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文化帝国-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吧,我承认,在这一点上你的知识储备的确很丰富,但也有可能是事先做过功课的原因,天知道现在的互联网有多么发达,只要轻轻搜索一下,就能找到很多在纸质讯息物上面找不到的东西。”那个女生还有些不服气,忽然眼珠子一转:“那么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福克斯小镇上的那位皮匠大叔,你对他的描写可是非常传神的,就好像你自己也亲自动手做过类似的活计……而正好,我现在也想要学习一下皮革雕花技艺,那么马洛可的皮匠三件套你觉得怎么样?”

杨一很是没好气地摇摇头:“抱歉,小姐你根本就问了一个不需要我去回答的问题,皮艺雕花可用不上马洛可的工具,那是制作牛仔马靴专用的家伙,不要给我设置这样的语言陷阱好么?”

如果说先前的圣经,只是因为他的记忆力出众,而之前福克斯小镇的原型,则是因为原作者的访谈中有过明确说明,那么现在对于皮革制作工艺的了解,就纯粹是他的一个个人爱好了,假设对面那女子换一个话题来诘难他,说不定还要真被为难住。



798。来自盟友的致命一击

“好了,我说,小伙子们。”这个时候,肖恩也适时站了出来,如果他在不说话,说不定好好一个见面会,就要被自己手下的员工给弄成一个记者采访:“或许你们可能因为杨一先生的年纪,而对他《暮光之城》作者的身份有所怀疑,但我要说的是,能够写出被布克奖评审委员会认可作品的人,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弄虚作假,如果有人代笔的话,那么那个真正的作者,为什么要隐藏在幕后不出面,而把名利双收的机会让给一个年轻人?下面,你们可以继续交流,但仅仅只陷于交流,而非是诘难。”

其实不用肖恩开口,这里面大部分编辑,或者说是图书经纪人,已经完全认可了杨一,毕竟就连他们自己中的某些人,也未必知道自己的国家还有阿法洛尔这个小镇,而且也不清楚马洛可皮匠三件套的作用,因此气氛倒是一下就活跃起来。

而当杨一和众人就推广营销中的某些小细节,进行了深度磋商以后,这些人的兴致就更加高涨起来。事实上和杨一最开始先入为主的印象不同,这些人与其说是编辑,还不如说是市场营销人员,只不过他们营销的产品局限于图书这一种商品上,因此并没有太多杨一印象中传统文化人的做派,而是非常的开朗热情,这也是销售人员的一个共同特质。而男生和他们谈到了销售手法和营销手段,自然就挠到了他们的痒处。觉得面前这个小男生果然是个和一般人不同的家伙,非常有趣。

在和杨一进行了深度交流以后。这些人也没放过男生,晚上就在公寓里面举行了一个欢迎宴会,说不上纸醉金迷多么堕落,但这也是花旗国文化和华夏文化的不同之处,杨一少不了也只能见招拆招地全盘接下来。

在孔雀出版公司这边逗留了一天之后,第三天一大清早,两辆从集团总部那边调过来的大巴,就停在了公寓门口。等待着这个营销团队使用。在收拾好了东西以后,全体人员登车,然后径直开向了此次行程的第一站,位于旧金山市区中心的普林斯顿中学分校。

来到了这所全美有名高中的旧金山分部以后,杨一才发现,作为一个在文化产品运作上,已经有了几十年经验的先进国家来说。对方随便一个出版公司的销售团体,都要比自己国内的销售团队经验丰富的多,这不,尚未进入校区,就能看到在外面支起来的广告牌,还有专门的人员——实际上也就是雇佣的学校学生——正在分发宣传单。看到了孔雀公司的大巴以后,那些校门口分发宣传单的学生,甚至还有时间和心情冲着大巴招手示意,笑嘻嘻的样子显然并没有把手头的事情当作工作看待,而是一次比较有趣的社会活动。

进入校区以后。在一个cāo场,事实上是学校橄榄球场的地方。已经搭建好了主席台,主席台下面甚至还有学生们cos的血族人物走来走去,看到这一幕,杨一彻底折服了,他原本认为自己在国内策划的cospy活动,就已经算是发人所未想,不折不扣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没想到在花旗国这边就算是一场普通的作家签名售书活动,居然也能折腾出这样的场面,看起来在某些方面,发达国家也还是有着发达国家的长处。

除了那些过来围观的学生,扮演《暮光之城》中人物角sè的家伙,以及孔雀出版公司打前站的活动人员外,剩下来居然还有不少学生家长也等候在了那里,这也是肖恩事先和杨一提到过的事情——这一次的全美推广,不仅仅是卖书,更重要的是贩卖他的成功经验,而后者才是这个国度尤其被看重的一种“商品”。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杨一就和营销团队的人一同走下来,而看到了“正主”到来,那些学生们还有学生的家长,顿时就睁大了眼睛,显然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少年作者,而且还是在花旗国掀起了一场图书风暴,作品已经登上钮约时报月度畅销书排行榜的作家,对他们的吸引力也是颇为巨大的。

接下来的活动自不必说,主要角sè先后登场,甚至普林斯顿中学方面,还过来了一位分管学生课外教育的主管大人物,和杨一以及孔雀公司的人见过面以后,就纷纷登上了主席台,开始了这一次的推广活动。

没有繁琐的领导发话,整个活动一开始,就是读者和作者互动的活动,在国内出席多了那些类似的活动以后,杨一倒是颇为有些不习惯这种风格,但却马上就适应过来,毕竟就他自己内心来说,也是相当认可这种模式的。

只不过这种良好的互动气氛,很快就被人一个记者模样的家伙给打断:“抱歉,我是华生顿邮报的记者,在这里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这位来自华夏的年轻先生。”

既然是互动,那么在家长和学生问话当众,夹进来一个记者,倒也不让众人感到惊讶,所以孔雀出版公司出任主持人的那位中年女士,在看了看对方以后,就点点头笑着示意对方可以提问,虽然看起来场面一派和谐,但杨一也不免在心中猜测,那位市场推广部的女士之所以这么痛快就同意了对方的采访要求,或许也因为华生顿邮报是兰登书屋的友好媒体,这一点肖恩在过来之前就和他提到过。

“谢谢能给我这个提问的机会,事实上,我也是《暮光之城》的忠实读者,早在这部小说最早出现在我家旁边的书店里面,然后被我儿子带回家以后,我就开始了对这部小说的阅读……”虽然那个记者的提问风格,倒是很有几分华夏人的迂回味道,但杨一从对方的眼中却看到了一丝不怀好意的神sè,然后男生心中猛然一动,很是没道理地想到了之前肖恩在机场迎接自己的时候,眼睛深处那一抹凝重的忧虑。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在等待着那个记者的提问,而对方在耸耸肩膀,目光回头环视了周围的观众后,看着学生和学生家长们已经开始有些不太理解的神sè,继续笑道:“而在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阅读以后,我忽然发现,整部小说的风格,似乎出自于一个对花旗国文化异常了解的作者笔下,可据说伊尔杨先生,到目前为止还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国度,所以能不能为大家解释一下,你为什么可以描述出一个从未来过的国度呢?”

不等众人从他的问题中回过神,而孔雀出版公司的相关人员也是忍不住站了起来,对方又继续道:“请听我下面一段从《暮光之城》中摘抄出来的文字——科伦巴努斯修女是第一位,是莱尼上过两年学但成绩不佳的那所女子中学的校长。她是一个超凡绝俗的人,有一对失神而十分清秀的眼睛,在采访过程中几乎从头至尾,都在自怨自艾地摇头,因为莱尼身上的潜能,她没有发掘出。她一而再、再而三地说:“她有两下子,真有两下子,可我们没有发掘。”科伦巴努斯修女———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数学家,如今仍阅读专业书刊———是早期妇女教育解放运动的典型人物,可惜由于身穿修女服而不为人们所知,更未受到人们的赏识。当笔者彬彬有礼地询问她的生平的详细情况时,她说,她早在一九一八年就身穿粗麻布袍子四处奔走了,当时所受到的嘲笑、蔑视、奚落,甚于今天的许多嬉皮士。她在听笔者讲述莱尼生平情况时,那双暗淡无神的眼睛变得明亮了一些,叹息而略带兴奋地说:“太过分了,真太过分了———她命该如此!”使笔者莫名其妙的是这句评语。临别时她羞答答地瞅了一眼桌上那个葡萄叶形状的陶瓷烟灰缸。也许这个烟灰缸平时很少用得上,可能只是偶尔有一支教士抽过高级的雪茄在里面熄灭,可是这一次竟有四个烟蒂很不像话地躺在烟灰里。第二位修女普鲁登齐娅当过莱尼的德语教师。她稍稍不如科伦巴努斯那样高雅,脸颊稍许红润一些,但也说不上红光满面,只是早年的红润还依稀可见,而科伦巴努斯修女脸上的皮肤一清二楚地将她年轻时就老是这么苍白表明了……”

念完了洋洋洒洒一大段摘抄以后,那个有着让人不舒服的闪烁目光的记者,就很得意地冷笑道:“请问,这是一个从未来过花旗国的年轻人,可以随随便便写出来的吗?抱歉,就我个人来说,我并不这么认为,只有无比了解一所教会学校真是情况的人,才能够有如此栩栩如生的描述,而据我了解到的情况,在遥远大洋的另外一边,那个名为华夏的国度里面,似乎并没有类似的教会学院?”

这个时候,听到了他的指控的人,全都安静下来,从一开始的窃窃私语交头接耳,变成了无声的观望,很多家长都是抱着让自己孩子从一个异国年轻作家身上学到成功经验的心思,才会接受了自己孩子的建议,陪同自己的儿子或者是女儿来参加这一个活动,可如果连作家都是在弄虚作假,那么依照花旗国社会通常的做法,他们一定会对学校还有孔雀出版公司提出抗议。

就连孔雀出版公司的人,也很是意外地愣在了原地,因为正如肖恩对杨一交代的那样,华生顿邮报一直都是兰登书屋的友好媒体,在兰登书屋需要的时候,往往都会对后者旗下出版公司的宣传工作,进行一系列的相应配合。

但是现在,似乎情况有些出人意料了。



799。质疑

一些人露出了明显是幸灾乐祸的神情,正如现在花旗国社会对华夏的普遍看法一样,相当一部分的普通民众,事实上对于那个古老国家的认知,还停留在很久以前的故纸堆和老照片中,已经和现实有了很大的脱节,所以就本心而论,是并不太相信一个华人少年居然值得兰登书屋大动干戈,来为这个小子的作品进行全美推广的。

现在一看到有意外发生,自然就马上进入了高高挂起看好戏的状态。

更多的人则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经历了最初的意外之后,还是愣愣的没有反应过来正在发生的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些人以没有政*治倾向和种族偏见的人居多,仅仅只是希望能够亲眼见证一下一个异国少年的成功历程。

但看到原本还算热烈的交流气氛陡然间冷场以后,马上就顺应了这种气氛,看看主席台上一溜的当事者,还有底下那个正在神气活现揪住杨一不放的中年男子。

那家伙是个记者?他正在揭穿一桩丑闻?

至于普林斯顿校方出面的那位管理者——在花旗国学校的运营也大抵上和公司差不太多,几乎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公立学校和将近百分之百的私立学院,都有学校董事会的存在,而台上那个分管接待的秃头男子,正好就是普林斯顿旧金山分校的董事之一,现在在学校出面的社会活动上,被一个记者当面质疑活动的主角。他们身为接洽方和场地的提供者,心中恼火也就可想而知。一方面是痛恨暗骂华生顿邮报的记者。如此闹事就算是真的掌握了充分证据,能够把那个华夏小子给掀翻在地,但普林斯顿的声誉也是要受到一定影响的,说不定那些学生家长在向法律部门投诉的时候,顺带以“不作为”这个理由把学校也牵扯在中。另一方面,就是抱怨兰登书屋了——本来在他看来,兰登书屋的活动自然是绝对有着保障的,哪怕是所推广的作品没有宣传中那么优秀。但也决计不会出现其他的问题。

然而事实证明——至少在这位校董会成员眼中的事实来看,即便是庞大如兰登书屋,也就无法尽在掌握的情况。

他眼下正在考虑的,是怎么样去把学校领导层在此次活动中的助力,尽量完美地遮掩下来,以免让那些感觉自己受了欺骗的愤怒家长,不小心把不满发泄到了自己头上。

而因为是在旧金山这边举行的活动。而且又是杨一亲自现身的第一场,所以肖恩也是随同一道过来参加,现在看到台下的记者窜了出来以后,也立时明白了许多事情。既然是兰登书屋的友好媒体,那么也就是说,对方的这一次活动很可能不是邮报方面的授意。而是另外有人在背后cāo控指挥着闹事的家伙,而这个隐藏在幕后的主使者,几乎不用花力气去想,肖恩的第一反应就是拉法蒂尔的授意。

而那个人影刚从脑袋里面冒出来,肖恩就马上肯定了这种可能xìng。几乎不做第二人想,也只有集团总部的高管。才能接触到公司的通盘计划安排,才能针对xìng地做出这些布置。那个混蛋看上去是保留了自己的意见,默许孔雀出版公司dúlì推广宣传《暮光之城》,然而事实上,他根本就一直在暗中关注着事情的发展,而且还挖好了一个陷阱……不对,不能说是陷阱,准确形容,应该是准备好了一盆又脏又臭的污水,就等着身边的华夏少年出场以后,照准他的脑袋当头泼下去。

至于那个记者提出的疑问,事实上并不需要什么合理的解释,因为他只要能够引发人们对杨一的质疑,这就已经完全足够了。如果是花旗国本土作家,那么这种方法毫无疑问是产生不了什么效果的,可一个本来就被很多花旗国人用有sè眼镜看待的异国少年作家,哪怕只是丁点儿没有实际证据的指责,也足以在社会舆论方面掀起一场风暴。

想到这里,肖恩一颗心顿时沉到了无穷黑暗而且深远的海沟中一样,仿佛预见到了杨一的狼狈,还有孔雀出版公司在此次丑闻事件以后,将要面对的困难局面了。

但不管心中如何抽紧,但现在他是这一次活动的最高负责人,要是还不站出来说些什么,可能周围那些学生和家长们的怀疑目光,就会马上演变成彻底的不满的质疑。这一点他就算是用自己的脚趾头去猜也能猜的到,因此在深吸一口气后,脑中一边急速运转思考着对策,一边站起身看向那个记者:“真是抱歉,我不明白这位记者先生你想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意思?仅仅只是一个教会学校的描写而已,事实上就算是先把作家这种生物的想象能力给拿到一边,杨一先生也能证明他对一个异国宗教学院的了解程度。因为就在昨天,我们公司内部的一位虔诚教徒,也是和你有着一样的看法——如果不是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作者,是不可能对一个异国他乡的小镇,还有小镇上的rì常生活,熟悉到就仿佛自己亲身经历了一样。然而事实告诉我的员工他错了,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人,能够办到让无数人觉得不可思议的神奇事情。”

“同样的话,我也可以说出来,但没有任何实质的证据来作为证明。”那个记者看了旁边一言不发的少年一眼,脸上的嘲弄之情溢于言表:“我很严肃地告诉在座诸位,我可以办到让无数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奇迹,比如写出一片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采访,当然,那得需要真正的获奖作者不去揭穿我。”

“杨一先生在和我们员工的见面中,甚至毫无阻碍地回答出了《腓立比书》上的生僻内容。这可是一般的祷告都很少涉及的部分,相比较于很多基督徒都不一定能够完全背诵出来的新约生僻内容。了解一个教会学校的情况,根本就不算什么。”肖恩站在台上,一步不让地和对方争锋相对。

这个时候,哪怕只是流露出一丁点对于杨一的担忧和不信任,都会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背诵圣经而已,即便是在平常祷告中用不到的生僻内容,可转化为纸面文字以后,也不过是上千个单词而已。从我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华夏的学生在记忆力方面,可是非常著名的,他们的教育就是这个样子。”

那记者摇摇头,显然是jīng心准备好以后才觑机发难,拿出来的理由也十分充分:“我听说皈依上帝的华裔家庭,甚至就连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也能完整地背诵出旧约,相比较而言难度更小的新约,自然不会给他们造成阻碍。好吧,还请……抱歉,忘记了请教您的姓名。”

“肖恩,孔雀出版公司经理。”

“肖恩先生。我的意思是,是否可以不再纠缠于杨一先生对基督教的了解上,而是正面回答我的几个问题?如果说,《暮光之城》的作者事实上另有其人,而那位真正的作者。委托我来揭穿杨一先生的骗局,那么你是什么看法?”

声浪陡然出现。从那个记者口中透露出来的话语,不啻是洪水来袭一般,将周围观众们的心防冲击的七零八落,纷纷发出了无疑抑制的惊呼。

最开始,这个看上去和很多花旗国的记者一样,只是为了事实真相才站出来的家伙,也仅仅只是从一个旁观者、图书评论员的身份来质疑杨一和兰登书屋,即便他的一些说辞听上去非常有道理,但总归还是给被质疑的一方留下来辩解余地。

就好像什么,一个华人少年,从未来过花旗国,或者是其他有着基督教信仰传统的国家,但却能够对教教会学校里的事务如此清楚,客观上来看,可以称之为疑点,但只要华人少年和孔雀出版公司能够拿出来充分证据,证明少年的写作过程中并不存在违背法律和道德的地方,那么事情说不定也就过去了。然而此时此刻,从那个记者口中陡然间又冒出来了所谓的《暮光之城》真正作者,这个消息就让人大跌眼镜了,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显然演变成了对立双方不死不休的局面,几乎没有第二条途径可以选。

而当那个记者说出以上控诉后,杨一也是忍不住心中一惊,心忖莫非那个《暮光之城》的原作者,早在2000年的眼下就已经写出了一些原稿么?这个历史的改动可就有些太大了吧?怎么在华夏那边胖企鹅都被自己忽悠到了手,如果真正计算历史轨道的偏离程度,肯定是企鹅帝国对整个历史走向的影响更大,可到现在也没出现半点儿不妥,倒是花旗国这边,先一步冒出了问题?

但在不动声sè地看了一眼肖恩之后,从对方的嘴型中读出“拉法蒂尔”这个名字后,男生也就有了些许的明悟,再结合这种事件的通常xìng规律,如果真有“原作者”,对方铁定要亲自出马才对,就算是不亲自出面,也会找上兰登书屋或者是委托自己的经纪人处理,哪里会首先给一个记者曝光内情?

现在发生的一切,只是有计划有预谋的针对xìngyīn谋,而非真是《暮光之城》的原作者找上门来要和自己打擂台了。

所以到了这会儿,他心中也忍不住冷笑起来,暗忖自己应为重生者的福利,已经算是比较无耻的角sè了,可没想到还有人比自己更加无耻,当真是领教了一回什么叫做红口白牙颠倒黑白。不过他能笑,身边其他人却笑不出来,就连紧挨着他落座的肖恩,也被某种凝重的气氛所笼罩着——杨一抄袭的可能xìng,在他看来连百分之一都不到,但如果自己正好碰上了那个无穷小的概率呢?



800。细节

并且出于对拉法蒂尔的了解,肖恩很清楚就算是杨一百分之一百的清白无辜,但对方既然选在这个时候出手,那也是有着十足把握的。无论是杨一真抄袭还是被拉法蒂尔准备的人手栽赃成功,这个来自于异国的少年,还有自己,恐怕都会成为本年度出版界最大的丑闻,足以让人记住很长时间,铭刻在耻辱柱上的那种。

而文字和写作,在归属上又是最最难以界定的,至少身为孔雀出版公司的总经理,肖恩自己就很清楚,如果拉法蒂尔真的下定决心要把自己打落到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那么一卷人为做旧的书稿,一个出面指摘自己的“原作者”,也是很轻松就能凑出来,要知道一部作品的初始稿件,可不同于带着碳14同位素的古董化石,能够用物理学检测手段检测出来,到了那个时候,真正比拼的是杨一和那个“原作者”之间的心理抗压能力——如果对方一口咬定,那些有着百分之九十以上可能是后来伪造的“原书稿”,成书于杨一的《暮光之城》以前,那么两边也就彻底辩解不清了,或许就算是司法部门的鉴定,也起不到丝毫作用。

或许那些专业人士有着不为人知的检测方法,但最重要的一点,这里是花旗国,除了收钱办事的律师,检察官和法官可不会在感情上倾向于一个外国小子。

肖恩都有些冷汗直冒,更不用说其他的旁观者。很多家长已然在内心认定,坐在主席台上的那个华夏小子。很可能真是一个沽名钓誉的可恶骗子,相较于总是致力发掘丑闻和黑暗一面的记者,他们自然不会相信外国人的话。可现在的问题是现场没有法官,不能对那个华夏小子马上宣判,不过他们可以用眼神投票——某些xìng情急躁的父亲眼中,已经冒出了厌恶和不满的神sè。

至于来参加活动的学生们,一个个就更是坐不住了,纷纷在下面开始了交头接耳:“嗨。伙计,这可真是让人意外的大新闻,来自于东方的天才作家,居然是个抄袭者?要知道,我一开始还挺崇拜那家伙呢。真是见鬼,我想我已经有人生的污点了。”

“哈哈哈,我不得不说。贝克你的自尊心和荣誉感真是强烈,事实上根本就不管你的事情,只能怪那个小子的演技太过逼真,而且非常的野心勃勃。”另外一个也是十六七岁,正好处于青chūn期的男生就挤眉弄眼地笑道:“崇拜一个天才人物,这并没有任何值得指责的地方。唯一让人觉得惊讶也是让人觉得可耻的地方,就在于那个东方小子的jīng湛骗术,居然能瞒过我们国家的职业出版人!”

“说不定是孔雀出版公司,和那个家伙练手起来共同演出了一场人生戏剧。”先前说话的男生就摆摆手,一副故作成熟的模样:“谁知道呢?任何地方都不缺少丑陋的家伙。”

只是年轻人的看法。终究比不上他们学校的董事会成员意见,事实上正坐在肖恩身边的男子也很清楚。如果让台下记者的指责变成了既定事实,那么校董事会无疑要出现一些动荡,自己这个一力支持孔雀出版公司前来举办活动,而且还亲自过问负责了活动具体安排的人,就肯定会成为某些人的指责对象,这种情况,没有人可以接受。所以转瞬之间,校董会的这家伙就在心里打定了主意——这个时候先站在孔雀出版公司一边,帮助对方度过这个难关,而一旦对方拿出了更有力的证据,那么自己就马上改变口风,毫不迟疑地抢先向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道歉,然后和孔雀出版公司划清界限。

盘算已定之后,男子就长吸了一口气,然后站出来看向那个记者:“抱歉,这位来自华生顿邮报的先生,你刚才既然说,我身边这位来自华夏古国的年轻先生,他的作品只是抄袭而来,那么能不能让原作者站出来和大家见一面?我想两个作者面对面的谈话,总比一方隐藏在无人知晓的yīn暗角落要好。”

下面的学生里面,不少人听出来,学校董事会的这位成员,或许是因为活动中途出了这种事情而恼怒起来。但因为天然就是和学校管理方对立的阶层,所以他们反而是很乐于看到这种场面的发生,而且在心中也给校董事会扣上了一个“利益集团”、“帮凶”的帽子。

那边记者摇摇头一笑:“抱歉,在那位作者先生因为自己书稿被人盗用的原因,所以直到现在都没有能接受这一事实,他的心理医生给他的建议,就是不要过多的出现在公共场合之下。但您可以放心的是,那位真正的作者先生,已经开始整理他的写作原稿,并且择rì就将递交到法庭上面。”

随后不等孔雀出版公司这边有人反驳,他继续以一种鹤立鸡群的姿态,大声对主席台上的几个人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我这里还有最后一个问题,问完了那位杨一先生之后,就会离开这里协助那位先生准备官司事宜。当然,因为我并不是法官的原因,所以年轻的华夏先生,你尽可以不回答我的问题。”

杨一笑着摊摊手,不置可否。而对方看到了少年的态度以后,认为他显然是在故作镇定,就笑着大声道:“在《暮光之城》的第一部里面,我们看到书中有很多主人公贝拉制作事物的细节,而这些细节也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这个女孩的印象,那么对于书中出现频率比较多的烤牛排,杨一先生您在生活中最喜欢哪一种?我的意思是直观理解牛排的熟度,或者按照烹饪温度划分。”

杨一不以为意地耸耸肩膀:“八分熟……”

毫无征兆的哄然大笑,如果换了在不以西餐为主食的国度。大抵上都是不会清楚这些人在笑什么,可对于听到了杨一答案的观众们来说。他们在讥笑之余,也终于能够确认,主席台上那个装腔作势的家伙,果然如华生顿邮报的记者所说,的的确确是个大骗子,抄袭者。

“看啊,看啊,可爱的华夏小子回答了什么?我们都知道……”那名挑事的记者。就用一种极度夸张的口气四周环视了一圈,此时此刻他的脸上只有一种表情,那就是得意洋洋:“也只有那些几乎不怎么吃西餐的人,才会说出八分熟牛排这个门外汉专用词汇,既然你连牛排熟度只有奇数划分指标都不清楚,那么我们又为什么不能够怀疑,事实上你对于花旗国或者说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并不理解。而之所以能够把这本《暮光之城》描写的jīng致动人,是因为你在抄袭!”

居然还有这种说法,看样子自己的确有些老土啊,可能就连魔都外滩那些白领小资,也决计比自己懂的更多吧。杨一忍不住就摇头失笑起来,他没料到对方居然从这种最不起眼的小细节上。作为突破口证明自己对花旗国文化的不了解,但现在看来,效果好像还很不错的样子。所以说细节决定成败,在绝大多数时候的确是金玉良言。眼下自己被证明了其实也不是那么了解花旗国或者说西方文化以后,只要对方顺势拉出那个“原作者”。以及肯定经历了特殊处理的“原始稿件”,加上这些鬼佬在文化方面对东方的歧视。法官感情上的偏颇和倾斜,如果去打官司的话,说不定自己输掉的可能xìn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