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工帝国-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点一过,一辆冒着浓烟的火车,况且况且的进站了,汽笛长鸣,呜呜,呜呜。

    陆陆续续的有人出站,但是没有人往这个牌子这里走。直到人都走光了,还是没见梁奇峰的人影子。

    “华伟,去火车站里看看去。”刘天凌也有些着急了。

    “是,我这就去看看。”

    正说着一个人挑着行李担子出来了,看样子担子很重,压的他浑身不舒服,这人三十多岁,长的也老相,一身的黑『色』衣服看起来油乎乎的,手上也有常年没有洗掉的油污。

    来人把担子放在地上,走到罗克扁身边,说:“走吧。我来了。”

    “你,你是工程师?”罗克扁不信,“我感觉你像我们村的叫花子,你看看你这身衣服,多久没洗了。”

    刘天凌大怒,过去打了他一个爆栗,这傻孩子,什么时候学会说实话了。

    “您就是梁工程师吧,我是刘天凌。”

    “是我,你就就是刘东家啊,看起来不像个实业家啊。”梁奇峰说。

    “那像什么?”

    梁奇峰抽抽鼻子:“像搬运工,看你这块头,去上海码头当搬运工去,能给你一个半人的工资。”

    “呵呵,梁工客气了,你这是拿的什么行礼啊,看起来不轻啊。”

    “冯朝会那小子非让我来你们这山沟里,一箱子是我用的小型工具,一箱子是两个柴油机的样品。不过咱们丑话说前头,到了工厂,我要是看不到什么机床设备的,我掉头就走。”

    “无妨,无妨。如果我的机床不能让你满意我亲自过来送你上火车,来人啊,给梁工备马。”

    梁工还真没客气,直接上马就走了。

    旁边华伟笑道:“怪不得这小子受人排挤呢,原来脑子不好使。”

    “你懂个屁,人家这才是天才的表现。咱们养着他又不让他搞销售,搞谈判,而是让他搞研究的。”

    利民五金厂旁边,就是新建的柴油机研究厂房,面积很大。厂房也多,光刘天凌配置的机床都十多台。一进厂房梁奇峰的眼睛就直了,拿起一块刚才,吃惊的说:“好钢,好钢啊,你们再哪里弄的如此好的钢材,这可是制作发动机的上好钢材啊。”

    刘天凌笑而不语,再让他看看机床等等设备,更是满意的一塌糊涂。

    “走,梁工,水池边有一台柴油机的样机,你看看『性』能怎么样?”刘天凌带领着梁奇峰来到了水池边,那里放着一台很小的,两寸柴油机消防泵,也就是柴油机带动的抽水机。用电启动后,机器发动起来,很快出水口喷出了大量的水。

    梁奇峰跑过去,也不顾地上脏,趴到地上,耳朵仔细的听这柴油机的声音,听完了又百思不得其解。

    “奇怪,如此小的机器,但是出水量又很大,看功率恐怕最少也有十二马力了吧。”

    “是十二马力,但是它带动的抽水机非常厉害,每小时六十吨的抽水量,劲大还省油,再有你也发现了,它的噪音很低。我们管它叫做两寸柴油机抽水机。”刘天凌说。

    “不行,抽水机我不管,我要把这个柴油机拆开来看看。”梁奇峰眼睛都绿了,如同发现了至宝一样。

    “那个啥,梁工,对厂房设备可满意?”

    “满意,满意。”梁奇峰顾不得许多,自个儿停了机器,弄回去拆开眼睛了。

    刘天凌也没闲着,立刻找来了四个学生,这些都在招募来的知识分子,安排给梁奇峰做助手,也多学点东西,毕竟梁奇峰一个人玩不转一个工厂的。

 第十六章 迅猛发展

    求鲜花,求收藏啦。梁奇峰果然厉害,『摸』『摸』索索的,用了两个小时终于把这个柴油机拆开了,这人摆弄机器简直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非常痴『迷』。

    “四冲程柴油机,这用料,这做工。恐怕没有比这更先进的柴油机了。”梁奇峰嘀咕着,“用来做抽水机的动力浪费了。”

    “那应该用来做什么的动力。”刘天凌问。

    梁奇峰吓了一跳:“你这人偷偷『摸』『摸』在人背后说话,吓死人的。”

    旁边罗克扁笑道:“我和团长都没走,是你自己没发现而已。”

    “这柴油机哪里来的?”梁奇峰问。

    “德国造的,能仿造吗?”刘天凌问。

    梁奇峰摇摇头:“仿造不了。”

    “为什么?”刘天凌有些失望。

    “这机器巧夺天工,恐怕是用三年都不会修理,使用寿命长达二十年。而且体积又这么小巧,你让我怎么仿造。不过我能造出比这个个头大一倍的,虽然质量上比不了,但是百分百能用,如果做农用灌溉抽水机的动力是足够的,就是噪音会大点儿。”

    “多久能造出来?”

    “不好说,半年,三年,甚至更长。”

    刘天凌知道科研的事情着急不得,笑道:“好吧,你慢慢研究吧,花多少钱直接找冯厂长要,等你研究出来,我就把柴油机厂独立出来。”

    梁奇峰是行家,接着问:“先造的柴油机你打算做什么用?”

    “主要是给水泵做动力,还有就是农用拖拉机,或者小型货车。”

    “好。”梁奇峰说完就不在说话了,一遍摆弄机器,一遍拿出纸笔。刘天凌看了一会儿实在受不了,这才回到了练兵场。

    众人正在看马呢,桑格刚刚跟大家示范了几次,让大家试试骑马,但是这些人多半只骑过『毛』驴,骑马这是头一回。

    看到刘天凌来了,华伟笑呵呵拿出一根烟来:“团长,抽烟。”

    “你小子一笑,我就知道没好事,说吧,什么事情。”

    “那个团长,你看,现在马多了,是不是给我们第二队全部配上战马呢。”

    刘天凌白了他一眼,笑道:“马匹除了军官、通讯、医务用之外,其他的都要统一使用,这样才能出效果。你们队是重火力,轻一『色』机关枪,骑马有什么用。所以战马全部配给赵连义的一队。”

    “可,可是他们队才五十人呢,二百匹战马哪里用的完啊。”

    赵连义不知道从哪里跑了过来,说:“谁说我们队只有五十人啊,团长说了,我们队招兵,凑齐二百人,组成一个骑兵连,穿马靴,骑大马,用骑枪,拿马刀。”

    华伟看到他那个神气样都想抽他:“神奇什么,小心咯坏了你鸟蛋,将来当太监。”

    “我已经决定了,土匪太猖狂,咱们人手太少,不够用。第一队,第二队全部升级为连,每个连二百人。第一连为骑兵连,第二连为机枪连。”

    “团长英明,我要带人赶紧训练骑兵了。”赵连义得意的走了。

    华伟也得意:“我们连这么说会有一百挺机枪?”

    “是啊。”

    “天。”华伟砰的一下晕倒了,一百挺机枪,不用说滕州保安军了,就是兖州镇守使的军马也没有一百挺机枪啊。

    “你也不用感觉没马骑,机枪连将来是要汽车的,军用吉普、军用卡车,军用三轮摩托车,全部机械化的队伍。”

    “团长说的是真的?”

    “当然,用不了半年就能实现。”

    招兵的通知一发,立刻附近几十里就轰动了,这次招募三百名士兵,但是前来排队的最少有上千名青壮年。给他们说保家卫国,这些朴实的农民可能害没有这么高的觉悟,但是军饷每月照发,死了还要有抚恤金,家里还能获得各种优惠。更为吸引人的是伙食好啊,每天早饭是两个鸡蛋,小米粥豆腐脑管够。中午下午是白面馍馍热乎乎,猪肉炖粉条香喷喷的,偶尔还能吃上鸡鸭。居然连到了夜里还要夜宵,试问天下哪里有这么好伙食的队伍。吃粮当兵,图的不就是个吃吗?

    招兵处华伟当值,大咧咧的站到了高台上面。

    “大家奋勇参加咱们民团,我们是非常的欢迎啊,可是大家不要光看到军饷高吃的好就来当兵,要知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养兵可是要打仗的啊。这里有军规,我给你们简单的说说啊。”

    “华连长就说说吧,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就收了我们吧。”人群中的众人起哄。

    华伟清清嗓子,喝道:“当兵这第一条,临阵脱逃畏敌不前的,枪毙。第二条,不听军令私自行动的,枪毙。第三条,抛弃战友,看见战友有难不援救的,枪毙。就连平日里你回家探亲,走路吃馆子,如果强买强卖,那也是要打屁股滴。如果敢**『妇』女欺凌弱小,那没说的,也是枪毙啊,你们可想好了再来报名啊。”

    虽然华伟的一翻话吓退了不少,但是依然有很多的人。吃粮当兵,哪里有怕打仗的道理,很快就招募满人手了,鲁南民团的直属队伍扩大到了五百人。与此同时,原来第三队改名为龙牙特种大队,而且从中开始细化,分为侦察兵、狙击手,统一换了『毛』瑟狙击步枪。刘天凌警卫队装备比较复杂,新装备了三十发子弹弹夹的汤姆森冲锋枪。

    赵连义的骑兵连训练了一周之后,大家敢在马上骑了就立刻上路了,每五十一队,日夜巡逻。刘天凌命人在桑村镇的各重要关口镇店修筑了供应训练队人马休息驻扎的炮楼。百姓们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多的而且非常威武的骑兵给他们巡逻,安全感大大增加,不用说土匪了,就是小偷也渐渐的少了。

    刘天凌出了龙牙山基地,打算带着柴飞他们找找新的合适的地方,要修建新一座水泥厂。水泥,即使民用品,又是军用品,修筑工事离不开水泥。

    要说这附近遍地都是修建水泥厂用的石灰石,可是总没有大的河流,供给水泥厂取水用。

    “前面那座山不错,好像全是青石啊,那附近有什么大水库吗?”刘天凌问。

    柴飞说:“有,那里有个水库,叫做辛庄水库,长了能有五六里地呢。”

    刘天凌等人纵马过来的时候,就看见很多很多的老乡,一个个挑着水桶,从水库里跳水呢。

    “老乡,你们这是干什么呢,大热天的。歇会吧。”刘天凌叫做了一个中年汉子。

    “哎呦,这不是刘团长吗,你们过来巡逻了,最近很好没有土匪。”

    “呵呵,这么多老乡都在挑水,做什么用啊。”刘天凌不解。

    中年汉子叹了口气:“哎,往年这个时候应该下大雨的,这猛热的天,半个月不下雨,刚刚出苗不久的玉米棒子就要旱死了,咱们这不是浇地保苗啊。”

    “浇地保苗全靠水桶挑?也太慢了吧,怎么没有修水渠。”刘天凌不解。

    “哎,那里有那么好啊。水库下游的才行,咱们这里没有这个条件,只能靠肩膀挑水。”

    中年汉子说着继续挑水去了。

    这时候走过来一个穿长衫带着眼睛,身材高,但是又瘦瘦的中年年,三十多岁的『摸』样。

    “刘团长好,在下贾才。看看我写的文章还入得了您的法眼吗?”贾才说着递过去一篇文章。

    刘天凌一皱眉,对于这样的只知道写文章的人并不怎么喜欢,也没有接他的文章。

    “大家都在抗旱,你坐在树底下干嘛?”

    “呵呵,刘团长息怒。人有分工,我贾才的工作就是摆弄笔杆子。且看看我写的这一段吧,是日,土匪马六安排手下几大炮头,前去收取常例,只因该村无力交齐,土匪纵火焚烧,房屋倒塌。村中人口,上至九十老人,下至三岁婴儿,皆被土匪杀害。”贾才随口说道。

    刘天凌点点头,“写的不错,措辞再白一些,另外还有有数字统计。比如杀死多少老人,杀死多少孩子,多少『妇』女『自杀』,数据统计了才能让人更信服啊。”

    贾才以为刘天凌是个武夫不懂文墨呢,立刻又说:“六月三十日,天气炎热,酷暑难耐。民团团长刘天凌,体恤百姓疾苦,亲自带领众人来到田间地头,询问百姓旱情,并亲自挑水抗旱。”

    见刘天凌不语,贾才说:“你是不是认为我写的是假大空啊,不是的,这是在鼓舞百姓抗旱保苗的斗志,当他们从报纸上看到团长都亲自挑水了,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偷懒。换句话说文艺宣传如果不假大空如何起到鼓舞作用。”

    刘天凌摇摇头:“你应该这么写,六月大旱,桑村百姓家家户户挑水抗旱。刘团长体恤百姓花费巨资购买高科技抽水机百余台,帮助百姓灌溉田地。抽水机动力强大,一台一 小时可浇灌田地五六十亩之多。乡亲们因此度过了旱灾粮食丝毫没有减产,数万百姓纷纷感念刘团长的恩德。”

    “这,这也太夸大了吧。”贾才没想到有人比自己还能吹牛。

    刘天凌笑笑:“这不是夸大,是实际,明天就会看到抽水机在帮助百姓们抗旱了。”

    “啊。”贾才以脸的不信。

    “我看你也有点学文,去教学肯定不行了,把孩子们带坏了。这样把,我给你安排个文员职务,每个月三块大洋,干的好就留下,干的不好就走人,如何?”

    “贾才愿意。”贾才非常的高兴。

 第十七章 民团抗旱

    求鲜花,求收藏。水泥厂的厂址就选定了,在这个山脚下,除了修路会占地,其他的皆是荒山野岭,无主之地。回到基地刘天凌立刻着手抗旱的事情,本来打算收集基地各重要建筑物,还有工业园各厂区的消防水泵,但是转念一想还是算了,现在正和刘老黑拼命,万一他派人来放火,那岂不是没有水泵灭火了,只好用红警兵营基地进行生产,很省钱,一吨钢铁和几百斤铜,共生产了八十台柴油抽水机。水带自然用的也是消防水带,每台抽水机配备五百米的水带。

    整整熬了一夜啊,天快亮的时候刘天凌的眼睛实在熬不住了,在兵营制造车间随便睡了。天亮的时候,民团士兵的营地里响起了嘹亮的起床号。刘天凌『揉』『揉』眼睛,来到了『操』场上面。

    “给我把二连长找来。”

    “是。”警卫队员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很快把华伟叫来了。

    “集合你的队伍,选一百新兵,每两人一组,拿着咱们的柴油抽水机,去给老乡们浇地。”刘天凌命令到。

    “什么,我没听错吧。机枪连帮老乡浇地?”

    “不错,浇地的时候也带着家伙,还有一面旗帜。”旗帜上写着鲁南民团,抗旱保苗。

    华伟非常不解磕巴的说:“那个啥,团长,我可不是抗命啊。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让我们机枪连去浇地,一亩地收多少钱?”

    刘天凌摇摇头:“不收钱,你们连抽一百人,我也会带着警卫队出去帮着浇地,现在正是玉米生长的时候,如果旱死了,百姓们的秋粮将会大大的减产。”

    “不收钱,那岂不是赔钱了。”华伟说。

    这时候贾才也起来了,换了身干净的长衫,笑道:“不收钱肯定会赔钱,但是这只是眼前赔钱,长远看一本万利。”

    华伟摇头,不明白。刘天凌笑道:“这是军令,你执行就是了。”

    “是。”华伟接了军令去执行了。

    刘天凌这边也开始准备,警卫队的人带着三十台抽水机最需要灌溉的冯卯一带,那里都是丘陵地,土地贫瘠。

    “大家都分出去了,咱们去哪里啊。”柴飞问。

    最后还剩下两台柴油抽水机,十多盘水带。刘天凌说:“你们不要忘记,咱们在枣梨村还有非正式的民团队员呢,既然是民团队员,肯定要照顾到,过来给他们浇浇地。”

    还未到村口,路两边左右各一个炮楼,上面的人大喊:“干什么的,停下,通名再过去。”这些人警惕『性』满高的啊,一看来了十多人骑马背枪的,自然要询问。

    “来的是鲁南民团刘团长,过来帮乡亲们浇地的。”罗克扁骑马过去,晃动着手中的大旗说。

    “哎呦,原来刘团长啊,快点进来,我们这就去通报。”这人说着把众人领进了村,现在刘二娘也在村口的树林那里修建了大片的茅草屋子,作为队员们的临时休息之所。

    片刻之后,刘二娘打着裤腿,穿着一双凉鞋,脚上还满是泥巴,离着老远朝刘天凌一抱拳:“见笑了,刘团长。刚刚在河边浇地呢。”

    “呵呵,浇地抗旱这是好事情啊。今天特意弄过来两台抽水机,帮着大家浇浇地。”

    “抽水机,在哪里呢。”几个枣梨村的队员东张西望的,貌似在找抽水机。

    “这里呢,这两台就是。”刘天凌指了指脚下的两台小巧的抽水机。

    刘二娘看罢大笑:“哈哈,我们村河北打造的水车可是有两层楼那么高,这么小的抽水机能顶什么用。”

    “不对,不对。不能光比大小,要看耐力,看动力。别看这小,但是劲大,猛的狠,浇地厉害着呢。”

    众人自然是不信,抽水机,听都没说过。当时种地多半是依靠天吃饭,没有农『药』化肥,就算是玉米这样高产的粮食也只有亩产四五百斤那样。如果能浇上一次,百姓自然高兴。

    河边警卫队的五六个士兵七手八脚的把抽水机调试好,吸水管子接到水里,出水管子通往地里。大家都等着看热闹呢,刘天凌说:“大家看好了啊,我要开始了,一会就你们就会看到一条水龙通往地里了。”说着拿钥匙在柴油机上一开,砰砰砰砰,柴油机发出轻微的噪音,快速的转动起来。呼,吸水管吸上来了大量的水。

    “看,看,快看,水管股起来了。”众人惊奇的说。

    出水管那里也喷出了一股很大的水,流进了地边的水渠里。

    “出水了,出水了。好大的水啊。”地边上的那人喊道。

    众人纷纷跑了过去,刘二娘过来的时候只见水带里的水是喷涌而出的,浪花朵朵。

    “太神奇了,居然有这样的机器,团长在那里弄的。”

    “国外买来的,这机器每小时出水六十吨,一天能浇地几十亩。咱们的老祖宗比别人先造出来了水车,但是到了近代就不发展了,现在人家已经造出了各种各样先进的机器,咱们是忘记发展了。”刘天凌说。

    刘二娘『迷』茫了,不知道团长在说什么:“我也常听人说,咱们用的这些快枪了,机枪了都是洋鬼子大鼻子造出来的,就连东边的小鼻子也厉害了,咱们为什么就落后了呢。”

    刘天凌叹了口气,这是实在的写照1926年的中华大地正是世道『乱』纷纷的时候,军阀混战发展缓慢。“看到河里的那些孩子了吗,一个个在干什么,捞鱼、游泳。国外的孩子像他们这大的时候都已经上学好几年了,没有文化可不就落后了。”

    旁边一个村民说:“团长说的太对了,没有文化卖东西小商贩都坑人。”

    众人又把另外一台抽水机打开了,浇地抗旱。

    刘二娘若有所思,说:“我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不然也不会窝在小山沟沟里了。我有个想法不知道可行不?”

    “有话尽管说,错对没关系。”

    “我看团长还有点儿闲钱,不如拿些出来建设几所学堂,民团也不用出太多,就是牵头,各村的百姓也在捐点,这样学校就不建成了吗?”

    刘天凌点点:“学校好建,钱我也不差。可是关键是没有好老师,大部分本地的老师都是半瓶子水,能教点什么。我正想着怎么先培训一批老师出来,这才是根本啊。”

    “我有个表妹,叫方雨涵,在北平一所大学读师范,刚刚好今年毕业,那学问应该还是说的过去的,今年刚刚好毕业。”

    刘天凌大喜:“如此甚好,写信把她叫回来啊,待遇不是问题,我给她开比北平还高的工资。”

    刘二娘摇摇头:“他们不在乎钱,追去的是理想,我写信试试吧。”

    这一趟也算是没白来,如果真能从北平招回一个大学生来培训些教师还是不成问题的。

    刘天凌又检查了一下枣梨村的防守,村口共四个炮楼,还有两米来高的石头矮墙。目前刘二娘训练了六十人,共计五十多条步枪外加两挺轻机枪。左右附近几个村的百姓乡亲的也都打好招呼了,共同进退,遇有土匪来袭一起遇敌。

    一直跟随在刘天凌左右没有发表意见的贾才忽然变得激动起来:“团长,我想错了,原本想着为团长做做夸大宣传,现在看来不用了,只需要如实的把团长,把民团的事迹写下来就足够了,我提议立刻办报纸。”

    “办报纸?咱们地方小了点吧。”刘天凌大吃一惊,不是没想过办报纸,而是现在只有这么小小的一个镇的根据地,办了报纸往哪里发行。

    “非也,非也。一个镇虽然小,但是也有三万多人,每个村总有那么几个识字的人,咱们的报纸免费发行就好了,同时可以刊登一些咱们的广告,比如招工、比如新产品发布等等。一个星期印一期,一期五百份就足够了。”

    刘天凌那个汗啊,没想到这长的孔乙己一样的居然知道免费发行报纸,靠广告费来赚钱,真不知道这个人的脑子怎么长的,难道他也是穿越的。

    “要办就办好,起个好名字,设计好了,这事情交给你了,着手开始吧。”

    刘天凌忙着浇地抗旱招兵练兵的时候,桑村镇长府上,镇长段学文一身丝绸的好衣衫,旁边是一个侍女帮忙扇风,段夫人坐在对面,年龄不大,三十七八岁的样子。

    “哎,没想到啊。原本打算弄出个民团来对抗桑二泉的民团,没想到啊。”段学文优雅的喝了口水,放到桌子上面。

    “没想到什么啊?”段夫人问。

    “原本以为这个刘天凌能召集个七八十人,三五十条枪,能协助我保得一方太平就行了,谁知道他,居然有那么有能耐,打算一口气开十几家工厂的人可不是普通人,再看他的那快枪,我可是问了,只有德国有,说不定这小子在德国有门路呢。”

    “他有门路,厉害了,你这个镇长还有什么意思啊。”夫人叹口气。

    “不不,这个刘天凌真了不得,不仅仅开工厂,还打算建学校,建医院呢,说不定能在仕途上有所建树,我打算全力辅佐他,我才三十八岁,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候,如果能辅佐他也是不错的。”段学文说。

 第十八章 鲁南四县

    (求鲜花,求收藏。)“老爸要辅佐谁啊?”里屋里走出来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十八岁上下『摸』样,长头发,白净的瓜子脸,大眼睛长睫『毛』,脸上的皮肤白净白净的,丝毫不见一丝的瑕疵。穿着时下流行的一袭长裙,『露』出一段滚圆洁白的小腿。

    “雪柔啊,你不好好读书,跑出来干嘛。”段学文说。出来的这人正是段学文十八岁的女儿段雪柔。

    段雪柔不仅仅不怕老爸,反而坐在老爸的旁边,揪胡子。

    “老爸啊,谁有那么大的魅力和能能耐,能让你这个自比诸葛的人物来辅助。”雪柔眨眨眼睛。

    “我什么时候自比诸葛了?”

    “还没有,谁经常在书房,看三国入『迷』的时候,忽然站起来,如老夫能生在三国也可以像诸葛辅佐明主,开创一翻事业。”段雪柔学的有模有样的。

    段学文也被女儿斗乐了:“哈哈,那是为父的读后感,当不得真。”

    “爸,那个谁开医院,给我弄个院长当当。”

    “啊。”段学文惊讶的嘴巴都快掉下来了,“你才学了两年吧。”

    “女儿学的是外科,又不是老中医,非要到七老八十才行,现在我已经很厉害了。”

    段学文眼睛一翻:“你去当院长,我怕患者家属打你啊,哈哈。还是跟着你师傅多多历练几年吧,过个三五年找家医院安心上班。”

    “既然那个姓刘的真的有能耐建医院,那就多出点钱建个医学院,我把我们老师罗妙手请过来当院长。”段学柔说。

    “你说的是真的?罗妙手能来,那老家伙可是医学届的北斗啊。”

    “能来,他在学校和医院都受人排挤,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申请个科研经费都费劲。”

    “那好,为父立刻去找刘天凌。”

    段雪柔也嚷着去,没办只好跟着一块去了龙牙山民团基地。下了马车的那一刻,段雪柔惊呆了,眼前房子连着房子,围墙连着围墙。中间的众多建筑看起来全是用钢铁建筑的。

    “这个刘天凌是学道的吗?”雪柔说。

    段学文不解:“为什么这么说。”

    “不是学道的如何能在这大山中间建起如此气派的厂房,肯定是用剪刀剪的,然后吹了口气。”

    “哈哈。”段学文大笑,这女儿啊,太搞笑了。

    办公室里刘天凌和段镇长聊着,主要是说这几天的旱情和,民团抗旱的事情。旁边雪柔正在仔细的观察刘天凌,个子真高,孔武有力,但是又不像普通的武夫一般粗俗,还有那么点帅气,而且还年轻,看起来就是二十多岁吧,还这么有钱,谁要是嫁给他该多好啊。

    “雪柔,刘团长问你话呢。”段镇长看了看发呆的女儿。

    雪柔立刻说:“呵呵,我正看刘团长这办公室的装饰呢,真是不错。夏天居然一点儿都不热。”

    刘天凌笑笑:“这个办公室房顶上有绿『色』植物,再加上我安装了空调,所以才清凉了。不知道段姑娘说的可靠吗,真的能请到罗妙手。”

    雪柔点点头:“罗妙手是我老师,她女儿罗可茗是我好朋友。罗老师为人正直,只知道治病救人,经常受人排挤,如果刘团长能建一所医院,外加一所医学院的话肯定能把人请来,不仅仅是罗老师,我想还会有更多的人来。”

    刘天凌思索着,红警系统里有建设医院的装备,但是目前各种战车还没有造,建设医院还不到时候。

    “建设医院最快也要三个月半年的时间,咱们可以在镇上找家大院子,把医院先拉起来再说。至于请罗妙手的事情等医院建好了再请。”

    “这是为什么啊?”雪柔问。

    刘天凌真想笑:“医院没建好,罗大夫过来一看几间房子,小诊所一个,他会留下来吗?”

    “也是啊。”雪柔顿悟。

    不过刘天凌接下来的话让他崩溃了。

    “你写信把,把你那些同学朋友统统叫过来,实习期五块大洋,正是上岗十块大洋每月。医术不用太高超,会治疗基本的病就行,这世道太『乱』枪伤刀伤的多。放心大胆的治病,只要不是故意给人治疗死的我给你们撑腰。”

    雪柔一头的黑线,当时的医务工作者还是把病人当人看的很重,一般很少会把病人当成赚钱的商品。

    “不会,不会。刘团长说笑了,我等虽然学艺不精,但是肯定会尽心尽力,把每一个病人都当成亲人一样看待。”

    “丫头,医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