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扬帆大明-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轻的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自然不敢怠慢,好在俄罗斯人已经习惯了被抢。而莫罗佐夫得到的大明军队的停火协议对俄罗斯军队士气也是极大的鼓励。莫罗佐夫离开萨马拉之后第五天,俄罗斯仪仗队就送着伊琳娜公主来到了萨马拉。
莫罗佐夫没有随行,估计是去商量怎么抵御克里木人了,姚启圣也守信,修书一封从中调停。
态度很明确,由于俄罗斯统一赔偿并归还领土,大明已经与俄罗斯讲和,希望克里木汗国也一并撤军。成与不成,就不管了。接到公主的第二日,全军拔营回库尔干与唐宁波汇合。大军准备退往鄂木斯克,等到俄罗斯人撤出叶尼塞河,远征军就将完全撤出俄罗斯。
唐宁波则率部分步兵护送公主回大明京师,并用六百里军函将在萨马拉发生的一切告知朝廷。
半个月后,身在京城的朱显波收到了来自远征军的信函,朝廷上下对于远征军的行动十分赞赏,至少暂时的边界划定,会让大明有时间稳定贝加尔湖到勒拿河流域的定居点建设。
当然意外收获就是公主伊琳娜,这不知道是不是中国史上第一回合,反正大明朝少见,这些官员自然都很兴奋。大明帝国这么多年的经营,总算有强敌认可大明的实力了,和亲也算是对两国关系重新定义,如果再有侵扰事件,受损的必定是两国皇室的威严。
就在朱显波暗自高兴的时候,被张蕾知道了俄罗斯公主和亲的事情,又大闹一顿,朱显波无法,只得床上补偿,而补偿的后果就是张蕾怀孕了。
摆平了北方的北极熊,朱显波终于有机会挺进印度洋了,最重要的是造船厂的预算总算又正常了,由于兵部募集军垦百姓的动作放缓,减少了不少银两开支,而老百姓听说俄罗斯与大明和亲了,募集的费用也大大下降。总之,大明又进入了良性循环的阶段。
为了不失大国风范,同时防止事态有变,朱显波连忙修书一封只送远征军,嘱咐姚启圣不要急于回哈密,静观克里木汗国与俄罗斯沙皇的战斗。
剩下的时间,朱显波就可以尽情的意淫俄罗斯公主了。
说起俄罗斯美女,相信绝大多数男人都听过一句话,在美国有一句俗语:“天堂是:美国的工资、俄罗斯的妻子、英国的房子、中国的饮食。”俄罗斯人戏言,美女是本国特产。到了俄罗斯,才确知此言不虚——肌肤白里透红的俄罗斯美女,是广袤俄罗斯大地上最亮丽的风景。
俄罗斯姑娘,就像她们的中文译名:娜塔莎、喀秋莎、莉娜、萨那波娃,美丽得直截了当。去过俄罗斯的人们也总会感叹,“在大街上走着走着,不经意间就会屡屡惊艳得不能自拔……”
关于俄罗斯美女,其实朱显波没来明朝之前是有研究的,他把他们的美丽大致归为如下几个原因:
种族多元美女辈出
俄罗斯美女,遍布大街小巷。栗色或黄色的头发透着魔幻般的诱惑,一双蓝色的大眼睛深邃得像一湖清水。她们走在街上,飘逸的倩影,一路风姿绰约,就像在跳韵律操,让人心神荡漾。
俄罗斯姑娘,高挑、挺拔、苗条,像水杉一样,臀部很短,叉开的腿很长,就像圆规一样修长。套上一截皮短裙,穿上一双短皮靴,大步走在街上,双脚交叉踩在一条直线上,目不斜视,长发飘飘,金黄透明,美丽而傲慢。
回头率是衡量美女的尺度到了俄罗斯可用不上这个标准。满街的年轻女子中几乎有一半无愧于“美女”的称号,让你根本来不及回头。肌肤白得耀人眼腿部修长得像芭比娃娃线条流畅而生动……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
欣赏俄罗斯女人,应该在夏天,“五月的梨花开满了原野”,薄薄的短袖衫,女人的优点一下子全部凸现出来了。此情此景,不由得令人赞叹:美丽,就像是俄罗斯的人种胚胎里的DNA一样与生俱来。
俄罗斯男人喜欢称自己的心上人为“可爱的小白桦”。与高鼻深目的西欧人相比,俄罗斯姑娘的面部曲线更加柔和,但比面目平坦的蒙古人种更有型。她们有欧洲女人难得一见的修眉,眼窝也不像西欧人那样沉降严重。
委内瑞拉总统查维斯2006年访问俄罗斯时,就道出了全世界男人的心声:“我以前觉得委内瑞拉女人好,可一见你们俄罗斯姑娘,才知道自己失去的太多。”
为什么上天如此眷顾俄罗斯,让这个民族美女辈出呢?或许从人种学上可以做出一些解释。
俄罗斯是个多民族国家,从欧洲波罗的海之滨,到亚洲太平洋沿岸,俄罗斯大地上生活着170多个民族。这些民族都盛产美女,其中包括金发碧眼、高大挺拔的斯拉夫人、外高加索的波斯人、西伯利亚白皙沉静的蒙古人和奔放的中亚突厥人……不同的血缘,不同的基因碰撞融合,综合了各种族的优点,便造就了俄罗斯姑娘的天生丽质。
千姿百态各具风情
说女人的千姿百态,在俄罗斯女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俄罗斯美女应该从三个角度来看。一类是俄罗斯大嫂型的,体态臃肿却不失风雅。你会发现她们略施粉黛,淡扫娥眉,抹着永远得体的浓浓的口红,在一身貂皮包裹的行装里,挎着一只优雅的小包,顶着貂皮小帽,有着一种老去的从容,又有着一种优雅的美丽。
都说漂亮的俄罗斯女人在步入中年时会发生体态上翻天覆地的变化,看着这些曾经美丽的俄罗斯大嫂,心底会发出一种年华易逝容颜易老的感叹。不过,看着她们那一张张微笑的面容、从容的神情,好像心底的这份为她们而存在的失落完全是庸人自扰罢了。她们是城市人群中积极乐观的一派,这一点,你从她们的装扮、她们坚定的步伐中完全可以体会到。
第二类俄罗斯美女当之无愧应该是那些荡漾着青春气息摩登时尚的俄罗斯少妇了。成熟的俄罗斯女人很漂亮,这种漂亮是慑人的、咄咄逼人的。就是在一身包裹得很严实的冬装下面,你依然能感受到她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一股年轻的活力、一种按抑不住的美丽。就是在零下十几度的环境里,她们依然穿着裙子,若隐若现的丝袜肆无忌惮地向路人宣告她们的美丽是经得起严冬的考验的。
最让人喜欢的可能是第三类俄罗斯美女——年轻清纯的俄罗斯少女。虽然青春无敌的俄罗斯美少女很早就表现了成熟的姑娘风韵,但她们脸上却总是有着最洁净灿烂的笑容、最白皙的肤色。看着她们,可能你会觉得像欣赏一件工艺品似的,眼光久久不愿离去。或许正是各具风情的俄罗斯美女,让这个常年冰雪封冻的国家也因此充满了浓浓春意。
————————————————
看完美女记得红票支持,收藏支持啊,魔力祝福大家个个能尝鲜,多多泡俄罗斯美女
第272章 预热
( )朱显波认为俄罗斯美女除了多民族异域的神秘色彩外,肌肤与素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君不见俄罗斯美女个个:雪肤玉肌、婀娜神秘。。niubb.NET 牛bb小说网
诗人们常用袅袅婷婷、娇花映水这些词来形容中国女人,与之不同的是,俄罗斯的美女个个性感火辣,衣着入时,风情万种地在大街上走着,满身洋溢的是对自己青春美貌的自信和情不自禁的妩媚张扬。
俄罗斯姑娘的皮肤应该叫雪肤,“雪也似的、银也似”,细腻晶莹,就像薄胎瓷,“薄如纸、洁如玉”,细嫩如发芽豆,令人不敢触摸。
俄罗斯女人不仅美丽,而且略带些忧伤,就像旧俄罗斯的文学、绘画、音乐。纯粹的美丽难以持久回味,久而久之,会麻木、起腻、视而不见。美丽,略有些忧伤,那就会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萦绕心头,那是怎么也挥之不去的惆怅暮霭,是“夕阳山外山”的凄婉风景。
在俄罗斯,美女们极擅长打扮,具有相当高的审美品味。在街头的雕像旁,在路边的酒里,在商店的大门口,在延伸到地下几百米的地铁站,俄罗斯美女无论浓妆,或是淡抹,衣着装束一律整洁、端庄、大方,像一首诗,一幅画,以各自不同的气质和风采吸引着你,感染着你。
看美女养眼,在莫斯科街头看美女更养眼。莫斯科的街道一般很宽阔,很宁静,道路两旁栽种着一棵棵高大挺拔的白桦树,街上的老建筑大多结实稳固、有棱有角,厚重得如同俄罗斯悠久的历史。青砖厚瓦,蓝天白云,草绿花红,再加上满街的美女,真美不胜收。
光有华丽的外表还不足以征服全世界的男人,俄罗斯美女另外一个致命的诱惑就是:妩媚优雅从小培养。
优雅不仅仅是一种姿色,需要文化艺术的烘焙,美丽的外表只是一张静物画,优雅才是活泼的灵魂,由内而外的焕发。相比美国影星,美国出产吉普女郎,俄罗斯出产华贵名媛、大家闺秀。俄罗斯姑娘美入骨、媚在骨,升华为优雅。
天生美貌的俄罗斯姑娘,更有后天修来的万方仪态和高雅气质。美丽需要文化艺术的烘焙,俄罗斯人对教育高度重视,美女教育从幼儿时就开始了。圣彼得堡500万人口,有50多家剧院,更多的博物馆。粉嘟嘟的黄毛丫头们很小就在父母的引领下,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或练体操,或跳芭蕾,或演奏乐器,或学绘画。这些孩子不一定都会成为明星,但大多会成为剧院里合格的观众,或赛场边“专业的”拉拉队员。
这就是为什么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危机时,吃不饱饭的俄罗斯人仍会盛装去看芭蕾、听音乐会的原因。
俄罗斯的女孩子14岁就开始成熟,这也是她们的法定结婚年龄。“姑娘总比小伙长得帅”。俄罗斯人自豪地说,姑娘是他们国家的财富。她们最美的年华往往在刚过二十岁的时候就燃烧完了大部分。结婚以后的俄罗斯女子会很容易迅速发福,在几年里转型为“大嫂身形”。不过,如今新一代俄罗斯姑娘非常重视健身和饮食,即使生育后,发胖的也不多。
莫斯科电视台一名主持人曾经风趣地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男人如果娶了俄罗斯妻子,一日三餐吃着中国式的美味饭菜,住的是英国式的别墅,拿着美国标准的薪水,那么这个男人就生活在人间天堂了。”话虽有些戏谑,但“俄罗斯女子天上来”确实没错。
在灿烂无比的俄罗斯文化影响下,俄罗斯的姑娘们善良、天真、浪漫,而且忧伤。忧伤容易感动,需要倾诉。我们听过《喀秋莎》的倾诉,听过《小路》的咏叹:“一条小路弯弯曲曲细又长,一直通往迷雾的远方,我要沿着这条崎岖的小路,跟着我的爱人上战场。”俄罗斯的文学、艺术、美女给人的印象,美丽到极致就是忧伤,更加缠绵。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姑娘不仅美丽脱俗,而且吃苦耐劳。可以说“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俄罗斯男性认为,理想女人和妻子首先应当是聪明和美丽的,善良和富有魅力是他们看重的女性品质。而在妻子身上,忠诚和善于持家则更为可贵。从幼儿园起,俄罗斯女孩子就要学会整理自己的房间。上了小学,她们在手工课上学习调沙拉、烤糕点、做红菜汤,以及织毛衣、裁剪和设计服装等。中学毕业,俄罗斯美女差不多已经准备好做贤妻良母了。进入大学后,十岁的俄罗斯姑娘就可以嫁人,很多俄罗斯家庭就是在双方上大学期间组建的。
在朱显波以前生活的和谐年间,全世界都为俄罗斯女人疯狂。西方男人都梦想能娶到俄罗斯新娘。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的男人置本国女孩于不顾,而试图与俄罗斯新娘结婚。
站在男人的角度看来,朱显波是幸福的,他贵为帝国皇上,如今俄罗斯沙皇又如此慷慨,把公主嫁给他,有时候他设置恨不得立即找无保定进宫为伊琳娜和自己修建一座绝世无双的宫殿,好博美女一笑,从其郎情妾意。但理智还是战胜了,无保定正在为京师的改建规划奔波,而后宫的女人们个个正睁着狼眼注视着朱显波。
如果不想落个荒淫无度、喜新厌旧的骂名,他,朱显波哪怕是皇上也好必须低调。就算他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也不能让其他女人醋意迸发。何况他是一代明君,如果为一个异族美女弄得神魂颠倒,满朝的文武大臣只怕会另眼相看。何况他朱显波已经是诸多孩子的父亲了。
有时候明明是内心狂喜还要装逼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在这个过程不会太长,不消一个月,伊琳娜公主将会抵达大明京师,并从此住在朱显波的后宫。
意淫完伊琳娜公主的事情,朱显波又要开始着手银行的事情,刘策主管银行以来,陆续有前往意大利学习的专业人才回归,除了几个边疆行省和西南欠发达地区外,基本上都开设了分行。为大资本家的兴起提供了可能。刘策的下一步打算是在春节之前将马尼拉、雅加达与马六甲的分行开起来、
这三个分行计划本来是在去年就应该开张的,随着东南亚贸易的逐渐兴盛,以及大明百姓往各国的移民逐渐增多,他们在当地的财富也日渐增加,对银行通存通兑业务也是很大的考验。好在这些年发展海运,沿海一带的商贸往来和军舰寻访频率增加,开设分支机构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
刘策提出一个准备金计划,马尼拉作为货币周转中心,准备一百万银元,一百万大明纸币。其余两地每地准备五十万银元。
为了银行顺利开张,朱显波下旨各海外贸易的船队今后在东南亚区域内的利润可以通过银行结算,而马六甲的城市建设和水师开销必须通过银行走账,这样一来,三地的准备金就基本解决。刘策高高兴兴带着选拔好的户部官员前往三地筹建银行。
按照计划,年前三个银行开业完全没有问题,只是今后的管理就必须有个相对集中。而且海域巡防的力度也必须加强,运钞船必须有军舰护航了。
……………………………………………………………………………
求收藏、红票支持!
第273章 改造京城
( )经过近半年的实地考察,在工部诸多官员的配合下,吴保定终于队大明帝国的京师有了个全面的了解。这也真难为他了,和谐年间大街上清一色的钢筋混泥土,全部是抄袭欧美国家的设计和构造。这在造房子不需要一个钉子的年代,吴保定迟迟不敢下手。
朱显波为了考察下吴保定也对他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那就是在开设全面设计之前必须分清楚所有的建筑种类与建筑结构已经功能等。吴保定也不含糊,靠着官员们的指点和自己的记忆硬是交出了一份不错的作业。在写皇上的走掌中,吴保定几乎罗列了所有的建筑种类。
开篇介绍的就是宫殿。
宫:古代帝王的住所或神庙,前者如:故宫,后者如:雍和宫。
殿: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政的房屋,前者如:大雄宝殿,后者如:太和殿。这宫和殿还好认出了寺庙里供奉大神的,就剩下皇家的办公场所和起居地了。
而民间官员和百姓的住所又不一样,大志分为府、邸、宅。府:旧指大官、贵族的住宅,和谐年间指国家元首办公或居住的地方。前者如:贾府,后者如:总统府。邸:高级官员的住所,如:官邸;宅:就是普通老百姓住居住的地方了。
而一般的府邸。宅院又有不少不同功能的结构,比如厢:正房两侧房屋,如:西厢房。宇:屋檐,后泛指房屋。《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句:各安其宇。
其余还有牌坊、阙、塔、刹、寺、庙、祠、观、庵、陵、堡、亭、坛、、榭、阁、廊、轩等。
朱显波看完奏章把它交给了工部官员,毫无疑问,吴保定的功底是扎实的,只要有明代老工匠加以辅佐,一定能担当改造京城的重任。
于是吴保定再次有幸见到皇上,朱显波也没多说,只是照例叮嘱。
“吴保定,朕命你主持改扩建京师,重点还是改与扩。京师现有的一些塔寺、牌等能不破坏原貌就不要去动,主要改造内城、外城的排水、供水系统。扩建主要是在城南修建商贸街和各工矿企业驻京办事处。你看有甚难度?”
“微臣担心京师土地不够用,尤其是城南,多以民房散居为主,要修建成片的商贸区,必须拆除原址上的建筑。”
“除了天坛与先农坛不能动,东西便门往南的大片区域,你都可以纳入规划。朕欲以工商兴国,京师的商贸区自然得讲究一番。原则上集中在南、北城与中城相包的区域内。”
“微臣去现场看过,城南四个大致区域内北城有琉璃厂,占据着较大土地,东西城往外似乎又太偏,最合适的就是南城,前、后营往东,一直到中营参将处,北起崇文门,南至天坛。如果可以,甚至可以沿崇文门一直向东。只是。。。”
“只是什么?”朱显波听得正当兴,吴保定却停了下来。
“这一处原本就是京城繁华之地,改造费用可能会很高。而且如果一旦有住户和商户不肯搬迁,就很难形成统一规划。”
朱显波本来还想说你仿效和谐年间进行回迁性拆迁啥的,又怕露陷,只得装深沉。
“朕的本意是发展工商,惠及百姓,如果扩建工程扰民,那岂不是事与愿违?这样,你下去再做些详细的摸底,看看能不能先将沿街的商户、住户统计好,然后在修建阁式商铺,下层做商铺,上层住人;商铺往里的民房仍保持不动,翻修期间请这些人暂时到它处借宿,待商贸区完全修好,原有的商户还可以回迁。
住户则可以选择继续回南城居住,只不过是朝廷统一配置的新房;或者朝廷将其原有住房买进,再由朝廷补助部分银元,去他处购置新房。”
“皇上英明!”这不就是和谐年间的拆迁吗?吴保定当然知道,但是大明的皇帝能这么快想出这么好的办法,实属不易。
“只是这样一来,朝廷可能会需要支付许多银两。”
“这个就要你与工部共同想办法了,一来,新修建的商贸区,商铺必须原有的多,除了那些老商户回迁后,剩下的商铺以朝廷的名义或租或卖,商铺后修建的民房也是如此。说不定还能有盈余呢。”
朱显波当然知道这拆迁的利润,尤其是京城重点打造的商贸区,估计将来连周围的商铺、房价都能翻数倍。和谐年间拆迁从来就是只赚不赔的买卖,不知道这吴保定是真不知道,还是装糊涂。为了不诱导人犯罪,还是先点破的好。
“皇上真知灼见,微臣有点跟不上了。”吴保定本来想把困难说得大一些,这样工部的预算也许就会多一些,就算将来自己贪不了银子,起码能为朝廷省不少银子,也是大功一件,不了皇上居然也想拆迁赚钱。
“好了,银子的事情不是重点,庞大人会派专门的官员会同工部一起核算工程费用。爱卿要做的就是如何体现我大明的威严而又不失繁华。另外除了这正阳门内的各部办公衙门,和各亲王府、各营、各寺庙等不得拆除之外,其他百姓住处也可以考虑为你的整体规划让步。
朕还想在东城、西城两侧修建一些集中性住房。将来用来配给进京做官的外省人和各地方官员卸任后进京颐养天年用。总的一个原则:惠及百姓,包括排水、给水、车马出行等。所以你的前期工作还有很多,如果人手不够可以让工部加派人手。”
“是!”
“整个改建工程预计要多长完工。”
“如果全部按皇上要求做,至少得两年。”
“排水工程可以借鉴长安经验,时间上面要考虑密集施工期避开雨季。”
“微臣明白。”
吴保定继续下去做他的规划,关于给公务员配房的事情,朱显波还想提前跟徐光启和庞清广等人商量一下。在后世和谐年间生活过的朱显波当然知道一个厚重的公务员阶层对于自己的皇室统治的稳定有多么重要。一个对朝廷忠心的官员就可以带动一个家族甚至影响周围一大批人。
在这个信息基本靠口口相传的年代,朝廷官员对百姓所施加的影响甚至比和谐年间的影响力要强大得多,朱显波想称霸全球,难免在国内政策上有过于强硬或者出格的地方,那么解释工作就要这批人去做了。
“皇上,微臣听闻吴保定的京城改造规划将耗资上千万银元。我大明北疆新定,尚需大量钱财来确保按计划移民。如此一来国库将捉襟见肘。新商贸区的改建与朝廷官员的住房问题能否延后进行?”庞清逛担心国库也是有道理的。
“朝廷既然决定要改造京城,自然要让京城符合我大明的实力与地位,如今我大明疆域前所未有之大。臣民安居乐业,朝廷欲发展工商业,京城的商贸区就是各行省、各州县的典范。自然马虎不得。
朕自登基以来,朝中百官跟随朕东征西讨,抢险救灾,处处身先士卒。如今百姓稍微安定些了,朕怎么能忘了这些有功之臣?倘若如此,今后再有战事,或朕欲进行新的政令改革,还有谁来积极响应与推广呢?”
朱显波只能跟他们讲台面上的道理,至于维稳方面,那是无形中的,也尽在无言中。
——————————————————
兄弟姐妹们,朋友们给力支持下!收藏、红票!什么都行!
你们的鼓励就是我码字的最大动力!
魔力在这里拜谢了
第274章 远景规划
( )庞清广无奈的看着徐光启,想寻求帮助。这管账确实不好做,尤其是当皇帝的家,而朱显波偏偏还是个闲不住的主。前些年御驾亲征,满朝文武跟着转,好不容易出了几个能征善战的将军,陆地上不跑了,就喜欢出海。等待总算安生点了就要改制政体,改造京城。
总之,一刻也闲不住,皇上有雄心壮志,对臣子和百姓也许是好事,但对于管家来说,却夜夜睡不好,整日为银子发愁。
“皇上,庞大人所虑不无道理。这些年我大明虽然风调雨顺,但天灾不由人,朝廷总得预备点银两。”首相徐光启对于国库的事情也十分关心。朱显波也理解,俗话说的好,不能了好了伤疤忘了痛,在这个劳动生产率还是比较低的年代,真正就是家中有粮心中不慌
“两位爱卿啊,朕也不是非要打肿脸充胖子。如今北方安定,俄罗斯公主不日将来京,朕决意与沙皇联盟。今后朝廷缺钱,我们就要从水师想办法,朝廷花费这么多银两打造的强队水师是时候收获了。还可以大力发展工矿长,从中获取更大的利润。关于灾害预防,爱卿说得没错。
朕也不希望看到当年朕登基之初饿殍遍野的场景。不过两位请放心,你们还记得意大利来的那位古步逸。今年他带人在辽东试种土豆,大获成功。朕已命人前往取种豆,分发到蒙古、河南、山西、陕西各省,明年开始就在一些不利于小麦、水稻生长的山地、坡地大量种植土豆。
按照古步逸的说法,这土豆产量每亩能达千斤以上。只要明年各地方官员严格落实土豆的种植,就算南方天涝与北方天旱一起来,也绝对不会想当年一样出现大面积的饥荒。土豆这种东西,还耐储藏,如果遇到丰年,朕会让朝廷收购部分做余粮用。”
“皇上,那古歩逸可靠吗?”庞清广听说过这事,没想到皇上如此重视。
“他一个搞农业的科学家,难道不比京城那形形色色的传教士可靠?你看那约翰主教不是也跟朕带来了不少真材实料的科学家吗?他们追求的是个人理想的实现,在欧洲人才太多,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朕和大明给了他们平台。朕相信他们会全心全意的为朝廷服务。”
“如此甚好,只是水师现在的海外贸易和各国政府的纳贡是定期定量的,而另一方面这些年百姓的生活日渐宽裕后,工矿场面临严重的用工短缺,如何增加收入还是个难题。”
庞清广说的这些困难,朱显波听说过,在他曾经生活的和谐年间,那些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叫中等收入陷阱。建贞皇上自登基以来,剿灭高迎祥等农民起义军后,中原地区渐渐远离战乱。随着大明军队收台湾,攻陷日本和马尼拉,朝廷的赋税逐年降低。
老百姓过上了日渐富裕的日子,想要增加朝廷收入,赋税方面作为不大。而工商业的发展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而朱显波所依赖的工矿场,一方面面是日渐富裕的老百姓,另一方面却是劳动强度大,危险性较高,因此劳工短缺也是必然的过程。
为此,朱显波想到了同样人口稠密的印度和广袤的非洲。
“要解决这些难题还得靠水师!”
“靠水师?”徐光启和庞清广一时不明白皇上想说什么。
“对,靠水师。大明现在的海外贸易还局限在东亚,南亚、非洲甚至欧洲基本没有涉及。如果大明的水师能顺利控制印度洋和非洲沿岸,我大明不愁没生意做。你们知道吗?锦衣卫在情报中告诉朕:在印度有大量的贫民正在为吃穿发愁,而荷兰、英国等正在非洲大量贩卖奴隶为当地的农场主和工矿场劳动。
试想下,如果大明能从非洲抢回所需要的奴隶,从印度招募大量的民夫回来,那现有的工矿场还愁没人干活吗?可以预想甚至连广袤的西伯利亚、勒拿河流域甚至雅克茨克以东的无人区都不愁没人开垦。”
“这。。。”两位大明政务院的重臣显然没有朱显波这种眼界,再说他们能想到从广州到雅克萨就不错了,至于外国,大部分是根据情报设置皇上的口传才有所了解。
如果真如皇上所说的那样,发展水师确实有必要,甚至迫在眉切。
“所以朕想在未来的五年内除了与西北方向的俄罗斯加强合作关系外,国内就是大力发展工商业,而与之相关联的就是大力发展水师,保障我大明的商贸区域和劳力供应。一切与这个方针相悖的事情都要让道与这个大政方针。
所以接下来的几件重要事情还要请两位爱卿着手去安排,第一就是迎接俄罗斯公主伊琳娜,虽说公主有我大明军队一律相随,但为了体现大明合作诚意,朕决定派王承恩携礼部官员前往长安迎接。公主入京后,以他国元首礼遇。可能的话,年内要派出使节回访俄罗斯,答谢沙皇,并落实两国友好相处的各项事宜。
第二就是必须尽快加大造船厂和各铸造所、造纸厂的投入,朕想在明年开春之后再组建一支舰队替换现有的远洋舰队驻守马六甲,远洋舰队将被派往印度洋与非洲沿岸,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远洋舰队。利益攸关,与欧洲列强难免一战。就算没有大规模的战斗,想要从欧洲列强中分得利益,必须展现我大明的力量才行。
为了掩盖我大明朝廷的真实目的,京城的改造计划也必须尽快进行。规划预算方面可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