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文化帝国-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像他这种打野食的人,还有什么真心不真心,就是为了个钱。”杨天英哼了一声:“前几天又在拿区政fǔ到处说事,以为这样就能让我们服气?到了宗祠大会上,管他哪个来了,也要按照我们溪止的规矩来。”

虽然杨天英嘴上说得硬,可是杨一却依然从他的神情里发现了一丝忧虑,杨海龙这几天越来越强硬的态度,还有镇上现在卖地卖房很划算的一边倒舆论,都成了杨天英忧虑的源头所在。

虽然他在宗祠大会上有不少的发言权,可是这毕竟也算是一种狭义的民主,拥有发言权的老人可不止他一个。

如果从现在镇里的风声来看,倒是有不少同样在宗祠大会上拥有发言权的耄老,看上去是很支持这一次镇里的开发的。

“舅爷爷,我们溪止的地方志,你上次不是说在你这里的吗?能不能给我看看。”看着几个老人这些天很是头痛的样子,杨一自然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着,今天整理材料的时候遇上了一些困难,忽然想起来小时候在这位舅爷爷家看到的溪止地方志,就过来问起这事。

杨天英有些奇怪地看了看杨一,想了一会儿就皱眉道:“这个东西是我们老辈人轮流保管的,现在好像是在你志安表舅爷爷他们家里面,你要这个干什么?”

杨一这个舅公也是个吃软不吃硬的脾气,杨海龙现在在动迁的事情上催bī得紧,反而惹得老人不快,就愈发坚定了不卖地不卖房的决心,这几天也是因为这事儿经常一个人生气,现在听到杨一问起和这件事情毫不相干的问题,也没有多少心思去关注。

“能不能帮我借来看看啊舅爷爷,可以帮到你们也说不定。”

“帮我们?帮我们什么?”杨天英一愣,随后反应过来,有些笑不出来地摇摇头:“行了,小一你别掺合,这是我们大人的事情。如果到时候非bī得我们卖老屋,只要你帮忙引荐一下你那个老板就行了。”

虽然杨一这一次回家,让几个老人很是刮目相看了一把,但是他们也不认为杨一就真的能够在这件事情上面有所作为,可以和一个在外面闯dàng过,而且还有着不俗人脉的成年人过招。杨一的自告奋勇,只是让杨天英有几分欣慰之余,更多的还是没怎么放在心上。

最主要就是因为杨家大族里面,有不少老人被杨海龙和他大伯说动,如果不是这样,哪怕是政fǔchā手干预,宗族观念极强的古镇人也不会有多少人来买账。

“舅爷爷,你就帮我去借一下行吗?其实我要查这个,主要还是整理一些资料给出版社的老板看看,他对这方面也是很感兴趣的。”

无辜的胖总再次中枪。

杨天英嘴巴动了动,稍微思忖了一下,最后还是叹口气出了门。

虽然有些不耐杨一的纠缠,但是在老人心中,觉得就算起不到半分作用,可是多看看书

,说不定能够对杨一的写作有些帮助,那也算是好的了。

……

整理了一天的计划书,又结合溪止地方志上面的资料,以及后世各种旅游推广的营销方案,终于是把明天要用的东西准备了一个大概,而杨一也长长舒了一口气。

明天就是初八,杨家大族举行宗祠大会的日子。杨海龙早早就放出话来,是要在这个族会上,决定沿河老街的未来命运的。

而从这些天外面的舆论风向来看,这个人的计划更是十拿九稳会成功。

但同样的,杨一经过这些天的准备,刚刚又和已经回到越州,并且拜访过孟昶的罗戈通过电话,腹中也是有了计较。

那么所有的一切,就等着明天的揭晓了。

而身上陡然一轻后,他才发现自己居然是从大年初三就开始工作,一连五天都在埋头伏案,居然是比自己搞“文学创作”的时候还要累上几分。

走出自己的房间关了门,杨一又习惯性地沿着小河悠悠散步,想要舒缓一下这段时间来绷得紧紧的大脑。

只是刚刚走到每次在上面歇脚的石桥上时,杨一才准备像往常一样坐到小桥的护栏上,两只脚在河面上晃晃悠悠放松一下,就发现了几天没有看到的杨剑也在这里。

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打招呼,就算是儿时最亲密的玩伴,那也只是一段过去时而已,何况杨一现在委实很少和同龄人有交流,更多的还是罗戈,葛黎高力,思阅的一些编辑等等三十岁上下的人物。再加上他敏锐地觉察到,这个女孩也是变化很大的样子,就更没有招惹的想法了。

所以在杨剑看过来,四目相对的时候,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就准备擦身而过。

“你们家里还是不打算买地?”

几乎快要走到桥的另一边时,倒是身后的杨剑主动开口了。

虽然得到了家中长辈的指示,不过两人的重逢毕竟算不上友好,更何况因为杨海龙的缘故,让他们更是在一开始,就站到了几乎完全对立的位置上,所以杨剑对于杨一的感觉,就和杨一对她的感觉一样。

有陌生,也有感怀,以及小小的失望——而最后一种感情,杨剑显然更多一些。

不过随着杨海龙的说服工作越来越顺利,不少族中说得上话的老人,出于为自己儿女子孙考虑的缘故,都站到了赞成卖地动迁这一边来,于是杨剑的母亲倒也不再催着她来使“美女计”。

至于这个下午的相遇,完完全全就是一场巧合而已。

“恩,毕竟是一家人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心里面总是有几分牵挂的。就这么卖了,大家都有些舍不得。”

杨剑笑了笑,觉得不管自己现在和杨一说什么,比如经济发展,比如到城市能够接触更广阔的天地,似乎也都没有什么用。有些人总是安于现状,一辈子不思进取。

不过好像也不能怪他,毕竟他没能像自己一样,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经历了很多人要到二十多岁才能经历的事情。

杨剑平时看起来还是那个清清爽爽的女孩,但是几年来一边到处借读,一边跟在父亲身边,看着他在长三角辗转腾挪,从身无长物到现在的百万家产,她的眼界和心气已渐渐远超同龄的女生。

所以杨剑的骨子里,其实早已经在不知不觉当中,就变得相当傲气。

而对于一个把父亲当做崇拜对象的女生来说,另一个和自己父亲不对付,并且看起来毫不出彩又小家子气的男生,无疑就是惹人生厌的了。

轻轻撇了撇嘴,杨剑显得很是成熟的笑了笑:“这样啊,那是要说你们心怀故土呢,还是坐井观天?”

164。口舌

164。口舌

看着面前厚厚一叠材料,上面的钢笔字不算多么挺秀潇洒,只是很工整。但是对于一个后世用惯了电脑的重生者来说,能做到这样就已经很满足了。

róu了róu酸涩发胀的手腕,杨一把最后一张材料纸放到最下面的位置,然后归整了一下。看着手上的这些东西,又想到昨天下午杨剑的话,不免有些唏嘘感慨。

小姑娘的话里面有些看不起和嘲笑的敌意,但是他却不怎么生气。因为杨一多多少少看出来一些,这个女孩不再是那个不知忧烦为何物的缺心眼丫头,他不知道杨剑这几年经历了什么,只知道这个儿时的玩伴,现在成熟了一些,也很能分清人情世故。

她所属的阵营,是她的家庭,而她的家庭现在因为利益之争,杨一一家人是争锋相对的。

两边都有维护自己利益的理由,都有不能输的理由,虽然杨海龙是主动进犯的一方,但是当这种碰撞发生的时候,自然是早早就把对错抛到了脑后,只想着怎么赢取眼前的胜利。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是而已。

所以当深受自己家庭影响的杨剑,时隔三年后再次碰到以前的朋友时,亦只能冷面相向。

……

中午早早吃过了午饭,正午十二点的时候,杨家祠堂的外面,已经挤满了人群,溪止三个大姓中间,杨姓人家独占了近一半快两千的人口,但是这些人当中,也只有成年男人能够参加宗祠大会,再加上这次主要是针对沿河老街两边的住户,真正能够发言做主的,也不过是一百多人而已。

而剩下的女人孩子们,走街串巷闲话家常,又恢复了年前的生活。

杨一自然是也要跟着过来的,按照这里的规矩,他倒确实是有权利进入祠堂里拜祭——只要是能够在家里面坐上主桌的男子,都有了进入祖宗祠堂的权利,但是若说在宗祠大会上面发言,却还远远不够格。

事实上杨天英也没打算带上杨一,只有他们老一辈的三兄弟,外加杨卫东,还有他的大儿子杨卫国去了祠堂那里。

而杨一没想到自己旁敲侧击了半天,杨天英也没有松口带上他的意思,反而还招来了一顿半是严厉半是语重心长的训诫:“行了,小一,我也知道你的心情,不过每年头上的这个大会,不是说家家的男人都能参加的。你有这份儿心意就行了,还是去做你自己的事情,带好你弟弟妹妹就行。你要想去的话,等到十五号我们一家人再自己过去。”

说完带着家中的男人们往祠堂那边过去,看着几个老人肃然的背影,杨一觉得自己可以想见他们那种如同赶赴战场般的心态,隐约有几分壮烈。

但他还是偷偷跟在了后面,有没有发言权是一回事情,但不管怎么样他是有权力过去一观的。

一个半篮球场大小的场地上,两边各有一颗遒劲的古树,最西面的位置,坐西朝东是一片占地不小的建筑,两边有照壁排开,里面是门厅、两厢、廊庑、正厅、寝院,一sè的青石条铺面。在江南水乡这种河网纵横,寸土寸金的地方,杨家宗祠可谓广大了。

而现在,杨家大族的十七支的家族长辈,全都聚集在了祠堂的门口,在带着各自的族人拜祭了先祖之后,又从里面鱼贯而出,在祠堂前面的场地上摆开了架势。

这种宗族内的会议,最年长一辈的人都一字排开祠堂门口坐下,而年轻一辈就在场子上站着,还有一些可以参加大会,却没有半点儿发言权的小年轻,就或站或蹲地围在祠堂最外面的位置。

不过今天除了祭祖之外,还有关系杨家大族内的重要事务商讨,所以杨海龙也破天荒的在前排得到了一个位置。

杨一站在人群里面,到没有躲躲闪闪,反而是正大光明地站在了前面一些的位置,和那些叔伯辈的人们挤在一起。这样一来,自然是不免有人拿奇怪和警告的眼神看着他,不过现在宗祠大会已经开始,最重要的祭祖仪式已经过去,倒没有大呼小叫地把他揪出来。

那边的商议已经开始,为首一个老人说了几句后,就点名让杨海龙站起来发言,把有关在沿河老街两边收地买房的事情给大家解释清楚。

杨海龙站起来后,先对自己身前的一排老人见礼,目光在杨天英和另外几个人身上顿了一下,然后就转向场地上的人群,笑呵呵道:“今天在宗祠大会上要说的事情,其实大家基本上也都知道了,不过按照我们杨家的规矩,还是要拿到这里来讨论的!所以呢,我就再跟大家具体解释一下。”

说完就弯下腰,把自己脚边一个黑箱子打开,从里面拿出了一叠叠复印好的材料,递给自己家中一个兄弟,让他满场分发下去,等到发了差不多的时候,才举手示意着说:“大家先静一静,这些材料,就是关于收购房产的具体条款,房子,庭院,水道,还有公共用地,上面都有明确的收购细则。”

稍微停顿了一下后,又笑道:“上面的条款大家可以仔细看一下,都nòng清楚。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我现场为大家解释。总之有一条,公平公开,童叟无欺。”

这句话说完,还刻意把视线对上看过来的杨天英等人,胜券在握似乎呵呵一笑,眼神中蕴含了意味深长的信息。摆明今天是不达目的不会罢休,也显得很是有恃无恐。

“海龙,你先给大家解释清楚,买了沿河老街的用途,有不少人只晓得你想买地,其实也不清楚你买了是干什么的。”杨海龙大伯在一旁淡淡吩咐着,给自己侄儿壮声势。

杨海龙点点头,看到一些人已经匆匆浏览了下一合约材料,就高声道:“大家都知道,我杨海龙这些年在外面闯dàng,吃过不少苦,也nòng了点儿小钱,全国各地也都跑过一遍见识过。每次在外面到什么旅游景点的时候,就发现一些地方比我们溪止差远了,但是就是人气旺,那里的人凭着搞旅游,也都是家家富裕。所以我就想,我们溪止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就不能也开发个旅游产业呢?”

“我们这里不是一直有人来旅游吗?”杨海龙身前的一个老人问道:“先不说魔都几乎月月都有人过来,就连羊城那么远的地方,也一样有人听说过我们这里,还用专门把祖宗产业卖了搞旅游?”

“十一叔,那不一样,人家那里都是有组织上规模的。远了不说,就说魔都舟庄,一天能接待多少游客,能赚多少票子?我们溪止条件更好,为什么就不能赶上人家?”

底下的人窃窃私语,前面一群老头儿也互相交换着意见,然后等着杨海龙的下文。

“为什么非要买沿河老街呢?主要就是做一个口碑,做一个品牌,让外地的游客一提到溪止,就想到‘哦,那里有一条沿河老街很出名,值得去看看’。要不然像现在这样大家各搞各的,赚的都是零散钱,没得意思!”

杨海龙的说辞一套一套,不过这些古镇居民自然有他们衡量价值的朴素标准,有人就在下面质问道:“就算大家把地卖给你,开发出来还不是你赚钱,我们又有什么好处?”

听到镇民的质问,杨海龙点点头对着那边喊了一声:“说得好!”

然后耐心解释道:“大家都以为我做这个东西会是赚了你们的钱,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搞着这件事情,同样是需要投资的?别的不说,单单只算老屋居住面积和市区房一比一置换,这就没让你们吃亏吧?还不说其他的补偿。”

顿了顿,杨海龙又笑着分析:“其实这还是其次,刚刚我说了,最主要还是把我们溪止的名气做起来,到时候虽然一说溪止就是‘沿河老街’,但是他们来了以后,回不去其他地方看看吗?搞旅游就是要人气旺,只要人气旺了,那就什么都有了!”

旁边杨海龙的大伯适时chā了一句:“海龙这个买卖,卖了房子的人不吃亏,就算不是住在沿河老街两边的人,也会受益无穷。总体来说绝对是有利无害,你们自己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要是姜还是老的辣,杨海龙大伯这一句话,立时就受到了那些不住在沿河老街两边居民的拥护——卖房子和自己不相干,而且到时候家乡人气旺了,自己也是受益者,怎么看都是好事儿啊!

于是底下簌簌索索就议论开了,不少原本觉得这件事情和自己无关的人,现在也被调动起了积极性,和周围人盘算着事成以后的“钱”景。

“而且!这里的老屋和市区新房等面积置换,除了能把户口转到市里面,孩子上学,看病什么总比在镇上好很多吧?”杨海龙抓住为人父母都是为了下一代的心理,不予余力地蛊惑着,不过在这一点上,倒的确是惹得不少人心动。

一个家中有小孩的男人就挤上前问到:“海龙,你只买沿河老街的房子?我们这边木巷的房子你不要?”

尽管杨海龙一直在做工作,今天又在宗祠大会上重复卖地换房的好处,可还是有不少沿河老街的住户没有下定决心。

相反的,也有不少不是沿河老街的镇民,对于杨海龙的提议大为心动,只可惜自己的房子人家没有看上,现在趁着族会的时机,就当众问了出来。

“大家都是镇上的老乡,都是杨家人,我也不想厚此薄彼。”杨海龙很是无奈地叹了口气:“不过我的资金也是有限的,算是给大家起个示范作用,其他的地方,就只能等到以后了。”

一边说还一边拱手致歉,脸上满是无奈。

不过他这表情却也不是装出来的,要是手头资金充裕的话,杨海龙倒是真会把整个溪止都盘下来。这个古镇对于眼界开阔心思活泛的杨海龙来说,简直就是未经打磨的璞yù一样,倒时候真的把旅游业发展起来后,谁还会愿意把房子卖给他?

虽然杨海龙几乎快要舌绽莲花,不过对于少部分祖祖辈辈就在溪止长大出生,然后又魂归这片土地的人来说,还是不怎么愿意。

这一类人里面,最多的就是一些老人,虽然看起来杨海龙开出的条件相当公平合理,不过却对这些乡土观念极重的老人没什么yòu惑力。

“海龙,不是我们不想支持你,不想看到镇上发展起来,确实是祖宗的家产买不得。”

杨海龙连连点头,似乎很能理解这些老人的心思,不过随即又话头一转:“三叔公,你们完全可以这样嘛,和自己的儿子换房子。就像你的房子在沿河老街,但是阿庆兄弟的房子在门碑口上,父子两把房子一换,您老人家还是留在镇上,阿庆兄弟就可以带着一家人到城市发展,这个方法你们说怎么样?不说两全其美,也能解决不少问题吧?”

杨海龙到底是做过生意,早早就想出了相应的对策,这话一出口,被他称为“阿庆兄弟”的那个男人,也在底下跃跃yù试地看着自己父亲,显然是大为意动。

165。进逼

165。进bī

杨海龙这边巧舌如簧地鼓动着大家,一边许下重喏,一边给大家描绘城市的好处以及古镇开发后的前景,倒是引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讨论中来。

而他刚刚提出的父子换房,亲戚换房的主意,倒也让不少人眼前一亮,有的老人自己不愿意离开,但却还是很希望儿孙辈们能够走出这个水乡小镇的,现在有了两全其美的办法,也把自己的儿孙们招过来仔细商议着。

“行了,海龙,你想买别人的老房子,我不会说一句话,也不干涉。但是我自己的房子是不会卖的。”

杨天英等了半天,就是想要看看还有没有人对杨海龙提出意见,不过眼下这一片热火朝天的议论,看上去居然是没有几个人不动心的,就让杨天英沉不住气了,这才表示了自己的意思。

“哎,天英叔,我记得卫国大哥的房子也是在木巷那边,你们家小健和思思就不想去城里面上学么?”

杨天英不动声sè地摆摆手:“你卫国大哥要是想去城里,就该他自己去想办法,我这个老房子虽然也是留给他的,但是现在还是我说了算。”

杨海龙心里面已经是颇为不奈了,眼中有yīn沉的神sè闪过,然后求救一样看向自己的大伯。

如果杨天英不同意买房的话,那么他的三弟杨海英,还有连襟兄弟杨凡江,都是肯定不会卖的,再算上他们这一支里面其他的晚辈,加起来就是整整八家人。而且这些人的老屋,还都是在沿河老街上位置最好的地段,譬如桥头,廊棚这些黄金地段。

如果不能买下这些关键地段的老屋,那么这一次的开发无疑会失去相当的意义。

并且开发完毕以后,就更是为这些钉子户做了嫁衣。

杨海龙大伯是清楚侄儿的计划的,知道杨天英要是不松口同意卖房子的话,杨海龙的赚钱大计的确就难以实施了。

虽然不愿意像bī迫一样强求人家卖房子,但是又觉得自己侄儿提出的等面积置换房子,倒也不算让族人吃亏,而且还是很多人都支持的办法,再加上又是亲疏有别,他就打圆场道:“天英,不是我为了自己侄儿子说好话,他的这些说法,的确还是有几分道理的。一来亏不到大家,二来还能为我们溪止的发展做贡献。你看这……你是不是还是支持一下海龙这个事?”

“不是我不支持,海龙愿意买谁的房就让他去买,我肯定不说二话。但是我们自己家里的房子,的确不想卖,还请老哥谅解一下,总不能搞什么强买强卖对不对。”

杨天英这话一出口,杨海龙大伯倒也不好说什么了,宗祠大会虽然是族中商议重大事务的地方,可也不能bī着人家卖掉祖宗的房产,这种事走到哪里都是说不通的。

不过又想起来的时候,自己这侄儿许给儿子的好处,他还是咬咬牙道:“事情不能这么说,如果说海龙买房子是他自己的私事,那么买不买在他,卖不卖是你,要讲究个两厢情愿是不是。但是现在搞的这个事情,明明就是为了大家,你还只顾自己家里,那就不好了。”

“嗬!老哥你这个帽子扣得太大了,我不敢接。”杨天英鼻子哼了一声,脸sè也有些难看了:“这还真是奇怪了,我杨天英在溪止住了一辈子,祖祖辈辈就是这里的人,现在临到老了,还有人要把我赶出去?这还真是稀奇了。”

“天英你这话就没有意思了,什么叫赶你出去,我说的话,是想让你多多考虑一下,为我们这块土地也尽一份力量。海龙他也没有说霸占你的房子吧,还不是合情合理地提条件,你要是觉得不满意,我们还可以再商量!现在一开口就是赶出去,太难听了吧。”

旁边杨海龙也帮腔道:“是啊,天英叔,条件还可以再提,大家一个族里的人,不要把话说这么死嘛。”

“我就是不想卖房子还不行?感情我自己的房子我自己还不能做主了?你们这不是要把人赶出去是什么?难道不买我这个房子,你就不能开发旅游了?”

杨海龙大伯无话可说,毕竟心中还是不愿意和族亲翻脸,但是杨海龙心里面却恨恨不已,暗道你不卖给我房子,到时候我把这里开发起来了,你不是白白跟在后面捡便宜?

于是压下火气赔着笑解释:“天英叔,现在这个旅游开发,讲究统一规划,整体布局,你的房子钉在这条街上,那不是跟一块好布上面打了几个补丁一样?”

杨天英讥讽地看了他一眼:“大不了我把房子也按照你们的装修样式翻新嘛,那不就没有问题了。”

杨海龙心中暗骂一句,终于把自己大伯交代“留两份余地,不要翻脸”的交待抛到了脑后:“不是这个问题,我承包这条街,是要和区政fǔ那边签订协议的,还有别的人夹在里面,政fǔ那边肯定是不会同意。”

“政fǔ那边不同意你就不要搞了。”

杨天英也是正在气头上面,说话也就冲了一些,却完全没有想到,自己这话说出来,却是让那些有些想要卖掉房子的人,心中不太舒服了。

杨海龙又是个比较会察言观sè的人,看到杨天英火气上来后说话露出了破绽,就故意大声煽动道:“哎,天英叔,我现在也实话实说,当时区里面给我的要求,就是打造江南文化一条街,你现在一家不同意动迁,肯定会拖累整个工程的进度,拖累别人愿意搬迁的住户。本来还准备是在五一之前完成开发,劳动节的时候看看效果,你这……”

然后又给场子里面使了个眼sè,底下立刻就有人吆喝起来:“天英叔,你自己不买房子,就和其他人换一换嘛,不要耽搁我们去城里,我老婆还指望着我家康康过年完了能进市小学的,你现在这么一搞,我们家小孩怎么办?”

有人开了这个头,自然就有人附和:“是啊天英叔,我还指望海龙早点儿把工程搞完了,到时候也在镇上搞点儿副业,你这么一整,我到哪儿搞补贴去?你给我们家发啊?”

这些打小就在一个地方长大的人,几乎或多或少都有些从众心态,而且杨海龙又许以重利,现在一个人开了口,自然就有无数的人开始附和起来。

这里面老人都没有怎么说话,一来是他们之中,真心想要离开镇上的人不多;二来杨天英不同意卖自家的房子,这根本就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总不能说是为了大家伙儿,就强行非要人家接受动迁。

但是他们却也没有出言支持杨天英,因为杨海龙早早就给这些族中的耄老打过招呼,说是开发完成后,整个杨家大族都会得到不少好处,而且说的有理有据,让他们也无法怀疑。

这两厢比较之下,他们也就采取了三不政策,不支持,不反对,也不去干涉。

至于杨天英和杨海龙之间的纠缠,就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吧。

看到族里话事的老人都不出声了,场子上面的人就更加闹腾起来,里面多数都是准备换房的人,少部分犹犹豫豫还在观望,但是也颇为心动。

可是杨天英这么一nòng,无疑是卡住了他们的希望,这就引发了不少人对杨一这一家的不满。

“天英叔,你自己不换就算了,也不要妨碍我们吧!要不就像海龙说的,你和我们这里哪一家愿意去城里的,把房子换一下不就行了!大家都按面积算嘛!”

“就是就是,天英叔,我想换市区的房子,要不我们两家换一换。我那个房子你也知道的吧,比你家还大,我不要你补差价!”

杨海龙得到了这些人的支持,气焰也有些跋扈起来:“天英叔,你也看到了,不要因为自己的私利,就影响大家,影响整个镇上的发展啊。”

“我有什么私利?”杨天英听了这话脸sè铁青,而地下的喧嚣哄闹,更让他觉得愤然不平起来,心头有些火大。

杨海龙嘿嘿一笑,很有些气势汹汹地站起来:“这还不清楚?天英叔你不就是想着等到我把这条街开发出来后,你就跟着捡便宜嘛?到时候这条街上肯定是人气最多最旺的地方,你们家随便干点儿什么,不都会赚得盆满钵满?还不用花半分钱来装修改造。”

一听到杨海龙的质疑,场子上一下就开了锅一样,不少人用异样的眼神盯着杨天英,不过摄于他族中话事的身份,不好多说。但是另外一些有几分地位的人,又或是愣头青们,都啧啧啧地议论不休,仿佛杨天英还真就是这么想的一样。

“海龙,你这话就有点儿过了啊!”站在圈子前面的杨卫东沉声反驳一句,从场子里站到族老的面前,回过头对着场上的好几百号人正言道:“其他的事情先不说,我杨卫东就在这里问一句,我二舅在家乡这么多年,从他五十岁开始当了族老话事,到现在十六年的时间了吧?有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大家的事?有没有在背后搞过龌龊的小动作?”

杨卫东这么肃然正sè地问了一句,倒还真没有人能够答的上来。杨天英在杨家大族里面也是颇有些声望的人物,刚才一些人因为他碍到了自己换房进城,言语间这才有些不敬,现在被杨卫东问到以后,倒是没有人能反驳一句。

不过杨海龙的反应也够快,看到杨卫东站了出来这么一说,就呵呵笑道:“卫东,我也不是质疑天英叔的人品,刚才我说话确实没经过大脑,急了点!”

然后又话头一转:“但是既然天英叔从来都是为大家着想,那为什么这一次非要拦着大家伙儿的好事呢?只要他一松口,区政fǔ那边马上就能批复,工程立刻就能动工……多的不说,起码今年五一劳动节,你们就能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166。更优

166。更优

“海龙,我二舅早就说了,你要开工,只管上!我们不会干扰一分一毫,如果你觉得我们家的房子夹在中间搞的风格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