什么,那底下,怎么可能!”
唐云馨又看了看地图然后对我说:“没错,建这座建筑的人似乎是为了安全的考虑,山下面的外墙估计坚不可摧。这座建筑物的西面也就是天齐渊的潭底有着这座建筑的一面墙,好像正好沿着泉眼而建的,那边好像并没有很多金属物,声波也能探测进去一点,以为有水的阻隔,效果也不是很好。”
这下难办了,到最后还是拿不准,那怎么办。
“咱们先回去,合计一下,看看有没好的办法。”我提议。
这座深潭最浅的外围据说是有10米左右,最深的泉眼周围,有人将探测仪续了下去,竟然五分钟没到底。就算下面的泉水涌出的再厉害,五分钟没到底也太深了,怪不得这里被称为“齐地的肚脐”,是天下著名的水府之一,是齐地最深的地方。下面是泉眼,要是贸然下去,还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先回去再和唐云馨商量一下。
回到家中,我仔细想了想,对唐云馨说:“根据你的经验,我们除了你说的那个地方禁区外,有没有可能送其他地方挖个洞进去,然后在外围用炸药?”
“不太可能,第一,从密度来看,那种金属属于密度高质地,根本无法掌握炸药的用量,让我的感觉起码要30公斤TNT定点爆破才行。你不是说过,这种防盗能力连原子弹都不一定能炸的动。第二点很重要,一旦炸药的量过多,万一引起坍塌了呢,何况陵墓的一边还连着水潭,上百万立方水灌进去,就什么也找不到了。”唐云馨给我解释了一下。
我知道这TNT的厉害,上次徐平用几小块就把那么大的石门给炸塌了,几十公斤还不得把半个村庄给夷平了。想来想去,似乎只有像唐云馨说的那样,从天齐渊的水潭中下去,然后再找相对比较薄弱的地点进行作业,才能安全的进到这里面去。
鉴于上一次的经验,这一次还是要打有准备的仗,装备什么的是必不可少的。潜水衣氧气瓶什么的还是需要唐云馨通过关系调拨来,轻质弹药再补充一些我们上次小号的那些,这一次要多带照明弹。
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对唐云馨说:“你要想办法找几根稍微粗的管子!”
第十五章 潜水天齐渊
我终于弄明白了真正的王陵在什么地方,正好和齐王陵的影墓在一个轴线上,而且是对称分布的。但是我查了地图,却发现,这个真正的王陵竟然位于天齐渊,那里地方是一个大水潭。
“要这个做什么?”唐云馨见我要管子很不理解。
“这座建筑深埋地下,终年封闭,空气不流通。我们又是从水中进去的,里面空气交换很难,我们将管子通到外面进行换气,不然进不到里面去。”我对唐云馨说,看来小时候唐云馨没有在水中捉迷藏的经历。
唐云馨点了点头,表示这件事情她会解决。我突然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们这样大张旗鼓的,这里不是在上次在山里面没人的地方,这次是在公园里,经常会有人走动。假如我们这样贸然下去,会引起怀疑的。
我把我的担忧和唐云馨说了,唐云馨说这个好办,我和我爸通一下电话,让他命令驻淄城的部队把牛山周围封锁起来。对外就说是搞军事演习,等演习完毕之后在重新开放。我一听,这样子动作更大了,不过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吸引着眼球,我们这些小虾米就可以借演习之名堂而皇之的进行探索了,在大部队中多几个潜水员并不是什么惊人的大事件。这件事情还是让唐云馨来办,谁叫她老唐家有权呢!
两个人商量完毕,立刻分头行动,我能做的就是再找找关于天齐渊的相关资料。
很快最新的潜水设备和我们需要的东西都被运了过来,三套鲨鱼皮潜水服,6个背挂氧气瓶,每个可以支持2小时潜水时间。因为是水潭,就不担心有什么大鱼之类的,还没听说有人从水潭中掉出超过一米的鱼。我打电话通知了徐平,让他准备一下,有新的任务。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等着唐建华在北京下命令进入演习时间,把天齐渊周围给封锁起来,这样有利于我们的行动。
在我下去卖菜的时候,看到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正在派发通知。我结果通知来一看,上面正是我们想要的东风。通知的大体意思是为了检验部队的战斗力,与近日将在牛山附近进行军事演习,演习范围包括从哪里到哪里这个范围为临时军事禁区,演习时间为3天,在此期间,请淄城的人民配合演习,不要到到这个地域内,否则后果自负云云。我赶忙拿着这份通知单回到家中,只见唐云馨正在清点物资。我把通知给她看了,两个人决定在演习的当天就去。
又过了两天,是演习的日子。我,唐云馨,徐平三个开着车往天齐渊去,果然过了淄江,各个通往天齐渊牛山附近的路口都已经被封锁。唐云馨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通行证,一路上畅通无阻的经过了三四道关卡到达了天齐渊。因为事先已经打好了招呼,天齐渊附近只留了很少的人,等有人过来看了我们的证件,示意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唐云馨交代了一下,我们将装备什么的都拿到水潭旁边。
三个人穿好潜水服,先有徐平下去探探路,我将水下可能有的东西告诉他让他务必注意。这种侦查的任务对于特种兵来说正对胃口,要不然在部队的几年就白混了。我们乘小船到了水潭中心也是天齐渊的泉眼位置,徐平一个倒仰就下到潭中。我和唐云馨紧张的在船上看着水潭中不是冒出的气泡,潭水还算清澈,但是随着水越来越深颜色就变成了黑色。大约过了5分钟,徐平终于从水中出来了,我和唐云馨连忙把他拉进船中。
徐平上船抹了一把脸上的水对我们说:“潭水很深,我下潜了最起码18米,但是实在是往下走不动了,泉水太急老是把我往上冲。另外,我在15米左右看到一个大石砌成的一堵墙,墙很宽都快把潭底占满了。”
我和唐云馨一听,这就对了,和我们一开始估计的那种情况一样,听见徐平又说:“泉眼那里再往下,似乎有一个洞口,吸力很大,但是我靠近不了,水流太急了!”
“应该就是这里,我们只能从这里进去,这就是我说的生气门。”我听了徐平的描述,对唐云馨说。
“水流这么急,我们怎么接近那里。”唐云馨皱着眉看着潭水。
“好办,一个人抱一个重一些东西,加上自身的重量,应该靠近哪里不费力!”我建议。
我们在这里放下一个浮标,将小船滑到岸边,对岸边的一个军衔是少尉的军官说了一下,问他能不能帮我们找几个重的东西。只见那个军官考虑了一下让我们等一会儿,就跑步走了。我们等了一会儿只见那个士兵开着一辆军用吉普过来。
我们靠上去一看吓了一跳,这上面放着三个炮弹,就是那种150毫米口径大炮用的炮弹。用这个万一在水下炸了怎么办,我们面面相觑,这能用吗?
“这是实心的教练弹,里面没有炸药,我想应该够了!”这位军官解释说。
我试了一下,一个足有80斤沉,绝对够了。我和徐平将三个炮弹搬到船上,谢过了这位军官,又回到了浮标那里。我们一人抱着一个炮弹,身上绑着事先准备好的换气管还有装装备的背包跳进湖中。不断上涌湖水果然很急,正好又是夏天,水量很大,即使抱着一个80多斤的炮弹还是被水流冲的有些身形不稳。我们潜到15米处时,果然如徐平所说的,有一堵厚厚的石墙。借着水下探照灯可以看到石墙的缝隙中被灌注了什么金属,将缝隙牢牢封住。
这个时候徐平打了一个向下的手势,意思是入口在下面。我们继续下潜,又往下了12米多,果然是墙上有个四四方方的洞口。泉水上涌和入口的吸力让我们这里很难稳住身形,加上泉水涌出时带上来的沙粒让视线很不好。我打了一个手势,意思是进去再说。我们将怀中抱着的那个大炮弹扔掉,一个接一个的游进那个洞中。
三个人顺着洞口往里游,徐平还是在最前面,石洞里很宽敞,并排游两个人都没问题。石壁上因为水流不断冲刷变的很光滑,我们慢慢扶着墙往里面游。游了10米左右突然在前面出现了一个岔路口,一个入口还是继续向前,一个入口竟然是向上。二选一,这什么意思,徐平打了一个手势,问我是走哪一条。
我想了想,一般聚风生气的地方都是在高处,我指了指上面,意思走上面的那条。上面的那条通道很窄,仅仅能够容下一个人往上,我们只能脱下背着的背包顶在头上往上游,这样防止上面掉下什么东西伤到。
往上游了8米左右,终于能从水中露出头。我赶忙从背包中抽出几根冷焰火,向前扔去。果然这是一个不大的空间,能够呼吸,估计通风还可以。但是不能大意,还是将身上绑着的通气管接下来固定在墙壁上。
我们稍微往前游了一下,脚下能够着地了,是一个台阶。我们沿着台阶走了上去,到了最上面是一个平台。我又将几根冷烟花扔了过去,平台的前面是一条三四米长两米宽石桥,这就是所谓的奈何桥了。不用问,桥下的就是忘川,那么天齐渊就是轮回泉了,真是好大的手笔。
水正好被这座石台隔开,前面虽然低但是已经没水了。我们将身上的潜水服除下,还是换上比较方便的衣服,拿出武器,背上背包往前走。下了前面的台阶,就是青石铺地的通道,通道并不长只有二十米左右而已,通道两边并没有什么,显得倒是很空阔。
再往前是一道石门,门上竟然刻得还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那个城市的符号,看来这墓主人就算是死也要准备去神城得道长生。门缝是用红色的东西封着,我小心的捻了一些,是一些朱砂,是为了辟邪和防潮的。我和徐平使劲推了推石门,但是推不开。我看了一下门楣有一个小洞,我明白了,这里面已经被闩门的门闩给别住了。我们只有绳子没有钩子,没法钩开门闩。
“这个好办,我们有的是炸药和雷管,随便一点就搞定。”徐平建议说。
我摇了摇头,对徐平说:“这里是地下,万一掌握不好用量,很容易出事。”
“没事,我用少量的塑胶炸药用绳子从这个洞续下去,然后直接把你所说的那个门闩给炸断就行了。”徐平信心慢慢。
我想了想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只炸断门闩,不破坏石门,这样省事而且安全。徐平很快用绳子将塑胶炸药续了下去,到了估计的位置引爆炸药,听见门那边很小的一声闷响,然后是什么落地的声音。
我推了推石门已经能够活动了,成功了。为了安全,我和徐平一人一扇门慢慢往里推,当推到一半的时候停下,万一门里面有机关顺便让里面的空气流通一下。果然开开门之后,一股霉气扑面而来,看来有年头没人进去了。
我们等了一会儿,让唐云馨用空气监测仪检查一下有害气体,发现并不超标,是安全的。我让徐平向里面打一发照明弹,看看有什么,下一步怎么走。徐平朝着里面打了一发照明弹,照明弹向前飞了30多米才落下来。门后面的也是一条长长的通道,要比外面宽得多。甬道两边各站了一排了盔甲武士,再往前就看不清楚有什么了。
“这么多武士俑,跟咱们原先在在那座兵工厂里面见到的很像!”徐平看了看里面。
第十六章 两口石棺
经过一番探查,中冶可以确定陵墓的入口就在天齐渊的潭底,因为泉眼上涌很急,我们只能抱着重物下潜。不过初行还算顺利,总算平安的找到了入口。可是当我们打开前年未开封的墓门时,竟然发现了和影墓中一模一样的武士俑。
我感觉很奇怪,因为在以往发掘出的坟墓里面,通常也会有武士佣。但是那些武士佣要么在坟墓外面的神道两侧,要么就在主墓周围的陪葬坑里面。像是卫青霍去病的武士佣全都是花岗岩雕刻的,站在神道两侧,包括明朝之后的大多数帝王将相的陵墓。一些先于唐朝时期的皇帝,最著名的莫过于秦始皇,汉武帝他们的武士佣都是在陪葬坑里面。最为著名的就是秦始皇兵马俑了,陪葬兵马俑的风气在西汉最为兴盛,唐朝次之,往后就少了。但是这些武士佣是直接矗立在墓室里面的,这是什么意思,反正我是从来没见过!
正当我和唐云馨在迟疑的时候,徐平说话了:“怎么了,到底进不进?!”
徐平说完就要迈步往里走,我赶忙伸手拦住他。为了证明这条墓道里面没有危险,我先让徐平朝里面打几发子弹,最好是向着这些人俑开几枪。徐平摘下95式自动步枪,先是向前开了几枪,然后借着马上熄灭的照明弹向着最近的几尊盔甲武士佣开了几枪。清脆的金属撞击声回响在墓道中,一切正常,并没什么危险的事情发生。我还是不放心,又拿起了一个背包,使劲朝着墓道中扔了过去。背包重重的落在了地上,发出了沉闷的响声。
我们都屏气凝神借着头盔上面的战术灯的看着,过了一会儿徐平说:“都是自个儿吓自个儿,我看没什么危险,咱们往里进吧,早弄完还能回家吃中午饭。”
我想了想也是,既然没什么危险,那就进去吧,于是又让徐平往里面打了一发照明弹。我们走在墓道了,两面的盔甲武士都一动不动,手里全都拿着武器,通常是剑和戈为主。整个墓道中只有我们三个人的脚步声和粗重的呼吸声,虽然没有什么危险,但是还是紧张。
“你注意到了这个墓道的地面了没有!”快要走到墓道的尽头了,唐云馨突然对我说。
我低头看了看,没有看出什么,上面有一层尘土,显然是多少年没有人进来过了。
唐云馨见我没有看出来,故意的用脚后磕了磕地面。这种特战用的军靴为了适合野战的需要特地在鞋跟的后面包了一块金属片,为的是防止磨损严重。后面的金属片和地面碰击,竟然发出了清脆的金属撞击声。我一下愣住了,赶忙蹲下来,用手轻轻拂去地上的尘土,一块地面露了出来。这墓道的地面根本不是砖石木料之类的铺成的,这似乎是金属铺成的,像是青铜却又不是。我连忙把周围的尘土也一并清除掉,足足扫出了2个平方大小,都是这种金属的,而且是一块的,中间并没有任何缝隙,换句话说这是一次性铸就成型。
“就算是现在的技术也是很难,唯一和这个有点相像的是扎压钢板的技术。”我抬头和唐云馨说道。
“古人有高强度的钢板冷轧机械吗?”唐云馨反过来问我。
我顿时哑口无言,钢板冷轧技术不过才是近半个世纪的事情,那个时候哪里来的机器。我站起身来,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用金属铺就地面,而不是通常用的砖石。我突然看到了两旁的那些盔甲武士了,我走到最近一个跟前。先是用伞兵刀敲了敲盔甲,这次沉闷的多了,但还是有些空洞一样,估计里面不像是用活人穿戴的。
“这些肯定是北面齐王陵地下的那个兵工厂制造的!”我对唐云馨说。
唐云馨也过来看了看,点了点头,的确和那里留下的那些盔甲一模一样。盔甲的甲片,面具什么的都是一样。我想要看看这里面是什么,于是用伞兵刀使劲撬面具,想要将面具拿下来看看里面是什么。可是这次并不像在那里那么好拿下来,这次废了老大的力气却一点也没有撬动,好像是直接被焊住了。徐平也不知道我想干什么,过来使劲掰这个盔甲武士的脑袋,可是纹丝不动。
唐云馨看我们两个一个在撬人家的脸,一个在费劲拧人家的脑袋。连忙拦住我们,问我们:“你们两个不干正经事,在干什么呢?”
“我看他在撬人家脸,我很费劲,我干脆把这家伙的脑袋拧下来不就省事了吗?”徐平没心没肺的说。
“我是想看看面具底下是什么!”我停下了手。
“你们两个别胡闹了,这个陵墓很古怪,咱们赶紧找到了东西赶紧回去。”唐云馨又笑又气,都什么时候了,两个人还在这里胡闹。
我点了点头,真是,这座陵墓是很古怪,金属地面,墓室内的盔甲武士。这才刚进来,谁知道再往里面是什么。还是赶紧去找那个承天宝匣,找到之后赶紧回去。待在这里,被几十个高大的盔甲武士俯视着我们,不寒而栗。
三个人继续往前走,前面又是一个门,这个石门是开着的,上面也是那个城市的符号。我们走到门这边站住了,没敢再往里面走,还是怕有什么不得了的事情要发生。还是打一发照明弹看看里面是什么情况,打出去的照明弹徐徐下落,看这个样子,前面的空间还很大。我们借着照明弹,这里是一个大厅,有我们上次看到那个大厅的一半,但是没有柱子支撑着。在尽头的位置有两口大的棺椁,这次是确定是棺椁了。
我也参与发掘了几次这样的石棺,诸侯王一共应该是三重,但是在战国中后期的礼崩乐坏的年代,到底有几重就不一定了。两个棺椁并排,应该是齐王和正宫王后的棺椁了。在棺椁外围站了有几百个盔甲武士佣,全都面向棺椁,仿佛是为了守候墓主人也是在虔诚的朝拜。怎么这么多,本以为是就墓道里面的那几十座就够让人惊奇的,这里这么多。看来那个兵工厂里面的产量挺高呀,铸造技术一等一的高超,光是这些盔甲的坚硬程度就已经让现代技术望尘莫及了。
我们从这些盔甲武士中间的向棺椁那边走去,这些盔甲武士手中全都是利剑金戈。我想试一下这些武器的锋利程度,随便向一个武士手中的剑刃抹了一下,立马就感觉手指一疼,一看手已经破了。真快,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什么材料做的,一点锈都没有生。
我们走到两座棺椁前面,这两座棺椁大的不像话,里面盛10个人都处处有余了。棺椁上全都是神仙升天,祥兽献瑞的图案,虽然刻画的很简洁但是很生动。棺椁外面也没有什么字迹表明墓主人的身份,我们一开始就自主臆断这是齐威王的墓,但现在还没有任何标明这是齐威王的陵墓。
在两个棺椁后面就是一面很大的墙,我让徐平向着墙根打一发照明弹。没想到照明弹崩到了一个什么上面挂住了,但并没有去注意这些。墙上面果然有字,还是汉隶。我一看落款,差点没把鼻子气歪了,又是这个安期生,总是二进宫,不一次性把事情搞定。
不过既然是安期生的杰作,肯定会有坑人的地方,我们还是小心为妙吧。上次在影墓那里,我们就被坑了一次,差点丢了小命。
我看着墙上的字,上面说的很明白,这是自己在这座陵墓建好了之后第二次进来的。
“哎,哎,别光顾着自己看热闹,给我们讲讲这上面说的什么!”徐平看着我一直在盯着墙上面的字。
“我看就是你自己看不懂吧,你说你自己在文物考古局博物馆待了这三四年了,怎么连个隶书都看不懂!”我讽刺徐平,真是的,就算是耳濡目染也学会了,汉隶又不是多么难的字。
我还是耐着性子告诉了徐平这上面写的内容,这上面说的是安期生设计这座陵墓的一切,包括这些盔甲武士也是他的杰作。当初是为齐威王设计的,在齐宣王时期建造。自己在齐威王时候回到了自己祖地一次,因为自己的身体出了很大的问题。当治疗好自己的身体后回到齐国时候,齐威王已经死了,齐宣王继位。这位齐宣王和他的父亲一样,对长生表现出很有兴趣。
自己在齐威王在位的时候告诉齐威王天齐渊是块风水宝地,能够举身飞升,其实本来想要通过巨大的工程量打消齐威王求长生的念想。没想到齐威王还信以为真,征调5万劳工为他修陵墓。齐威王死后齐宣王也知道了这件事情,想把他老爹给扔了出去,自己进去。
安期生回来说这个地方可以葬两个人,只是稍微修改就行了。于是将这座陵墓建成了上下两层,其实安期生只是想要通过齐国的国力建一座牢固的密室,保存自己的秘密。于是在建造过程中偷偷将地下的那一层修改了,保存了自己的秘密。
“看来现在齐王陵附近小孩们唱的歌谣是真的,齐威王和齐宣王父子两个真的被葬到一起了!”唐云馨也记起了那首诗,还有父亲告诉我们的歌谣。
第十七章 下面有暗室
我们进入到陵墓内部,才发现这个墓室还真的和其他的不一样。这个陵墓不像其他的陵墓有描绘主人生活前殿和盛放棺椁后室,也没有盛放陪葬品的耳室,有的就是一个大厅,里面停放着两口制式一样的棺椁。这绝对不是夫妻棺椁,因为先秦之前的帝王夫妻合葬,就算两口棺但一定是放在一个椁内的。这一定是齐国的两代王的关过了,看来歌谣是真的。
唐云馨问我这真的是两代齐王的棺椁吗,她是第一次听说过两个王用一个陵墓的。
“这就是为什么要你的探测仪在那两座封土地下探测,我们不是发现那下面只是一个实心大土包?!”我点了点头回答她说。
“那我们找的东西在哪里,不是说还有一层吗,我怎么没看到入口!”徐平已经不拿烦的听故事了,问我怎么才能到下一层去。
我看了看上面只写了很短的一句:“移天换地”。
这什么意思,安期生就这么喜欢让人猜迷吗?我让徐平再打一发照明弹,看看周围的地形。照明弹打了上去,我们三个人分开在这间墓室里面使劲找到达下一层的入口。但奇怪的是,这主墓室的底面也和墓道一样,也是一整块不明金属浇铸成的,地上连一块缝隙都没有。周围的墙上更不可能,砖缝都被铁水浇筑的死死的。我们找了多半个小时,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又重新到两座棺椁前面集合。
“移天换地,这是什么意思,让我们把墓室翻个个!”徐平气愤的踢了一脚左边棺材,结果自己的脚受罪了。
“那不可能,谁能把整个墓室翻个个,应该另有意思!”唐云馨对徐平说。
“那要我们出去把真正的天地翻个个,那更不可能!”说完,估计又忘了疼了,使劲又往右边的棺材,结果又是一阵呲牙咧嘴。
这两个大石棺,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想法,估计正好对应在这上面。
“如果我没有猜错,这墙上说的移天换地应该就是将这两个棺椁掉个,左边去右边,右边去左边。”我看着这两具棺椁说。
“古代的时候,一般是以父为天,古代父天母地就是这样来的。母亲的棺椁没有,儿子就会代表大地,这样就成了父天子地。这种说法在道家中也是能说的通的,安期生是道家的人物,这座墓是他建造的,那么他一定会这么摆放棺椁的。”我解释说。
“可是,这两座棺椁上名字都没有,连上面刻得花纹我看都是差不多一个模样,我们怎么知道谁是老子谁是儿子!”徐平愤愤地说,自己围着这两个大棺材转了两圈,“难不成撬开棺椁,将两位拖出来挨个问!?”
“就算是我们准备打开棺椁,但是这一块石棺棺盖不下两千斤,就指着望我们三个人根本不可能,咱们又不是楚霸王,力能扛鼎。” 徐平继续喷口水,没想到这个时候唐云馨竟然同意徐平的说法,点了点头。
我看了一会儿说:“不用这么麻烦,左边的是老爸齐威王,右边的是儿子齐宣王。”
“你怎么这么确定!”徐平和唐云馨竟然异口同声的问我。
这问题问的我有点很不爽,我解释说:“左昭右穆的道理,这是墓葬制度最简单的事情。昭穆制度是从母系社会流传下来的,是宗法制度的一种,不亚于我们历史课本里面的嫡长子继承制就死所谓的大宗制。这种制度到现在还都有,一般都体现在我们的辈分排名上。这种制度是从西周王朝开始正式确定下来的,虽然齐威王的时候礼乐崩坏,但还是严格的遵从着这种制度安葬。你们还记得清东陵和清西陵吗,就是昭穆制度的很好的例子。”
“那也不能分辨出哪是爹哪是儿子呀!”徐平插嘴。
“我还没说完,你插什么话!昭在汉语中有光明的意思,也就是天;穆在汉语中一个意思是冥,就是幽冥大地。道家也是接受这种观点的,昭穆制度同样适用于道家。我之所以知道左面的是齐威王是因为根据齐国的王系世表的知道的,齐国的始祖虽然是尊田完田敬仲,但是在尊排位是以田和为第一。因为田和是田齐的建立者是周天子确认册封的正式的齐候,所以齐国田氏王族是尊田和为齐太公。”我拍了拍左边的石棺说。
“一般二世、四世、六世会排在始祖的左边就是昭,正对着奇数三世、五世、七世排在右边也就是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