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文化帝国-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怎么杨一进来后,紧跟着态度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而且刚刚为什么副校长只单独把他叫出去,看校长那和蔼的眼神,怎么也不像是去批评教育的模样。

还有他刚才信心笃定的模样……

几个和杨一聊天的学生有些面面相觑着,总不会是这个男孩子凭一己之力就解决了这件事情吧?一个中学生,去摆平一件让整个学校高层都焦头烂额的事。

这种想法似乎也太可笑了,但是他们就是忍不住就这样去想。

68。胖总的巨鹿之战

这一次的事件突如其来又转眼云烟,也许还有几个学生会在私底下议论,但是放在一高领导层一致缄默的大环境下,倒也没有掀起再多的风cháo。

反而是三班的学生们,经历了这一次的事件后,隐隐有几分拧成一股绳的架势,下午放学后抢占起足球场篮球场的时候,也是气势足得很,毕竟在一高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个班级像三班这样,闹出过师生集体群殴社会青年的大戏,且听说在把人打出问题来以后,居然还能不了了之。

这也在三班学生对班级生出不一样的认同感的时候,对上其他班的学生就多了几分傲气。

不过事件里最重要的主角之一,三班班主任何岳却没有这种孩子气的得意,反而是陷入了纠结之中。

因为挽救他班主任位置的,居然是杨一这个他一直看不惯的学生。而按道理是要记过的处分,也改成了一个轻描淡写的口头警告。

口头警告?这不就是什么事儿都没有了吗?何岳听到处理结果的当时就有些茫然,而在孙尚芳亲口告诉他“这一次你算是沾了你学生的光”后,他就更是心头百味陈杂了。副校长说这句话的时候还带着调侃的表情,也许是领导对年轻下属的戏言,但是对于已经打定主意要在教学事业上作出成绩的何岳来说,却有一种被从岌岌可危的悬崖上拯救回来的感慨,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所以在得到最终处理结果的第二天早上,来到学校督促学生上外语早自习的何岳,在看到杨一进入教室的时候,破天荒的没有漠然视之,而是目光有些复杂地看了男孩一眼。

杨一看着何岳的样子,似乎是点了下头想要打招呼,又好像是没有点,很能理解这位老师的别扭心情,杨一反而是大大方方一笑,喊了一声何老师,算是打过招呼。

何岳显然有些准备不足,居然在门口一滞,等他暗骂自己丢份的时候,杨一已经带着微笑擦身而过,进了教室。

……

进入十一月,早上起床的学生们,已经看不到青空天yù白的景象,而是影影绰绰的暗sè调,路边每一秒都会有已经枯黄的叶子打着旋飘落,在萧索苍茫的冷意中,第一个冬日将至。

这一段时间罗戈没有联系他,似乎在书城的投资计划上进展并不顺利,不过杨一倒是并不以为意,他这些时间把功课彻底放在了一边,几乎在全力以赴地赶着稿子。

据说写信到思阅文化,追问《宋朝那些事儿》什么时候出第二卷的读者,已经不下五六千。负责这一本书的编辑,每每看到堆在办公室角落里面的几**袋读者来信,就苦笑连连,奈何杨一对于这些事情完全没有兴趣,也只能放在那里搁置起来。

而《神农密码》的改编,比起模仿《明朝》的《宋朝》来说,难度更是大了不少,后两者毕竟是历史类图书,书籍的主线就是历史的发展主线,即便杨一需要花费大量的心思去查阅史料,也只是翻阅加参考的过程。可是换到了《神农密码》上,那些诡异的剧情,那些曲折的故事主线,在杨一不想全本抄袭的情况下,也就只好绞尽脑汁地去构思改动。

是以这本书的进度,反而比《宋朝》还要慢上三分。

杨一未必不是没有反思过,自己这么做是不是太吃力不讨好,总有几分做了婊子,还想要立牌坊的可笑心理,既然都模仿了这些书籍,以后的作者再写一本也会被说成是跟风之作,并且蝴蝶效应之下让他们压根就不动笔,也是大有可能。

这种形势下,自己还在纠结什么?

到时候再说吧,杨一苦笑着安慰自己,如果在年底前资金还是不能到位,估摸着也只能完全抄袭一本诸如《鬼吹灯》之类的超级热书了。

而因为时间不够用的关系,加上杨一对于寒冷天气里温暖被窝的眷念,他就又打起了就此辍学的念头,现在在学校里,他的所有任务似乎也只是出现在课堂上,但是所作所为却和高中生的身份完全无关,这样的情况下,还有必要留在这里吗?

“不行,这你就不用想了”杨一知道这件事情和母亲是说不通的,也就迂回到了余浦那里,如果有了校长的帮助说情,想必母亲那里的工作也就好做了许多。

只是……

余浦回绝时的神态语气,就像是用屠龙宝刀去砍人脑袋一样,干脆利落的让人发指:“你没毕业是一高的人,毕业了……是一高的毕业生,有自己的事情你可以去做,但是其他的想法趁早点收起来。”

然后不等杨一解释分辨,余浦又沉yín了一下:“你现在学不进理科,我也不强求你,这样吧,每周上午三四节课的时间,我找人给你单独开个小灶,你不是一心扑在人文哲史上面吗?季棠郸季老听过没?越州大学的名誉教授,也是一高的名誉校长,我请他老人家来给你补课。”

杨一的瞳孔遽然一缩,随即有些微的失态:“是季老?那个被称作现代国学大师的季老?”

看到杨一难得也有这么失态的时候,余浦终于生出些“吓到你这小子了吧”的恶作剧情绪,不过看到男孩急切的神情,也就不再作nòng,肯定地点点头:“就是季老,我们越州文化界,和字画双绝沈嵩之沈老并称的季老师。”

“他居然会是一高的名誉校长?”杨一摇摇头,有些不可思议的感觉,如果真能请动这位老先生给自己授课,那么自己留在一高倒是必然的了。

这可是被称为有民国大师遗风的饱学之士。

在生活里,我们命中碰到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以秒计算的。如此良师,怎么能错过?

“好了,你去忙你的吧,以后没有特别情况,还是要到校的,另外这个周末,记得和我去拜访老先生。”经过了这次的事件后,余浦对于杨一的管束似乎也放松了些,不再是像以前那样动辄通过各种渠道训诫一番。这位校长大抵也是看出来,用在普通学生身上的那一套,对于杨一来说未必就是正确的。

……

没有特别情况要到校?哪要是自己有特别情况呢?

比如现在,这才是周五,消失了快两个星期看不到人的罗戈,忽然就出现在三班的外面。

“杨一,有个胖子找你,靠,真的好胖啊”一群小女生唧唧喳喳地对着教室外的罗戈偷笑,不过胖总现在一门心思对着杨一急匆匆招手,倒也没发现自己成为了女孩子嬉笑的对象。

“能请到假么?”除了教室门,杨一才发现,罗戈的脸sè倒也算不上高兴,反倒是有几分豁出去了的狰狞。

“嗯,有什么事吗?”平时看到杨一不愠不火的模样,罗戈倒是佩服得很,可是现在焦急之下,却觉得很是可恶了,就把杨一一拖:“看书城去。”

看书城?

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杨一被罗戈塞进了副驾驶,在越州那江南味道越来越少,现代化氛围越来越重的街道上穿行了半个多小时,来到老城区的一座工厂前。

国绵厂?杨一心中一亮,不禁目光灼灼地看向罗戈,胖总看到杨一的欣喜眼神,居然有几分得意,也浑然不觉在一个少年面前露出这种表情,是多么好笑。

两人下了车步行进去,里面的机器已经停止了轰鸣,门口的老门卫瞟了两人一眼,仍旧自顾自的晒着太阳。

“刚刚从市里朋友那儿得到消息,这个厂子并入了江宁一家民营企业,但是土地还在市政fǔ手里,作为书城地址的话,你看怎么样?”罗戈一手指点着远处荒芜了的半人高枯草,眼中有睥睨的豪情:“因为当年是作为红旗企业建的厂,厂房的建筑寿命都达到了公共建筑等级标准,现在结构加固一下,就是书城大厅的好模子。”

然后又指向厂里面的开阔地:“这么大片的地方,开发出来作为文化广场,是不是相得益彰。”

顺着罗戈的指点一一看去,杨一心中一时间也恍惚起来,眼前的这片厂房,位于越州新老城区的结合部,外面就是欣欣向荣的世俗生活,一道围墙之隔的里面,却荒凉到犹如被世界遗忘。

后世的这里,似乎是被打造成了一个繁华的城市商圈吧?杨一的记忆也有些不确定起来,围墙阻隔了视线,却难以阻隔声音,汽车的鸣笛,摩托的油门,围墙根下的自行车铃铛,夹杂着吴越之地特有的呢哝软语纷至沓来,这让杨一有种抽离出这个世界的错觉。

爬满藤蔓的红砖厂房没有一扇完好的窗户;铁制窗棂离这么远,依旧能看清楚上面的斑斑锈迹;远处坑坑洼洼的篮球场上,木头的篮板看不出原来的sè彩,露出黑朽的内部……这个荒芜到有些不真实的地方,即将成为帝国大厦的奠基之地么?

“罗哥,这块地,怕是也不好nòng到手吧?”虽然心中确实满意,可越是这样,杨一就越是不敢忘形,只因为他想做那个笑到最后的人。

“市里面风声还没有放出去,我是内部消息得到的。”罗戈一直在抽着烟,看到杨一谨慎的神情,他忽然就重重地吐出一口烟气:“现在就等思阅文化的抵押贷款批下来,这块地就是我们的了。”

思阅文化?抵押贷款?

杨一的瞳孔瞬间放大,缓缓转过头去,有些吃惊地看着罗戈。

“这半个多月,我也跑了不少关系,做了很多努力。”罗戈蹲了下来,胖子蹲下来总是有些吃力和滑稽,但是杨一却一点都不觉得好笑,他的眼里只有一个孤注一掷的侧影:“不过有时候,你的努力就像是一个屁,放出来什么都不是。”

“我在碰到你之前,觉得思阅文化很不错,很有几分成功公司的模样了,我也是一直以此为荣的。可是在这次的计划处处碰壁后,我才发现,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在别人制定的框框里玩”罗戈用手比划了一下,自嘲地一笑:“当我想要到框框外面玩的时候,大家就把你当成另类孤立起来。所以我想通了,这次我要自己制定规则。”

“可是,罗哥你这……”杨一品出了一些端倪,不知道此时此刻,是应该安慰,还是应该和他一起壮志豪情着。

“放心吧,我才刚刚三十,我输得起。”罗戈嘿然一笑:“再说了,你劝我进场的时候,不是很有信心的吗?现在怎么犹豫了?这些年的打拼,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不回头不要为做过的事情后悔,人往前走不付出代价怎么行呢?你会得到一些你想要的东西,也会失去一些不想失去的,大家都是这样。”

“所以这次一听到国绵厂土地拍卖的消息,你就毫不犹豫抵押了思阅?”杨一默然,原来这个世界上,野心家和理想主义者的界限是那么的模糊,但是不管怎么样,罗戈的这个举动亦足以让他肃然起敬。

就像是前一世看到的某本经典之作,《悟空传》里那个桀骜的身影,独自一身直面九霄之上的雷霆:“来吧”

罗戈离那个不驯的身影也许还有很远一段距离,但是这不能成为否定这个年轻胖子勇气的理由。

“放心吧,罗哥。”杨一走上前,站在罗戈身边。

真正的知己看上去比骗子还要冷漠——贺拉斯的这句名言也许自有道理,可是杨一却从来不信,所以现在他笑着拍拍胖子的肩膀:“刚才在车上,你不是说联系到魔都音像了吗?后天我们过去,给你看点东西。”

69。音乐的战略

“何老师。”周五的三四节课后,何岳正想着到班里安排督促一下大扫除的事宜,刚下课的地理老师见了他就苦笑着摇头:“你们班上的杨一,刚才又早退了。”

最近这段时间,办公室里有事没事和他闲谈聊天的人也多了起来,包括几个平时见面也只是点头而过的老教师,虽然还有些拿捏着庄重矜持,不过言语间倒是不乏赞许:“到底是年轻人,有胆气这次为了学生受伤,我们一高老师都跟着有光啊。”

今天中午的教职工会议上,校方算是对斗殴事件正式定了性,何岳遇事处理不当,却只落了个轻飘飘的口头警告,倒是后面对于他挺身而出保护学生的事迹大做文章,这就让参加会议的老师们看出了些苗头。

不过自家人知自家事的何岳心中却是复杂无比,不免想到在校外小摊过早时的偶遇,因为看到那个卖豆花的摊主对杨一热情非常,在男孩走后,就无意中问了摊主一句:“刚才那个学生,是亲戚的小孩,还是你熟人?”

然后在中年阿姨的解释中,知道了事情原委的何岳顿时就愣着说不出话来。

没费什么力气就回想起了那天的情景,因为那正是自己对杨一恶感的最初源头,不过和自己想象中完全相反的是,此间那时这个少年的举动,居然是因为主持正义抱打不平,而非想象中纨绔子弟的惹是生非。

而自己就这么误解了这个学生两个多月?

一想到这里,何岳的脸上就有些发烧,所以现在听了地理老师的话,他反而劝解道:“算了,郭老师,上边对这个学生的态度你也知道,只要他不惹事,就随他去吧。”

脸上那种一派平和的神情,倒让地理老师嘀咕了起来:“怎么这个爆脾气的小年轻,居然也有这么好说话的时候?不过那个杨一又是什么来头?一高以前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特权学生存在吧?”

……

本来和余浦约好,周六是要上门拜访季棠郸老先生,却不料因为老人要参加一个文化圈的茶话会,也只好拖到下一周。一大清早就提着精心准备好的礼物,跑到余浦家的杨一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哑然,自己和这些大师们未免也太没有缘分,沈嵩之如此,季棠郸又是这样。

不过事实既定,也只好临时约了罗戈,又和通知了老妈后,向魔都奔驰而去。

“小一,你到底想干嘛?现在还不能说么?”罗戈一脸郁郁地看着副驾驶上的男孩,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搞清楚的情况下,居然有胆陪着一个中学生疯闹,简直就有些不可理喻。

不过好在马上就要到目的地,杨一也没再卖关子:“去制作我们的漫画配乐啊,你不是说都联系好了人员设备的吗?可别到时候去了这也没准备好,那也没准备好。”

罗戈的郁闷气结一时间无以复加,不过却又被杨一的“配乐”之说所吸引,就好奇道:“是不是咱们做《九州飘零》的电视广告时,你写的那首背景音乐?那还用专门去魔都?上次委托我们本地的东丽音像,做出来的效果不就很好吗?”

杨一不说话,从单肩包里面掏出了一叠稿纸,翻了翻后嘟噜道:“《九州飘零》的第二卷,不是乐谱。”又在里面翻了翻,拿出比刚才薄了很多的另一叠纸张。

然后故意不看罗戈那一双已经亮得堪比六十瓦灯泡的眼睛,假装皱着眉头:“这首《琵琶语》用在第五幕,《踏古》和《予感》就配战斗章节最好了,《欢沁》这么惊yàn的曲子,放到第八幕效果绝佳哎。”

“吱”的一声,罗戈把车子刹进了紧急停车区,一把抢过杨一手上的那一叠稿纸。

然后才发现是自己看不懂的简谱,但是却足足有十多张,如果这些曲子都能有《九州飘零》的电视广告曲那个水准,那么自己这一次的魔都之行,收获之丰无疑就是可以预期的了。

“小一,就算曲子多一点,也不用专门跑魔都吧?”罗戈咂咂嘴,有些心疼。车上的两人,一个是现在现今最抢眼出版社的老总,一个是眼下最神秘的畅销书作者,却不得不想方设法压缩开支,说出去未免让人无语。

“不止是广告用,还要做成磁带,随书成本价发行。”杨一歪着脑袋看着罗戈,语气中忽然带上了几分不羁的傲气:“我们总得让有些人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是不能招惹的。”

然后璨然一笑,不等罗戈发问,看着遥远到天际的公路尽头:“一种是胆子特别大的人,一种是运气特特别好的人。”

罗戈的胆子已经够大,而自己,重生这种事情都能发生,亦足以算得上运气特别好了吧

……

成立于1983年的魔都音像,其前身是80年的成立的魔都广播电视服务公司,到了83年正式更名,从事音像制品的出版经营。

杨一之所以看上了这一家公司,除了设备一流的录音棚外,还因为其在中国民乐制作方面的丰富经验,例如一些宗教音乐、京剧昆曲、评说弹唱,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杨一选择在这里制作此次的专辑。

来到位于东北路的音像公司大楼,接待大厅早早有了一个中年人等在这里,看到罗戈后,就笑着快步上前,给了胖子一个拥抱。

“这位是?”这个中年男人四十出头的年纪,身材中等,没有让人望而生厌的啤酒肚,反倒是泛白的两鬓,显出了几分文艺工作者的隽逸味道。中年男子看到跟在罗戈身边沉稳而有礼的杨一,心中先入为主的生出几分好感,就对罗戈问道。

“杨一,我电话里面老是提起的那个天才少年作家。”罗戈呵呵一笑,这些日子的疲倦仿佛一扫而空,身上也充满了斗志。对着中年男人介绍完杨一后,又转向对着男人微笑点头的男孩:“这是魔都音像经理室下辖编辑一室的主编林西,我的老哥哥,你叫林叔就行。这次可是费了好大劲儿才请动他的……”

“每一相思,千里命驾……”杨一笑着掉了句书袋,就闭口不语,让罗戈一头的雾水。反倒是林西眼睛一亮。

然后看着罗戈还是茫然的样子,就又好气又好笑地擂了胖总一拳:“人家小杨的意思是,都看出来我们交情不一般了,你就不要故作姿态地邀功亏你还是出版社的老总,这个水平还有待提高啊。”

然后转向杨一:“你就是《宋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少年可畏啊,你知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不等杨一回答,林西就先哈哈笑道:“我想这作者肯定是个满腹诗书的老才子,可能还有几分落魄。一支笔游戏人间,诙谐戏谑,心中却充满良知和正义感甚至自己每每看到精彩处,只恨不能和此人青梅下酒,举觞为快……只是没想到啊没想到,那个悦而读史,居然是你这么个máo头小朋友。”

看到杨一面对自己的盛赞,居然没有一丝这么大孩子该有的自得时,这位内容部门的主编就更是赞赏,有才华的少年固然难得,可是真正难得的,却是有才华却又不恃才傲物的人,这个杨一的性格和涵养,无疑配得上这份上天赋予的才气。

林西的夸奖自然是出自真心,杨一甚至很久都没有看到这么真性情的中年人了,只不过对于这些褒扬,男孩根本就是受之有愧,又哪里能骄傲的起来,自己因为这本书得到的东西,原本都属于当年明月才对。

“好了好了,天天听人夸他,我耳朵都起茧子了。”罗戈苦着脸摆摆手:“现在还早,要不先找个地方坐坐,林哥你帮小一把把关,参考一下他的曲子?”

“曲子?”林西一愣,然后迟疑着试探道:“小杨还会……作曲?”

这倒不是他失礼,只因为杨一还在舞象之年的年纪,就于写作上做出了惊世骇俗的成绩,这种天分,称一声小天才一点都不过分,现在又横跨到音乐上,难免让人惊疑不定。

杨一干脆从包里抽出几张稿纸递过去:“还请林叔叔指导。”

简谱?不是五线谱?即便是以林西的涵养,乍一看到这几份曲谱后,也不免摇头失笑,如果真是一个热爱音乐,且在这个方面有些造诣的人,怎么也该用五线谱才是,眼前的这几张稿纸,未免有点儿戏的嫌疑。

但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还是让他不自觉地默默哼唱着,开始还是纹丝不动,可是哼着哼着,头脚就不由自主地打起拍子来。

罗戈原本还在等着林西拿主意,可是现在看到这位老哥居然一副忘我的模样,不禁连连拍着他的肩膀:“林哥,林哥?”

被罗戈从音乐的世界中惊醒,林西下意识打了一个激灵,等他完全反应过来后,看向杨一的眼神就不对了。

“怎么了?林哥?你没事儿吧?”说起来,罗戈也确实有愧文化圈内人的身份,居然是个连简谱都不会认的奇葩,即便是看过杨一的这些乐谱,也感受不到半点美好和震撼,自然不理解林西的举动。

但是换了做音乐出身的林西,自然不会不识货,他的反应倒是一点都不为奇,这就是把好的东西给精通的人看,所谓高山流水伯牙子期,乃是如此而已

杨一这一次为了保证元旦战役的顺利,算是彻底放下了脸面,把后来中国民乐转型之际的几个代表人物,诸如林海,王俊雄,陈悦等人的代表作一网打尽,还加入了岛国新民乐代表团体神思者,RIN’,和平之月的经典曲目,这么多的优秀音乐集合在一起,让长年浸yin于民族音乐,却又苦于民乐发展渐入瓶颈的林西,一见之下心中顿时泛起万千波澜。

“这些,都是你做的?”林西知道这么做有些失礼,可如果是一首两首泛泛之作也就罢了,现在这么一叠作品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不慎重。

“嗯,十首曲子,对应思阅文化即将出版动漫的十幕章节。”杨一点头。

“可惜了啊,这每一首都能撑起一张民乐唱片。”林西面露不舍地摇摇头,不过东西是人家的,自然是别人说了算。

“嗯?什么对应动漫章节?”反应过来的林西睁大了眼睛。

“就是书籍配合音乐带一起发售,让读者在看书的时候,能够通过背景音乐,更好的代入到书中,体会到书中的场景。”杨一抛出了音乐和文字相结合的营销新概念。

“làng费啊,好的音乐,更应该让大家自由发挥想象力才对,你这,你这……”林西却连连扼腕,身为音乐人的他,自然更多是从音乐方面考虑问题。不过他对音乐的那一种执着和痴情,却让杨一肃然起敬。

“怎么,林哥,这些曲子蛮不得了?”看着林西和杨一不过是第一次见面,两人年纪相差还如此悬殊,可就这一会儿的功夫,居然就热络到这种程度,简直就像是被mí了心窍一样。而平时对自己,心情好的时候“小罗小罗”,心情不好就“有辱斯文的小子”这个世道,不明白啊

70。十全九美

“走,去录音棚”林西也顾不上和罗戈这个二百五磨牙,兴冲冲拉了杨一就往大楼里走,男孩被他拖得一路后仰着就差胳膊没被拉断,而两人身后,一个胖得不像话的胖子气喘吁吁,却怎么都跟不上两人的步伐。

“老方,告诉一下制作部的张老师,让她通知民乐二组的人,半个小时后集合有工作任务。”

“嗯,小王,你带人去4号厅,把设备都准备好,要快”

林西领着两人在大楼的各个部门里面穿行,不停地吩咐招呼着,让熟悉他的人不免奇怪,林主编今天这是怎么了?这半年多都没有看到他这么激动了。

这倒不怪林西沉不住气,只是进入了95年以后,不管是公司的发展,还是他所钟爱的中国民乐,似乎都到了裹足不前的瓶颈期。而这两年以来,港台和内地的流行乐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戏曲的冲击更是巨大,当年一盒《白sè的彷徨》半年发行量过九万,录音带销量三年翻十倍的记录,已经更像是一个神话中的故事。

而那些《越剧精华选》、《西园记》、《雷雨》、《黄梅戏》……等等一系列经典,早已是现在的年轻人不屑一顾的东西,往日的明珠被新cháo流冲进了故纸堆,似乎等不到再次发光的那一刻。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林西忽然发现了中国民乐柳暗花明的希望,这叫他怎么能不激动。

略作安排后,三人来到了4号音乐厅,这是一个不大的演奏小厅,铺着厚厚的地毯,墙面也做了特殊处理,三层玻璃墙构成的声闸后面,就是录音室。而当杨一和罗戈走进来的时候,已经有七八个拿着笛子琵琶古筝的男男女女,在小声议论着。

看到有人进来,这些最多也就三十出头的年轻演奏者们,纷纷向门口投来好奇的目光。

不过因为有编辑一室的主编坐镇,再加上这些人长年受传统音乐文化的熏陶,多少都有些古典气质,也就很快收回目光,开始检查起自己的乐器准备工作起来。

一开始是熟悉和磨合阶段,林西也就没进录音室里面,而是带着杨一来到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女子面前,这个女人在众人中的地位似乎有些特殊,她一人坐在单独的另一边,身前是两张不同调的古筝,正在细细地检查着自己的玳瑁指甲。

林西在手里的一摞稿纸中选了选,最终抽出了那张标题为《予感》的曲谱递给她时,这个有着一双秀眉修眼的女人顿时一滞,然后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林西:“林主编,这个是什么?”

一张由数字写成的简谱?在场随便拉出一个人来,恐怕六岁以后都没有接触过这个东西了吧现在慎重其事地叫上一个演奏小组,就是为了弹这些小孩子玩的东西?

旁边几个抱着琵琶二胡的男男女女闻言不由得好奇地望过来,当看到纸上的数字时,一些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倒是有几个脑筋转得快的,一时间也是有些好笑的面面相觑起来。

“先弹,你先弹奏了试试。”林西干脆也什么都不解释,他相信事实才是最有力的证据。

然后转向杨一:“她弹的有什么不到位的地方,你只管说出来。”

中国民乐最重意境,有时候演奏手法,时值长短稍有不同,就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味道,而这些曲子是杨一所做,其中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自然也是他最清楚。

不过这话落在旁边那些男女的耳朵里,就难免让人生出些想法——难不成这个小孩是林主编的私生子啊?居然公器私用,找这么多人陪他玩而这些用简谱写成的曲子,估计也是他的“大作”了,不知道是幼稚型的儿歌,还是故作成熟的情情爱爱的曲子。

这个演奏古筝的女子,心思也是转了千百回,不过从小被艺术熏陶,涵养耐性远比普通人好得多,所以即使满腹怀疑甚至还对杨一隐隐有些微词,不过脸上却没有一点不耐,调整了一下心情,就依言演奏起来。

铮铮淙淙的声音一响起,原本都不以为意的人们立刻有些惊奇,说是完全的中国民乐,风格上又偏现代感了些,虽然也是力主突出曲调本身的传统线性音乐,可是节奏感上却比普通意义上的民乐激越了很多。

可要说不算中国民乐,就听那颇有几分古韵,有如珠落yù盘的起始音,又不能轻易就否定掉,这曲子倒是有几分意思了。

一曲弹完,现场的七八个人里面,光从脸上的表情来看,居然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一种连连点头,看向杨一的神情惊讶得很,显见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