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文化帝国-第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孩和母亲再度走进这个杨家的老屋时,自然受到了比前一次更加热烈的欢迎,不过与之相匹配的是,那些妇女们看向苏晚的眼神,也同样是更加暧昧起来,但因为杨天英和杨海英这两个杨家这一房辈分最高权威最大的老人发话,所以即便是嘴巴无比痒痒,可众人最终还是忍住了打趣女孩的念头,而是转为不住口地称赞起来,倒是让往常无论多少人,无论面对什么大场合,全都面无表情在外人看来就是淡定异常的苏晚,也忍不住的脸红起来,这种脸红一直维持到了吃午饭的时候,都还没有消散。
一年一度的新春,事实上也没有什么新鲜东西可言,不过因为是华夏人心中最为重要的节日,是传统,是铭刻在骨子里的喜庆,所以无论大人小孩,都是异常开心的。尤其现在的溪止,在长三角范围内已然成为了江南古镇的代名词,就算是旅游淡季,也有不少散客三五成群地络绎不绝前来游玩,所以整个镇上的生活水平,完全能说是上了两个台阶还不止。
因此对于一手带来眼下这个大好局面的杨一,整个杨家里面,就没有不服气不佩服的人,一些原本留在镇上务农的叔伯辈,在和杨一说话的时候,甚至下意识就用上了对待同辈中核心人物的态度。
而杨一难得回来一次,所以在酒桌上除了天南地北的见闻和家中重要事务之外,主桌上男人们谈论的话题,自然更加离不开阳一旅游给古镇制定的发展规划。
“小一,你上次是说,明年下半年以后,会在镇外建立一个蔬菜基地?”说话的是杨一三表舅杨国海,之前古镇还没有被修缮开发,并非一个旅游地的时候,他就一直在家中务农,农闲时节就做一些农家小物件到越盐镇上去贩卖,所以之前的日子过的只能算一般般。而在古镇开始转型,成为了长三角的一个重要旅游点之后,他也听从自己表外甥的建议,申请开办了一个专门售卖土特产的商店,因为并没有和后世那些景区一样,在售价上磨刀霍霍专门坑宰外地游客,所以生意一直都很好。
但因为大半辈子都和土地打交道,所以尽管已经发家致富,但杨国海在生活悠闲下来以后,总觉得不得劲一样,因而听闻杨一有继续投资老家,开办蔬菜基地的想法,他第一个就激动起来。(未完待续。。)
745。没钱
“这个,表舅你家店里的情况不好么?”看到杨国海刚刚两杯白酒下肚,还没有丝毫反应,可一说到有机绿色蔬菜基地的先期筹备计划时,却反倒脸色潮红的模样,杨一就有些好笑。虽然也清楚自己这个表舅的性情脾气,算得上华夏传统农民中比较朴实而且守旧的那一类,但此刻仍是忍不住,想要故意逗他一下。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从后世穿越而来见惯了想方设法赚钱的农民兄弟,自己表舅这种明明有着大好钱途,却仍然惦记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人,可是越来越少了。
要是放在十年后,说是老古板、怪人,也不为过,然而就是这种人,脑子里看似不识时务,总爱坚守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那一套东西,但却能让人和他们放心打交道。华夏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国,人们对土地的忠实和重视,是那些早早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外国人根本就无法理解的。只不过随着一代代人经历了城市化改造以后,大小就在钢铁水泥的森林中成长,这种对于土地的依恋和不舍,也会逐渐消散在时光长河中。或许也只有需要为这个国家前途殚精竭虑的人,以及男生这种重生而来的家伙,才会思考一些农业和土地的问题了。
前者是出于务实考量,而杨一的思考,则纯粹有些形而上的味道。
被自己这个越来越有家族核心人物风范的表侄追问,杨国海就略有些尴尬地摇摇头,担心对方误解自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开了收入不错的店面,还总想着那些土地。
但终归还是心头一点儿无法割舍的感情占了上风。就摇摇头老实坦白道:“店子的收入不错,比以前下地干活儿轻松多了。来钱也快,我和你舅妈还在商量,准备明年到市里看一圈,也买一套好点儿的房子为了小桦上学做准备。问你这个事情,纯粹是自己闲不住,总觉得一天到晚守在店里面,浑身上下都不舒服。”
“国海哥,我看你就是一辈子的劳碌命,现在坐一天生意顶的上以前种半个月地。还有什么不满足的?非要去种地。你要是觉得开店不好,那要不把把你那个店面转给我,以后专心去蔬菜基地工作好了?”旁边杨一的一位小表叔就忍不住笑着调侃起来,不过虽然是调侃,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如果杨国海真要舍得把店面转让,他就真会接手过来。
毕竟两者的年纪差距摆在这里,虽然都是杨一叔伯辈的人,不过一个已经年过四十。而另一个则刚刚二十七八岁,如果不是家族辈分排序,那简直就能算有着代沟的两辈人。相比较而言,可能后者在某些方面。和杨一的共同话题还更多一点。
不过杨一这位小表叔的“狼子野心”,很快就被他的父亲,也就是杨一的七姥爷给喝斥回去。心道自家这小子真是什么主意不好打,偏偏算计到了自家人身上。或许只是顺着杨国海的话头。带有玩笑性质的一句话,但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来。总归有几分不怀好意的味道。
“开个玩笑嘛,爸你这么认真做什么?”见自家老爷子发火,这个同辈中年纪最小的男人就撇撇嘴,不过却不敢再说什么了。
眼见七姥爷训斥了自己小儿子一句后,就不再说话,而其他几位老人也都拿眼看着自己,显然也是对自己那个有机蔬菜基地的远景规划很是上心,杨一就停箸笑了笑,然后向一桌子男人解释起来:“计划的确是有,但可能和三舅想的有些出入。因为我们这个蔬菜基地,是要走国外那种集约化大规模种植的模式,不可能还采用传统的种植方法。和外面那些蔬菜基地的区别比起来,也就是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肥料和药物,但就日常的管理来说,也都是走统一规划的路子,所以不可能满足三舅你的想法了。不过虽然是集体化大规模种植,但因为属于有机原生态农产品,所以用人上面的需求可能比较大,如果三舅还是喜欢到地里忙碌,倒是可以等蔬菜基地建成以后,去报名应聘工作人员……”
“你这孩子,还想让你舅舅去给你当长工啊?也没看你有多大本事,倒是把资本家那一套给学会了!”
能如此嗔怪杨一的,自然也只有杨敏,他的老妈。毕竟在整个大家庭成员都在的时候,自己儿子让长辈去他的公司应聘,让她这个做母亲的总感觉儿子有些没心没肺不讲情面了一点儿,所以不管别人的心里面是怎么想的,她总要站出来说两句。
但现在的杨一已经是能够在主桌上,和舅公姥爷、叔叔伯伯们做到一块儿吃饭的人,如此待遇也就意味着他是家族里可以说的上话的人,按照道理,家里男人们讨论问题的时候,女人不应该插嘴才对。长江以南尤其是吴越之地的传统居民,男尊女卑的思想并没有泰东中原等地的情况那么严重,大男子思想浓厚,之所以有现在这种规矩,也都是一直以来流传下来的宗族规矩而已,并不掺杂太多性别歧视的味道。
所以听到杨敏开口发话,杨天英就摆摆手,示意对方不要苛责杨一,然后老眼炯炯有神地转回来,他相信家族一百多年的延续中,这个最有出息的孙辈,并不只是让长辈给他打工那么简单。
果然,杨一对自己老妈做了个很遗憾地表示,然后摇头道:“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呢,就算是三舅去蔬菜基地里面工作,最起码也是生产组长级别的管理层,我总不可能真的让三舅天天在田间地头忙活吧?而且这也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三舅真的在家里待不住,又不愿意去公司工作接受管理。那也可以自己去承包一块地,做些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的事情。老家这边的地貌除了镇外那一边田地之外,其他都被水道划分开了。不适合大规模集约化的农业生产,私人承包下来弄点儿未来蔬菜基地无法涉及到的农业项目,还是很有搞头的。”
听他这么说,不止是杨国海,其他一些也是下惯了田地,不劳动就总觉得身上不舒坦的人,也都很感兴趣地看了过来,纷纷七嘴八舌向杨一咨询起了感兴趣的问题。
如此一边吃喝一边谈论,原本是个过大年的轻松休闲日子。居然变成了大家庭的会议一样,弄得另外几张桌子上的女人小孩子们,全都侧目连连,也讨论起了女人之间的话题。不过因为有苏晚母女的关系,所以诸如那种“我看小一已经是个大人了,完全可以考虑谈朋友的事情”之类的话题,也就不再说起,而是纷纷笑嘻嘻地打听起了苏晚在阳一文化里面具体做些什么,说是画漫画。可具体又怎么一个画法,以及平时住哪里,是不是出入都和杨一在一块儿的八卦。
而且不光是说,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女人们。筷子上也没闲着,这位老太太忙活把好吃的东西都转到女孩面前,那位杨一的舅妈小姨。就殷勤地左一筷子右一筷子,把苏晚的碗里都堆满了不算。还另外摆了一个小碟子,碗里放不下的食物。就全都堆在了碟子里面。坐在女孩身边的杨蔓看到这一幕,不停在女生耳朵边上嘻嘻笑着打趣对方,嫂子嫂子的称呼虽然没给其他人听见,可看两个女孩交头接耳,苏晚又是羞又是嗔的小模样,那些身为过来人的女人们,又怎么会不知道她们正说些什么。
一顿饭才刚刚开始,就弄得女孩向来都是古井不波的脸色,也一直布满绯红的红霞,打从上了桌子以后都没怎么抬头过。
另外一个桌子上,和自己长辈们说明了蔬菜基地的情况以后,杨一最后才坦述这个计划是远景规划,可能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能提上日程:“主要是资金周转不过来,公司的网络部门现在很需要资金输血,所以不可能有其他多余的投入进去。不过等到下半年网络部门勉强做到收支平衡,动漫部门的一个重要活动举行完毕以后,那个时候不管是资金还是人力,都可以开始这个蔬菜基地的筹建了。一年缓解资金问题,半年时间平整土地,做好准备工作,正好能够在明天开春进行第一批播种。”
“不是吧,小一你现在的公司这么大了,还会没钱?”一个男人就忍不住咋舌,他倒是没有怀疑重生男是遮遮掩掩什么,不想在家里说明自己的经济情况。因为之前修缮维护古镇的费用,以及在前年夏天防洪设施的投入上,自己这个侄子都是不计成本不予余力的,那个时候谁都不清楚他的投入能不能收到成效,最终会不会打了水漂,然而对方还是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进去。并且之后的时间里,宗族里一些小家庭开店运转不过来,也都是杨一个人借钱出来,让他们把店面顺顺当当地开了起来,因此不可能故意说自己手头没钱。
但他们这些人中间,少有走出溪止古镇的人,就更别说还能清楚一个公司的日常运营,需要些什么条件了。在家中很多人眼里,开公司就是开银行,只要有生意做,每天都能入账收益,而且他们也知道杨一的小说有多么畅销,所以陡然见听到这么个说法,很多人感到不可置信就也属于正常反应了。
杨一知道这些东西,就算是自己详细解释一遍,也少有人能马上弄清楚,于是很肯定地点头:“主要是没有周转的资金,说起来公司账户上现在每个月都有上百万进来吧,但网络部门的硬件采购下来,还有每个月的员工工资支出,这些钱花出去以后,就真的不剩下什么了。”
视线若有若无地扫过苏晚,男生又在心里补充了一句——买房子的钱都是从晚丫头的漫画稿费收入里挤出来的,我是真没钱了。(未完待续。。)
746。未及品尝就已完结的时光
“真是看不出来,明明都是大老板了,结果手上还这么紧,那要不等晚上守岁的时候,大妈再包两个红包给你?”对于男生的话,因为他一贯以来对家族中人的大方表现,所以也没有人怀疑,旁边桌上杨一一位表姨妈,甚至还挤眉弄眼地调侃起了自己的侄子。
给压岁钱的说法,自然是又引发了一阵哄笑,让整个院子里的气氛都活跃起来,马上又有人接口什么“那现在不能给小一了,要给小晚让她把钱管起来”,于是场面就愈发热闹,这一次连几位老人也没有制止大家的调侃,而是笑吟吟地看向了杨一舅婆姥姥那一桌,看着苏晚愈发脸蛋儿通红的模样。
中午的一顿饭过去以后,大家下了桌子,接下来自然有女人们去收拾碗筷,院子里才倒腾出来空档,就有人铺好了桌布提上长城,开始笑嘻嘻地吆喝凑人手。对于这种节假日必不可少的活动,杨一并未说什么,虽然从理智上来讲,他并不赞同这种娱乐还要掺杂赌注的做法,不过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都认同这个玩意儿,要真少了这个“国粹”,普通民众的节日生活,肯定也会淡了几分味道,是以现在也只好苦笑着看着牌局凑起来,很快就有了三张桌子。
老人们一桌,男人们一桌,女人们一桌,没上桌的就在旁边观战出谋划策,倒是比刚刚吃饭的时候还要热闹三分。
见此时也没自己什么事情了,杨一就冲苏晚使了个眼色,不声不响一同溜出屋子。冬天的江南景色比起春夏来说,虽然乏善可陈。但今天是难得的大晴天,出门走动一下。也算是忙碌了一年多以后,难得的闲暇时间了。
去了菱湖,大年三十这边自然是没有人看守的,杨一和苏晚都是吴越之地的孩子,泛舟游泳不在话下,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两人忽然都有了些兴趣,不约而同把手伸向了最近的一叶扁舟,然后自然也就撞到了一块儿。看着男生看过来的意味深长笑容,女孩很是少见地眼角略略一挑,居然有了几许风情万种的可人模样。
可是悠闲了还没一个小时,杨蔓带着杨铭等家里的孩子就找了过来,远远看到两人泛舟湖上以后,还不无得意地叉腰笑道:“看,我就说杨一哥和嫂子在这边吧,还挺有小情调的,走走。一块儿去当电灯泡,晃他们的眼睛。”
有了杨蔓等人的加入,重生男自然是在心中大骂,但又无可奈何。总不能真与自己的兄弟姐妹较真吧?他们又没有重生过,现在全都是小孩子心性,自然是什么有趣就做什么。哪里好玩就往哪里凑。
半天时间就这么一晃而过,很快就到了晚上的年夜饭。因为还保有着旧时习俗的原因,所以在年夜饭上。并没有后世越州也比较常见的饺子,而是依旧秉承传统的年糕以及汤圆。但在杨一暗示,杨蔓和小健思思等一群小不点的撺掇下,这一次家里的女人们除了传统的芝麻汤圆,也做了些各色肉馅的口味,最后倒是受到了一致欢迎。看到小健和另一个比他小不了多少的孩子,关于芝麻汤圆还是鲜肉荸荠小葱汤圆谁更好吃而争论起来,男生就忍不住在心里好笑,猜测约莫这就是最初的甜党和咸党雏形了吧,倒是很有群众基础。
吃完饭,照例是砌长城的活动,而小孩子们就早早忍不住,抱着自己的珍藏——烟花炮竹,窜到外面玩闹起来。
一直到晚上守夜,远远听到宗祠旁边的古钟响起来以后,老人们才各自回家休息,不过在此之前,以杨天英为首的一干老人也少不了给晚辈们发压岁钱的流程,苏晚已经很自觉躲到了一边,可却一点儿作用都没有,几位老人在孩子堆里面扫了一眼后,马上就四下里找寻起来,硬是让女孩第一个过来领了红包。
按照杨家宗族的规矩,发压岁钱是要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挨个儿来领的,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儿孙们的新媳妇上门以后,无论年纪大小在同辈之中的排序如何,都是要第一个上来领红包,是以众人嘴上不说,可全都一副笑呵呵看热闹的模样,直接把女孩闹了个满脸通红,真的跟脸上涂了红色染料一样。
本来苏晚母亲还要推脱一翻,但无奈自己身在客场,早就被杨家的三姑六婆们给围了起来,不让她有机会发话,再加上她自己心中其实早就默认了这一事实,看杨家长辈只是发了红包,并没有多说什么把事情挑明,知道对方也都顾及了自己母女的面子,所以也就一份小窘迫九分真高兴地接受了这个局面。
晚上回到杨一姥爷姥姥留下来的祖屋里面,不用说,杨蔓自然是和去年一样,抢到了“临幸”苏晚的权力,这丫头拉着苏晚洗漱完毕上楼之际,还不忘冲杨一挤眉弄眼,很是顽劣地低声戏谑一句:“第二次了哦,嫂子已经第二次被我品尝了,老哥你心里着急不着急?”然后在杨一极度无语,苏晚也是一副微微羞恼的模样中,笑嘻嘻拉着女生窜进了房间。
看到在自己面前哐当一下合上的房门,重生男就觉得,过年以后得赶紧去看看自己在魔都的房子,到底什么时候可以交付了,在魔都那边,可没人能学杨蔓这样,居然老虎头上拔毛。
虽然没能闹出点儿夜袭小女生的邪恶计划,但因为知道女孩就在隔壁的原因,所以这一晚杨一也睡得很是踏实,冬天夜里清冷的空气呼吸进来,仿佛女孩凛冽明丽的吐息,偶尔还能感受到绚烂的光彩闪烁一下,窗外的夜空在明明灭灭间交替,这是有精力充沛的孩子在燃放烟花,然后是轻微的爆鸣。一个夜晚过去。就是一个年份的终结,杨一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似乎能够清晰把握时光流淌的脉络,想着越来越好的可期未来。想着已然壮大的理想和事业,男生就在这种幸福的满足中,不知不觉闭上了眼睛。
第二天起来以后,首先要做的就是上门给各家老人拜年,只有到了中午吃饭时间,一大家子人才来到杨一七姥爷家里。这是几年前就形成的习惯了,腊月二十九小年夜在三舅公家里,大年三十雷打不动二舅公,初一就是七姥爷。如果老人们的身体能够继续保持现在的状态。约莫明年,后年,再下下一年,还会是这个样子。
而吃完饭以后,就是小辈们自由活动的时间了,给叔伯辈拜年得等到明天初二,所以下午并没有什么走亲串门的任务。原本按照杨一的计划,他是打算和苏晚一同去越盐镇上,看看高达这小子的老屋现在怎么样了。对方那个不争气的父亲已经服刑满了两年半时间,还有三个多月就能从看守所出来,是以提前去高达家里看一下,也算是对这个孩子有了交代。
但出乎杨一的预料。就在他准备带着苏晚出门时,第一个电话打了过来,看看来电显示。依稀有那么点儿眼熟,但却没有熟悉到一眼就能记起号码主人的程度。微微有些奇怪地接通以后,居然是王京这小子。
“喂。杨一?”电话里面,记忆中那个桀骜自大爱拿眼角看人的声音,彻底变了味道先是沉默了片刻,才有些小心有些谨慎地试探开口。而在得到了男生的回复以后,那边又犹豫了一下,才吭吭哧哧说明了打电话的意图:“你是不是回你的溪止老家了?嗯,是这样的,我也回了越州,今天联系了一下以前的同学以后,他们说准备来溪止那边玩一下,要是有时间的话,你也过来吗?”
才初一就出门乱逛?
杨一记得后世里面,约莫还要到举办了奥运会以后吧,随着餐饮业和各种娱乐业的进一步发展,才会出现过年在酒店吃饭,吃完饭以后就找地方玩乐打发时间的模式,而不是一到年底大街小巷里面就看不到人影。可现在才2000年而已,不要说大过年走亲访友的时间去外面玩,就连吃饭都还是保留着在家中的习俗,连提供年夜饭的酒店都没有几家,可自己以前那些同学,就已经走在时代前沿地开始了新年聚会,倒让他好一阵意外。
想了想以后,觉得高中生涯似乎离自己已经很远了,而且已经是不太联系的人,男生就摇摇头拒绝道:“还是算了吧,我这边有点儿事情,正好要出去,到越盐镇上一趟。”
可话音未落,王京还没来得及说些什么,那边忽然就又传过来的一个声音:“喂,是大作家吧?还记不记得我啊?算了,我估计多半是记不住的,那什么,我们马上就要到溪止了,你这个主人就算不认老同学,但好歹也算是景区大老板吧?我现在只说顾客和商家的关系,你这个老板当不当我们是上帝了……”
一连串的清亮声音,显然主人是个活泼的女孩子,杨一想了想,觉得按道理来说这种女孩子要么让人很快接受,要么就是非常讨厌,绝对不应该是每种泯然众人的角色,随着记忆角落里的光影和线条跃动组合,一个鲜明的女孩子形象,也在他脑海里渐渐成型。
乐菲,这个自己在越州一高里一开始没注意,但后来随着和姜喃的亲近,而渐渐也和自己熟悉起来的女生,敢爱敢恨心直口快中,也不乏青春小女生娇媚活泼的一面,是以现在回想起来以后,印象倒是比较鲜明的。
“乐菲对吗?怎么你们过年都不用走亲戚的,大年初一就能出来乱逛?”杨一嘴角微勾起,对着似乎是过去了很久的时间笑了笑。
“哟,真是难得,还记得住小女子我啊,还以为你这家伙当了大老板就忘记了老同学呢。至于走亲戚,年年都有的活动,可高中时期的同学聚会也就这么一两次了,以后到了大学谁还知道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所以趁着高考前的最后一个寒假,我们就商量小聚一下,也算是冲刺前的放松吧。哎哎对了,你不要转移话题啊,到底欢不欢迎我们嘛,你可是开旅游景区赚钱的大老板,没有把顾客往外面赶的说法吧?”(未完待续。。)
747。同窗做不到啊
电话里面的声音很是欢快,周围隐隐约约还有些其他人的声音,想必是那些学生已经聚到了一块儿。
但乐菲的这个理由,显然无法说服三观和自己已然迥异的男生,毕竟照顾小孩子不是他的责任,笑了一下后,杨一就不紧不慢地摇头道:“但是我也没见过做生意还要亲自接客的大老板啊,你这个说法不成立嘛……”
“什么人啊,真是没良心,亏得王京这家伙还说了你好多好话呢,我一开始还以为大作家先生有多么念旧情,结果也是做做样子而已。”女生就一阵气恼,小小的气急败坏感觉传过来,表情模样似乎从听筒里面呼之欲出:“这真的是最后一次聚会了,我们班有三个保送外地的,还有一个马上就要去花旗国留学的,一个去不列颠的,一个到港岛的,高考完以后都不可能这么整容整齐了……算了,我说这么多干什么,反正你和我们相处的时间也不长,不愿意和我们一块儿也是情有可原。唉,亏了方若听说你要来,高兴的跟什么一样,而且班上那么多同学都是你的忠实读者,原来大作家就是这么对待他的粉丝的。”
这女生,还是那么牙尖嘴利,说话总能绕着弯儿挤兑人,而且理由无比充分。
并且还有高考……
这个前世中让杨一可望而不可及,今生却已经不用为其忧心的独木桥,这么快就要来到了么?那些同学,有的已经面目模糊了。有的还保留了些印象,如今两年多时间一晃而过。原来他们已经要各奔东西了。
就在杨一有些恍惚,有些发愣的时候。那边忽然又传过来一个声音不过比起刚刚乐菲的活泼飞扬,现在的女声却多了一丝羞怯和期盼的柔弱:“喂,是杨一吗?我是方若……”
才说了一个名字,那边就忽然又沉默下来,如果不是听筒里隐约还有“你倒是说话啊”,“急死我们了”的恨铁不成钢声音,男生几乎都要以为那边已经挂断了电话。
然而最终,那个杨一印象里还算是开朗的女孩子,也没有说什么。似乎是把电话退给了其他人。由此也能看出在那群高中生里面,显然正处于女权社会形态,因为在要说话的女生全都发言完毕以后,才是一个一个大大咧咧的男孩子口音:“喂,是大作家嘛?不记得我了吧,魏飞飞啊,我说老杨你就真这么绝情啊,再过两个多月我就要去不列颠了,以后找你签名都没机会。真的不等我们了?好狠心啊,最后见一面的机会都不给,简直绝情……”
这都哪跟哪儿啊,你一个大男人。我对你有个什么情?
不过一高的同学们轮番上阵,倒也让他有了些感动,毕竟已经经历过社会人情冷暖的他。知道如果要细究的话,可能高中同学之间的感情。相对来说才是最最真挚的。初中过于遥远,不至于多么让人伤春悲秋。而大学里面,因为各人的性格不再被繁重学习任务给压抑住,所以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要么就比较直白,要么就是少部分成熟过头的家伙,给周围人留下“钻营”和“势力”的感觉,感情好的极好,差的也极差。再加上高中时期的同学朋友,始终还有一份家乡人的因素在里面,是以在杨一个人看来,这种同学关系还是比较纯挚。
又犹豫了一下后,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他就转而反问过去:“怎么说以后没有见面的机会了?你不是去留学的吗,四年时差党的日子过完以后,就不回来了?”
这一次,魏飞飞的声音少了些飞扬和跳脱,多了点儿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感伤:“不是留学,准确点说,应该算是移民吧,我爸一直都在外企工作,常年驻外已经有资格申请居留权了……”
原来如此。
在听到了对方给出的答案后,杨一终于决定下来:“那好吧,我不去越盐镇了,就在这边大门口等你们。”
“嘿嘿,就知道大作家够意思。”那边顿时一声兴奋的怪叫,然后急匆匆叮嘱了一句:“那你别走啊,我们很快就到的,车子已经过来了,上车了不说了,马上到。”
这些家伙……
杨一忍不住摇摇头,然后转向苏晚:“额,明天再去越盐镇吧,以前一高的几个同学,高考前最后一次聚会,所以想过来聚一下。”
女生自然是没有任何意见的,她所需要的只是和杨一在一块儿就可以,至于待在什么地方,周围是哪些人,其实都不重要。
不过她却看了一下杨一肩膀上挎着的电脑包,眉眼微动:“不要放回去?”
随身带着笔记本已经是杨一的习惯,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灵感冒出来。如果仅仅只是灵感倒也罢了,可前世那些比较重要,或许重生前不以为意的某个事件,就能成为阳一文化更进一步的契机,是以除了昨天泛舟菱湖之外,这些天来他一直带着这个东西。
杨一低下头看了看,又回身打望了一下院子里面,觉得家里那些熊孩子汇聚一堂,还是不要给他们犯错的机会比较好,就摇摇头道:“算了,还是带着吧,反正也没有什么剧烈活动,就是见见面聊聊天而已。”
苏晚再不说什么,于是两人就沿着古镇的游廊,慢慢一路行来,都没有说话,似乎是杨一刚刚说的那些话,让苏晚也不知不觉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中。至于杨一,更是因为有些人即将飞往天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