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灌篮之小田龙政-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月三十日上午,休斯顿火箭俱乐部会议室,龙政一家与以日本文部科学大臣和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两人为首的十人团队正式会面。

如果说几年之前,龙政一家还不在文部科学大臣、经济产业大臣视线中的话,那么现在的龙政一家已经与他们处于平等的位置上。

因为有求于人,经济产业大臣等人的姿态放得很低,龙政一家旗下的资产众多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却是龙政一家旗下的资产都不在日本,他们根本不受日本政府的制约。

作为首席代表,经济产业大臣将日本饱受经济泥沼困境的情况告知了龙政一家,并且代表日本内阁诚意邀请龙政一家投资日本,带动日本民间资本回流国内,缓解日本严峻的经济危机。

“让我们投资日本经济,以内阁为首的日本政府会给我们全方位的支持,确保我们的收益。”龙政、小田初范、百惠子三人如坠梦中,惶惶然不敢相信。竟然会有这样的好事,整个日本政府给自己做后盾。虽然这与日本正在经历的经济危机有关,颇有千金买马骨的意思,但是这样的机会对于任何一位商人来说都是不可错过的绝佳机会。

“能为政府效劳,我们很荣幸,也很骄傲。不过不知对于我们的投资领域,内阁有没有什么建议?”不得不说,混迹商场十多年的小田初范颇有谈判智慧,他只说“有没有什么建议”,却不说是规定或者限制,便是直接剥夺经济产业大臣等人谈判的主动权。

当小田初范说出这样的话后,经济产业大臣等人再也不敢强硬地限制小田一家的投资方向。

“原则上,内阁希望你们能够投入刚刚兴起的信息产业,为日本的信息产业添砖加瓦。”

与经济产业大臣对视一眼,文部科学大臣开口说道。

“按照日本政府最新的定义,以计算机和通讯设备行业为主体的IT产业便为信息产业,我们又称其为第四产业。”

看出龙政一家的迟疑,文部科学大臣解释说道:“信息产业是属于第四产业范畴,它包括电讯、电话、印刷、出版、新闻、广播、电视等传统的信息部门和新兴的电子计算机、激光、光导纤维、通讯卫星等信息部门。主要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从事信息的生产、传递、储存、加工和处理。第四产业是从三次产业中分化出来的属于知识、技术和信息密集的产业部门的统称。它包括设计、生产电子计算机软件及其服务部门、咨询部门,应用微电脑、光导纤维、激光、遗传工程的新技术部门,高度自动化、电气化部门等,信息产业是独立作为第四产业。信息产业特指将信息转变为商品的行业,它不但包括软件、数据库、各种无线通信服务和在线信息服务,还包括了传统的报纸、书刊、电影和音像产品的出版,而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等的生产将不再包括在内,被划为制造业下的一个分支。总的来说,信息产业便是指那些将信息转变成商品的行业。”

“如果按照日本政府最新的定义,”看着文部科学大臣的双眼,龙政试探着问道:“那么,信息产业是不是可以细分为四个行业,出版业、电影和录音业、广播电视和通信行业、信息服务和数据处理服务行业?”

“不错,”看着龙政,文部科学大臣肯定地点了点头:“信息产业确实包括这四个行业。”

文部科学大臣刚刚说完,却发现龙政一家全部用怀疑的眼光看着自己,心中不由一阵郁闷。

良久良久,文部科学大臣终于忍受不了这种怀疑的目光,不由开口问道:“大家,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不是不清楚,而是不相信。”龙政言简意赅地说道:“出版业、电影和录音业、广播电视和通信行业、信息服务和数据处理服务行业,这四个行业包括的范围可太广了。政府会在如此巨大的一个领域支持我们,说真的,我们真的很难相信。我必须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内阁会给我们如此巨大的支持。”

看着文部科学大臣以及他身边的经济产业大臣,龙政的目光充满侵略性。

知道如果不说清楚,龙政三人不可能继续谈下去,经济产业大臣轻吐一口闷气,缓缓说道。

九三年上半年,日本政府政府花费巨额资金支撑、死命维持的房地产市场,最终还是抵挡不住市场经济的洪流,彻底破灭了。

对于日本来说,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无异于一颗巨型原子弹,将日本经济炸得支离破碎。继1990年日本股票市场崩盘的自杀高峰期后,因为房地产市场崩盘,日本国内再度掀起一波自杀高峰期,无数“负翁”以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来逃避那永远也偿还不了的巨额债务。

受到房地产市场崩盘的影响,日本经济陷入前所未有的泥沼之中,不仅数以亿万计的外资逃离日本,就连日本国内资金也纷纷选择逃离日本。这让本已不堪重负的日本经济,再度雪上加霜。

面对一个又一个悲观、刺眼的经济数据,日本政府头痛欲裂。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因为龙政一家创造的财富奇迹,无数国民将其奉为偶像。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龙政一家将资产全部转出日本投到美国之后,日本的民间资本纷纷跟在他们身后,海量的资本正在迅速逃离日本。

说道这里,经济产业大臣闭上了嘴。

该说的他都已经说了,剩下的就得龙政他们自己去理解了。

“我们竟然有这样的影响力?”

听完经济产业大臣的叙说,龙政三人楞在原地,被这条信息深深震撼到了。

很快的,龙政三人便想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终于明白经济产业大臣他们十个人为什么会特意跑到美国找到他们。

原来,不知不觉之中,自己一家已经引领着日本民间资金的投资导向。(未完待续。)

三六八章 谈判准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道日本政府有求自己,龙政一家无疑有了讨价还价的余地。

出版业、电影和录音业、广播电视和通信行业、信息服务和数据处理服务行业,在日本的发展和前景各有不同。拥有先知先觉,龙政对此拥有精准的判断。

出版业自来便是日本的优势产业,日本现在拥有出版社4183家,其中资本5000万至1亿日元的88家,1亿日元以上的103家。年度出书100种以上的出版社61家,年度出书50~100种的有78家,其余近4000家年度出书不足50种。80%的出版社集中在东京,10%在大阪和京都,10%分布在各地。主要的大型出版社有:讲谈社、岩波书店、小学馆、平凡社、集英社、学习研究社、三省堂、丸善等;主要的政府********是:大藏省印刷局。

在已经拥有集英社的前提下,龙政一家无意继续增加在日本出版业的投资。

电影和录音产业在日本早已有了夕阳产业的称号,而日本电影和录音产业直到龙政穿越前的二零一六年,仍旧处于低迷状态。对于日本电影和录音产业,龙政畏如蛇蝎,根本不会涉足。

日本的广播电视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处于世界前列,但是日本大的广播、电视全部归属日本广播协会,由日本政府直接控制。龙政能够收购的只能是私营的地方广播电视台。

既然日本政府愿意给与支持,抱着不用白不用的原则,龙政决定收购神奈川广播电视台。至于在日本建立私营广播电视巨头,龙政就不愿意了。毕竟广播电视行业向来不是暴利行业,龙政可不想将有限的资金放到广播电视行业这个篮子里。

至于日本的通信行业、信息服务和数据处理服务行业,不仅小田初范、百惠子两人一无所知,就连拥有先知先觉的龙政也不了解。在龙政一家对其毫无了解的前提下,只能以先行调研为由暂时拒绝进入。

几个小时的会谈之后,经济产业大臣等人的脸色无比凝重,因为直到现在,龙政一家也只愿意收购神奈川广播电视台。

一笔千万美元的收购能够起到什么作用,答案是没有任何作用。

如果带着这样的成果过去,经济产业大臣等人想象得到自己会受到内阁怎样的责难。

面对想尽办法推诿、糊弄的龙政一家,经济产业大臣等人没有任何办法。

来到美国之前,内阁给了这个十人团队一个硬性指标,说服龙政一家在一九九四年结束之前投资两百亿美金到日本本土,如果完不成,经济产业大臣作为第一责任人,自动引咎辞职。

巨大的任务压力面前,经济产业大臣稍一权衡,就将备用方案抛了出来。

日本政府为龙政一家牵桥搭线,让其获得日本汽车工业的“准入证”。

作为日本的第二支柱产业,汽车工业虽然因为日本经济整体的低迷陷入发展危机之中,但是不可否认,日本汽车工业仍是排名世界前三的顶级存在。更不用说,日本政府答应给与龙政一家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



龙政、小田初范、百惠子三人对视一眼,似乎早有准备。

拿出一份合同模样的文件,龙政双手递给经济产业大臣。“这是我们与保时捷公司、德国政府签订的三方合同,你们先看一看。”

“保时捷公司收购合同。”拿到文件,经济产业大臣看到封面,不由惊呼说道。

“不错,芝加哥磐石管理公司已经全资收购保时捷公司,这桩收购已经通过德国政府的审核,不日就要见报。”看着脸色凝重翻看收购合同的经济产业大臣,龙政淡然说道。

看完收购合同,经济产业大臣脸色沉重。

“设计、研发环节必须放在德国,生产、销售环节可以搬到德国之外。”将收购合同递给文部科学大臣,经济产业大臣轻吐一口闷气。

“德国政府竟然会答应这样的条件?”经济产业大臣仍然很难相信,“这不是搬空德国制造吗?”

“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看着经济产业大臣,龙政淡然说道:“保时捷公司面临经营困境现在能被我们收购,产品太过高端、市场狭小是一方面,制造成本高昂以及进出口高额的关税才是主要原因。”

“丰田汽车公司不也因为日美汽车贸易争端面临巨额关税,不得不在北美投资建厂吗。”龙政侃侃而谈:“在我看来,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势在必行。发达国家不但不能阻止反而应该鼓励,因为只有这样,发达国家才能腾出空间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以及方兴未艾的信息产业。”

“说是这么说,”经济产业大臣不得不为德国政府的举动所震惊:“真没想到,德国政府竟然愿意让保时捷的高端汽车制造厂搬离德国境内。”

“我能问问,你们打算将保时捷制造厂放在哪里?”文部科学大臣插口问道。

“是徽州庐州吗?”与文部科学大臣对视一眼,经济产业大臣试探着问道:“听说你们在庐州买了一百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于新建磐石产业园区。”

“不是。”因为这些消息很快就要公诸报端,龙政也不隐瞒坦然说道:“是在徽州江城,位于长江中下游,便于海路运输。”

“那么,收购日本车企之后,也是将生产基地移到国外吗?”经济产业大臣凝声问道。

“原有的生产基地不会变动,但是新建的生产基地不可能放在日本。”龙政侃侃而谈:“日本的汽车消费市场已经饱和而且竞争激烈,日本车企想要发展只能继续扩展海外市场。将设计、研发环节放在日本,生产、消费环节转移到国外,是日本汽车企业不可更改的发展趋势。以丰田、日产、本田为代表的日本车企不是已经这般做了吗。面对这样的产业转移趋势,日本政府只能因势利导,而不是限制各大车企,为它们设置条条框框。”

龙政说完,现场陷入一片寂静之中。对比这份保时捷收购合同,两方人员都在权衡思考,为接下来的进一步谈判做准备。(未完待续。)

三六九章 本田汽车

相比收购日本汽车企业,龙政对于神奈川广播电视台的收购连开胃小菜都算不上。

神奈川广播电视台的收购是以百万美金为单位,而日本汽车企业的收购则是以百亿美金为单位,其中的区别天差地别。

所幸,谈判一方拥有雄厚资金,另一方代表日本政府,而日本政府又愿意无条件支持龙政。

作为日本内阁的备用方案,经济产业大臣带来日本几大车企的详细资料。

不得不说,日本股市和楼市的相继崩盘,给现在的日本车企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单就市值而言,日本几大车企全部处于近十年的最低谷。

其中丰田汽车市值四百亿美金,本田汽车市值九十亿美金,日产汽车市值七十亿美金,铃木汽车市值六十亿美金,三菱汽车市值五十五亿美金,马自达汽车市值五十亿美金,五十铃汽车市值四十亿美金。

又是数个小时的唇枪舌战,两队就收购日本车企达成一致,现场签订谅解备忘录。

谅解备忘录中规定,即日起,日本政府全力支持芝加哥磐石管理公司全资收购本田汽车公司以及马自达汽车公司;作为回报,龙政一方全力配合日本政府的相关宣传、报道,共同促进日本民间资金以及外商资金大规模流入日本,双方携手提振日本经济,帮助日本政府尽早摆脱经济危机。原则上,芝加哥磐石管理公司在九四年年底前完成对两家汽车公司的收购事宜;收购完成后,两家车企享受日本政府给与的为期十年最惠车企待遇,即日本境内任何一家车企,包括内资、外资以及内外合资车企,享受的政策优惠,本田汽车公司以及马自达汽车公司都能同步享受。为了避免龙政情况发生,龙政一方保证二十年之内不会合并两家车企。



之所以选择本田汽车公司以及马自达汽车公司作为收购对象,龙政拥有充分的考量。

知道日本政府的政策支持来之不易,说是天上掉了馅饼也不为过,龙政抱着能买就买、不能卖想着办法也要买的思路,来做收购决定,

以现有实力以及发展潜力来看,丰田是日本汽车工业当之无愧的第一,之后本田紧随其后,然后日产位居第三,马自达挤掉铃木、三菱、五十铃三家老牌车企占据第四。

在日本素来便有“技术的本田,商人的丰田”说法,作为日本技术企业的典型代表,本田拥有维持其不断发展的内在源动力,而不选择收购日本的汽车霸主———丰田汽车,实在是因为丰田的规模太大,大到龙政无处下嘴。就算龙政真有那样的实力,丰田内部的盘根错节也不是龙政能够应付得了的。丰田汽车作为日本最为赚钱的汽车公司,就像那带刺的玫瑰,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多少投资客只能站在远处不断地流口水,而不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丰田汽车公司和本田汽车公司,离得并不太远。

从丰田汽车公司所在的丰田市,到本田汽车公司所在的浜松市,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

丰田汽车公司极大,大有已经拥有自己的城市,即丰田市。

丰田市原本的名字是拳母市,为了吸引丰田汽车公司来此建厂,提供了非常低的土地价格,结果丰田汽车公司在一九五九年通过提案,把拳母市市名直接修改成了丰田市。

其实不仅仅丰田市,丰田市所在的整个爱知县都在指着丰田吃饭。

有个笑话说在爱知县说丰田的坏话,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说不准你隔壁桌就坐了一桌靠丰田吃饭的人。

丰田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汽车公司,它是一个大型集团,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丰田只是其自动车部门独立出来的公司。

丰田汽车公司太过庞大,以至于过去是分成“丰田自动车工业”和“丰田自动车销售”两个公司来运营。丰田是执着于卖车的丰田,每一代社长都是营业贩卖系的代表人物。

整个丰田集团更是包括自动车制造、住宅关联、金融关联、信息通信、运输、海洋开发、造纸印刷、教育、医疗在内的数不清的产业。

另外,由于丰田集团还是雅马哈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并且雅马哈公司为丰田汽车公司开发了从皇冠、雷克萨斯到2000GT乃至超跑LFA等等多种汽车的发动机,雅马哈公司虽然不能看作丰田集团的企业,实际上已经和收购没有什么区别。

相对丰田汽车公司,本田汽车公司则是“远州精神“的产物之一。静冈县浜松市以制造业闻名于世,区区一千五百五十八平方公里的市土地孕育了大量的知名企业,本田、铃木、雅马哈都诞生于此,甚至丰田集团的创始人也是出生在浜松市附近的湖西市。

本田的全名是本田技研工业,本田是执着于技术的本田,每一代社长都是技术系的代表人物,营业和事务系的人不能成为社长。

本田的主要业务是汽车、摩托车、飞机、机器人。

如同它的公司名称,本田执着于技术研发。如果说丰田是“为了造车而开发技术”,那么本田就是“因为有了技术所以造车”。

比如,本田由于过度集中于开发汽油引擎,甚至没有柴油车。同时,本田执着于海外特别是美国市场,日本本国市场则多是制造一些低油耗的轻型车辆。

丰田与本田,两家公司都是贯彻纯血主义,外国人社员几乎都不能担任要职。

本田是技术宅,有摩托、有两足步行机器人、还要做飞机。丰田有点像国内的腾旭公司,做不出来的我就买过来,没有摩托,丰田就买雅马哈;本田做了机器人,那丰田也做;本田要做飞机,丰田赶紧去出资三菱,进入飞机市场。

丰田的营销做得非常强大,喜欢车海战术,同一个主要设计可以出不少兄弟车,成功地把“买丰田还是买本田”的问题,变成了“买霸道还是买陆巡”的内部选择。

相比丰田,也就本田这般的技术型企业,才能允许外部资金全资收购。

对于本田的技术宅们来说,谁是老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换了新老板后,你还得给我们投钱,让我们继续做研究。(未完待续。)

三七零章 马自达

收购本田,是因为龙政收购不了丰田;收购马自达,却是因为龙政不敢收购日产。

作为日本第三大汽车制造商,日产汽车与本田汽车的差距只在毫厘之间。

放着日产这个香饽饽不要,龙政也是没有办法。

与本田的关起门来发展不同,日产汽车是借着丰田集团的大量投入才得以发展壮大,到了现在,日产汽车的命脉完全操控在丰田集团手中。

龙政可不敢收购一家自身命脉完全掌控在竞争对手手中的大型车企,所幸马自达汽车也不差,最起码要比铃木、三菱、五十铃三家日本老牌车企的发展前景好得多。

马自达,是一家日本的汽车制造商,总部设在日本广岛,主要销售市场包括亚洲、欧洲和北美洲。马自达是日本最著名的汽车品牌之一,日本第四大汽车制造商,是世界著名汽车品牌,也是世界上唯一研发和生产转子发动机的汽车公司。

虽然马自达汽车公司因为长期的极度追求产量、产品技术和市场扩张,在持续的巨额投资之后迎面撞上日本现在的经济危机,即将遭遇为期数年的巨额亏损。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正是因为未来几年的业绩不佳,马自达拥有者无以为继,急于摆脱马自达这个烫手山芋,龙政收购马自达汽车公司就不会存在收购溢价,甚至能以低于市值的价格,全资收购马自达汽车公司。

所谓一饮一啄皆有定数,上帝为你关上一道门,总会为你开上一扇窗。

拥有先知先觉,龙政对于马自达汽车公司未来的发展轨迹一清二楚,马自达公司也是龙政最为了解的一家汽车公司,没有之一。

龙政前世拥有的两辆汽车便全部都是买的马自达,一辆“弯路之王”马自达6,一辆全球销量第一的马自达CX5。

马自达6是马自达公司二十一世纪推出的最新产品,于二零零一年在东京车展上推出的一款中高档轿车。自上市后已在全球二十个国家获得了三十多个奖项。二零零三年四月十日马自达6来到中国,凭借着其非凡的外观及操控性,在当年获得年度“弯道之王”的称号,并一直保持旺销势态,其动感的内饰外形、优异的操控性、高标准的安全性、宽大的内部空间和精细的做工等,创造了二十一世纪中高级轿车的一个新的全球标准。

全新CX5则是全面使用了马自达独创的创驰蓝天技术以及全新设计理念魂动的马自达全新一代产品群的换代产品,凭借其卓越性能获得史无前例的巨大销量。

龙政前世也不谈恋爱,更别说结婚生子,篮球训练以及比赛之外,拥有大量空闲时间,对于手中的两辆汽车,从配置参数到整车构造,龙政已经彻底吃透。一旦收购马自达汽车公司,龙政就会立即着手两款汽车的设计开发工作。

保时捷汽车公司专业生产高端汽车,本田汽车公司偏家用、注重操控与舒适,马自达汽车公司偏运动、注重驾驶体验,三家公司的产品各有不同却又相互交叉,正好形成有机互补。

仿照磐石航空公司,龙政有意成立磐石汽车集团,脱离芝加哥磐石管理公司的管理,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全面统领三家汽车公司以及组建中的磐石汽车公司。

当然在此之前,龙政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收购几家拥有核心技术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以及借助三家公司的技术储备加快自主汽车品牌磐石汽车公司的组建进度。

磐石汽车集团之中,保时捷汽车、马自达汽车、本田汽车负责中高端市场;新成立的磐石汽车参照丰田汽车的发展历程,定位中低端市场。四家汽车公司通力合作,实现磐石汽车集团汽车市场的全覆盖。

树大招风,磐石汽车集团一经成立,立即就会超越丰田汽车公司,成为比肩通用、福特的世界汽车巨头。

为了避免竞争对手的提前阻击,在磐石汽车集团正式成立之前,龙政可不会向外透露出任何消息,一切想法都只存在于龙政的脑海之中。



说完正事,龙政一家便与经济产业大臣等人闲聊起来。

聊着聊着,便聊到了今年年初发生的洛杉矶地震。

“幸亏当时我们一家都不在洛杉矶。”

想到年初发生的地震,百惠子心有余悸:“这种规模的地震,我们在日本都没碰到过。”

关于年初发生的洛杉矶地震,龙政也是颇为无奈。

虽然属于穿越人士,拥有先知先觉,但是龙政前世却是没有接触到任何关于这次洛杉矶地震的信息,这便导致年初洛杉矶发生地震时,龙政以及龙政旗下的洛杉矶商贸公司都是没有任何准备,不得不承受地震造成的巨大损失,龙政唯一庆幸的便是旗下的产业幸运地没有人员伤亡。

“诸位可能不知道,洛杉矶地震后我们已经出资成立一家独立的磐石地质勘探局,包括磐石地震研究所在内,磐石地质勘探局拥有五个下属机构。”

看着经济产业大臣等人,龙政凝声说道:“磐石地震研究所刚刚送来的一份报告,我认为必须引起日本政府的极度重视。”

洛杉矶地震的信息,龙政前世没有接触过,但是一九九五年一月发生的日本阪神大地震,龙政却是知道。日本阪神大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龙政不知道,但是这次地震发生在一九九五年一月份龙政却是可以确定。相比洛杉矶地震的几十人死亡,阪神大地震的死亡人数多达数千。

穿越这么多年,龙政早已融入这个世界。不忍这数千人无辜惨死,龙政通过建立磐石地质勘探局的方式,将自己的先知先觉公布于众,让日本政府和日本民众早作防范。

精确的地震预测,直到二十一世纪仍是一个困扰科学界的世界性难题,但是在已经知晓具体的地震时间以及地点的情况下,反向去做专业的地震科研研究,无疑便是简单很多。(未完待续。)

三七一章 五月一日

“当然,在这之前,我先为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磐石地震研究所。”

话锋一转,龙政无奈说道:“我想如果不能先行证明磐石地震研究所在地震研究和预测方面的权威性,那么这份报告,也就一定不会得到日本政府和日本民众的重视,更大的可能,是被日本政府当成垃圾直接扔掉。”

“哦?”

龙政的话,成功引起经济产业大臣等人的好奇心。这个磐石地震研究所究竟是个怎样的存在,才会让龙政如此自信,要知道不包括其他国家,单单只是日本一个国家,每年投入到地震研究以及预测方面的资金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日本国内从事地震研究以及预测方面的专业机构多大上百家。

既然龙政已经成立磐石地震研究所,那么这些情况龙政便不可能不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龙政依旧拥有如此信心,那么这个磐石地震研究所一定是拥有真金白银。

“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海岭地震带,世界三大地震带,磐石地震研究所负责研究环太平洋地震带,依托高达五亿美金每年的巨额投资,可以说磐石地震研究所在地震研究、预测领域的实力只在美国地质勘探局之上。”

“在磐石地震研究所提交这份报告之前,他们已经在兵库县实地考察了半年时间。”龙政凝声叙说:“根据他们的推断,神户市一年之内发生七级以上地震的概率高为九成,明年一月发生七级以上地震的概率高达三成。”

“哦,这么断定。”经济产业大臣等人依旧不以为然。

在日本,每年各大地震研究预测机构提交的地震预测报告高达百起。在报告之中,他们总是信誓旦旦地说日本某地将要发生重大地震,可惜事实总会证明他们的预测是有多么荒谬。

久而久之,日本政府对于这些地震预测报告已经习以为常了。不过,这份报告既然是龙政亲自提交的,经济产业大臣等人心中即便不以为然,也答应会将这份报告及时送到日本内阁。

看出经济产业大臣等人的不以为然,龙政却没有因此动怒。换位思考,如果自己身处他们的位置,有人突然送来这样一份报告,自己也会跟他们一样的态度吧。

日本政府靠不住,大不了自己亲自动手吧。不是已经决定收购神奈川广播电视台了吗,神奈川广播电视台的信号覆盖整个阪神地区,就在神奈川广播电视台上铺天盖地地报道阪神大地震的预测吧。

地震造成的巨大人身伤害,多半还是因为人们的猝不及防,只要人们心中有了这个坎,哪怕他们并不怎么相信,也能将损失降到最大。

得知龙政一家与经济产业大臣十人团队会面的情况,施蒂格·利特兹并不担心。凭借过人的眼光,施蒂格·利特兹知道经济产业大臣十人团队来找龙政一家无非便是为了劝说他们投资日本。更多的,他们还能多做什么。只要自己能够劝说龙政更改成美国籍,那么龙政手中的资金立马就从日资变成美资。

想到这,施蒂格·利特兹蛰伏下来,继续等待与龙政会面的最佳时机。



一天的时间一晃而逝。

五月一日晚,康柏中心球馆,波特兰开拓者与休斯顿火箭队的第二场季后赛正式打响。

两队首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